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法身”查询结果

“法身”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法身


法身简介 大乘之中的数种说法 相关文献资料 法身简介 梵语dharma-ka^ya,巴利语 dhamma-ka^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 详情>>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经

《大圣文殊师利菩萨赞佛法身礼经》,一卷,唐朝僧人不空译,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高宗弘历写本。经折装,半开12.7cm×28cm,版框12.7cm×21.3cm,每半开5行,行12字,上下单栏。该经卷前后为明黄洒金笺,织金锦书衣及经函,钤有朱色“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八徵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乾清宫宝”诸玺,经文前有白描佛说法图,末有韦驮像。金粟笺,经文末署“乾隆岁在辛丑仲春月下 详情>>

大圣 文殊 师利 菩萨 赞佛 法身 礼经


法身本有

法身本来就在一切众生的心中的意思。 详情>>

法身 本有


法身大士

见法身菩萨条。 详情>>

法身 大士


法身非相

“法身非相”就是佛告诫众生不能迷信于佛的形象,不应该以三十二相来看佛。《金刚经》的重点中心来了,这里佛又提这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佛已经提出来好几次了。须菩提被佛这么一搞,又昏起头来了,我们如果把佛经当作佛的教育法研究,你看这一位大老师大教授,当时的教育法真够厉害,须菩提明明答对,佛又东教西教,须菩提失去自信,答案也错了,他本来答错的,佛东教西教,他的答案又变对了,此所谓佛的弟子都叫声闻众,跟着佛的声 详情>>

法身 非相


法身非相分

《金刚经》中的第二十六品(第二十六分),梁代昭明太子萧统将《金刚经》分为三十二品,每一品为一分,冠名一个小标题使读者更加快速的了解标题下面的内容。《金刚经》并非只有昭明太子三十二品这一种分法,但是这种分法是最被世人认可的分法。第二十六品法身非相分佛有三十二相、四辩(四种辩才)、八音(八种美妙的声音),但这些都属于佛的应身和化身,不是佛的法身所具有的。法身无形无相,而色相是眼根的幻化,音声是耳根的幻 详情>>

法身 非相 相分


法身古业

【法身古业】《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法身菩萨受界内之生,利益有情者,原用六道古业之种子也。大乘止观曰:‘若作菩萨自在用时,以悲愿力故用彼古业种子,一时于六道中受无量身,教化众生。’是台家一个论目也。 详情>>

法身 古业


法身

观佛法身的观法。 详情>>

法身


法身化生

【法身化生】《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受佛之教化新生于佛家之身也。法华经譬喻品曰:‘今日乃知真是佛子,从佛口生,从法化生,得佛法分。’ 详情>>

法身 化生


法身基金会

【法身基金会(Dhammaka^yaFoundation)】《中华佛教百科全书》现代泰国佛教组织之一。系一甚具影响力的宗教改革运动之主导机构。1970年创建,主持者为达磨差约(Dhammajaya)。本会认为佛教僧侣根据泰国佛教的传统习惯从事宗教祭祀及某些礼仪活动,是对佛陀宣扬的根本精神的背离。因而禁止会内成员参预测命、发放护身符及佛像等活动。在实践方面,本会成员完全放弃泰国传统的实践方法,而投身 详情>>

法身 基金会 基金 金会


法身

【法身记】《佛学大词典》指法身佛之记别。为‘应身记’之对称。于法华经本、迹二门中,属于本门之授记。法华经卷五分别功德品载,无量诸菩萨,闻佛寿命长远之说,而增道损生,及受妙觉极果之法身佛之记别。然二乘已于迹门受应身记,乃为八相作佛而圆满化物之缘,二乘若闻本门开显之说时,则更受法身记。智顗之法华文句卷四上(大三四·四七下):‘八相是应记。既得应记,知必有本。(中略)又此二乘若闻寿量,即同损生得法身记也 详情>>

法身


法身

【法身经】《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经名)一卷,赵宋法贤译。明化身及法身之二种功德,法中具说增一之法数。又宝积三昧文殊师利菩萨问法身经之略名。 详情>>

法身


法身流转

【法身流转】《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真如为法身之体,真如有不变随缘二义,依随缘之义者,击于染净之缘,而变生十界之依正,其所变之十界,即不变之真如,即法身也。谓之为法身流转五道。经曰:‘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法身流转】《陈义孝佛学常见辞汇》法身流转于五道,此法身系指随缘真如而言。经说:‘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 详情>>

法身 流转


法身菩萨

法身菩萨,指累积修行而断除一分无明,即显现一分法性之菩萨。又作法身大士。大智度论卷三十八:‘法身菩萨断结使,得六神通,生身菩萨不断结使,或离欲,得五神通。’此外,或指十地以上之菩萨。 详情>>

法身 菩萨


法身如来

法身如来(一)法身,指佛之自性真身;如来,为佛之尊称。法身虽无去来,然依隐没之如来藏显现为法身,故称如来。释摩诃衍论卷二:‘显示随缘门中自性净心,于染法中隐藏沉没,法身如来未出现故。’(二)即指密教之大日如来。 详情>>

法身 如来


法身

【法身塔】《佛学大词典》密教之‘泥塔供作法’中,安置法身偈(缘起法颂)之塔,称为法身塔。又于‘如法尊胜法’中,观大日如来智法身之种子徤(vam!)为法身之塔。此因徤字为法界之种子,其外形犹如圆塔,故称法身塔。此外印度古来盛行礼拜供养之‘香塔’,即以香之粉末拌水为泥,作成小窣堵波,塔中安置手抄之经文,称为法舍利;此系以经卷乃如来法身舍利之故。[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律分品、玄秘钞卷二、大唐西域记卷九] 详情>>

法身


法身无相

【法身无相】《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涅盘经三十一曰:‘是故涅盘名为无相,善男子无十相故。何等为十?所谓色相,声相,香相,味相,触相,生住坏相,男相,女相,是名十相。’大乘同性经下曰:‘如来真法身者:无色,无现,无着,不可见,无言说,无住处,无相,无报,无生,无灭,无譬喻。’唯识论十曰:‘自性身唯有真实常乐我净,离诸杂染,众善所依无为功德,无色心等差别相用。’【法身无相】《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 详情>>

法身 无相


方便法身

二种法身之一,即应身与化身的总名。见法身条。 详情>>

方便 法身


法身

1.鸠摩罗什所立的三法身是法化生身、五分法身、实相法身。法化生身是由法性化现的化身佛;五分法身是戒定慧等的五分功德;实相法身即空性的诸法实相。2.天台宗所立的三法身是但空法身、即假法身、即中法身。但空法身是小乘的法身;即假法身是大乘别教的法身;即中法身是大乘圆教的法身。 详情>>

法身


天尊法身

威力学习条件天尊法身相传为元始天尊创立的阀门,短时间内令自身的潜能不断涌现。一段时间内令自身气血上限提升,致命一击率增加。<玄>一定时间内受到的伤害就会增加自身攻击力威力消耗真气:590消耗元力:209冷却时间:120秒20秒内令自身气血上限增加1%,提升致命一击率2%。5秒内受到伤害则增加数值相当于自身定身能力的攻击力,最多可以累积2次。下一阶消耗真气:620消耗元力:244冷却时间 详情>>

天尊 法身


五分法身

【五分法身】[出法华玄义释签]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者。戒定慧诸法也。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聚集诸法者。谓聚集色受想行识之法也。)一戒身谓二乘因持无作之戒。戒法成就。证得此身。故名戒身。(二乘者。声闻乘。缘觉乘也。无作戒者。不作意持任运无犯。名无作戒也。)二定身谓二乘因修无漏净禅证此身。故名定身。(无漏者。不漏落生死。净禅者。谓因修禅定。能断诸漏。漏即三界烦恼。既无烦恼。心则清净。故名 详情>>

五分 法身


五类法身

真言宗所说,谓此五类法身,皆含摄在大日如来一大法身内,所有十方三世诸佛菩萨,天龙鬼神,有情无情,皆是毗卢遮那法身所摄,包无不尽。一、自性法身,诸佛真身,法性理智,自然具足,三世常恒,流出三密之法,以教菩萨,有理法身与智法身之别,皆名自性法身。二、受用法身,诸佛的受用法身有二种,一种是自受用身,是自受法乐之身,与理相应,一种是他受用身,是为十地菩萨所现的身,与智相应,皆名受用身法。三、变化法身,诸佛 详情>>

五类 法身


真如法身

佛教术语,不空真如具无量之功德法,故云真如法身,又法身之体,真实如常,故云真如法身。 详情>>

真如 法身


法身

有五种(一)金光明经所说。一理法身,本觉之理性,诸佛众生所具,同一如如之理也。但在众生,为无明隐没,在诸佛为始觉之智显现者,名之为理法身。二智法身,始觉究竟如如之智也。始觉之智究满,与本觉之理契合者,名之曰智法身。金光明经曰:‘唯有如如如如智,是名法身。’(如如者平等之义)。(二)菩萨璎珞经所说。一果极法身,即法性法身也。二应化法身,即方便法身也。璎珞经下曰:‘有二法身:一果极法身,二应化法身。其 详情>>

法身


法身

法身简介大乘之中的数种说法相关文献资料法身简介梵语dharma-ka^ya,巴利语dhamma-ka^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之一。又作法佛、理佛、法身佛、自性身、法性身、如如佛、实佛、第一身。据大乘大义章卷上、佛地经论卷七等载,小乘诸部对佛所说之教法及其所诠之菩提分法、佛所得之无漏功德法等,皆称为法身。大乘则除此之外,别以佛之自性真如净法界,称为 详情>>

法身


法身

概念佛有三身意义概念法身佛,即毗卢遮那佛,汉译:大日如来,是佛教密宗至高无上的本尊,是密宗最高阶层的佛。密宗所有佛和菩萨皆自大日如来所出,在金刚界和胎藏界的两部曼荼罗中,大日如来都是居于中央位置,他统率着全部佛和菩萨,他是佛教密宗世界的根本佛。大日如来依梵音可译成毗卢遮那佛,“如来”即是“佛”的意思。大日如来名称出现在公元七世纪善无畏三藏翻译的《大日经》里。“大日”是除一切暗遍照宇宙万物,能利养世 详情>>

法身


法身普贤

法身普贤,又称普贤王佛、普贤王如来,藏名称“曲古滚都桑波”,是藏传佛教宁玛派崇奉的本初佛。“普”为遍及一切之意,“贤”乃最极妙善,合起来意为此佛众德圆具。据称,此佛与金刚持、金刚萨〖FJF〗劝〖FJJ〗以及显教中的普贤菩萨都是一体的,只因事业有别而有不同名称。他的形象十分特别,为佛的庄严妙好形象,但不穿袈裟,全身裸露,身体呈青色。双身,拥抱一白色明妃,一青一白对比,十分鲜明。其形象在唐卡及壁画中最 详情>>

法身 普贤


法身舍利

【法身舍利】《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与法身偈同。又佛所说之经卷,谓之法身舍利。如来所说实相中道之理,不改不变,性相常尔,故云法身舍利。法华经法师品曰:‘经卷所住处,皆应起七宝塔,极令高广严饰,不须复安舍利,所以者何?此中已有如来全身,此塔应以一切华香璎珞缯幢幡伎乐歌颂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西域记九曰:‘印度之法,香末为泥,作小窣堵波,高五六寸,书写经文以置其中,谓之法舍利也。数渐盈精建大窣堵波, 详情>>

法身 舍利


法身生活

色身是父母所生血肉之躯,当然要依赖物质的衣食住来生活,然而法身是无形无相的理智之体,却用不著这些东西。究竟什么是法身的生活呢?简单来说就是佛法。然而佛法中最重要的纲领要算戒、定、慧三无漏学,尤其是为佛教修学人唯一不可缺的条件,那么戒定慧就是法身的衣食住了,这戒定慧三字为法身生活上最紧要而不可缺一的三要素。这法身生活也可以叫做心灵生活,是以道德和真理是心灵的生活。 详情>>

法身 生活


法身说法

法身说法者,密教之常谈也。在于显教,以法身无说,报化有说为通途,唯台家之圆教,独云法身有说。言法身如来具一切之德,何使无说法之义?净名疏曰:‘法身无缘冥资,一切无说而说,即是法身说法。’四明教行录四曰:‘当知刹刹尘尘,俱说俱听。说听同时,妙哉此境,不可以言想求,不可以凡情测。是大总相法门,寂而常照,法身冥资之境也。’是常寂光土究竟法身之说法也。佛学大词典(日本真言宗之教义法身)丁福保佛学大辞典(金 详情>>

法身 说法


法身

寺庙简介法身寺(WatDhammkaya)位于曼谷市北二十公里处,占地三百六十万平方米(三点六平方公里)。目前寺内有常住僧俗一千多人,其中四百多位比丘,二百多位沙弥,四百多位八戒优婆塞、优婆夷。和泰国众多的古刹名蓝相比,法身寺太年轻,只有二十六年的历史。二十六年前这里是一片沼泽地。现在的住持苏达摩亚那提拉法师(PhraSudharmayanathera,意为正法乘)、副住持巴瓦那维利亚昆法师(Ph 详情>>

法身


法身体性

【法身体性】法相宗(中略)【法身体性】《丁福保佛学大辞典》(术语)论法身之体性诸家不同,先言小乘。小乘理性不论,只以戒定慧解脱知见之五分功德为法身,称为五分法身。次言大乘诸家。三论宗以实相为法身,实相者空理,真空无相,是法身之体性,真空无相,故现其无边之身相也。维摩经方便品曰:‘佛身即法身。’同注:‘肇曰:经云:法身者虚空身也,无生而无不生,无形而无不形。’往生论注曰:‘实相无相,故真智无知也。无 详情>>

法身 体性


法身有相

依诸经一般的说法,法身是无相的,但依天台圆教的极意,则说法身决非无相,而是法性的理体具有依正色心,相相宛然。一个人若三惑究竟清净了,则本性常住之色心便会显现,而依正之二法亦会究竟清净。法华经方便品说:‘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同提婆品说:‘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佛教术语,依诸经论通途之说,则谓法身无色无形,色相庄严不可见。而台家贬之,以为别教已下之说。依圆教之极意,则谓法身决非无相,其言曰:一 详情>>

法身 有相


法身

别称《佛学大词典》的解释《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的解释别称也称“缘起偈”、“缘生偈”《佛学大词典》的解释指佛弟子马星(马胜)比丘为舍利弗所说之‘诸法缘起颂’。又作法舍利、法颂舍利、法身舍利偈。大智度论卷十八(大二五·一九二中):‘佛于四谛中,或说一谛,或二或三,如马星比丘为舍利弗说偈:“诸法从缘生,是法缘及尽;我师大圣王,是义如是说。”此偈但说三谛,当知道谛已在中,不相离故;譬如一人犯事,举家受罪。’ 详情>>

法身


清净法身

同名歌曲法身佛法身(五种法身)同名歌曲清净法身佛,谓吾人之身即是如来法身,故吾人之自性本即清净,并能生出一切诸法。清净法身佛歌手:齐豫专辑:佛心编曲:项仲为演唱:张家祥.齐豫.张淑蓉清净法身佛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佛千百化身释迦牟尼佛当来下生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极乐世界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十方三世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毗卢遮那佛愿力周沙界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法身佛法性之体名法 详情>>

清净 法身


五分法身

一、戒香,谓自心中无过失,无罪恶,无嫉贤妒能的心理,无悭贪嗔忿的念头,无劫掠杀害的意图。二、定香,谓看到一切善恶境相之时,自心不会散乱。三、慧香,谓自心无障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己的真如自性,不造作一切罪恶之事,虽是修行种种善事,但心中不执著所作的善行,尊敬上辈,体念下人,怜悯孤苦,救济贫穷。四、解脱香,谓自心在外境上无所攀缘,不想善,不想恶,安然自在,没有挂碍。五、解脱知见香,谓自心既于善恶都无所 详情>>

五分 法身


五种法身

【五种法身】[出华严经随疏演义钞]一法性生身谓此法性。体本圆常。该通万有。如来之身。由此出生。故名法性生身。二功德法身谓如来以万行功德为因。而成法身之果。故名功德法身。三变化法身谓如来法身。无感不形。无机不应。如千江月。随水现影。影虽有殊。月本是一。故名变化法身。四虚空法身谓如来法身。融通三际。包括大千。一性圆明。诸尘不染。故名虚空法身。(三际者。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也。)五实相法身谓如来法身。 详情>>

五种 法身


应化法身

指自法身佛应现之佛、菩萨、人、天、鬼、畜生等无量身。又称他受用报身、应身、化身。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载,自初地至佛地,各有二种法身,即法性身与应化法身。谓于第一义谛之法中,由实性生智(般若),故为实智之法身;法名自体,集藏为身,一切众生之善根,感此实智之法身,故法身能应现无量之法身。一切世界国土身、一切众生身、一切佛身、一切菩萨身,皆悉能现不可思议之身。同经卷下另举二法身,即果极法身、应化法身。其应 详情>>

应化 法身


转五蕴成五分法身

概述基本解释概述【转五蕴成五分法身】[出请观音经疏]蕴即积聚之义。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也。五分法身。身亦聚集之义。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谓众生若能持戒修习定慧。行诸净业。则能转此五蕴色身。而为五分法身也。基本解释涅盘经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也。一转色蕴成戒身色蕴者。即眼耳鼻舌身诸根积聚之名。戒。防止身三口四之法。谓众生若能持戒坚固。得身清净。则戒体成就。无持无犯。 详情>>

五蕴 成五分 成五 五分 法身


自性法身

自性法身是断尽二障获得永恒清净的虚空境界,分原本清净和离垢清净。在佛的四身中唯有自性身属于永恒不变的无为法,也称为“无为法身”。永恒不变的无为法是因为粗细分二障及其深层习气已彻底消除永不回生,与暂时性的抑制、控制以及条件不具备而未生之事物有所不同。 详情>>

自性 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