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清陷地深刻八仙瑶池献寿笔筒

清陷地深刻八仙瑶池献寿笔筒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清陷地深刻八仙瑶池献寿笔筒




基本信息


【名称】:清陷地深刻八仙瑶池献寿笔筒

【材质】:紫檀木

【年代】:清代

【尺寸】:高15.5厘米,直径12.8厘米

【收藏机构】:四川省博物院收藏

文物鉴赏


清代陷地深刻八仙瑶池献寿笔筒,该器物压口及筒底均以紫檀木为之。该笔筒一周有三个主要画面:其一是王母手执如意,坐在一长几之后,几上一爵,两宫娥侍立于旁,笑意盈盈。何仙姑双手擎一盘仙桃敬献于前。王母身侧雕一神树,枝繁叶茂。树下韩湘子横笛而吹,铁拐李则放浪形骸,一手擎葫芦酒壶,一手以铁拐瘙赤脚痒痒,十分滑稽,令人捧腹。曹国舅立侧,双手抄于胸前,朝笏夹于腕中,长须飘飘,侧头回顾,似是等待某人。山后张果老骑着梅花鹿悠悠而来。画面左下方一仙鹤忙于觅食,一仙鹤则极为悠闲地啄理毛羽。

其二画面,一苍松下,吕洞宾斜背宝剑,着长衫,戴平顶冠,软巾,旁置一酒壶,正与一仙翁对弈。仙翁似乎不是吕洞宾的对手,大汗淋漓,衣衫几乎全脱,头挽二髻。一童右衽,披发,为仙翁摇扇,吕洞宾凝神静思,面带微笑,似乎成竹在胸。

其三画面,垂柳下,二童子展开一幅书画,汉钟离手握画端作欣赏状,兰采和持萧立于其后。三个不同的画面间以苍松、山岩、山、石、树、人物、动物或线刻,或浮雕,或透雕。松针、须眉,精雕细琢,无不入微,令人有入仙境之感。

该笔筒雕刻刀法流畅,绝不拖泥带水,整个画面一气呵成,足见其雕刻工力深厚,当属一代名家,其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相关资料


八仙的传说由来已久。道教的八仙缘起于唐宋时期,当时民间已有“八仙图”。在元朝马致远的《岳阳楼》、范子安的《竹叶船》和谷子敬的《城南柳》等杂剧中,都有八仙的踪迹,但成员经常变动。直到明朝吴元泰的《八仙出处东游记》,才正式定型为汉钟离(或钟离权)、张果老、韩湘子、铁拐李、吕洞宾、何仙姑、蓝采和及曹国舅。由于八仙均为凡人得道,所以个性与百姓较为接近。八仙每人都有一至二样宝物或法器,一般称为“暗八仙”或八宝,常出现于刺绣、民间艺术之中,均代表吉祥之意,而且随场景不同而变换。而八仙瑶池献寿的故事在民间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