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灌顶”查询结果

“灌顶”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灌顶


灌顶,梵文为「Abhişeka 阿毗晒噶」,有「驱散 」及「注入」之涵意,也可以翻译为「授权」。在修行密法时,首先要有一位具足实证资格的上师,设立本尊坛城,以使密法的修行者,能够了解此种本尊的实修方法。 梵文 ( 概念 含义 意译 典故 取得 作用 灌顶原因 ) 人名 梵文 概念 灌顶,梵文为「Abhişeka 阿毗晒噶」, 详情>>

灌顶

一种在吾人顶上灌下五瓶誓水的仪式,亦即与众结缘或传密法时所实行的仪式。灌顶是洗掉罪恶注入功德的意思。 详情>>

灌顶


大智灌顶

【大智灌顶地】(术语)称佛地也。义释十三曰:‘大智灌顶地者,即是如来第十一地也。由住第十一地入大智灌顶,乃能作如来事。’ 详情>>

大智 灌顶


灌顶

简介灌顶经,梵语名Maha^bhis!eka-mantra。十二卷。全称“大灌顶神咒经”。又作“大灌顶经”。东晋帛尸梨蜜多罗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经由灌顶三归五戒带佩护身咒经乃至灌顶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等十二部小经所成,此十二经各就其功德而有“佛说灌顶”四字,故称灌顶经。其中,拔除过罪生死得度经与达摩笈多所译之药师如来本愿经、玄奘所译之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为同本异译。本经被疑为我国梁代以前 详情>>

灌顶


灌顶

简介灌顶寺,位于浙江省东阳市横店镇张山坞九龙山内。晋朝初年为「法华寺」,后废衰。接着兴起灌顶寺,寺始建于五代后晋开运三年,距今已近二千年历史,可算是国内千年以上少有古刹之一。历史据碑记,寺在鼎盛时期比丘僧千馀人,由此可知当时寺院规模之浩大,灌顶寺建于深山幽谷之中,东、西、北三面环山,茂林、修竹、潺潺溪水。晨起白雾缭绕,空气清新,泉水清澈,风景幽雅。此寺左山为青龙,右峰曰白虎。白虎山眺望东边九龙山, 详情>>

灌顶


灌顶

灌顶油【药物组成】生油2斤,故铧铁5两(打碎,择洗),塞水石1两,马牙消半两,曾青1两。【处方来源】《圣惠》卷三十二。【方剂主治】脑中热毒风。【制备方法】上药以绵裹,入油中浸7日后。【用法用量】可用1钱,于顶上摩之。及滴少许入鼻中。 详情>>

灌顶


结缘灌顶

佛教术语,谓一般俗人入灌顶坛,投华于诸尊而结缘也。当投华时,使以尊像为与我有宿缘之尊体而念之,结缘之名基于此。因名投华三摩耶。是二种灌顶之一。(参见:灌顶)指为广结佛缘而举行之密教灌顶。又作投华三昧耶。乃三灌顶之一,五种三昧耶之第二。即不分是器非器、持戒破戒或无戒等,仅为结缘而引受者入灌顶坛,授一印一明,称为结缘灌顶。其仪式颇简单,即阿阇梨先以覆面(遮目之净帛)覆盖受者之面,授印明,执印之端引入坛 详情>>

结缘 灌顶


灌顶

【戒灌顶】日本之佛教仪式。即以灌顶之形式所授之显密一致、戒密合谈的戒法。此戒法系行于初受戒之后十二年之重受戒者,故称重授戒灌顶。亦称授戒灌顶、灌顶受戒。一般认为,戒灌顶兴起于惠寻之徒惠顗,后惠镇将之传于法胜寺,光宗传至元应寺,又因法胜寺与西教寺合并,亦传入西教寺,迄至于今。戒灌顶有外道场作法(即传授坛作法)、内道场作法(即正觉坛作法)两种︰(1)外道场作法︰为现前传戒师加持代表不现前五师之五瓶,再 详情>>

灌顶


离作业灌顶

【离作业灌顶】密教用语。指不行种种作法事业而传法之灌顶。由于不用仪式作业,故有此称。《大日经》卷五〈秘密漫荼罗品〉所说‘印法、以心、具支’三种灌顶之中,‘印法、以心’二灌顶属于离作业灌顶。‘印法灌顶’系对信心深足、但不能实行各种事业作法之弟子,授与手印、真言的灌顶;‘以心灌顶’系为通达之人所行的灌顶,以心传心,不须一切形式的作法。此二者均是无形式无作法之修法,故为离作业灌顶。相对于此二灌顶的‘具支 详情>>

作业 灌顶


油锤灌顶

油锤灌顶是一种硬功,可以解释为铁头功的一种。以“油锤”重击头顶。何谓“油锤”呢?相传是一种古时用于榨油的器具。此物长度有三市尺,木柄包裹铁皮,一端是个半球形的“锤”。虽称为锤,但其形特殊,象半个铁球。称之为“油锤”。那时没有现在的新式榨油机,榨油皆由此物为之。 详情>>

油锤 灌顶


真实具相灌顶

真实具相灌顶:即由具有上师之密意加持力融入具相佛子心中而证悟灌顶了义之见。弟子所以有证得喻智慧或义智慧之差别,皆依此补特伽罗根基利钝而定。因此,获得加持与否皆须观持弟子自心相继。若未获灌顶,则无誓言所护之境,是故,若加持未入弟子之心,则非为金刚持所传具相灌顶,仅为少许加持而已。故而(弟子)缘悦意境所生之贪心,缘不悦临所生之嗔心及不知取舍之愚痴心,由(灌顶而)了悟实相正见时,三者必当断除。 详情>>

真实 具相 灌顶


灌顶

灌顶,梵文为「Abhişeka阿毗晒噶」,有「驱散」及「注入」之涵意,也可以翻译为「授权」。在修行密法时,首先要有一位具足实证资格的上师,设立本尊坛城,以使密法的修行者,能够了解此种本尊的实修方法。梵文(概念含义意译典故取得作用灌顶原因)人名梵文概念灌顶,梵文为「Abhişeka阿毗晒噶」,有「驱散」及「注入」之涵意,也可以翻译为「授权」。在修行密法时,首先要有一位具足实证资格 详情>>

灌顶


灌顶突泉

距炉城南门10余公里的榆林宫,旧时是明正土司避暑行宫,又因雍正四年果亲王于此温沐浴,建设行宫,亦名御林宫。这里远山雪峰屹立,近岭山峦夹峙,林木葱郁,折多河在谷地中蜿蜒奔流,河岸绿茵草坪,野花遍地,曾有榆林赏花之誉。此地上下数里分布温泉数处,都是优质矿泉水,可饮有沐浴。温泉水源冒出地面处水温高达88℃,投放鸡蛋于水穴中,须臾蛋熟可食。老榆林宫河滩边有一温泉,钙化物堆积聚成圆锥体,状如火山,顶端突泉喷 详情>>

灌顶 突泉


四级灌顶

名词解释分类副作用名词解释藏传佛教专有名词,西藏密教无上瑜伽部的灌顶次第,其名目依次为︰瓶灌顶、秘密灌顶、智慧灌顶、胜义灌顶。这是以双身法为核心的传法次第。其主要的理论依据,是认为气脉、明点的开发即是菩提心的开发,因此‘即身成佛’必须通过气脉、明点的修练。而修练气脉、明点的极致又必须透过双身(双运)法始能完成。分类兹分释此四灌顶如次︰(1)瓶灌顶︰略称瓶灌,又称初灌。这是为破除弟子的凡夫庸凡下劣心 详情>>

四级 灌顶


苏悉地灌顶

指依苏悉地羯啰经而修之灌顶。行此灌顶时不另建坛场,仅面授密印。所授印明即三种悉地破地狱转业障出三界秘密陀罗尼法所说三种悉地之印明。又此印明于金刚、胎藏两部合行灌顶或阿阇梨位灌顶之后授与,故此二种灌顶亦称苏悉地灌顶。日本方面,在大日经、金刚顶经、苏悉地经等三部经中,东密以大日经、金刚顶经两部经典为最极秘经,空海虽由惠果传此法,然以两部本有为宗旨,故其所著真言付法传仅记载受传两部大法,而未言及苏悉地大 详情>>

苏悉地 苏悉 悉地 灌顶


五部灌顶

五部灌顶有三种第一种:一、阿阇黎灌顶,即传法灌顶。二、受明灌顶,又云成就灌顶。三、息灾灌顶,又云灭罪灌顶。四、增一灌顶,又云求果灌顶。五、降伏灌顶,又云除难灌顶。第二种:一、光明灌顶,即以光明加被行者之身。二、甘露灌顶,即以香水灌顶。三、种子灌顶,即观种子而布于身心。四、智印灌顶,即以印契加持于五处。五、句义灌顶,即观真言之义,布于心胸,使之起悟解。第三种:五种的三昧耶,称为五种灌顶。 详情>>

五部 灌顶


五祖章安尊者灌顶

章安大师,法名灌顶,隋代临海章安人。世称章安大师、章安尊者。据传大师天资聪敏,始生三月(陈文帝天嘉二年生)能随母称三宝名。七岁从摄静寺慧拯出家,天纵慧解,一闻不忘,日能记诵万言,二十岁受具足戒。著《大般涅盘经玄义》、《大般涅盘经疏》、《观心论疏》、《天台八教大意》、《隋天台智者大师别传》、《国清百录》等书闻名于世。今日智者大师的教理文句不坠,章安的整理编辑,居功厥伟。唐贞观六年(公元六三二年)念佛 详情>>

五祖 章安 尊者 灌顶


醒醐灌顶

典故: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出处:唐·顾况《行路难》诗:“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例子: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近义: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详情>>

醒醐 灌顶


学法灌顶

【学法灌顶】为密教修行者正式取得弟子位之仪式。又作受明灌顶、受法灌顶、持明灌顶、弟子灌顶。对一密教行者而言,表示许可其开始学习或受持密教教法之时,必行此一灌顶仪式,故与‘传法灌顶’相对称。一般学习密法者,必先就阿阇梨受此灌顶,然后开始师资关系;若未受此灌顶即行密法授受,则为古来所严禁者,犯者即得‘越三昧耶’之重罪。[大日经疏卷三、护摩略记(慧琳)](参阅‘灌顶’6853) 详情>>

学法 灌顶


药师灌顶真言

药师灌顶真言内容拼音读法同音汉字读法药师灌顶真言简单释义专辑信息药师灌顶真言内容南无薄伽伐帝鞞杀社窭噜薜琉璃跋喇婆喝啰阇也怛他揭多也阿啰喝帝三藐三勃陀耶怛侄他唵鞞刹逝鞞刹逝鞞刹社三没揭帝莎诃拼音读法namoboqiefadipishashejudubiliulibolapohelasheyedatuojieduoyewenlahedisanmiaosanbotuoyedazhituoanpisha 详情>>

药师 灌顶 真言


以心灌顶

【以心灌顶】大日经所说三种灌顶之一。指以上师之心传予弟子之心的灌顶。乃密教传法灌顶之一种。又作心授灌顶、秘密灌顶、心想灌顶。与心外别设灌顶坛以进行修法之‘事业灌顶’相对称。行此灌顶者,须上师与弟子皆为三昧耶戒成就之人。修法时,上师与弟子共住瑜伽,于弟子之净菩提上,直接建立曼荼罗,入此心坛而行灌顶。[大日经卷五、大日经疏卷十六] 详情>>

以心 灌顶


醍醐灌顶

醍醐灌顶,出于《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成语出处来源探究成语辨析成语示例历史典故文化演变用于佛教基督解释醍醐出处成语资料【读音】tíhúguàndǐng【英文】tofeelrefreshedsuddenly;tobefilledwithwisdom;tobeenlightened 详情>>

醍醐灌顶 醍醐 醐灌 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