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星表”查询结果

“星表”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星表


星表是天文学上的目录。在天文学中,许多恒星都只有在星表中有简单的编号,而为了许多不同的目的,有许多巨大的星表在费时多年后才编辑完成,但其中仅有少数的会经常被引用到。许多近年编辑完成的星表是使用电子格式编辑完成,可以直接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天文资料中心或其他的网站上免费下载。 概念 概述 基本星表 ( 奥韦尔斯基本星表 纽康星表 博斯星表 N30星表 ) 相对星表 详情>>

FK4星表

详情>>

FK4 FK 星表


HD星表

详情>>

HD 星表


奥韦尔斯基本星表

为德国天文学会星表的定标星系统而编的基本星表。第一个奥韦尔斯基本星表包括北天的539颗恒星和南天的83颗恒星两部分,先后在1879年和1883年发表。以后又对这本星表作了修订,除将星数增加到925颗外,还将斯特鲁维岁差常数改为纽康岁差常数,于1907年发表新基本星表,简称NFK星表。1924年为了增订德国天文学会星表AGK1,以便编刊更好的AGK2,开始修订NFK星表。修订后的第三基本星表,简称F 详情>>

奥韦尔 奥韦 韦尔 基本 星表


博斯总星表

基本星表是一切星表的基础,主要用作天文参考坐标系和恒星位置的相对测定时的定标星系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纽康、奥韦尔斯、博斯父子进行了大量工作,建立了现代基本星表系统。博斯星表为了研究太阳的空间运动、银河系自转和确定岁差常数,需要编制一本尽可能多的,包括暗星在内的基本星表。L.博斯首先在1910年编出一本有6,188颗恒星的位置和自行的初步基本星表,简称PGC星表。以后,B.博斯又将其扩充,于1 详情>>

博斯 总星 星表


亨利·德雷伯星表

《亨利·德雷伯星表》(英语:HenryDraperCatalogue)简称《HD星表》。载有全天恒星位置、星等和光谱型的星表,它首次采用今天恒星光谱的字母分类法。这部为了纪念美国天文学家亨利·德雷伯而命名并由其遗孀捐款编制的星表是在E.C.皮克林的指导下,主要由A.J.坎农和A.C.莫里等人在哈佛大学天文台编成的。1890年出版初印本,上载恒星1万颗。1918~1924年间,又陆续分部出版,共载恒 详情>>

亨利 德雷伯 德雷 雷伯 星表


亨利·德雷珀星表

亨利·德雷珀星表(HenryDraperCatalogue,缩写为HD)是哈佛大学天文台编纂的世界上第一个收录恒星光谱的大型星表,首版在1918年─1924年间出版,收录了225,300颗恒星,最暗达到9等,大部分是北天的恒星,历元为1900.0。这项计划最初是由哈佛天文台台长爱德华·查尔斯·皮克林发起的,1919年皮克林去世后,女天文学家安妮·坎农、弗莱明夫人等人继续主持编纂工作。由于美国天文学 详情>>

亨利 德雷珀 德雷 雷珀 星表


基本星表

详情>>

基本 星表


较差星表

详情>>

较差 星表


绝对星表

详情>>

绝对 星表


视差星表

视差星表(GCTP)视差星表(GeneralCatalogueofTrigonometricParallaxes)的第一版是在1952年印制的,稍後修订的版本称为新视差星表,现在已发行到第四版,总数将近9,000颗的恒星。与近星星表不同的是,他没有设定距离的限制,只是尝试收录所有已经知道被测量过的视差值。它采用1900.0分点,记录位置、长期变动、自行、加权平均过的绝对地平视差和标准差、地平视差观 详情>>

视差 星表


索引星表

索引星表(IndexCatalogue,IC)也可以称为星云索引星表IndexCatalogueofNebulae(IndexCatalogueofNebulae)或是星云和星团索引星表(IndexCatalogueofNebulaeandClustersofStars),并有ICI和ICII之分—是星系、星云和星团的星云和星团新总表的增补目录。第一版在1895年发行,列出了5,387个天体,也就 详情>>

索引 星表


星表分点

详情>>

星表 分点


N30星表

FK3和GC星表的平均观测历元都在1900年前后,恒星位置的精度受自行误差的影响而逐渐降低,因此摩根根据二十世纪以来的观测资料,综合了大约60本星表的内容,于1952年编成一本共有5,268颗恒星的基本星表,称为N30星表。 详情>>

N30 30 星表


NGC星表

参见:星云和星团新总表 详情>>

NGC 星表


阿方索星表

阿方索星表(AlfonsineTables),亦作AlphonsineTables。为献给国王阿方索十世,在西班牙托莱多(Toledo)编制的一套星表。领导编制工作的是耶胡达·本摩西·柯亨(JehudabenMosesCohen)和伊萨克·本希德(IsaacbenSid),1252年全部完成。这套星表是根据托勒密地日学说编制的。用这套星表,天文学家能求出日月蚀和任何时刻的行星位置。星表的原本132 详情>>

阿方索 阿方 方索 星表


波恩星表

波恩星表(BonnerDurchmusterung)是德国天文学家阿格兰德于1859年到1862年在波恩天文台出版的一套四卷本的星表,缩写为BD,包含了324,189颗恒星,采用1850.0历元,赤纬范围从+90°到-2°,极限星等为9-10等,是在照相术发明以前编纂的最完整的一份星表。1863年根据波恩星表发表了波恩巡天星图。由于波恩天文台位于北半球,无法完整观测到南半球的天空,1892年阿根廷 详情>>

波恩 星表


德国天文学会星表

1867年德国天文学会提出了精确测定恒星位置的计划,开始时,由六个国家用12架子午环对BD星表中赤纬+80°~-2°、亮度在8等以内的全部恒星的位置进行精测。这一星表于1910年完成,共包括144,000颗星,称为AGK1星表。1924年扩充到赤纬-23°,后来又扩充到赤纬-90°。由于AGK1星表仅有星位,没有自行,1924年开始用照相法进行重测。修订后的星表,称为AGK2星表,于1951~19 详情>>

德国 天文 学会 星表


好望角照相星表

好望角天文台编制的南天照相星表,包含赤纬-30°~-90°、亮于10等的近7万颗星。它是根据1931~1955年期间的观测于1968年编成的。好望角照相星表,(CapePhotographicDurchmusterung,缩写为CPD)是第一份专门针对南天的照相星表,于1900年发表,刊载了南天极周围19度范围内的454,875颗恒星,是研究银河系结构的重要资料。好望角照相星表的编制源于皇家非洲好 详情>>

好望角 好望 望角 照相 星表


黄道星表

为月掩星和行星的照相观测而编制的,通常包括黄道附近16°范围内的恒星位置的星表。最早的黄道星表是纽康在1882年编制的,包括1,098颗星。1940年罗伯逊又编成有3,539颗星的黄道区恒星表,简称NZC星表。 详情>>

黄道 星表


梅西耶星表

参见:梅西叶星表 详情>>

梅西耶 梅西 西耶 星表


梅西叶星表

梅西叶星表(MessierCatalog):由110个明亮天体组成的星表,它是星云、星团和星系中的精华部分,也是天空中最为壮观美丽的天体。梅西叶星表是200多年前的产物,表中所列天体的亮度大多都在10等以内,使用小型天文望远镜都可以看到。是天空中最壮观、最漂亮的天体。因此,多年来M天体一直受到广大天文爱好者的喜爱,成为他们经常观测和拍摄的对象。概述成因梅西耶马拉松(概述观测方法观测时段观测位置季节 详情>>

梅西 叶星表 叶星 星表


摄影星表

摄影星表(AC)摄影星表(AstrographicCatalogue)是国际合作的CarteduCiel计画的一部分,测量亮度在11.0等以上恒星的位置和给予标记。已完成的总数超过4,600万颗,其中有些已经按达13等。这个计划开始于19世纪末期,在1891至1950年间,由少数几个机构在没有经费补助下进行观测,将整个天球以赤纬区分为约20个责任区,由每个天文台担负责任区的摄影与位置测量。这些天文 详情>>

摄影 星表


史密森星表

1966年美国史密森天文台为满足用照相确定人造卫星位置的要求,编制了一本星表,称SAO星表,载有258,997颗星。 详情>>

史密森 史密 密森 星表


史密松森星表

史密松森天体物理台的星表是从早先编辑的天体位置表中汇整而成的,但只收录到光度9.0等且自行运动已经精确测量过的恒星。他与HD星表有大量的重叠性,但没有自行资料的就被删除了。原本的恒星位置使用1950.0分点来标示,但最後一版已经改用2000.0分点。SAO星表较大的变动是增加了一些HD星表没有的资料:恒星的自行,因为这是很有用的资料;与HD和Durchmusterung序号的交互参照,在最後的一版 详情>>

史密松 史密 密松 森星 星表


星表

星表是天文学上的目录。在天文学中,许多恒星都只有在星表中有简单的编号,而为了许多不同的目的,有许多巨大的星表在费时多年后才编辑完成,但其中仅有少数的会经常被引用到。许多近年编辑完成的星表是使用电子格式编辑完成,可以直接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天文资料中心或其他的网站上免费下载。概念概述基本星表(奥韦尔斯基本星表纽康星表博斯星表N30星表)相对星表(照相天图星表德国天文学会星表耶鲁星表好望角照相星表) 详情>>

星表


星表计算方法

恒星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极小,因而恒星在天球上形成几乎固定不变的图形。为表达恒星在天球上的位置,需要采用坐标系。由于赤道坐标、黄道坐标和银道坐标与地球的自转没有关系,恒星坐标在这些参考系中的变化都很小,因此可以采用这两种坐标系统来表达恒星位置。由于传统最精确,最方便的测定恒星位置的方法是利用子午环测定恒星中天时刻和中天时的天顶距,而这两个数据又很容易化为赤经和赤纬,因而赤道坐标系成为表达恒星位置的最 详情>>

星表 计算 方法


耶鲁星表

美国耶鲁大学天文台编制的一本照相星表。它是根据1914~1956年用中等焦距(约2米)的广角天体照相望远镜对目视星等亮于9等的恒星进行观测的结果而编成的。这个星表约有15万颗星。 详情>>

耶鲁 星表


依巴谷星表

基本信息依巴谷星表计划星表使用的例子基本信息Hipparcoscatalogue依巴谷恒星数据星表,著名的高精度恒星星表。依巴谷星表是欧洲空间局(简称ESA)依巴谷天体测量卫星(Hipparcos)计划的主要成果。依巴谷卫星由欧洲空间局于1989年8月发射升空,1993年8月完成历史使命,观测寿命为4年,用以测量恒星视差和自行,以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的名字命名。其中在1989年11月至1993年 详情>>

依巴 谷星表 谷星 星表


照相天图星表

1887年第一届国际天文照相会议决定,用照相法编制全天照相星表。这是一项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工作,由十几个天文台使用标准天体照相仪进行观测,以编制星等亮于11等的照相星表。观测按分区进行,平均密度约为每平方度40颗星。最后结果应该是恒星的赤道坐标,但是大部分天文台只发表了底片的量度坐标。这项工作虽然开始于十九世纪,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全部完成。主要原因是望远镜的视场太小,工作量过于巨大。进行第二期照相观 详情>>

照相 天图 星表


最亮星表

表列出按光电目视星等V来说为最亮的21个星的基本数据。其中标有*号的﹐表示本卷有此星条目﹐UBV数据主要取自1978年出版的列有五万多个恒星的光电测光星表(见测光系统^))。凡有甲乙星的﹐第一行的UBV值为合成数据﹐例如南门二甲乙合成的V?0.27﹐余类推。简介概述具体内容简介【汉语拼音】zuiliangxingbiao【中文词条】最亮星表【外文词条】listofthebrighteststars 详情>>

最亮 亮星 星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