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辽代”查询结果

“辽代”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东蒙古辽代旧城探考记

基本信息本书目录基本信息作者: (法)闵宣化著冯承钧译出版社: 中华书局所属丛书: 世界汉学论丛 册数: 条形码: 9787101042221;978-7-101-04222-1ISBN: 7101042228 出版时间: 2004-7-1定价: 20元本书目录译者序前言薛映之行程薛映行记疏证潢河石桥饶州故城保河馆及黑水河祖州旧城祖山绰庙上京怀州怀陵庆州庆陵边墙次要之城毕卢台河流城之废城庆陵南之废 详情>>

蒙古 辽代 旧城 探考 考记


辽代彩塑

华严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内。辽代始建,明代始分为上、下两寺。下寺的薄伽教藏殿内有辽代塑像31身,据殿内金大定二年(1162)碑记所载,塑像是“三世诸佛,十方菩萨、声闻、罗汉、一切圣贤”。造像按“竖三世”排列,由北向南依次是过去佛燃灯佛、释迦牟尼佛、未来佛弥勒佛,每佛身边有胁侍菩萨、弟子共六名,分列左右,如此多的胁侍实属少见。造像面容浑圆,服饰华丽,明显有晚唐风格的影响,细部装饰则业辽代特色,是现存辽 详情>>

辽代 彩塑


辽代长城

在蒙古高原东北部有一条横跨中国、俄罗斯、蒙古三国的辽代长城,它东起中国内蒙古额尔古纳市上库力乡所在地西3.5千米处一座城(戍)堡(长60m×宽60m,北纬50度14分东经120度24分),向西行经拉布大林镇沿根河南岸到达额尔古纳河畔一座戍堡(外圆形Φ110内方形长55m×宽55m,北纬50度12分东经119度22分),然后折向南沿额尔古纳河东岸再向西南经八大关行至陈巴尔虎旗红山嘴后越过额尔古纳河进 详情>>

辽代 长城


辽代大明塔

位于内蒙古宁城县辽中京城遗址内,塔筑于高约6米的夯土台基上,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式,高74米。塔座为须弥座,上部砌出仰莲瓣,经改造修建,成为每边宽14米、高17米的直壁。塔身第一层每面嵌镶浮雕造像,正中镶成起券佛龛,龛内莲座上趺坐佛像,姿势各不相同,佛像两侧为菩萨、力土像,塑像之上砌出华盖,两侧上方各有飞天一对。浮雕刀法简练,线条流畅,形象庄严,是辽代雕塑艺术中的佳作。每面的转角柱都砌成塔形,上刻塔 详情>>

辽代 大明


辽代帝王表

辽(公元907—1125年)907丁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908戊辰909己巳910庚午911辛未912壬申913癸酉914甲戌915乙亥916丙子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神册元年917丁丑二年918戊寅三年919己卯四年920庚辰五年921辛巳六年.922壬午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赞元年923癸未二年924甲申三年925乙酉四年元年926丙戌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天显元年927丁亥辽太宗耶律德光天显二年928戊子三年 详情>>

辽代 帝王


辽代符牌

简介历史记载(实物)简介中国辽代皇帝遣使时用以证明身分的符牌。用金、银制作,镌刻契丹文铭记。历史记载《辽史·仪卫志》记载皇帝亲掌银牌二百面。王易《燕北录》载契丹有银牌一十三道,金镀银成长牌七十二道。洪皓《松漠纪闻》也说辽盛时有银牌天使至女真。但实物资料发现较少。实物已知最早的实物是1972年河北省承德县深水河老阳坡发现的辽代金牌和银牌。两牌除质料不同外,大小、形制和牌面上的文字均同。金牌作长方形, 详情>>

辽代 符牌


辽代服饰

基本信息内容目录基本信息书名:辽代服饰图书编号:1253448出版社:辽宁画报出版社定价:48.0ISBN:780601548作者:王青煜出版日期:2002-11-01版次:1开本:32开内容目录绪论一、服装二、佩饰与化妆品三、发式四、后记 详情>>

辽代 服饰


辽代缸瓦窑黄釉钵

基本信息器物介绍相关资料基本信息【名称】:缸瓦窑黄釉钵【窑口】:缸瓦窑【器型】:钵【年代】:辽代【尺寸】:高10.9厘米、口径16.3厘米、足径8.3厘米。器物介绍辽代缸瓦窑黄釉钵,该器物敛口,深弧壁,圈足。因胎土粗糙,故施黄釉之前先施一层洁白的化妆土。外壁施黄釉不到底,釉面开细碎片纹。相关资料缸瓦窑所烧瓷器品种较多,以烧白瓷为主,粗白瓷尤多,并烧三彩器、仿磁州窑的瓷器和大量的缸胎茶末釉、黑釉瓷器 详情>>

辽代 瓦窑 黄釉钵 黄釉 釉钵


辽代古城遗址

呼盟文物站考古队最近在扎兰屯考察期间,相继发现辽代遗址,并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这次发现的辽代遗址共三处,其中两处为辽代古城遗址。在扎兰屯还发掘到四、五千年前新、旧石器时期的打磨石片,数百枚北宋年间的古铜钱以及辽、金时期的银器、铜器、饰物等文物。据记载,大兴安岭东南地区北宋时期为金国所统治,过去已多次发现金代遗址和文物。这些辽代遗址和文物的发现,为研究北方民族史和地方史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史学界提出 详情>>

辽代 古城 遗址


辽代降圣州城址

辽代降圣州城址位于赤峰市敖汉旗玛尼罕乡五十家子的孟克河左岸一级台地上,五十家村之西侧。1996年公布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城垣为长方形,南北约250米,东西宽225米,残高2米左右,其外又有围城墙,边长约600米,但因耕作平整,只见灰土带。城内外有多处建筑基址,1974年农田大会战时均被夷为平地。城内中轴线偏北立一砖砌佛塔,为八角形密檐空心式,塔檐十三级,高34米,底边宽6米,塔刹部分为 详情>>

辽代 降圣 圣州 城址


辽代木雕水月观音像

辽代(公元九零七-一一二五年)十一至十二世纪早期,241.3*165.1厘米。美国肯萨斯市纳尔逊.雅坚斯艺术博物馆藏。辽代观音雕像头戴宝冠,双目轻阖垂视,慈悲中更透清俊秀逸。姿态为典雅智慧之女性,手姿尤为优美,但上身保持若干男性特征。最值得注意的是面部的轮廓,具有希腊雕塑式符合"黄金分割"定理的风格。水月观音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融合而产生。通常是坐在岩石或莲花座上,以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 详情>>

辽代 木雕 水月观音 水月 月观 观音


辽代木供案

辽代木供案,上口长47.2厘米、宽39.8厘米、盘高6厘米、通高20厘米。案面为斜壁长方盘形,底板为拼制。盘边与底板以竹钉暗梢,案腿为榫卯相交接。自然木纹无油饰。此案反映了辽代家具制作的信息,弥足珍贵。1993年7至10月,沈阳市有关部门对辽滨塔进行抢救维修工程,并对辽滨塔进行勘察及抢救清理。“木供案”即出自此处。 详情>>

辽代 供案


辽代舍利塔

辽代舍利塔在天成寺大殿西侧。建于辽天庆年间,已有870年的历史,塔高22.6米,通身白色。相传藏有神龙亲奉舍利三万余颗,砖塔八角密檐斗栱门窗,檐角上悬挂铜铎,玲珑素雅,塔形巍峨伟岸。 详情>>

辽代 舍利塔 舍利 利塔


辽代社会史研究

图书信息中文名: 辽代社会史研究作者: 张国庆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书号: 9787500457428发行时间: 2006年07月地区: 大陆语言: 简体中文内容简介作者是以当代“社会学”的视角对“辽代社会史”进行研究和探讨的,内容包括辽代的疆域与环境、辽代的生产力状况、辽代的民族、辽代的户口、辽代的社区、辽代的家庭、辽代的社会阶层与社会群团、辽代的社会物质与精神生活方式 详情>>

辽代 社会史 社会 会史 研究


辽代石刻文续编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图书信息书名:辽代石刻文续编作 者:注译:向南李宇峰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01月ISBN:9787205066949开本:16开定价:48.00元内容简介《辽代石刻文续编》是《辽代石刻文编》的补充,主要收录20世纪90年代以后新出土(或新发现)的汉文石刻。《辽代石刻文续编》仍然依照《辽代石刻文编》的体例,但对其注文与《文编》重出者只作简单注解,不再详细考 详情>>

辽代 石刻 续编


辽代四楼

辽代四楼辽太祖阿保机为了狩猎和习武,在他的辖地建有四楼,但四楼地址说法不一,经过笔者考定,认为以下地址较为合理:西楼——祖州,为秋季狩猎地;东楼——龙化州;南楼——永州,为冬季狩猎地;北楼——唐州。按气候条件推断,春季则去东楼;夏则北楼。四楼不但是狩猎和习武之地,而且也是临时的政治中心,处理政事和接见使者,除上京留守人员外,其余百官皆须随行。 详情>>

辽代 四楼


辽代陶瓷鉴定与鉴赏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基本信息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第1版(2003年1月1日)平装:73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ISBN:9787806900567条形码:9787806900567ASIN:B002L6I9GS内容简介《辽代陶瓷鉴定与鉴赏》主要主要讲述了速写,它是以社会生活为题材的写实绘画,其最重要的就是结构,第一是生理结构,第二是运动结构。 详情>>

辽代 陶瓷 鉴定 鉴赏


辽代天庆元宝折十大钱

辽国天祚帝天庆年间(公元1111-1120)铸造。有光背小平钱。今不多见。有“大辽天庆”折十大钱,制作精美。其早年出土于辽东,一直为国内老藏家珍藏,后归于金泉钱币博物馆。折十型大钱则为老生坑品,书体行楷味浓,拙中见巧,出土于东北辽遗址故地 详情>>

辽代 天庆 元宝 十大


辽代银杏

银杏GinkgobilobaL.银杏科银杏属树龄:1000年此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山大觉寺无量寿佛殿前,植于辽代,人称银杏树王。这株银杏,树身高大粗壮,盛夏时节,浓荫蔽日生机勃勃。乾隆皇帝曾为此树赋诗一首:"古柯不计数人围,叶茂孙枝绿荫肥;世外沧桑阅如幻,开山大定记依稀。 详情>>

辽代 银杏


辽代玉器研究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目录图书信息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第1版(2003年5月1日)精装:194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32ISBN:7800474232条形码:9787800474231尺寸:20.4x14.8x2.4cm重量:499g内容简介《辽代玉器研究》内容包括:第一章、辽代玉器研究的回顾与考古材料,第二章、辽代玉器的制作与使用,第三章、辽代玉器的形制分析与分期,第四章、辽代玉器与唐、宋、金玉 详情>>

辽代 玉器 研究


辽代豫州城、韩州城遗址

辽代豫州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巴雅尔吐胡硕苏木别日木吐嘎查东北三公里处。城址呈长方形,总面积145000多平方米,为辽代横帐(即皇族)陈王的私城,著名的头下军州城址之一。该城当时隶属辽代上京道临潢府管辖,是辽代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地区。该城1975年被世人发现,1989年被定为原哲里木盟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辽代豫州城遗址的发现,是辽代考古史上一次重大发现,它对研究辽代的社会历史 详情>>

辽代 豫州 韩州城 韩州 州城 遗址


辽代玺印研究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图书目录图书信息书名:辽代玺印研究作 者:辛蔚出版社:暨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8月ISBN:9787811353204开本:16开定价:48.00元内容简介《辽代玺印研究》对辽代玺印作了深入的研究。在中国玺印发展史上,宋辽金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和宋金的玺印一样,在丰富多姿的古玺印遗产中,辽代玺印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篆刻艺术园地里,辽代玺印以其独具的风格放射 详情>>

辽代 玺印 研究


辽代鎏金龙鱼纹银饰

一九七一年,辽宁北票水泉一号辽墓出土。这件鎏金云水双龙鱼纹银饰板,出土时已残破。长18厘米,宽10.5厘米。刻划双龙鱼抢珠,龙首鱼身,作翻腾跳跃状,以云水纹为地。主次分明,雕刻精致。四边有六个铜铆钉与背部同形木板相接。 详情>>

辽代 鎏金 龙鱼 纹银


辽上京地区出土的辽代碑刻汇辑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编辑推荐作者简介目录基本信息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版(2009年8月1日)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精装:509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ISBN:9787509709504,7509709504条形码:9787509709504内容简介《辽上京地区出土的辽代碑刻汇辑》辑录了八十多年以来辽上京地区出上的契丹大字、契丹小字和汉字的全部碑刻,并且附有与辽代皇族、后 详情>>

辽上 地区 出土 辽代 碑刻 汇辑


内蒙古古宝山辽代壁画贵族墓

时代:辽发掘地点: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沙布日台乡发掘单位:内蒙古考古研究所、阿鲁科尔沁旗文物管理所简介:“宝山”当地又称“老头山”。墓葬位于其主峰阳坡之上,四边有辽代夯筑的茔墙,茔区内分布有10余座辽代墓葬,从南至北较为规律地分为三排,中心位置似有一个祭殿,从位置规模来看,当为一处契丹显贵墓地。发掘清理两座墓葬,时代基本相同,堪称辽早期绘画艺术宝库。根据一号墓题记知此墓为已知时代最早的有纪年 详情>>

内蒙 古古 宝山 辽代 壁画 贵族


内蒙古辽代木床

一九七0年,内蒙古解放营子辽墓出土。床为长方形底座,上铺木板。左、右、后三面有栏杆,角柱用卯固定在床板上,左、右两面角柱之间有方形间柱二,后面有间柱四。角柱和间柱之间用薄木板镶嵌格楞,板上有墨书汉字“三”、“五”、“六”等字,当为工匠所记。正面床沿镶有八个桃形图案,内涂朱红色。底座与床面不用卯榫固定,可以自由挪动。通高72厘米、宽112厘米、长237厘米。 详情>>

内蒙古 内蒙 蒙古 辽代 木床


内蒙古辽代木椅

一九七0年,内蒙古解放营子辽墓出土。木椅座面四框用卯合,椅面用薄木板,与四框齐平。前端及左、右两端的镶框突出,前沿镶板作桃形雕饰,椅背横靠作弓背状,下附加两根三棱形细横梁。通高50厘米,座面高22厘米、椅面长35.5厘米、宽36.5厘米。此椅与《白沙宋墓》中所举金代刘元绘司马梁梦苏小图中的椅子形制相近,但此件系明器,与实用的坐椅、靠椅、睡椅当有别。 详情>>

内蒙古 内蒙 蒙古 辽代 木椅


内蒙古辽代木桌

一九七0年,内蒙古解放营子辽墓出土。高22.8厘米、面宽32厘米、长68厘米。四足作“云板”形,镶板四框卯合,边缘起小凸棱,框内有两根横梁,桌面用薄木板镶于框内,用竹钉固定于横梁。形制和制作,与近代北方习用小炕桌相似。 详情>>

内蒙古 内蒙 蒙古 辽代 木桌


世家大族与辽代社会

图书信息作者简介内容简介目录图书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第1版(2008年12月1日)平装:335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32ISBN:9787010069616条形码:9787010069616尺寸:20.8x14.4x1.4cm重量:358g作者简介王善军,辽宁省重点学科专门史带头人,大连大学特聘教授。曾师从漆侠先生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师从胡昭曦先生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著有《宋代宗族和宗族制 详情>>

世家 大族 辽代 社会


西平台辽代遗址

西平台辽代遗址:位于绰尔河西岸,距黑龙江省扎兰屯市浩饶山乡西南4公里。(1985年发现)遗址东西长30米,南北长200米,面积6000平方米。距地表0.5米处发现大量辽代布纹瓦和一些梳齿纹陶片。并发现有少量卷沿陶片和红砖,大部分为布灰瓦。 详情>>

平台 辽代 遗址


宣化辽墓: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基本信息副标题: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作者:李清泉出版年:2008-3页数:367定价:32.00元丛书:考古新视野丛书ISBN:9787501023004内容简介《宣化辽墓:墓葬艺术与辽代社会》以宣化张氏家族壁画墓群为中心,讨论契丹统治下汉人墓葬艺术中的多元文化内涵,以期从中了解一些当时常见墓葬装饰内容的功能与意义,解释有关丧葬艺术题材背后的观念与信仰,以及这些艺术形式所 详情>>

宣化 辽墓 墓葬 艺术 辽代 社会


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备茶图

满城汉中山靖王墓出土文物.绘于十号张匡正墓前室东壁。画面五人可分为两组:前面一组三人,为一女子和两个不同装束的幼童。女子在左,双手持茶托、茶盏,其右为一双髻男童,半侧身而坐,身前放一茶碾,右手推碾。碾旁边有一茶炉,上坐一执壶。炉前一髡发童子双膝跪地,口中含管向炉口内吹气。后面一组二人,左为一女子,双手持茶托、茶盏;右为一契丹装束男子,髡发,双手作取物状。其后为方桌,上置茶具。二人中间放置方箱。 详情>>

宣化 八里 辽代 壁画 墓备 备茶 茶图


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散乐图

满城汉中山靖王墓出土文物.绘于十号张匡正墓前室西壁。图中八人,可分前后两排。前排左一人击腰鼓而舞,右一人舞蹈。后排左起第一人击大鼓,第二人击拍板,第三人吹觱篥,第四人吹横笛,第五人吹笙,第六人弹琵琶。前排舞蹈者为一女子,头束高髻,戴花,着长裙。另七人均戴幞头,穿长袍。 详情>>

宣化 八里 辽代 壁画 散乐


涿州辽代双塔

历史传说历史涿州双塔修建自辽代,北塔全名云居寺塔,共六层,南塔全名智度寺塔,共五层。云居寺塔始建于辽大安八年(公元1092年)。智度寺塔始建于辽太平十一年(公元1031年),双塔均为八角形楼阁式仿木结构砖塔,内部结构为套筒式,塔内各层均设八角形回廊。2001年06月25日,涿州双塔作为辽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双塔晴烟是涿州八景之一。据说在晴空万里时能看到双塔顶部有徐 详情>>

涿州 辽代 双塔


河北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

时代:辽发掘地点:河北宣化下八里村发掘单位:河北省文物部门、宣化市文物部门简介: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群壁画多分布在墓室的四壁及顶部,共有98幅,总面积360多平方米。其中五座张氏家族墓壁画内容有仙鹤、花卉、人物、瓶花、天象等,并以二方连续的云纹、折枝花卉图案和大片的缠枝牡丹图案为装饰,色彩绚丽,富丽华美。绘在张世卿墓墓顶的天文图,将中国传统二十八宿记星法与西方古巴比伦黄道十二宫融合到一起,是我国至 详情>>

河北 宣化 八里 辽代 壁画 墓群


华严寺辽代彩塑

在山西大同市西部。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壮观,是辽金时期我国华严宗重要寺庙之一。历史沿革全貌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合掌露齿菩萨历史沿革始建于辽,辽代佛教华严宗盛行,道宗亦曾亲撰《华严经随品赞》十卷,故云中(即云中郡,今大同雁北一带)特建华严禅寺。因寺内曾奉安诸帝石像、铜像,当时还具有辽皇室祖庙性质。辽保大二年(1122年),寺内部分建筑毁于兵火,后重建,至元代初年仍不失为云中巨刹。明宣德、景泰年间大事重修, 详情>>

华严寺 华严 严寺 辽代 彩塑


辽代

参见:辽朝 详情>>

辽代


辽代白塔

来历历史沿革构造历史事件来历辽代白塔位于兴城市白塔满族乡塔沟村西面的九龙山下,距兴城市区14公里,俗称玲珑塔,是觉华岛大龙宫寺的墓地。由于此塔巍峨高大,每当夕阳晚照,烟雾缭绕,又有“九龙烟塔”之称。历史沿革塔前曾建有空通山悟寂院一座,空通山即今九龙山。当时悟寂院香火旺盛,佛事繁忙,是辽代佛教圣地觉华岛(今菊花岛)大龙宫寺的下院。元代改名翠峰寺,清代改名为中天寺。构造此塔建于辽大安八年(1092年) 详情>>

辽代 白塔


辽代北班服饰

简介时代介绍简介辽代北班服饰辽代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皆然,上下同制。服装特征,一般都是左衽、圆领、窄袖。袍上有疙瘩式纽襻,袍带于胸前系结,然后下垂至膝。长袍的颜色比较灰暗,,有灰绿、灰蓝、赭黄、黑绿等几种,纹样也比较朴素。贵族阶层的长袍,大多比较精致,通体平锈花纹。龙纹是汉族的传统纹样,在契丹族男子的服饰上出现,反映了两民族的相互影响。本图为圆领袍展示图。时代介绍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或 详情>>

辽代 北班 服饰


辽代壁画墓群

辽代壁画墓群位于宣化下八里村北。从1973年首次发掘出辽代监察御史张世卿墓葬(建于辽天庆六年(1116年))后,最近又在张世卿墓地附近清理发掘出张世本、张公诱、张世右、张匡正、韩师训、张文藻等9座辽代壁画墓葬,已构成张家世族壁画墓群。在墓群发掘中,除出土一大批珍贵文物外,还发现300余平方米保存完好的辽代彩色壁画。其中的散乐图、茶道图、天文图、出行图、侍女图、备经图等是在国内首次发现。对研究辽代历 详情>>

辽代 壁画 墓群


辽代帝王陵墓群

位于辽宁锦州北镇城北10公里的医巫闾山最高峰──望海峰脚下的龙岗子村,占地16平方公里,为辽代帝王、王侯的陵墓群。该墓群由显陵和乾陵为主陵,另有13座附衬陵墓,是一规模宏大的帝王陵墓群。显陵是辽太祖阿保机的皇太子耶律倍的陵墓。在显陵附衬陵下葬的是耶律倍的长子、辽第三代皇帝世宗耶律欲,世宗的皇后──怀节皇后肖撒葛只、皇妃珍氏、耶律倍的三子平王耶律隆先和耶律倍的四子晋王耶律道隐。乾陵是辽世宗的长子景宗 详情>>

辽代 帝王陵 帝王 王陵 墓群


辽代佛教

辽代佛教是公元916—1125年间契丹族统治着中国北部地区建立耶律王朝时代的佛教(耶律王朝初号契丹,于公元947年改号辽,后曾一度复号契丹)。简介(信奉佛教经济发展培养制度佛教经典经典编刻残存建筑)历史背景特点(辽代佛学的教学中心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平民化而不世俗化)简介信奉佛教契丹族原无佛教信仰,唐末,契丹族中一个部落主耶律阿保机统一邻部,扩大经略,即有意吸收内地文化,以收揽汉人。据说唐天复二年( 详情>>

辽代 佛教


辽代官窑

简介[辽官窑白瓷鸡冠壶]简介Liaodaiguanyao辽代官窑辽代官府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目前发现的窑址有缸瓦窑和林东窑两处。缸瓦窑窑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以西60公里的缸瓦窑村附近。1964年内蒙古昭乌达盟文物工作站进行调查,1975~1979年辽宁省博物馆再次调查。窑址范围东西长约1公里,南北宽约0.5公里,堆积层厚2~3米。以粗白瓷为主,细质白瓷不多,缸胎粗瓷不少,还有黄绿色低温铅釉陶等 详情>>

辽代 官窑


辽代绘画

辽代绘画916年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至1125年金灭辽止,辽王朝统治北中国209年。在辽的统治区内,各民族人民创造了以汉族文化为核心并带有不同民族和地区特点的文化艺术,在契丹族内也涌现出一批富有成就的画家。契丹贵族中受汉文化影响,精通诗文书画的,也不乏其人。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之长子东丹王耶律倍,就是一个卓有成就的画家。他性好诗书,尤精绘事。他于后唐长兴二年(93 详情>>

辽代 绘画


辽代金银器

多为契丹贵族使用的冠带佩饰﹑马具﹑饮食器皿﹑首饰﹑符牌及葬具之类。大都为辽代宫廷与地方的官手工业制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後﹐辽代(907~1125)金银器以1986年出自内蒙古奈曼旗辽开泰七年(1018)陈国公主驸马合葬墓者为最精致丰富﹐有金面具﹑鎏金银冠﹑银丝网络﹑金蹀躞带﹑金花银靴等组成的殡葬服饰及錾花金戒指﹑缠枝花纹金镯﹑八曲花式银盒﹑镂雕金荷包﹑金花银枕﹑錾花金针筒﹑金饰球﹑金花银钵﹑金花 详情>>

辽代 金银器 金银 银器


辽代李赞华东丹王出行图

基本信息创作背景画作赏析作者简介基本信息【名称】东丹王出行图【类别】中国古画【年代】辽代【文物原属】民间收藏【文物现状】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简介】绢本,设色,纵27.8厘米,横125.1厘米。创作背景辽代的统治者很重视绘画。《辽史·本纪》载:太祖九年(915年)画《君基太一神像》,神册六年(921年)画《招谏图》,太宗会同元年(938年)“建日月四时堂,图写古帝王之事于两庑。”辽设有翰林图画院,《 详情>>

辽代 李赞 华东 丹王 出行


辽代牡丹纹花砖

一九六四年,辽宁朝阳县柏木山出土。砖边长34厘米、厚8厘米。方形。外周饰两道线纹,中为牡丹纹样,居中为花蕊,外饰一大一小两道花瓣,四角也以花瓣为饰。花型饱满茁壮,构成为四面对称形。辽代花砖较少见,甚珍贵。 详情>>

辽代 牡丹 花砖


辽代墓葬

辽代的帝陵辽墓的类别、分布和分期考古发现自辽太祖阿保机称帝(907)至辽天祚帝保大五年(1125)辽亡为止,在辽的疆域内发现的契丹族和汉族的墓葬。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北京市和河北、山西二省的北部一带。辽墓的考古调查始于20世纪初,辽庆陵契丹文哀册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曾挖掘庆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发掘辽墓逾300座。辽墓从各个方面反映了辽代的社会生活和风俗 详情>>

辽代 墓葬


辽代十一面观音泥塑

塑像在河北蓟县城西门内独乐寺观音阁。相传始建于唐代,现存的观音阁为辽代统和二年(984)重修。塑像高十六米,是我国最大的泥塑佛像之一。观音面露微笑,衣带飘洒,姿态优美,自然生动,是辽代雕塑艺术的精品。因其头上还有十个小头像,所以称“十一面观音”。见“唐十一面观音石像”。 详情>>

辽代 十一面 十一 一面 观音 泥塑


辽代文学

辽先后与五代、北宋并立。辽朝与中原王朝间有过多次战争,也有过长时期的和平相处与友好往来关系,双方在经济方面相互交流,在文化方面相互吸收。当时还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契丹族,更多地接受中原和江南地区先进的汉族文化中文名:辽代文学时期:辽代代表人物:沈括代表作品:《国人谚》辽代文学辽代社会背景辽代文学特点(汉文化影响唐宋文学影响契丹字和汉字并用)诗文其他著名的作家口头文学辽代文学辽代社会背景辽代文 详情>>

辽代 文学


辽代文学史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图书信息作者:黄震云 著出版社:长春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1字 数:245000页 数:242开 本:16开纸 张:胶版纸ISBN:9787544511636包 装:平装定价:35.00内容简介《辽代文学史》是当代学术史上第一部全面论述辽代文学成就的学术著作,也是第一部契丹民族文学史。以资料、方法、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对二百多年的辽代文学进行了 详情>>

辽代 文学史 文学 学史


辽代武安州城址

辽代武安州城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南塔乡政府所在地之西侧,北临验马河,南近高台地,验马河系叫来河的一个支流,东西流向,两岸多冲积的扇面形第一级台地。城址便坐落在河之右岸一级台地上。这处遗址于1996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河水冲刷和耕种所致,城垣保存较差,多已不存在,只有北城墙尚依稀可辨,其余为断断续续的灰土带。可见有三重城垣,最外一重保存最差,略呈方形,边 详情>>

辽代 武安 城址


辽代五京

辽朝(公元907年~1125年)或称辽国、大辽、契丹,简称辽,是中国五代十国北宋时期以契丹族为主体建立,统治中国北部的封建王朝。辽国原名契丹,后因其居于辽河上游之故,遂称“辽”,“辽”字在契丹语是镔铁的意思。公元907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称汗,国号“契丹”,916年始建年号,947年定国号为“辽”,983年曾复更名“契丹”,1066年恢复国号“辽”,1125年为金国所灭。辽亡后,耶律大 详情>>

辽代 五京


辽代耀州窑青釉飞鱼形水盂

参见:辽耀州窑青釉飞鱼形水盂 详情>>

辽代 耀州 窑青 青釉 釉飞 鱼形 水盂


辽代玉兽

【年代】:辽代【尺寸】:高3.8厘米,宽1.5厘米,长6.5厘米【出土时间及地点】:1978年内蒙古巴林右旗窖藏出土【收藏地】:现藏巴林右旗博物馆【玉色】:白色【特征】:立雕,兽短尾长鬃,小耳尖嘴,眼视前方,炯炯有神,作弓身而卧状。脊背、颈首、臀腿等转折处,线条婉转圆润。依玉料褐色巧作鬃毛和尾毛,增添了色调上的对比变化,是辽代玉雕动物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详情>>

辽代 玉兽


辽代张世卿壁画墓

被誉为1993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辽代壁画墓群,位于河北张家口宣化区下八里村北一里许的坡岗上。其中最著名的一座壁画墓营建于辽天祚帝天庆六年(1116年),墓主人为张世卿,系汉人,向朝廷进粟2500云骑尉。壁画色彩鲜艳,笔法流畅,线条、透视都十分重要的价值。宣化辽墓壁画中,人物形象及服饰有汉人也有契丹人,反映出明显的契丹、汉族两种习俗并存交融的地方特色。墓群的文化内涵非常丰富,它不愧为辽代历史画 详情>>

辽代 张世卿 张世 世卿 壁画


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代祖陵陵园遗址

祖陵是辽代第一个皇帝耶律阿保机及其皇后的陵寝之地,建于天显二年(公元927年),位于内蒙古巴林左旗查干哈达苏木石房子嘎查西北的山谷中,东南约2.5公里处为其奉陵邑祖州城。2003~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祖陵陵园及其附近相关遗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以此为基础,从2007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祖陵考古队,对陵园内1号陪葬墓和陵外龟趺山“太祖纪功碑 详情>>

内蒙古 内蒙 蒙古 巴林左旗 巴林 林左 左旗 辽代 祖陵 陵园 遗址


内蒙古辽代耶律羽之墓

时代:辽发掘地点:内蒙古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乡)古日板呼舒嘎查(村)发掘单位:内蒙古考古研究所、赤峰市博物馆、阿旗文物管理所简介:耶律羽之,是辽太主耶律阿保机之堂弟。耶律羽之家族墓群在阿旗罕苏木苏木古日班呼硕嘎查的朝格图山南麓,是一座规模宏大的辽代前期墓葬,其墓室建造之豪华,结构精细考究,犹如地下宫殿。尤其墓室地面采用琉璃砖铺砌,整个墓室典雅豪华,四壁溢彩,这在以往发现的辽墓中尚无先例, 详情>>

内蒙古 内蒙 蒙古 辽代 耶律 律羽 羽之 之墓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

石羊石虎辽代古墓遗址,俗称大河北石像生,位于辽宁省凌源市大河北乡黄土梁子石羊石虎村,面积大约有15000平方米,东西宽150米,南北长100米,据《凌源县志》记载为辽代古墓群。概况考证保护概况现存石羊、石虎、石人造像共九尊,由花岗岩雕成。按照其位置可分为三组,西侧一组为一对石虎相对而踞,头朝东,原露出地表部分高约1米,其余埋入地下;自该组向东300米处为中间一组,呈南北一线排列,由北至南分别为石虎 详情>>

石羊 石虎 辽代 古墓 遗址


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墓·童嬉图

满城汉中山靖王墓出土文物.绘于七号张文藻墓(辽大安九年,1093年)前室东壁。图中八人可分为两组:左面一组四人,由一女子和三个不同装束的幼童组成。右侧一髡发男童跪坐地上,一束髻童子双足踏其肩上,双手伸向吊篮取桃。另一契丹男童站立一旁提衣襟兜接掷下的桃子。桌旁站一年青女子,右手执一桃,左手指向取桃童子。地上放置茶碾、朱漆盘、茶炉,盘中有锯、毛刷和茶砖,茶炉上坐一执炉,炉前有一曲柄团扇。朱色方桌上置茶 详情>>

宣化 八里 辽代 壁画 墓童 童嬉 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