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孔肯”查询结果

“孔肯”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孔肯亚病

名称由来病理特征预防措施名称由来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1952年基孔肯雅热首次爆发于坦桑尼亚南部尼瓦拉州。“基孔肯雅”是坦桑尼亚南部的土语“Chikungunya”的译音,意即身体弯曲形同折叠,是关节剧痛引起的,故本病可意译为“曲屈病”。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以后,基孔肯雅热东移至东南亚地区。本病多次发生于热带非洲以及亚洲的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和印度等地。仅1965年在印度马 详情>>

孔肯亚 孔肯 肯亚


孔肯雅病

基孔肯雅病是由伊蚊传染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症状为突然发烧、头疼、呕吐、关节痛及腰下部疼痛等,而最有效的应对途径是采取预防措施,减少蚊虫的滋生。目前在法属留尼旺岛全面暴发的基孔肯雅病,已引起法国全国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那么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病呢?基孔肯雅病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据说该病毒源于非洲,第一次已知的暴发是1952年在坦桑尼亚。“基孔肯雅”是斯瓦西里语,意为“弯曲”,因 详情>>

孔肯雅 孔肯 肯雅


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fever)是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引起,经伊蚊传播,以发热、皮疹及关节疼痛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简介病原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特征(地区分布人群分布季节分布输入性)发病机制(病毒直接侵犯免疫 详情>>

孔肯雅 孔肯 肯雅


孔肯雅热病

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吸血传播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疫病,主要流行季节为夏、秋季,主要流行地区为非洲和东南亚。该病潜伏期为2—12天,临床症状主要为发热、关节疼痛、皮疹和轻度出血,病死率约为0.09%。简介语源及病状流行简况提醒事项简介基孔肯雅热是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目前主要流行于东南亚和非洲。该病潜伏期一般为2天至4天,也可长达7天至12天,病死率约为0.0 详情>>

孔肯雅 孔肯 肯雅 热病


孔肯雅热疫情

描述症状传播途径专家提示描述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fever)是一种始发于非洲的病毒性传染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本病流行,1953年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基孔肯雅”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Swahili土语,意思是“屈肢痛”,形容病人因严重的关节疼痛而蜷缩着身体的特征体态。这种传染病主要分布于冬季气温18℃以上的非洲及东南亚 详情>>

孔肯雅 孔肯 肯雅 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