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捷运

捷运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捷运


捷运,即为平常所称呼的地铁,多为台湾用语,不只是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加快我们在城市中移动的速度。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人们在捷运\\系统中阅读、沉思、欣赏风景、交谈,在转角错身、购票、相遇。快速穿梭于城市风景之间,感受城市呼吸脉动起伏。人与人,人与城,有了更深层、直接对话的可能。



基本介绍


含义

大多数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城市中心的路段都会铺在地下挖掘的隧道里。这些系统亦可称为地下铁路,简称地下铁或地铁。在台湾、曼谷和新加坡则称作“捷运”(Mass Rapid Transit, MRT)。在中国大陆城市,修建于地上或高架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通常被称为“轻轨”。然而,在专业领域,“轻轨”与“地铁”的区分方式在于运量的不同,“轻轨”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小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地铁”指每小时单向运输量大于20000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意义

捷运结合高科技运\\输的特殊建筑形式,不仅丰富了城市意象,是一座城市“现代化”的代言指标。在贴合城市生活的律动之中,其所展现的历史基调与人文风情,更成为城市独特风貌的象征。

在大城市中主要在地下修筑隧道,铺设轨道,以电动快速列车运送大量乘客的公共交通体系,简称地铁。在城市郊区,地铁线路常可延伸至地面或高架桥上。地铁运\\输不占街道面积,不干扰地面交通,故又称“街外运输”。

发展概况


第一条地铁

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在伦敦建成通车,列车用蒸汽机车牵引,线路长约 6.4公里,是用明挖法施工的。1890年12月18日,在伦敦首次用盾构法施工,建成一条地铁线路,列车用电力机车牵引,线路长约 5.2公里。

地铁的发展

19世纪的最后10年,世界上又有芝加哥(1892),布达佩斯(1896)、格拉斯哥(1896)、维也纳(1898)、巴黎(1900)5座城市修建地铁。其中芝加哥修建的全部是高架线,直到1943年才建成第一条地下线;格拉斯哥的地铁列车原来在轨道上用缆索牵引,到1936年才改用电力牵引。20世纪上半叶,柏林、纽约、东京、莫斯科等12座城市也修建地铁。截至1963年为止的一百年间,世界上建有地铁的城市共计26座。1964年至1980年的17年间,又有30多座城市修建了地铁。目前,世界上还有大约60座城市正在修建或计画兴建地铁。现在全世界地铁运营里程总计3000馀公里。其中纽约和伦敦均达400公里,巴黎接近300公里,莫斯科和东京接近200公里。莫斯科地铁的客运量居世界首位,1979年平均每昼夜达650万人次,占全市公共交通总客运量的41%。

中国第一条

中国北京在1965年 7月开始修建地铁。地铁工程分为两期。第一期工程于1969年9月建成通车,西起苹果园、东至北京站,线路长约24公里,设车站17个。全线均为地下线路,隧道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矩形框架结构,以明挖法施工。

北京地铁第二期工程于1984年通车,它与第一期工程的复兴门至北京站段构成一条环线。第二期工程线路长16.1公里,设车站12个。天津在70年代初也开始修建地铁,至 1984年已建成约6.8公里。上海地铁试验段于80年代初开始施工。

地铁特点

地铁具有运量大、速度高、安全、舒适、运\\输成本低等特点,且与地面其他交通互不干扰,因此,成为解决城市交通紧张状态的有效途径。一般认为,城市人口超过百万就应考虑修建地铁。

台湾捷运的发展

台北捷运(全称为台北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英文为Taipei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简写为Taipei MRT;台北捷运公司则自行称为“metro Taipei”)是台湾第一个都会区捷运系统,连接台北市与台北县各地。整个捷运系统有高架、地下、平面等模式。目前已通车的路线,由公营事业“台北捷运公司”负责营运;新路线的兴建与规划,则由附属于台北市政府之下的捷运工程局负责(环状线第一阶段工程、机场捷运三重至机场段除外)。

1996年3月28日启用的木栅线是台北捷运第一条营运的路线,次年又启用了淡水线(包括新北投支线在内,1997年通车),随后几年又有中和线、新店线、板南线、小南门线与小碧潭支线等路线先后通车。另有数条路线目前仍在兴建、即将兴建或尚在规划中。

历史

1986年3月 行政院经建会核定台北捷运的初期路网

1988年12月 台北捷运首项工程-北投机厂开始动工

1996年3月 第一条路线-木栅线通车

1997年3月 淡水线“淡水站~中山站”段

新北投支线通车

1997年12月 淡水线延伸至台北车站

1998年12月 中和线

新店线“中正纪念堂站~古亭站”段通车

淡水线延伸至中正纪念堂站

1999年11月 新店线延伸至新店站

1999年12月 板南线“龙山寺站~市政府站”段通车

2000年8月 板南线向西延伸至新埔站

小南门线通车

2000年12月 板南线向东延伸至昆阳站

2004年9月 小碧潭支线通车

兴建路线预计通车时间及施工进度

路线 预计通车时间 预定进度% 实际进度%

板桥线(新埔站~府中站)、土城线 2006年5月 98.18 97.91

内湖线 55.11 52.34

剑南路站~南港展览馆站 2008年2月

剑南路站~中山国中站 2008年6月

芦洲支线 2009年12月 64.61 66.00

新庄线 43.63 46.86

回龙站~忠孝新生站 2009年12月

忠孝新生站~东门站 2010年12月

环状线

十四张站~五股工业区站 2010年

十四张站~大坪林站 2011年

大坪林站~动物园站、五股工业区站~剑南路站 2018年

南港线东延段 24.82 27.87

昆阳站~南港站 2008年12月

南港站~南港展览馆站 2010年12月

机场捷运

中正机场~三重站 2011年

三重站~台北车站 2012年

信义线 2011年12月 12.06 11.69

松山线 2012年12月 5.30 5.30

服务概况

营运时间一般从每天早上6点到凌晨12点,大约3到15分钟一班车(因路线及尖离峰而略有差异)。车站付费区内禁止饮食、吸烟、嚼食口香糖及槟榔。目前每日平均旅运量约97万人次。

除了各车站有售票机贩售磁卡单程票外,乘客大多购买可以与市区公车、短程客运路线长期共通使用的IC交通储值票证“悠游卡”,搭乘捷运可享有单程票价折扣,另外限定时间内也享有捷运、公车双向转乘票价优惠。

台北捷运设有完善的无障碍系统,包括导盲砖、专用验票闸门、电梯及车厢内之轮椅专用区等。候车月台并设有夜间妇女候车区,保障夜归妇女搭乘捷运列车的安全。月台安全部分,目前仅木栅线各车站设有月台门,不过未来新建的车站已计画全面装设月台门,木栅线车站以外的其他营运中车站也将陆续增设。

票价区间

距离 ~5km 5~8km 8~11km 11~14km 14~17km 17~20km 20~23km 23~27km 27~31km 31km~

票价 NT$20 NT$25 NT$30 NT$35 NT$40 NT$45 NT$50 NT$55 NT$60 NT$65

高雄捷运(全称为高雄都会区大众捷运系统,英文为Kaohsiung Mass Rapid Transit System,简写为Kaohsiung MRT)是台湾第二个都会区捷运系统,连接高雄市各地及高雄县部分地区。整个捷运系统有高架、地下、平面等模式;高架段约占整个捷运路线之24%,地下段则占75%,平面段约占1%。路线的兴建与未来通车后的营运,皆由以BOT模式组成的“高雄捷运公司”负责(兴建、营运特许期限共36年);附属于高雄市政府之下的捷运工程局则负责路线规划与兴建监督。

初期将形成十字型路网的红线与橘线,目前正在兴建中,交通部核准的开工日为2001年10月30日,兴建期为6年,因此红、橘两线全线通车日期预定为2007年10月30日,但以2006年12月底,红线南段(小港站~三多商圈站)先行通车为目标;另有临港轻轨与其他数条路线正在规划中。

释意

亦译地下铁道;亦作tube、metro或underground。

发展历史


城市或郊区运输大量乘客的地下电气铁道系统。为了建筑方便,地铁常建于城市街道下面,但为了取捷径,往往须穿越河底。地铁系统在市郊区常引至地上,成为一般的铁道或高架铁道。地铁列车一般由多辆车编组并靠多重机组系统开动。1860年在伦敦帕丁顿(Paddington)的法灵顿(Farringdon)街和毕晓普(Bishop)路之间建造的第一条长6公里(3.75哩)的地铁开工,采用开挖回填的方法建造。1863年1月10日全线通车,运行第一年就载运\\了950万名旅客。1866年伦敦市利用格雷特黑德(J. H. Greathead)研制的隧道盾钻挖凿“管式”路线。隧道开得很深,以避免与建筑物基础或市政管道冲突和影响街道交通。原计画用缆索操作,后改用电力牵引。1890年第一条4.8公里(3哩)的电气地铁开始运转。1900年伦敦开始建造更多的管式地铁,并对开挖回填式线路进行电气化改造。在第一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地铁车站发挥了防空掩蔽所的作用。其他许多城市都效法伦敦的榜样。

1896年布达佩斯开辟了一条4公里(2.5哩)长的地铁线路,这是欧洲大陆上的第一条地下铁道。由于采用钢梁平板顶,因而位置较浅,节省了大量资金。1898年巴黎开始建造一条长10公里(6.25哩)的地铁,于1900年开始运行。由于边温尼埃(Fulgence Bienvenue)工程师对开挖回填法的改进,加快了建设速度。新法是沿着线路按间隔开挖竖井,再从竖井下两侧开凿隧洞,洞内用砖砌筑基础以支承紧贴路面的木模板。这种建造顶拱的方法对地面交通干扰较少。1895~1897年波士顿建成美国第一条地铁,长2.4公里(1.5哩)。起初用有轨电车及无轨电车,后改为电气火车。1904年10月27日,世界最大的地铁系统在纽约市通车。1930年代,莫斯科建立了地铁系统。1954年,加拿大多伦多市地铁通车。60年代在蒙特娄采用巴黎型轮胎车建筑了第二个地铁系统。在南美洲,布宜诺斯艾利斯地铁于1913年开放。日本的东京、京都、大阪、名古屋等地先后于1927、1931、1933和1957年建成地铁。

在少数世界大都会区中,出现了利用遥控和电脑技术操纵的自动火车,如伦敦地铁系统的维多利亚线(1971年建成)。1976年美国旧金山海湾区建成采用全自动操纵的第一条高速地下铁道。同年,具有自动控制系统的华盛顿特区地铁正式开放。带有空调设备的轻型铝车厢由于设计完美的铁轨和车厢支承系统而更加平稳、迅速地运行,建筑美观和乘客安全等因素统一的地下车站也是现代列车和地铁建筑的特色.

相关分词: 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