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纹璧”查询结果

“纹璧”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白玉双龙纹高纽谷纹璧

白玉双龙纹高纽谷纹璧,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纽高25。9厘米、璧外径13。4厘米,1968年满城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玉质晶莹洁白,璧的两面雕琢细密的谷纹,周边起棱。璧的上端有透雕双龙卷云纹高纽,纹样优美,造型生动,雕琢精致,为汉代玉器中的珍品。 详情>>

白玉 双龙 高纽谷 高纽 纽谷 纹璧


白玉蟠螭纹璧

宋代,直径20.5厘米。此玉璧质坚莹润,色泽洁白,但两面有白沁。玉璧正面雕五只游走的螭虎,其尾部分叉,四只较大的均有四足,较小一只仅雕出两前足,拖细长尾;三只较大的螭虎头呈梯形、圆眼、尖耳方嘴,而另一只小螭虎则为尖脸尖耳尖嘴圆眼。玉璧反面刻谷纹。 详情>>

白玉 蟠螭 纹璧


碧玉谷纹璧

百科名片碧玉谷纹璧两汉时期直径26.3厘米先秦时,璧、琮、璋、璜等物被称为祭玉和瑞玉,用于祭祖和朝觐等礼仪。到汉代,祭玉和瑞玉的使用已渐趋衰落。不过璧在燎(烧柴祭天)和沉(沉璧祭川)这样的大祭祀中仍被使用,用于随葬的也不少,有的放在死者的胸部和背部,有的放在棺椁中间,还有的镶嵌在棺外作为装饰。这件碧玉谷纹璧,谷纹细若“粟文”,由排列有序的圆形颗粒组成,外缘饰以一圈图案化的夔龙纹,质地坚硬,晶莹悦目 详情>>

碧玉 谷纹璧 谷纹 纹璧


春秋晚期龙首纹璧

这件春秋晚期龙首纹璧,外直径6.3厘米,厚0.65厘米。玉呈黄绿色,质地温润呈半透明状,褐色沁斑点。扁圆形,孔内壁和外缘经过修磨,十分圆整,内外边并饰弦纹,器身正反面以隐起手法雕琢等距的四龙首纹。龙首纹以各种形状的蟠虺纹、细线束纹、椭圆圈纹组成,其以阴刻椭圆圈作眼并为基准,眼前虺纹为上翘内卷的上唇,眼后虺纹为角,细丝束纹作唇边,眼下双头虺纹为下唇,下唇前虺纹为舌,余处皆饰蟠虺纹。这种繁密、寄生的装 详情>>

春秋 晚期 龙首 纹璧


东汉青玉双螭谷纹璧

基本信息文物介绍基本信息【名称】:青玉双螭谷纹璧【材质】:玉器【年代】:东汉时期【文物现状】:天津博物馆收藏文物介绍东汉青玉双螭谷纹璧,该文物上部边缘附镂雕对称双螭,螭身饰小圆圈纹及细毛纹,璧身浮雕乳钉形谷纹。此器做工严谨规范,雕刻工艺卓绝,是东汉时期同类器物中的精品。 详情>>

东汉 青玉 双螭 谷纹璧 谷纹 纹璧


东汉镂空龙纹璧

名称:东汉镂空龙纹璧年代:东汉(约公元25至220年)尺寸:外径13cm,孔径4.5cm,厚0.5cm文物鉴赏:东汉镂空龙纹璧以青白色为主的多色玉质,制作为镂空玉璧。玉璧内部为一个孔缘突起的环形物,其上方突起一个尖角,状似韘形佩的变体。周边镂空为四龙及一个细环的造型,其中二个俯视龙首,身躯呈ㄈ字形弯转;另外二个侧视龙首,身躯弯转为8字形,相互穿梭於细环上下。四个动物纹的形象以俯视与侧视所取得的头部 详情>>

东汉 镂空 龙纹璧 龙纹 纹璧


龙形玉佩和谷纹璧

战国18×12.7厘米;19×12.6厘米龙形玉佩和谷纹璧共两对,是用一整块玉料划开后分别制成。玉佩纹饰阴刻,玉璧纹样采用压地技法,从谷纹排列来看,它的制作已有画稿,为汉代蒲纹璧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详情>>

龙形 玉佩 和谷 纹璧


青玉卧蚕纹璧

汉直径14.3厘米估价:RMB45000—55000青玉,多黑褐色沁,双面雕饰卧蚕纹,卧蚕纹亦即谷纹。排列紧密规则,琢磨精致,莹如露珠,为典型汉璧形式。 详情>>

青玉 卧蚕 蚕纹 纹璧


青玉御题蚕纹璧

青玉御题蚕纹璧,清乾隆,直径26.3cm,好径(中间孔径)5.4cm,厚0.8cm。璧青玉质,以绳纹为界,纹饰分为两个区:内区满饰蚕纹,外区遍饰夔龙纹和兽面纹。在璧的侧边阴刻楷书乾隆皇帝御制诗:“周尺竟逾尺,斯今亦匪今。羊脂略无玼,玉叶果生琳。子爵执诚合,王孙语漫侵。琢章每师古,可以识予心。”末署“乾隆壬子,御题”款,并琢“比德”、“朗润”两枚单框篆书印。壬子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在清宫 详情>>

青玉 御题 题蚕 蚕纹 纹璧


清白玉仿古纹璧

清白玉仿古纹璧直径5.6厘米,厚0.5厘米。该器物用新疆和田白玉制作,玉质温纯,致密细腻。此璧双面工,文饰大同小异。以一面陂陀法与阴刻线砣出阳文线,图案为变形仿古云纹、回纹等。抛光工艺高超,玻璃光强。仿古玉器从宋代开始,至今仍在制作。 详情>>

白玉 仿古 纹璧


清玛瑙螭纹璧形佩

【年代】:清代【尺寸】:长4.8厘米,宽3.9厘米,厚0.5厘米【特征】:玛瑙,土黄色,半透明。正面琢一螭伏于璧缘,其尾由璧孔中穿出,背面饰藤、蔓、獾等。琢工较精,布局巧妙。 详情>>

玛瑙 螭纹 纹璧 璧形 形佩


清乾隆黄玉龙凤纹璧

【年代】:清代【款式】:“乾隆年制”、“成字二十七号”楷书款【特征】:黄玉玉质柔和莹润,尤如小儿肌肤。出廓,两面爱雕。壁中心呈环形,周围镂雕龙凤纹,龙身饰鳞纹,凤身饰羽纹。龙凤飞腾,,辗转腾挪线条优美,雕工精湛。壁廓一面刻“乾隆年制”,另一面刻“成字二十七号”楷书款。壁上端透雕两条相对地的飞龙,形态自然逼真。造型优美别致轮廓清晰,图案线条的运用刚柔相济。 详情>>

乾隆 玉龙 凤纹璧 凤纹 纹璧


商周夔龙纹璧

这件商周夔龙纹璧出土于陕西省扶风县召陈村西周遗址,直径10.8厘米孔径5.9厘米。片状,璧外沿一周有4个凹形和两个山字形缺口。两面均有阴线雕刻两条首尾相随的龙,圆形眼,张口,卷上唇,翘鼻,长角后抿。腹下有一肢一足,身饰环纹。线条流畅,外沿上的凹形与山形缺口是龙的脊饰。白玉质,泛红褐色。玉璧使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出现,商周更有发展。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为我国传统的玉礼器之一。《尔 详情>>

商周 夔龙 纹璧


双凤窝纹璧

【年代】:汉代【藏品来源】: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尺寸】:长9.1、高7、璧径6.9、好径2.2、厚0.3厘米【特点】:青玉,湖绿色,有黄褐色杂斑。两面饰突起窝纹,内外缘起稜。上下边缘有钻孔。璧缘两侧透雕凤纹,如座。凤体用阴线勾画细部。器表共有四道丝带痕。 详情>>

双凤 窝纹 纹璧


透雕龙凤窝纹璧

【年代】:汉代【藏品来源】: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尺寸】:宽10.2、璧径7.2、好径4.1、厚0.3厘米【特征】:青玉,黄白色透绿。出土时已破裂。雕琢精致,玲珑剔透。肉上琢勾连窝纹,内外缘有斜稜,璧孔中(好)透雕一龙,昂首挺胸,尾部蜷曲,作前行状;两侧各透雕一凤,攀附璧缘上,回首曳尾。龙凤皆以阴线勾勒细部。其中一凤,翅羽有缺损。 详情>>

透雕 龙凤 窝纹 纹璧


玉“长乐”谷纹璧

玉“长乐”谷纹璧东汉尺寸:横宽12.5cm高18.6cm孔径2.6cm厚0.5cm清宫旧藏说明:玉料青褐色,局部有深褐色沁斑。体扁平,圆形,两面形式和纹饰相同。出廓处透雕铭文“长乐”二字,字体圆润浑厚。字的两侧各有一对称的独角兽,造型古朴,形态生动;肉部饰谷纹,内外缘有凸雕弦纹一周。此璧流传至清代被收入宫中。清乾隆皇帝非常喜爱此器,特作诗一首,并刻于璧的外圈边沿上。全文如下:“长乐号镌宫,炎刘气蔚 详情>>

长乐 谷纹璧 谷纹 纹璧


玉“益寿”谷纹璧

【名称】:玉“益寿”谷纹璧【类别】:玉器【年代】:汉【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13.2cm,宽10.5cm,厚0.5cm。玉璧青白色,有暗黄色斑。璧圆形,体扁平,内、外边缘处凸起,两面纹饰相同,均饰颗粒状谷纹。璧的上缘之外饰有透雕的“益寿”二字,字两侧分别雕一螭和一龙。螭为回首状,身有环点,长角。龙为阔嘴长唇,似由鳄演化而来,龙身有鳞,四肢及后身似兽身。清宫档案有 详情>>

益寿 谷纹璧 谷纹 纹璧


玉“益寿”铭谷纹璧

玉“益寿”铭谷纹璧东汉尺寸:通高13.2cm璧径10.5cm厚0.5cm清宫旧藏说明:玉料青赭色,局部有深赭色沁斑。体扁平,两面形式和纹饰相同。出廓处透雕一螭一龙,环抱“益寿”二字;璧的中央有一圆孔,内外缘饰一圈弦纹,肉部浅浮雕谷纹。战国至西汉,处廓璧非常流行,但只于东汉墓发现有镂雕铭文的。传世品中,仅故宫博物院有两件。出廓铭文以“宜子孙”最多,“益寿”仅此一件。 详情>>

益寿 谷纹璧 谷纹 纹璧


玉九螭蚕纹璧

名称:玉九螭蚕纹璧年代:明简介:尺寸:外径20.4cm口径5.8cm最厚2cm现状:清宫旧藏说明:和阗青玉,厚圆片状,局部有沁色。以浮雕,镂空技法一面饰卧蚕纹,一面琢姿态各异的八螭纹及孔内镂饰爪握宝珠的一螭纹。明清玉器,寓吉祥意的居多。这件玉璧,中心饰龙纹,其周饰螭纹,寓“教子成龙”之意。 详情>>

玉九 九螭 螭蚕 蚕纹 纹璧


玉兽面谷纹璧

玉兽面谷纹璧玉兽面谷纹璧,战国晚期,璧径16.5cm,孔径4.8cm,厚0.3cm。1977年安徽省长丰县杨公乡战国墓出土。璧玉料呈绿色,因埋藏产生褐色沁。璧较大,略薄,两面饰纹相同。璧外缘和近孔边缘以单阴线为界,中部以两周阴线隔为内、外两区。内区饰谷纹,谷纹微凸起,呈旋状,其上又加阴线旋纹。外区一周饰3组双身兽面纹,兽面较宽,朝向内孔,以细阴线刻出,兽面两侧有伸出的肢体,细而长,似蛇身,交叉盘绕 详情>>

兽面 谷纹璧 谷纹 纹璧


玉兽面蒲纹璧

玉兽面蒲纹璧西汉尺寸:径30.4cm口径5.4cm厚0.5cm说明:新疆和阗玉,浅碧色,局部有黑色沁斑。体圆片状,中有孔,两面纹饰相同。外缘有一周阴弦纹,孔边和器中部各饰一周绳纹,纹饰分内外两区,外区琢六组一首双身的变形兽面纹,内区满饰蒲纹。这种形式的玉璧,始于战国,西汉前期,做工最精,数量最多,汉中期以后,已逐渐减少。这璧玉质精良,饰纹精美,极罕见。 详情>>

兽面 蒲纹璧 蒲纹 纹璧


玉兽面纹璧

玉兽面纹璧西汉尺寸:径27.5cm口径5.1cm厚0.5cm说明:玉为深碧色,有褐色沁斑。体扁圆形,中有圆孔,两面纹饰相同。内外缘各阴刻一周弦纹;外圈雕四组一首双身的变形兽纹,内圈琢卧蚕纹,中间以阴刻的绳纹相隔。西汉玉璧承战国玉璧而来,既用于礼仪和丧葬,也作人身佩饰和镶嵌,馈赠、抵押、赏赐等用途。 详情>>

兽面 纹璧


玉镂雕龙凤纹璧

玉镂雕龙凤纹璧西汉尺寸:高10.6cm直径6.7cm清宫旧藏说明:白玉,局部有沁色。璧为圆形,廓外镂雕龙凤纹,龙作奔走状,凤立于龙背上;内外缘各饰一边棱,内部镂雕龙凤纹,龙凤皆似兽,有翼,长尾,两尾相缠。镂雕出廓玉器在汉代大量出现。这玉器的出廓装饰很特别,将龙凤作上下排列,不同一般左右对称的图案结构,且廓外及内部装饰大体相同,又用镂雕,在汉代很少见。 详情>>

玉镂 镂雕 龙凤 纹璧


夔龙纹璧

【名称】:夔龙纹璧【类别】:玉器【年代】:商【文物现状】:现存于世【文物尺寸】:直径10.8厘米孔径5.9厘米片状,璧外沿一周有4个凹形和两个山字形缺口。两面均有阴线雕刻两条首尾相随的龙,圆形眼,张口,卷上唇,翘鼻,长角后抿。腹下有一肢一足,身饰环纹。线条流畅,外沿上的凹形与山形缺口是龙的脊饰。白玉质,泛红褐色。 详情>>

夔龙 纹璧


镂雕鼓钉龙纹璧

【名称】:镂雕鼓钉龙纹璧【类别】:玉器【年代】:汉【文物现状】:现存于世【文物尺寸】:外口径7.2厘米,内口径3.4厘米,厚0.5厘米。 详情>>

镂雕 雕鼓 鼓钉 龙纹璧 龙纹 纹璧


碧玉兽面纹璧

汉(前206-公元220)直径21.5厘米玉璧自新石器时期起,一直到清代,使用年代长,数量多,用途广泛,可用作礼器、佩饰、随葬品等,《周礼大宗伯》记载:“以苍璧礼天”,即以苍璧祭天。此件璧为碧玉质,呈深绿色,间有灰白色浸蚀晕斑,光亮度好。璧上两面纹饰相同,内圈琢刻排列整齐的谷纹;外圈以粗阴刻线琢兽面纹,兽面的顶上作两条蛇身,分为左右,形成“W”形的曲身,并在其周围饰以阴刻细线。 详情>>

碧玉 兽面 纹璧


纹璧

龙纹璧黄玉龙纹璧龙纹璧白玉晶莹光润。扁圆形,用浅浮雕和阴刻技法琢制纹饰。一面浅浮雕团龙,另一面浮雕四朵如意形云纹。纹饰细密流畅,所饰龙纹为唐代典型的风格。黄玉龙纹璧宋王朝很重视璧的使用,沿用了古代的用璧制度,并制造了大量玉璧。此璧多褐色沁,阴刻龙纹,刻工遒劲粗犷,曲线跌宕起伏。 详情>>

龙纹璧 龙纹 纹璧


纹璧

年代介绍年代新石器时代。介绍玉璧是一种中心有孔的扁圆形玉器。古人在祭祀时,认为这种器物能同祖先神灵相通。除用作祭祀外,还可用作装饰、祥瑞、敛葬等。玉璧出现在新石器时代,以良渚文化为代表。春秋战国时代已相当精美。汉代玉璧雕工愈加精细,汉墓中常出土有玉器陪葬品。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玉璧,绝大多数是表面光素,抛光细腻。璧的一面线刻鸟纹图符,是为良渚文化玉器中的罕见珍品。 详情>>

鸟纹 纹璧


青玉蟠螭谷纹璧

汉25×0.7厘米估价:RMB180000璧面纹饰分为内外两区,内区饰蒲格谷纹,外区饰蟠螭纹。这种璧面刻出内,外区纹饰的玉壁,是战国晚期出现的一种玉璧新装饰纹样,并流行于整个汉代。汉时纹饰基本上没什么变化,只是偶尔可见到带有了一周纹饰样带状的玉璧:即在内孔周围再加刻一周纹饰,但这种玉璧尺寸较大。 详情>>

青玉 蟠螭 谷纹璧 谷纹 纹璧


玉雕螭龙纹璧

【名称】:玉雕螭龙纹璧【类别】:玉器【年代】:明【文物现状】:现存于世【文物尺寸】:外径5.1厘米内径1.5厘米厚1.1厘米 详情>>

玉雕 龙纹璧 龙纹 纹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