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南溪号子

南溪号子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南溪号子


南溪号子流行于重庆市黔江区,渊源要追溯到唐朝,它的雏形是土家族农民在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与薅草锣鼓近似。喊号子一般不少于7人,1人领唱,2人或3人扮尖声(高音),其他人唱低音,众人帮腔。



基本信息


文化遗产名称:南溪号子

所属地区: 重庆 黔江区

遗产编号:Ⅱ—25

遗产类别:民间音乐

申报日期:2006年

申报人/申报单位:重庆市黔江区

遗产级别: 国家

简介


南溪号子流行于重庆市黔江区,它的雏形是土家族农民在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与薅草锣鼓近似。在长时期的传唱过程中,南溪号子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自成一格的特殊山歌品种,它既不同于周边的川江号子、纤夫号子,也有别于广泛传唱在武陵山区的其他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

南溪号子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但其腔调和唱法却比较固定。唱腔主要有大板腔、九道拐、三台声、打闹台、南河号、喇叭号等十余种。其基本唱法为一人领喊,二人或三人扮尖声(即喊高音),三人或更多的人喊低音,众人帮腔,从而形成高中低声部互相应和、在山野间悠扬激荡的天籁之声。

南溪号子的内容涉及土家族历史、地理、民间传说,传达出许多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它是土家族音乐文化的遗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又能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服务于当代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现在整个黔江区能唱南溪号子的不到十人,且都年事已高,中青年中没有一人能喊唱号子。这一民间音乐样式濒危状况严重,急需进行抢救和保护。

南溪号子流行于重庆市黔江区,渊源要追溯到唐朝,它的雏形是土家族农民在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

南溪号子流传于黔江区的高山、峡谷、深沟地带的土家族和苗族群众中,众人合唱,声调高昂,雄浑壮阔。演唱不分场合、地点,当地人逢红白喜事,常钟情于此。

南溪村有着“十对男女九对歌,十首山歌九情歌”的说法。南溪号子的歌词多属即兴创作,无伴奏乐器,多以情歌为主,靠口头传唱得以世代相传,没有文字记录,爱唱山歌的人看到什么或想到什么就唱什么,往往是一首山歌开始由一个人唱,大家喜欢自然就会在人群中传唱。

南溪号子的唱腔和唱法比较固定,唱腔主要有大板腔、九道拐、三台声、打闹台、南河号、喇叭号等十余种。其基本唱法为一人领唱,两人或三人唱高音,三人或更多的人唱低音,众人帮腔,从而形成高中低声部互相应和、在山野间悠扬激荡的天籁之音。2006年,南溪号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年伊始,重庆市黔江区文化界传出了特大喜讯:闻名遐迩的“黔江南溪号子”,入选全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

在渝东南土家族、苗族聚居的村寨,可以说是民歌的海洋。黔江区鹅池镇的南溪是闻名的山歌之乡,素有“南溪左右二面坡,男女老少会唱歌”之说。这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特色鲜明。以“ 《大板腔》 、 《九道拐》 、 《三台声》为代表的“南溪山歌”,真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粗犷磅礴的“南溪号子”,散发着浓烈的生活气息,极具艺术感染力,曾在全国捧奖。

据悉,这次全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评选,根据申报项目类别分为民间文学、音乐、杂技与技艺、民俗等十大类。重庆市共选送了25个民间艺术进行申报。在第一批501项全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名单的公示中,“黔江南溪号子”与铜梁龙舞、川江号子、梁山灯戏、梁平木版年画等10项一道榜上有名。

详细介绍


号子曲调本身的气势恢宏、山歌的凄婉动人之“绝”,不亲自聆听,很难想象。南溪号子诞生于土家族村民的劳动和生活,在深山峡谷里回荡了上千年,但随着近几十年社会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已极少有人学唱,是真正濒临消亡了。记者日前现场采访,经当地知情干部、乡民多人证实:屈指数来,目前真正能再现号子原生态状况的,仅有十余位老人,最小的52岁,最大的78岁。现场聆听他们的合唱,才真正感受到“绝唱”的悲壮意味……

我自深谷溪流来

“鹭鸶死在田坎上,白鹤拢来哭一场,虽说不是同林鸟,大家都是‘打鱼郎’……”

9月25日晚,当60岁的土家族妇女冯广香领唱起这首“唢呐调”时,沉浸在一种忧伤的心境中,哼腔情到深处,不禁泪光盈盈。

黔江区大众广场上,见到这群来自鹅池镇南溪村的土家民歌手的。他们来参加黔江区首届乡村文化节,带队的鹅池镇副书记谢庭文介绍说,南溪号子目前只传唱于南溪村,周边早就没有这种民歌类型了。

78岁的杨再方老人说:“南溪村离这里(距黔江区府)还有100公里,村子里有400多户人,现在青、壮年都外出打工,年轻点的妇女也都跟倒走啰。留家的只有老人和念书的娃儿。”

说起吼号子,老人颇有些兴奋,“那是祖辈上传下来的东西,个把人不能吼,要人多才得行。一人领,多人和,干起活路来才解乏鼓劲。”记者了解到,南溪号子渊源要追溯到唐朝。雏形产生于土家人劳动中的山歌号子,与周边的“薅草锣鼓”近似。喊号子一般不少于7人,“1人领唱,2人或3人扮尖声(高音),其他人唱低音,众人帮腔。”

68岁的胡安禄老人说,他们的土家村寨坐落于两座高山所夹的深谷中,南溪河水穿流而过,经酉阳注入乌江支流阿蓬江。他还记得,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农村集体化、公社化时期,坡上干活的人唱起号子,两岸应和,声调宏壮,实在是山野间荡气回肠的天籁之声。

不攀高雅天成趣

58岁的杨正泽,在演唱队伍里算年轻的,说起号子的曲调如数家珍:喇叭号、大板腔、九道拐、南河号、三台声、打闹台……从内容上看,除了从劳动、生活中积聚了土家人的情感智慧和幽默乐观天性,还涉及不少历史、地理和土家民俗文化,民间传说的内容。

“南溪山高两面坡,男女老少爱唱歌,沿河两岸号子起,‘炸’断悠悠南溪河……”61岁的胡兴泽和64岁的阮中英老人说起号子中的情歌,更是兴致盎然:

“太阳出来晒白岩,情妹出来‘晒呵咳’(呵欠);

情妹‘呵咳’我不爱,我爱阿妹好人才……”

老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给记者数说起动人的歌词。如《六月薅草》的对唱:

(男):六月太阳像把火,你把凉帽借给我。

南溪号子

(女):你要凉帽你拿去,六月太阳不晒我。

(男):薅草锄头把把长,麦根草帽遮太阳。

(女):只要你心合我意,我来薅草你歇凉……

正是这些动人的歌调,陪伴着这些土家老人的记忆,呵护着他们的沧桑人生。

风流哪堪“风流”破

杨再方老人说,他10来岁上坡干活时,就开始吼号子了。号子不要人教,只要融入劳动人群,就会情不自禁,口口相传,宣而泄之。

冯广香现在经常扮“领腔”,她说小时候就爱唱,特别喜欢号子,但爷爷奶奶不准她学,按土家人的规矩,女人未出嫁前不许去吼号子。于是她悄悄跟着大人哼,几十年下来,也积累了一肚子号子。她说她的感情离不开号子,她的文化也是号子教的,例如号子中的民俗地理常识:

问一声,踩倒锄头向根生,钢铁出于哪州县?铁匠生于哪州人?

唱一声,我来帮你说原由,钢铁出于青州县,铁匠出于柳州人。

又如:

酉阳(古时酉阳南溪辖)有个十字街,

南溪有个歇马台,

只说酉阳修得好,

没得南溪情妹乖。

但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特别是“文革时期”,南溪号子便陡遭厄运。李元碧老太回忆说,那时候号子被说成是黄色“风流歌”,学校冲出来的红卫兵到处破四旧,公社、大队都层层严令不准再唱号子。杨再方、胡安禄老人说,他们都亲眼看见唱号子的人被揪到公社去挨斗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

何时溪流载歌来

几位老人说起近年南溪号子的命运,不禁忧喜参半。

他们说,这些年鹅溪镇和南溪村的变化太大了。村寨早已通电通话,电视和移动电话也覆盖全村。但随着土地下放到户,集体劳动形式基本结束,特别近年青壮年大量赴外打工,号子实质上已无发展,逐趋衰落。不过进入本世纪后,号子的特殊魅力仍被政府关注,区、镇的文化专干专门来收集、组织演唱过号子。南溪号子也多次参加

区县的文艺汇演,老人中也有几位获得过歌王、歌师傅的称号。

当听说南溪号子今年5月已被列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老人们十分欣慰。最近,市、区、镇为抢救这一文化遗产正在定规划、拨专款,落实传承普及措施。

不过要让南溪号子如汩汩不绝的南溪河水一样流淌,“那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呵!”杨再方老人眼光深邃地慨叹着。

演员们天籁般的歌声把观众带进了原始、朴实、又充满神秘的远古,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原始的劳动场面。这是一组原生态山歌,由南溪号子、高炉号子、黎水号子组合在一起,分别再现了三种不同的劳动场面。南溪号子是由一群精神抖擞的老人组合演唱的。大多数都是年过七旬的老爷爷、老太太,年龄最大的有78岁了。“这样的大型活动我们已经参加过多次。”主唱的老太太高兴地说。据了解,南溪号子产生于清朝时期,是劳动人民在劳动过程中为了缓解疲劳逐渐形成并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只有音韵没有歌词的号子。

艺术特色


在长时期的传唱过程中,南溪号子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自成一格的特殊山歌品种,它既不同于周边的川江号子、纤夫号子,也有别于广泛传唱在武陵山区的其他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农村集体化、公社化时期,坡上干活的人唱起号子,两岸应和,声调宏壮。那时是南溪号子的鼎盛时期。

南溪号子最初形成是土家族农民在生产劳动中解乏鼓劲的劳动号子和山歌号子。人们常说:"南溪左右两面坡,男女老少会唱歌",那是因为被险峻群山环抱的南溪村地理条件特殊,山谷狭长幽暗,阻碍了土家族先民的交流和联系,人们只得通过声音来相互传递消息,一声声呐喊在不经意间演变成了南溪村民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经过千年的丰富发展和传承,从而形成了今天的南溪号子。

在南溪村有着"十对男女九对歌,十首山歌九情歌"的说法。南溪号子的歌词多属即兴创作,无伴奏乐器,多以情歌为主,靠口头传唱得以世代相传,没有文字记录,爱唱山歌的人看到什么或想到什么就唱什么,往往是一首山歌开始由一个人唱,大家喜欢就自然会在人群中传唱。

南溪号子歌词多为即兴创作,但其腔调和唱法却比较固定。唱腔主要有大板腔、九道拐、三台声、打闹台、南河号、喇叭号等十余种。其基本唱法为一人领喊,二人或三人扮尖声(即喊高音),三人或更多的人喊低音,众人帮腔,从而形成高中低声部互相应和、在山野间悠扬激荡的天籁之声。一首号子多为4句,一句7个字,中间有大量衬词。如"新打船儿下余渡,余渡有个两夫妇,生下幺姑一尺五;六幺妹生下地,团团转转把媒提,幺妹还在娘怀里。"

武陵山特殊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培育了土家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也造就了其浓郁的民族文化--南溪号子.南溪号子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其内容涉及土家族历史、地理、民间传说,传达了许多已经消亡的文化信息,为山歌号子的一种原生态特异体裁,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与价值.

现状


南溪号子的内容涉及土家族历史、地理、民间传说,传达出许多古老的历史文化信息。演唱的特异性,系土家民族音乐文化的遗存,具有吸收优秀传统发展民族音乐的艺术价值。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农村集体化、公社化时期,坡上干活的人唱起号子,两岸应和,声调宏壮。那时是南溪号子的鼎盛时期。近年来,电视、移动电话覆盖了南溪村,通电通话也早已进入南溪村村民的家庭,人们早已抛弃了隔着山谷喊号子的联系方法,随着土地下放,特别是近几年来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南溪号子实质上已无发展,日渐衰落,现如今,真正能够唱出原汁原味南溪号子的只有10余位老人,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58岁,中青年中没有一人能喊出号子,南溪号子失去了传人,面临着消亡的危机。

保护规划


保护内容

对南溪号子曲目在整理、收集的基础上结集出版中小学民歌教材,扩大南溪号子的影响;在鹅池镇、南溪村的中小学成立南溪民歌演唱队,由民间号子手和文化专干传授号子唱法,培养青少年对号子的兴趣;黔江区政府定期举办民歌比赛,促进南溪号子的传承和发展。

五年计划

2006年全面普查,对《南溪号子》曲目进一步整理、收集;编写中小学民歌教材。

2007年中小学民歌教材在鹅池镇各中小学校试行。

2008年在鹅池镇、南溪村中小学组建学生南溪民歌演唱队,发展青少年民歌手。

2009年在全区各中小学普及民歌教材,各中小学校成立南溪民歌演唱队。

2010年举办一年一度的南溪号子比赛,促进南溪号子的传承和发展。

相关分词: 南溪 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