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电子信息系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电子信息系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电子信息系




电子信息系介绍


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电子信息系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微电子学、自动化和通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现有本科学生1200余人。系内现有专职教师三十与人。系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教授、副教授9人,高级工程师2人,中青年教师8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位。近年来教师在教学改革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了40余篇论文,承担了国家及省部级等科研项目 3项。系主任兼学科带头人为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曾先后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做访问研究,近年来主持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级科技开发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建系以来,系内教学坚持以培养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具备扎实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目前系内拥有4000余平的基础和专业实验室,其中包括电路基础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模拟数字电子实验室、汽车电子实验室、集成电路实验室、EDA(电子设计自动化)实验室、传感器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以及人才培养基地和实训基地,实验设备价值总计490多万元。依托系内丰富的教学资源,开设大量实验、实践课程,系内电子实训基地、单片机实验室、ARM 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电子制作实验室实行开放式管理,全天候开放供学生使用,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已与珠三角地区多家大型企业共建产学研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电子信息系人才培养体系以其高质量的特点在珠三角地区赢得了良好的声誉,许多知名电子类企业、跨国公司、高新技术研发机构、党政机关每年都争相到系内招聘毕业生,从2008年系内拥有首届毕业生至今,连续三年学生就业率达95%以上,位列全校前列,学生坚实的专业基础和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青睐,系内毕业生先后考取了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瑞典耶夫勒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继续深造。

机构设置


发展历史


电子信息系成立于2004年,是吉林大学珠海学院最早成立的五个系之一。经过六年的着力建设、发展改革,如今已成为我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精良,管理制度完善,教风学风良好,教学质量优越的系室之一。

1、2004年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教育部审批,经学院研究决定成立电子信息系。2004年9月,招收第一届学生186人;2005年9月,招收第二届学生353人;2006年9月,招收第三届学生230人。

2、2006年10月,司玉娟教授、张立教授成立系内新一届领导班子,从此系内教学、科研开启了新篇章。

3、2007年3月时任系实验室主任闫维和教授牵头在实验楼组建系内16个基础专业实验室。

4、系领导积极为毕业生开拓就业市场,与多家单位建立产学研实习基地。

5、2007年5月举办学院第一届电子设计大赛,筛选人才备战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6、2007年10月电子信息科学与信息专业被学院定位特色专业。

7、2007年10月系学生组队参加2007年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赛区比赛,获一等奖。

8、2007年11月获广东赛区一等奖代表队及指导教师闫维和教授进京参加全国电子大赛,获全国二等奖。

9、2008年3月微电子学专业获教育部审批。

10、司玉娟教授入选学院“百人工程”、南粤名师。

11、2008年9月参加广东省电子设计大赛,获二等奖。

12、2009年5月申报自动化、通信工程两个专业。

13、司玉娟教授科研立项获广东省科技厅审批。

14、2009年9月参加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广东赛区比赛,获一等奖。

专业设置


1.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应用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为方向,培养系统掌握现代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嵌入式系统技术开发的能力,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研究、开发新系统、新技术的初步能力;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受到良好的科学实验训练,能够在电子、计算机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开发、产品设计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毕业后具备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电子设备和电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电子产品开发的基本训练;了解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动态。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训练,具有本学科及跨学科的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数学、物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 掌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

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

4. 熟悉国家电子信息产业政策及国内外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

5. 了解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

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技术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C程序设计、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路CAD、EDA技术与VHDL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数字系统设计、通信原理、嵌入式系统基础、嵌入式Linux编程与应用等。

课程实践:课内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外科技活动、教学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具有宽领域工程技术适应性,就业面很广,就业率高,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工作上手快,可以在电子信息类的相关企业中,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经营与技术管理和开发工作。主要面向电子产品与设备的生产企业和经营单位,从事各种电子产品与设备的装配、调试、检测、应用及维修技术工作,还可以到一些企事业单位一些机电设备、通信设备及计算机控制等设备的安全运行及维护管理工作。

2.测控技术与仪器

本专业是以高新技术综合运用和系统集成为特点的宽口径工科专业,以微机化智能化电子仪器和测控系统设计为专业特色,并向光、机、电相结合的精密仪器方向拓展。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和电子信息基础知识,具备现代测控系统和智能仪器仪表设计研发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同时面向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医疗仪器和分析仪器等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精密仪器设计制造以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1. 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 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光学、测量与控制、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 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相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

4. 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

5.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主干学科: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精密机械与仪器设计、精密机械制造工程、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精密测控与系统等。

课程实践:包括金工、电工、电子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以在中外合资、独资企业、科研院所等部门从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领域的理论研究与技术开发,从事自动化精密科学仪器、自动化监测、控制或生产系统的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从事机电、测控、仪器仪表、通信、家电等行业的商贸工作;在高等院校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研究工作;也可以考取硕士研究生,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继续深造。

3.自动化专业

自动化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的新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有电路原理、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及计算机系列课程等。使学生具有较宽广的工程技术基础和控制技术、信息处理、供配电技术、现场总线等系统厚实的专业知识。参加电路与电子技术综合实训、电力拖动运动控制实训、电气控制技术综合实训、工业现场总线控制实训、嵌入式系统开发应用、机器人系统开发、传感器原理与检测技术实训、计算机系列上机操作、计算机控制技术、毕业设计(论文)、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电工技能实训、专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能在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电子与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管理与决策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科技开发及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自动检测与仪表、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较好的工程实践基本训练,具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与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2.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括电路理论、电子技术、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软硬件基础及应用等;

3.较好地掌握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及自动化仪表、电力电子技术及信息处理等方面的知识,具有本专业领域1-2个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

5.在本专业领域内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过程工程基础、电机与电力拖动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号与系统分析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训练、电子工艺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一般安排在夏季学期。

4.汽车电子专业方向

在自动化专业里开设汽车电子专业方向。

现代汽车中电子装备占整车成本达30%~50%以上,汽车上70%的革新都来自汽车电子及产品。汽车电子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高增长的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容量和很强的技术渗透性与产业带动性,现在汽车已进入电子时代,汽车电子技术已成为当代汽车技术领域关注和研究的重点,由此带来汽车电子人才的需求剧增。该专业要求具有扎实的电工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多通道数据传输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的理论基础,掌握汽车上电气与电子控制技术。

培养目标

经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基础知识,了解汽车构造,掌握汽车电气、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基本知识。在驾驶员智能信息系统、智能车辆、智能交通系统领域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实践能力训练。

主要专业方向课

在电气自动化专业课基础之上开设汽车构造、汽车电器、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检测技术、电动汽车技术、汽车电子新技术等。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以从事电子信息或汽车电子领域的多种工作,如新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产品组装、用户现场安装、调试、维修、保养、直接操作使用等技术维护、技术支持和技术服务工作;汽车工程管理、汽车后市场等多项工作。

5.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主要是在掌握电路、信号与系统、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工程方法对通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通过该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话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各种通信系统的组成原理与应用技术,掌握提高信息传送速度的理论方法和先进技术,并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出新的通信系统模型,开发可迅速准确地传送各种信息的通信模块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通信理论、通信工程实践等方面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够在通信领域中系统地、较好地掌握信息的传输技术、交换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具有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运行维护、企业管理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现代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竞争能力,适应现代通信与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需求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

1. 具有电路、信号与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

2. 具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实际电路的初步设计能力;

3. 掌握现代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分析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掌握典型通信系统和计算机通信网及其设备的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具有对典型通信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的维护与管理能力;

5. 掌握单片机、DSP技术和可编程器件的应用技术,具有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

6. 具有较宽广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熟练的编程能力和微处理器系统的开发能力;

7. 掌握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光通信、有线与无线通信、宽带通信、多媒体通信等诸多新技术;具有设计、开发、调测、维护、施工、管理及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8. 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基础、电磁场理论、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现代通信网、光纤通信、数字移动通信、计算机网络技术、现代交换技术、宽带网络接入技术、智能网及多媒体通信技术等。

课程实践:电子技术实验、电子系统课程设计、 数据库应用开发实践,嵌入式系统开发实践,通信网专题实验、光通信、有线与无线通信专题实验、通信软件课程设计,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

就业方向

各大电信运营商公用电信网的运营维护与管理、通信专网的维护与管理、网络规划与设计、工程施工与监理,通信产品研发、通信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等。

6.微电子学

专业介绍

随着电子产品深入到人类生活的每个角落,微电子技术已成为信息技术的基础和核心,是当今信息社会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集成电路(IC)技术已成为我国重点发展的高科技领域。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微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和集成电路设计方法以及半导体元器件、传感器技术的设计与制造技术;掌握电子电路技术、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软件设计与制作等基本知识;使学生成为具有掌握电子技术;微电子产品包括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能力的实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目标

学生主要学习微电子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科学实验与科学思维的基本训练,学习集成电路和新型半导体器件的设计、制造、分析及测试所必需的基本技术,具有微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分析、设计、制造等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能获得以下几方面的具体知识和能力:

1、掌握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和VLSI设计与制造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集成电路和其它半导体器件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熟悉集成电路设计的CAD系统,掌握硬件描述语言及逻辑模拟、电路模拟、时序分析等技术,具有应用EDA工具设计与分析集成电路的技能;

3、具有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版图设计与可靠性分析的基本能力;

4、掌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理论,具有从事微电子生产线上的技术管理工作;

5、掌握微电子各领域技术特别是在太阳能电池、LED绿色能源光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技术。

6、掌握电子电路技术、计算机原理与应用、软件设计与制作等基本知识,以能适应在相应专业(如通信、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等)的工作要求;

7、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8、了解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和其它新型半导体器件的应用前景、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电子产业发展状,具有市场开拓和营销能力;

9、熟悉国家电子产业政策、国内外有关的知识产权及其他法律法规。

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与健康个性和谐统一的,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掌握微电子技术基本理论、技能与最新技术发展动向、受到严格的科学实验训练和电子产品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良好的科学素养、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在微电子设计和生产领域及各类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从事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工程技术与生产管理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就业方向

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可以具有良好科学素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具备微电子器件、集成电路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可以在微电子技术各领域内从事研发、制造、管理和销售等方面工作。具体就业领域有: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新型元器件的设计与制造;太阳能电池及LED绿色能源的设计与制造;微型传感器和微系统的设计与制造;电子仪器仪表、控制系统等电子技术领域的设计与制造。

主要专业基础课程

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路CAD、传感器原理与应用、数字系统设计VHDL语言与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可编程逻辑器件应用、嵌入式系统基础及其自动控制等课程

主要专业课

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原理、半导体集成电路、集成电路设计工具与设计方法、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半导体可靠性、半导体传感器以及MEMS技术。

实践教学环节

本专业拥有400平方米的集成电路EDA实验室,配置了两台服务器和六十台计算机,装备ZENI集成电路EDA设计软件,并且在珠海市集成电路培训中心建立了实习基地,使学生掌握CADEANCE,SYNOPSYS等更多的工具软件。专业还拥有一个160平方米的微电子实验室,各种微电子系列实验设备。通过实验使学生对微电子各主要课程中基本理论加深理解。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有:课内实验教学、课程设计、课外科技活动、教学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