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东汉”查询结果

“东汉”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东汉


东汉(公元25年~220年),又称后汉,是中国古代继秦与西汉之后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光武帝刘秀于公元25年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断代史—《后汉书》,即记载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汉献帝的东汉一朝共196年的历史。东汉一朝中发生了许多影响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如在东汉大军的反复打击下,匈奴西迁,远走欧洲、蔡伦对造纸术的重大革新和以汉明帝“永平求法”为代表的佛教传入中国,均为深远的影响了中国甚至世界的大事。 详情>>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黄巾民变东汉瓦解

图书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媒体评论目录图书信息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第1版(2011年6月1日)平装:398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ISBN:9787547015131,7547015131条形码:9787547015131尺寸:23.6x16.6x2cm重量:581g作者简介柏杨(1920-2008),河南辉县人。一九五○年起,以郭衣洞之名从事小说创作,为写作生涯之始。一九六○年代用柏杨笔名 详情>>

柏杨 白话 资治通鉴 资治 治通 通鉴 黄巾民 黄巾 巾民 东汉 瓦解


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目录图书信息作 者: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 编出版社:文物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4-1版 次:1页 数:237印刷时间:2006-4-1纸 张:铜版纸印 次:1ISBN:9787501018574包 装:盒装内容简介本书收录长沙市东牌楼建筑工地第七号古井发掘出土的东汉简牍及所有文物,包括发掘报告及相关研究报告,东牌楼东汉简牍图版、释文和论释,简牍发现于2004年, 详情>>

长沙 牌楼 东汉 简牍


东汉 “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

东汉“九九乘法口诀”刻文陶砖长37厘米,宽17厘米,厚4厘米,1981年深圳南头红花园出土,出自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详情>>

东汉 九九 乘法 口诀 刻文 陶砖


东汉:民族强盛的起点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编辑推荐目录基本信息作者:李硕(编者)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时代文艺出版社;第1版(2011年10月1日)丛书名:正说中国·完全历史经典阅读文库平装:184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ISBN:7538735399,9787538735390条形码:9787538735390商品尺寸:23.2x16x1.6cm商品重量:358g内容简介《东汉:民族强盛的起点》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 详情>>

东汉 民族 强盛 起点


东汉柏氏神人车马镜

东汉 柏氏神人车马镜说明:中国历史博物馆藏径20.7厘米东汉。传浙江绍兴出土,圆钮,连珠纹钮座。四枚乳钉把纹饰分成四区,一区为四驾车;一区为狞猎纹;一区为东王跌坐;一区为西王母跌坐。 详情>>

东汉 柏氏 神人 车马


东汉不是传说之历史的岔路

图书信息编辑推荐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图书信息东汉不是传说之历史的岔路出版社:现代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0-1开 本:16开ISBN:9787802447998所属分类:图书>>历史>>历史知识读物>>中国古代史定价:¥29.80编辑推荐1.为学生、白领、宅男宅女、稚成人等不同人种特制的开胃历史美餐。2.能用最敏感的味蕾体味到的“往事并不如烟,历史在此复活” 详情>>

东汉 不是 传说 历史 岔路


东汉彩绘骑马抱琴俑

东汉彩绘骑马抱琴俑高53厘米、长32厘米。泥质灰陶,马头、马身及抱琴俑的头、身皆分部模制,套合成型后嵌合而成。抱琴俑头着平愤帽,内穿圆领衫,外罩交领长袍,内着袴,靴尖外露,双手横抱琴,骑于马背上。马身肥壮,马额饰花冠,头微朝右侧,健腿丰臀,尾上翘,作站立状。骑马抱琴俑通体施大红彩,已脱落,现存一点残痕。 详情>>

东汉 彩绘 骑马 抱琴 琴俑


东汉彩条地毯

东汉地毯珍品。新疆民丰尼雅东汉遗址中出土。现藏新疆博物馆。残长30厘米、宽10厘米。细经粗纬的平纹组织。经密约19根/厘米,纬密约15根/厘米。用黄、红、蓝、藏青等彩色纬纱分段分区换色,织成多彩厚实的彩条地毯。 详情>>

东汉 彩条 地毯


东汉长方形五俑三眼红陶灶

名称:长方形五俑三眼红陶灶尺寸:通高21.5厘米,长28厘米,宽18.8厘米时代:东汉来源:1954年出土于广西贵县东湖新村22号墓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陶灶呈长方形,红陶质,前有火门,后有烟突,灶上三眼,分置釜、双耳锅和甑各一件,二俑在灶旁操作,陶灶左右两侧各有一缸一俑,二俑亦在操作,火门前还有一俑,跪卧门口作看火状。东汉时期封建庄园经济迅速发展,庄园内不仅生产各种农产品,而且饲养牲畜和 详情>>

东汉 长方形 长方 方形 五俑 俑三 眼红 陶灶


东汉长乐玉璧

基本信息文物鉴赏基本信息名称:东汉长乐玉璧类别:玉器年代:东汉尺寸:高18.6厘米,宽12.5厘米,孔径2.6厘米,厚0.5厘米收藏:故宫博物院文物鉴赏东汉长乐玉璧呈青色,有赭色浸蚀。扁平,上部镂雕篆书“长乐”两字及双螭。螭独角,细颈,曲身,四足,长尾,相对环抱两字。下部为谷纹璧,谷粒较高,排列稀疏。“长”字之上有一扁孔,以备穿系佩带。璧外缘阴刻篆书五言诗一首,末署“乾隆戊申御题。”此璧深得乾隆帝 详情>>

东汉 长乐 玉璧


东汉长宜子孙连弧纹镜

东汉 长宜子孙连弧纹镜浙江省博物馆藏径13.75厘米东汉。圆钮,柿蒂形钮座,钮座间有铭文“长宜子孙”四字,其外为内向八连弧纹,外缘平宽。 详情>>

东汉 长宜 子孙 连弧纹 连弧 弧纹


东汉陈王墓

东汉陈王刘崇墓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大关东侧段庄西南部,发掘于1988年8月,此墓属东汉中期偏晚,距今近两千年的历史,它是近年来我国发现的汉代墓葬中,规模最宏大、形制最奇特、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砖石结构墓穴,犹如一座“地下迷宫”,河南仅有、全国罕见。淮阳历史悠久,从周武王封舜后妫满封陈始国起,到北宋徽宗封陈王湣止,先后有63位王、公、侯封在这里,陈王刘崇为其中之一。该墓考证,建于公元120年,陈顷王刘崇 详情>>

东汉 陈王


东汉橱柜

公司介绍东汉橱柜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专业生产厨柜、衣帽柜、电视柜、书柜、浴室柜、展示柜(架)、艺术门等,系列板式家具为主的现代化工厂,拥有先进的制造技术和高素质的设计、管理、施工人员,体验馆、展示厅、营销网络遍及周边城市和全国。东汉橱柜每一个设计都是为了体现最佳功能及美学观念,人性化的产品归于一系列人体工学研究以及新材料的研发,将大自然、科技、实用等元素与设计制造完美融合,并与世界同步,追求时 详情>>

东汉 橱柜


东汉吹箫男俑

名称:东汉吹箫男俑类别:陶器年代:东汉(公元25-公元220年)尺寸:高29.7厘米收藏:南京博物院出土时间及地址:1942年四川彭山砦子山墓出土文物鉴赏:东汉吹箫男俑俑头戴园顶小帽,两手握箫,箫上端紧贴唇作直吹状,双眼深沉,鼻子高挺,颧骨隆起,是典型的胡人形象。 详情>>

东汉 吹箫 男俑


东汉

属于河北省正定县东汉村地处冀中平原,西靠太行山,南滨滹沱河,距北京市180公里,距黄骅港27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30公里,距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10公里,隶属全国历史名城—正定,镇区距正定城8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位于正定、灵寿、获鹿三县交界处,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各类商品汇集于此,又流向各地。 详情>>

东汉


东汉单跪陶灯

【名称】:东汉单跪陶灯【类别】:陶器【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日用照明器具【文物现状】:1988年三水县金本竹丝岗墓葬出土【简介】:高18.5厘米,口径9.3厘米。灯座之下为外国人形象。双眼下陷,高鼻梁,双耳肥大,单脚跪坐,裸体,遍体刻满毛发。 详情>>

东汉 单跪陶 单跪 跪陶


东汉顶灯陶俑

【名称】:东汉顶灯陶俑【类别】:陶器【年代】:东汉【文物原属】:【文物现状】:【简介】:高24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0厘米。蹲坐式,头顶灯盏为撇口直腹下收,平底有一孔,头与灯之间有垫圈。刻双目,高鼻,双耳各有一小孔,下颔有划胡须。裸体,划汗毛,双乳及男性生殖器突出。右臂环于前,左臂前伸,屈膝,胎体厚重。 详情>>

东汉 顶灯 陶俑


东汉斗舰

东汉斗舰是中国古代战船,出现于东汉时期,也是中国早期出现的战船之一。它的主要特征是在上甲板上设有战棚,战棚长占全长的四分之三。东汉斗舰是赤壁之战在主要战船。据中国造船史专家研究,东汉斗舰尺度如下:船长37。4米,水线长32。7米,船宽9米,吃水1。8—2米,战棚高2。3米,舵楼高2。5米,指挥台高2。5米。东汉斗舰是利用帆、桨推进,全船设有2根桅杆,各张有一张纵帆,还设有30把划桨,没风时靠划桨手 详情>>

东汉 斗舰


东汉盾形品形金饰

名称:东汉盾形品形金饰类别:金银器年代:东汉时期收藏:南京博物院出土地址:江苏邗江甘泉山二号东汉广陵王墓出土文物鉴赏:东汉盾形品形金饰表面用近似掐成“宜子”二字,品形金饰用小珠粘接成重环纹,工艺比较精细。 详情>>

东汉 盾形 形品 品形 金饰


东汉飞羊乘人钱树座

名称:东汉飞羊乘人钱树座类别:陶器年代:东汉(公元25-公元220年)尺寸:高64厘米收藏:南京博物院出土时间及地址:1942年四川彭山出土文物鉴赏:东汉飞羊乘人钱树座整件器物装饰四组浮雕,最上一组为人乘飞羊,其下为双翼狮,又其下为钱树和在树下的打钱人,以及挑钱串的人,最下一组为青龙白虎争壁图。 详情>>

东汉 飞羊 羊乘 乘人 钱树


东汉分段锦铜马

东汉分段锦铜马东汉时期铜制品。1975、1976年,贵州兴仁、兴义东汉墓出土。铜马系分段铸造,装配而成。全马分头、耳、颈、身躯、尾四肢十一段。除两耳外,其余九段皆砂模空心铸造,装配接头为子母口,由十七个销拴固定。两耳及尾铸成子母口投合后,再涂上一种白色粘合料加以固定。从耳至足通高88厘米。昂首翘尾,左前肢提起,张嘴露齿作嘶鸣状。两耳直立,耳内涂朱。辱涂朱,上唇外残留有涂金痕迹,面具涂金。腹部丰满, 详情>>

东汉 分段 铜马


东汉抚琴男俑

名称:东汉抚琴男俑类别:陶器年代:东汉(公元25-公元220年)尺寸:高26.7厘米收藏:南京博物院出土时间及地址:1942年四川彭山砦子山出土文物鉴赏:东汉抚琴男俑俑跪坐弹琴,双腿后曲向左,膝上置放长琴,左手按弦,右手弹弦,头发上束戴帻,身著衣袍,神情悠然愉悦。 详情>>

东汉 抚琴 男俑


东汉谷纹玉璏

名称:东汉谷纹玉璏尺寸:长7.3cm,宽2cm时代:东汉来源:广西贵港市火车站出土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玉璏是装饰于剑鞘上方一侧,可穿系于腰带上,将剑固定于腰间的剑饰。此玉璏为黄褐色玉质,呈长方条形,正面布满谷纹。正面两端下弯如拱桥;背面有一长方形穿孔,可作穿系之用。玉璏流行于战国秦汉时期。 详情>>

东汉 谷纹玉 谷纹 纹玉


东汉观记

简介《东汉观记》-郁郁苍苍(语出释义)《东汉观记》-举案齐眉《东汉观记》-梁鸿《东汉观记》-古代造纸的原料简介《东汉观记》是东汉时官修的一部纪传体史书,叙东汉史,共143卷。《东汉观记》,始于明帝,累朝增修,至汉末,为后世各家撰修《后汉书》的重要依据。原书已佚,清人有辑本24卷。《东汉观记》-郁郁苍苍语出汉·刘珍《东汉观记》:“在舂陵时;望气者言舂陵城中有喜气;曰:‘美哉;王气!郁郁葱葱。’”释义 详情>>

东汉 观记


东汉光武帝刘秀大传

作者图书简介作者简介目 录基本信息图书摘要作者《东汉光武帝刘秀大传》作 者:臧嵘著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图书简介本传内容丰富,面貌一新——内容丰富的重要条件,首先是要资料丰富。臧先生写本传,有一个长期的资料积累、研究的过程。所用资料,以史部为主,兼及经、子、集各部。史部,如官修正史,有《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等;私人修史,有《七家后汉书》及若干史注、史评等。集部有《两都赋》《东京赋》《全后汉 详情>>

东汉 光武帝 光武 武帝 刘秀 大传


东汉广陵王玺金印

名称:东汉广陵王玺金印类别:金银器年代:东汉时期收藏:南京博物院出土地址:江苏邗江甘泉山二号东汉广陵王墓出土文物鉴赏:东汉广陵王玺金印铸造而成,印面阴刻篆书“广陵王玺”四字,印纽为立龟。印主人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九子广陵王刘荆。 详情>>

东汉 广陵 王玺 金印


东汉郭季妃门扉石刻

【名称】东汉郭季妃门扉石刻【类别】雕塑【年代】东汉【文物现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简介】郭季妃门扉石刻,东汉,高124cm,宽97cm。门扉上部饰朱雀,中间为铺首衔环,下部一为独角兽,一为玄武。门扉中间各凿一孔,为安置把手之用。门扉上刻有“西河圜阳郭季妃之椁”9字。门扉是地下墓室的大门,按照墓葬构筑规律,其旁应有门柱,门柱与门扉之上有门额,门扉上有轴与门额相接,这样可以开启或关闭墓门。此石扉为192 详情>>

东汉 郭季妃 郭季 季妃 门扉 石刻


东汉和田白玉司南佩

【年代】:东汉【尺寸】:长2厘米【出土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收藏地】: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玉质】:和田白玉,晶莹纯净【特征】:“工”字形,方柱体,器身以中间宽槽为界一分为二,下面有碗形小柱,上面出状如下勺的司南,仿佛是一测向的司南,按汉礼制规定,玉司南佩需用白玉制作。 详情>>

东汉 和田 白玉 司南


东汉和田白玉严卯

【年代】:东汉【尺寸】:长2.2厘米【出土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收藏地】: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玉质】:和田白玉,洁白无瑕【特征】:方柱形,上下大小一致,中间穿一小圆孔,外壁四面阴刻竖行殳书,计32字,内容与文献记载相符,为辟邪吉祥语,玉刚卯与严卯的区别,仅在第一句话“正月刚卯”与“疾日严卯”的语字之差,没有形状,质地之别。 详情>>

东汉 和田 白玉 严卯


东汉黑釉小罐

基本信息文物介绍基本信息【名称】:黑釉小罐【类别】:瓷器【年代】:东汉时期【尺寸】:口径3.5厘米,高3.7厘米。【文物出土】:1973年丹阳县大泊公社瓜渚大队东汉永元十三年墓出土。【文物现状】:镇江博物馆藏【文物级别】:一级文物文物介绍东汉黑釉小罐,该器圆唇,直颈,鼓腹,腹下内收,平底。颈部有两个对称的小孔,作穿系用,胎呈灰黑色,全器施黑釉,底部无釉,胎呈紫色。釉色黑如乌金,光亮如漆。根据此器造 详情>>

东汉 黑釉 釉小 小罐


东汉虎形座釉陶博山炉

东汉虎形座釉陶博山炉通体施酱黄色釉,红色陶胎,胎质极硬。底座为浮雕虎形,虎作侧回头咬盘柱状。虎背上驮柱盘,盘柱中部浮雕菱形纹样。炉上部为镂空浮雕执钺力士、豪猪、凤、虎、蛇等山峦炉盖,其中力士左手按住豪猪颈部,右手执钺举过头顶,怒目圆睁,正欲砍向豪猪。炉盖顶端为两只相互叠压、撕咬的老虎。造型甚为精致。东汉虎形座釉陶博山炉在2004年出土于洛阳市东汉墓葬。 详情>>

东汉 虎形 釉陶 博山


东汉画像

简介出土经过简介我们的祖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有着灿烂的古代文明。举世瞩目的汉画像石雕就是祖国古文化文明史上的一个突出的标志。汉画像是一种以民族图案为特点的古代石雕艺术品。它的存在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风俗以及建筑、绘画、书法和雕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出土经过东阿县邓庙村就发现了这么一处具有重要研究价值的东汉画像石墓。画像石墓位于邓庙村南百米处,论起该墓的发现,还要追溯一下详细经过。那是 详情>>

东汉 画像


东汉魂瓶

2004年5月,涿州市凌云集团开发区新厂建筑工地发现一处东汉墓葬群,涿州市文物保管所业务人员及时进行了清理,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一件彩绘陶魂瓶形体巨大,造型独特,装饰精美,是涿州市历年考古发现中所罕见的。此魂瓶通高130厘米,底座直径45厘米,上口直径15厘米。瓶体由上下四组套接而成,可分七层,各层均在口沿部或外壁贴塑彩绘塑像。底部为一侈口、鼓腹的平底罐,外壁贴塑三个人骑俑,两个舞蹈俑,一只象征人 详情>>

东汉 魂瓶


东汉驾兆龙铭文镜

东汉驾兆龙铭文镜直径13.3厘米,边厚0.4厘米,重385克。青黑色,宽缘,半球形钮,钮径2.2厘米。钮座外以双线方框形成内区,框内四角装饰规矩纹、八乳钉、三兽一鸟及云纹。中区外为铭文带,上铸铭文15字:“驾兆龙无<乘>浮云,上大山,见神人,食玉英。”铭文带外装饰栉齿纹。外区装饰双钩缠枝纹。镜面光洁可鉴。1984年8月于江西高安市自来水公司基建工地发掘出土。 详情>>

东汉 兆龙 铭文


东汉剪刀

概况详情概况藏品类别刀剪剑年代东汉质地铁尺寸/重量长35宽5厚0.7详情东汉剪刀没有任何附件,整个剪刀自成一体,中间没有轴眼,也没有支轴,只是把一根铁条的两端锻成刀状,磨出锋利的刃,然后将铁条弯成“8”字,这种剪刀不用时自然张开,使用时,一按两端刀刃,就能剪断东西;一松手,剪刀刃弹复原状,就像现在的镊子一样。 详情>>

东汉 剪刀


东汉金质龟钮东朝阳侯官印

【名称】:东汉金质龟钮东朝阳侯官印【类别】:官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旧藏【文物现状】:留存至今【简介】:高2.5厘米印面正方形边长2.2厘米印坛高1.1厘米重63.3克入手有沉甸甸的感觉,金光灿灿,通体一色夺人眼目,当是用黄金铸造。古代印章对黄金纯度的提炼不能苛求,故古人谓之足金者,八九成金足矣!此印亦然。该印的印文为“东朝阳侯”四字,印中第二字查《汉印分韵》《说文解字》《新编六书通》 详情>>

东汉 金质 钮东 朝阳 官印


东汉九枝灯

名称:东汉九枝灯类别:陶器年代:东汉(公元25-公元220年)尺寸:高53厘米收藏:南京博物院出土时间及地址:1964年江苏徐州十里铺出土文物鉴赏:东汉九枝灯灯座呈覆盆形,中心立起灯柱。从柱身分上、中、下三层交错伸出曲枝灯盏,曲枝端上层为羊首,中层为龙首,下层为虎首,兽首涂朱,额顶有安插灯盏的圆孔。每个灯盏为浅园盘,盘底有短柄正好插入兽头额顶,取放十分方便。 详情>>

东汉 九枝 枝灯


东汉连弧铭文镜

出土详细介绍铭文意义出土涿州馆藏文物中有一件精品——东汉连弧纹铜镜。是两年前文物部门在张端庄南物探局基建工地14号汉墓中发掘出土的。详细介绍此镜为圆形,直径14厘米,厚0.3厘米。镜背有原钮,四蝠形叶钮座;钮座之外为八个内向连弧纹组成的圈带,外区为素宽缘。蝙蝠形叶间顺向依次填以“长生宜子”四字铭。镜面平滑光亮,仍可照容饰貌。铜镜,是古代青铜制成用以照面的生活用具,同时也是精美的工艺品。连弧纹铜镜在 详情>>

东汉 连弧 铭文


东汉灵帝

在位时间钱币制度统治制度在位时间东汉灵帝(156-189)168年即位,在位22年灵帝刘宏,章帝玄孙……,桓帝死无子,刘宏即位。灵帝朝一团污气,宦官把持朝政,称“十常侍”。钱币制度上林三官五铢钱的铸造工艺先进,多为铜范或制作极精细的泥范所造。三官钱形制及“朱”字头方折的特点,系由三铢钱继承而来,进而成为此后西汉时期五铢钱基本特征。上林三官五铢是西汉五铢钱中比较容易见到的一种。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详情>>

东汉 灵帝


东汉龙形金饰片

名称:东汉龙形金饰片类别:金银器年代:东汉时期尺寸:残长4.6厘米收藏:南京博物院出土地址:江苏邗江甘泉山二号东汉广陵王墓出土文物鉴赏:东汉龙形金饰片以金片镂刻火焰与龙形,在黄豆大的龙头上以金丝掐出眼、鼻,再填以小金珠。龙身用掐丝焊珠制出多种图案,火焰也用同样手法填充细部。 详情>>

东汉 龙形 金饰


东汉龙形玉环

【年代】:东汉【尺寸】:直径10厘米,孔径4.7厘米,厚0.4厘米【出土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老虎墩东汉墓出土【收藏地】:现藏于扬州博物馆【玉色】:青白玉质,边缘带红黄色斑,似为巧留的玉皮【特征】:全器圆雕首尾相接的团螭龙,龙身盘曲两周,一小螭在红黄色斑中缠绕龙身,位于大螭前面。 详情>>

东汉 龙形 玉环


东汉龙嬉朱雀玉佩

基本信息文物鉴赏基本信息名称:东汉龙嬉朱雀玉佩类别:玉器年代:东汉尺寸:长15.6厘米,宽7厘米收藏:定州市博物馆出土时间及地址:1969年河北定州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文物鉴赏东汉龙嬉朱雀玉佩呈青色,有杂色。佩横长,略弧曲,近似矩形,中有镂孔。两端各雕一龙一雀,首尾衔接,身肢缠绕。龙体庞大,雀躯小巧,皆雕琢剔透,精微处以细线勾勒,栩栩如生。 详情>>

东汉 龙嬉 朱雀 玉佩


东汉绿釉九联陶灯台

东汉绿釉九联陶灯台高65厘米、宽39厘米。该胎呈红色,遍施翠绿色厚釉。灯台造型的母体似为连理树。灯座呈喇叭口形,顶端托一圆盘,上承一支鼓翼的瑞鸟。中心柱上分三面伸出九支S形垂蔓。每蔓根部压一个三角形镂雕叶丛装饰,起遮光作用;顶端托一个可盛油盏的圆盘。穿插成三个层次,使造型富有节奏和韵律感。 详情>>

东汉 绿釉 九联 灯台


东汉绿釉钱树座

东汉绿釉钱树座高49.4厘米。泥质红陶,模制。此座下大上小。下部中室。上部堆塑两个狮子状的怪兽,上下重叠,头向外伸出,作张口咆哮状。顶部有一圆孔,应是供插铜质钱树枝干用。下部四周浮塑着乐舞人像。 详情>>

东汉 绿釉 钱树


东汉绿釉陶狗

文物介绍文物介绍文物介绍【名称】:绿釉陶狗【类别】:陶瓷【年代】:东汉【尺寸】:高33.5、长37厘米。【文物现状】: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文物介绍东汉绿釉陶狗,此件器物应为墓葬出土,雕塑技艺精湛,一狗昂首作吠状,犬牙差互。二目圆瞪,似在维护主人威严。通体是淡绿釉,釉层稀薄,惜部分脱彩,仍不失为一件杰出的汉代雕塑品。 详情>>

东汉 釉陶


东汉绿釉陶六博俑

【名称】:东汉绿釉陶六博俑【类别】:陶器【年代】:东汉(公元25──220年)【文物原属】:【文物现状】:1972年河南省灵宝县出土【简介】:通高24厘米,长28厘米,宽19厘米。红陶胎,底座与俑分模制作。座之两侧跽坐两俑对博,中间置一长方形盘局,其一边置六根长箸,另一边置方形博局,博局两边各有六枚方形棋子,中间有两枚圆“鱼”。博局与俑皆施绿釉。 详情>>

东汉 釉陶 六博


东汉绿釉陶楼

绿釉陶楼在1976年出土于安徽涡阳大王店。为反映贵族歌娱生活的明器。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简介详细信息历史渊源同名藏品(简介历史)藏品简介高:99厘米所处时期:东汉(公元25年-220年)出土时间:1976年出土地点:安徽涡阳大王店详细信息此楼分四层,上层为鼓楼,第二层是舞台。舞台三面封闭,分前台和后台,有上、下场门,前台有五个伎乐俑正作表演或伴奏。历史渊源汉代表演艺术的主体为百戏,歌舞、竞 详情>>

东汉 釉陶


东汉绿釉陶水亭

东汉绿釉陶水亭通高54.5厘米。水亭位于圆形水池之中,池周环绕人物、马、鹅等。亭身高两层,四阿顶,脊端与檐负均饰禽鸟。整个水亭结构细密,在汉代尚不多见。 详情>>

东汉 釉陶 水亭


东汉绿釉陶鸭

东汉绿釉陶鸭高21.7厘米、长26厘米。汉代的铅釉陶器以随葬用的明器为多,其中多见各种动物造型。该件陶鸭,胎土呈淡红色,通体施绿釉,釉的表面泛现一种银白色的光泽。该种所谓“银釉”是器物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釉中溶蚀下来的物质与水中的可溶性盐类在釉表面生成的半透明层状沉淀物,在光线的干涉作用下,就产生银白色的光泽。 详情>>

东汉 釉陶


东汉绿釉陶作坊

东汉绿釉陶作坊长24.5厘米、宽18.1厘米、高17.8厘米。泥质红陶,外施绿釉。该房屋为一长方形建筑,屋顶为单脊双坡悬山式,两山墙宽出前檐,显然是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的实际房屋所烧制。屋内一侧为陶磨,另一侧为践臼,以用脚踏碓舂米。可见为一座粮食加工作坊,反映了汉代时期在农业出现丰稔景象下粮食加工工具的进步。 详情>>

东汉 釉陶 作坊


东汉玛瑙虎纽印

【年代】:东汉【尺寸】:高3厘米【出土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收藏地】: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玉色】:黄色,透明光亮,洁纯无瑕【特征】:盝顶方形印台,印面无纹,印纽圆雕一虎,半卧半立,虎视眈眈,神情并茂。 详情>>

东汉 玛瑙 虎纽 纽印


东汉描金四灵博局纹镜

东汉 描金四灵博局纹镜说明:日本千石唯司藏径16.4厘米东汉时期。圆钮,柿形钮座,外周凹形方框,两道纹饰为四神博局纹,四灵的空隙处都填以流动的云纹,镜缘饰三角纹和云气纹,此镜特殊之处是四灵纹,博局纹及云气纹,三角纹都用金线绘成,极其精细,这是一种特殊的工艺,从博局纹和钮座保存着朱红色看,这是一面金碧辉煌,色彩斑斓的青铜镜。 详情>>

东汉 描金 四灵 灵博 博局 局纹 纹镜


东汉木转射

名称:东汉木转射类别:漆器年代:东汉尺寸:高42厘米,宽21厘米,厚6厘米属性:木转射收藏:甘肃省文物工作队出土时间及地址:1974年甘肃居延汉代甲渠候官第四烽燧遗址出土 详情>>

东汉 木转 转射


东汉鸟兽纹铜壶

名称:东汉鸟兽纹铜壶类别:青铜器年代:东汉时期收藏:南京博物院出土时间及地址:1970年徐州出土文物鉴赏:东汉鸟兽纹铜壶呈侈口、束颈、鼓腹、圈足。立虎形鋬,昂首卷尾,管状流、上栖一栖鸟。 详情>>

东汉 鸟兽 铜壶


东汉宁城图

宽159厘米,高129厘米。现藏于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这是一座东汉墓的壁画局部,是1971年在内蒙古和林格尔发现的。壁画描绘的是东汉政府北方一个边镇宁城内的情况。画宽159厘米,高129厘米。1971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发现东汉晚期大型墓葬一座。墓室各壁均有壁画,画面总面积约百余平方米,共有彩画46组、57幅,其中有地图5幅。主要内容表现墓主人的身份、仕途经历及庄园财产等。此外还有祥 详情>>

东汉 宁城


东汉铺首衔环画像石

东汉铺首衔环画像石纵99、横92、厚9厘米。滕县(今滕州)龙阳店出土。浅浮雕。画面共分两层:一层:铺首衔环,两侧有伏羲、女娲蛇尾相穿于环内,双羊。二层:一人斗龙。原为汉画像石墓门。铺首衔环始于商代,延续于今天,是中国传统建筑门户上的典型装饰。 详情>>

东汉 铺首 首衔 衔环 画像石 画像 像石


东汉青瓷

简介青瓷魂瓶东汉青瓷与原始瓷器鉴赏(东汉越窑青瓷长颈瓶东汉青瓷猫头鹰器盖东汉越窑青瓷罐东汉越窑青瓷锺)简介中国东汉时烧成的青瓷器。常见的器形有碗、盘、盏、耳杯、钵、洗、壶、盆、钟、瓿、罍、坛、斗、唾盂、砚、五联罐等。碗类基本上有两种造型:一种口缘细薄,深腹平底,碗壁成半球形;另一种口缘微内敛,上腹微鼓起,下腹内收,平底。盘类多为宽体平底盘和作耳杯的托盘。壶,口作浅盘形。盆为直口折沿,下腹略内收,腹 详情>>

东汉 青瓷


东汉青瓷猫头鹰器盖

东汉青瓷猫头鹰器盖高9.7厘米、底径10厘米。一九七五年浙江德清城关丁山出土。浙江省德清县博物馆藏。器盖内空,壁有明显捏痕,圆形子母口底,外形为猫头鹰(又名鸮)之音,顶有一直径0.8厘米通气小孔,面内凹,鼻外凸较高,鼻梁两侧深刻出圆形眼珠一对,炯炯有神,其馀部位均以大小不等的指甲纹阴刻出头部羽毛。器盖胎色褐红,含铁较多,外施白色化妆土及薄青釉,目前,除顶部外,四周釉层基本脱落。从胎料及制作工艺推断 详情>>

东汉 青瓷 猫头鹰 猫头 头鹰 器盖


东汉青釉刻划弦纹双系瓷壶

【名称】:东汉青釉刻划弦纹双系瓷壶【类别】:瓷器【年代】:东汉【文物原属】:【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24.5cm,口径11.5cm,底径9cm。壶洗口,束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敛,平底。肩部置对称竖系。通体内外施青釉,外壁施釉不到底。颈、肩部刻划水波纹,腹部刻划密集的弦纹。这件青釉双系壶胎体较薄,釉层匀净光洁,属于刚从原始瓷中脱离出来的质量更高一筹的青釉器,堪称我国最早的瓷器。 详情>>

东汉 青釉 刻划 弦纹 纹双 双系 瓷壶


东汉青玉双螭谷纹璧

基本信息文物介绍基本信息【名称】:青玉双螭谷纹璧【材质】:玉器【年代】:东汉时期【文物现状】:天津博物馆收藏文物介绍东汉青玉双螭谷纹璧,该文物上部边缘附镂雕对称双螭,螭身饰小圆圈纹及细毛纹,璧身浮雕乳钉形谷纹。此器做工严谨规范,雕刻工艺卓绝,是东汉时期同类器物中的精品。 详情>>

东汉 青玉 双螭 谷纹璧 谷纹 纹璧


东汉曲尺式陶屋

“东汉曲尺式陶屋”平面为“曲尺式”,用灰白色陶土捏塑烧成,胎骨坚硬,平底。屋通高20厘米,底边长分别为18.5厘米、19厘米、19.5厘米不等,基本成正方形。全屋分居住和畜圈两部分,居住面积占3/4,畜圈占1/4,居住和畜舍之间墙壁截然隔开。陶屋墙壁划出米字、斜方格花纹和横竖的线条,畜圈围墙分别划出如箭嘴状的花纹。从外表观察,此屋原来施有黄褐色的釉层,因年代久远,已大部剥落。根据其胎质、造型风格, 详情>>

东汉 曲尺 陶屋


东汉任城国王陵

济宁市北郊肖王庄附近,原兀立着九个大土冢,参差罗列,如山如丘,群众俗称“九女堌堆”、或“九米堌堆”。由于多年来风雨剥蚀和人为破坏,现地面仅存土冢四个,据有关资料证实,这些土冢既为东汉任城国王及其后妃的陵寝。1977年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上级文物部门批准,1992年-1995年,济宁市文物局对一号汉墓进行了抢救发掘、修复,再现了东汉任城国王陵寝地宫的壮丽景观。肖王庄一号汉墓曾被盗掘 详情>>

东汉 任城 王陵


东汉三老师字忌日记拓本

概况详情概况名 字: 东汉三老师字忌日记拓本级 别: 二级年 代: 汉尺 寸: 长123.5,宽56厘米来 源: 捐赠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详情又名《三老碑》。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五月立。右四列,列四、五、六行不等,左长题三行,行三十字。石今藏杭州西泠印社。此拓本用墨浓重,字画肥厚,石花斑可见,右第四列首行"次子"之"次"字末笔未损,右直线完好,应系初拓本。拓本上方有何绍基隶书题识:"东汉第 详情>>

东汉 老师 字忌 日记 拓本


东汉神人车马画像镜

东汉神人车马画像镜,直径23厘米,浙江绍兴出土,圆钮,圆钮座。四乳钉将纹饰分为四组,一组为东王公,戴冠端坐,神态温厚亲和。两旁各有三羽人相侍。一组为西王母,戴胜端坐仪态端庄,柔丽慈祥。另二组为六马驾车。骏马的矫健驰骋、车后长帛的飘曳,整个画面通过动和静的对比,线条奔放和严谨的处理,把神人的平静祥和与车马的“八骏日行三万里”的飞骋,表现得淋漓酣畅。 详情>>

东汉 神人 车马 画像


东汉神兽镜

东汉 神兽镜说明:日本千石唯司藏径16.6厘米东汉。圆钮,圆钮座。纹饰横列成五排。第一排神人正面坐,左青龙右白虎,第二排神人面略向左侧,两侧有神兽、神鸟,小神人,第三排在两侧坐四个神人,第四排两神人相对而坐,两侧有一神人三神兽,第五排中间神人正面坐,左玄武右白虎。镜缘饰云纹。 详情>>

东汉 神兽 兽镜


东汉生死观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图书信息中文名:东汉生死观原名:ViewsofLifeandDeathinLaterHanChina作者:(美)余英时译者:侯旭东图书分类:人文社科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书号:9787532541751发行时间:2005年09月地区:大陆语言:简体中文内容简介本书取名于余英时先生1962年在哈佛的博士论文,由杨联升先生指导。成书于1987年,在他博士论文修改稿的基础上, 详情>>

东汉 生死观 生死 死观


东汉诗经铭文镜

武汉博物馆馆藏文物。铜镜为古代的照容用具,这件诗经铭文镜直径14.8厘米,圆形镜面微凸,背有扁圆钮,主题纹饰为浮雕神兽,镜缘上有勾连云纹和铭文各一周。镜铭与《诗经.卫风.硕人》章略有异同,铭文为隶书,内容为失传多年的鲁诗,以诗入镜罕见,因此此镜弥足珍贵。附铭文:“石人姬姬,衣□缎衣,夷候之子,卫候之妻,东宫之妹,刑候之夷(姨),登(邓)公惟私,手如ミ兼凄,肤如目疑(凝)脂,领如□夷,齿如会师,ㄗ奠 详情>>

东汉 诗经 铭文


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

一称《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讲史小说。明代谢诏作。十卷,一百四十六回。情节起于王莽建立新朝,终于汉桓帝。对光武中兴尤多着墨。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详情>>

东汉 二帝 通俗 演义


东汉石棺

基本信息详细信息基本信息石棺画像源于商周,至汉代,厚葬之风使画像石棺艺术进入鼎盛时期。石棺一般由棺身和棺盖组成,棺身均为长方形,用整块石头中间凿空而成,棺盖呈屋脊形,四周雕刻着神话传说、百戏舞乐,渔猎采莲,日月星辰等图案。这些石棺画像艺术,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形成了汉代艺术史上独特的石棺画像艺术流潮,在中国美术史册上谱写了重要的篇章。它主题突出,布局疏朗,艺术表现雄浑,充分显示出汉代艺术家卓越 详情>>

东汉 石棺


东汉石羊

东汉石羊名称:石羊英文名称:Stonesheep年代:东汉(25~220年)尺寸:长104、宽51、高51cm来源:1981年高岳镇皇后窑出土备注:头部侧视,双耳自然下垂,前腿跪卧,后腿俯卧,体态丰腴。线条简洁、流畅,栩栩如生。 详情>>

东汉 石羊


东汉

东汉氏(日本语:やまとのあや)是日本的一个姓氏,其先祖来自中国,为东汉灵帝(れいてい)刘宏的后代。据日本史书『日本书纪』(にほんしょき)记载,应神天皇(おうじんてんのう)20年9月(西晋太康十年,公元289年),汉灵帝四世孙刘阿知(即阿知使主日本语:あちのおみ)带儿子刘都贺(即都加使主日本语:つかのおみ)与二千名族人由百济东渡日本,居住在大和国高市郡(たかいちぐん)。六世纪时一部迁至河内国(かわち 详情>>

东汉


东汉市井图

市井图(公元25-220年)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东汉时期城市地图,39×47cm石雕。图中标有北市门、东市门及方位物,标画了几条东西、南北向街道,还表示了沿街商店、市井的四隅有屯积货物的店房,城市建筑对称。另外,图砖上的人物也刻画得十分形象生动。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详情>>

东汉 市井


东汉书法

概述碑刻隶书石碑上的篆书章草及其他概述东汉书法艺术走向繁荣,篆、隶、草、行、楷诸体具备,但东汉仍是以隶书为轴心的时代,隶书大为风行并发展到顶峰。东汉刻碑立石之风甚盛,多采用隶书,镌刻精细,所留丰碑极多,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富有装饰趣味的燕尾波挑在汉碑中得到发展,趋向华美的风格,隶书至此已经完全成熟。篆书受到隶书影响,产生了缪篆。从隶书衍生出的章草、今草已经开始更广泛地使用,草书的兴趣为书法艺术开拓 详情>>

东汉 书法


东汉双耳四足泥质红陶罐

出土于雅安宝兴县陇东乡老场村的汉泥质红陶罐,它的口部呈马鞍形,双耳连接着口部和腹部,正面看上去象羊的双角它的腹部装饰有凸起的浮雕羊头纹饰,底部有对称的四足。这样的造型说明拥有这件陶器的先民的生活应该与游牧有关。 详情>>

东汉 双耳 四足 足泥 泥质 质红 陶罐


东汉双兽

东汉双兽东汉(公元25—220)均高110厘米,长210厘米,宽45厘米咸阳市沈家桥出土《东汉双兽》,人称它为“辟邪”和“天禄”。据说河南南阳一带,也出土了于此相似的一对石兽,在它们的前肢上分别刻有“天禄”、“辟邪”字样。“天禄”一词的原意是天之俸禄,意在祥瑞;而“辟邪”一词为印度梵语的音译,意为大狮子,而它的汉语意思是驱邪辟恶,这就和镇守陵墓驱邪恶的作用是一致的了。“天禄”、“辟邪”名字不同,形 详情>>

东汉 双兽


东汉双螭玉璧

基本信息文物鉴赏基本信息名称:东汉双螭玉璧类别:玉器年代:东汉尺寸:高25.5厘米,外径19.9厘米,厚0.7厘米收藏:河北省博物馆出土时间及地址:1959年河北定州中山简王刘焉夫妇合葬墓出土文物鉴赏东汉双螭玉璧呈青灰色。扁平,两面纹饰相同。周缘微起小棱,满饰谷纹。上部凸出透雕双螭蟠屈,舞爪相斗,并点缀流云纹,双螭出没于云间。纹饰优美、生动,琢磨精致。 详情>>

东汉 双螭 玉璧


东汉水波纹四系罐

名称:东汉水波纹四系罐类别:陶瓷尺寸:高19.7厘米,口径10.8厘米出土地址: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汉代遗址出土收藏:上虞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藏。 详情>>

东汉 波纹 四系 系罐


东汉四龙纹镜

东汉 四龙纹镜说明:湖南省博物馆藏径15.2厘米东汉。1952年长沙蓉园出土,圆钮。主纹由放射状四叶分构成四区,每区内饰龙纹,以弧线为地,宽平缘。 详情>>

东汉 龙纹镜 龙纹 纹镜


东汉孙仲乔造石羊

【名称】东汉孙仲乔造石羊【类别】雕塑【年代】东汉【文物现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简介】孙仲乔造石羊,高99cm,长100cm。石羊用整块石头圆雕而成。羊角侧卷成“C”形,体两侧羊毛为同心圆状,腿跪卧,前部刻有铭文“永和五年大□□□月九日西郭记子丁次渔孙仲乔所作羊”。永和为东汉顺帝刘保使用的年号,五年为公元140年。与孙仲乔造石羊一同入藏故宫的是另一件刻有“孝子徐侯”的石羊,从原存放地点、大小型制、雕 详情>>

东汉 孙仲乔 孙仲 仲乔 石羊


东汉陶船

陶船,1954年出土于广东省广州市先烈路,是一艘有武装保护的内河航船的模型。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品简介详细信息藏品简介高:16厘米长:54厘米用途:明器所处时期:东汉出土时间:1954年出土地点:广东省广州市先烈路详细信息此陶船首尾狭,中宽,底平。分三个舱室,前舱矮而宽,蓬顶作拱形;中舱略高,成方形,蓬顶呈圆形而微凸;后舱特高,稍狭,蓬顶作拱形。船首有碇,船尾有舵,舵杆通过舵室固定在船尾部, 详情>>

东汉 陶船


东汉陶楼

东汉陶楼,出土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五里铺镇境内的岳飞城遗址的一座东汉古墓中。据专家考证,该陶楼为东汉时期地主宅院的陶制模型,故称东汉陶楼。该陶楼体现了“重堂高阁“气派,整个陶楼共分前楼、后楼、侨楼、堂院四大部分。前楼三层,门前一狗一鸡守护大门,门内厅堂宽阔;桥楼两端分别连接前、后楼,中间宽敞的庄园呈方形天井式;后楼亦为三层,顶上再筑望楼。用以警戒和监视庄田耕种的农奴。楼面飞禽走兽,楼壁高筑、规模宏 详情>>

东汉 陶楼


东汉陶制鸟形器

东汉陶制鸟形器通高16厘米,长27厘米,2001年丰都秦家院子第10号砖室墓出土。整器塑为鸟形,双目硕大,口衔瑞珠,两翼平伸,振翅欲飞。其冠部作圆饼形状,平置于头顶,并由尾部支撑(尾端已残),可能具有承托意义。正其如此,使该件文物在三峡库区考古发掘出土的以万计的汉代随葬品中,显得特别突出,并以“巴渝神鸟”的称呼广为人知。2002年10月,该器在香港参加“长江文明的华彩乐章—三峡工程文物保护成果展” 详情>>

东汉 陶制 鸟形 形器


东汉陶制说唱俑

东汉陶制说唱俑高51.6厘米、宽36.2厘米,1954年成都羊子山出土,由西南博物院收藏,现陈列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汉代艺术展厅”。巴蜀地区的说唱俑,是汉代陶塑艺术中尤具神韵,造诣极高的作品。三峡博物馆珍藏的这件说唱俑即是其代表性作品之一。这位二千年前的民间艺人,袒裸上身,高耸双肩,左手抱鼓于腰,右手(握槌已掉)指着嘴角,眉飞色舞说唱正到精彩处。那俏皮、戏谑而极尽夸张之情态,将其娱悦谐趣,发挥至 详情>>

东汉 陶制 说唱


东汉陶奁

基本信息器物描述文物点评基本信息奁是我国古代较为常见和流行的一种专门放置女性梳妆用品的器具,《说文解字》记载:“奁,镜匣也。”奁最早出现于西周,经历代发展,奁的款式变得多种多样,做工精美,用料考究,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观赏性。古代的陶奁多呈圆筒形,直壁,并带有博山式盖子,一般器腹较深,底有三足,旁有兽衔耳环,盛行于秦汉。不仅可以用来盛放梳妆用具,还可兼作贮存美酒和食物的盛器。器物描述汉代制作奁的材 详情>>

东汉 陶奁


东汉藤奁

名称:东汉藤奁类别:漆器年代:东汉尺寸:通高13厘米,口径15.5厘米,底径16.5厘米收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出土时间及地址: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夫妇合葬墓出土简介:该器有白藤条上下交错编织而成,敛口,斜弧腹,平底,盖作台阶式。 详情>>

东汉 藤奁


东汉通俗演义

【东汉通俗演义】明代历史演义小说。撰者谢诏。金陵周氏大业堂刊本题《重刻京本增评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10卷,140则。剑啸阁批评《东西汉通俗演义》收入此书,改题《东汉演义传》,删为125则。书中所记起自王莽篡权建立新朝,刘秀起兵复汉,终于汉桓帝宠信宦官,李膺等罹党锢之祸。此书意在表现东汉一朝史事,于史实拘泥太过,人物性格刻画较少,艺术上不免粗糙。 详情>>

东汉 通俗 演义


东汉铜车马仪仗佣群

东汉铜车马仪仗俑群铜塑,规模庞大,一共有14件。其中骑吏俑两件、持矛骑马武士俑四件、持戟骑马武士俑及斧车、主车、轺车、辇车组成。铜骑吏头戴平顶帽,身穿交领服,在俑群中的脚色应该为领队小吏。铜斧车是出行仪仗队列中的前导车,车为双曲辕,双辕后部承长方形舆。御奴作跪姿,双手拱举,作执辔驾御状。斧车是出行仪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车上立斧以示权威。铜轺车由车、马、伞、御奴和伍佰组成。伍佰头戴冠,着长袍,右臂前 详情>>

东汉 铜车马 铜车 车马 仪仗 佣群


东汉铜兽形砚盒

东汉砚盒珍品。江苏徐州出土。铜铸,鎏金,并镶嵌有宝石。砚盒铸成一爬伏兽形,双目圆睁,双角贴背,张口露齿,造型生动有力,具有气势,铸作精致,风格朴实华丽。为古代铜砚盒杰作,甚罕见。 详情>>

东汉 铜兽 兽形 形砚 砚盒


东汉晚期骑俑

东汉晚期 骑俑说明:甘肃省博物馆藏佣高27.4厘米,马高39厘米,长33.5厘米,戟长19厘米东汉晚期。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出土,系护卫骑兵佣群之一。全队共十七骑。马四足立地,头略昂,双耳间饰有“雄胜”,张嘴翘尾。马背置鞍,骑士佣跨坐其上,抬头挺胸,右手持戟,面容威严。 详情>>

东汉 晚期 骑俑


东汉晚期轺车

东汉晚期 轺车说明:甘肃省博物馆藏长40.7厘米,宽41厘米东汉晚期。1969年甘肃武雷台出土,系墓主人所乘坐之轺车,车双辕前伸仰曲,连衡带轭。双轮各有辐条十二根。舆轼中插有伞盖。车舆两侧原系有红色织物为蟠,已佚。 详情>>

东汉 晚期 轺车


东汉晚期鎏金动物

东汉晚期 鎏金动物说明:河南省博物馆藏牛高4.8厘米,长7厘米,鹿高8.6厘米,长6.7厘米,象高3.5厘米,长4.2厘米东汉晚期。牛高4.8厘米,长7厘米,鹿高8.6厘米,长6.7厘米,象高3.5厘米,长4.2厘米,马高5.9厘米,长6.2厘米1974年河南偃师李家村出土,同出共有马一件,牛四件,羊一件,象四件,鹿二个,均为鎏金,出土时置于一酒樽内,此四件作宁立状,各具神态。其中马昂首张口似欲嘶 详情>>

东汉 晚期 鎏金 动物


东汉王冠形金饰

名称:东汉王冠形金饰类别:金银器年代:东汉时期收藏:南京博物院出土地址:江苏邗江甘泉山二号东汉广陵王墓出土文物鉴赏:东汉王冠形金饰形若西方的王冠,用一金片卷成环形,上段近八角形,表面有精细的掐丝花纹,每个角上嵌有绿松石。 详情>>

东汉 王冠 金饰


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的鉴别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目录图书信息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的鉴别定 价:¥26.00作 者:卢巧琴 著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3-1页 数:179字 数:243000印刷时间:2011-3-1开 本:16开ISBN:9787308084796内容简介在汉语史研究中,对所用语料进行鉴别是首要工作,但在实际征引译经语料时,我们常常疏于鉴别、直接引用。《东汉魏晋南北朝译经语料的鉴别》在梳理翻译 详情>>

东汉 魏晋 南北朝 南北 北朝 译经 语料 鉴别


东汉五铢钱陶母范

东汉五铢钱陶母范年代:东汉;尺寸:长23、宽8.3、厚3.6厘米;质地:陶质;来源:2002年3月17日购于北京市钱币商店,经史树青先生鉴定为真品;内容:灰褐色陶质。长方条形。厚实。正面中间为主浇道,并有浅细铜液流通小道通向两侧币模。每侧各六个“五铢”币模,排列整齐,10个完整,2个残缺。“五”字细长,尖三角“金”旁“铢”。币文阴刻。背面阴刻两字“□四”。钱范是铸造金属货币的范模。我国古代金属货币 详情>>

东汉 五铢钱 五铢 铢钱 陶母范 陶母 母范


东汉伍子胥画像镜

东汉伍子胥画像镜,直径20.7厘米,圆钮,圆钮座。四乳钉将纹饰分为四组,吴王夫差端坐帷幄中,双目斜视伍子胥。右旁有“吴王”两字。左面是伍子胥瞪目咬牙,须眉怒竖地置长剑于胫下,做自刎状。左上角有“忠臣伍子胥”5字。右面越王执节而立,范蠡席地而坐,旁有“越王”及“范蠡”字样,显出洋洋自得的神态,再旁有“王女二人”拱手而立,为西施和郑旦。伍子胥画像把画面分成四组,幅幅连贯,互为呼应,集中刻划了伍子胥忠直 详情>>

东汉 伍子胥 伍子 子胥 画像


东汉细线纹博山炉

东汉 细线纹博山炉说明:保利艺术博物馆收藏通高27.7厘米,重1.06千克东汉。炉体饰云龙纹,镂出细缝隙,一侧时环钮,盖作锥形,下缘饰三角纹带,上有流云山峦,并开辟烟孔,顶立一鸟,拴上坐羽人,一跪于四辟邪的基座上。 详情>>

东汉 细线 线纹 博山


东汉仙人骑马神兽镜

东汉 仙人骑马神兽镜说明:浙江省绍兴市博物馆藏径18.5厘米东汉时期。浙江绍兴赵建村出土,圆钮,双线方框钮座,主题纹饰为仙人骑马及龙、虎、神兽,间饰四乳钉,边缘饰云纹。 详情>>

东汉 仙人 骑马 神兽 兽镜


东汉贤良方正残碑

高41cm,宽57cm,东汉元初二年(115年)六月刻。又名《贤良方正残石》,著名的《安阳残石》之一,为《子游残碑》上截。1913年出土于河南安阳,后归姚贵昉和天津王氏,现藏天津博物馆。碑文隶书12行,存93字。碑刻隶字古朴,结体凝整,用笔含方蓄圆,拙中蕴秀,富于变化。 详情>>

东汉 贤良方正 贤良 良方 方正 残碑


东汉许安国祠堂画像石题记

【许安国祠堂画像石题记】,又名【宋山画像石题记】,1980年岀土於山东嘉祥县蟎洞乡宋山村,现存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今移至山东省博物馆新馆)。带题记者有两刻石(第28/29石)。制於永寿三年十二月(公元157年)。第28石右侧铭16字:阳遂富贵,此中人马,皆食大仓,饮其江海;第29石右侧铭28字:国子男,字伯孝,年适六岁,在东道边。孝有小弟,字闰得,天年俱去,皆随(国)。第29石画像石宽0.68M, 详情>>

东汉 安国 祠堂 画像石 画像 像石 题记


东汉血红琥珀司南佩

【年代】:东汉【尺寸】:长2.5厘米【出土地】: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甘泉东汉2号墓出土【收藏地】: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玉色】:红色琥珀,也称血珀,内部脂质清晰可见,表面经土沁略为粗糙【特征】:“工”字形,为简化司南佩,可以佩挂。 详情>>

东汉 血红 琥珀 司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