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盂兰”查询结果

“盂兰”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盂兰


盂兰植株高达33厘米;根状茎肉质,粗5~6毫米。茎纤细,带白色,但果期变为黑色,中下部具4枚鞘;鞘膜质,圆筒状,抱茎,长5~7毫米。总状花序顶生,长4~5厘米,具3—7朵花;花苞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3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4~2厘米,纤细;花被下方的杯状物(副萼)高0.8~1毫米,宽约1毫米,有6枚齿;萼片倒披针形,长12~13毫米,上部宽2~2.5毫米,先端钝;花瓣与萼片相似; 详情>>

宝岛盂兰

形态特征参考资料中文名:宝岛孟兰(中国兰花全书)别名:紫皿柱兰(台湾兰科植物)黄皿柱兰(台湾植物志)拉丁名:LecanorchiscerinaFukuyama形态特征植株高40-60厘米,具较坚硬的根状茎。茎直立,灰褐色,不分枝,无绿叶,有数枚鞘。总状花序顶生,具3-9朵花;花苞片三角形,长3-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2-2.5厘米,纤细;花腊黄褐色、白色或淡棕色,不甚张开;花被下方的杯状物(副萼)很 详情>>

宝岛 盂兰


多花盂兰

形态特征产地中文名:多花孟兰(植物分类学报)图版3:4拉丁名:LecanorchismultifloraJ.J.Smith形态特征LecanorchismultifloraJ.J.SmithinBull.Buitenz.ser2.,26:8.1918;Seldenf.inDanskBot.Ark.32(2):127.fig.78.1978;Z.H.TsietS.C.CheninActaPhytot 详情>>

多花 盂兰


欧瓦拉风盂兰盆节

欧瓦拉风盂兰盆节是镇风去灾、祈求丰收的民间节庆活动,于每年“二百十日”(从立春算起第210天,因台风时常来袭,是农家多灾多难的日子)即9月1日起举办3天。关于起源有很多说法,其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是祭奠祖先魂灵的盂兰盆节融合到祈求丰收的祭祀活动当中,形成欧瓦拉风盂兰盆节。节日期间,镇内的男女老少都放下工作,点燃雪洞(带纸罩的小烛台),合着三味线(有3根弦的日本弦乐器)、胡弓(日本的拉弦乐器,比三味线小 详情>>

瓦拉 风盂 盂兰 兰盆 盆节


台湾盂兰

形态特征产地中文名:台湾孟兰(新拟)别名:台湾皿兰(中华林学季刊)拉丁名:LecanorchistaiwanianaS.S.Ying形态特征LecanorchistaiwanianaS.S.YinginQuart.J.Chin.For.20(4):133.1987;台湾兰科植物彩色图鉴2:235。图23.1990.植株高50-60厘米;根状茎木质。茎纤细,黑褐色,不分枝或基部分枝,具2-4枚疏离的 详情>>

台湾 盂兰


盂兰

属简介所有物种属简介中文名:盂兰属拉丁名:LecanorchisBl.属概述:Bl.,Mus.Bot.Lugd.Bat.2:188.1856.腐生草本;根状茎圆柱状,细长,稍坚硬或近肉质,分枝或不分枝。茎纤细,近直立,分枝或不分枝,疏生鳞片状鞘,无绿叶。总状花序顶生,通常具数朵至10余朵花;花苞片小,膜质;花小或中等大,通常扭转;在子房顶端和花序基部之间具1个杯状物(副萼),杯状物上方靠近花被基部 详情>>

盂兰 兰属


佛说盂兰盆经

梵名Ullambana-su^tra。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又称盂兰经。属方等部经典。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内容记述佛陀之大弟子目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乃问法于佛,佛示之于七月十五日众僧自恣日,用百味饭食五果等供养十方佛僧,即可令其母脱离苦难。依本经之说所行之盂兰盆会,已普遍流行于我国民间,而有益于民间之孝行。宗密之盂兰盆经疏,即强调本经特具孝子报恩之思想,与调和中国人伦与佛教间关系之性 详情>>

佛说 说盂 盂兰 兰盆 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佛说盂兰盆经》,是佛教的一部孝经,以发挥佛教孝慈思想为本经的宗旨。书名: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作者:释昌莲ISBN:9787802540095类别:图书>宗教>佛教页数:225定价:19元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05-01装帧:平装开本:大32开丛书名:寒山书院丛书内容简介作者简介本书目录前言内容简介《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是佛教中的一部孝经,主要以宣扬、 详情>>

佛说 说盂 盂兰 兰盆 盆经 经与 佛教 孝慈 之道


盂兰

盂兰植株高达33厘米;根状茎肉质,粗5~6毫米。茎纤细,带白色,但果期变为黑色,中下部具4枚鞘;鞘膜质,圆筒状,抱茎,长5~7毫米。总状花序顶生,长4~5厘米,具3—7朵花;花苞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3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4~2厘米,纤细;花被下方的杯状物(副萼)高0.8~1毫米,宽约1毫米,有6枚齿;萼片倒披针形,长12~13毫米,上部宽2~2.5毫米,先端钝;花瓣与萼片相似;基本信息 详情>>

盂兰


盂兰

基本信息简介作者简介编辑推荐基本信息·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页码:450页·出版日期:2007年07月·ISBN:9787305050886·条形码:9787305050886·包装版本:第1版·装帧:平装·开本:32开简介孟晖的《盂兰变》以武则天即位后的数年为背景,写出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宫闱故事。武则天不是小说的主角,但女皇无所不在的权威阴影,成为启动叙事的契机。作者的兴趣是想象那样一个时代里, 详情>>

盂兰 兰变


盂兰

盂兰会:农历七月初七,是古人祭祀祖先的日子,也是佛教徒追念在天之灵的祭日,称“盂兰分会”或“盂兰盆斋”。故《盂兰盆经》佛为目连尊者说孝子救母之法,也是后世弟子应行之事,即“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饮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因此,弟子们奉行无违,盂兰会供僧救亲乃成为僧伽孝亲的直接体现。由此 详情>>

盂兰 兰会


盂兰

参见:盂兰盆节 详情>>

盂兰节 盂兰 兰节


盂兰

本义盂兰盆节的由来本义“盂兰”是梵语,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佛法认为供此具可解救已逝去父母、亡亲的倒悬之苦。盂兰盆节的由来佛典《盂兰盆经》中记载这么一个故事,说是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亦称目键连),得到神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他用神通眼观察,看到已逝去的母亲在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目连十分伤心,于是用钵盛饭,用自己的神力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 详情>>

盂兰 兰盆


盂兰盆法会

盂兰盆法会[盂兰盆法会的由来]盂兰盆法会是根据《盂兰盆经》,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超度历代考妣宗亲能速超圣地、莲品增上的佛教仪式。佛教“孟兰盆法会”,孟兰盆的梵语是乌蓝婆拏。盂兰法会的由来:从佛教来说,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在各地寺院所举行的法会,简称为“盂兰盆会”。为什么称“盂兰盆会”呢?这“盂兰”翻译为“解倒悬”是极苦的意思。这是一种比喻 详情>>

盂兰 兰盆 法会


盂兰盆供日

盂兰盆供日一.盂兰盆的意义《盂兰盆》梵名Ullambana的音译。意译《盂兰》,作《倒悬》《盆》即《救》义,倒悬的意思比喻悭贪堕落饿鬼道,咽喉细如针,肚大如鼓,莫说食物不能吞,即使水也不能入,常为饥火所烧,纵有食物,一入口中便成火炭,其痛苦如人被倒挂,头向地,脚朝天的痛苦,所以喻为倒悬。《盆》即梵语bana义,是《救》的意义,故古德云:《盂兰即倒悬》义《盆》即为救护之器,所以『救倒悬,解痛苦』,就 详情>>

盂兰 兰盆 盆供 供日


盂兰盆会

盂兰盆,乃梵文Ullambana的音译,意为“救倒悬”,盂兰盆会又称「盂兰盆节」、「盂兰盆斋」、「盂兰盆供」,是汉语系佛教地区,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举行的一种超度历代祖先的佛事。盂兰盆会源于大目犍连救母的佛教传说,自南朝梁大同四年(538年)梁武帝于同泰寺设盂兰盆斋,中国各地逐渐形成了放焰火施饿鬼食、在河中放莲花灯为主的民间习俗,主旨是拜祭先祖,超度亡灵,送走灾祸疾病,祈求吉祥平安。起源含义仪式 详情>>

盂兰 兰盆 盆会


盂兰盆会茶

七月十五(农历)古谓中元,俗称鬼节。绍俗“七月十三,枉死城中的孤魂野鬼全放出来了”的说法,称“放光野鬼(鬼读JU)”任他们“自由活动”五天,至七月十八才收进去。所以绍俗有盂兰盆会的盛事,专为给鬼过节。据《佛说盂兰盆会经》云:目连出家修行,回来见母亲已死,而且成了饿鬼。于是目连即以钵盛饭去供奉母亲。岂料食未入口,已化为火炭,以致救母无效。目连请如来佛施救,如来佛赐他“目连”法号,并教他在七月十五日用 详情>>

盂兰 兰盆 盆会 会茶


盂兰盆节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上坟相似。在封建时代,地方官府还命令寺庙的和尚道士设孤魂道场,以祭奠阵亡的军士,中元节 详情>>

盂兰 兰盆 盆节


盂兰胜会

简介盂兰胜会的由来盂兰胜会的会场布置盂兰胜会的“元素”盂兰胜会全过程盂兰胜会-申遗简介搭竹棚,立花牌,设神坛,演大戏,诵佛经,办斋宴,派白米……南国盛夏农历七月,在港九新界许多地方,都能看到这一连串充满中国民间文化特色的传统活动。这就是盂兰胜会。这一传统由潮汕人带到香港,已延续上百年。潮汕每年农历七月这一个月,盛行“施孤”民俗活动。清《海阳县志》便有“七月赛盂兰会,谓之施孤,又曰普渡”之记载。“施 详情>>

盂兰 兰胜 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