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纹豆”查询结果

“纹豆”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白陶刻纹豆

参见:商白陶刻纹豆 详情>>

白陶刻 白陶 陶刻 纹豆


北阴阳营宽带纹豆

参见:新石器北阴阳营宽带纹豆 详情>>

阴阳 宽带 纹豆


宽带纹豆

参见:新石器北阴阳营宽带纹豆 详情>>

宽带 纹豆


掐丝珐琅钩莲纹豆式盒

参见:清乾隆掐丝珐琅钩莲纹豆式盒 详情>>

掐丝 珐琅 钩莲 莲纹 纹豆 豆式 式盒


清乾隆掐丝珐琅钩莲纹豆式盒

【名称】:清乾隆掐丝珐琅钩莲纹豆式盒【类别】:珐琅器、掐丝珐琅器【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御用。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通高16.5cm,口径7.7cm,足径7.7cm。盒圆形,有盖,高足。盖顶部置铜镀金镂雕勾莲太极图钮,周身用宝蓝、天蓝、绿、红、黄、白、浅绿等色珐琅装饰,其中盒身饰四朵红色勾莲花,高足上则有两朵黄色勾莲花。此外,盒体上下各饰宝蓝色如意云纹, 详情>>

乾隆 掐丝 珐琅 钩莲 莲纹 纹豆 豆式 式盒


清乾隆掐丝珐琅饕餮纹豆

年 代:清乾隆尺 寸:高16.2cm估 价:80,000-100,000(元)成交价:89,600(元)简 介:质地铜拍品状况完整该器物撇口,深腹,有盖,细柄中部有算盘珠形凸节,喇叭状高圈足。铜胎,以天蓝色为地,盖钮上饰饕餮纹,盖身以宝蓝、淡绿为主色,相间饰饕餮、兽面纹。豆盘口沿处饰如意云纹一周,下亦为饕餮纹。柄上部及近足处饰饕餮,柄身饰蕉叶纹。这件掐丝珐琅豆造型、纹饰带有明显的仿古气息,但也带有 详情>>

乾隆 掐丝 珐琅 饕餮 纹豆


清乾隆霁蓝釉仿铜器纹豆

清乾隆霁蓝釉仿铜器纹豆尺寸:高24.5厘米估价:RMB120,000-150,000元成交价:RMB308,000元备注:款识:“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说明:豆原为商周时期的盛放器,后用于祭祀礼仪。绳钮瓷豆仿铜器而制,纹饰古朴,格调典雅,霁蓝釉颜色深沉肃穆,釉质纯净。盖里和器底处仿青铜器“盖器对铭”旧式,分别镌刻乾隆篆书款于其上。据《清档》记载,乾隆十三年“于四月二十五日,司库白世秀将做得祭 详情>>

乾隆 蓝釉仿 蓝釉 釉仿 铜器 纹豆


商白陶刻纹豆

基本信息文物简介文化背景基本信息【名称】商白陶刻纹豆【类别】陶器、白陶【年代】商代【文物原属】商代盛食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简介高12.5cm,口径22.7cm,足径15.2cm。豆浅腹,口沿较宽。口以下渐内收,下承以喇叭形高足。通体雕刻纹饰。口下雕刻凸弦纹,腹部雕刻仿青铜器上的云雷纹,高足中部雕刻钱纹,上下分别雕刻变形回纹和饕餮(tāotiè音涛帖)纹作辅助纹饰。修坯精细,形体线条 详情>>

商白陶 商白 白陶 刻纹 纹豆


纹豆

战国(公元前475年——前221年),尺寸:高40、口径25厘米。出土时间.地点:1956年临淄齐故城内姚王庄出土。.盛食器。直口浅盘,细长柄,喇叭形圈足。柄部装饰弦纹三组。 详情>>

弦纹 纹豆


镶嵌红铜虎纹豆

战国早中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76年)高38.8厘米口径19.1厘米此豆的盖子可倒置做浅盘,圈足上以红铜(即纯铜)镶嵌出虎纹。在青铜器上镶红铜的装饰工艺盛行于东周时期。 详情>>

镶嵌 红铜 虎纹 纹豆


镶嵌狩猎纹豆

参见:春秋镶嵌狩猎画像纹豆 详情>>

镶嵌 狩猎 纹豆


新石器北阴阳营宽带纹豆

名称:新石器北阴阳营宽带纹豆类别:陶器年代:新石器北阴阳营文化尺寸:高9.6厘米,口径10.7厘米收藏:南京博物院出土时间及地址:1955年南京北阴阳营遗址出土文物鉴赏:新石器北阴阳营宽带纹豆属泥质红陶,器表满施白衣,圈足部加绘上窄下宽红彩条带纹各一周。 详情>>

新石器 新石 石器 阴阳 宽带 纹豆


彩绘龙纹豆

【名称】:彩绘龙纹豆【类别】:陶器【年代】:战国【文物原属】:【文物现状】:【简介】:高46厘米。 详情>>

彩绘 龙纹豆 龙纹 纹豆


嵌松石蟠螭纹豆

参见:战国嵌松石蟠螭纹豆 详情>>

松石 蟠螭 纹豆


青釉弦纹豆

年代:商名称:青釉弦纹豆13.5×14.6×19.6厘米简介:江西青江吴城商代遗址出工。胎质灰黄,坚致细密,造型工整,制作精细,是研究江西商代文化的一件珍品。 详情>>

青釉 釉弦 弦纹 纹豆


清乾隆掐丝珐琅动物纹豆

基本资料器物简介纹饰之美器物功用珐琅器注基本资料【器物名称】清乾隆掐丝珐琅动物纹豆【材质类别】珐琅器【制作年代】清代乾隆【文物原属】宫廷御用,中国故宫博物院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器型规格】高21.5公分,口径16.9公分器物简介清乾隆掐丝珐琅动物纹豆是铜胎,此器仿战国早期豆的形制。这种器皿到了後期,成了祭祀中的礼器,或平日做案头的陈设器或实用器皿。全器浅蓝色地以掐丝卷须纹为锦,间饰各 详情>>

乾隆 掐丝 珐琅 动物 纹豆


清乾隆乳白套红玻璃花卉纹豆

基本信息文物简介基本信息【名称】清乾隆乳白套红玻璃花卉纹豆【类别】中国古代玻璃、器皿【年代】清代乾隆年间【文物原属】宫廷御用,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故宫博物院【规格】高:17cm,最大径:13.7cm。文物简介豆为模压而成,由扁圆盒、中柱、覆碗式座三部分组成。通体以乳白色玻璃为胎体,外套金红色花纹。盒壁上下均饰缠枝花卉纹,四个团“寿”字间饰其中。中柱及座的表面亦饰缠枝花卉,并配以勾云纹。豆的造 详情>>

乾隆 乳白 套红 玻璃 花卉 纹豆


清乾隆玉雕人物飞禽走兽纹豆

【名称】:清乾隆玉雕人物飞禽走兽纹豆【类别】:玉器【年代】:清代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御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20.9cm,口径15.5cm,足径10cm。豆碧玉质,颜色泛青。有盖,圆形捉手。器腹圜收,喇叭状高足,口外侧有一对环形耳。盖及器腹、器足凸雕人物、飞禽、走兽。足内侧阴刻“大清乾隆仿古”隶书款。盖内阴刻清乾隆帝御题诗一首:“和田绿玉中为豆,命工追琢成百兽。四足双 详情>>

乾隆 玉雕 人物 飞禽走兽 飞禽 禽走 走兽 纹豆


乳白套红玻璃花卉纹豆

参见:清乾隆乳白套红玻璃花卉纹豆 详情>>

乳白 套红 玻璃 花卉 纹豆


纹豆

昆虫名,为鞘翅目(Coleoptera),豆象科(Bruchidae),豆象属(Bruchus)。分布在广东、福建、云南、湖南、江西、山东、河南、天津、浙江、湖北、广西等地。主要危害豇豆,也危害赤豆、绿豆、鹰嘴豆,稀危害大豆、豌豆,不危害菜豆。中文学名:四纹豆象拉丁学名:Callosobruchus maculatus二名法:Cowpeaweevil界:动物界门: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 详情>>

四纹 纹豆 豆象


纹豆

文物概述文献记载学者分析文物概述涡纹豆于1957年在山东省长清县兴复河出土。器高10.2厘米,口径19.8厘米。深盘,高圈足。盘外壁饰涡纹、凹弦纹。圈足饰凹弦纹两道。文献记载《说文》中解释“豆,古食肉器也。”豆最初源于陶器,在考古发现中有不计其数的陶豆,而早期陶豆可能是用来盛黍稷类食物的,甲骨文中的豆字作“豆”形。但到了商周时期,豆却是盛肉食品的最重要的器皿,只是当时的豆大部分是以陶、木等材料作成 详情>>

涡纹 纹豆


玉雕人物飞禽走兽纹豆

参见:清乾隆玉雕人物飞禽走兽纹豆 详情>>

玉雕 人物 飞禽走兽 飞禽 禽走 走兽 纹豆


玉禽兽纹豆

玉禽兽纹豆清乾隆尺寸:高20.9cm口径15.5cm足径10cm清宫旧藏说明:深色青玉。圆形,立体圆雕,浅浮雕纹饰。盖顶环形,中心内凹。口外两侧为双环形耳。盖面、器外壁及足上部雕满各种飞禽走兽以及捕猎的人。盖里有隶书乾隆御题:“和阗绿玉中为豆,命工追琢成百兽。四足双翼无不有,奇形诡状难穷究。较之夏楬胜其质,等以商玉如其旧。式取西清周代图,想厕笾左俎之右。意存复古去华嚣,鄙哉时样今犹富。”末署“乾隆 详情>>

禽兽 纹豆


战国嵌松石蟠螭纹豆

【名称】:战国嵌松石蟠螭纹豆【类别】:铜器、青铜器【年代】:战国【文物原属】:战国时期盛食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通高:39cm,宽:24cm,重:3.05kg。豆圆形,两侧有双环耳,束腰,高足,盖顶有平捉手,可以倒置。盖、器身饰蟠螭纹,高足两端饰垂叶纹,中部饰菱纹。通体纹饰均以松石镶嵌。 详情>>

战国 松石 蟠螭 纹豆


战国制嵌松石蟠螭纹豆

参见:战国嵌松石蟠螭纹豆 详情>>

战国 制嵌 松石 蟠螭 纹豆


战国制蟠螭纹豆

参见:战国蟠螭纹豆 详情>>

战国 蟠螭 纹豆


战国蟠螭纹豆

【名称】战国蟠螭纹豆【类别】铜器、青铜器【年代】战国【文物原属】战国时期盛食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通高27.8cm,宽26cm,腹径24.4cm,重3.4kg。豆圆体,双附耳,矮圈足,平盖,上铸有四环。盖面及腹部各饰蟠螭纹一周,耳上饰回纹,腹下部有三处突起痕迹,足有四穿孔。 详情>>

战国 蟠螭 纹豆


狩猎纹豆

狩猎纹豆,高21.4cm,口径18.5cm,重2.22kg。豆硕腹,作半球形,双环耳,高柄,圈足。腹饰嵌红铜狩猎纹,足饰鸟兽纹。豆盛食器和礼器。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同名陶器,出现于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豆作为礼器常与鼎、壶配套使用,构成了一套原始礼器的基本组合,成为随葬用的主要器类。用豆之数,常以偶数组合使用,故有”鼎俎奇而笾豆偶”的说法,但是也有使用奇数组合的。《周礼·掌客》载:“凡诸侯之礼 详情>>

狩猎 纹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