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日讲”查询结果

“日讲”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钦定日讲四书解义

《钦定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清喇沙里、陈廷敬等撰,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武英殿刻本。版框19cm×14.5cm。半页9行,行18字,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卷前有康熙十六年十二月御制序、同月喇沙里等人刊毕进呈疏及喇沙里、陈廷敬等57位编撰官职名。康熙十六年三月,清圣祖玄烨命儒臣喇沙里、陈廷敬等编撰刊刻《日讲四书解义》,并亲自写序。十二月书成。康熙帝认为《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详情>>

钦定 日讲 四书 解义


日讲书经解义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基本信息作者:圣祖仁皇帝编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ISBN:9787807202943出版时间:2005-05-01版 次:1页 数:385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国学>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内容简介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 详情>>

日讲 讲书 书经 解义


日讲易经解义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信息作 者:康熙三十二年圣祖仁皇帝著丛书名:钦定四库全书荟要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ISBN:9787807202813出版时间:2005-05-01版 次:1页 数:523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国学>国学研究内容简介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 详情>>

日讲 易经 解义


日讲易经解义:康熙皇帝听课讲义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本书目录基本信息作者: 宋书功出版社: 中医古籍条形码: 9787801749284;978-7-80174-928-4ISBN: 9787801749284 出版时间: 2011-2-1开本: 16开 页数: 419定价: 46元内容简介盖《诗》《书》之文,《礼》《乐》之具,《春秋》之行事,罔不於《易》会通焉。汉班固有言:“六艺具五常之道,而《易》为之原”。讵不信欤?朕夙兴夜寐, 详情>>

日讲 易经 解义 康熙 皇帝 听课 讲义


日讲春秋解义

《日讲春秋解义》,十八卷,《总说》一卷,(清)库勒纳等撰,清乾隆二年(1737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每行18字。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版框18cm×14.2cm。卷前首为圣祖仁皇帝《御制日讲春秋解义序》,次为乾隆二年高宗《御制序》,序尾钤“惟精惟一”白文方印一、“乾隆辰翰”阳文方印一,再次康熙、雍正两朝纂修官名,包括库勒纳、允礼等52人。此书于康熙时就已定稿,日讲诸臣多用宋胡安国之说。胡氏之 详情>>

日讲 春秋 解义


日讲

明清代官职名。主要是主皇帝敷陈经史、回答皇帝咨询、兼记皇帝言行的官员。简介典故官职(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三时期)其他简介明朝由翰林院年高资深的学者充当。明孔贞运《明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墓志铭》:“赐进士及第、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总裁国史玉牒、同知制诰、起居经筵日讲、通家侍生孔贞运顿首拜撰”。典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谕:“朕惟自古帝王,勤学图治,必举经筵 详情>>

日讲 讲官


日讲礼记解义

《日讲礼记解义》,六十四卷,(清)鄂尔泰等撰,张廷玉等整理,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武英殿刻本。半页9行,每行18字。黑口,四周双边,双鱼尾。版框18.5cm×14.3cm。卷前有《圣祖仁皇帝御制日讲礼记解义序》和乾隆十二年(1747年)陈邦彦奉敕敬书高宗《御制序》,乾隆十四年十一月十九日奉旨开列的纂修诸臣职名,其中原任鄂尔泰等19人,现任弘昼、张廷玉等16人。清圣祖玄烨命儒臣将《五经》、《通鉴 详情>>

日讲 礼记 解义


日讲起居注官

清官名。顺治十二年(1655)置日讲官。康熙九年(1670)置起居注馆,满、汉记注官皆以日讲官兼摄,但仍分为二官。二十五年,停日讲,起居注官仍系衔“日讲”二字。五十七年,省起居注馆并归内阁。雍正七年(1723),复置日讲起居注官,此后,日讲与起居注合而为一,由翰林院、詹事府官以原衔允任。凡皇帝御门听政、朝会宴享、大祭祀、大典礼、每年勾决重囚及常朝,皆以日讲起居注官侍班。凡谒陵、、校猎、巡狩皆随侍扈 详情>>

日讲 起居 注官


日讲四书解义

《日讲四书解义》·二十六卷康熙十六年清圣祖仁皇帝御定。自朱子定著《四书》,由元、明以至国朝,悬为程试之令甲,家弦户诵,几以为习见无奇。实则内圣外王之道备于孔子,孔子之心法寓于《六经》,《六经》之精要括于《论语》,而曾子、子思、孟子递衍其绪。故《论语》始於言学,终於尧舜汤武之政、尊美屏恶之训;《大学》始於格物致知,终于治国平天下;《中庸》始于中和、位育,终于笃恭而天下平;《孟子》始于义利之辨,终於尧 详情>>

日讲 四书 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