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虫科”查询结果

“虫科”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斑啮虫科

(Mesopsocidae):触角13节(少有14或15节),前胸小型,前翅Cu2与1A相接触或一部分相愈合。跗节3节,体及翅均无鳞,前翅仅有一条臀脉,前翅Cu弯曲向前,不和M接触。 详情>>

斑啮 啮虫 虫科


避日虫科

避日虫科Solpugidae别名避日蛛分类地位蛛形纲柄腹亚纲避日虫目描述无毒的凶猛节肢动物,头胸部与腹部连接部较狭窄,一对单眼,没有毒腺,鳌肢巨大而强壮,体形0.6-6cm,第一对足的跗节为1节,第二三对足的跗节为4节,除第一对足外,其他足较光滑。分布非洲、中、东亚荒漠 详情>>

避日 日虫 虫科


单极虫科

分类地位:单极虫科(Thelohanell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仅具1个极囊。主要属:单极虫属(ThelohanellusTripathi,1948)孢子一般较大,呈梨形或囊形。壳面与缝面宽度相差甚少,故横断面几近圆形。只有1个极囊,一般较大,常为孢子长度的1/2,极丝常呈扭曲的扁带。孢中质中尚有油滴状的发光颗粒。有1个嗜碘泡。寄生于鱼类的组织。 详情>>

单极 虫科


碘泡虫科

分类地位:碘泡虫科(Myxobol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具嗜碘泡。孢子由2片壳构成。有2个极囊并集中于前端。一些属有尾突或尾线。生活习性:除霍氏虫属为腔寄生外,其余均为组织寄生。主要属:我国鱼类寄生已知有下列各属:碘泡虫属(MyxobolusButschli,1882)、侧尾虫属(LeterocaudataChen&Hsieh,1984) 详情>>

碘泡 泡虫 虫科


斧形虫科

分类地位:斧形虫科(Axin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身体通常延长,背腹扁平,后端略呈截形。口腔吸盘1对,无隔膜,常有以一定的方式排列的细小圆形的乳突或小齿、开口于口腔。后吸器吸铗微杯型、分布不对称,沿着虫体后端边缘排成2行或形成一个直角,它们之间被一着生有端钩的端瓣所分开,具2对不同的小钩或大钩,钩柄细长。生殖腔或阴茎具刺或不具刺。睾丸滤泡状,位于卵巢之后。卵巢U 详情>>

斧形 形虫 虫科


糕模虫科

分类地位:糕模虫科(Pterinotremat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体为圆柱状,后吸器两侧不对称。在体后部有一些吸铗斜列,结构相似;端钩形状不同。每个吸铗对称,细长。背与腹铗片内壁顶部两侧具很多棘,构成羽状。体前端扩大,前吸器似盘状。口及咽付缺。肠支末端不汇合。睾丸数目众多,排为纵列。交接器具丝状之阴茎。生殖孔在肠分叉之后。卵巢延伸,弯曲,位于睾丸之前。生殖肠管 详情>>

糕模 模虫 虫科


钩铗虫科

分类地位:钩铗虫科(Mazocrae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虫体中型或大型。后吸器与体前部区分明显或不明显。8个吸铗分为2行,排在后吸器的两侧。具或不具端瓣,有不多于3对的端瓣钩存在,其结构不一。吸铗由5~8片几丁质片构成(图7-102)。吸铗之铗片可以愈合。体前端头腺不甚发达。眼点在成体时付缺。口腔吸盘1对。口下为咽。二肠支向两侧分枝,在体后联合或不汇合,可伸入 详情>>

钩铗 铗虫 虫科


角形虫科

分类地位:角形虫科(Ceratomyx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垂直于缝的平面宽度大于缝面。极囊2个,通常在孢子的一极,在垂直缝的平面上,彼此并列,有时有一定的距离,偶尔在两端。无性阶段为多核质体。生活习性:输尿管、膀胱、肾腔的寄生虫,主要寄生于海产鱼类。主要属:在我国淡水鱼类中仅发现1属:角形虫属(CeratomyxaThelohan,1892)。 详情>>

角形 虫科


颗石虫科

原生动物门鞭毛总纲金滴虫目的1科,系一类单细胞超微型浮游生物,具有鞭毛,可分泌大小约0.25~35微米的钙质片,并组成直径5~100微米的颗石球(见图)。绝大多数为大洋性种,极少数为淡水种,南、北纬45°之间水域数量最多,通常分布于0~200米水层,50米以内数量尤多,每立升水中可有5~50万个,是大洋生态系中的原始生产者之一,艾石属(Emiliania)和桥石属(Gephyrocapsa)的种常 详情>>

石虫科 石虫 虫科


两极虫科

分类地位:两极虫科(Myxidi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孢子纺锤形,有时甚为弯曲,在相对方向具极囊,有时近极端或向中间靠近,亦有单个极囊的(如Coccomyxa)。嗜碘泡付缺。主要属:本科在我国鱼类上寄生的有3属:两极虫属(MyxidiumButschli,1882)、楚克拉虫属(ZschokkellaAuerbach,1910)、弧形虫属(Sph 详情>>

两极 虫科


鳞盘虫科

分类地位:鳞盘虫科(Diplectan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具有头器。后吸器背腹面具鳞盘、或具背板、腹板和侧板或偶尔只有侧板或仅有1个鳞盘。2对外突更为发育的中央大钩与2~4根联结片和7对边缘小钩。体后半部有时可覆有指向前方的几丁质棘。肠为2叉,后端不汇合。睾丸单一,位于卵巢之后。交接器几丁质化。生殖孔位于肠叉之后。卵巢致密或延长,通常在肠支的内侧,睾丸之前方。 详情>>

鳞盘 盘虫 虫科


锚盘虫科

分类地位:锚盘虫科(Anchorophor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体中等大小。无眼点。后吸器具3对锚钩的复合结构。1对具柄的吸铗,并着生有2对钩。前吸器由1对口腔内吸盘构成。肠支有小的侧支,其末端汇合,并伸入后吸器与向两侧分枝。睾丸数目多,几乎充满卵巢之后的肠间。交接器具6个角质小钩,围成1圈。生殖孔在肠叉处。卵巢管状并弯折,位于近体前端。有生殖肠管,无受精囊,卵 详情>>

锚盘 盘虫 虫科


拟八铗虫科

分类地位:拟八铗虫科(Pseudodiclidophor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4对胃杯型吸铗位于体后侧,着生或不着生于柄上。睾丸在卵巢之后。交接器由不同数量的小刺或刺形的骨质片所构成。阴道1对,对称,位于腹面或侧面。生活习性:寄生于海水鱼类。 详情>>

拟八 八铗 铗虫 虫科


拟尾孢虫科

分类地位:拟尾孢虫科(Myxobilat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孢子长,由2片壳瓣构成。2个梨形的极囊位于一端。两壳片后端延长,成为两根细长的尾突。孢中质中具有嗜碘泡。无性生殖型为多核质体。生活习性:寄生于鱼类胆囊、膀胱、输尿管、肾脏、体表、鳃,偶见于卵黄泡。主要属:拟尾孢虫属(MyxobilatusDavis,1944)。 详情>>

拟尾 尾孢 孢虫 虫科


缺翅虫科

中文名缺翅虫科拉丁名ZorotypidaeSilvestri,1913科属缺翅目Zoraptera生物学描述生活环境为原始的常绿阔叶林,高大的乔木使林间显得异常阴湿,林间郁闭度达0.7-0.8。苔藓及附生植物比比皆是。中华缺翅虫和墨脱缺翅虫就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这两种缺翅虫十分近缘,它们的分布区域极其接近,可能由于高山的阻隔,在长期的地理隔离下,进化成两个不同的种。它们外形极为相似,但缺翅型雄虫外 详情>>

缺翅 翅虫 虫科


四尾虫科

分类地位:四尾虫科(Tetrauronemat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孢子呈橄榄形,厚度与宽度几乎相等。孢子前、后端渐成尖形,后端中央由壳片延伸成一尖形短尾突。在孢子后端的1/4处每一壳片左右两侧突伸2条相互对称的针状尾巴。两个瓶状的极囊大小相等,位于前端;极丝粗,有囊间突。缝脊直而明显。具嗜碘泡。两胚核在嗜碘泡附近。生活习性:淡水鱼类组织寄生虫。 详情>>

四尾 尾虫 虫科


瓦特虫科

分类地位:瓦特虫科(Wardi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孢子呈等边三角形,具2个向内凹的边。缝面观亚圆形,极囊2个。生活习性:寄生于鱼类之腔管。主要属:我国已发现1属,冠孢虫属(MitrasporaFujita,1912)。 详情>>

瓦特 虫科


微杯虫科

分类地位:微杯虫科(Microcotyl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后吸器对称或不对称。全部吸铗的结构相同,大小一样。中片无辅片(accessorysclerites),端钩付缺。肠支末端通常不汇合。睾丸数目众多或为数不多。输精管弯曲。前列腺和阴茎可或不可辨别。阴茎囊通常付缺,偶尔存在。阴茎或生殖腔通常具刺。卵巢折叠,在睾丸之前。卵通常有极丝。阴道存在,中背位或侧面开 详情>>

微杯 杯虫 虫科


无胄虫科

分类地位:无胄虫科(Anoplodisc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体前端有假吸盘(腺体凹陷),单独开口于体外。后吸器盘状,无钩,不分室。具眼点,肠支有或无侧枝,于睾丸之后汇合,或不汇合。睾丸单个,中位。具贮精囊和前列腺贮囊。阴茎囊长,管状,具鞘,有支持器。生殖孔在肠叉之后。卵巢在睾丸之前。阴道单一,亚中位或亚边腹位开口。卵黄腺分布于肠支两侧。生活习性:寄生于海水鱼类 详情>>

无胄 胄虫 虫科


仙女虫科

分类科学分类仙女虫科(Naididae),以往称为颤蚓科,是环带纲的环节动物,其下包括有正颤蚓。它们是淡水及海洋底栖带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员。分类18S核糖体DNA的分析发现仙女虫科可能不是一个单系群。最坏的情况是将仙女虫亚科与其他科组合成并系群,但这却涉及修改科名。仙女虫科可以分为6个亚科,按其系统发生次序:颤蚓亚科Tubificinae仙女虫亚科Naidinae沼丝蚓亚科Telmatodrilin 详情>>

仙女 虫科


鞋口虫科

分类地位:鞋口虫科(Calceostomat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我国已报告4属。形态特征:头部通常扩大成头巾状或为成对的头器。后吸器盘状,成对的锚钩,偶尔为由2个吸盘和1个中央末端锚钩组成的复合体。通常有边缘小钩。肠支具侧分枝或否,肠支末端相连或不相连。睾丸位于卵巢之后或重叠,单个或多个。交接器有支持器或仅有交接管。贮精囊由输精管膨大而成。卵巢致密,叶状或管状。具几丁质 详情>>

鞋口 口虫 虫科


新碘泡虫科

分类地位:新碘泡虫科(Neomyxobol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孢子具球状的极囊,位于相对的两极。具嗜碘泡。无性阶段为多核质体。生活习性:腔寄生。寄生于我国鱼类的有下列2属:新碘泡虫属(NeomyxobolusChen&Hsieh,1960)、三角虫属(TriangulaChen&Hsieh,1984)。 详情>>

新碘 碘泡 泡虫 虫科


旋缝虫科

分类地位:旋缝虫科(Spirosutur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孢子具2壳片,缝脊波浪形扭曲,2个极囊位于孢子一端。有嗜碘泡。生活习性:淡水鱼类组织中寄生。主要属:仅有旋缝虫属(SpirosuturiaChen&Hsieh,1984)1属。此属已记录3种:鲫旋缝虫(S.carassiiChen&Hsieh)、鲢旋缝虫(S.hypop 详情>>

旋缝 缝虫 虫科


异斧虫科

分类地位:异斧虫科(Heteraxin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体延长,扁平。前吸器为成对的吸盘。后吸器常为三角形。除单斧亚科外,体两侧均有单行吸铗的分布,一边长于另一边。通常长的一侧吸铗数目多,吸铗为微杯型。生殖腔和阴茎有几丁质刺或无。睾丸数目多,滤泡状,不越出肠支范围之外,有时可伸至吸铗区。卵巢通常呈倒U形,在睾丸之前。阴道有或无。当存在时常在背中位单个开口。卵 详情>>

异斧 斧虫 虫科


原微杯虫科

分类地位:原微杯虫科(Protomicrocotyl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后吸器对称或不对称,吸铗胃杯型,不多于4对。偶有吸铗全无。端瓣很发达,横向延伸,具2~3对端钩。睾丸在卵巢之前,数目较多,交接器与生殖腔具刺。阴道单个,开口于虫体边缘或体中部。主要种属:已有4属的报告:双侧杯虫属(BilateracotyleChauhan,1945)、似双侧杯虫属(Bil 详情>>

原微 微杯 杯虫 虫科


粘体虫科

分类地位:粘体虫科(Myxosomat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孢子具2个极囊于前端,孢中质不具嗜碘泡。主要属:在我国只发现1属:粘体虫属(MyxosomaThelohan,1892),孢子壳面观圆形,卵形或椭圆形。缝面观为透镜状。在前端有极囊2个,寄生于鱼类。此属在我国发现的虫种较多,大致20余种,有些种类可引起鱼病。它们寄生于鲑鳟鱼类、鲢、鳙、鲤 详情>>

粘体 体虫 虫科


转棘虫科

分类地位:转棘虫科(Illiosentidae)是棘头动物门、古棘头虫纲、多形目的一科。形态特征:虫体中等大小。体棘分布于前端及体后部末端或仅在前端具有。吻圆柱状或在前端稍为扩伸。吻钩众多,其大小渐次向后(吻基部)变小。吻鞘双层。神经节在中部附近。粘液腺成块或延伸成梨状,紧排一起。卵卵圆形到纺锤形。生活习性:寄生于鱼类。主要属:检索表1腹面体棘的分布起点较背面为后,吻腺短于吻鞘………………………… 详情>>

转棘 棘虫 虫科


锥体虫科

分类地位:锥体虫科(Trypanosomidae)是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动基体目的一科。形态特征:虫体叶状,无胞口,鞭毛只有1根,有的有波动膜。胞核1个,另有1个动核,从毛基体上长出鞭毛。全为寄生,能造成人畜许多重要疾病。分布很广。主要属:锥体虫属寄生于鱼类。 详情>>

锥体 虫科


八铗虫科

分类地位:八铗虫科(Diclidophor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后吸器由8个吸铗组成;它有时有柄与前体部相连,柄长短不一;具或不具端瓣与端钩。吸铗为八铗型(图7-171),由4~8个铗片构成,包括前后中轴片、前侧片、背腹后侧片、中后片、前轴片、背腹后轴片。中轴片可以扩伸与前轴片或前侧片愈合。后轴片、后侧片等亦可与中后片愈合(如嗜鲱鲤虫属)、腹后侧片、背腹后轴片, 详情>>

八铗 铗虫 虫科


赤翅虫科

赤翅虫科Pyrochroidae分类:鞘翅目外观特征:本科全世界已知约130种。翅鞘多为红褐色,容易被误认为是红萤,但是赤翅虫前胸背板外侧圆滑不具稜边,可兹区分。生态习性:多生活于树林中;;幼虫寄居於枯木的树皮下。 详情>>

赤翅 翅虫 虫科


大蕈虫科

中文学名: 大蕈虫科二名法: Erotylidae界: 动物界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亚门: 有颚亚门(Mandibulata)纲: 昆虫纲Isecta亚纲: 有翅亚纲(Pterygota)目: 鞘翅目(Coleoptera)亚目: 肉食亚目Adephaga科: 大蕈虫科种: 大蕈虫科分布: 成虫在低、中海拔山区颇为常见。外观特征:本科全世界约2500多种。台湾常见的大蕈虫体色多为黑色 详情>>

大蕈 蕈虫 虫科


二蛭虫科

分类地位:二蛭虫科(Amphibdellat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成体具2对中央大钩,联结片单一或无。钩毛蚴后吸器具8对边缘小钩,5对排列在边缘,1对在亚边缘,1对位于中央,另1对位于后吸器后端中央处。钩毛蚴和成虫均无眼点。生活习性:成虫寄生在电鳐科鱼类的鳃小片或鳃粘膜表层,但一些种类的幼虫寄生于宿主的血液系统中。主要种属:包括2个属:二蛭虫属(Amphibde 详情>>

二蛭 蛭虫 虫科


负泥虫科

负泥虫科(CrioceridaeLatreille,1804)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颚亚门(Mandibulata)、六足总纲(Hexapoda)、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的一科。该科昆虫通称负泥虫,是叶甲总科中较原始的类群。分类系统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危害分类系统负泥虫科共 详情>>

负泥 泥虫 虫科


海稚虫科

海稚虫科Spionidae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海稚虫目的一科。虫体较长、亚圆柱形,后部锥形,具很多较扁的体节,分区不明显。口前叶较小,具小眼。疣足双叶型,叶片状。刚毛均为毛状、双齿或多齿具巾、或无巾钩状刚毛。海稚虫大多数为海生,极少数几种为淡水生,其成体是底栖动物重要的组成部分。海稚虫中的才女虫属的一些种则是著名的害虫,是使珠贝细菌感染形成脓肿、溃烂发黑俗称黑心肝病的病原虫,造成经济贝类大量死亡。海稚 详情>>

海稚 稚虫 虫科


黑艳虫科

黑艳虫科Passalidae分类:鞘翅目外观特征:本科全世界共有500多种,台湾已知有6种。触角第一节特别短,有别于锹形虫的曲膝状和金龟子的鳃叶状。生态习性:夜晚具有趋光性,平常多栖息于朽木中。台湾各地低、中海拔山区最常见的为大黑艳虫(Aceraiusgrandis),体长40~46mm。 详情>>

黑艳 艳虫 虫科


棘泡虫科

分类地位:棘泡虫科(Spinavacul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多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孢子由4块壳片构成,其一端具有4个极囊。具嗜碘泡。两极均有细长的刺。主要属种:八棘虫属(OctospinaHsieh&Xiao,1993)孢子由4块壳片构成,具4个极囊于一端。有嗜碘泡。8根长刺分别位于两极。已报告1种铜陵八棘虫(O.tongrensisHsieh&Xi 详情>>

棘泡 泡虫 虫科


绞杯虫科

分类地位:绞杯虫科(Plectanocotyl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后吸器对称,具3~4对结构相同的吸铗。吸铗每侧后侧片为2片,可能有肋片;具中央片。端瓣具2~3对钩或无端瓣。食道简单,无侧突。肠支无侧枝,末端联合或不联合,可伸入或不伸入后吸器。睾丸数目较多,位于肠支内侧。交接器为具长刺或长纵纹的鞘。生殖孔中位。卵巢管状,卷曲,在睾丸之前或在睾丸之间。卵一端具极 详情>>

绞杯 杯虫 虫科


丽克虫科

分类地位:丽克虫科(LicnophoridaeStevens)是原生动物门、纤毛亚门、多膜纲、旋毛亚纲、异毛目的一科。形态特征:无体纤毛。背膜带发达,着生于体前口盘上。体后的基盘上着生纤毛膜,起固着作用。生活习性:与海产动物共生。主要属:丽克虫属(LicnophoraClaparede)虫体盘状,可大致分为三部分:基盘、颈状部和口盘。基盘起吸附作用,上具数圈同心圆排列的纤毛冠。颈状部窄短,收缩处有 详情>>

丽克 虫科


裂口虫科

分类地位:裂口虫科(Amphileptidae)是原生动物门、纤毛亚门、动基片纲、裸口亚纲、侧口目的一科。形态特征:胞口裂缝状,侧位。围口表膜下纤毛结构包括极少的动体列的前部并显示出左右两侧的组成不同。虫体通常大,侧扁。大核可能是低倍体。生活习性:肉食性,在淡水鱼类中寄生。主要属:仅见半眉虫属(HemiophrysWrzesniowski,1870)1属。虫体呈纺锤形,卵形或圆形。体右侧分布有均匀 详情>>

裂口 虫科


六沟盘虫科

分类地位:六沟盘虫科(Hexabothri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后吸器无柄,具有6个吸铗,各有一大而弯曲的、末端钩形之铗片,并有阑尾状尾突结构,其上有1对端吸盘与1对小钩。无三代虫样头器。体前端有发育程度不同的口吸盘。肠支通常有侧枝,后端汇合并伸入后吸器。具众多泡状的睾丸,在卵巢之后。阴茎通常无刺,同生殖孔在中腹面。卵巢相对较大,管状而盘曲。子宫在卵巢之前,具阴 详情>>

六沟 沟盘 盘虫 虫科


埋葬虫科

埋葬虫科俗称埋葬虫,生活史为卵→幼虫→蛹→成虫,属于完全变态昆虫。本科体色多数黑色或深褐色,有些种类胸背为红色,触角短,末端膨大,翅短,一般腹部外露。埋葬虫喜食动物死亡或腐烂的尸体,为腐食性的昆虫,它们是大自然的清道夫,生活于低中海拔山区,具夜行性,全世界800种,台湾已知11种。 详情>>

埋葬 虫科


锚首虫科

虫科名称。虫体从0.1~2mm(很少有更大的),具2~3对头腺并有尾腺。眼点存在或付缺。后吸器具7~8对边缘小钩,有时有1~2对针状结构。通常有2对中央大钩,附加片存在或付缺。分类地位: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一般有2根联结片,但数目有所变化。肠支具盲端或末端相连成环。卵巢圆形或椭圆形,位于睾丸之前或位于与之重叠的肠支内。卵黄腺发 详情>>

锚首 首虫 虫科


球孢虫科

分类地位:球孢虫科(Sphaerospor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在孢子缝面观常为球形,壳面为纺锤形或与其相近似的形状。孢子具极囊2个,位于一端,排列在缝面的垂直面上。主要属:我国有1属,球孢虫属(SphaerosporaThelohan,1892)。 详情>>

球孢 孢虫 虫科


三代虫科

分类地位:三代虫科(Gyrodactyl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体细小,延伸,具1对头器。后吸器发育很好,通常有1对中央大钩及若干对边缘小钩。例外者,无中央大钩。肠支通常为盲支。眼点付缺,睾丸中位,在肠支内或之后。交配囊具小刺。卵巢通常位于睾丸之后,V形或分瓣。卵黄腺付缺或与卵巢联合,或对称的位于肠支后端下方,很少超过此范围。阴道缺如。生活习性:胎生。寄生于鱼类、 详情>>

三代 虫科


双沟盘虫科

分类地位:双沟盘虫科(Diclybothri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幼虫具10个边缘小钩与4个中央大钩。成体前端有2个与口孔无甚联系吸盘样的小窝(吸沟器)。有2对小的眼点。有不大的口漏斗存在或不具有不发达的成对吸盘。肠支分为两叉,有左右侧突,肠支在体后几合为一,并向前延伸,亦可伸入后吸器,仍有侧突,但不伸至后吸器变狭部分。后吸器上有3对吸铗或吸盘,其内有1个巨大的 详情>>

双沟 盘虫 虫科


双身虫科

双身虫科(Diplozo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寄生于淡水鱼类鳃上。形态特征分类(副双身虫属侧孔双身虫属真双身虫属华双身虫属)形态特征成虫体呈X状,为2个幼体并合而成的。分为体前段与体后段两部分。后吸器在体后段,长方形,具4对侧吸铗和1对中央大钩;有的属为双叶,其上有许多吸铗(新双身虫属NeodiplozoonTripathi,1960)。成体无小钩。具口腔吸盘1对。肠单管 详情>>

双身 身虫 虫科


水龟虫科

水龟虫科(Hydrophilidae,;waterscavengerbeetles)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有颚亚门(Mandibulata)、昆虫纲(Insecta)、有翅亚纲(Pterygota)、鞘翅目(Coleoptera)、多食亚目(Polyphaga)的一科。又称牙甲科。种属分布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活史经济意义种属分布水龟虫科昆虫在中国记载约80种,其中大型种有尖突水龟虫( 详情>>

水龟 龟虫 虫科


四极虫科

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主要属分类地位四极虫科(Chloromyxidae)是原生动物门、粘体动物亚门、粘孢子虫纲、双壳目的一科。形态特征孢子为圆形或近似圆形,一端有4个极囊。生活习性腔寄生或组织寄生。主要属我国鱼类寄生的有1属,即四极虫属(ChloromyxumMingazzini,1890):孢子有4个极囊,紧位于前端。壳表面常有四条纹或嵴。 详情>>

四极 虫科


伪金花虫科

Lagriidae昆虫纲鞘翅目的一科。本科体色通常无明亮的光泽,色彩较暗黑褐色或黄褐色,但也有少数种类具鲜艳色彩,伪金花虫外观拟态成金花虫但体型较狭长、粗胖,翅鞘布满许多绒毛。生活于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区,一般种类很容易看到,习性迟缓,喜欢访花吸蜜。外观特征:本科全世界约2300多种。触角和各脚细长。台湾低海拔地区最常见的大伪金花虫(Lagriaformosensis),体型较粗胖,翅鞘满布凸点与短 详情>>

金花 虫科


细栉角虫科

细栉角虫科Callirhipidae分类:细栉角虫科/鞘翅目外观特征:本科在鞘翅目中是成员较少的小科。最大特征是具有栉齿状触角。本科在台湾本岛常见的普遍种不多,但是兰屿岛上的大细栉角虫(Callirhipisantiqua)还算常见,体长30~35mm,雄虫触角较雌虫发达许多。生态习性:大细栉角虫成虫夜晚趋光;幼虫以朽木为食。 详情>>

细栉 栉角 角虫 虫科


新中杯铗虫科

分类地位:新中杯铗虫科(Neothoracocotyl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虫体大。后吸器吸铗2行,位于体后端或侧边缘,为开放型或封闭型。有肋骨状加厚片存在于吸铗中。体前吸盘具隔膜。睾丸位于卵巢之后。无雄性交接器囊。阴道背中位。生活习性:寄生于海水鱼类。主要属:已有2属的报告:普胃虫属(PriceaChauhan,1945)、戴氏虫属(DawesiaUnnith 详情>>

新中 中杯 杯铗 铗虫 虫科


朽木虫科

朽木虫科Alleculidae分类:鞘翅目外观特征:本科全世界约1500种。体型为长卵形或长圆筒状;体色差别很大;触角与各脚均很细长。生态习性:成虫经常出现在花丛间啃食花粉,部分种类夜晚具趋光性;幼虫栖息于朽木中。 详情>>

朽木 虫科


异盘杯虫科

分类地位:异盘杯虫科(Allodiscocotyl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一科。形态特征:中型或小型虫体。身体对称或不对称。后吸器吸铗不多于4对。吸铗为胃叶型,具肋片(条)。具或不具端瓣和端钩。有雄性交接囊。睾丸在卵巢之前,阴茎具小刺。生活习性:寄生于海水鱼类。主要属:已报告下列3属:异盘杯虫属(AllodiscocotylaYamaguti,1953)、后弓曲虫属[Metacam 详情>>

异盘 盘杯 杯虫 虫科


隐翅虫科

分科地位: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rovebeetles)是节肢动物门、六足总纲、鞘翅目、多食亚目、隐翅虫总科的1科。本科昆虫通称隐翅虫。种属分布:分14亚科900余属,已描述的有20000种以上,广布世界各地。中国记载9属183种:9属为:Platysoma、Mendelius、Hister、Carcinops、Tribalus、Onthophilus、Abraeus、Saprin 详情>>

隐翅 翅虫 虫科


原环指虫科

分类地位:原环指虫科(Protogyrodactyl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身体小型。后吸器发达,具2对中央大钩和较多的边缘小钩。具头器,眼点两对。咽发达,食道有或付缺。肠支在体后汇合或不汇合。睾丸位于肠支之间,常分为3叶,多少与卵巢重叠。阴道管状,硬化,包于一肌质囊中。卵巢横向延伸,于体中部与睾丸重叠。卵黄腺呈棕榈叶状,在体侧呈2~3群。卵黄腺末端与肠支相连。阴 详情>>

原环 环指 指虫 虫科


指环虫科

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小型单殖吸虫,长度不达2mm,具1~3对头器和两对黑色眼点。后吸器具7对边缘小钩。在第2对边缘小钩之侧,有对针状结构(4A)。中央大钩1对,但有缺如的。中央大钩具有背、腹联结片,背联结片(dorsalbar)又称联结片(connectiveplate),腹联结片(ventralbar)又称辅助片(supplem 详情>>

指环 虫科


虫科

钟虫科通称钟虫。因体形如倒置的钟而得名。中国已发现111种。钟虫科动物钟状身体的底部收缩为帚胚,由此长出能伸缩的、内含肌丝的柄,以固着在各种基质(丝状藻类、水草、浮游动物、底栖动物、石、砂、泥等)上。中文学名:钟虫科拉丁学名:Vorticellidae界:动物界门:原生动物门(Protozoa)亚门:纤毛亚门(Ciliophora)纲:寡膜纲(Oligohymenophorea)亚纲:缘毛亚纲(P 详情>>

钟虫科 钟虫 虫科


魣铗虫科

分类地位:魣铗虫科(Chauhane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交接器蕉样,肌质,无刺,位于体亚中位,偶尔在中部。阴道单一,位于中部或中腹面。体两侧有4对或多对吸铗。主要属:本科在我国已报告有3属:小魣铗虫属(CaniongiellaLebedev,1976)、后雌虫属(OpisthogyneUnnithan,1962)、芽毛虫属(GemmaecaputiaTripa 详情>>

魣铗 铗虫 虫科


鲅铗虫科

分类地位:鲅铗虫科(Gotocotylidae)是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的一科。形态特征:后吸器对称或不对称,吸铗沿体侧分布,达末端,数目远多于4对。端钩1对。吸铗为胃杯型,具肋片,结构非对称或为对称。肠分枝,伸达后吸器。睾丸数目很多,位于卵巢之后。交接囊较长,包含射精管及具刺的阴茎。卵巢管状并弯曲。生殖孔位于食道腹面。受精囊有或无。阴道双个或单个,位于肠分叉处。卵具双极丝。生活习性:寄生于 详情>>

鲅铗 铗虫 虫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