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顺安三月三庙会

顺安三月三庙会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顺安三月三庙会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前后,是安徽铜陵顺安镇集市贸易的会期,俗称“三月三”庙会。会期内,整个顺安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南来北往的商贾小贩,农女工匠、市民艺人比肩接踵,项背相望。近有本地乡民,远有江浙、两湖乃至两广的行商,日市夜贸,及经关月不息。过去顺安年年有会,五年一大会,十年一盛会。盛会时,镇东边的岳家山和西边的菜籽滩都要搭台唱目莲戏,一演就是四日四夜或七日七夜,即所谓“四夜红”、“七日红”。

据考证,顺安原来是一座古驿站,由于某种原因水陆交通方便,居民渐渐增多,逐步形成农村小集镇。西晋后期,北方战乱,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史称“永嘉南渡”。东晋王朝建立后,为了安置流民,统治者在南方侨置郡县。当时铜陵一带原属宣城郡阳谷县地,侨置后设定陵县,县治设在顺安镇。此后,顺安日渐繁荣。隋统一后,废定陵县,并入南陵县。唐初在顺安设陆驿,命名为临津驿。后又从南陵县分出,改置义安县,县治仍设在顺安。两宋以后,圩田大兴,顺安附近的圩乡都成了稻米产地。这样,圩区的稻米、山区的竹木、东西湖的鱼蟹水产都自然汇集到顺安来集散。可见,历史上顺安就一直是铜陵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中心。 每逢春节以后,春耕之前为农闲期,气候宜人,农民急需趁时卖出农副产品,添置铁木农器,本地和外地的店户商贩也趁机向农民收购土产,出售日用品,这时在顺安形成较大的贸易集市是可能和必须的。至于庙会形成是怎样出现的,会日又为什么定在三月初三,却不见史载,无法考证。对此,当地民间有不少传说,最具影响的是这样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唐朝末年,天下大乱,顺安一带的贫民百姓遭战火洗劫,惨死无数,所剩无寥寥。幸存者便盖起一座神庙,定期祭祀,求神灵保护,祭祀日就定在三月初三。此后每年三月初三,周围的百姓都赶来烧香祭神,祈求世道安宁,风调雨顺,日久便形成了一种乡俗,来的人也一年比一年增多。一些商人小贩也赶来摆摊设点,做些生意。农民们也带来粮食土产,调剂余缺,互通有无。庙会便逐渐同商贸活动联系起来。还有一种说法是:明朝崇祯年间,顺安金带山(今顺安农具厂所在地)住着徐乔、徐仲兄弟俩,他们克勤克俭,开垦荒地,种粮植树,家底日渐丰裕。金带山对面的岳家山(今顺安小学址)住着一个名叫岳正保的员外,他对徐氏兄弟的家业非常眼红,便串通京城的国戚和地方官员,诬陷徐氏兄弟私造兵器,有叛乱野心。官府派了三千官兵,于某年三月三这天包围了金带山,查抄了徐家,由于没有搜到造反的证据,官兵便将徐氏的农具和粮油物品抛在屋外,抢了一些贵重财物溜走了。徐氏兄弟面对围观的乡亲,怨愤难言,决定离开顺安。于是他们一面施舍财物,一面当众揭露岳员外勾结官府欺压乡民的罪行,从此以后,每年三月初三,周围农村的百姓都要到顺安来烧香赶会,同时也带来农副产品相互交易。久而久之,三月初三就成了顺安地区一年一度的集市贸易日。

相关分词: 顺安 三月 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