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鼓子”查询结果

“鼓子”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鼓子


中文名:鼓子 外文名:Drum son 表现形式:兰州鼓子、皋兰鼓子、说鼓子等 读音 词义 表现形式 ( 一 . 兰州鼓子 二. 皋兰鼓子 三. 说鼓子 ) 读音 ɡǔ zǐ 词义 1. 春秋 时 鼓国的国君。《国语晋语九》:“ 中行伯 既克 鼓 ,以 鼓子 苑支 来。” 韦昭 注:“ 苑支 , 鼓子 鸢鞮 也。” 2.古军中乐器。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详情>>

被表述的民俗艺术:对商河鼓子秧歌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媒体评论目录图书信息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第1版(2011年9月1日)平装:205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32ISBN:9787513000697条形码:9787513000697尺寸:20.8x14.4x1cm重量:204g内容简介《被表述的民俗艺术:对商河鼓子秧歌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基于作者对一项村落民俗——商河鼓子秧歌的田野调查,还原展示乡土村落民俗艺术的本土表述方式和民俗 详情>>

表述 民俗艺术 民俗 俗艺 艺术 商河 鼓子 秧歌 历史 人类学 人类 类学 考察


鼓子

食材明细(主料:辅料:调料:)制作步骤食材明细主料:子排辅料:大蒜豆鼓调料:油料酒酱油制作步骤1、烧热油,把豆鼓和大蒜放入油内爆出香味。然后捞出。2、油热,将子排放入翻炒至微黄。3、放入料酒,盖锅盖闷3分钟。4、放入酱油,盖锅盖闷3分钟。5、最后放水,大蒜、豆鼓烧20分钟,中间翻下面。熟了即可。 详情>>

豆鼓 鼓子 子排


皋兰鼓子

形成发展分布形成清同治、光绪时期,堪称兰州鼓子的全盛阶段。不仅金城的茶馆酒肆演唱蔚然成风,附近农村也常作为婚寿筵庆的助兴之曲,尤其非职业艺人的走乡串户、争相竞技,使它的流传范围扩大到兰州以外的郊区县城,作为甘肃省会首县的皋兰县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兰州鼓子形成发展传播的地区之一。水阜乡水阜村王三级(1858年—1899年),光绪年间在兰州隍庙说书期间认识了鼓子艺人朱爷(其名不详),并拜朱爷为师学唱鼓子和 详情>>

皋兰 鼓子


鼓子

gǔzǐchuánㄍㄨˇㄗㄧˇㄔㄨㄢˊ鼓子船船的一种。宋汪元量《湖州歌》之六一:“官河宛转无风力,马曳驴拖鼓子船。” 详情>>

鼓子 子船


鼓子

gǔzǐqǔㄍㄨˇㄗㄧˇㄑㄩˇ鼓子曲曲艺的一种。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约有一百多年历史。唱曲牌、有大牌子、小牌子、套曲、板头曲等四类。伴奏乐器主要有三弦、檀板、古筝、八角鼓等。以前大都是业余爱好者围桌坐唱,后来才上舞台演唱。 详情>>

鼓子 子曲


荆州说鼓子

概述荆州说鼓子,是一种以说为主,说中带唱,击鼓说书,用唢呐伴奏的民间曲艺形式,流行于松滋、公安、石首、监利等地。老辈艺人认为“说鼓子”是由元、明“词话”衍变而来。演唱说鼓子往往“似唱似说,似说似唱,说唱有板,字句行腔”,分段处用唱过渡到另一段,称为“上韵割断,下韵指路(可以换韵)”。分段句式为四、六、八、十等多种。说鼓子的道白分“散白”和“韵白”,“散白”属散文体念白,又称“说表”;“韵白”有一定 详情>>

荆州 说鼓 鼓子


宁都鼓子

基本信息所属地区:江西·赣州·宁都县文化遗产名称:宁都鼓子曲遗产编号:Ⅴ-7遗产类别:曲艺申报日期:2006申报人/申报单位:宁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遗产级别:省宁都属纯客家县份,素有“文乡诗国”之誉,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民间文化艺术亦很丰富,鼓子曲是其中之一。宁都鼓子曲是一种以口头说唱为主,配以表演者自己击节的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语言为宁都方言。当地人也把宁都鼓子曲叫做渔鼓、鼓文、竹筒鼓等。说唱 详情>>

宁都 鼓子 子曲


鼓子

简介内容现状简介蹦鼓子舞是第四屯传统社火中的一种独特形式,起源于唐朝末年。传说,很久以前朝廷奸臣当政腐化暴虐,农民揭竿而起。一次义军遇到一座由官军把守很严的城池,久攻不下,便以社火和蹦鼓子舞形式,乔装打扮,混入城中,施以智取,很快占领城池。这种以智取胜的战例流传下来,便逐渐演变成民间社火和蹦鼓子舞。内容第四屯社火队伍阵容庞大,少则七十人,多则上百人,其中蹦鼓子舞八人,是这支队伍中的亮点。鼓手们身穿 详情>>

蹦鼓 鼓子 子舞


鼓子

诗词原文注释译文诗词鉴赏作者简介诗词原文石磴攀萝上,嵚崎有路通①。峰高长近日,树老惯吟风②。楼阁云霄外,溪山指顾中③。漫言仙境寂,灵鼓自逢逢④。注释译文①嵚(qīn)崎:高峻貌。也以比喻人之杰出不群。②吟风:谓树的树叶在风中发出声响,如松涛。③指顾:手指目视。④逢(péng)逢:象声词,像鼓声。诗词鉴赏鼓子峰为福建武夷山山峰名,因其顶有巨石,形如大鼓,故名。操公登峰观石,记录下沿途所见。其山路之崎 详情>>

登鼓 鼓子 子峰


鼓子

武威攻鼓子武威攻鼓子特点声誉武威攻鼓子一队古装黑衣武士,随着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铮纵泉流,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击鼓起舞,将观舞者带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中,这就是号称西部鼓魂的武威“攻鼓子”。“攻鼓子”已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攻鼓子”流传2000余年“攻鼓子”是流传在武威北乡的一种民间鼓乐舞蹈。相传,古时一支军队因战斗失利,被围困于城寨之中,他们急中生智,将兵器藏入鼓腹 详情>>

攻鼓 鼓子


鼓子

攻鼓子舞,又名凉州攻鼓子、武威攻鼓子。是流传于甘肃省武威市的一种民间在武威民间鼓舞形式。攻鼓子舞是汉唐军旅出征乐舞的遗存,是古代生活在河西地区的月氏或乌逊等某个少数民族的一种鼓乐舞。攻鼓子以鼓为道具,以滚法为主要击鼓表演手段,两人一对,五对一组,表演时阵法多变,舞步和谐,干净利落,稳健大方。列入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渊源相关传说表现形式成绩荣誉非遗信息(第 详情>>

攻鼓 鼓子 子舞


鼓子

中文名:鼓子外文名:Drumson表现形式:兰州鼓子、皋兰鼓子、说鼓子等读音词义表现形式(一.兰州鼓子二.皋兰鼓子三.说鼓子)读音ɡǔzǐ词义1.春秋时鼓国的国君。《国语·晋语九》:“中行伯既克鼓,以鼓子苑支来。”韦昭注:“苑支,鼓子鸢鞮也。”2.古军中乐器。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七·旋花》:“其花不作瓣状,如军中所吹鼓子,故有旋花、鼓子之名。”3.见“鼓子花”。表现形式一.兰州鼓子何时形成,立论 详情>>

鼓子


鼓子

中国宋代说唱艺术。和变文相类似,由韵文和散文相杂构成,篇幅较为短小,因此大多文简而事略,每篇大约只有十章左右的歌唱,因歌唱时有鼓伴奏而得名。简介具体介绍起源表现形式歌唱特点曲牌本音乐伴奏兰州鼓子词(其他名字以三弦为主兰州鼓子培训班)困境与出路(演唱活动原始简陋解决继承问题灭顶之灾武林旧事形式不适应当前审美)简介鼓子词是中国宋代的说唱伎艺。演唱时以鼓伴奏,反复应用同一个词调,或间以说白,用来叙事写景 详情>>

鼓子词 鼓子 子词


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汉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河堤都尉许商开凿商河,祝河竣工民众自发鼓伞齐舞以示庆贺。缘起商河舞蹈奇葩源流剖析(劳作生舞武舞成型总之)角色构成(秧歌博士大鼓炮手探马收赠礼人丁伞小鼓花角外角)表演形式(探马-进村街筒子跑场子)风格流派(插伞扛伞举伞)跑场奥秘美好未来缘起商河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据记载汉鸿嘉四年(公元前17年 详情>>

鼓子 秧歌


济阳鼓子秧歌

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一的济阳鼓子秧歌,继被济南市政府列入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舞蹈类)之后,2006年12月31日,又被省政府确定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济阳鼓子秧歌兴起于明朝永乐年间,已有2000年的发展史,是黄河文化的优秀遗产。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济阳鼓子秧歌分别在国家、省、市等各级艺术节上多次获得优秀组织奖、优秀表演奖、优秀演员奖。并多次赴法国、德国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演出,博得了国 详情>>

济阳 鼓子 秧歌


兰州鼓子

兰州鼓子,又名兰州曲子、兰州鼓子词,是流行于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在兰州地区曾经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文化娱乐形式,所以能弹会唱者甚多。如遇喜庆节日,请客宴会,不论在农村的家庭院落,还是集镇的茶肆酒楼,老兰州人聚集在一起弹唱;每当唱到高潮之时,他们便一人演唱而众人帮腔显得气氛十分热闹。形成年代(一,《武林旧事》二、鼓子产生于唐代三、《崔莺莺传》之说四、由宋词、元曲演变 详情>>

兰州 鼓子


商河鼓子秧歌

鼓子秧歌最初发源于济南商河县,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民间为庆丰收而载歌载舞的一种艺术形式。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简介表演形式基本特征源流剖析(鼓子秧歌起源于抗洪斗争鼓子秧歌以武舞成型鼓子秧歌的流传赖于祭祀活动鼓子秧歌从实用功利艺术逐渐向自娱性转化鼓子秧歌的继承发展在当今)组织分工演出活动传承意义简介商河人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年复一年,世代相续,血汗滋润了土地,劳动改变了一切,在 详情>>

商河 鼓子 秧歌


商河县鼓子秧歌

参见:商河鼓子秧歌 详情>>

商河县 商河 河县 鼓子 秧歌


神池踢鼓子秧歌

流传于晋西北神池县境内的踢鼓子秧歌也叫土摊子秧歌,她作为一种特有的、传统的、小型的农村群众文化表演形式,深受群众所喜闻乐见,有较强的生命力。历史渊源流行地区组成和分类化装和表演表演过程重要项目及礼仪(吃饭鼓歌)历史渊源其来历目前有四种说法。一是相传梁山好汉剿灭农民义军方腊部后,接受朝廷正式诏安。阮氏兄弟觉察到当时朝廷腐败,诏安梁山是为了利用义军,一旦利用完,英雄们就会无事可做,无饭可吃,前途依然暗 详情>>

神池 踢鼓 鼓子 秧歌


鼓子

湖北曲种,又名“荆州说鼓”。流行于湖北荆州地区的石首、松滋、公安、监利等县,与石首邻近的湖南几个县也有流传。是一种以说为主,说中带唱,击鼓说书,用唢呐伴奏的民间曲艺形式。流行于松滋、公安、石首、监利等地。老辈艺人认为“说鼓子”是由元、明“词话”衍变而来。演唱说鼓子往往“似唱似说,似说似唱,说唱有板,字句行腔”。分段处用唱过渡到另一段,称为“上韵割断,下韵指路(可以换韵)”。分段句式为四、六、八、十 详情>>

说鼓 鼓子


四坝“滚鼓子

“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一队黑色的古代武士,黑衣、黑裤、黑靴、黑幞头,身背羊皮长鼓,手执枣木鼓锤,在一阵由轻而重,由缓而急,初似铮?流泉,渐如惊雷奔电的隆隆鼓声中起舞,那整齐划一、沉着稳健的步伐,那一往无前、冷峻刚毅的神情,那力贯千钧、震人心魄的击鼓动作,还有那忽而如雁翎般展开、忽而如长蛇般疾冲、忽而旋走太极、忽而列成方阵的进退变化,把人们带进了金戈铁马的古战场,如闻刀枪撞击,铁骑突奔 详情>>

四坝 滚鼓 鼓子


鼓子

“肘鼓子”即“周姑子”之说,据老艺人们讲:过去农村妇女做活时,经常哼唱当地流行的民歌,后来有个姓周的尼姑,集其大成,丰富发展了原有的唱腔,使它逐步流传各地,化妆扮演。于是,当地群众便称它为“周姑子戏”。19世纪60年代,苏北艺人“老满洲”(约1884—1914)举家北迁,与“本肘戏”艺人丁家结亲。他们把流行于苏北、鲁南一带的柳琴戏演唱特点溶于本肘鼓中,加进了丝弦乐器伴奏,使女腔的尾音翻高八度演唱, 详情>>

肘鼓 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