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红细胞”查询结果

“红细胞”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红细胞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DNA。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它们通过葡萄糖合成能量。 基本介绍 种类介绍 ( 无脊椎动物的红细胞 脊椎动物的红细胞 人的红细胞 ) 输送功能 ( 功能介绍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 红 详情>>

病毒性红细胞坏死症

详情>>

病毒性 病毒 毒性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坏死


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

新生儿偶尔发生继发于红细胞酶缺陷的溶血性贫血,例如丙酮酸激酶缺陷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膜变化引起的贫血).溶血性贫血婴儿的红细胞有Heinz小体发现,提示这类疾病可以作特殊的酶活性沉淀试验.在新生儿期明确诊断可能是困难的,必须长期观察溶血性贫血的过程.随着婴儿的成长,可以较容易地获得足够的血液量,对特异性红细胞酶的缺陷作出诊断. 详情>>

球形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溶血 性贫血 性贫 贫血


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概念疾病分类特征概念新生儿偶尔发生继发于红细胞酶缺陷的溶血性贫血,例如丙酮酸激酶缺陷或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陷(红细胞膜变化引起的贫血)。疾病分类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由红细胞酶缺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最初称为先天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现称遗传性非球形细胞溶血性贫血(HNHA)。根据自溶血试验的结果将这种贫血分成Ⅰ、Ⅱ两型。自溶血试验时,红细胞在病人自己的血清中温育后发生 详情>>

球形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溶血 性贫血 性贫 贫血


肝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

概述症状体征检查诊断治疗与预防概述肝性红细胞生成性卟啉症极少见,常伴红齿或牙质显出红色荧光,成人常伴多毛或色素沉着。症状体征患者于1岁内即出现光敏感性皮疹,常在曝晒后发生红斑、水疱。自觉瘙痒和烧灼感。外伤也能引起水疱,继而在面和手掌日晒部位发生严重瘢痕,随着瘢痕形成,光敏症状开始改善,部分病人年长后光敏可消失。其它症状有远端指、趾骨缩短,甲营养不良,硬皮病样皮损,儿童期面部多毛,牙齿在Wood灯下 详情>>

肝性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生成 卟啉


固缩红细胞

基本概述病理症状基本概述固缩红细胞红细胞中有一侧清晰区,而血红蛋白浓缩偏向另一侧,临床上常见于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膜的缺陷常引起红细胞形态的异常,常见的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少见的有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及婴儿固缩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又称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其特点为黄疸、脾大、网织红细胞增多,小球形红细胞增多及红细胞脆性增加。北欧血统的人常见,在 详情>>

固缩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红细胞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

红细胞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介绍:红细胞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ALA)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裂合酶。红细胞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正常值:139~211U/mlRBC红细胞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临床意义:δ-氨基-γ-酮戊酸脱水酶(δ-AminolevulinateDehydratase)活性下降:铅中毒及其他重金属中毒。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氨基 戊酸 脱水


红细胞保存液

药品成分药理毒理适应症用法和用量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其他药品信息药品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枸橼酸钠(C6H5Na3O7·2H2O)、枸橼酸(C6H8O7·H2O)、葡萄糖(C6H12O6·H2O)混合制成的灭菌水溶液【性状】本品为无色或几乎无色的澄明液体。药理毒理钙为凝血过程中必需物质,可促进凝血活素(凝血因子Ⅲ),凝血酶和纤维蛋白的形成,以及激活血小板释放凝血因子反应等。本品中枸椽酸根离子与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保存


红细胞比积(PCV)

正常范围男性0.40~0.50(40%~50%),平均0.45;女性0.37~0.48(37%~48%),平均0.40。检查介绍红细胞比积(PCV)系指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所占的容积。临床意义比积降低见于各种贫血、癌症及稀血症;增加见于脱水、急性心肌梗死及红细胞增多症。此外,在纠正脱水及电解质平衡失调时,常需测红细胞比积作参考。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比积 PCV


红细胞变形性测定

简介参考值临床意义简介拉丁学名:ErythrocyteDeformationDetermination相关疾病:红细胞寿命参考值微孔滤过法(亦称微孔筛法):各试验室有不同正常值,各试验室应建立自己正常值。粘度测量法:TK值为0.93±0.11,TK为红细胞硬度指标。根据所用粘度计不同,各试验室应建立自己正常值。激光衍射法(BL-88-B型)微机电脑测定:DI(红细胞变形指数)0.35~0.45、目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变形 测定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

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介绍:丙酮酸激酶为四聚体,是提供红细胞能量的重要的酶。缺乏此酶,红细胞因能量消耗而破坏。采用比色法。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正常值:a)比色法:10.1~20U/gHb;b)荧光斑点法:阴性。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临床意义:本试验可作为丙酮酸激酶缺陷的诊断试验。红细胞丙酮酸激酶活性降低,见于遗传性丙酮酸激酶缺陷症、某些获得性丙酮酸激酶缺陷(如粒细胞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丙酮酸 丙酮 酮酸 激酶 活性


红细胞沉淀素

简介相关介绍简介红细胞沉淀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是机体分泌的促进骨髓造血的生物素,近期研究发现成年人和动物的部分机体细胞在缺血再灌注后可以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及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在成年动物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同样可以表达促红细胞生成素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后可产生心肌保护和细胞抗凋亡作用;既而缩小心肌缺血坏死面积,极大限度维持缺血后心脏泵的功能。相关介绍产品编号:CYT-330产品名称:重组人红细胞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沉淀


红细胞沉降率(ESR)

正常范围男性0~15mm/h女性0~20mm/h检查介绍血液加抗凝剂后,置于特制的玻璃管中,测定红细胞在一定时间内下降的距离,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临床意义生理性增高:见于妊娠3个月至产后1个月、年幼小儿、60岁以上老人。病理性增高:见于各种炎症、贫血、恶性肿瘤、大面积组织损伤或坏死(如心肌梗死、手术创伤等)、严重肾病、高胆固醇、高球蛋白血症、结核病和风湿病活动期等。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沉降 ESR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tate,ESR或血沉率)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它受多种因素影响。①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如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或球蛋白增加或清蛋白减少;②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红细胞减少时血沉加快,球形红细胞增多血沉减慢。【参考值】男性0~15/1h末;女性0~20/1h末。【临床意义】1.血沉增快临床常见于:(1)生理性增快:12岁以下的儿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沉降 测定


红细胞带氧体

简介相关资料简介红细胞带氧体有人认为是单细胞原虫的一种,属寄生虫,也有人认为是立克次氏体目,乏浆体科,属附红细胞体属,真菌类。目前尚未形成共识。一般以寄生宿主命名,但病原的种类与宿主之间的关系不甚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其形态呈环状、哑铃状、S形、卵圆形、逗点形或杆状。大小介于0.1-2.6um之间。无细胞壁,无明显的细胞核、细胞器,无鞭毛,属原核生物,2800倍显微镜下,可见分布不均的类核糖体。外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带氧 氧体


红细胞的可塑性变形

红细胞在全身血管中循环运行,常要挤过口径比它小的毛细血管和血窦间隙,这时红细胞将发生卷曲变形,在通过后又恢复原状,这种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可塑性 可塑 塑性 变形


红细胞电泳时间(S)

别名正常值化验结果意义化验取材化验方法化验类别一化验类别二拼音hóngxìbāodiànyǒngshíjiān(S)别名S正常值15~17.4s。化验结果意义红细胞、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提示红细胞、血小板带电荷强,血液粘度下降。见于血小板无力症、巨球蛋白血症、肿瘤、坏血病及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右旋糖酐等。红细胞、血小板电泳时间延长,提示红细胞及血小板聚集性增强、血液粘度增高,易形成血栓性疾病,如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电泳 时间


红细胞叠连

基本概述红细胞能相对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是由于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摩擦阻碍了血细胞的下沉。双凹圆碟形的红细胞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所产生的摩擦较大,故红细胞下沉较慢。在某些疾病(如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等),红细胞彼此能较快的以凹面相贴,称为红细胞叠连(rouleauxformation)。详细内容指血液循环出现障碍,有可能血液太粘,呈酸性,又或血管收窄,血脂过高,令血液要流过该血管时出现好像塞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叠连


红细胞二磷酸甘油转移酶

红细胞二磷酸甘油转移酶介绍:红细胞二磷酸甘油转化酶是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糖酵解过程中重要的转移酶之一。红细胞二磷酸甘油转移酶正常值:(1)习惯单位:4.78±0.65U/gHb(±s)139±18.8U/1012RBC(±s)1.63±0.22U/mlRBC(±s)(2)法定单位:0.31±0.04mU/molHb(±s)0.14±0.02nU/个RBC(±s)1.63±0.22kU/LRBC(±s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磷酸 甘油 转移


红细胞分布宽度

【定义】红细胞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来表示,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客观、准确。【目的】1)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与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时,RDW增大,他要比MCV下降体现的早,是早期缺铁的指症;当MCV下降时,RDW增大更显著;给予铁剂治疗并有效时,RDW将比给药前更大,随后会逐渐降至正常水平;2)用于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3)用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分布 宽度


红细胞分化因子

红细胞分化因子是从兔子网织红细胞中提出的一个蛋白因子,它可以使多种癌细胞株的生长受到抑制[1].以早幼粒白血病细胞(HL-60)为材料,研究其被EDDF诱导过程中细胞内PTK,PTPP及它们底物磷酸化水平的变化.实验发现:部分纯化的EDDF对HL-60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NBT还原和Giemsa染色,可见HL-60细胞被诱导出现排核.同时,细胞的PTK,PTPP酶活性有明显的变化,PTPP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分化 因子


红细胞谷胱甘肽合成酶

红细胞谷胱甘肽合成酶介绍:红细胞谷胱甘肽合成酶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连接酶,参与氨基酸的代谢,维持生理正常功能。红细胞谷胱甘肽合成酶正常值:(1)习惯单位:3.3~7.1mmolPi·h-1·1010RBC-1(37℃·n=5)(2)推荐单位:0.0055~0.118nU/个RBC红细胞谷胱甘肽合成酶临床意义:缺乏见于一种罕见的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常染色隐性)。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谷胱甘 谷胱 胱甘 合成酶 合成 成酶


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

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介绍: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是红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氧化还原酶,能参与细胞代谢保持正常的生理机能。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正常值:习惯单位:有无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参与,参考范围差异较大。无FAD参与:7.18±1.09U/gHb(±s)208±31.6U/1012RBC(±s)2.24±0.37U/mlRBC(±s)有FAD参与:10.4±1.5U/gHb(±s)302±43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谷胱甘 谷胱 胱甘 还原


红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集落 刺激 因子


红细胞疾病基础与临床

基本信息内容介绍目录基本信息作者:张之南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0-10ISBN:703008579包装:精装开本:16开页数:402字数:596千内容介绍本书由北京协和医院知名血液学专家张之南和李蓉生教授主编。全书分为总论、各论和实验,共32章。总论介绍红细胞的基础知识;各论分别论述贫血等多种红细胞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实验篇介绍与红细胞疾病相关的血液成分的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疾病 基础 临床


红细胞己糖激酶

红细胞己糖激酶介绍:红细胞己糖激酶(HK)是细胞溶酶中的一种转移酶。红细胞己糖激酶正常值:(1)成人习惯单位:1.27±0.18U/gHb(±s)36.8±5.2U/1012RBC(±s)0.43±0.06U/mlRBC(±s)法定单位:0.08±0.01U/molHb(±s)0.04±0.005nU/个RBC(±s)0.43±0.06kU/LRBC(±s)(2)婴幼儿参考值偏高。红细胞己糖激酶临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己糖 激酶


红细胞聚集性

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用于诊断血栓性疾病。[参考值]1.44--3.62[临床意义]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多见于红细胞膜的性质结构异常性疾病,可导致低切变率下血液粘度增高。血液病、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急性心肌梗塞、恶性黑色素瘤等都可引起聚集性增高。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红细胞聚集性也会升高。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聚集


红细胞克吕佩尔样因子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克吕 佩尔 因子


红细胞磷丙糖异构酶

红细胞磷丙糖异构酶介绍:红细胞磷丙糖异构酶在调节红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TPI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异构酶,酶缺乏导致能量供应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溶血性贫血等。红细胞磷丙糖异构酶正常值:(1)习惯单位成人:2111±397U/gHb(±s)61219±11513U/1012RBC(±s)718±135U/mlRBC(±s)(2)法定单位成人:136.16±25.61mU/molHb(±s)62±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磷丙 丙糖 异构酶 异构 构酶


红细胞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红细胞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介绍:红细胞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在调节红细胞代谢中起重要作用。酶缺乏导致能量供应减少,红细胞寿命缩短引起溶血性贫血。过去这些疾病被称为先天性非球形红细胞溶血性贫血。GAPD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氧化还原酶,临床检验很少采用。红细胞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正常值:(1)成人:习惯单位:226±41.9U/gHb(±s)6554±12.5U/1012RBC(±s)76.8±14.2U/mlRB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磷酸 甘油 脱氢


红细胞磷酸甘油酸激酶

红细胞磷酸甘油酸激酶介绍:红细胞磷酸甘油酸激酶(PGK)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转移酶。红细胞磷酸甘油酸激酶正常值:(1)习惯单位:320±36.1U/gHb(±s)9280±1047U/1012BRC(±s)109±12.3U/mlRBC(±s)(2)法定单位:20.64±2.33mU/molHb(±s)9.28±1.05nU/个RBC(±s)109±12.3kU/LRBC(±s)红细胞磷酸甘油酸激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磷酸 甘油酸 甘油 油酸 激酶


红细胞流动系数TK值

正常范围0.9检查介绍这一指标是应用粘度法间接测出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它是从相同切变下相同红细胞比积悬浮液相对粘度的比较。临床意义在病理条件下往往高于1.0;有时高达1.3,表示红细胞变形性愈差。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流动 系数 TK


红细胞滤过指数(IF)

正常范围0.29±0.10检查介绍通过核孔膜滤筛法测出的红细胞滤过指数,来表示红细胞变形能力。临床意义在病理条件下,红细胞通过滤膜时间延长,IF值增大。IF值愈大,表示红细胞的过滤能力越差,变形性降低。反之亦然。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滤过 指数 IF


红细胞膜素

即血影蛋白,又称收缩蛋白,是红细胞膜骨架得主要成分,但不是红细胞膜蛋白的成分,约占提取蛋白的30%。血影蛋白在整个细胞膜的细胞质面下面形成可变形得网架结构,以维持红细胞的双凹圆盘形状。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膜素


红细胞膜微粘度

高脂血症患者的红细胞膜的微粘度升高,红细胞膜的流动性降低。红细胞膜微粘度和膜的流动性是用于反映红细胞膜液态特性的物理量。粘度与流动性互为倒数关系,即膜的流动性越小,膜微粘度越大。红细胞膜微粘度影响着红细胞的变形性、膜的氧扩散、膜上酶的活性等。红细胞膜是由具有液态特性的脂质双层和镶嵌其中的蛋白质构成。膜脂质双层由磷脂、胆固醇和糖脂组成,其中,胆固醇和磷脂的比值对膜的微粘度影响最大。当胆固醇增高,刚性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膜微 粘度


红细胞平均宽度

红细胞平均分布宽度(RDW)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变异系数(CV%)来表示,比血涂片上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的观察更客观、准确。其正常参考值范围是11.6%~14.8%,一般小于15%。1)用于缺铁性贫血(IDA)的诊断与疗效观察:缺铁性贫血时,RDW增大,特别是MCV尚处于参考值范围时(缺铁性贫血时MCV一般的下降的)RDW增大更是早期缺铁的指征,也就是说它要比MCV下降出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平均 宽度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C6PD)

正常范围比色法:2.8~7.3U/gHb荧光斑点法:有荧光点检查介绍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指测定红细胞能量代谢的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临床意义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测定,临床用于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药物反应(如伯氨喹、磺胺毗啶、乙酰苯胺等)、蚕豆病、感染等患者,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降低。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葡萄糖 葡萄 萄糖 磷酸 脱氢 活性 C6PD C6 6PD PD


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

G-6-PD缺陷为X连锁不完全显性遗传,故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临床上主要引起溶血性贫血。其机制是G-6-PD系磷酸戊糖途径所必需的脱氢酶,当其缺陷时,NADpH的生成不足,红细胞GSH含量减少,使红细胞膜发生改变及氧化产物(GSS-Hb、MbH)在红细胞内推积形成不可溶性变性珠蛋白小体,使红细胞变硬,可塑性减少而致溶血。G-6-PD缺陷者由于变异类型和(或)酶缺陷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四种临床类型: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葡萄糖 葡萄 萄糖 磷酸 脱氢 缺陷


红细胞醛缩酶

拼音名称分类概述原理试剂操作方法正常值临床意义附注相关疾病拼音hóngxìbāoquánsuōméi名称红细胞醛缩酶分类血液生化检查、酶类测定概述醛缩酶是一类催化醇醛缩合反应酶类的总称,是体内碳水化合物代谢糖酵解过程中重要酶之一。它广泛分布于人体组织中,以心脏和肝脏内最多。主要功能是将1,6二磷酸果糖分解为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以及将1-磷酸果糖分解为磷酸二羟丙酮和甘油醛。以FDP为基质的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醛缩酶 醛缩 缩酶


红细胞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

红细胞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介绍:红细胞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LAT)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转移酶,主要维持机体生理功能。红细胞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正常值:习惯单位:1070±260nmol·1012RBC-1·min-1(±s)法定单位:1.53±0.24fU·RBC-1·min-1(±s)红细胞溶血卵磷脂酰基转移酶临床意义: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常染色体遗传)患者缺乏卵磷脂酰基转移酶(Lysoleci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溶血 卵磷脂 卵磷 磷脂 酰基 转移


红细胞三糖神经酰胺

简介相关介绍简介红细胞系列的鞘糖脂是中性鞘糖脂的主要成分,在正常组织中含量很少.在某些肿瘤组织中,如卵巢癌,乳腺癌,胶质细胞瘤,人胚胎性癌,生殖细胞瘤等,红细胞三糖基神经酰胺和红细胞四糖基神经酰胺等红细胞系列鞘糖脂成分的含量显著增加,成为肿瘤相关鞘糖脂和抗原标志并参与凋亡信号调节作用,但其机理尚未明了半乳糖糖基转移酶是合成红细胞系列鞘糖脂的起始酶基因序列,尚无显著的同源性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目前尚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三糖 神经 酰胺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EOFT)

正常范围开始溶血为0.42%~0.46%(0.42~0.46g/L)Nacl溶液;完全溶血0.28%~0.34%(2.8~3.4g/L)Nacl溶液。检查介绍本试验目的是测定红细胞对低渗氯化钠(Nacl)溶液的耐受能力。耐受力高者红细胞不易破裂,即其脆性低。临床意义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遗传性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渗透脆性减低,见于缺铁性贫血、海洋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渗透 脆性 试验 EOFT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生成素 生成 成素 受体


红细胞生成素受体超家族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生成素 生成 成素 受体 家族


红细胞寿命测定

基本信息简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红细胞寿命的测定英文名称:ErythrocyteAgeOfpersonDetermination简介【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应用放射性核素在体内或体外标记红细胞,并观察这些标记的红细胞中的放射性消失的速率,从而获得红细胞每天死亡的百分数或称红细胞更新的查分数,则100%更新所需的时间为红细胞寿命期,另外也可利用放射性核素参加红细胞生成,测定放射性在红细胞中消失时间,而求得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寿命 测定


红细胞烯醇化酶

红细胞烯醇化酶介绍:红细胞烯醇化酶(EC)是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裂合酶。红细胞烯醇化酶正常值:(1)习惯单位:5.39±0.83U/gHb(±s)156±24U/1012RBC(±s)1.83±0.28U/mlRBC(±s)(2)法定单位:0.35±0.05mU/molHb(±s)0.16±0.02nU/个RBC(±s)1.83±0.28kU/LRBC(±s)红细胞烯醇化酶临床意义:烯醇化酶(Eno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烯醇 化酶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

红细胞腺苷酸激酶介绍:红细胞腺苷酸激酶是红细胞溶酶体中的一种转移酶,主要参与核酸及脂类代谢。测定ADK对于揭示人类的某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红细胞腺苷酸激酶正常值:(1)习惯单位:258±29.3U/gHb(±s)7428±850U/1012RBC(±s)87.7±9.96U/mlRBC(±s)(2)法定单位:16.64±1.89mU/molHb(±s)7.84±0.85nU/个RBC(±s)红细胞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腺苷酸 腺苷 苷酸 激酶


红细胞血清总胆红素

拼音别名正常值化验结果意义化验取材化验方法化验类别一化验类别二参考资料拼音hóngxìbāoxuèqīngzǒngdǎnhóngsù别名TBIL正常值胆红素氧化酶法、改良J-G法(重氮法)脐带:早产儿:<34μmol/L(<2.0mg/dl)足月儿:<34μmol/L(<2.0mg/dl)0~1天:早产儿:<137μmol/L(<8.0mg/dl)足月儿:<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血清 胆红素 胆红 红素


红细胞压积测定

基本信息简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红细胞压积测定英文名称:HematocritDetermination英文又名:HCTPCV简介【参考值】男性0.40~0.54女性0.37~0.47【临床意义】红细胞压积是指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比值。1.增高各种原因所致血液浓缩如大量呕吐、腹泻、大面积烧伤后有大量创面渗出液等,测定红细胞压积以了解血液浓缩程度,可作为补液量的依据。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有时可高达80%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压积 测定


红细胞增多症眼底

介绍原因早期症状食疗方法注意事项治疗(中医治疗西医治疗)检查并发症介绍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emia)是血液内红细胞增多和血红蛋白增多,以及血容量增加的血液病。当红细胞数超过600万~630万/mm3以上,血红蛋白超过110g/L以上即可出现眼底症状。原因(一)发病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红细胞增多。(二)发病机制任何一种红细胞增多症,当红细胞数多于8×1012/L、血红蛋白超过125%时,均可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增多 眼底


棘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介绍:棘细胞(acanthocyte):红细胞表面有针尖状突起,其间距不规则。突起的长度和宽度不一。在β脂蛋白缺乏症患者的血涂片中出现较多。也可见于脾切除后、酒精中毒性肝脏疾病。注意与皱缩红细胞区别。皱缩红细胞周边呈锯齿形排列紧密、大小相等,外端较尖。棘形红细胞正常值:<0.3%。棘形红细胞临床意义:异常结果:增多:棘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β-脂蛋白缺乏症)、地中海贫血、慢性肝病、 详情>>

棘形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家族性良性红细胞增多症

概述诊断要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概述概述家族性良性红细胞增多症(benignfamilialpolycythemia),别名:假性红细胞增多症,为常染色体遗传性疾病,有不同的外显性。比较罕见。诊断要点临床表现症状较轻,常有头痛、嗜睡、眩晕和易疲倦,或完全没有自觉症状。病儿面色深红,眼结膜充血,但多无脾肿大。实验室检查血象仅有红细胞系增生过盛,血红蛋白常在200g/L以上,血容量增多。白细胞与 详情>>

家族 良性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增多


红细胞

巨红细胞:直径12μm以上,中央淡染区消失,染色深,主要由叶酸、维生素B12缺乏引起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机制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megaloblasticanemia)机制基本概念A:叶酸(Folicacid)的来源:酵母,肝脏,水果和绿色蔬菜;肠菌也能合成。B:叶酸的活化形式:四氢叶酸(FH4)。C:叶酸在血液中的循环形式:含单谷氨酸的甲基四氢叶酸;在体内各组织中主要以多谷氨酸形式存在D:体内B12存在形式:氰钴胺素,羟谷胺素,两种B12的活化形式.E:B12的活化形式:甲谷胺素,5—脱氧腺苷谷胺素.F 详情>>

巨幼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性贫血 性贫 贫血 机制


红细胞自身抗体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自身 抗体


镰状红细胞性贫血

疾病名称疾病分类症状体征治疗方案疾病名称镰状红细胞性贫血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症状体征肝、脾肿大、腹水、黄疸。治疗方案脾切除只对少数证实有大量红细胞在脾内被破坏者有效。术前准备:1.对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应改善肝功能,纠正出血倾向。2.对某些严重贫血者,应反复多次输血后,再行脾切除。3.对长期使用激素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按普外科腹部手术前准备。麻醉要求:气管内插管麻醉。术中注意点:1.手术可取左 详情>>

镰状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性贫血 性贫 贫血


氯化钠注射液(红细胞洗涤用)

【药品类型】注射液【中文名】氯化钠注射液(红细胞洗涤用)【产品英文名】SodiumChlorideInjection【功能主治】用于冷冻红细胞解冻后洗涤。【药理作用】冷冻红细胞解冻后,使用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溶液洗涤,先由高渗(氯化钠溶液9%)逐渐过度到等渗(氯化钠注射液0.9%),可用大容量离心机反复离心或用连续离心机分离、洗脱掉冷冻红细胞的防冻剂,达到去甘油的目的。【产品规格】500ml:4 详情>>

氯化钠 氯化 化钠 注射液 注射 射液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洗涤


尿红细胞位相检查

概述由来临床意义概述尿红细胞位相检查是利用位相显微镜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的一种方法,其临床意义在于根据尿红细胞形态鉴别血尿的来源。推测血尿是肾小球性或非肾小球性。一般认为,正常人尿中有红细胞者约4%,其中红细胞数(0.5~5.0)×1012/ml,多为畸形红细胞。如尿中发现畸形红细胞(其大小,形态呈多型性,血红蛋白含量异常)占75%以上,且红细胞数≥8.0×1012/ml者,可诊断为肾小球性血尿。由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位相 检查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

尿红细胞形态分析的临床意义1.畸形红细胞标准Birech报告畸形红细胞分类 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异常多样,归为以下7种[6]:①酵母菌样红细胞:在红细胞外膜有小泡突出或细胞呈霉菌孢子样改变。②炸面包卷样红细胞:红细胞膜呈明显的内外两圈、四周肥厚、形似炸面包卷。③古钱样红细胞:形似中国古钱币。④膜缺损红细胞:红细胞膜不完整,部分血红蛋白(Hb)丢失。⑤大红细胞:细胞体增大,中心淡,无双盘凹陷感。⑥小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形态 分析


尿检红细胞

概述血尿原因诊断参考概述尿检红细胞就是尿液检验时含有红细胞,也叫“血尿”。正常的尿检是没有红细胞的。血尿95%以上是由于泌尿系本身疾病所致,其中以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膜增殖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等)、肾囊肿、结石(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结石)、前列腺增生、尿路感染性疾病(结核、肾盂肾炎、膀胱尿道炎、前列腺炎)及肿瘤(肾、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肿瘤)最为多见。其他如凝 详情>>

尿检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球形红细胞

球形红细胞:直径小于6μm,红细胞厚度增加,中心淡染区消失,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数量可从1%-2%到60%-70%,大多在10%以上,正常人5%以下。 详情>>

球形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妊妊娠合并红细胞增多症

概述发病原因(1.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2.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3.相对性红细胞增多症的病因:)治疗((一)治疗(二)预后)概述红细胞增多症(polycythaemia)是指单位体积的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与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高于正常,而不包含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的多少。过去国外称之为polycythemia,它的实际含义是全血细胞增多症,包括白细胞和血小板数的增多。正确的 详情>>

妊娠 合并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增多


网织红细胞裂解物

详情>>

网织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裂解


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疾病简介基本概念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鉴别诊断诊断方法并发症实验室检查预防及预后(1、预防2、预后)疾病简介中文名: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英文名:pureredcellaplasia别名:纯红再障;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单纯性红细胞再生不良;纯红细胞再生障碍。基本概念小儿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aplasia鶒,PRCA)仅有红细胞系统的发育障碍,白细胞与血小板无 详情>>

小儿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再生 障碍 性贫血 性贫 贫血


悬浮红细胞

悬浮红细胞制备及性质:将采集到多联袋内的全血中绝大部分血浆在全封闭的条件下分离出后并向剩余的部分加入红细胞添加液制成的红细胞成分血定义为悬浮红细胞。 详情>>

悬浮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血液红细胞会输技术

血液红细胞会输技术血液红细胞会输技术系源于人体自身的血液,称为血液兴奋剂或称自血回输。即从运动员本人体内抽出一定数量的血液,经处理后储备待用,赛前1—7天再将血细胞随生理盐水输回原抽血者体内,目的是增加循环系统中的红细胞数,籍此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研究表明,运动员经自血回输后,最大吸氧量和持续运动到极限的时间均有增加。血液回输技术对提高运动成绩的作用近年来,血液回输技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通过给 详情>>

血液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会输 技术


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

疾病名称疾病分类症状体征治疗方案疾病名称遗传性非球形红细胞性溶血性贫血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症状体征肝、脾肿大、腹水、黄疸。治疗方案对丙酮酸激酶缺乏患者行脾切除能改善部分症状,但不能治愈。对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的病人,脾切除基本无效。术前准备:1、对门静脉高压患者,术前应改善肝功能,纠正出血倾向。2、对某些严重贫血者,应反复多次输血后,再行脾切除。3、对长期使用激素者,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4、按普外 详情>>

遗传性 遗传 传性 球形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溶血 性贫血 性贫 贫血


红细胞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皱缩红细胞

皱缩红细胞介绍:皱缩红细胞是因外界条件改变而引起的一种红细胞形态变化,如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时pH值偏高引起形态的改变,或血片玻璃上沾有少量油脂,最严重的皱缩细胞形似球红细胞、轻度皱缩细胞可恢复固有盘状形态。血液在20℃放置过夜红细胞也会形成皱缩,尿毒症患者常见此种异常。皱缩红细胞临床意义:增多:尿毒症、急性铅中毒、癌肿。 详情>>

皱缩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自体红细胞致敏

这是一种女性不常见的疾病,其特点是先有局部疼痛和烧灼感,然后出现疼痛的瘀斑,主要发现在肢体上.如果皮内注射0.1ml自体红细胞或红细胞基质,注射部位就会产生疼痛,肿胀和变硬.这提示红细胞逸入组织参与损伤的发病机制.然而大多数病人也有严重的精神神经症状与精神因素(例如自作性紫癜).因而在某些病例本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似乎与之有关. 详情>>

自体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致敏


缗钱状红细胞

原理:红细胞缗钱状形成表现为红细胞象钱币叠成一串,由于异常蛋白分子中和了红细胞表面的电荷,减少了红细胞表面的斥力,使红细胞易于聚集,因而红细胞缗钱状主要由于蛋白紊乱所形成。临床结论:提示血液粘度教高,红细胞已基本失去活力,红细胞有效的表面积大量减少,导致氧气输送发生极大障碍。如果该状况不能及时纠正,患者就会出现疲乏、衰弱、瞌睡。不利影响:如果再继续发展将形成缗钱状重度,红细胞已完全失去活力它不仅限 详情>>

钱状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鞣酸化红细胞试验

详情>>

鞣酸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试验


靶形红细胞

靶形红细胞(targetcell):红细胞中心部位染色较深,周围为苍白区域,而细胞边缘又深染,形如射击之靶。有的中心深染区不像孤岛而像从红细胞边缘延伸的半岛状态或柄状,而成不典型的靶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直径可比正常红细胞大或正常,但厚度变薄;靶形红细胞常见于各种低色素性贫血,在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时尤易见到。 详情>>

靶形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红细胞再生障碍

参见: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再生 障碍


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症状体症][诊断依据][治疗原则]中医治疗纯红再障实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纯红再障)。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贫血。其特点是贫血显著,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骨髓中红细胞系统极度减少,而粒细胞和巨核细胞系统增生正常。纯红再障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先天性病因不明,多见婴儿,且多于6个月内发病。获得性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原发性大多数病例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少数病例病因不明。继发性可与胸腺瘤、感染、药物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再生 障碍 性贫血 性贫 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EPO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的英文简称。人体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是由肾脏和肝脏分泌的一种激素样物质,能够促进红细胞生成。服用红细胞生成素可以使患肾病贫血的病人增加血流比溶度(即增加血液中红细胞百分比)。这种药物近年进入商业市场。人体缺氧时,此种激素生成增加,并导致红细胞增生。EPO兴奋剂正是根据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原理人工合成,它能促进肌肉中氧气生成,从而使肌肉更有劲、工作时间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生成素 生成 成素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系骨髓红细胞系列选择性再生障碍所致一组少见的综合征,简称“纯红再障”。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前者常发生于病毒感染、溶血性贫血或服用药物之后,起病急骤,迅速出现贫血;后者属先天性,大多发生在出生后2周到4岁,有贫血、乏力、嗜睡、纳差等症,不少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属特发性及继发性纯红再障,病程缓慢,呈进行性贫血。本病的病因,多数认为与自身免疫有关,系多种免疫机制引起幼红细胞系列 详情>>

单纯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再生 障碍 性贫血 性贫 贫血


单纯红细胞再障性贫血

概述病因检查诊断治疗症状体征((一)无先天性纯红再障(二)急性获得性纯红再障(三)慢性获得性纯红再障)概述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aplasia)简称纯红再障;系骨髓红细胞系列选择性再生障碍所致一组少见的综合征。国内文献报告已超过100例。发病机制多数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获得性又可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病因病因学: 详情>>

单纯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再障 性贫血 性贫 贫血


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ureredcellaplasia)简称纯红再障;系骨髓红细胞系列选择性再生障碍所致一组少见的综合征。国内文献报告已超过100例。发病机制多数与自身免疫有关。临床上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两大类,获得性又可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按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诊断治疗症状体征((一)无先天性纯红再障(二)急性获得性纯红再障(三)慢性获得性纯红再障)功能主治功效引起纯红再障的药 详情>>

单纯性 单纯 纯性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再生 障碍 性贫血 性贫 贫血


点彩红细胞

简介异常结果分析简介又名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片中有时可见在染色正常的或胞浆嗜多色性红细胞内出现大小不等、多少不一的深兰色颗粒者称为点彩红细胞。此种细胞属于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正常人血片中极少见到。在红细胞再生加速,且有紊乱现象时,可能因为胞浆中的核糖体发生聚集变性后着色所致。,约占0.01%。此种细胞出现表示再生加速并有紊乱现象。有人认为它是由于在铅、铋、锌、汞中毒时红细胞膜被金属破坏,而嗜碱性 详情>>

点彩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红细胞

附红细胞体是寄生于动物血液里,可附着在红细胞的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的一种单细胞原生物;传染病学上分类属于立克次氏体,能引起各种动物热性、溶血性疾病。近年来,我省个别牛场开始发现此病,现摘录报道如下,望能引起同行对该病危害性的重视。该病原各种牛均能感染,发病从6月末7月初开始,到10月下旬止。但广东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四季皆可流行。症状①体温升至40-41.5℃,稽留热,患牛先流清鼻涕,精神差,食欲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红细胞体病

疾病简介(病原体流行病学)发病原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剖检病变检查诊断疾病鉴别)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简介病原体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呈现急性黄疸性贫血、全身皮肤发红和发热,故又称红皮病。病猪感染后可大批死亡,常呈地方流行,因此给养猪业造成极大的危害。该病原体常寄生于红细胞和和血浆中。附红体对干燥和化学药品的抵抗力很低,一般浓度的消毒药可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体病


高山红细胞增多症

高山红细胞增多症为慢性高原病的一种临床类型,是指人体长期在高山低氧环境下生活,由慢性低氧所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度。临床表现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增高,病理改变为各脏器及组织充血、血流淤滞及缺氧性损害。疾病概述症状体征诊断依据诊断检查诊断标准(临床实验室检查)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具体护理)预后疾病概述高山红细胞增多症高山红细胞增多症绝大多数病例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发病,多见于移居男性居民。红细 详情>>

高山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增多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为慢性高原病的一种临床类型,是指人体长期在高原低氧环境下生活,由慢性低氧所引起的红细胞增生过度。临床表现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增高,病理改变为各脏器及组织充血、血流淤滞及缺氧性损害。绝大多数病例在海拔3000m以上地区发病,多见于移居男性居民。红细胞增生过度、血粘度增高及缺氧性损害,加重了全身的缺氧,形成因果交替的循环,可发展成出血、血栓形成或局部组织坏死等各种并发症。基本概 详情>>

高原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增多


红细胞

红细胞也称红血球,在常规化验英文常缩写成RBC,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同时也是脊椎动物体内通过血液运送氧气的最主要的媒介,同时还具有免疫功能。成熟的红细胞是无核的,这意味着它们失去了DNA。红细胞也没有线粒体,它们通过葡萄糖合成能量。基本介绍种类介绍(无脊椎动物的红细胞脊椎动物的红细胞人的红细胞)输送功能(功能介绍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另一功能)免疫功能(增强吞噬作用免疫粘附作用防御感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value)指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它反映红细胞和血浆的比例。将已加少量抗凝剂混匀的血液,装入特制的、具刻度的比容管,以每分钟3000转的速度离心半小时,可见血液各成分按重力不同而分层,上层淡黄色液体是血浆,下层不透明的暗红色血栓为红细胞,红细胞与血浆之间的一薄层白膜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约占1%,此时,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百分比即为红细胞比容。因此时红细胞被压缩无隙,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比容


红细胞沉降

红细胞沉降(erythrocytesedimentationtate,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简称血沉。在健康人血沉数值波动于一个较狭窄范围内。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明显增快。红细胞沉降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红细胞沉降的速度ESR原理主要因素(1.血浆因素2.红细胞因素3.血沉管的位置)方法学评价用于血沉测定的仪器参考值临床意义生理性增快病理性增快(①各种炎症②组织损伤及坏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沉降


红细胞沉降率

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tate,ESR)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而言,简称血沉。在健康人血沉数值波动于一个较狭窄范围内。在许多病理情况下血沉明显增快。红细胞沉降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将抗凝的血静置于垂直竖立的小玻璃管中,由于红细胞的比重较大,受重力作用而自然下沉,正常情况下下沉十分缓慢,常以红细胞在第一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称E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沉降


红细胞沉降速度

红细胞沉降速度(erythrocytesedimentation)简称血沉,简写ESR,或BSG。将抗凝血液放入垂直的魏氏(Westergen)管内静置时,由于红细胞的沉降可明显地分成澄清的血浆层和红色的血柱。这红色血柱的沉降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速度,简称血沉。红细胞沉降速的测定方法是1972年由国际血液学会标准化委员会推荐的魏氏法作为国际标准法,抗凝剂使用3.088%柠檬酸钠溶液。血沉随着各种疾病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沉降 速度


红细胞沉降速率

红细胞沉降速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简称血沉。加抗凝剂的血液,在垂直玻管中,其红细胞沉降速率,表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的大小。血沉越快,表示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越差。红细胞悬浮稳定性是指红细胞的比重虽然比血浆大,但在血浆中能保持悬浮状态而不易下沉的特性。血液在心血管中流动时,红细胞悬浮在血浆中不易沉积,除流速较快,细胞之间常互相碰撞之外,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起重要作用。采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沉降 速率


红细胞积压

红细胞积压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健康成年人为全血标本中0.37-0.5、即37%-50%,女子低于男子。运动时红细胞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红细胞压积的变化。其红细胞压积值的变化基本与红细胞数的变化相一致。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积压


红细胞疾病

治疗红细胞疾病红细胞疾病诊断标准:治疗红细胞疾病红细胞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苍白,半数左右有黄疸及肝,脾肿大,继发性者有原发疾病表现.急性溶血,休克,血红蛋白尿,少尿者发生...周围血片红细胞呈小球型,表面凹凸不平,可见红细胞自身凝集,碎片,偶见红细胞被吞噬现象,常见有核和嗜多色性红细胞。科学家最近发现了一种正常红细胞发育密切相关的蛋白质。根据发表于今年6月1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的研究结果,他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疾病


红细胞聚集指数

红细胞聚集指数用于诊断血栓性疾病。[参考值]1.44--3.62[临床意义]红细胞聚集性增高,多见于红细胞膜的性质结构异常性疾病,可导致低切变率下血液粘度增高。血液病、免疫球蛋白的异常、急性心肌梗塞、恶性黑色素瘤等都可引起聚集性增高。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红细胞聚集性也会升高。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聚集 指数


红细胞聚糖

红细胞含有血红素(hemoglobin),其具有缓冲的作用。血红素的十分活跃,它既能和氧结合在一起,也能和二氧化碳结合。因此,其主要工作为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红细胞的功能是运输氧,二氧化碳,电解质,葡萄糖以及氨基酸这些人体新陈代谢所必须的物质。此外还在酸碱平衡中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这两项功能都是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来实现的。如果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释放出来,溶解于血浆中,即丧失上述功能。红细胞的功能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聚糖


红细胞裂解液

红细胞裂解液是一种去除红细胞最简便易行的方法,即用裂解液裂解红细胞,它既不损伤有核细胞又能充分的去除红细胞。裂解液裂解是一种比较温和的红细胞去除方法,主要用于经酶消化分散的组织细胞的分离纯化,淋巴细胞的分离纯化以及组织细胞蛋白与核酸提取等实验中红细胞的去除。经红细胞裂解液裂解得到的组织细胞中不含红细胞,可进一步用于原代培养、细胞融合、流式细胞分析、核酸与蛋白的分离和提取等。保存条件使用说明作用原理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裂解


红细胞免疫

红细胞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防御机制,红细胞有许多与免疫相关的物质。并与其它免疫活性细胞如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自然杀伤细胞及吞噬细胞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红细胞表面有一种叫补体受体(CR1)的蛋白质,能粘附免疫复合物,是体内携带、运输及清除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主要承担者。红细胞通过细胞表面补体受体的蛋白质粘附免疫复合物,将其带到肝、脾,免疫复合物被巨噬细胞所吞噬,使人体血管内的“垃圾”----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免疫


红细胞

学科:生物学词目:红细胞膜英文:erythrocytemembrane,redcellmembrane释文:人的红细胞在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状结构,由于通过溶血作用很容易得到细胞膜的空壳(ghost),所以常用来作为活体膜的模型而进行研究。其主成分为蛋白质(约49%,重量比)和脂类(约44%),还含有糖。脂类由磷脂(约73%、重量比)、胆固醇(约22%)和糖脂(约5%)组成。磷脂由卵磷脂、磷脂酰乙醇胺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红细胞膜骨架

红细胞膜骨架(erythrocytemembraneskeleton)一种能变形的圆盘状网架结构。主要成分为血影蛋白和肌动蛋白。红细胞膜附着在上面,有助于红细胞形状的改变。红细胞膜骨架(1)形态:成熟的红细胞呈双面凹陷或单面凹陷的盘状,直径约7.3-8.5&micro;m,厚度1.7&micro;m,体积8.3&micro;m&sup3;,表面积为145&m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骨架


红细胞凝集

在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是均匀分布在血液中的。当加入同种其他个体的血清时,有时可使均匀悬浮在血液中的红细胞聚集成团,这便是红细胞的凝集血型是指血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通常所谓血型,主要指红细胞血型,即红细胞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红细胞凝集的实质是红细胞膜上的特异性抗原(凝集原,agglutinogen)和相应的抗体(凝集素,agglutinin)发生的抗原-抗体反应。如将两种不同血型的血液混合,会出现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凝集


红细胞凝集试验

指红细胞凝集的现象。有由病毒、细胞凝集素和抗体而引起的红细胞凝集。(1)由病毒而引起的凝集:G.H.Hirst(1941)发现流感病毒能使鸡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其后又发现其它各种病毒也能引起同样的红细胞凝集反应。即红细胞表面存在着对各种病毒的受体,病毒与受体结合,以红细胞为桥梁的结果而引起凝集。利用此反应可以进行病毒的定性和定量。另外,如果存在抗病毒的抗体时,则由病毒引起的凝集作用将被抑制,所以可用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凝集 试验


红细胞凝集素

血球凝集素(hemagglutinin),是使红血球凝集的抗体或其他物质。在流感病毒、痳疹病毒(以及许多其他细菌和病毒)表面等均能找到,可附着于不同动物的红血球,而使红血球凝集。严重时可致死。来自病毒的化学物质有:存在于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多数的有膜病毒、呼吸道肠道病毒、门戈病毒等的病毒粒子表面上的红血球凝集素。在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和有膜病毒等,将其病毒粒子解体时,作为被膜的一部分的红血球凝集素可 详情>>

红细胞 红细 细胞 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