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回教”查询结果

“回教”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回教大众》

参见:回教大众 详情>>

回教 大众


回教继承法与其他继承法之比较》

参见:回教继承法与其他继承法之比较 详情>>

回教 继承法 继承 承法 其他 继承法 继承 承法 比较


回教考》

参见:回教考 详情>>

回教


回教青年》

参见:回教青年 详情>>

回教 青年


回教文化》

参见:回教文化 详情>>

回教 文化


回教与尊孔》

参见:回教与尊孔 详情>>

回教 与尊 尊孔


回教月刊》

参见:回教月刊 详情>>

回教 月刊


回教葬礼述要》

参见:回教葬礼述要 详情>>

回教 葬礼 述要


回教哲学》

参见:回教哲学 详情>>

回教 哲学


回教真相》

参见:回教真相 详情>>

回教 真相


《考证回教历史》

参见:考证回教历史 详情>>

考证 回教 历史


东北回教周报

《东北回教周报》中国伊斯兰教地区性的周报。20世纪40年代后期,东北回教协会主办,每星期五主麻日出版,社址设在长春市珠江路5段11号。该报为8开两个版面,有重要新闻及文章时出4版。该报主要宗旨为报道东北各地回教协会活动和国内外伊斯兰教动态,介绍伊斯兰教知识。辟有国内外新闻、教义探讨、特写、每周一题、新月(文艺栏)、读者信箱、短评、现代学生、学术论著等栏目。曾刊载过《王岱舆阿衡轶事》、《中国回教之学 详情>>

东北 回教 周报


回教大众

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月刊。1938年2月创刊于武汉。主编沙蕾。通讯处设在武昌紫阳村5号,后迁至汉口。后因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武汉,同年末又迁往重庆。该刊由回族知识分子创办。主要任务是宣传穆斯林大众的抗日救国活动。其《发刊辞》说,在中国全民抗战之时,全国教胞以爱教爱国的精神,承担起神圣卫国之使命,动员起来,投入抗战,献身于中华民族,并唤起世界回教大众的同情和援助。该刊还登载有伊斯兰史、圣贤传略、教义研究、 详情>>

回教 大众


回教

回教党(PartiIslamMalaysia):马来西亚主要反对党,原称泛马伊斯兰教党。以马来穆斯林为主的宗教政党,主要势力在北马。1951年8月23日成立,1973至1977年曾加入国民阵线。1959至1978年和1990年至今在吉兰丹州执政,1999至2003年在登嘉楼州短期执政。1992年8月决定在吉兰丹州实施伊斯兰刑事法。党员80万。现任主席哈迪阿旺(HADIAWANG)。 详情>>

回教


回教继承法与其他继承法之比较

伊斯兰教法学著作。作者阿卜杜勒·穆泰阿迪,原作为阿拉伯文。全书共分四章:第一章介绍伊斯兰继承法的基本内容和理论。第二、三章介绍古埃及、古代东方民族、阿拉伯蒙昧时代、犹太、古希腊、西罗马的继承法以及现代继承法,包括法兰西式和社会主义式的继承法。第四章则通过21个分节从各个方面将伊斯兰继承法和古代、现代的各种继承法作比较,从而论证作者关于伊斯兰教继承法优于其他继承法的基本观点。作者的立论原则是:表明某 详情>>

回教 继承法 继承 承法 其他 继承法 继承 承法 比较


回教

中国伊斯兰教史论著述。又名《回教考证》。清末回族学者白铭庵撰。全文连同注疏4000多字,20世纪初曾在广东《岭南日报》刊载,后应友人之求辑录成册。现有宣统元年(1909)西安大林石印局印本,以及由马福祥题署书名、与《据理质证》一书合刊的1922年清真书报社铅印本。据梅逊《中国回教书目》称,该书还有1916年重印本。作者在“序言”中谈此书宗旨时说:“回教入中国久矣;其门墙高峻,其戒律谨严,教外无由参 详情>>

回教


回教青年

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月刊。原名《回教青年月报》,后改此名。1936年4月创刊于南京,主编石觉民。社址设在南京健康路3l号净觉寺内。先后出版过16期。1938年初社址迁往兰州后,开始印行“抗战特刊”,即新1卷l~4期。抗战胜利后出“还都号”,期数另起。该刊的宗旨是:“沟通回汉感情,传递边地消息,发扬回教真义,灌输回民知识”。刊登的文章内容比较广泛,包括“边地及各地回民之消息、教义及各种常识之释疑、回教 详情>>

回教 青年


回教文化

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性季刊。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于1941年夏在重庆创办,社址设在张家花园62号。出版发行约4期,第3~4期合刊,于1942年7月出版。该刊宗旨为研究中外伊斯兰文化,弘扬伊斯兰教义,沟通中国文化与伊斯兰文化,建设中国伊斯兰教的新文化。其刊载内容主要为关于伊斯兰文化的学术论著、译述、介绍、史乘,《古兰经》、圣训研究;教萃选辑等,曾发表了希拉伦丁的《经堂用语研究》、白寿彝的《滇南丛话》、薛文 详情>>

回教 文化


回教与尊孔

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文化著作。亦名《回教信仰与儒学之关系》。作者唐崇正。1941年9月由北京世界回教书局出版,震宗报社发行。系1940年作者针对日伪新民学会部分成员在复兴东方文化的旗号下,提出“尊孔读经”,并主张学生参拜文庙,学校悬挂孔子像,行叩拜礼一事,所作的发言和广播稿。作者认为此事“有不合于回教人之地方”,如强行实施叩拜偶像,轻者造成回民学生退学,重者容易导致事端,遂获得教内外人士的广泛支持。不 详情>>

回教 与尊 尊孔


回教月刊

①中国伊斯兰教宣教刊物。1939年8月在上海创刊。社址设在重庆路余庆里6弄12号,后迁至重庆路马安里5弄13号。由上海清真肉食行业穆斯林组织的“中国回教宣道所”主办。主编完捷三。后因资金缺乏,改出双月刊,每期4个版面,共约刊印16期,另外还出过两期古尔邦节专刊和一期斋月特刊,约于1941年12月停办。该刊宗旨为:“为发展宣传大道的力量,为要彻底贯彻本来的志向,为要仰附真诚真道教胞们的企求,特行集中 详情>>

回教 月刊


回教葬礼述要

中国伊斯兰教丧葬礼仪著述。许昌张清林著。马松亭作序。1944年由桂林回教文化出版同志会印行。作者针对当时穆斯林“丧礼事务每多不合教规”,且“常见有人不识教礼,囿于风气沾染陋俗,甚且恣意奢侈,专务外观”,遂据《泰哈塔威》(al—Tahtawi)、《伟戛业教法经解》(Sharhal-Wiqayah)等教法典籍,介绍了关于穆斯林丧葬的有关规定和仪则。全书除“引言”外,主要讲述了3个问题:(1)弥留之际应 详情>>

回教 葬礼 述要


回教哲学

伊斯兰教宗教哲学论著。亦译《回教一神论大纲》或《回教一神论》。原作者为埃及近代伊斯兰著名学者穆罕默德·阿布笃。该书原为作者在贝鲁特皇家学校任教时的讲义稿,后经作者整理汇集成册,曾被爱资哈尔大学作为哲学课教材。1933年马坚在埃及开罗将全书译为汉文,由纳忠帮助誊清后寄回国内。后由译者修订原稿后,于193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回教哲学》开头有译者和埃及光塔月刊社负责人穆罕默德·拉希德·里达所作的 详情>>

回教 哲学


回教真相

伊斯兰教教义学著作。作者侯赛因·吉斯尔(Husainal-Gisr,1845~1910),系叙利亚特利波里(Tripoli)人。该书出版后,曾在叙利亚、埃及、土耳其、印度、高加索等地多次重印。汉文译者马坚。1938年1月初版,曾多次再版,1951年11月修订后出了第四版。该书未分章节,是按问题叙述的。其主要内容为阐明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调和宗教与科学。作者认为凡是理智的证据,如科学家由实验得来的原 详情>>

回教 真相


考证回教历史

基本信息作者简介《考证回教历史》出版马良骏所著《考证回教历史D一书,近日已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已故宗教界著名人士、原新疆回教总教长、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常委马良骏阿匐撰于解放前的一部伊斯兰教史、回族史学术著作,曾于民国28年(1939年)刻印约数十本,影响很大。本书原文用文言文写成,并夹杂有很多经堂语,译者是根据民国三十六年翻译为白话文。基本信息出版社:新疆人民出版社·开本:32·ISBN 详情>>

考证 回教 历史


世界华人回教

世界华人回教会群众团体。1989年成立,属于华人宗教团体,穆斯林学者阿里·蒋敬参与该会筹建。世界华人回教会以“兴教救国为目的,以生产教育为途径”,强化穆斯林的信仰。其领导机构为理事和监事会,下设经学、教养、调查、文书、会计。还设有“教养董事会”和“养老扶助金”,举办“穆斯林学校”1所。经费来源主要是穆斯林群众捐助和寺产收入等。该会在兴办穆斯林教育、管理穆斯林公产、公墓,经办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很有成效 详情>>

世界 华人 回教


世界回教史略

《世界回教史略》中国伊斯兰教历史著作。作者水子立。1922年成书,经丁静庵参订,于1923年由北平牛街清真书报社出版,1930年3月再版时略有增改。卷首有马福祥作的序和作者自序。该书为文言体,分上、下两卷,共18章,约3万余言。上卷9章,概述伊斯兰教的创传和阿拉伯帝国的兴衰,及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其中包括穆罕默德略纪,大食国记,文米亚政府记,大食国分裂记,东西大食国记,十字军战记,土耳其记。下卷分述 详情>>

世界 回教 史略


台湾回教

中国台湾地区伊斯兰教社团。成立于1953年,会址设在台北文化清真寺。现任理事长萧永泰,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振宇。该会自称有近5000名会员,军政人员居多。该会主要承包经营台北、台中、高雄三市的穆斯林宰牛业,参与接待中东阿拉伯国家的穆斯林宾客及交往活动,组织每年的朝觐活动,据称该会争得“台湾朝觐团”名额的半数(另一半名额为台湾“中国回教协会”)。因与台湾“中国回教青年会”关系密切,又同设在文化清真寺内 详情>>

台湾 回教


台湾中国回教文化教育基金会

台湾地区穆斯林文化教育福利基金团体。1976年6月成立于台北清真大寺,由穆斯林商界人士常子春(?~1989)发起创办,为首任董事长。其宗旨:为从事伊斯兰教研究者提供奖学金;为编纂伊斯兰教书刊筹集出版经费,对热心并促进伊斯兰教事业兴盛者颁发奖金,为其提供有关伊斯兰教方面的旅行费用等。该基金会为鼓励穆斯林青年积极求学,分别设有穆斯林研究生、大专院校学生及高中学生常年奖学金,同时还推荐、资助穆斯林青年出 详情>>

台湾 中国 回教 文化教育 文化 化教 教育 基金会 基金 金会


西北回教生活

《西北回教生活》中国穆斯林概况资料汇编。系由《回教青年》月报主编石觉民将该刊历年发表的有关西北穆斯林宗教、社会、教育、经济、习俗等各类文章汇编而成,约10多万字,分为两辑,第一辑于1945年在兰州由《回教青年》月报社出单行本发行,第二辑未能出版。编者刊印此书的目的是让“国人相互了解,以趋于精诚团结之途”,故“以客观之立场,据实记载,藉以供教内外人士之参考”。全书分14部分,除“前言”(代序)、“编 详情>>

西北 回教 生活


香港回教妇女会

中国香港伊斯兰教社团。1953年成立。现任主席傅守飞,兼任香港中国回教协会第39~40届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员包括香港各不同种族的穆斯林妇女。主要任务:对香港穆斯林妇女的各种活动进行指导,维护妇女合法利益,发展福利,辅助会友,推动教务。除与港地各伊斯兰教社团保持联系、合作并举办各种宗教活动外,还经常发动会员为教内外人士提供社会福利服务,在爱群道清真寺举办武术、舞蹈训练班等,亦常与香港中国回教协会 详情>>

香港 回教 妇女


中国回教促进会沪支部

民国元年(1912年),王宽等人在北京成立中国回教促进会,旨在“联合国内回民,发扬回教之义,提高回民知识,增进回民福利”。上海支部何时成立失考。由于促进会沪支部的工作基本上由上海清真董事会代行,“沪支部”仅有名称,并无实质性机构。袁世凯称帝,筹安会以北京回教促进会名义电请全国各地支部劝进。上海以“事关政治,不敢妄议”,而拒绝劝进,并将复电原文在沪登报发表,昭明态度。 详情>>

中国 回教 促进会 促进 进会 支部


中国回教公会

中国伊斯兰教民间团体。1929年10月,由哈少夫、马乙棠、沙善余、伍特公、孙燕翼、达浦生等人发起在上海成立。其宗旨是:(1)联络国内穆斯林情谊,共谋回民公益事业。(2)团结全国穆斯林,辅助国家。其工作任务是:(1)造就优良阿訇,以发扬伊斯兰教教义,砥砺道德。(2)广设学校,以振兴平民教育,启牖民智。(3)兴办职业教育,以提高回民生活。(4)延请名人讲演,以实施公民训练。(5)创设医院、图书馆等慈善 详情>>

中国 回教 公会


中国回教经书局

中国伊斯兰教经书出版发行机构。1928年由买俊三(1888~1967)发起创办于上海西门内西仓桥华兴里43号。以“宣扬发展圣教,沟通回汉文化”为宗旨。买俊三任主编,黄承才任副主编。书局附设印刷装订工场。初建时期,主要经销埃及哈勒比书局原版《古兰经》、圣训经,及有关教义、教法、经注和语言、修辞等各学科的经书。1930年书局扩大编译经书范围,设立编译、印刷、装订、营业等业务。先后编译出版了《中阿对照拼 详情>>

中国 回教 经书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是回族人民爱国主义传统的产物,是粉碎日寇分化瓦解中华民族阴谋,坚持全国各民族团结抗日的产物。中国回教协会的前身是1937年由王静斋、时子周等人在河南发起成立的中国回教救国会,1938年春,会址迁武汉,改名为“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唐柯三、孙绳武等政府官员纷纷加入,性质遂由民办变为官办。1939年更名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1946年改名“中国回教协会”,白崇禧出任第一任理事长,副理 详情>>

中国 回教 救国 协会


中国回教留埃学生部

20世纪30年代中国穆斯林留埃学生机构。全称“埃及爱资哈尔大学中国学生部”。1933年5月1日由云南明德中学伊斯兰学者沙国珍倡导创办,并任部长。该部设于爱资哈尔大学内,其主要任务是“为中国造就健全师资,以供国内回教教育上的需求”。入校条件和接洽办法是:凡“中国回教各团体、各学校,若有志来埃留学者,须于事前由派遣学生之团体或学校,用函向本校直接接洽,后核准复函”方可入校。该部由该校聘请有关人员负责部 详情>>

中国 回教 留埃 学生部 学生 生部


中国回教留埃学生团

中国伊斯兰教留学生团体。据庞士谦著《埃及九年》记述,中国穆斯林赴埃及爱资哈尔大学留学的人,有史可考的首推马复初阿訇。他曾于1836年在该大学学习1~3年。20世纪后,王浩然、哈德成、王静斋等阿訇,均先后赴埃及游学或在爱大就读。到1930年止,中国留埃学生皆系个人自发自费前往,组成“留埃学生团”者则自1931年起到1945年止,共有6届:第一届由上海伊斯兰师范与云南明德中学派遣,由明德中学训育主任、 详情>>

中国 回教 留埃 学生


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会报

《中国回教青年学会会报》中国回教青年学会机关报。1936年9月在南京创刊。不定期出版。总编辑王曾善,副总编辑周仲仁。刊址设在南京太平路301号。该刊先后出过3期,第3期于1937年4月刊印。创刊宗旨是:促进回民教育,传播伊斯兰教知识,发扬回教文化,并报导中国回教青年学会的活动情况。多由会员撰稿,也发外稿。刊物栏目有译丛、论著、讲演词、伊斯兰教常识(历法、持斋用语等)、回民快览(斋月功课时间表、伊斯 详情>>

中国 回教 青年 学会 会报


中国回教青年研究社

民国18年6月,上海穆斯林青年知识分子傅统先、鲁忠辅、陆昌洪等发起创办中国回教青年研究社。聘请哈德成、达浦生、哈少夫为该社指导员。该社宗旨:“宣传宗教,发扬教义,改良恶习,注重青年道德之培养,指导青年人之环境,唤起教友团结精神。”共有社员100余人,创办社刊《回教青年月刊》,共出12期,民国21年停刊。民国22年该社活动停顿。 详情>>

中国 回教 青年 研究社 研究 究社


中国回教书局

中国回教书局: 民国时由我国伊斯兰教音韵学家买俊三在上海创办。买俊三在20年代初曾留学印度、埃及。回国后应聘任上海小桃园清真寺经堂教师,他有感于我国伊斯兰经典奇缺,遂开设书局影印《教律经》、《喀最经注》、《门志德字典》等阿拉伯文、波斯文原版经典巨著,同时出版《回教哲学》、《回教与基督教学术文化》等译著,并亲自拟定《中阿会话》、《阿文标准拼音读本》、《回教六大信仰》、《中阿对照黑天》等读物,便利穆斯 详情>>

中国 回教 书局


中国回教书目

《中国回教书目》中国伊斯兰教历史文献英文书目。又名《中国伊斯兰教经典文献书目简述(1925年前)》。伊斯哈格·梅逊编,1929年北京文殿阁书庄发行。该书搜集了自明末清初至1925年近300多年间的318种中国伊斯兰教经典文献和部分伊斯兰教刊物的名称。这些著作除少数为阿拉伯文外,大部分是用汉语写成,编者根据自己当时所搜集到的原著,分别作了介绍,包括原著的作者、页码、出版年月、序跋情况、主要内容、版本 详情>>

中国 回教 书目


中国回教文化协会

中国现代伊斯兰教民间文化团体。1934年由马天英、鲁忠翔、王义、马辅国、傅统先等人在上海呈报市社会局批准成立。其宗旨为提高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文化水平。拟定进行的主要工作有:发行伊斯兰教学术研究刊物,编辑伊斯兰文化丛书,沟通各伊斯兰国家的文化交流。其目的是“欲于真、美、善三方面发扬中国回教之文化思想”。后由于经费匮乏,并“未得一般教友之理解,卒至事与愿违,无能为力”,除傅统先于1937年7月撰写出一部 详情>>

中国 回教 文化 协会


中国回教文化学会

中国穆斯林学术文化团体。1938年冬,由白寿彝、杨敬之、谢激波等人在广西桂林发起成立。其宗旨是:弘扬伊斯兰教文化,翻译或介绍伊斯兰教著作。负责人为白寿彝、马坚、杨敬之。1941年改名为“伊斯兰文化学会”。会员有白寿彝、马坚、纳忠、张秉铎、哈德成、庞士谦、穆广文、马宗融、马继高、白亮诚、薛文波、马汝邻等。该会成立后,曾分别在中央大学、云南大学开设伊斯兰文化讲座,由白寿彝、纳忠分别讲授,出版伊斯兰文化 详情>>

中国 回教 文化 学会


中国回教宣传所

原名上海回教宣传所。民国22年11月成立。该所会址:长寿路梅芳里100号。该所主要负责人为药水弄清真寺理事长马义方等。成立目的在于宣传回教。该所初聘望乐天阿訇为主任。民国23年,望乐天受聘山东宣教,聘刘复初阿訇继任。不久,又聘上海伊斯兰师范学校毕业生张怀德任该所主任。编辑发行《晨镜报》。八一三事变后,改聘完捷三阿訇任主任,主编发行《回教报》。民国28年夏,完捷三辞职,另组中国回教宣道所,中国回教宣 详情>>

中国 回教 宣传


中国回教宣道所

民国28年夏,上海牛肉庄、牛肉馆两业穆斯林段润洲、展聚隆、童隆章、于顺和、马华卿等与重庆路清真寺教长完捷三发起成立中国回教宣道所,由完捷三任该所主任,沙承恩任助理。该所主要活动在各清真寺宣讲伊斯兰教义,曾编辑《回教月刊》,共出3期。民国30年,完捷三辞职去浙江嘉兴回教堂任教长。暂推王寿富乡老主编《回教月刊》,在斋月内发行特刊1期,即停止活动。 详情>>

中国 回教 宣道


中国回教总联合会

日伪组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为分裂回回民族、破坏中国人民抗战,达到它奴役中华民族的目的而建立。该伪组织是1938年1月由日本华北方面军派顾问高垣信协助回奸马良及王瑞兰、刘锦标等在北京组建,并选择广安门大街东北大学旧址为会所。同年2月,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成立大会,在日本特务机关长喜多诚一、汉奸政治头目王克敏、汤尔和的主持参加下正式成立。其章程云:“本会对外主张中日满三国紧密提携,坚决反对共 详情>>

中国 回教 联合会 联合 合会


查姆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增列九个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墨西哥马雅古城卡拉克摩尔及阿富汗查姆一个回教寺院尖塔和考古遗址。其它荣登世界文化遗产之列的还有埃及西奈山的圣凯萨琳修道院、印度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德国商城斯塔桑和维斯马两地历史中心,及苏里南的巴拉马利波市的旧市区中心等。基本资料(基础简介历史资料谈论内容)地理地貌(基本概述资源丰富战乱影响)考古遗址(背景资料发现经历个人猜测)基本资料基础简介英文:M 详情>>

查姆 回教 寺院 尖塔 考古 遗址


泛马回教

泛马来西亚伊斯兰党或泛马来西亚回教党(PartiIslamSeMalaysia,PAS),简称“回教党”,原称“泛马来亚回教党”(PersatuanIslamSa-Malaya/Sa-TanahMelayu),至1971年其正式的全称才改为现名,是马来西亚唯一一个由独立迄今持续活跃的反对党。简介成立简介主席:哈迪阿旺署理主席:纳沙鲁丁成立:1955年5月31日总部:泛马来西亚回教党总部No.318 详情>>

泛马 回教


福州回教

中国福州穆斯林群众团体。1937年秋成立,会址设在福建省福州市南大街清真寺。该会以“兴教救国为目的,以生产教育为途径”。其领导机构为理事和监事会,下设经学、教养、调查、文书、会计、庶务瞰。还设有“教养董事会”和“养老扶助金”,举办“清真公学”1所。该会在三元、永安等县设立了分会。经费来源主要是穆斯林群众捐助和寺产收入等。该会在兴办回民教育、管理穆斯林公产、公墓,经办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很有成效。193 详情>>

福州 回教


国家回教

位于马来西亚吉隆坡火车站西北面的苏丹大道(JalanSultanHishamuddin)。1965年落成,可容8000人作祈祷。有一座73米高的尖塔及一座有18角的寺庙,象征马来西亚的13个州和回教的5大规条。每逢星期五早上,虔诚的教徒便来此祈祷。旅游者入内参观要着装整洁,并且脱鞋。女士要批上黑纱,以示圣洁。 详情>>

国家 回教


回教

参见:伊斯兰教 详情>>

回教


回教

参见:伊斯兰教 详情>>

回教


回教坟场

回教坟场简介其他介绍回教坟场简介回敎坟场,澳门信奉伊斯兰教敎徒之安葬场所。位于摩啰园路,新口岸水塘之侧,与澳门治安警察厅总部之修车厂为邻,占地面积颇大。回敎坟场入口建有一座高大门楼,上书“澳门伊斯兰法眞寺及坟场”,表明该坟场内还设有法眞寺,为回敎徒提供朝拜。该门楼建于1973年6月27日,由亚当建造酋长,Mrs.HalimaBisheik捐助。其他介绍回敎坟场内葬有不少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之伊 详情>>

回教 坟场


回教天使

名称历史背景:形象特征:名称回教天使——米迦勒(Michael)历史背景:杨耐冬译的「失乐园」译迈克尔。所谓「与神相似者-WhoIsLikeGod」,上帝身边的首席战士,天界天使团的领导者。米迦勒可能是卡地亚的神祗融入基督教的产物。在旧约圣经中提及名称的大天使仅米迦勒和加百列(罗马天主教承认另一部「托比书」为旧约经典之一,其中有提及拉斐尔)。和回教的天使米卡尔Michal可能为同一人。其位阶有炽天 详情>>

回教 天使


回教天使-加百列

参见:加百列 详情>>

回教 天使 加百列 加百 百列


回教天使-亚兹拉尔

参见:亚兹拉尔 详情>>

回教 天使 亚兹拉尔 亚兹 兹拉 拉尔


回教天使-伊比利斯

参见:回教天使 详情>>

回教 天使 伊比利斯 伊比 比利 利斯


回教天使-伊斯拉菲尔

参见:伊斯拉菲尔 详情>>

回教 天使 伊斯 拉菲尔 拉菲 菲尔


马来西亚泛马回教

马来西亚泛马回教党(PartiIslamSeMalaysia,PAS),简称“回教党”,原称“泛马来亚回教党”(PersatuanIslamSa-Malaya/Sa-TanahMelayu),至1971年其正式的全称才改为现名,是马来西亚唯一一个由独立迄今持续活跃的反对党。主席:哈迪阿旺署理主席:纳沙鲁丁成立:1955年5月31日总部:泛马来西亚回教党总部。成立及发展(起源于巫教崛起与壮大顺利执政 详情>>

马来西亚 马来 来西 西亚 泛马 回教


民答那峨回教自治区

名称背景发展历程名称民答那峨回教自治区(AutonomousRegionofMuslimMindanao,ARMM)&1996年和平协定成立1996年9月,菲律宾政府与国内伊斯兰教反政府势力主流派莫洛民族解放阵线(MNLF)达成和平协定,由民答那峨岛的四个州成立民答那峨回教自治区,由MNLF领导者米苏阿里(NurMisuari)担任该自治区行政首长。内容根据1996年的和平协定,ARMM有 详情>>

民答 答那 那峨 回教 自治区 自治 治区


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

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介绍版本一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介绍版本二青海回教教育促进会介绍版本一中国青海穆斯林文化教育团体。1922年5月27日在西宁成立,初名为“宁海回教教育促进会”,由当时任宁海镇守使的马麒兼任会长,西宁东关大寺教长马骏阿訇任副会长。会址设在该寺内。其宗旨是“促进回教青年学生教育并阐述回教真谛”。成立伊始除扩建主要面向回族子弟的西宁同仁学外,还在穆斯林聚居区碾伯(今乐都、民和二县境)、巴燕 详情>>

青海 回教 教育 促进会 促进 进会


香港回教信托基金总会

香港穆斯林的联合组织。19世纪末经香港政府批准成立。20世纪初,香港政府把各清真寺和穆斯林坟场交由该组织管理,并令其负责管理穆斯林的各项事务。总会下设若干分会,各派两名代表参加总会。总会所管清真寺4座,其中香港3座,九龙1座,并管理跑马地和柴湾、连臣角穆斯林坟场两处。香港伊斯兰协会、巴基斯坦协会、印度穆斯林协会、香港达乌德·布哈里协会是总会的成员组织。总会经费来源靠各宗教团体成员捐款,到1984年 详情>>

香港 回教 信托 基金 总会


香港中国回教协会

简介主要宗旨社会影响简介中国香港伊斯兰教主要社团。其前身是香港中国回教文化研究会,实即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香港分会,成立于1938年。1941年日军侵占香港后,会员星散,会务停顿。1947年,由白学修(1900~1985)、刘就、马慎康、脱维英等人筹备复会,并“为了更符合广大教胞需要”而决定易为今名。1949年获香港社团注册处批准正式成立。会址几经变迁,现设在香港北角锦屏街东发大厦B座四楼B4号。设执 详情>>

香港 中国 回教 协会


香港中华回教博爱社

中国香港华裔穆斯林人数最多的伊斯兰教团体。1918年获香港政府批准立案注册,1927年正式完成社团注册手续,1929年正式成立。社址在湾仔陈东里7号。前任主席脱维善,现任主席哈耀恩。自创立以来,致力于推进伊斯兰教事务,积极发展文化教育和群众福利事业。举办有屯门友爱村伊斯兰幼稚园、青衣长安村伊斯兰博爱幼稚园、伊斯兰小学、伊斯兰英文中学等。曾大力支持香港中国回教协会的成立,一度协助该会办理学务、社务。 详情>>

香港 中华 回教 博爱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学术文化月刊。1939年10月5日创刊于重庆,由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主办。社址在张家花园62号。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迁回南京太平路310号继续出版。该刊自第3卷1期起改名为《中国回教协会会报》。先后出版过8卷,1948年末停办。该刊宗旨是“提高教胞国家与民族意识,集中抗战建国力量,阐扬教义,推行教务”。刊载的内容有伊斯兰经训、教义介绍、学术论著、文艺作品 详情>>

中国 回教 救国 协会 会刊


中国回教俱进会

中国穆斯林的民间文化团体。1912年7月由王宽、侯德山等人发起在北平(今北京)成立。其宗旨是:“联合国内回民,发扬回教教义,提高回民知识,增进回民福利。”总会(后改称“本部”)设在北平,各省区设支会(部)。总部设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2人,理事若干人,名誉理事长2人,名誉理事若干人,参议长1人,副参议长2人,参议若干人。第一任理事长王宽,第二任理事长常耀奎,副理事长侯德山、杨开甲,参议长马邻翼,副参 详情>>

中国 回教 俱进 进会


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

简介访问经过及意义简介20世纪30年代中国穆斯林出国访问代表团。简称“南洋访问团”。1939年受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派遣,与“中国回教近东访问团”先后组成。团长马天英,团员吴建勋、马达五。其任务是:(1)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种种罪行,宣扬中国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2)向东南亚各界介绍中国穆斯林的情况、历代穆斯林对国家的贡献以及与各族同胞共同坚持抗日的英勇事迹。(3)加强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穆斯林之间 详情>>

中国 回教 南洋 访问团 访问 问团


中国回教青年团

日伪组织。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以“回教保护者”、“回民青年的导师”为名实行奴化教育而建立的团体。为此,继“中国回教总联合会”日伪组织之后,又于1938年初在北平成立了“中国回教青年团”,以日本特务机关长茂川秀和为主监。在该伪组织下又设“中国回教青年团指导员训练所”。开设有“防共”、日语等课程。其目的是:“团结全国回教健全之青年,养成干部防共人才”。中国穆斯林为保卫祖国,反抗日本侵略,在“中 详情>>

中国 回教 青年团 青年 年团


中国回教

简介主要内容简介《中国回教史》中国伊斯兰教史专著。傅统先著。成书于1940年。全书共分7章。主要内容主要内容为:(1)叙述伊斯兰教的兴起、穆罕默德的传教过程、伊斯兰教义以及中国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发展情况。在阐述教义时,首先提出穆罕默德是“社会改造家”、“复兴宗教之伟人”。(2)对中国唐、宋、元、明、清及民国以来伊斯兰教史上的重大活动与事件,均作了系统的叙述。并把中国伊斯兰教史发展的特征概括为,唐宋时 详情>>

中国 回教


中国回教史鉴

著作概述著作特点附录刊行著作概述《中国回教史鉴》中国伊斯兰教史著作。作者马以愚。该书是一部类似《通鉴纲目》式的中国伊斯兰教史籍辑要纂编。作者除汇集中国有关史籍、实地考察各地名寺古墓外,还于1940年在香港专门阅读了15部有关典籍,最后选定272部为主要参考,经比较研究、反复考证后写成该书。全书共8章,约10万字。内容包括:穆罕默德传记、伊斯兰教义、礼法制度、历代史志、回纥源流、回回历法、文章勋业、 详情>>

中国 回教 史鉴


中国回教史研究

名称内容简介书名:中国回教史研究名称《中国回教史研究》作者:金吉堂著出版地:北平出版社:成达师范出版部出版时间:1935页数:224页内容简介中国伊斯兰教史专著。金吉堂撰。原为作者在北平成达师范学校的讲稿。1935年夏出版。全书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中国回教史学”,共3章。第一章论述回回与回纥之辨析、回教民族说与伊斯兰教何时传入中国3个问题。第二章叙述历代对伊斯兰教徒之不同称谓、有关译名与译意的表 详情>>

中国 回教 研究


中国回教小史

《中国回教小史》作者内容简介《中国回教小史》作者白寿彝(1909年-2000年)出生于一个商人家庭,在北平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攻读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史学研究、伊斯兰教史、回族史以及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作出了具有开拓性质的重大贡献。内容简介中国伊斯兰教简史著作。白寿彝撰。该书主要根据中国文献资料,历述唐、宋、元、明、清各代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概况及辛亥革命后回族穆斯林的觉醒。全书共分9章。第1~3 详情>>

中国 回教 小史


中国回教协会

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伊斯兰教团体。前身为“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于1937年由王静斋、时子周等人在河南发起成立。1938年春,会址迁往武汉,改组为“中国回民救国协会”,唐柯三、孙绳武等政府官员纷纷加入,性质遂由民办变为官办。1939年1月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更名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在各地建立分、支会。同年7月,会址迁至重庆。1946年再迁会址于南京,并改名为“中国回教协会”。第一任理事 详情>>

中国 回教 协会


中国回教学会

中国伊斯兰教学术文化团体。1925年6月成立于上海,发起人为哈德成、马刚候、沙善余、伍特公、金子云等。马刚候、哈德成分别任正、副干事长。1935年2月,改为委员制,速子翔、马晋卿、伍诛霞、哈德成、沙善余、石子藩、杨稼山、伍特公、达浦生等15人为执行委员,分工负责各项会务。学会为当时中国较大的伊斯兰学术文化组织。其宗旨是:阐明伊斯兰教义,提倡回民教育,联络穆斯林情谊,开展中外伊斯兰文化交流,扶助同教 详情>>

中国 回教 学会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

《中国回教学会月刊》中国伊斯兰教综合性学术刊物。1925年10月,由设在上海的中国回教学会创办,主编沙善余。1926年1月1日出版发行创刊号,至同年12月共出12期。1927年1月~1929年9月一度停刊。1929年10月复刊时改为《中国回教学会季刊》,仅出一期又停刊。该刊物曾面向全国穆斯林发行,印数3000份,辟有教义、论说、译著、史传等栏目。刊载阐释伊斯兰教义和翻译介绍外国伊斯兰学者的论文居多 详情>>

中国 回教 学会 月刊


中国之回教

《中国之回教》中国伊斯兰教摄影图册。1940年由中国回教南洋访问团编印。16开本,每幅图片有中、英两种文字说明。封面为一幅清真寺图片,图下用阿拉伯文、英文和中文写道:日军侵华后,将“221座如是美观的回教堂、唤醒楼毁灭了”。封二印有《古兰经》文3段和《布哈里圣训》1段。卷首刊印有蒙藏委员会委员兼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副理事长唐柯三写的英文序言及英文“告南洋伊斯兰同胞书”。图册照片有五方面内容;第一部分介 详情>>

中国 回教


中华回教公会筹备会

中国伊斯兰教全国性组织。1934年9月由马良、童仁甫等人发起在南京组织,经国民党中央党部备案并颁发许可证,指派马良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唐柯三、王曾善、艾沙、马宏道等10人为委员。会址设在南京市净觉寺。江苏、河北、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湖北等省分会先后筹备。原拟在此基础上由各地分会推派代表选举总会负责人,但因各地穆斯林对该组织的政治背景多提出异议和质疑,更兼唐柯三、达浦生、王曾善等在报刊毅然公开 详情>>

中华 回教 公会 筹备会 筹备 备会


中华回教教师协会

中国穆斯林的学术文化团体。1934年11月,由南京、北京、山东、安徽等地阿訇和知识界李廷相、马宏道等40人发起,12月1日在南京市雨花路清真女学举行成立大会,选李廷相为理事长。会址设在南京市下浮桥清真寺。该会以研究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伊斯兰教义,探讨各种学术问题,交换知识,砥砺品行,联络感情,协进会务,发展文化,共谋会员公益为宗旨。该会于1935年3~6月在南京大胶巷清真女学举办过1期教师训练班,课 详情>>

中华 回教 教师 协会


中华民国回教联合会

中国全国性伊斯兰教团体,1912年初,由南京回族代表人物蒋新吾、刘维霖、沙仰之、杨质卿、陈沛生、改实君、白苹洲、沙丹如、马和阶、艾峻斋、马鉴臣、陶润之、金峙生、马绍岭、伍玉田、金殿臣、袁钜桥等30人发起组织。开始用“中华民国回族联合会”名称,呈报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该部批复改称“回教联合会”。该会于1912年5月正式成立。其宗旨是:团结回族,赞助共和,维护宗教,联络声气。会长金峙生,副会长沙丹如、 详情>>

中华民国 中华 华民 民国 回教 联合会 联合 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