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式炉”查询结果

“式炉”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RJ3系列低温井式炉

RJ3系列低温井式炉用途RJ3系列低温井式炉是新标准节能型周期作业井式炉,主要供金属材料、金属机件进行回火、退火等热处理。以及钢材退火、铝合金、轻合金淬火、固熔处理、时效处理。RJ3系列低温井式炉结构简介RJ3系列低温井式炉结构与国际通用标准井式炉相似。外壳由钢板和型钢制成圆柱形炉体。炉盖内面采用不锈钢板制成。炉衬采用超轻质0.6g/cm节能微孔耐火保温砖砌筑。井式炉衬与炉壳夹层置酸铝纤维毡保温, 详情>>

RJ3 RJ 系列 低温 井式炉 井式 式炉


步进梁式炉

步进梁式炉walking-beamfurnace通过步进梁系统将放置于烧结盘中的零件在炉内进行传送的烧结炉。 详情>>

步进 梁式炉 梁式 式炉


车底式炉

详情>>

车底 式炉


式炉

【年代】宋代【名称】鼎式炉【简介】直口,两立耳,上腹斜直,下腹内收,腹壁饰兽首衔环,三蹄足,梅子青釉。口径11厘米,高11厘米,立耳高1.4厘米。【文物现状】四川宋瓷博物馆 详情>>

鼎式 式炉


辊底式炉

详情>>

辊底 底式 式炉


湖田窑影青双耳三兽足鼎式炉

名 称: 北宋 湖田窑影青双耳三兽足鼎式炉尺 寸: 口径10.2厘米、高9.8厘米。年 代: 北宋器 型: 炉釉彩纹饰: 色釉陶瓷纹饰明细: 青白釉窑 口: 景德镇窑(湘湖、湖田、杨梅亭、黄泥头)此炉仿青铜鼎之造型,板沿上斜出两支耳,腹微鼓,下接三支龙首足,底心无釉,留有少许垫烧糊痕,通体光素无纹。炉的造型始于汉代,流行于两晋南北朝而盛于宋,这与佛教在中国大陆的传播与兴盛是相关联的。通常宋代的炉造 详情>>

湖田 窑影 影青 双耳 三兽 兽足 足鼎 鼎式 式炉


灰白釉弦纹簋式炉

参见:明漳窑灰白釉弦纹簋式炉 详情>>

白釉 弦纹 纹簋 簋式 式炉


链条输送式炉

详情>>

链条 输送 式炉


龙耳簋式炉

【年代】宋【名称】龙耳簋式炉【简介】仿商周青铜簋造型。敞口,下腹外鼓,龙型双耳,圈足。胎白细腻,胎骨厚重。梅子青釉,釉层厚,色泽滋润。口径18.4厘米,足径15.5厘米,高14.3厘米,可惜口沿及一耳已残。 详情>>

龙耳 簋式 式炉


龙泉窑青瓷鬲式炉

南宋折沿微上翘,丰颈,腹部饰三道扉棱,腹底有等距离三足。胎体灰白细密,施青釉,釉色青纯滋润,色泽典雅。造型端庄古朴。 详情>>

龙泉窑 龙泉 泉窑 青瓷 鬲式 式炉


绿釉樽式炉

绿釉樽式炉汉代(前206—公元220年)Greenglazepotterystove(206BC--220AD)高14.9厘米腹径21.3厘米1963年购于大连文物店直口,口沿起不规则乳钉装饰,腹壁直,外壁刻划两组波浪纹图案,分别由七道凸棱纹间隔,平底,三足托底边,足短,足面兽蹄形。内外施绿釉,釉色青绿翠艳,釉面泛银白色光泽,底不挂釉,为殉葬明器。 详情>>

绿釉 釉樽 樽式 式炉


明德化窑白釉鼎式炉

明德化窑白釉鼎式炉高14.5厘米、口径12.4—9.1厘米、底径12.4—9厘米。该炉仿古铜器式样烧造而成,口呈正方形,平沿方唇,两侧出沿上各竖一冠耳,炉腹下有四足拳曲。炉身四面均印双夔纹,纹下为饕餐纹筛,四足均有印花纹饰。该炉造型古朴,质地纯净坚硬,通体施白釉,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是德化窑白瓷的精美作品。 详情>>

明德 化窑 白釉 鼎式 式炉


明玉条纹兽耳簋式炉

【名称】:明玉条纹兽耳簋式炉【类别】:玉器【年代】:明代【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简介】:通耳高8.8cm,口径13.2cm,足径9.4cm。青玉。形作深膛,圆撇口,圈足,双兽吞耳,颈部阴刻夔龙纹,两侧各凸雕一兽面纹和两组戟形,腹部琢竖条纹。簋,为商周时的食器。多为青铜质或陶质制作。商周的簋形器,往往与鼎成组相配,作为标志贵族等级身份的礼器。这件簋式炉为明代仿三代青铜簋而作。清代配以紫 详情>>

明玉 条纹 兽耳 耳簋 簋式 式炉


明漳窑灰白釉弦纹簋式炉

明漳窑灰白釉弦纹簋式炉高13.6厘米,口径13.8厘米,底径8.5厘米。明漳窑灰白釉弦纹簋式炉属圆唇,撇口,束颈,溜肩,圆腹,高圈足外撇,内外斜削平切。颈、腹间置对称鱼耳,有垂饵。腹部饰二道凸起弦纹,纹下饰莲纹,间拍印浅细三组夔龙纹及回纹。胎质粗松,以指轻叩无坚铿声响。釉色莹润,器形纹饰仿古铜器,风格别致。 详情>>

明漳窑 明漳 漳窑 白釉 弦纹 纹簋 簋式 式炉


明漳窑鱼耳簋式炉

明漳窑鱼耳簋式炉高11.6厘米、口径10.1厘米、足径8厘米。侈口,圆唇,深腹,高圈足外撇平切。颈、腹间置对称两鱼作耳;腹部两道弦纹内模印四组夔龙纹,并间饰单向回纹。釉色呈淡黄,开冰裂纹。该器在仿古铜器的基础上,刻划出极具代表性线条和纹饰。 详情>>

明漳窑 明漳 漳窑 鱼耳簋 鱼耳 耳簋 式炉


南宋官窑青瓷樽式炉

南宋官窑青瓷樽式炉南宋官窑青瓷樽式炉(老虎洞窑址出土)高14.8厘米口径19.5厘米底径18.7厘米直口,方唇,筒腹,平底内凹,三个兽蹄形足。外腹饰四组三道凸弦纹。浅灰胎较厚,灰青釉较薄,有细密开片。裹足支烧,外底有六个支钉痕。 详情>>

南宋 官窑 青瓷 樽式 式炉


南宋官窑青瓷簋式炉

南宋官窑青瓷簋式炉南宋官窑青瓷簋式炉(郊坛下窑址出土)高10.5厘米口径17厘米底径13.5厘米仿商周青铜簋式样。侈口,束颈,大圈足外撇。腹上部有两周弦纹,龙首形双环耳。灰色胎,胎质较细,粉青色厚釉,质感如玉,器身密布纹片,纹片大小适中,有的开片夹杂有黄褐色。形制朴厚凝重,肃穆大方,属南宋官窑经典之作,用于宫廷礼仪活动。 详情>>

南宋 官窑 青瓷 簋式 式炉


南宋龙泉窑青釉龙耳簋式炉

基本信息仿商周青铜簋造型,敝口微撇,薄唇,束颈,下腹外鼓,夔龙形双耳,圈足向内弧收。白胎,胎质细腻,胎骨厚重,施梅子青釉,釉层厚,色泽滋润。口及圈足端无釉,呈朱红色。此器制作精细,形体匀称,端庄秀美。口径18.4厘米,足径15.5厘米,高14.3厘米 详情>>

南宋 龙泉窑 龙泉 泉窑 青釉 龙耳 簋式 式炉


南宋龙泉窑青釉三足鬲式炉

基本信息仿商周铜鬲造型,圆口、平折沿、短颈、圆肩、鼓腹、三实心足呈乳状。腹、足部凸起有三条竖棱,通称“出筋”;肩部饰一道凸弦纹。灰白色胎,施梅子青釉,足端无釉,呈朱红色。鬲式炉是宋代较为常见的仿古器形,但以龙泉窑梅子青制品最佳。此器造型古拙典雅,线条曲直有致,釉质柔和,釉色青碧如玉,将实用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为时人所喜爱。共出土大、中、小各一件,均为梅子青釉。 详情>>

南宋 龙泉窑 龙泉 泉窑 青釉 釉三 三足 足鬲 鬲式 式炉


南宋龙泉窑青釉兽耳衔环鼎式炉

直口,两立耳,上腹斜直,下腹内收,腹壁饰兽耳衔环,三蹄足。白胎,施梅子青釉。该器制作精细,造型典雅,具有浓厚的古韵,下所谓“琢瓷作鼎碧于水”。鼎式炉为焚香用具,型仿商周铜鼎。该器制作精细,造型典雅,具有浓厚的古韵,正所谓“琢瓷作鼎碧于水”。口径11厘米,高11厘米,立耳高1.4厘米 详情>>

南宋 龙泉窑 龙泉 泉窑 青釉 釉兽 兽耳 耳衔 衔环 环鼎 鼎式 式炉


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

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高10.2cm,口径13.3cm。南宋龙泉窑青釉鬲式炉板沿口、束颈、丰肩、圆鼓腹、下承分档三足。满施青釉,釉面有串烟,釉层清澈晶莹,为石灰釉。鬲式炉为礼器之变异形态,南宋龙泉窑、官窑多见,藏家珍之。 详情>>

南宋 龙泉窑 龙泉 泉窑 青釉 釉鬲 鬲式 式炉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参见: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详情>>

掐丝 珐琅 缠枝 枝莲 莲纹 纹鼎 鼎式 式炉


青玉方鼎式炉

年代:清中期名称:青玉方鼎式炉简介:通高13.5cm,口径10.1×7.1cm。炉为青玉质,材质良好。器呈长方形,两侧各有一朝天耳,四夔形足。炉身四面纹饰相同,口沿下饰夔纹,腹部以兽面纹为主要纹饰,并有八出戟。此炉是陈设用品,仿古特征明显,其造型仿商代青铜方鼎,兽形扁足具有商晚期青铜器足的特点,兽面纹和夔纹也是当时流行的纹饰。在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宫玉器中,此器是仿古彝器的代表作。 详情>>

青玉 方鼎 式炉


清康熙匏制海棠式炉

【名称】清康熙匏制海棠式炉【类别】故宫匏器【年代】清代康熙[/url【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8cm,口径:13.1-10.4cm,最大腹径:16cm。此炉镶铜口,颈饰回纹一周,腹部饰团寿螭纹,寓长寿之意,下腹部有一周凸弦纹。器底单方框内隐约可见阳文楷书"康熙"二字。器内髹黑漆,光亮可鉴。器型仿海棠花式,精巧别致。 详情>>

康熙 匏制 海棠 式炉


清乾隆掐丝珐琅葫芦纹盨式炉

【名称】清乾隆掐丝珐琅葫芦纹盨式炉【类别】珐琅器【年代】清乾隆年间【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通高10.4cm,口径9.7cm,底径7.7cm。炉为盨式,扁圆腹,两侧有兽耳,盖上有铜镀金四螭钮,圈足下承铜镀金四兽面足。通体施天蓝色珐琅为地,盖面饰兽面纹,边缘饰葫芦纹及三角形等几何纹,炉身饰葫芦纹及变形几何纹。底部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四朵缠枝花纹,中心镀金双方框内錾刻阴文 详情>>

乾隆 掐丝 珐琅 葫芦 纹盨 盨式 式炉


式炉

详情>>

室式 式炉


台车式炉

概念介绍分类概念炉膛固定、炉底可以移出炉外的室状工业炉。介绍装有行走机构的炉底由牵引机构沿地面上的轨道拉出或拖入炉膛,便于在炉外装卸工件。台车式炉适用于不便在室式炉内加热的大型钢锭、钢坯、钢板的锻压前加热和大型铸件、锻件、焊接件的热处理加热。台车式炉可用气体或液体作燃料,也可用电加热。使用气体或液体燃料时,烧嘴多布置在炉膛两侧。分类台车式炉按用途分为台车式加热炉和台车式热处理炉。台车式加热炉的炉温 详情>>

台车 式炉


铜洒金片夔凤纹双耳簋式炉

名称:清初铜洒金片夔凤纹双耳簋式炉尺寸:直径29cm介绍:口外撇,短颈,两侧饰双夔龙耳,深腹,高圈足,圈足突起两道弦纹,器形古雅。通体洒金片,腹部中心在锦纹地上模印变形夔凤纹,纹饰清晰,底部落“宣德二年周义为修荃主人制”。 详情>>

铜洒 金片夔 金片 片夔 凤纹 双耳 簋式 式炉


修内司窑青瓷鼎式炉

南宋杭州老虎洞窑址H20出土直口,尖唇,鼓腹,圜底,环耳,三角形足。肩腹部饰弦纹二道,肩、足部饰短扉棱。黑胎,胎体较薄,足底露胎,器底有六个支钉痕。遍施青釉,釉色莹润,有开片。 详情>>

修内 内司 司窑 青瓷 鼎式 式炉


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名称】元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类别】珐琅器【年代】元代【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通高:28.4cm,口径:17.1cm。炉为圆形,双冲耳,鼓腹,三圆柱形足,造型似青铜鼎,朴实庄重,炉内置铜镀金胆。炉腹上部以一道镀金弦纹线将炉体图案界为两部分,线上部以绿色珐琅为地,饰白色菊花纹12朵;线下部以蓝色珐琅为地,饰缠枝莲花纹6朵。三足均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彩色菊花纹。元代 详情>>

元掐 掐丝 珐琅 缠枝 枝莲 莲纹 纹鼎 鼎式 式炉


漳窑鱼耳簋式炉

明漳窑鱼耳簋式炉高11.6厘米、口径10.1厘米、足径8厘米。侈口,圆唇,深腹,高圈足外撇平切。颈、腹间置对称两鱼作耳;腹部两道弦纹内模印四组夔龙纹,并间饰单向回纹。釉色呈淡黄,开冰裂纹。此器在仿古铜器的基础上,刻划出极具代表性线条和纹饰,令人赏心悦目。 详情>>

漳窑 鱼耳簋 鱼耳 耳簋 式炉


重力输送式炉

详情>>

重力 输送 式炉


式炉

【年代】宋【名称】鬲式炉【简介】圆口,平折沿,短颈,圆肩,扁腹,三实心足,腹、足部有凸起的三条竖棱,肩部饰一道凸弦纹。共出土大、中、小各一件,均为梅子青釉。大者口径19.9厘米,高16.4厘米。 详情>>

鬲式 式炉


珐琅出戟鼎式炉

珐琅出戟鼎式炉制造年代:清材料:珐琅彩料铜介绍该炉炉身为方形,有六道扉棱,炉盖有开光镂空花纹,盖钮是清新俊逸的透雕莲鹤。该作是1981年香港明清珍宝工艺品展览的第79号作品。对于清代珐琅彩器的真伪识别应主要从釉料、纹饰和款识等方面着手。收藏清代珐琅彩器应以清中期以前作品为主。 详情>>

珐琅 出戟 戟鼎 鼎式 式炉


式炉

簠式炉簠式炉,清中期,通高18cm,口径14.1×11.3cm。此炉敞口,斜直腹,四壁呈梯形,壁面铸海水异兽纹,两侧有对称的兽头铺首,平底,矮圈足,下接四个云形足。器盖四面作倒梯形,相对的两面分别饰镂空的云龙纹和云凤纹,盖钮呈方形漏斗状,顶中空,边缘饰雷纹一周。器外表呈棕色,盖和器内壁满布烟熏痕。此器胎体厚重,形制规整,纹饰刻画精细,系仿照周代青铜礼器簠制作而成,并被作为薰炉使用,是清乾隆朝仿古铜 详情>>

簠式 式炉


式炉

井式炉是周期式作业炉,适用于杆类,长轴类零件的热处理。井式炉的结构是:炉身是圆筒形的深井,工件由专用吊车垂直装入炉内加热。所使用的燃料通常为煤气和燃油。以电为热源时,称为井式电阻炉。井式炉一般安置在车间地平面以下,也有安置在地平面以上的,或地平面之上之下各一半的。井式炉的名称有:强迫对流井式炉,自然对流井式炉,井式气体渗碳炉等。井式炉的英文及图片释义井式炉的简介井式炉分类井式炉的使用注意事项井式炉 详情>>

井式炉 井式 式炉


明掐丝珐琅凫式炉

基本资料器物简介纹饰之美器物功用基本资料【器物名称】明掐丝珐琅凫式炉【材质类别】珐琅器【制作年代】明代【文物原属】宫廷御用、中国故宫博物院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器型规格】高:24.0公分。长:25.0公分。器物简介明掐丝珐琅凫式炉是铜胎,炉盖与器身在凫腹处套合,焚香经凫颈自口溢出。器内露胎,外表除凫嘴及足蹼外,全身施掐丝羽毛,釉层厚、透明而略龟裂;釉面颇多焊药的污斑,掐丝流畅然锈蚀严 详情>>

明掐丝 明掐 掐丝 珐琅 凫式 式炉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鬲式炉

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鬲式炉为南宋时期的陶瓷器。高11.3厘米,口径14.4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藏品信息(上海博物馆)【名称】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鬲式炉【类别】陶瓷器【年代】南宋【文物原属】【文物现状】现藏上海博物馆【简介】高11.3厘米,口径14.4厘米。龙泉窑为宋元时期的著名瓷窑之一,窑址在今天浙江省的龙泉县。此器胎白而坚硬,釉呈梅子青色,色泽青淳滋润,有玉质感。造型端庄古朴,系仿青铜鬲面而来,是 详情>>

南宋 龙泉窑 龙泉 泉窑 梅子青 梅子 子青 鬲式 式炉


清乾隆掐丝珐琅莲瓣式炉

清乾隆掐丝珐琅莲瓣式炉是铜胎,直口深壁钵式炉,器外铸成浅浮雕式四重莲瓣,器下方中央钉圆形金属片为底,炉内镀金,外表口沿下饰蓝釉及掐丝填绿釉的竖弦纹各一圈,莲瓣内掐丝垂番莲花,填饰黄青红三色釉,底浅蓝地饰卷草纹。炉心中央阴刻“乾隆年制”一列楷书款。基本资料器物简介纹饰之美器物功用珐琅器注基本资料【器物名称】清乾隆掐丝珐琅莲瓣式炉【材质类别】珐琅器【制作年代】清代乾隆【文物原属】宫廷御用,中国故宫博物 详情>>

乾隆 掐丝 珐琅 莲瓣 瓣式 式炉


玉四足式炉

玉四足式炉清尺寸:宽11.4cm高12.5cm厚7.1cm清宫旧藏说明:玉料呈青白色,局部有黑色星点状斑沁,体呈方形。盖上镂雕趴伏状螭龙,脚下为云海纹,两侧有二螭首。炉体为四柱形,底足收敛。两侧耳为活环,四面均凸雕兽面纹和菱形纹。此器形体庄重,刻工精细,属仿古器佳作。 详情>>

玉四 四足 足式 式炉


元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

【名称】元铜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鼎式炉【类别】珐琅器【年代】元代【文物原属】清宫旧藏【文物现状】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简介】通高:28.4cm 口径:17.1cm炉为圆形,双冲耳,鼓腹,三圆柱形足,造型似青铜鼎,朴实庄重,炉内置铜镀金胆。炉腹上部以一道镀金弦纹线将炉体图案界为两部分,线上部以绿色珐琅为地,饰白色菊花纹12朵;线下部以蓝色珐琅为地,饰缠枝莲花纹6朵。三足均以蓝色珐琅为地,饰彩色菊花纹。元 详情>>

元铜 铜胎 胎掐 掐丝 珐琅 缠枝 枝莲 莲纹 纹鼎 鼎式 式炉


式炉

传统罩式炉用氮氢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戒指,氢气相对于氮气具有导热性好,密度小、动力粘度小、还原性强等优点,逐渐代替了氮氢混合气体作为保护气体。同时,它对罩式炉安全控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首先,保护罩和露台的金属外壳全部经过X射线探伤,严格保证各设备加工质量。其次,在退火周期开始时,对所有仪表、开关位置进行检查,使他们置于正确的设定位置。将内罩扣在准备好的炉台上后,进行氢气入口阀门的泄漏检测,然后进行 详情>>

罩式炉 罩式 式炉


式炉

简历男,主任医师,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医院外一科主任。1973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疗系,有30余年外科工作经验。开展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原位吻合,肾癌手术,保留尿道的前列腺切除,保脾脏的胰体尾切除,脾外伤保脾手术,脾次全切除加断流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胰十二指肠切除,肝胆管结石盆式手术,肝癌、肺癌手术,食道癌三切口三视野手术,肝门胆管癌手术,切除占体重1/2的成人腹部巨大肿瘤23公斤。论文国内外发表论文 详情>>

邹式炉 邹式 式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