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




概述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组建于1987年,办学之初,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联合办学,为系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988年开始招收二年制地理专科生。为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和适应地方教育发展的需要,于1993年改为三年制地理专科专业,并实行主副修制,主修地理,副修政治。2002年,地理系开始招收本科生。

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设有地理科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三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地理科学、旅游管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及城镇规划、酒店管理等13个函授本、专科专业。系实验教学设备充实,共建有基础地理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GIS)实验室、模拟导游实验室等14个专业实验室。同时经过多年实践,逐步建立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基地、区域地理实习基地、旅游管理综合实习基地、教育实习基地,保证了教学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

目前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现有全日制学生620人,学生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CCTV英语演讲大赛成绩优秀,社团活动丰富而富有特色,学生专业技能和能力正不断增强。系有专任教师20人,教师中有教授2人,副教授6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1人,形成了以高职称、中青年为主的师资队伍。目前共主持科研课题26项,多篇论文在各种学术期刊上发表,在气象气候、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城市地理、乡土地理、区域民族文化生态、区域旅游开发等方向初步形成特色和优势。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正在为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地理教育事业、旅游业的发展和经济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组织机构


党总支

地旅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工作):王学良

地旅系党总支副书记:周林宗

地旅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王爱国

地旅系学生第一党支部书记:何 萍

地旅系学生第二党支部书记:杨丽君

系行政

地旅系主任:彭燕梅

地旅系教学秘书:周 兵

地旅系行政秘书:张荣萍

地旅系科研秘书:席武俊

地旅系外事秘书:夏华敏

系工会

地旅系工会主席:周林宗

地旅系工会委员:王爱国、张荣萍

共青团

地旅系团总支书记:王爱国

地旅系专职辅导员:何莉芳

教学机构

自然地理教研室主任:何萍

人文地理教研室主任:王仕莲

旅游教研室主任:李秀寨

专业介绍


楚雄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是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新设置的本科专业,并于同年9月开始招生,隶属于楚雄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与旅游管理系(以下简称地旅系)。经过六年建设和发展,已经有2006、2007、2008届毕业生共计139人,目前地理科学专业共有2005、2006、2007、2008级四个年级的在校学生191人。学生来自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福建、广东、安徽、江西、山东、山西、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市、自治区。毕业生中已有99%的学生实现了就业,主要从事中学地理或中职教育教学、行政管理、攻读硕士学位等工作,也有少部分学生自主创业。

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队伍,共有专任教师20名,其中在编教授2人,副教授5人,高职比例为30%。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1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师1人,获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55%。形成了以高职称、中青年为主的师资队伍结构。教师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一定科研能力,以及丰富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实践经验。2002年以来共主持科研课题23项(国家级1项,省级9项、州1项、院级11项、地方横向课题1项),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科研教研论文共40余篇,论文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教师比例达40%。

专业实验教学设备充实,共有6个实验室。包括植物地理实验室、地图学实验室、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地质学实验室、气象气候实验室、土壤地理实验室、遥感实验室、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学院共建)。实验室用房面积350平方米,设备总价值约90万元。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实验开出率达100%。同时通过与楚雄城区中学的合作,初步建立了11个中学地理教学实习基地;建立了“楚雄-丽江-腾冲”自然地理实习线路和“滇中-楚雄州”区域地理实习区域。保证了地理科学专业教学实践环节的顺利进行。

专业积极进行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采取外请专家讲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注重相关资格考试与培训、成立学生协会等多种途径,开阔学生视野,增加教学信息量,提高学生兴趣,改善教学效果。几年来先后邀请国内著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十余人次;结合本专业特点,大胆进行教学实践环节内容、方法的改革,以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为主体,以校内与社会实践有机互动为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尤其是中学地理教育教学技能培训,效果较好。通过积极开展各项活动,既扩大了专业影响,又增加了学生的专业意识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实现就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