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怀远花鼓灯

怀远花鼓灯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怀远花鼓灯


花鼓灯是流行在安徽沿淮地区的民间歌舞,是典型的汉族民间舞蹈之一。怀远花鼓灯历史悠久,其表演形式、舞蹈、音乐等均有独特韵味,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是广泛流传的民间艺术形式。



概述


花鼓灯是流行在安徽沿淮地区的民间歌舞。它的舞蹈是典型的汉族民间舞蹈之一。

花鼓灯在怀远的流行,几乎遍及城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中一个传说是:“从宋代就流传在淮河流域的怀远、凤台一带”,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据说花鼓灯是从北宋京都开封流行的一种民间伎艺“合生”逐渐演变发展而成。后又借水路交通,沿涡河而下,传入淮河流域。花鼓灯班子,大都由农民和小手工业者在农闲时自发搭配而成。每逢喜庆节日,在农村乡场上载歌载舞,通宵达旦,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解放前夕,花鼓灯已濒临灭亡的境地。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花鼓灯艺术及时得到挖掘、扶植,这一宝贵的民间遗产,重新焕发出青春。解放初期,花鼓灯有力地配合了土改、治淮等工作。怀远花鼓灯鼎盛时期,曾出现过千班锣鼓百班灯的盛况。怀远境内,仅闻名的灯窝子(即花鼓灯班子集中的地方)就有十多处,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花鼓灯艺人,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怀远流派,不仅为全国各地艺术团体输送了人才,而且,每年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音乐、舞蹈工作者牵来采风。因此,怀远以“花鼓灯之乡”而名闻遐迩。

有关花鼓灯的几种传说


关于花鼓灯的起源,历来说法不一,仅在怀远的传说就有好几种。可以说,花鼓灯的历史渊源是十分古老而悠久的。

始于夏代的传说:因大禹治水有功,淮河两岸人民,为了感谢大禹的恩德,在每年禹王会诸侯之日(农历三月二十八),各处花鼓灯班子,纷纷云集涂山,通宵达旦,彻夜歌舞,以示纪念,流传至今。

始于唐代的传说:薛刚反唐,曾利用“玩花灯”这种形式作掩护,在民间秘密串联,习拳练武,招兵买马,集会造反。后来,花鼓灯这一民间艺术,就逐渐流传下来。

始于宋代的传说:宋朝河南省陈州一带,连年遭受灾荒,百姓饥饿,民不聊生。包公放粮赈济百姓,人民感包公恩德,曾玩“玩鼓灯”欢庆,相沿至今。

始于明代的传说:明朝开国元勋常遇春是怀远常家坟人,出生农民,会玩花鼓灯,他把家乡的花鼓灯带入军营,每逢节日,以花鼓灯自娱。至今,怀远常家坟仍是花鼓灯的盛行地区。

花鼓灯的演员与角色


花鼓灯的演员有男女之分。男演员统称“鼓架子”,其中又有“文伞把子”、“武伞把子”“大鼓架子”、“小鼓架子”、“丑鼓”(俗称挎鼓的)之分。“文伞把子”会编善唱,对答如流,除能与“兰花”对唱外,在踩街或转场时常常配合锣鼓,望风采柳,随机应变,即兴演唱。“武伞把子”多以舞蹈为主,能独自表演伞舞,在大花场中是男女群舞的领舞者。“大鼓架子”能同“兰花”一起做出许多高难度的动作,有的一人身上能驮数人,故称灯班子中的大力士。“小鼓架子”以翻小跟头见长,多与“兰花”配合表演小花场。“丑鼓”以表演后场小戏为主,同戏剧和杂技中的小丑差不多,插科打诨,诙谐幽默,风趣动人。

女演员统称“兰花”,旧社会,多以男扮女,又称“包头的”。其中有“文兰花”、“武兰花”之分。“文兰花”能歌善唱,有一副好嗓子,既能与丑鼓对唱,也能独自散唱,要有即兴编唱的能力。“武兰花”以舞蹈为主,特别是在表演上盘鼓、中盘鼓时,能做出许多复杂的惊险动作,有的还会翻跟头。过去,“兰花”几乎都是由男性扮演,直到解放以后,才真正出现了第一代女“兰花”。

花鼓灯的传统表演程式


花鼓灯的传统表演程式有:“大花场”、“小花场”和“文场”,“文场”又称“后场”。一般以“大花场”开场,“大花场”是男女集体舞蹈,由能歌善舞的伞把子领舞。“大花场”的形式有站肩、滚伞、绕门转子、编篱笆子、三钻子、两垛墙、蛇蜕壳、九连环、里罗城、外罗城、满天星、二马分鬃、跑乱场等十多种。“大花场”情绪热烈,气氛浓郁,振奋人心。“小花场”是男女双人舞。还有一种一男二女的三人舞,称为“双花场”。“小花场”的传统节目有:《抢手巾》、《抢扇子》、《抢板凳》、《摘石榴》等。

花鼓灯的舞蹈


花鼓灯的舞蹈以“小花场”最为精彩和集中,舞蹈动作花样繁多。花鼓灯的舞蹈动作,大都来源于对自然界各种动植物的模拟,或是从某些劳动生产的动作中提炼而来。“小花场”又可分为上盘鼓、中盘鼓、下盘鼓三种,下盘鼓又称地盘鼓。上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的肩部做各种动作。舞蹈动作有:金鸡独立、燕子探海、鸭子凫水、倒坐观音、三门莲花、五鼓穿心、七朵梅花、懒老婆裹脚、刘海戏金蟾等十余种。中盘鼓是兰花在鼓架子的腰部做各种动作。舞蹈动作有:扳鼓、背鼓、穿鼓、挎鼓、套鼓、前过山、后过山、兔子蹬鹰、老鹰叼鸡、对面摘桃、荷花落叶、悠花篮子等十余种。下盘鼓是兰花和鼓架子在地面上做出的各种动作。鼓架子的舞蹈动作刚劲矫健、粗犷风趣、多尚武精神。舞蹈动作有:挂鞭、双捥拳、叉四门、小五腿、缠丝腿、纺车翅、一盆花、朝天蹬、小蹁马、腰中盘带、黑狗钻裆、燕子含泥、鲤鱼大挺背、跳板虫子、拉尾巴蛆、倒卷帘、蛤蟆蹦、蛤蟆爬、蜈蚣走路、罗磨床子、兔子扒窝、飞腿摆帘、蝎子倒爬墙、旱地拔葱、苏秦背剑等数十种。花鼓灯的兰花在舞蹈时,一手持扇,一手执巾。兰花由于将特有的扇花与步伐融为一体,成为很有风格的舞姿。兰花的舞蹈动作含蓄传情,优美动人。其动作本身包含着女性的情感美、曲线美、动态美。扇花更是花鼓灯固有的一种形式美。兰花的舞姿,语汇明快,情感丰富,生活气息浓厚。舞蹈的动作有:风摆柳、簸簸箕、揣扇子、端鞋匾子、小二姐梳头、小老鸹试风、蛤蟆爬、凤凰单展翅、凤凰三点头、燕子喝水、叠褂襟子、迎面绕花、四门莲花、野鸡溜子、单撒手、大漩涡、大转身、小转身、整转式、半边莲、双环步、单背巾、前后花、双拐式、回头望郎、蝴蝶抱胸、风吹荷花、老鹰打旋、水中望月等数十种。随着妇女直接参加劳动生产,兰花的动作也不断的丰富和发展。如后来出现的舞蹈动作:上山步、扁担式、双扯线、扫地步、挎篮式、割麦花、踩水式等。

花鼓灯的音乐


花鼓灯的音乐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全用打击乐器演奏。锣鼓中以花鼓为主领奏,配以大锣、大钹、小铙、小镗(俗称八鼓锣或狗锣),有时还配上一种吹奏的鹤颈号(俗称尖)。锣鼓演奏时按传统习惯,花鼓居中,大钹在左,大锣在右,小铙和小镗分列两旁。花鼓灯锣鼓有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手舞足蹈,情绪激昂,气氛热烈,节奏鲜明,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除此,锣鼓还有曲牌丰富,节奏多变,风趣健美等特点。它既可以为舞蹈伴奏,也能单独进行演奏。锣鼓曲牌有:老十番、小十番、老三番、小五番、长流水、老鸹洗澡、蛤蟆跳井、老牛汲水、双龙戏水、凤凰展翅、狮子搔痒、闹荆州、抢元宝等十多个。另外还有在灯场伴奏时的锣鼓,如:灯场锣、过门锣、大煞锣、小煞锣等。1986年,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乐器组的决赛中,获得大奖的《花鼓灯锣鼓》,就是创作者敢于创新、敢于探索的结果。他们认真思考了当代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以花鼓灯锣鼓中的小十番、灯场锣等曲牌为基调,吸收其他锣鼓中的精华部分,大胆发挥,重新揉和,进行了再度加工和创作。使整个节目主题鲜明,紧凑利落,且又富于艺术表现力。

花鼓灯灯歌的唱腔悠扬婉转,朴实明快。在怀远境内流行的灯歌曲调,男的有:文伞调、挎鼓调、朱疃调、山巴调、谢街调、怀远快调、怀远慢调等。女的有:小玉林调、慢赶牛调、双干哥调、淮调、卫调、咦哟调、山巴调、杨家河调、看疃调、龙亢调、河溜调、计集调、凤台调、凤阳调、败调等数十种。花鼓灯灯歌的唱腔无固定的板式,民歌风浓,多是独唱和对唱。花鼓灯灯歌的唱词,通俗易懂,口语化强,易于流传。演员需有即兴创作的本领,因物起兴,出口成章。往往唱词编的又俏又脆,脍炙人口,颇受欢迎。

花鼓灯的文场


花鼓灯的“文场”,又称“后场”。以歌唱和表演为主,因其从顺序上安排在后面,所以称为“后场”。“后场”演出的多是情节简单,带有戏剧雏形的小节目,其中不少的节目中吸收了大量的民间小调,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节目有:《请楼》、《小圆房》、《打长工》、《纺线子》、《小花船》、《小货郎》、《王小楼卖线子》、《四老爷坐独杆轿》、《四老爷钻面缸》、《钯缸》、《恨小秃》、《小秃观灯》、《扑蝴蝶》、《掏黄鳝》、《大萝卜》、《王三公子游春》等。

相关分词: 怀远 花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