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陕南”查询结果

“陕南”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陕南


指陕西南部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陕南从西往东依次是汉中、安康、商洛三地。陕南的汉中、安康自然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南方地区特征,该地区的人主食是大米,主要栽种水稻,盛产桔子、茶叶。汉中、安康尤其是汉中方言接近四川、重庆方言。 三市概述 ( 商洛简介 安康简介 自然气候 ) 行政区划 能源状况 旅游景点 文明文化 自然风光 科技教育 详情>>

陕南单叶铁线莲

简介种中文名:陕南单叶铁线莲种拉丁名:ClematishenryiOliv.var.ternataM.Y.Fang科中文名:毛茛科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属中文名:铁线莲属属拉丁名:Clematis国内分布:陕海拔:1500命名来源:[Fl.Reip.Pop.Sin.28:353.1980]中国植物志:28:097英文植物志:6:374 详情>>

陕南 单叶 铁线


陕南道情

陕南道情流行于安康、商洛地区和汉中巴山及川北等地。清乾隆末年,安康商人赖世魁将关中道情带至安康,并组建了赖泉班。与当地民歌、山歌相融合,形成陕南道情。长期以皮影演出。1956年安康恒口文艺俱乐部把《三进士》等剧目搬上舞台。1959年省文化局组织长安、商洛剧团排演《隔门贤》等剧目,将关中派和商洛派道情搬上戏曲舞台,1960年参加陕西省新搬上舞台剧种会演。60—70年代,先后改编、创作和演出的剧目有6 详情>>

陕南 道情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

《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于2011年7月4日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以陕政办发〔2011〕67号印发。该《办法》分总则、搬迁安置、政策保障、职责分工、考核奖惩5章36条,自2011年7月1日起执行。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知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搬迁安置第三章政策保障第四章职责分工第五章考核奖惩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知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实施办法(暂行) 详情>>

陕南 地区 移民 搬迁 安置 工作 实施 办法 暂行


陕南端公戏

简要介绍基本特征器具资料主要价值历史渊源区域简介濒危状况简要介绍陕南端公戏,俗称“坛戏”、“对儿戏”。扎根于南郑、西乡和城固、镇巴、宁强的部分地区,流行于勉县、留坝、略阳、安康及川北、陇南地区。是由端公化妆“庆坛”跳神、唱神歌衍进而来的一个地方剧种。因其行头简易,一包袱可携,故又称为“包袱戏”。在巴山地区有着浓厚的群众基础。端公跳神、庆坛在汉中地区历史遥远。《汉书》、《宋书》、《地理志》中都有“汉 详情>>

陕南 端公戏 端公 公戏


陕南红军歌谣

基本信息艺术简介艺术内容主要价值艺术特色道具资料历史渊源基本信息所属地区:陕西·安康·汉阴县遗产编号:I-17遗产类别:民间文学遗产级别:省申报日期:2007年申报人/申报单位:汉阴县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艺术简介地处秦岭以南的陕南地区由安康、汉中、商洛三市组成,总人口876.83万人,版图面积7.002万平方公里。因地处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重要水源涵养地。位于陕南地区重镇的安康市汉阴县, 详情>>

陕南 红军 歌谣


陕南花鼓戏

简介(名称由来历史沿革)相关信息(历史变革形成过程传统剧目角色行当艺术特色)简介名称由来又称为汉调二黄,习称“土二黄”、“山二黄”、“靠山黄”,或“二黄戏”。又因它是在汉水流域由西皮、二黄结合形成,故又多称“汉调”。历史沿革解放初期,为与皮黄系统各剧种通用名称相统一,在安康地区又有“陕西汉剧”之称。相关信息历史变革汉调二黄,是陕南地区仅次于南路秦腔(即汉调桄桄)的大型剧种。音乐唱腔,与皮黄系统各剧 详情>>

陕南 花鼓戏 花鼓 鼓戏


陕南龙胆

基本内容种中文名:陕南龙胆种拉丁名:GentianapiasezkiiMaxim.科中文名:龙胆科科拉丁名:Gentianaceae属中文名:龙胆属属拉丁名:Gentiana国内分布:四川北部、甘肃东部、陕西南部海拔:1000-4300一年生草本,高7-10厘米。茎紫红色,密被紫色乳突,在基部多分枝,枝铺散,斜升。叶先端钝,边缘密生细乳突,两面光滑,中脉在下面突起;基生叶大,卵状矩圆形或狭椭圆形, 详情>>

陕南 龙胆


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

陕南民间文化研究基地挂牌成立于2006年5月29日,系安康学院学术研究机构,其前身是设立于2003年的安康地域文化研究室。基地以汉水文化研究为主题,以促进区域文化建设与发展为主旨,展现汉水文化的绚丽多姿,彰显文化作为国家的软实力的精神力量,为区域社会发展、文化繁荣、经济建设出力献策,同时打造安康学院优势特色学科品牌。基地以安康学院从事人文社科教学研究的教师组建研究队伍,聘请省内外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文 详情>>

陕南 民间文化 民间 间文 文化 研究中心 研究 究中 中心


陕南魔芋糕

陕南魔芋糕,又叫魔芋豆腐、黑凉粉、精制魔芋糕,是陕南秦巴山区各市县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深受中外食客的赞誉。魔芋主产于秦巴山区,早在北宋时期已有药用和食用的价值,由于其含有多种生物碱,所以羊、牛、鼠类均不敢靠近,由此人称“魔芋”或“鬼芋”。后经医学家和科学工作者研究,其球茎为食用部分,生食有毒,但将它研磨成粉制成豆腐或凉粉确是上等小吃,对人体有益无害,不但清凉爽口,脆嫩柔韧,还具有减肥、消毒、止咳等 详情>>

陕南 魔芋


陕南行政区

1948年6月设立,驻湖北郧阳,辖两郧、商洛两个专署,属中原局领导。1949年6月改属西北局领导。12月行政区移驻陕西南郑,辖南郑市一个直辖市和南郑、安康、商雒、两郧四个分区。1950年2月,属陕西省。1950年3月,两郧分区划出陕南行政区,归建湖北省。1951年2月,陕南行政区撤销。 详情>>

陕南 行政区 行政 政区


陕南雄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九军征战纪实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信息作 者:王世泰著丛书名: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ISBN:9787503321900出版时间:2009-04-01版 次:1页 数:422装 帧:平装开 本:大32开所属分类:图书>政治/军事>军事文学内容简介抗战时期,薄一波等共产党人领导的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奋战在抗日前线。其中决死第二纵队、第二一二旅、第二一三旅,先后参加了临县,浮冀、柳寨、汾阳、同蒲,百团 详情>>

陕南 雄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 国人 人民 民解 解放 放军 第十九 第十 十九 征战 纪实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陕西煤业化工集团陕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实施陕南突破发展战略、实施多元化发展,统筹集团公司在安康、汉中、商洛三市的产业项目规划、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而成立的一个二级法人投资公司。公司成立于2009年11月20日,在陕西省工商局登记注册,公司住所设在安康市。陕南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初创期间机关暂设三部一室,即企业管理部、财务管理部、规划发展部、综合办公室。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 详情>>

陕西 煤业 化工 集团 陕南 投资开发 投资 资开 开发 有限公司 有限 限公 公司


陕南

指陕西南部地区,北靠秦岭、南倚巴山,汉江自西向东穿流而过。陕南从西往东依次是汉中、安康、商洛三地。陕南的汉中、安康自然条件方面具有明显的南方地区特征,该地区的人主食是大米,主要栽种水稻,盛产桔子、茶叶。汉中、安康尤其是汉中方言接近四川、重庆方言。三市概述(商洛简介安康简介自然气候)行政区划能源状况旅游景点文明文化自然风光科技教育交通通讯荣誉称号民风民俗(乡土美味——陕南腊肉陕南把嫂叫姐趣谈陕南传统 详情>>

陕南


陕南“丈人节”

在陕南,农历的六月初六是流传已久的“丈人节”,届时丹江流域的女婿们全都赶到丈人家为岳父母大人庆贺节日,共享翁婿天伦之乐。农历的六月初六前后,紧张的“三夏”已告尾声。麦子已碾打入柜,秋庄稼已锄过二遍草,稻田和秧苗已分蘖拔节,庄稼人在喘气歇息的当中,首先想到的要给岳父大报告夏收成;出嫁的女儿长时间忙于劳作,急切要回娘家控望父母;小孩子也想早点见到慈祥的外公和外婆,于是这个相约成俗有“丈人节”便应运而生 详情>>

陕南 丈人


陕南白山羊

地理分布产地环境体形外貌品种性能地理分布陕南白山羊分布于汉江两岸的安康、紫阳、旬阳、白河、西乡、镇巴、平利、洛南、山阳、镇安等县。产地环境陕南白山羊产于陕西南部地区。产区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南为巴山,北倚秦岭,除汉中盆地及谷地外,境内山峦叠嶂,江河纵横,海拔为1500~3000米。年平均气温为11.1~15.7℃(绝对最高气温为42.6℃,绝对最低气温为-21.6℃),年降水量平均为721~123 详情>>

陕南 山羊


陕南便民网

陕南便民网是华亚网络(北京)技术有限公司汉中分公司旗下服务陕南本土老百姓的地方门户信息网站,2009年01月18日陕南便民网正式发布,现在已经有2个年头。经过近两年多日日夜夜的发展,网站每天访问量超过2万,注册人数超过23250,其中汉中本地网民占九成。2010.11月份重新定位,新版上线,提高用户体验度,凭借专业的运营团队和网友的共同维护,陕南便民网已经成为汉中本土地区最优秀的网站之一。陕南便民 详情>>

陕南 便民


陕南

陕南菜顾名思义,起源于陕西南部。起因很简单关键在于它的新鲜。不仅仅指它的原材料天然、绿色、新鲜,也在于它的口味。此前由于交通闭塞,陕南菜长期不为外人所熟悉,也缺乏和其它菜系融合的机会,因此形成了它自成一脉的独特风味,当人们尝厌各大菜系后,便很容易被这种新鲜事物所吸引。发展特点代表菜发展特点以人为例,人有不同的性格。菜也有不同的个性,例如韭菜、辣椒就属于烈性,而鸡肉就个性很弱,口味因配菜不同而异。不 详情>>

陕南


陕南第一汤

勉县温泉被誉为“陕南第一汤”,位于汉中盆地西端南缘,傍汉江,倚定军山脉。现有两眼温泉井自喷高度2.55米,水温达到58.2度,日流量5000多吨。温泉地热水富含重碳酸根、钙、镁、钾离子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有防病祛疾、强身健体之功效。 详情>>

陕南 第一


陕南公学

简介建立校址校风校训组织校歌校徽阶段领导意义简介陕南公学(1948年12月-1950年5月)是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战争时期创办的二十多所院校之一,是在陕南的突出代表,为军队和地方培养了近三千名干部,为解放和建设大西南、陕南、大西北以及新疆和平解放提供了重要的力量,他们在各条战线发挥了积极作用,有的后来成为积极分子和骨干力量,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干部基础。本文对陕南公学的创立背景、校训和校歌、 详情>>

陕南 公学


陕南花鼓坐唱

陕南花鼓曲种是丑、旦二人以坐唱方式用陕南花鼓调演唱民间故事的地方曲种。在春节社火活动中则成为载歌载舞的歌舞形式;亦有搬上舞台后角色化的戏曲形式。作为唱腔音乐的陕南花鼓调,主要由汉江中上游的“上河调”和汉江中下游的“下河调”组成。上河调曲牌有《过四川》、《谢主家》、《赵钱孙李》、《不唱歌儿心着急》等;下河调曲牌有《小小船儿卧沙滩》、《太阳一出照明崖》、《墙里栽花墙外开》等。上河调为五句一个乐段,下河 详情>>

陕南 花鼓 坐唱


陕南军委会遗址

陕南军委会遗址该遗址位于南郑县郭滩乡利民村一组革命烈士陈小平故居,是为了纪念汉中长征第一人陈小平及陕南特委组建红二十九军的会议遗址:1981年3月被南郑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情>>

陕南 军委会 军委 委会 遗址


陕南腊肉

腊肉腌腊肉方法腊肉历史腊肉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产特产,是陕南人请客送礼的传统啥佳品,相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自前,张鲁称汉王,兵败南下走陕南,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腌腊肉方法陕南秦巴山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 详情>>

陕南 腊肉


陕南陇南战役

陕南陇南战役概况陕南陇南战役英文:SouthemShaanxi-SouthernGansuCampaign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部在陕西、甘肃两省南部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概况1949年8月下旬,陕西、甘肃两省大部已告解放。退至秦岭山区的国民党川陕边区“绥靖”公署主任胡宗南集团,根据其统帅部关于设置“西南防线”的部署,以第5、第18兵团共8个军沿成县、徽县、留坝、佛坪、镇 详情>>

陕南 陇南 战役


陕南绿茶

陕南南部属于我国产茶北区,95%以上的茶园分布在商洛地区的镇安县、商南县、三阳县,安康地区的紫阳县、平利县、岚皋县、汉阴县,汉中地区的西乡县、勉县等,其茶园远离工业区、云雾缭绕、土壤有机物含量高、土壤富含硒,尤其是紫阳(紫阳是我国第二富硒区),茶种以紫阳群体品种(属灌木、小叶种)为主,富含氨基酸,产茶季节温度适中,不易发酵,因此该地区的所有茶叶都是按照绿茶生产工艺加工而成。其品质是我国绿茶中的明珠 详情>>

陕南 绿茶


陕南民歌

陕南民歌是陕西省秦岭以南的秦巴山区的一大传统民俗,地域上大致包括汉中、安康和商洛三市,以汉中民歌和安康民歌为代表。紫阳民歌(安康)与镇巴民歌(汉中)已经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自古有传唱民歌、山歌之风俗,民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或一人独唱,或两人对唱。有通山歌(又称茅山歌、放牛歌、姐儿歌)、山歌、小调、号子、仪式歌(迎亲歌、哭嫁歌、拜寿歌、祝酒歌、拳歌、礼宾歌、劝善歌、拜香歌、佛句等 详情>>

陕南 民歌


陕南南湖风景区

参见:南湖景区 详情>>

陕南 南湖 风景区 风景 景区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是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西北特别支部命名并派人领导成立的一支人民军队。其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所属的陕西警备第二旅沈玺亭部汉阴籍下级军官何振亚(继周)、沈启贤(继禹)、王展(武林)、罗少伟等领导的几次兵变起义人员组合而成的陕南游击队,1936年8月13日正式成立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自1935年冬至1937年春,这支革命队伍相继在秦岭南麓的安康、商洛和汉中结合部的10余县的 详情>>

陕南 人民 日第 一军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

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纪念碑,建在陕西省汉阴县。于2010年动工修建,为汉白玉材质,高9.9米;军史浮雕高4米长10米,为花岗岩材质。纪念碑和浮雕今年清明前正式竣工,已成为当地人民及青少年缅怀先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基地。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是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西北特别支部命名并派人领导成立的一支人民军队。其前身是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所属的陕西警备第二旅沈玺亭部汉阴籍下级军官何振亚(继周)、沈 详情>>

陕南 人民 日第 一军 纪念碑 纪念 念碑


陕南社火

陕南社火在汉中全市各县流行,一般在春节期间沿街、镇、村巡回表演,形式多样,有悬台芯子、高跷、地社火等,以各种脸谱和服装扮演戏剧人物、各种场面,融音乐、舞蹈、美术、杂技于一体,陕南悬台芯子社火尤为著名,多层钢架上迭次饰立戏剧人物造型,有多至五六层者,惊险异常。其它还有舞狮、彩莲船、竹马、龙灯、板凳舞、贝壳舞等形式,丰富多彩。 详情>>

陕南 社火


陕南社火小调

陕南社火小调主要是年节或喜庆时演唱的陕南花鼓子。以锣鼓伴奏,曲调较固定而歌词多即兴编唱,七言四句者多。多见宫徽交替调式,音乐风格近川鄂花鼓音乐。曲目有〈赵钱孙李〉、〈回娘家〉、〈十对花〉、〈绣荷包〉、〈韩湘子渡林英〉。 详情>>

陕南 社火 小调


陕南水牛

陕南水牛,是主产于陕西省南部地区的一个水牛地方品种,主产区为陕西南部的汉中、安康盆地,主要分布于汉中市的洋县、西乡、勉县、城固、宁强、南郑及安康市的汉阴、汉滨、石泉、平利等十县。主要用途是役用,饲养方式以平时放牧,春冬舍饲为主。体形外貌品种性能产地分布体形外貌1、毛色、肤色、蹄角色与分布。皮肤瓦灰色,被毛稀疏而粗,基础色灰色占69.4%,黑色占29.4%,全身白毛者,仅占1.2%。体躯腹面及四肢内 详情>>

陕南 水牛


陕南挑花绣

人们都十分熟悉湘绣、苏绣、粤绣和蜀绣,对陕南挑花绣不一定很了解。然而,有着500多年历史的陕南挑花绣,却以其主题突出、构图简练、色彩鲜艳、饱和谐调、美观实用、绣面光亮生动,针法匀整灵活,且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堪称陕南传统手工艺晶中的一颗绚丽的明珠,而成为我国的名绣之一。刺绣与丝绸生产是分不开的。中国是丝绸的故乡,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丝绸生产的发展,刺绣工艺也应运而生。《尚书》中曾有“衣画而裳 详情>>

陕南 挑花


陕南孝歌

陕南孝歌也叫挽歌,是陕南民间丧礼活动中,以彰显孝贤为主要内容,一人及多人走唱或坐唱式清唱,并配以锣鼓间奏的丧俗演唱形式。其源可溯至春秋战国。现流行的孝歌形式源至明代天启年间官迁至陕南的湘、鄂、川籍移民,流传在汉中、安康、商洛地市各县。丧礼孝歌有三个程序,即“开路歌”、“唱孝歌”、“还阳”。孝歌的基本唱腔有“三起头"和“正板”两部分。“三起头”是七言三句的开头歌段;“正板”是七言多句,曲调是“三句头 详情>>

陕南 孝歌


陕南行署区

陕南行署区简介陕南行署区是历史上一个省级行政单位,成立于1948年6月,下辖一个直辖市南郑市和南郑、安康、商雒、两郧四个分区。1951年2月,陕南行署区完成历史使命,并分别并入陕西省和湖北省。历史变迁1947年,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相峙阶段。为贯彻毛主席、中央军委“协助陕甘宁击破胡宗南系统,协助刘邓大军经略中原”和“开辟陕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4纵12旅及西北民主联军38军17 详情>>

陕南 行署


陕南战役

陕南战役发生在1935年2月3日—2月22日于陕西汉中,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拉开战役序幕。最终,红四军占领多个陕南重镇,逼近汉中,取得战役胜利。事件发生战斗结束事件意义事件发生193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电令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配合长征途中拟从黔北入川的中央红军。但嘉陵江昭化以南江阔水深,川军重兵防守,且红军又无渡江准备,西渡难以实施。为了创造渡江的战机,迷惑驻防西岸的敌人,红四方面军在总指 详情>>

陕南 战役


陕南珍稀植物园

地理位置建园时间园区介绍旅游观光地理位置陕南珍稀植物园,位于陕西省汉中市东郊2公里处的七里街道办事处,园区面积1300亩。建园时间陕南珍稀植物园主要经营珍稀植物收集、保护、培育、经销,承揽旅游观光、餐饮住宿、休闲娱乐和科普教育。2002年10月筹建,2005年8月对社会开放经营。园区介绍陕南珍稀植物培育基地现完成绿色生态园林整体基础和珍稀苗木、花卉培育栽植建设,园内宾馆、别墅小院等餐饮、休闲配套设 详情>>

陕南 珍稀 植物园 植物 物园


陕南追击战

概述背景过程结果概述1939年(民国二十余年)3月至12月,国民党军预备第1师谢辅三和汉中警备司令祝绍周部,在陕南山区对匪首王三春的追剿作战。背景1939年,日寇侵占山西风陵渡,陕西省政府拟南迁汉中。时匪首王三春骚扰陕南,陕西当局深为焦虑。西安行营主任兼省政府主席蒋鼎文即命驻商县西荆公路的预备第1师谢辅三部入山进剿。过程根据山地特点,该师组成若干进剿支队,抽调各团副职军官指挥;保安团队驻守各交通要 详情>>

陕南 追击战 追击 击战


中共陕南特委会遗址

中共陕南特委会遗址位于南郑县梁山镇爱国村龙岗寺院内。1927年大革命失败,段仲荪、赵勃生、谢佐民、王志明、周斌如分别经上海、天津、北平等地被派回汉中,组成中共南郑小组,宣传马列,开展建党等革命活动,随后刘甲三由中共湖北省委介绍回陕西省,到南郑协作建立中共陕南特委。刘甲三任书记,易厚安任组织委员,陈宇霆任宣传委员。1930年夏由梁益堂、贾拓夫及中共陕特委派的杨维三、杨国光、刘顺元、张明远、刘英、张德 详情>>

中共 陕南 特委会 特委 委会 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