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太平军”查询结果

“太平军”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太平军


太平军即太平天国军队的简称,该称呼特指从1850洪秀全永安建制到1864年天津陷落期间太平天国领导下的农民军队。太平军是贯彻太平天国理想的武器,自始至终与清政府武装及外国势力进行殊死斗争。早期太平军军纪严明,战斗力极强,使清政府正规军队望风披靡,天京事变以后,太平军纪律及战斗力大不如前,在与曾国藩所建立的湘军斗争过程中,逐渐处于下风,原因在于太平军精锐多数在战斗中战死,而曾经的信仰也被无情的内 详情>>

湖南地方志中的太平军史料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目录图书信息出版社:岳麓书社;第1版(2010年12月1日)丛书名:湖湘文库精装:780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ISBN:9787807614814,7807614811条形码:9787807614814尺寸:23x16x3.4cm重量:1Kg内容简介《湖南地方志中的太平军史料》,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中独具地域特色的重要一脉。目录一 省志湖南通志二 长沙府州 详情>>

湖南 地方志 地方 方志 中的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史料


南国残阳:太平军南方余部烽烟纪实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图书信息作 者:汤毓贤著丛书名: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ISBN:9787533449124出版时间:2009-03-01版 次:1页 数:284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内容简介《南国残阳:太平军南方余部烽烟纪实》讲的是太平天国“天京”失陷后,太平军南路西征主帅侍王李世贤、康王汪海洋统领太平军南方余部转战于赣、闽、粤三省之间。李世贤率部攻占漳州后,列王朱义德、天将宋北斗 详情>>

南国 残阳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南方 余部 烽烟 纪实


三河太平军城垒

太平军于清咸丰五年(1855),为抗击清军所建。三河镇,古称三集。为水陆要冲,汇庐江杭埠、丰乐、中河三水于此,故名。南通舒城,西接庐江,东达无为、巢县(今巢湖市),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太平军曾在此筑城一座,城长方形,东西约1000米,南北约300米,城墙高约7米。城外还筑炮垒9座。城墙底宽约1.5米,顶宽约0.5米,底部条石彻成,中部小灰砖垒砌,上部青砖砌表,内填石、土。因战争和人为毁坏,现城墙尚 详情>>

三河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城垒


太平军北伐军束城阜城之战

太平军北伐军自静海、独流突围后,经大城县,于1854年(咸丰四年)2月6日到达河间府之束城镇,并占据附近的桃园、西成、辛庄等六七个村庄。这一带村落稠密,树木丛杂,太平军就地取材,迅速建造土垒、木城等防御工事。僧格林沁和胜保企图歼灭北伐军于撤退途中,率领马队紧追不舍,当天就追到束城。不久,大队清军赶到,对北伐军继续实行包围。清军在四周挖掘深壕,设置鹿砦、木栅,防止太平军突围,并不时发起进攻。太平军凭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北伐军 北伐 伐军 束城 阜城 之战


太平军的象山阵地

太平军的象山阵地具史料记载,1852年太平天国从永安突围之后,向桂林进发,并从东、南、西三面包围桂林,抢占象鼻山,以明代普贤塔为标志的象鼻山顶,成了太平军的前沿阵地,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攻坚战。他们在山上架起了大炮,猛烈轰击城内的清军,扶台衙门堂檐被打塌,旗杆被炸断,吓得巡抚周鸣鹤四处躲藏。后来,出于战略上的需要,太平军决定全面撤围,挥师北上。在象鼻山上,扎了好多草人,同时用长长的药线连接很多鞭炮燃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象山 阵地


太平军第一次进攻丹阳城之战

清咸丰六年五月,清军江南大营在南京孝陵卫被太平军击破,败退至丹阳。六月初二日,秦日纲率陈玉成、李秀成等统太平军经白兔镇进逼丹阳五里铺一带,分5路与清总兵张国梁、副将王浚等交战,未胜退扎全州铺。六月十一~十三日,张国梁率清军攻破凤凰冈太平军营垒。六月十六、十七日,秦日纲军攻丹阳河东、河西,与张国梁军接战,未胜退回。六月廿七日,钦差大臣向荣和总兵张国梁率清军分别攻扑皇庄桥河西及五里铺太平军,被太平军击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第一次 第一 一次 进攻 丹阳城 丹阳 阳城 之战


太平军攻克丹阳城之战

清咸丰三~九年(1853~1859年),太平军相继攻克句容、高淳、溧水、常州、苏州、宜兴等地,丹阳成为清军在江南的集结地。咸丰十年闰三月廿一日,天京解围后,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等军向东追击清军。廿九日,陈玉成、李秀成等统太平军猛攻丹阳城,在丹阳城东南黄土桥击败清军,毙湖北提督王浚、寿春镇总兵熊天喜。清军大乱溃逃后,陈玉成等率太平军攻占城西土山,在西门长桥击毙清副将蔡其荣,太平军遂直抵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攻克 丹阳城 丹阳 阳城 之战


太平军生日

清末民初,海宁硖石镇横头一带,每逢八月二十三,家家户户都烧红糖芋艿粥吃,据说是给太平军做“生日”。相传,清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队伍攻硖石,八月二十三日进驻硖石,因曾救产妇和婴儿,以后当地百姓就把八月二十三日定为“太平军生日”,烧红糖芋艿粥吃,此俗一直延续到抗日战争前夕。此俗的来源据口碑调查,是否另有含意,无从深考。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生日


太平军洋枪队之战

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风起云涌。咸丰十年(1860年)5月,定都南京已七年的太平军主力发起东征,第二次大破清军“江南大营”后,挥师直下松江府及上海县。6月,镇守上海滩的苏松太道勾结美国军事流氓华尔组建洋枪队,欲抵御太平军的进军。7月1日,忠王李秀成率军攻克松江城。洋枪队扑向松江,经半个月的激战,太平军退回城外。8月上旬,太平军在青浦打退洋枪队后,集结于七宝镇西面的泗泾镇,向上海城发起了进攻。双方曾在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洋枪队 洋枪 枪队 之战


太平军在河南

书名。王天奖著,河南人民出版社1974年出版。主要叙述太平天国北伐军挺进河南,西北远征军经豫入陕、铁门大捷等在河南的战斗。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河南


太平军浙江之战

当各路湘军节节东犯、曾国荃部兵临天京城下时,镇守浙江的太平军李世贤、黄呈忠、范汝增等部,也受到来自东西两面敌军的夹击。浙东方面,清军与英法侵略军勾结起来,于1862年5月10日攻陷宁波。8月2日,洋将马敦率“常胜军”一队自上海到达宁波,会同“常捷军”进犯余姚,威逼绍兴。9月,黄呈忠、范汝增部对敌发起反击,进占慈溪,威胁宁波。“常胜军”统领华尔奉李鸿章之命,率千人自上海赴宁波,于21日攻占慈溪。在这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浙江 之战


太平军中被难记

书名。李圭撰,上海震环书局1914年印本,世传《思痛记》原本。《思痛记》中删去了不利于清军的内容,此本据原稿付印,凡删去者皆在。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中被 被难 难记


文昌阁太平军营垒遗址

在市郊浒墅关兴贤桥南大运河西岸土丘上。文昌阁始建于明万历23年(1595年),四周小河环绕,居高临下俯瞰运河,形势险要。1860年至1863年太平军驻守浒墅关期间,将文昌阁作为扼守运河的营垒和屯储粮草的所在,曾在阁四周构筑一道高3米余,厚约1米的砖墙。北面沿河正门之内还筑有类似月城的砖垒,东南角有辟门,下通水池,门上有阳文砖刻“草园”两字。砖墙营垒虽已于1958年被拆毁,仅留残迹,但太平军进驻过的 详情>>

文昌阁 文昌 昌阁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营垒 遗址


太平军

太平军即太平天国军队的简称,该称呼特指从1850洪秀全永安建制到1864年天津陷落期间太平天国领导下的农民军队。太平军是贯彻太平天国理想的武器,自始至终与清政府武装及外国势力进行殊死斗争。早期太平军军纪严明,战斗力极强,使清政府正规军队望风披靡,天京事变以后,太平军纪律及战斗力大不如前,在与曾国藩所建立的湘军斗争过程中,逐渐处于下风,原因在于太平军精锐多数在战斗中战死,而曾经的信仰也被无情的内讧所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太平军安庆会战

参见:安庆保卫战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安庆 会战


太平军北伐军冯官屯之战

1853年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之后不久,决计北伐、西征。北伐军由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率领。林、李是自出广西以来,直下两湖,横扫三江,一路打先锋的虎将。其所统率的北伐军有九个军,约2万人,也是以老弟兄为骨干的精锐部队。北伐背景战斗过程失败原因北伐背景太平天国北伐军在冯官屯张守常他们于5月初自浦口登陆北上,经皖北、河南、山西,突入清朝的畿辅直隶,于10月末进抵天津附近。他们在天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北伐军 北伐 伐军 冯官屯 冯官 官屯 之战


太平军北伐军静海独流之战

静海县城和独流镇均位于子牙河以东的运河线上,两地相距十八里。北伐军既无法占领天津,便退出杨柳青,在静海、独流两地驻扎下来,由林凤祥、李开芳分别率部固守,同时报告天京,要求迅即派出援军。①他们在这里筑木城,挖堑壕,建望台,埋地雷,竖木桩,坚守待援。北伐军自1853年5月中旬从浦口出发,到10月29日占领静海、独流,近半年中,一直保持着进攻姿态,掌握着作战的主动权,队伍也扩充至四五万人。但到达静海、独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北伐军 北伐 伐军 静海 独流 之战


太平军长沙之战

1852年9月至11月,太平天国大军进攻长沙,清王朝守军进行了顽强抵抗,经过三个月激战,伤亡惨重,于是太平军改变策略,放弃攻城,转而长驱北进。1854年初,太平军为巩固天京,再次进攻长沙,虽然仍以失败告终,但给清朝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也为太平军后来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名称:长沙之战地点:长沙时间:1852年参战方:太平军,清军结果:清军获胜主要指挥官:洪秀全,杨秀清社会背景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长沙 之战


太平军东征苏常沪

太平军东征苏常沪是太平天国太平军的一次著名战役。1860年5月11日,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刘官芳等在天京庆贺解围作战的胜利,并商议下一步进兵之策。陈玉成主张救援安徽。李世贤主张南取闽浙。东征苏常洪仁玕和李秀成则主张先取长江下游,他们认为:“为今之计,自天京而论,四[西]距川、陕,西[北]距长城,南距云、贵、两粤,俱有五六千里之遥。惟东距苏、杭、上海,不及千里之远。厚薄之势既殊,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东征 苏常沪 苏常 常沪


太平军二破江北大营

太平军二破江北大营是1858年(清咸丰八年)8月至9月,在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第二次击破清军江北大营的进攻战役。太平军二破江北大营,恢复了天京与江北的联系,为在三河镇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创造了条件。太平军二破江北大营是太平天国太平军的一次著名战役。石达开出走后,安王洪仁发、福王洪仁达掌握了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由于他们毫无军政才能,朝中文武大臣不服。1857年10月,洪秀全改以蒙得恩为正掌率,陈玉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二破 江北 大营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

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是太平天国太平军的一次著名战役。太平军于1858年下半年取得二破江北大营与三河镇大捷两次重大胜利后,战争形势有了较明显的好转。1859年洪仁玕到达天京后进行的某些革新,又使太平天国的政治局面有了某种程度的改进。正是这些条件,促成了1860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与东征苏常等一系列军事行动的胜利。二破江南大营作战方针的提出综观1859年的形势奔袭湖杭与回师天京江南大营统帅和春西路由杨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二破 江南 大营


太平军湖口大捷

简介战役背景战役开始太平军胜利简介TaipingjunHukouDajie太平军湖口大捷中国清朝咸丰四年底(太平天国乙荣五年初,1855),太平军在江西湖口粉碎清军水陆进攻、扭转西征战局的关键一战。战役背景三年夏,太平军自天京(今南京)溯江西征。四年夏,在湖南湘潭遭遇由清兵部侍郎曾国藩组建的湘军,屡战失利,节节后撤。四年十月,湖北田家镇、半壁山防线被突破,太平军退守江西九江、湖口。时检点林启容守九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湖口 大捷


太平军

太平天国最早刊刻的书籍之一,日前所知,共有四种刊本,即1851年(咸丰元年),1852年、1853年和1854年初。据传系冯云山所撰。按照张德坚的《贼情汇纂》所引述的1852年刊本,其内容主要记述太平军编制法及旗样。以一军为例,全载其组织编制,五人为伍,伍长管冲锋、破敌、制胜、奏捷四伍卒;五伍为两,两司马管刚强、勇敢、雄猛、果毅、威武五伍长,25人;四两为卒,卒长管东、西、南、北四两司马,104人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太平军苏南之战

1862年9月,李秀成率十三王回救天京后,李鸿章所部淮军在英法军、“常胜军”配合下,乘机进袭在上海附近的太平军,于10月24日攻陷嘉定。随后两军在苏南展开了斗争。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太平军苏南之站!常熟、太仓争夺战11月3日,谭绍光组织反击,与淮军、“常胜军”(此时华尔已被击毙,“常胜军”由美人白齐文统领)战于黄渡、四江口、白鹤港一带,后因作战失利,退守昆山。1863年1月16、17日,太平军常熟守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苏南 之战


太平军一破江北大营

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为中国咸丰六年(1856年)6月17日起,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翼王石达开率军四十万以上,继破武昌、南京清军后,再次以优势压倒多数兵力“反围攻”驻扎在南京城外明孝陵三年围天京的向荣领导绿营近十万人的歼灭战;大胜之余,东王杨秀清据功骄纵,太平军众王将不满,引发天京内讧。名称:江南大营战役地点:中国东南江苏、南京、浙江时间:1856年6月17日-1856年6月20日参战方:清国,太平天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一破 江北 大营


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

太平军一破江南大营是太平天国的一次著名战役。太平军在作战过程中大都是打的击溃战,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不多;特别是在击溃江北大营和解镇江之围的作战中,都放过了追歼逃敌和攻歼援敌的有利战机,因而江北大营不久就又恢复,镇江则仍处于敌军包围之中,并于次年年底被清军攻陷。击败镇江外围之敌摧毁江南大营结局击败镇江外围之敌秦日纲等率太平军南渡之后,于1856年5月29日攻占黄泥洲,并乘胜猛攻高资清营,拟打通回京之路 详情>>

太平军 太平 平军 一破 江南 大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