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吉德寺

吉德寺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吉德寺


亦位于县治东南部的班前乡吉德齐村,距县58公里。寺处山腰,山上松林,寺前农田,山寨错落有致,寨前马柯河汹涌东去,河边有百年以上苍柏三棵,群众视若“神树”,围石祭祀。铁索桥横跨河上,对岸是乡政府所在地。该寺属藏传佛教噶举派,据传是明嘉靖年间(约1520)由噶玛米觉多杰(1507一1554)倡议修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寺僧主修“大手印法”,信徒主要分布在该乡的吉格和资什吉两村。



简介


班玛县东南部的班前乡吉德齐村,据传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十

世噶玛曲英多吉(1604—1674年)和红帽系第七世噶尔旺耶歇宁波(1639?一1649?)的诞生地。据说黑帽系十世曲英多吉在此找到了七世红帽系的转世灵童,应灵童的父母亲才佳本和刘海卓玛的要求修建了吉德寺,时间大约是1639年,距今已有350年的历史了。 吉德寺修筑于半山腰,掩身于绿树丛中,它的身后是高高耸立的红崖山,寺前有汹涌东流的玛柯河,周围散布着错落有致而又别具风格的幢幢藏家小木楼。在村前的玛柯河边有高高回矗立着3棵百年以上的苍柏,当地的群众视若神明,神树周围摆满了刻着经文的嘛呢石。

吉德寺

最早的吉德寺有1幢用4根柱子支撑着的经堂,里面供奉的唐卡、经文、佛像,多由曲英多吉从多轮刺封寺运来。经堂里还供有两块“佛足”、“佛手”印迹的石块。现在的吉德寺有1座经堂和1座转经房,僧舍小楼6座,整个寺院占地面积约15亩。寺院的许多文物都曾毁于一旦,唯有僧侣才杰保存着一卷《长寿仪轨经》,这是一本古藏文缩写体手抄本,这种字体称为“吉布”,分“吉布尕日”和“吉布乃合”两种。这本经卷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是研究古藏文书法的重要资料。 吉德寺的寺规很严,每到农忙季节,由活佛或者是僧官带领全体僧人去农田耕作,自食其力,在当地群众中影响很好。

历史

该寺属藏传佛教噶举派,据传是明嘉靖年间(约1520)由噶玛米觉多杰(1507 一1554)倡议修建,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寺僧主修“大手印法”,信徒主要分布在该乡的吉格和资什吉两村。1958年有经堂2座22间,僧舍40多间,耕地6亩,寺僧55人(其中完德10 人,僧官1人),活佛仁却合和吉德2人。该寺在“文革”中拆毁, 1982年开始修复,现有僧侣24人,活佛1人,僧官1 人,常住寺僧16人,经堂1座20间,转经房1座2间,僧舍小楼6座36间,平房4座12间,共占地15亩。寺管会主任噶玛 仁却合(活佛),副主任肉洛。

意义

此寺僧官才杰保存有《长寿仪轨经》一卷,为古藏文缩写体抄本,此字体称“吉布”,分“吉布尕日”和“吉布乃合” 两种,传有数百年的历史,是研究古藏文书法的重要资料。

今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的吉德寺,是玉树州境外现存的唯一噶玛噶举派寺院,亦始建于明代。该寺位于班前乡吉德村,由噶玛米觉悟多杰(公元1507——1554年)倡建,也是果洛地区历史悠久的寺院之一,现有僧28人,当地松柏苍翠,农牧兼营,景色秀丽,地灵人杰,著名的第十世噶玛巴却英多吉(公元1604——1674年)即降生在该地附近。

省内东部地区的个别寺院在历史上也曾是噶玛噶举派寺院,如今乐都县曲坛乡的瞿昙寺,是著名的明代寺院。该寺的开创僧三罗喇嘛,法名桑杰扎西,《明史》作“桑儿加查实”,元至正年间生,明永乐二年卒,今西藏洛扎县卓垅人,为噶玛噶举派僧人。约在明初,三罗喇嘛游方来青海,曾长住青海湖海心山静修,故人称“海喇嘛”,后来称居乐都南山。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因招抚罕东诸卫功,被朱元璋请到京城,尊为上师,封为西宁僧纲司都纲,成为西宁卫的宗教首领。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由明王朝拨款,建成瞿昙寺,当初为噶玛噶举派寺院,明末格鲁派崛起后,改宗格鲁派。现全省共有噶玛噶举派寺院34座,僧尼共约1729人,其中活佛38人,尼姑63人。除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县的吉德寺,其他寺院均在玉树藏族自治州。

红军遗迹


红军沟原名叫子母达沟,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在石壁上写下“北上响应全国抗日反蒋斗争!安庆宣”的标语,至今字迹清晰醒目。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惟一经过青海的地方。为了纪念红军,当地群众把子母达沟改名为“红军沟”,班前乡政府扎洛村北吉德寺大经堂前曾设立的哨所命名为“红军哨所”,一座红军走过的独木桥称“红军桥”。人们在写有标语的石壁前盖了一座亭子,精心地把标语保护起来。这些遗迹已成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望着那依然清晰可辨的标语、红军桥和尚存的临时哨所及掩体,不禁使人想起当年红军千军万马经过这里时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情景。

1936年7月2日,由任弼时、贺龙、关向应等同志率领的从湘鄂川黔根据地长征的红二、六军团在四川甘孜地区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7月5日,根据党中央的命令,红二、六军团和三十二军组成二方面军,随后二、四方面军编为左、中、右三个纵队,分别从四川的甘孜、炉霍、绥靖等地出发北上。朱德、张国焘率领的左纵队二万五千多人由四川甘孜出发去阿坝。1936年7月2日李先念率领的先遣部队首先进入唐摇沟(今班玛县知钦乡第三牧委会牧场)地区露宿。12日第六军十六师、模范师移住鱼托寺。17日第六军其他部队继续西行到亚公寺宿营,后进入子母达沟,随后向阿坝进发。7月26日贺龙率领的二军到达阿坝与六军和三十二军会合。

在班玛驻扎休整期间,红军曾在唐摇沟口山林、吉德寺、班前寺,灯塔寺、扎洛寺、纳大村、子母达村等地驻防、筹粮。据史料记载,到达绒玉的第一晚,仅红二军团第6师因饥饿疲倦和劳累,就有140多个红军指战员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红军还曾在今班玛县亚尔堂乡政府所在地王柔、江日堂乡亚尔堂村等地宿营,红军骑兵在亚尔堂曾与马匪军激战六七个小时。红军一部自亚尔堂向久治县境内的白玉寺挺进时,强渡阿什羌河,与马步芳军激战。勇敢正义的红军和残暴成性的马匪军,使民众看到了正义与邪恶,善良与残暴两股力量的殊死搏斗。

当时的班玛地区还处于封建农奴制社会阶段,广大劳动人民深受封建农奴社会的压榨和反动头人的剥削,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红军进入玛可河林区,当地的藏族群众都上山躲进了森林。红军将士们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当地群众了解红军。红军无粮充饥,就把干牛皮放在锅里煮着吃,或拣牛、羊骨熬汤喝,没有一个战士去拿寺院的供品或采摘正在

开花结荚的豌豆。为了争取少数民族的支持,顺利通过民族聚居地区,尽快奔赴抗日前线,红军认真执行了民族政策:提倡各民族政治经济一律平等,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严格执行纪律。同时为了宣传政策,坚持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党的政治主张,印发了藏文传单,在石壁上书写了许多标语。在宣传过程中红军着重向藏族群众宣传北上抗日的战略方针和革命真理。班玛的藏族群众第一次从红军的口中听到了“红军”、“共产党”、“革命”、“抗日救国”这样一些词语和革命道理。

由于模范地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由于红军的艰苦工作和模范行动,逐渐扩大了红军的影响,使广大牧民群众了解了党、了解了红军,争取到了藏族群众的同情和支持,他们主动为红军筹办粮食和燃料,顺利地完成筹粮任务,并通过了班玛这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而且也留下了十分动人的军民互助的感人事迹。

班前乡仁岗村就有一位在群众的救护下幸存下来的红军战士。进入班玛后,他由于年小体弱并负了伤,伤口化脓生蛆,在行军途中掉了队。当他赶到亚尔堂乡阿格昂哇村时,昏倒在一块地里,被一个名叫唐哇觉巴的僧人发现,背回家中,为小战士冲洗包扎伤口,把他救活了。以后又让他学木工手艺,并在当地找了一位藏族妇女建立了家庭。从外表看,他已成为一个纯粹的藏族人了。后来,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环钧”(即红军之意),这也成了他的名字。

玛可河与四川省只一河之隔,多年来人们把红军长征经过,且留下北上抗日宣传标语的地方一直认为是四川境内。近年来,经有关部门的重视和媒体的报道,人们才逐渐了解红军长征也经过了青海。红军标语、红军桥、红军哨所与风光瑰丽的原始天然林一起成为青海省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

寺规


入寺须知佛教最讲规矩,出家人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讲究行住坐卧不离法度。那么居士与游人香客进入道场,又该遵循一些什么规矩呢?下面罗列几条以供参考:1、入寺:入寺之后,不宜中间行,进退俱当顺着左臂行走,入得殿堂,帽及手杖等物,不可向香案或佛桌上安放;2、礼拜:大殿中央拜垫是寺主所用,外人不可在上礼拜,宜在两旁拜垫上礼拜。凡有人在礼拜,不可从他的前头经过;3、阅经:寺中若有公开阅览的经书,宜从容翻阅。须先净手,端身正坐放案上阅读,不可放置膝上,更不得亵渎;4、见僧人:凡见僧人,宜合掌称法师或师傅,向他礼拜时,他若说一拜,不必强行多拜。在殿堂见僧人,宜先礼佛,然后再说顶礼师傅,作礼时亦当面向佛像顶礼;5、法器:寺中磬、木鱼、钟鼓等法器为龙天眼目,不可擅自嬉戏敲打,袈裟、海青等物不可乱动;6、听经:殿堂若有法师讲经,宜随众礼拜入座,以恭敬心听闻。不得向熟人打招呼,不得起坐不定,闲谈嬉笑,影响他人。如有事不能听完,但向法师合掌问讯,肃静而退;7、用斋:如在寺院用斋,经客堂同意后,闻前椎随众徐徐进入斋堂,宜坐于僧众之下坐或后排,不得语笑喧哗,不得翘腿而坐;8、会客:若需会见在寺院中熟悉的师傅或居士,宜去客堂向知客师秉白,待知客通知后方可与熟人会见交谈,不可自作主张进入僧人寮房或客房。

相关分词: 吉德寺 吉德 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