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简介


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依托:东北林业大学。

森林是国家的基础资源,也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当前国内外普遍存在着森林资源短缺、森林生产力下降、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等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森林资源的恢复、森林培育理论与技术,尤其是林木良种选育与栽培配套技术研究及相关生物技术研究。 “振兴林业以种为本,21世纪林业行业的龙头是林木育种”,这是国家林业主管部门及广大的林业工作者进行多年林业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得出来的结论。“种质”是林木生长发育的内因,是营林生产的物质基础,因此,林木良种在林业生产中具有主导作用的龙头地位。

目前我国的林木良种偏少,林木良种占有率低,可用(或优良)种质资源缺乏,林木育种工作的总体科技含量低。因此,选育优良的遗传材料,培育林木良种是进行生态环境建设的当务之急。我国森林资源短缺,人均森林蓄积9.421m3,只有世界人均蓄积64.627m3的14.58%,且林龄结构也不尽合理,可采资源不足。因此培育“优质、高产、稳定和高效”的林木新品种成为当前林木遗传育种工作的主要目标。东北内蒙古林区是国有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林业及营林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仅以黑龙江省为例,森林蓄积量占全国的14.6%,但良种占有率仅达10%,与全国林木良种占有率30%相距甚远。因此,培育“优质、高产、稳定和高效”的林木良种,提高良种占有率,加大优质经济林的研究力度,对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东北林业大学是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与教育部联合批准的211工程大学,在我国林业院校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三所林业大学之一,而林木遗传育种学科及其所属实验室,也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经过五十二年教学与科学研究,对东北的主要树种红松、樟子松、落叶松、云杉、白桦、水曲柳、杨树等良种选育与培育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获得了一批成果。其中,“长白落叶松种源试验研究”获得了1991年度原林业部科技进步壹等奖,这也是1992年校庆40周年时唯一一个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献礼成果,同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长白落叶松为龙头的东北内蒙古四省区主要针叶用材树种的种源试验研究还获得了1993年第二届中国林学会梁希奖,这是我国林业行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奖,也是“七五”国家科技攻关267项成果中唯一获此殊荣的成果。在现有东北林业大学作为独立主持或第一主持单位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二等奖以上)的八项奖项中,林木遗传育种实验室获得三项,列全校之首。2002年白桦强化育种技术研究再次获得中国林学会梁希奖。已培育红松、落叶松、樟子松优良种源及白桦良种等已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提高了良种的利用率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合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针对东北内蒙古林区的环境与树种特点,特别是在我国国有林区的中心黑龙江省建设 “学、研、产”创新体系的平台——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对进一步加大我国林木遗传育种创新型高级专业人才培养和加大对东北内蒙古四省区林木遗传改良的研究力度,为国家与地方的林业建设战略、林业经营策略、林木良种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同时利用当今生命科学领域中最新成果(如自主知识产权的克隆基因、林木转基因新品种等),推出一批适于东北内蒙林区特点的科研创新成果,必将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改善东北内蒙古林区经济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教育部实验室建设的整体思路是以国家林业局六大林业工程建设需要为目标,立足东北内蒙古四省区面向全国,提高我国林木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研究水平、知识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能力。经过建设使本研究方向总体上达到国内一流、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为我国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森林资源的培育和林业行业科学的技术进步做出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