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简介】


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依托:南京大学。

2004年3月5日,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

南京大学分析化学学科建立于1952年。近二十多年来,在老一辈科学家高鸿院士和学科带头人陈洪渊院士的领导下,经过艰辛的努力在学科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1年为我国首批建立博士点,1987年又首批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

2001年和2007年分别再次确认为国家重点学科。

90年代以来,根据生命科学研究的需要,1999年建立了分析科学研究所。通过调整学科布局与紧密合作,将分析化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临床医学交叉结合,围绕生命科学中测试新原理、新方法和新技术开展工作,在生命分析化学若干前沿领域,尤其是在生物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若干重要测试问题和建立痕量、微量生化物质的分析新方法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的研究成果,分析化学学科有了长足发展,在国内外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基于这个基础,在“985”工程I、II期和“211”工程的大力支持下,南京大学以该学科为依托,整合南京大学分析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药物化学研究所和南京大学现代分析测试中心等机构或相关学科方向,筹建“生命分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于2004年3月5日教育部批准立项建设(教技司[2004]11号)。

本重点实验经过两年建设,于2005年12月通过教育部验收(教技函[2006]85号)。随后,教育部发函聘任实验室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批准本重点实验室并认定2005年12月为正式运行之时(教技函[2006] 103号)。

本重点实验室自筹建之日起,边筹建边发展。通过自培与引进,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迅速成长起来。他们通过长期合作、研讨与交叉以及共同承担任务,自然形成了一个富有凝聚力、创新活力和团结协作的以青年教授为主体的研究群体。

2005年,以鞠熀先教授为学术带头人、陈洪渊院士为顾问的“生命科学中的分析化学新原理与新方法”创新研究群体,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资助(项目批准号:20521503),使本实验室的科研又登上一个新台阶。在基金项目20521503的资助下,研究群体针对生命科学研究中存在的关键测试问题,加强分析化学与临床医学的交叉融合,围绕生物分子电子转移、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与生物体信号提取,生命分析化学新原理、新方法的建立,在纳米生物分析化学、微纳流控生物分析、免疫分析新方法、细胞分析化学、分子电子器件与药物分析化学等方面取得系列性成果,3年发表SCI论文238篇 (其中IF3.0刊物178篇,5.0刊物65篇,7.0刊物13篇),申请发明专利27件、实用新型专利1件、国际专利1件,授权专利16件,出版专著1部,合著专著1部(科学出版社),合编英文专著1部(Elsevier Inc.),为其它著作撰写中文专章2章、英文专章5章。这些成果发展了生命分析化学的新原理、新方法,丰富了分析化学基本原理和相关学科的内涵,得到了广泛引用,产生了国际影响,为生命科学研究、临床诊断、新药开发、卫生防疫与监督、食品安全和其它突发事件等的分析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与有力工具。同时,研究群体的队伍也由初期的8位教授、3位副教授发展为目前的13位教授、4位副教授,已形成一支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命分析化学研究群体。

实验室成员分别担任国际刊物执行主编、副主编、编委、客座编辑,应邀在境外国际会议上作大会主题报告和特邀报告等。曾获2001年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2002年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各1项,2001年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和第三届“江苏省青年科学家奖”称号各1人。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06年“何梁何利”技术进步奖1项,2006年“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进步奖一等奖1项,200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无机及分析化学实验》于2007年被评为国家“十一五”规划精品教材,2007年《仪器分析》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8年获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2008年获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

代表性的创新成果主要为:

1)有关疾病诊断的生物分析化学:为适应肿瘤疾病诊断迫切需要更快捷、灵敏、稳定和价廉的检测方法,提出了溶胶-凝胶气相沉积新方法,研制成7种免疫传感器和芯片,可用于胰腺、卵巢、子宫和肺癌等病人血清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快速检测;提出了原创性的无试剂免疫分析和细胞膜蛋白质原位免疫分析方法;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蛋白质和乳酸对映体的新方法;提出的PCR-电化学检测方法使电分析化学的灵敏度达到zmol。

2)生物功能材料的有序组装及器件构建:以生物传感应用为导向,研制成胶原蛋白/纳米氧化物有序复合材料和一系列半导体、金属及其有机/无机复合物纳米材料。以这些自制的材料构建了功能纳米仿生界面,实现了蛋白质的直接电化学,发展成为可更新的无试剂传感器。利用CdSe量子点的电致化学发光行为,成功研制成第一个量子点电致发光生物传感器;发展了层层组装技术,构建成高稳定性和高活性的葡萄糖传感器;提出了一种新型超薄膜与多孔膜的电化学制备方法和一种在微米扩散层内排除干扰、选择性检测生物分子的新方法。

3)生物分子传感器件与微流控芯片分析技术:提出了蛋白质和酶底物检测新原理,获得高灵敏度、动力学范围宽的生物分子电子器件;建立了微体积快速芯片检测技术;研制成小型程控高压电源和微流控芯片电化学检测仪,变高压电场的偶合干扰为有利因素,提出了毛细管电泳分离-电化学检测的新原理,可用于生物电活性物质和非电活性物质的检测。

4)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研究和药物分析新方法的建立:阐明了多种电活性分子、荧光药物分子与DNA间的作用机制,聚合铝的形成机制及其转化规律和铝与重要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提出了细胞毒效应研究方法和肿瘤细胞药敏检测新方法,该方法比经典药敏检测方法价廉、快速、方便。发展了药物分子和兴奋剂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检测方法,提出了推断海洛因来源地的新观点。

近年多来在学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按照生命分析化学交叉学科的发展方向,结合“国家中长期发展目标、着眼国际前沿领域、侧重基础研究、关注成果转化”的指导思想,该实验室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与优势和已有的学科积累,通过全面规划和调整,进一步凝炼已形成的研究方向的科学内涵,围绕生命科学中测试新技术、新方法和测试装备的核心科学问题,集中开展以下五方面的研究工作:

1)生物电分析化学;

2)生物功能材料表界面分析;

3)生物分析与临床分子诊断;

4)分子识别与分离检测;

5)药物与环境毒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