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缂丝”查询结果

“缂丝”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缂丝


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 、Kesi 或 Chinese silk 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 简介 详情>>

八仙祝寿图缂丝

南宋作品。现藏辽宁博物馆。属传世的缂丝。原件高38.3厘米,宽22.8厘米。在牙色经丝地上,用彩色纬丝缂织跨鹤寿星和八仙,是一幅八仙仰面迎接老寿星光临的生动画卷。人物除用齐缂、抢缂法外,在人物面部眉须、衣帽和鹤翅上均发展了细纹构缂的技法。八仙中的铁拐李高举酒葫芦为老寿星献酒祝寿,形象最为生动。这幅缂丝原为北京清皇宫珍藏。 详情>>

八仙 祝寿 缂丝


北宋缂丝紫鸾鹊谱

北宋缂丝紫鸾鹊谱,纵131.6厘米,横55.6厘米。花鸟部分采用双套缂的创新技艺。鸾鹊缂织纬短,线较细密,色彩调和婉转,翅羽晕色丰富;莲花中的花瓣和花蕊采用分色相嵌排列,使局部整体色泽和谐多变。这种双套缂的新缂法,使花鸟纹更有立体感和装饰性。缂丝又称“刻丝”,是一种以平纹为基本组织,依靠绕纬换彩而显花的精美丝织物。缂丝最大的特点是通经断纬,在织物上花纹与素地、色与色之间的交界处呈现一些互不相连的断 详情>>

北宋 缂丝 紫鸾 鸾鹊 鹊谱


福寿富贵缂丝椅披

清代作品。现藏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福寿富贵缂丝椅披以缂织为主,辅以绣绘。图案主体在钩连万字地上作富贵团花(牡丹),四周围绕着蝙蝠、寿桃和牡丹;团花也有蝙蝠组合于其中;蝙口中衔万字。因此纹样亦寓有“万福万寿”、“福寿双全”等主题。桃、叶、花和蝙蝠翅膀等处都略加渲染;主体外加绣曲折边框线。 详情>>

福寿 富贵 缂丝 椅披


故宫缂丝邮票

基本信息设计背景邮品赏析基本信息志号品名:专310(615)307故宫缂丝邮票发行日期:1992年10月09日发行量:12500000(8000000张)全套枚数:2+1全套面值:17+17元邮票规格:36x51.5mm齿孔度数:P12印刷机构:瑞士哥瓦锡厂印刷版别:影写版印刷用纸:影写版邮票纸整张枚数:25(5x5)枚设计背景为宣扬中国古代精致丝织艺术,特选台北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明缂丝山茶双鸟及明 详情>>

故宫 缂丝 邮票


九龙缂丝靠背

清代作品。现藏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这是一件缂丝制作的皇室日用品。运用了齐缂、双套缂、抢缂、构缂、缂鳞等技法。以勾连万字为地纹,海水江崖为边饰,蝙蝠寿桃等吉祥物为点缀,突出表现九条龙姿态不同的龙纹。九龙中八条为行龙,两两相对有四种姿态,或仰或俯,或升或降,围绕着中心的那条正龙。 详情>>

九龙 缂丝 靠背


明崔白缂丝花卉

【名称】明崔白缂丝花卉【类别】中国古画【年代】明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绢本,纵:102公分,横:44.4公分。浅绿色地设色织宋崔白画。两石之间,秋葵、菊花、海棠序而生,大石上一山雀正啄食所捕之昆虫。织款:崔白制。织印一:崔白。此幅原织设色明丽,或悬挂日久,浅色部份略褪,而深色部份则趋暗淡,反觉风格沉著朴实。 详情>>

明崔白 明崔 崔白 缂丝 花卉


明吴圻缂丝沈周蟠桃仙图

【名称】明吴圻缂丝沈周蟠桃仙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明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图轴,绢本,纵:152.7厘米,横:54.6厘米。吴圻,明朝吴人,字尚中。生卒年未知。素地设色织。沈周画桃下仙人。幅上方织沈周大行书题:「囊中九转丹成,掌内千年桃熟。蓬莱昨夜醉如呢,白云扶向山中宿。沈周。」织印一:石田。幅左下方织织工款:吴门吴圻制。织印一:尚中。此幅乃明织工吴圻所作 详情>>

明吴圻 明吴 吴圻 缂丝 沈周 蟠桃 仙图


缂丝山茶双鸟图

【名称】明缂丝山茶双鸟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明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册,绢本,纵:23.4公分,横:20.5公分。缂丝亦称刻丝,它是一种传统丝织工艺品,盛行於宋代。「缂」字的意义称为「织纬」,意即画面图形的形成,专赖纬线的积续织成。织造时,各色缂丝仅於图案花纹须要处与经丝交织,故纬丝不贯穿全幅,而经丝则纵贯织品,旧时有「通经断纬」之说即是。成品的图案,颜色 详情>>

缂丝 山茶 双鸟 鸟图


缂丝赵昌花卉图卷

基本信息作品赏析基本信息【名称】明缂丝赵昌花卉图卷【类别】丝织文物、设色【规格】纵44cm,横245cm【年代】明代【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作品赏析这件缂丝作品以赵昌之画为粉本,运用齐缂、长短戗、木梳戗、凤尾戗、子母经和搭缂等技法缂织牡丹飞蝶、荷花、芙蓉翠鸟和雀梅4组写生花鸟。设色清丽典雅,清劲秀逸,多采用三晕色的配色方法,如荷叶正面用墨绿,叶脉用草绿,背面用黄绿,色度从 详情>>

缂丝 赵昌 花卉 图卷


牡丹团扇缂丝

元代作品。现藏辽宁博物馆。属传世的缂丝。原件高22.6厘米,宽26.3厘米。在绛色地上,用彩色线齐缂和抢缂牡丹的红花绿叶,花瓣的轮廓和叶脉、枝干,用金银线构缂使红花绿叶相托,更显富丽堂皇。 详情>>

牡丹 团扇 缂丝


青地粉花缂丝

一九五九年新疆乌鲁木齐东南盐湖出土。这件元代缂丝使用了熟练的披梭戗色法,增强了花朵的晕感;还使用了单双子母经,使断纬和经纬的结合更加牢固,并突出了绘画上的勾勒效果,这些都是宋代缂丝中罕见的技法。这件青地粉花缂丝作品,现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原作残片长31厘米,宽16厘米。作品由于使用披梭戗色法,花形饱满,色彩由深至浅,显示出丰富的层次。地为青色,整个色调鲜明而典雅,构图平稳。代表了元代缂丝的水 详情>>

青地 地粉 粉花 缂丝


清光绪品月色缂丝凤凰梅花皮衬衣

【名称】:品月色缂丝凤凰梅花皮衬衣【朝代】:清·光绪【类别】:服饰【分类】:便服【原属】: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身长134cm,两袖通长127cm,袖口宽24cm,下摆宽106cm。圆领,大襟右衽,平袖,裾不开,直身式袍。缀铜镀金錾团寿字扣一枚,铜镀银錾龙纹币式扣五枚。下摆镶元青长寿梅花织金缎底边。灰鼠皮镶嵌银鼠皮里,领、袖边均用出锋装饰。缂丝衬衣是晚清宫廷便服主要品种之一,但如此 详情>>

光绪 月色 缂丝 凤凰 梅花 衬衣


清光绪浅湖色竹石纹缂丝一字襟坎肩

【名称】:浅湖色竹石纹缂丝一字襟坎肩【朝代】:清·光绪【类别】:服饰【分类】:后妃便服【原属】: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身长71cm,肩宽42cm,下摆宽93cm。清代的坎肩又称背心、紧身、马甲,是一种无袖的紧身式服装。根据衣长,坎肩可分为大坎肩和小坎肩两种,大坎肩衣长过膝,小坎肩衣长及腰。小坎肩根据襟式又可分为大襟、对襟、琵琶襟和一字襟坎肩等。一字襟坎肩因前襟于胸部横开,外观呈“一 详情>>

光绪 湖色 石纹 缂丝 一字 坎肩


清康熙缂丝芦雁图轴

【名称】:缂丝芦雁图轴【朝代】:清·康熙【类别】:织绣【尺幅】:纵104cm,横45cm【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图于本色地上彩缂芦雁、坡陀和小草等纹样。画面基本以绿色、棕色、湖色、香色、墨绿等稳重的色丝搭配,构图简洁,造型写实。作品采用平缂、缂鳞、构缂和搭缂等技法缂织,作者娴熟地处理线条的弯转变化,将被风吹拂下的芦苇的飘动和叶子翻折下的明暗变化生动地表现出来,颇富天然之趣。两只芦雁神态安详, 详情>>

康熙 缂丝 芦雁 雁图 图轴


清乾隆缂丝仇英后赤壁赋图卷

【名称】:缂丝仇英后赤壁赋图卷【朝代】:清·乾隆【类别】:织绣【尺幅】:纵30cm,横498cm【原属】:清宫旧藏【原藏】:乾清宫【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后赤壁赋》为北宋文豪苏轼于宋元丰五年(壬戌,1082年)重游赤壁后有感而发所作,明画家仇英依赋作画,此幅则由清代缂丝艺人以画为蓝本缂织而成。此为故宫现存缂丝画中最长的手卷,横宽5米多的织机。用20多种色丝,采用了平缂、长短戗、构缂、搭梭、 详情>>

乾隆 缂丝 仇英后 仇英 英后 赤壁 图卷


清乾隆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轴

【名称】:缂丝加绣九阳消寒图轴【朝代】:清·乾隆【类别】:织绣【材质】:缂丝【尺幅】:纵213cm,横119cm【原属】:清宫旧藏【原藏】:宁寿宫【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九阳消寒图是清宫每逢新年悬挂的装饰图轴,突出九九消寒、春回启泰的主题。图以平缂、搭缂、构缂、掼缂、结等技法缂织坡石、流云、天空、树干,再用精致繁复、变化多样的十数种针法刺绣三子、九羊与松、梅、竹、鸟笼、灵芝与山石花草等。作品 详情>>

乾隆 缂丝 加绣 九阳 消寒 寒图 图轴


清乾隆缂丝九老图轴

【名称】:缂丝九老图轴【朝代】:清·乾隆【类别】:织绣【尺幅】:纵180cm,横93cm【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此图取“会昌九老”故事,描绘唐会昌年间白居易等9位老人作尚齿会的情景。后世多以此题材的书画做为祝寿之用。此图原画稿佚名,但画风与明代画家仇英之作相类。缂丝画竭力追摹原作神韵,总体上以常见的平缂、搭缂技法缂织物象轮廓,然后以笔皴染描绘。一些细微处辅以戗色技法,较好地表现了物象的质感和 详情>>

乾隆 缂丝 九老 老图 图轴


清乾隆缂丝秋桃绶带图轴

【名称】:缂丝秋桃绶带图轴【朝代】:清·乾隆【类别】:织绣【尺幅】:纵198cm,横59cm【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此画有明代吴派画家陆治的“淡彩写生”风格,为追摹原稿笔意,此图轴缂技灵巧多变,采用平缂、搭缂、长短戗、掼缂和木梳戗等多种技法,使色彩晕染更趋自然。尤其是在缂织桃实尖和晕染山石时,采用华丽精美的凤尾戗技法,使其更具装饰性。缂织细微处的海棠花残叶,则频繁灵活地变换色丝小梭,达到写实 详情>>

乾隆 缂丝 秋桃 绶带 图轴


清晚期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

【名称】:品月色缂丝海棠袷大坎肩【朝代】:清晚期【类别】:服饰【分类】:后妃便服【原属】: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身长139cm,肩宽40cm,下摆宽116cm。大坎肩圆领,无袖,对襟。品月色海棠纹缂丝面,月白色素纺丝绸里。衣襟上有铜镀金球形錾花扣1枚和铜镀金福寿双全纹扁圆形扣4枚。里襟第四扣处垂品月色缂丝梅花飘带2条,左右开裾处垂藕荷色缂丝兰花飘带各2条。下摆为百褶式。通身衣缘镶黑 详情>>

晚期 月色 缂丝 海棠 袷大 坎肩


清紫坛裱云龙纹缂丝宝座

清乾隆紫坛裱云龙纹缂丝宝座,以须弥座代腿足。靠背及扶手由七扇屏风组成。屏心裱彩色缂丝云龙海琛,中扇为正龙捧寿,余为行龙。须弥座四角各有宝瓶一,四面安透雕螭纹花板。清代内务府档案有:“雍正四年五月十二日,太监王安传旨:着做船上用的矮宝座一张,钦此。”该件宝座尺寸矮于例程,大抵亦船上所用。据木器与缂丝的风格可断定雍正,乾隆年间的制品。 详情>>

紫坛 云龙纹 云龙 龙纹 缂丝 宝座


缂丝金龙夹袍

名称:清缂丝金龙夹袍类别:织绣年代:清(公元1644~1911年)尺寸:衣长135厘米,袖通长216厘米收藏:南京博物院文物鉴赏:清缂丝金龙夹袍为箭衣、圆领、右衽、马蹄袖,前后开衩,袖口装饰有箭袖,面料为织金缂丝,主体图案为龙纹,底纹为万字纹,其间装饰有云纹和暗八仙等吉祥图案,显得豪华富丽。 详情>>

缂丝 金龙 夹袍


缂丝群仙庆寿图

【名称】清缂丝群仙庆寿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元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图轴,绢本。纵:160.4厘米,横:125.6厘米。金地五彩织。云中南极仙翁骑鹤持卷,翱翔在云端。下方则有群仙前来祝寿。织纹工整细密。装裱的天地、边绫与本幅为整幅织成。经纬线粗细相同且色泽有光,是乾隆时期缂丝的特色。缂丝以织刻人像最困难,因脸部表情变化不同,在单调的平织想传达人物神情,实在 详情>>

缂丝 群仙 庆寿


缂丝瑶台百子图

名称:清缂丝瑶台百子图类别:织绣年代:清(公元1644~1911年)尺寸:长176.5,宽90.5厘米收藏:南京博物院文物鉴赏:清缂丝瑶台百子图属清代缂丝精品,画面上端表现仙境,群仙集于瑶台,背景为大红,云松寿石穿插其间,下端为凡间,百子嬉戏于园林,此段以月色为地色,与上端色调对比强烈,其间还配有三蓝、云绿等,色调复杂绚丽,缂工精细,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详情>>

缂丝 瑶台 百子


缂丝云鹤望日补子

这件缂丝云鹤望日补子,纵29厘米,横31厘米。缂丝工艺是采用平纹组织,通常先把图稿描绘在经丝上,再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这件补子以”通经断纬”手法缂织出纹饰,缂工精细,图案和色彩搭配组合颇具华贵气息,体现出“一品当朝”的威严,是典型的乾隆时期缂丝织物。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详情>>

缂丝 云鹤 望日 补子


群机祝寿图缂丝

清代作品。现藏苏州市博物馆。群机祝寿图综合运用缂、绣、绘技法,表现风格绢本敷彩工笔画。作品主题为八仙及寿星共祝西王母寿辰。作品高102.4厘米,宽61厘米。 详情>>

群机 祝寿 缂丝


山茶蛱蝶图缂丝

南宋朱克柔作品。现藏辽宁博物馆。属传世的缂丝。原件高25.6厘米,宽25.3厘米。在磁青色绢地上,用彩纬缂织盛开的三朵山茶花和一只飞舞的蛱蝶。用齐缂法缂织枝干绿叶,以及盛开的山茶花的花瓣和花蕊;蝶翅用抢缂法晕色;蝶须辅以构缂点缀。分枝上的三个蓓蕾含苞待放,被虫蚀过的黄叶,表现得十分逼真。左下角有朱克柔缂制的朱印一帧。南宋的“朱缂”被誉为中国缂丝技艺的高峰。 详情>>

山茶 蛱蝶 缂丝


双鹤双桃缂丝

明代作品。现藏苏州市博物馆。实物高43厘米,宽32厘米。在棕黄地上,用红、黄、灰、绿、白色丝线缂织花纹图案。缂法以齐缂、平缂为主,展翅的翔鹤的背部用缂鳞缂织。双桃的轮廓用金黄色线构缂,构成明显的水路。整个幅面花纹配置典丽雅致。 详情>>

双鹤 双桃 缂丝


双龙穿璧缂丝

清代作品。现藏承德避暑山庄博物馆,作品纹样取材于商周钟鼎又加变化。穿缠于玉环之中的双龙为夔,双翅怪兽为饕餮纹变形。康熙、雍正时期的染织工艺品纹饰多喜仿古,这件作品亦然。 详情>>

双龙 穿璧 缂丝


宋沈子蕃缂丝山水图

【名称】宋沈子蕃缂丝山水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宋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缂丝,山水轴,绢本。纵:83.3厘米,横:35.8厘米。沈子蕃,生卒年未知。素色地设色织。隔岸山景,藉着近岸石矶上两株高拔的树木,连贯到对岸起伏绵亘的山峰,白云掩映其间,使画面倍觉深远。一艘篷舟系在岸边,一士人横躺在舟中,一派闲适自在。幅左下方织织工印一:子蕃。本幅织工极精细,运用不同色 详情>>

宋沈子 宋沈 沈子 缂丝 山水


缂丝孔雀图

【名称】宋缂丝孔雀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元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图轴,绢本。纵:106.7厘米,横:64.7厘米。素地设色织孔雀一对。本幅缂丝作品缂工技艺稳健有力,运梭如运笔,经纬组织结构精密,设色亮丽而典雅,用金线掺以各种色线织成孔雀羽毛,表现出灿烂绚丽的质感,将二只孔雀神韵表现得极为真实自然,是缂丝翎毛作品中之精品。 详情>>

缂丝 孔雀


缂丝米芾书柏叶诗图

【名称】宋缂丝米芾书柏叶诗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元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图轴,绢本,纵:101.8厘米,横:39.7厘米。素地蓝色织。行书五言诗:绿叶迎春绿,寒枝历岁寒;愿持柏叶寿,长奉万年欢。织款:襄阳米芾书。织印一。楚国米芾。缂丝书法较绘画更为困难,因难之处便是在竖笔的部分,由于竖笔与经丝的位置相同,为求字势的自然变化,因此需在一定长度变换位置,如此便 详情>>

缂丝 米芾书 米芾 芾书 柏叶 诗图


缂丝青牛老子图

【名称】宋缂丝青牛老子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宋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缂丝又称为刻丝,或克丝、克丝,是艺术性很高的传统工艺。画中人物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时楚国人。道教认为老子即是「太上老君」在人间的化身。相传老子经过函谷关时,守山的官吏尹喜似乎感到东边的天空忽然一片紫气。他断定会有圣人将来此地。不久,果然见老子骑青牛从东边扬长而至。尹喜便请求老子著书 详情>>

缂丝 青牛 老子


缂丝群仙拱寿图

【名称】宋缂丝群仙拱寿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元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图轴,绢本。纵:41.3厘米,横:23.8厘米。素地设色织。寿星骑鹤从天而来,八仙拱手翘首观望。画面极小,但织工细微精致,人物构图愈小愈难制作,但此幅却不受这样的限制,虽然人物全挤在小小的空间中,但不论是动作、神态都十分写实自然,尤其以八仙的面部表情最为生动,将八人不同的特性表露无遗,尤其 详情>>

缂丝 群仙 仙拱 寿图


缂丝山水图

【名称】宋缂丝山水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元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图轴,绢本,纵:89.8厘米,横:35.5厘米。本幅的属性形式与宋沈子蕃缂丝山水相同,但位置却左右相反,为缂丝的最大特色,也就是缂织表里相同,二面皆可为幅面的例子。这幅的设色更为明亮活泼,与沈子蕃缂丝山水的风格不同。此幅的刻工可能不懂画艺,只是摹仿沈子蕃作纬线编织之方向而刻织出形象,山水的部份 详情>>

缂丝 山水


缂丝仙山楼阁

【名称】宋缂丝仙山楼阁【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宋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册页,绢本,纵:25.5厘米,横:40.8厘米。宋代是缂丝的黄金年代,技术纯熟,用色典雅,在属性上更是丰富多样,有山水、花鸟、人物等题材。这幅仙山楼阁相当能表现宋代缂丝的特色,用浅褐色地设色织,各式既古拙又生趣的图案布满整个画面,天空有烟云缥缈,白鹤、彩凤飞翔其间,既活泼又具图案化。界画精工 详情>>

缂丝 仙山楼阁 仙山 山楼 楼阁


团龙缂丝

清代作品。现藏苏州市博物馆。实物为桌围,40厘米见方。黄地,中作五爪正龙及一火珠,以五彩云、蝙蝠、海水、江崖构成团花。龙身以圆金线缂织。 详情>>

团龙 缂丝


万寿双龙缂丝

明代传世作品。现藏苏州市博物馆。实物高28厘米,宽22厘米。是用金线平缂万字和圆寿字。两条夔龙的龙头、身躯和尾部用深蓝丝线缂织,龙升腾中的云纹局部用金线构缂。纹饰简练而又生动。 详情>>

万寿 双龙 缂丝


咸丰明黄色缂丝彩云金龙纹十二章吉服袍

咸丰(1851-1861年)明黄色缂丝彩云金龙纹十二章吉服袍最受瞩目。龙袍圆领,右衽,马蹄袖,色用明黄,领袖皆石青,片金缘,绣金龙九,列十二章,领前后正龙各一,袖端正龙各一,下幅饰八宝立水,通身点缀流云飞蝠,黄地万字,罕世珍品 详情>>

咸丰 黄色 缂丝 彩云 金龙 十二章 十二 二章 吉服袍 吉服 服袍


缂丝嘛噶喇佛像轴

【名称】元缂丝嘛噶喇佛像轴【类别】中国古画【年代】元代【文物原属】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像轴,绢本,纵:86.3公分,横:63.4公分。褐色地设色织。吉祥喜金刚是密教五大金刚之一,守护修密行者的本尊,肤色深蓝,裸上身,腰系虎皮裙,手执金刚长杖,配戴降魔人头璎珞,八面十六臂四足,以展左立的姿态,踏住四魔波旬,立在莲华座上。十六臂表十六空,手中持有十六嘎布拉(头盖骨)做的钵,分 详情>>

缂丝 嘛噶 噶喇 佛像


月季鹌鹑图缂丝

宋代作品。现藏南京博物馆。为无名氏所作传世精品。画面下方有鹌鹑三,或低首作觅食状,或抬头作呼唤状;有山石二,一居中,一居左下角,一大一小一高一低遥相对应;石旁有菊数枝,月季一丛,石后有竹数杆。刻画细致入微,为南宋院画典型。缂织精巧,以渗和戗、长短戗作“渲染”,以构缂表现“钩斫”,以平缂作色平涂,整幅作品气韵生动。 详情>>

月季 鹌鹑 缂丝


紫鸾鹊谱缂丝

北宋作品。现藏辽宁博物馆。属传世的缂丝。原件高131.6厘米,宽55.6厘米。在紫色经丝地上,用分区分段挖花缂织法,经面以单丝抢缂为主,间以齐缂;缂织细部有分用两根经丝,粗则跨越五根,缂丝技艺非常高超。图案每组由五横排花鸟组成。形态各异的鸾鹊均作展翅翔状。凤凰祥鸟衔着如意,在花丛中飞舞。花卉以“重楼子”牡丹、佛莲为主,衬以折枝荷花、海棠等纹饰。整个花纹图案热烈繁茂,充分表现了盛唐的风韵。 详情>>

紫鸾 鸾鹊 鹊谱 缂丝


缂丝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图轴

【名称】:缂丝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图轴【朝代】:清·乾隆【类别】:织绣【材质】:缂丝【尺幅】:纵33cm,横22cm【原属】: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画幅运用齐缂、构缂、缂金、长短戗等技法缂织,并辅以敷金和敷彩等绘画技巧,以表现阿弥陀佛西方净土的恢宏与华美。画面中心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两旁为左右胁侍大势至和观音,头上方主师、本尊、女尊、护法神、菩萨、空心母等齐聚,天空中伎乐天人 详情>>

缂丝 阿弥陀佛 阿弥 弥陀 陀佛 极乐世界 极乐 乐世 世界 图轴


缂丝八仙图

缂丝八仙图轴,纵100cm,宽45cm。此缂丝图以十余种色丝装成的小梭在白色丝地上依画稿缂织出八仙人物及南极仙翁的形象,表现出八仙祝寿的主题。人物面目清晰,神情平和,服饰飘逸。鹤、鹿、流云、山石、修竹等衬景为画面增添了动感和高雅脱俗的仙境氛围。此图的创意、构图、缂织技法均具有元代缂丝的特点。其经直径为0.15mm,纬直径为0.33mm,经密度为每平方厘米16~20根,纬密度为每平方厘米48~50根 详情>>

缂丝 八仙


缂丝

唐代作品。1973年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缂丝织成条带用作女舞俑的束腰带。幅宽1厘米,被剪成9.5厘米长的一段。草绿地,显大红、桔黄、土黄、海蓝、天青、白色、沉香等八彩织成的四叶形图案。图案采用唐代建筑壁画上常用的分段退晕方法,织出花纹、色晕层次。织法是通经断纬,至少用彩色不同的八只小梭子在花纹的各个局、部挖花织成。过去认为我国缂丝起源于五代,盛行于两宋。现在看来,我国的缂丝至少在七世纪中叶就已 详情>>

缂丝


缂丝凤穿牡丹图

缂丝凤穿牡丹图宋纵66.8厘米宽36.7厘米画面采用图案式体裁,富有装饰意趣。色彩异常丰富,金黄色为地,用十色丝织成,古朴雅秀。构图颇为别致,画面之前屹立太湖石峰,有透、漏、秀之韵味;彩凤掩映于后,如欲飞若翔之势;一枝牡丹,发花二朵,片片绿叶相扶,烘托出牡丹的娇姿艳态;凤眼媚对,别具情趣。图后缀以祥云朵朵,画面更觉富丽堂皇、绚绮多彩。缂丝是我国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的特种工艺。织造时,以生丝为经,色彩 详情>>

缂丝 凤穿 牡丹


缂丝花卉轴

丝清乾隆纵191.8厘米,横98.2厘米缂丝花卉轴。杏色地,画面用十余种色线缂织树木、紫荆、五蝠、月季、寿菊、水仙、竹、灵芝散生在溪水潺潺的山石涧。此件缂丝轴采用缂织与着色相结合的手法,先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缂织画面主题,然后用笔着色渲染修饰细部。朱文椭圆形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长方印:“石渠宝笈”。 详情>>

缂丝 花卉


缂丝

缂丝工艺最早起源于汉代,到了唐代才有用丝线制造的缂丝。从宋代开始,特别是南宋,缂丝作品开始从实用品转向纯艺术品,并出现了许多缂丝画。缂丝画是以名人绘画为稿本,利用通经断纬工艺制造的艺术品。宋代、明代留下的缂丝画相对较少,在清代,缂丝画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流传下一些有较高艺术水准的作品。在清代以前,缂丝画主要以文人画为稿本,在清代,缂丝画主要以表达祝福、吉祥的绘画为稿本。 详情>>

缂丝


缂丝金龙夹袍

参见:清缂丝金龙夹袍 详情>>

缂丝 金龙 夹袍


缂丝锦鸡方补

缂丝锦鸡方补,清乾隆,长31cm,宽29.5cm。补子以金线织地,上部为五彩祥云及红日,下部为海水江崖纹。中间饰一只展翅的锦鸡独立于海中礁石上,回首遥望红日。锦鸡头顶的羽毛、腿、翅膀和翎用捻毛线缂织,富有绒毛的质感。其余纹样用彩色丝线缂织而成。此补子为清代二品文官的补子。按大清会典规定,清代文官用“飞禽”图案、武官用“走兽”图案缀于补服前后。具体规定如下:文官一品为鹤,二品为锦鸡,三品为孔雀,四品 详情>>

缂丝 锦鸡 方补


缂丝弥勒净界图轴

【名称】:缂丝弥勒净界图轴【朝代】:清·乾隆【类别】:织绣【材质】:缂丝【尺幅】:纵59cm,横34cm【原属】: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图于蓝色地上彩缂弥勒净界。画中弥勒佛祖左手托军持,右手施说法印,跏趺坐,众天神菩萨环绕聆听教法。图轴采用平缂、构缂、惯缂、缂金、搭缂、长短戗等技法缂织,织工繁复,局部以多色渲染并描金,金碧辉煌,庄严而生动。 详情>>

缂丝 弥勒 净界 界图 图轴


缂丝乾隆题赞释迦牟尼像轴

【名称】:缂丝乾隆题赞释迦牟尼像轴【朝代】:清·乾隆【类别】:织绣【尺幅】:纵206cm,横86cm【原属】: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释迦牟尼像以五彩丝线和金线缂织而成。此释迦牟尼像为禅定像,九华芝盖下曼陀纷落,祥云环绕,在背光的衬托下佛陀面目慈善,结跏趺坐于七宝莲花须弥座上,右掌压左掌,仰置于足上当脐前。上方诗堂在蓝地上用金线缂织乾隆御赞行书四言诗一首:天上天下,独立称尊。水月道场 详情>>

缂丝 乾隆 题赞 释迦 牟尼像 牟尼 尼像


缂丝乾隆御笔喇嘛说卷

名称:缂丝乾隆御笔喇嘛说卷朝代:清.乾隆尺寸:纵35cm横444cm旧藏:延春阁现藏:故宫博物馆详情:此卷摹缂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清高宗弘历为制定金瓶掣签制度而亲笔书写的《喇嘛说》。作品在浅驼色地上墨缂行书《喇嘛说》。采取平缂、构缂、搭缂等技法,结字圆润规整,字体大小交错,疏密有序。引首处缂行楷“从俗布公”。 详情>>

缂丝 乾隆 御笔 喇嘛 说卷


缂丝乾隆御临王羲之袁生帖卷

【名称】:缂丝乾隆御临王羲之袁生帖卷【朝代】:清·乾隆【类别】:织绣【尺幅】:纵74cm,横24cm【原藏】:宁寿宫【原属】: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袁生帖》是晋代王羲之的草书法帖,真迹早佚,旧摹本曾藏清内府,今则未见流传。此卷为摹缂乾隆帝御临本而成。在米色地上以蓝色丝线缂草书:“得袁二谢书,具为慰,袁生暂至都,已还未。此生至到之怀,吾所(尽)也。”计25字。笔法含筋裹骨,纵逸而不 详情>>

缂丝 乾隆 御临 王羲之 王羲 羲之 袁生帖 袁生 生帖


缂丝人物纹壁饰

首都博物馆藏品。明代织绣。长173厘米,宽77厘米。以人物祝寿故事为构图主题,捻金线缂地,彩色丝线缂织人物、庭院、花鸟、山石。制作上采用平缂、长短戗、木梳戗、凤尾戗、搭缂、缂金等缂丝手法。 详情>>

缂丝 人物 壁饰


缂丝仕女人物纹壁饰

明长173厘米宽77厘米以人物祝寿故事为构图主题;捻金线缂地,彩色丝线缂织人物、庭院、花鸟、山石;图案设计丰满,人物姿态优美舒展,线条流畅,整幅画面表现出真实、浓厚的生活气息。此壁饰缂工精湛,采用平缂、长短戗、木梳戗、凤尾戗、搭缂、缂金等多种缂丝手法;缂度紧密均匀,纹路清晰,为明代缂丝佳品。 详情>>

缂丝 仕女 人物 壁饰


缂丝靴面

一七九0年新疆乌鲁木齐南郊盐湖南岸天山古墓出土,从出土文物分析,当为元代遗物。缂丝为一双高统牛水靴的靴面,并非完整一块,而是用不同小块多件拼缝制成。有紫地粉花、绿花;绿地粉花等。图案内容有柳枝叶、海棠花和梅花。色彩鲜明,花纹自然生动。织法为通经断纬,比较简单。经线以两股丝线捻合而成,较紧实,线径为0.02毫米。纬线为单股丝线。每平方厘米经纬线为13×38根。 详情>>

缂丝 靴面


缂丝眼睛盒

清代挂件清代的佩饰种类及样式都很多,形状小巧,材质多样,有翠玉、青金石、金嵌绿松石、檀香木、金铂、金星石珐琅、珊瑚、玻璃等等不同材料。另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刺绣小品,其中有香囊、香袋、扇套、眼镜盒、表带、火镰袋、斋戒牌等。这些都是清代佩挂在腰间的佩饰,无论男女都作为随身携带的赏玩之物,晚清尤为盛。此图为缂丝眼睛盒(实物)。 详情>>

缂丝 眼睛


缂丝瑶台百子图

参见:清缂丝瑶台百子图 详情>>

缂丝 瑶台 百子


缂丝云鹤望日补子

【年代】清【名称】缂丝云鹤望日补子【说明】:纵29厘米,横31厘米。缂丝工艺是采用平纹组织,通常先把图稿描绘在经丝上,再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别挖织。这件补子以”通经断纬”手法缂织出纹饰,缂工精细,图案和色彩搭配组合颇具华贵气息,体现出”一品当朝”的威严,是典型的乾隆时期缂丝织物。【现状】北京故宫博物院 详情>>

缂丝 云鹤 望日 补子


缂丝赵昌花卉图卷

参见:明缂丝赵昌花卉图卷 详情>>

缂丝 赵昌 花卉 图卷


缂丝钟螺

名称类别外形特征分布范围习性环境名称类别【物种名称】缂丝钟螺【中文俗名】【拉丁学名】Gibbulacineraria【命名者】L.,1758【英文名称】【科属分类】贝类动物,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原始腹足目、钟螺科外形特征贝壳壳型为圆锥形。壳口内面有强烈的真珠光泽。口盖为多旋性的角质。齿舌式为n-5-1-5-n。贝壳面上有颗粒状或网状雕刻,壳缘不呈稜状突起,壳口内无一顺著螺轴生长的沟。分布范围英国( 详情>>

缂丝 钟螺


缂丝紫汤鹅戏莲片

元长70厘米宽48.5厘米北京西城区双塔庆寿寺出土缂丝以紫色为地,上施以黄绿相间的水波纹和卧莲图案,卧莲之间有鹅嬉戏,故被称为“紫汤鹅戏莲”。此件丝织品构图自然,用色简单,织造手法粗犷,工艺以平缂为主。此件作品为人们确定此类丝织品的具体年代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详情>>

缂丝 汤鹅戏 汤鹅 鹅戏 莲片


明代缂丝《山茶禽鸟》

此幅为对角线的构图,山茶一株,从左上角横斜而出,山鸟攀栖其上,山茶盛开,芳香四溢,叶子欹倾有致,利用不同的颜色,叶子呈现不同程度的枯萎情态,有的绿意未退,有的则已枯萎残破,相当写实自然,山鸟攀踞于树枝之上,轻盈生动,神情专注,十分写实逼真,可织工之技巧纯熟。随着山鸟的视线,则延续了对画面的想象。此幅用色明亮丰富,变化细腻,织纹紧密工整,鸟头部分是用二种不同色线合捻为一线织成,充份将大自然鸟类、花卉 详情>>

明代 缂丝 山茶 禽鸟


南通缂丝

南通缂丝特点早期南通缂丝南通缂丝现状南通缂丝历程南通缂丝属缂丝中最古老的“本缂丝”流派,一直鲜为他人知晓。在南宋马端临所撰史书《文献通考》就载有南通地区向宋廷进贡缂丝,后散落于民间。直至近代女工传习所创办之初,张謇又托沈寿丈夫余觉先生,从京城清内务府内请来缂丝技工数人,于南通贫民工场(今南通市大码头处)教习缂丝技艺,其缂丝作品也有对外展售,并赠与当时各界名流,鲁迅便是其中一人,时人称其为“通缂”。 详情>>

南通 缂丝


清大红色缂丝彩绘八团梅兰竹菊袷袍

【名称】:清大红色缂丝彩绘八团梅兰竹菊袷袍【类别】:纺织品【年代】:清道光年间【文物原属】:清宫御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身长138cm,两袖通长204cm,袖口宽42cm,下摆宽122cm,左右裾长83cm,前胸后背团直径30cm,两肩及下摆前后团直径29cm。袷袍圆领,大襟右衽,马蹄袖,裾左右开。大红色缂丝面,内饰月白色实地纱里,石青色地缂丝梅兰竹菊领、袖边,外沿万字蝙蝠花 详情>>

清大 红色 缂丝 彩绘 八团 梅兰竹 梅兰 兰竹 菊袷 袷袍


清道光大红色缂丝彩绘八团梅兰竹菊袷袍

参见:清大红色缂丝彩绘八团梅兰竹菊袷袍 详情>>

清道 光大 红色 缂丝 彩绘 八团 梅兰竹 梅兰 兰竹 菊袷 袷袍


清乾隆缂丝加绣观音像轴

【名称】:清乾隆缂丝加绣观音像轴【类别】:纺织品、书画【年代】:清代【文物原属】:清宫御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纵147cm,横60cm。此像描绘观音身着珠宝璎珞装饰的天衣彩裙,立于五彩祥云中的莲台之上,身后背光辉映,头上华盖笼罩,供拜礼敬阿弥陀佛。观音身两侧各21只手,或持法器,或结手印,为汉地千手观音形象。观音又身披人兽,此为藏传佛教影响之痕迹。画幅运用齐缂、缂金、构缂等技 详情>>

乾隆 缂丝 加绣 观音 像轴


清乾隆缂丝金山全图挂屏

【名称】:清乾隆缂丝金山全图挂屏【类别】:纺织品、书画【年代】:清代【文物原属】:清宫御用挂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纵114cm,横69cm。此作缂织金山全图,金山位于今镇江市,与焦山、北固山并称京口三山。山上有金山寺、慈寿塔和天下第一泉,民间传说中“白娘子水漫金山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画面以工笔中兼写意的手法并结合西方绘画的透视技法,将金山叠嶂的层林、巍峨的庙宇和险峻的山峰 详情>>

乾隆 缂丝 金山 全图 挂屏


清乾隆缂丝岁寒三友图

简介出处样式简介“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是我国织绣工艺中极为重要的品种之一,织造过程“通经断纬”,费时耗工,色彩丰富,变化多样,为其他织绣所不及。缂丝之作,隋唐已经流行,宋代尤为兴盛,但此类文物得以传世的已是凤毛麟角,时至今日,明清时代的缂丝作品亦极为难得。出处这件“清乾隆缂丝岁寒三友图”即为乾隆时期缂丝作品。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来比喻文人雅士的清高节气,三友图以象征常青不老的松、象征君子之道的竹和 详情>>

乾隆 缂丝 岁寒三友 岁寒 寒三 三友


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

【名称】:清缂丝乾隆御笔朱竹图轴【类别】:纺织品、书画【年代】:清代【文物原属】:摹乾隆皇帝御笔画稿缂织【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纵123cm,横43cm。此图摹乾隆皇帝御笔画稿缂织而成。画稿虽无工巧之细,却注重清雅之趣。着笔用色虽稚拙刻板,然颇有显贵之气,富于文人画之韵味。为追摹原画这种宁拙勿巧的意境,缂织者也相应地多用平缂、搭缂、长短戗等简单的技法而不追求繁复多变的缂法,仅用色 详情>>

缂丝 乾隆 御笔 朱竹图 朱竹 竹图


曲水云鹤纹缂丝龙袍

曲水云鹤纹缂丝龙袍年代:清尺寸:222.5 x 145.5厘米龙纹是最高权力的象征,一般只有皇帝才能穿龙袍,当然,如果皇室人员和得到皇帝赏赐者也能穿。此件缂丝龙袍,以曲水纹作地,将云纹、仙鹤、暗八仙纹组合在一起,有着吉祥的寓意。整件缂有九条龙。其款式为比较常见的便服袍。 详情>>

曲水 云鹤纹 云鹤 鹤纹 缂丝 龙袍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

【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描述】【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简介】【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描述】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纵104cm,宽36cm。【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简介】此图轴丝质,依画稿缂织。以十五六种色丝装的小梭代笔,巧妙搭配,画面色泽和谐。以“通经断纬”的手法缂织,并娴熟地运用了多种缂丝技法。所用丝线之经密度20根/cm,纬密度44-46根/cm,精工细密。此缂丝图很好地体现了原画稿疏朗古朴的意趣,画面生动,清 详情>>

沈子蕃 沈子 子蕃 缂丝 梅鹊图 梅鹊 鹊图


缂丝花鸟图轴

基本信息简介基本信息文物名:宋缂丝花鸟图轴年代:宋尺幅:纵26cm,横24cm。简介图轴以宋徽宗赵佶的画稿为粉本进行摹缂。采用平缂、搭缂、盘梭、长短戗、木梳戗、合色线等繁复的技法将花叶的晕色、鸟羽的纹理表现得惟妙惟肖,行梭运丝的细巧使得所缂物象线条柔美,色泽鲜丽,较好地表现了原画细腻柔婉、高雅华贵的艺术风格。图边缂葫芦形朱印“御书”和赵佶的“天下一人”印。宋代以后的缂丝技法愈趋丰富多变,缂丝作品更 详情>>

缂丝 花鸟 图轴


缂丝仙山楼阁图

仇英:仙山楼阁图仇英(1494?-1552?),太仓人。字实父,号十洲。初志丹青为周臣赏识,临摹宋元名迹得其古趣。山水学周臣、唐寅,而别具一格。仕女、界画纤丽精巧,惟妙惟肖。是幅为其五十七岁时所画,是仇英画中佳作。基本信息作品特点基本信息【名称】:宋缂丝仙山楼阁图【类别】:纸类文物、书画【年代】:明代【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绢本,设色,纵23cm,横23.4 详情>>

缂丝 仙山楼阁 仙山 山楼 楼阁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缂丝,又名刻丝,是中国古老、独特的一种传统织造工艺,主要存在于苏州及其周边地区。苏州缂丝自南宋以后,盛名全国,成为主要产地。明清时代,苏州缂丝仍昌盛不衰。缂丝素以制作精良、浑朴高雅、艳中且秀的特点,在丝织品中列为最高品第,并是最早用作制造艺术欣赏品的丝织物。基本信息历史溯源艺术特色传承意义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苏州缂丝织造技艺所属地区:江苏·苏州遗产编号:Ⅷ-15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申报日期:2 详情>>

苏州 缂丝 织造 技艺


宣和缂丝研制所

宣和缂丝研制所,属于国际性研究机构。是全球唯一一家专门从事缂丝研制的工艺研究单位,现为联合国教科文民间艺术国际组织的团体会员。宣和缂丝研制所是国内唯一一家专业从事缂丝制品研究和试制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所长王玉祥早在1986年就在江苏南通成立了一支缂丝研制组,后于1996年在通成立了该所前身“三和缂丝研制所”。该所是依托于南通三和经贸有限公司的民间研究机构,研究机构的经费来源也完全属私营赞助。基本信 详情>>

宣和 缂丝 研制


缂丝

缂(kè,同:刻)丝(英文:K’o-ssu、Kesi或Chinesesilktapestry),又称“刻丝”,是中国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的欣赏装饰性丝织品。宋元以来一直是皇家御用织物之一,常用以织造帝后服饰、御真(御容像)和摹缂名人书画。因织造过程极其细致,摹缂常胜于原作,而存世精品又极为稀少,是当今织绣收藏、拍卖的亮点。常有“一寸缂丝一寸金”和“织中之圣”的盛名。简介历史记载源流历史(北宋时期南 详情>>

缂丝


缂丝八仙图轴

【缂丝八仙图轴】名称:缂丝八仙图轴,朝代:元朝尺寸:纵100cm,宽45cm。原藏:清御书房此缂丝图以十余种色丝装成的小梭在白色丝地上依画稿缂织出八仙人物及南极仙翁的形象,表现出八仙祝寿的主题。作者仿工笔绘画之勾勒法缂织八仙向南极仙翁祝寿的情形。以平缂表现人物的服装色彩,色彩变化时用搭梭,使两色交界处既有明显的裂隙又能紧密相连而不致断开。人物面目清晰,神情平和,服饰飘逸。鹤、鹿、流云、山石、修竹等 详情>>

缂丝 八仙 图轴


缂丝八仙祝寿图

八仙祝寿图缂丝为南宋作品。现藏辽宁博物馆。属传世的缂丝。原件高38.3厘米,宽22.8厘米。在牙色经丝地上,用彩色纬丝缂织跨鹤寿星和八仙,是一幅八仙仰面迎接老寿星光临的生动画卷。人物除用齐缂、抢缂法外,在人物面部眉须、衣帽和鹤翅上均发展了细纹构缂的技法。八仙中的铁拐李高举酒葫芦为老寿星献酒祝寿,形象最为生动。这幅缂丝原为北京清皇宫珍藏。基本信息画作介绍材质介绍作品赏析基本信息【名称】缂丝八仙祝寿图 详情>>

缂丝 八仙 祝寿


缂丝宝典福书册

缂丝宝典福书册,清乾隆,纵29cm,横30cm。此册16开,缂织和刺绣朱、白文印章凡120方,每方印文均配以黑色丝线缂织的楷书释文,而每印的印文中均有“福”字。其中白文印均为缂织,运用齐缂和搭梭技法,朱文印绝大部分为刺绣,均用切针技法。印章形状丰富多样,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葫芦形、外方内圆形、外圆内方形、双钱形、不规则形等。印文字数4字至13字不等,以7字为最多。首开缂黑色“宝典福书” 详情>>

缂丝 宝典 书册


缂丝春夏秋冬诗卷

【名称】:缂丝春夏秋冬诗卷【类别】:纺织品(缂丝)【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纵37cm,横188cm。手卷共有四卷,在米色地上用蓝色丝线分别缂织隶书春、夏、秋、冬四季诗,每卷以“从”韵的形式,仿照唐代诗人元微之的《生春二十首》,织“生春、生夏、生秋、生冬”五言诗各20首,咏四季之春、夏、秋、冬。每卷内容不同,但形式一样,如生春20首,从天象 详情>>

缂丝 春夏秋冬 春夏 夏秋 秋冬 诗卷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

【缂丝东方朔偷桃图描述】缂丝东方朔偷桃图,纵58.5cm,宽33.5cm。此图题材取自东方朔偷桃的典故。画面表现东方朔从仙界偷桃后疾走之状,人物的胡须和飘曳的衣裾,显出疾走的动态。东方朔手持偷摘的蟠桃,回首环顾,面露窃喜,其偷桃得手后的得意之情和担心被仙吏发现的微妙心理被刻画得惟妙惟肖。画面上方祥云缭绕中累累仙桃悬垂枝头,下方配以灵芝、水仙和竹石,以谐音寓意“芝仙祝寿”。画面钤“乾隆御览之宝”、“ 详情>>

缂丝 东方朔 东方 方朔 偷桃 桃图


缂丝佛像

【名称】:缂丝佛像(三幅)【类别】:纺织品【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原属圆明园珍品【文物现状】: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国馆。【简介】:内容为三世佛和十八罗汉及四大金刚。“缂丝”技术现在中国已尽失传。 详情>>

缂丝 佛像


缂丝富贵长春图轴

【名称】:缂丝富贵长春图轴【类别】:纺织品(缂丝)【年代】:清道光年间【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纵163cm,横84cm。此图轴在香色地上彩缂绶带鸟、树木、牡丹、花草、山石坡陀等纹样,寓意富贵长春。作品采取二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施以平缂、搭缂、构缂等技法缂织,局部用石绿、赭石等色渲染点苔。此画运用半缂半绘、工写兼顾的制作手法,把偎依在一起的绶带鸟、苍 详情>>

缂丝 富贵 长春 图轴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

【缂丝荷花青蛙图轴描述】缂丝荷花青蛙图轴,民国,纵78cm,横37cm。此图是在本色地上缂织荷花青蛙。画面上两片大荷叶将荷花衬托得分外娇柔,水面的浮萍上跳跃着两只青蛙。画面构图简练而富于情趣,颇具文人画的韵味。右下角钤“蓬莱高氏鉴藏书画印”印一方。图轴缂法简单,物象全用平缂,个别部位如荷花花瓣用长短戗,花与叶的轮廓线用构缂或环缂等。设色亦不多,但巧用色差来表现物象,荷叶以灰绿、蓝绿分别表现正反面; 详情>>

缂丝 荷花 青蛙 图轴


缂丝花卉册

缂丝花卉册制造年代:清材料:丝介绍花卉册共12开,这是其中的一开,米色丝线织地,缂莲花和落在水草上的一双晴蜻蜓,以深色线为轮廓,用晕色的方法表现。缂法有平缂、长短戗、子母经、掼缂。配色深沉典雅,晕色自如,花纹逼真。 详情>>

缂丝 花卉


缂丝花鸟图轴

参见:宋缂丝花鸟图轴 详情>>

缂丝 花鸟 图轴


缂丝花鸟牙柄刻八仙团扇

【名称】:缂丝花鸟牙柄刻八仙团扇【年代】:清【尺寸】:通长45cm,扇面最宽31.5cm【原属】: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院【介绍】:扇作上广下狭的芭蕉式,扇面中央于桃红色地上缂织折枝牡丹、梅花及绶带鸟,其铺排全依画理,花枝偃仰有致,小鸟尤其生动。值得注意的是,物象形体边缘以丝线缂出,其内则为添笔彩绘,这样既降低了工艺难度,又使局部更为精致和写实,反映出清代缂丝的新风格。扇幅正背面花纹相同,线条 详情>>

缂丝 花鸟 牙柄 柄刻 八仙 团扇


缂丝加绣观音像轴

【名称】:缂丝加绣观音像轴【朝代】:清·乾隆【类别】:织绣【材质】:缂丝【尺幅】:纵147cm,横60cm【原属】:清宫旧藏【原藏】:乾清宫【现藏】:故宫博物院此像描绘观音身着珠宝璎珞装饰的天衣彩裙,立于五彩祥云中的莲台之上,身后背光辉映,头上华盖笼罩,供拜礼敬阿弥陀佛。观音身两侧各21只手,或持法器,或结手印,为汉地千手观音形象。观音又身披人兽,此为藏传佛教影响之痕迹。画幅运用齐缂、缂金、构缂等 详情>>

缂丝 加绣 观音 像轴


缂丝加绣乾隆御题三星图轴

【名称】:缂丝加绣乾隆御题三星图轴【朝代】:清·乾隆【材质】:缂丝【尺幅】:纵412cm,横135cm【原藏】:乾清宫【现藏】:故宫博物院图为彩缂加绣,有福、禄、寿三星和苍松、鹤鹿等象征长寿的纹样。作品采用平缂、长短戗、搭缂等技法,为表现不同物象的质感,在一些细微之处,辅以丝线刺绣,如人物的衣纹、鹤鹿的躯体等,用钉金线、散套针和施毛针等绣出。整幅画面使用色丝多达30余种,构图饱满,缂绣精美。缂御笔 详情>>

缂丝 加绣 乾隆 御题 三星 图轴


缂丝箭衣

缂丝箭衣,珍藏在北京戏曲博物馆。缂丝是一种高档丝织物,工艺始于唐、兴于宋,明清之际,传到江、浙一代。缂丝制品被作为高级工艺品生产、收藏。缂丝的制作技艺十分特殊,以通经断纬的手法表现各种不同的纹样和繁复的包彩。缂丝介绍箭衣介绍缂丝介绍缂丝制品被作为高级工艺品生产、收藏。缂丝的制作技艺十分特殊,以通经断纬的手法表现各种不同的纹样和繁复的包彩。龙袍是清代皇帝吉服的代表。以明黄色缂丝卍字纹为地,施三色捻金 详情>>

缂丝 箭衣


缂丝戒得堂前后记卷

【名称】:缂丝戒得堂前后记卷【类别】:纺织品(缂丝)【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纵32cm,横300cm。清宫旧藏。戒得堂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位于承德避暑山庄镜湖西部的小岛上。乾隆御笔《戒得堂记》及《戒得堂后记》作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孟秋。文中概括阐明了清康熙帝“戒之在得”之寓意,指出君主到晚年应戒对功业之贪欲,并居安思 详情>>

缂丝 戒得 得堂 前后 记卷


缂丝金山全图挂屏

缂丝金山全图挂屏【名称】:缂丝金山全图挂屏【朝代】:清.乾隆【类别】:织绣【材质】:缂丝【尺寸】:纵114cm横69cm【原属】:清宫旧藏【现藏】:故宫博物馆【介绍】:此挂屏缂织金山全图,较突出地表现了清乾隆朝缂丝作品中缂绘结合、相得益彰的特点。其缂织技法并不繁复,只用平缂、搭缂和少量的构缂缂织物象轮廓和较大面积的色块,但缂工极精致平细。其笔墨渲染力求工丽细腻,画面设色清雅,层次清晰,远山近景相映 详情>>

缂丝 金山 全图 挂屏


缂丝莲塘乳鸭图

缂丝莲塘乳鸭图(制造年代材料规格收藏地)缂丝介绍(北宋之前缂丝发展南宋后缂丝业发展缂丝制品价值)缂丝莲塘乳鸭图制造年代南宋材料丝规格107.5厘米×108.8厘米收藏地上海博物馆缂丝介绍北宋之前缂丝发展“缂丝”在文献中写作“克丝”、“尅丝”、“刻丝”,是我国传统丝织品之一。以本色丝线作经,彩色丝线作纬,用通经回纬(即不同颜色的纬线按图案所需不同的色彩区域分别局部织入)的方法织成,因此将成品悬空望去 详情>>

缂丝 莲塘 乳鸭 鸭图


缂丝榴花双雀图轴

【名称】:缂丝榴花双雀图轴【类别】:纺织品(缂丝)【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纵165cm,横42cm。此图轴以写实手法表现成熟的石榴、小憩的双雀、翻飞的蝴蝶以及山石花草。缂织技法追摹原稿本之意趣,采用长短戗、构缂、木梳戗、搭缂等技法精细地缂织。树干、果实、鸟羽、蝶翅等细部着笔晕色,力求逼真。构图疏朗,层次分明。配色讲究自然柔和,雅致脱俗。成 详情>>

缂丝 榴花 双雀 雀图 图轴


缂丝柳色五古诗轴

缂丝柳色五古诗轴,清乾隆,纵77cm,横28cm。清宫旧藏。五言古诗《柳色》是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春,乾隆皇帝在出巡途中歌咏春色、抒发情怀的诗作。诗文曰:御苑临仙跸,鹅黄看尚浅。涿鹿度行旌,柔条绿堪绾。窣地映青牟,飏风迎玉辇。向南气已暄,来东飔正软。披拂无纤尘,掩冉待新藓。景光触目佳,情怀以诗遣。乾隆皇帝一生数万首御制诗中咏春之作颇多,但以御笔为稿本再缂织成轴者并不多见。此诗轴主要以平缂、搭 详情>>

缂丝 柳色 五古 诗轴


缂丝毛三阳开泰挂屏

缂丝毛三阳开泰挂屏,清晚期,长72cm,宽104.5cm。挂屏画面红日高照,柳枝摇曳,3只小羊嬉戏于嫩草茸茸的地面上,表现出大地复苏的初春景象。画面左上角题诗:三百何须诩牧群,三羊足注九三文。竭思曾著开泰说,或匪离经创臆云。挂屏背景及花草等以缂丝技法表现,而三羊、柳树等以缂毛技法织成,体现出羊毛的绒感和立体效果。此件作品的缂法虽简单,然色彩丰富,偶有动笔描绘之处,不失为缂丝与缂毛相结合的佳作。 详情>>

缂丝 三阳开泰 三阳 阳开 开泰 挂屏


缂丝弥勒净界唐卡

缂丝弥勒净界唐卡,清乾隆,纵59cm,横34cm。此唐卡在蓝地上彩缂弥勒圣界。画中弥勒佛祖左手托军持,右手说法印,跏趺居中安坐,众天神菩萨环绕法席聆听教法。作品采取二至四色间晕与退晕相结合的装饰方法,施以平缂、构缂、惯缂、缂金、搭缂、长短戗等技法缂织,局部用描金及诸色勾勒渲染。画中人物众多,形态各异,重彩工笔,设色丰富。作品通过各种不同的缂织方法和敷彩形式把众神的行动举止、口须鼻眼和冠帽服饰刻画得 详情>>

缂丝 弥勒 净界 唐卡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

缂丝七夕乞巧图轴,清乾隆,纵47cm,横32cm。此图轴在本色地上彩缂七夕佳节牛郎、织女在天上鹊桥相会、人间妇女或凭栏远眺、或对空乞巧的场景。作品采用一至二色间晕的装饰方法,施以平缂、构缂、缂金等技法缂织。纹样大面积运用线条勾勒,然后填彩。图中的亭台楼阁、卷帘、卧榻和墙壁完全依照界画的程式用界尺画出。此图轴缂、绘结合,缂法简练,线条规整匀齐,敷色渲染和谐自然。 详情>>

缂丝 七夕 乞巧 巧图 图轴


缂丝乾隆御笔八徵耄念之宝卷

缂丝乾隆御笔八徵耄念之宝卷【名称】:缂丝乾隆御笔八徵耄念之宝卷【朝代】:清·乾隆【类别】:织绣【材质】:缂丝【尺幅】:纵33cm,横164cm【原属】:清宫旧藏【原藏】:延晖阁【现藏】:故宫博物院【详情】:此手卷采用平缂、搭缂等常用技法摹缂乾隆皇帝为镌刻“八徵耄念之宝”所作的记文。此卷缂法虽不复杂,但幅面甚宽,在一米多宽的缂织机上需要同时缂织58行行书字体,另10行小字,难度非同一般。 详情>>

缂丝 乾隆 御笔 八徵 徵耄 耄念 念之 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