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吉林大学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

吉林大学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吉林大学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


简介


吉林大学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由宋玉泉教授主持筹建于1983年,隶属于原吉林工业大学金属材料系锻压教研室,当时没有一间房屋和一名助手,但一直连续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项目。1995年更名为超塑性与塑性研究所,隶属于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当时有了一间房屋,没有设备,有三名工作人员。1997年调整为吉林工业大学校直属研究所,房屋不到10间,人员不到十人。2000年新的吉林大学组建后,又提升为院级的校直属研究所。

自1996年以来,由于校党委、校领导的大力支持,研究所在宋玉泉“科、教、产一体化”建所思想的指引下不断稳步进展。“科”是指科学研究,“教”是指人才培养,“产”是指对生产力的发展有所贡献,一体化是指科、教、产的有机结合。研究所已经在超塑性研究领域的拉伸、胀形、挤压变形力学规律及实验装置和测量方法进行了系列化的研究,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研究特色,居国内外领先水平。

自1997年以来,在连续局部塑性精密成形的新设备与新工艺的研究领域、塑性成形的测量方法和仪器仪表的研究领域、信息科学和模具制造的研究领域,结合我省我市实际情况相继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21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9项。承担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引导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吉林省项目和长春市项目10项。并且得到长春市市府领导、吉林省科技厅和长春市科技局的大力关怀和支持。

自2003年7月动土至2004年12月,完成了2000平方米的中试实验基地和1500平方米的旧房改建维修工作。同时购置了价值650万元的设备,建成了5个研究室:超塑性与塑性基础研究室、新设备与新工艺研究室、数字化成形研究室、仪器仪表研究室和金属表面精加工研究室,并建成一个模具研究中心。初步完成了研究所第一阶段的建设任务。第二阶段主要是“科教产一体化”中试基地的建设,该基地包含汽车连杆连续局部塑性精密成形生产线和圆柱直齿轮镦挤、胀挤复合精成形生产线。第三阶段主要是经过中试的科研成果应用推广 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做出贡献。

研究所的建设模式为:“科教产”一体化的模式,科是指科学研究,教是指人才培养,产是指生产中试。研究所现有在职人员18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6人,实验师1人。研究所现有在读的研究生3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2人,硕士研究生2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有8人为本所在职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有5人为本所在职硕士研究生。研究所行政上没有专职的行政人员,行政工作都是由在职研究生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