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专题调研的通知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专题调研的通知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专题调研的通知




湘教办通[ 2010 ] 95 号


湘西自治州教育局,各民族县、享受民族待遇县、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教育局,有关学校:

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我省将于4月20日—5月3日组织开展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提纲印发给你们,请各相关单位一把手予以高度重视,组织得力人员,依据调研提纲,按时高质量完成调研任务,并于5月4日向省教育厅提交调研报告(包括文字稿一式10份和电子稿)。

联系人: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 王 玲、祁怀好

电 话:略

附件: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专题调研提纲

湖 南 省 教 育 厅

二O一O年四月十九日

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专题调研提纲


2002年全国第五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之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族教育改革发展的正确方针政策指引下,在教育部党组正确的领导下,经过民族地区各级党政的积极努力、国家的大力扶持、内地大力支持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形成了我国民族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新时期,我国民族地区以全面实现“两基”目标为重要标志,民族教育事业实现了重大跨越,跃上了新的发展起点。民族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发展、民族地区全面振兴、各民族团结进步、维护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做出了重大贡献。

新时期的第二个十年,特别是“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攻坚期、关键期。民族教育如何继续高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民族政策和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如何确立民族教育在全面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振兴中华民族伟业中优先、重点发展的战略地位;如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观念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努力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实现与全国同步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已成为关系我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新的时代要求。为此,中央决定在今年下半年适当时间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

为进一步做好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的前期准备工作,教育部党组决定在民族地区先行进行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专题调研。根据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召开的筹备会议部署,按照厅领导的要求,我省调研工作以自治州、自治县、享受民族待遇县、少数民族人口过半县调研为主,民族乡调研为补充,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参加,集中在4月下旬,通过实地考察、资料搜集、指标分析、专题研讨等形式,深入总结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成就和基本经验,着力分析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研究提出“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展望到2020年),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发展思路、基本原则、战略重点、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以及建设的重点项目。省教育厅和有关部门将组织专门力量,就重点问题进行重点调研。各地调研内容及调研报告内容包括:

一、基本情况

1、行政区划(州、县、区,下同)、国土面积、乡镇数、人口总数、少数民族人口数及所占比例、财政状况、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基本情况及与全国和所属省、市平均水平(下同)之比较(见附表)。

2、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教育经费调研提纲(见附件1)

——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保障情况(见附件2)。

3、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含教育行政部门在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数额内,依法负责中小学教师资格认定、招聘录用、职务评聘、培养培训、调配交流、档案管理和考核奖惩等管理职能的情况;按编制标准配备教师情况,中小学各学科教师是否配备齐全,职业高中各专业教师是否配齐,“双师型”教师是否达到规定比例情况;中小学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年龄结构、学历合格、继续教育、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或薄弱学校支教制度等)。

4、人均受教育年限及与全省、全国之比较。

5、学校思想品德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方面情况。

6、各级各类学校基本情况(学校数、学生数、普及水平等),与本地区2001年和2005年比较。

7、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情况(专任教师、校舍建筑面积、教学科研仪器等),与本地区2001年和2005年比较。

(1)义务教育

——中小学学校和寄宿制学校基本情况。

——小学、初中入学率、辍学率、完成率。

——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情况。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的情况。

——“两基”和人口覆盖率情况。

——民族地区学龄人口流动(包括农民工随迁子女)情况。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2)高中阶段教育

——普通高中教育基本情况。

——中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高中阶段教育教师情况,职业教育专业教师与双师型教师情况。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初中毕业生升高中阶段比例和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在招生、在校生规模之比较。

——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情况。

——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办学情况。

(3)远程教育及其教学设施配备

——远程教育三种模式覆盖情况。

——远程教育专业教师配备情况和能力状况。

——图书资料、实验室等基本情况。

(4)高等教育基本情况

——规模和普及情况(州、县万人口专科以上人口比例、与全省比较;全省高校民族学生分层次在校生规模及比例;民族地区学生高考升学情况;民族地区高校情况:包括所数、层次、规模、专业等)。

——教师队伍情况(包括师生比,专业技术职务,研究生学位,双师型教师情况等)。

——办学条件情况(教学行政用房,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图书资料等)

——预科教育及基地建设情况。

——民族班教育情况。

——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落实情况。

(5)其他方面的情况

二、调研重点内容

(一)发展成就和基本经验

总结2002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以来民族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1、党和国家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从《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以来,明确了大力推进“两基”攻坚、免费教育保障机制和积极实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能力建设工程、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以及内地大力支援民族地区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级各类建设人才的有关政策措施和主要成效;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从当地实际出发制定并实施扶持当地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各具特色、富有成效的政策措施和主要成效。

2、民族自治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中贯彻科教兴国战略,把加快当地教育事业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予以高度重视,多渠道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确保教育事业发展;上级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向民族地区倾斜,为加快民族教育和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给予的财力物力支撑;发达地区和高等院校与民族地区和高校建立教育对口支援协作关系,在加快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高校学科建设、合作研发科研项目、培养各类人才以及在教师培养等方面对民族地区给予的大力支援。

3、为确保民族地区农村、山区和边远地区各民族学生充分就学,国家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设立专项经费,在民族地区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保障制度和高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助学金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绩。

4、加快民族地区教育互联网和教学资源建设,实现教育信息网校校通,提升民族地区教育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能力情况。

5、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及学校教育常规、现代化管理能力和水平建设,教师队伍师德师风、教育教学能力培训方面的成绩。

6、民族团结教育工作。2002年以来,试点推进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情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况,以及《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省有关文件下发后当地的教育教学安排及成效情况。

7、大力推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人才情况。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发展及重点建设成效;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和招生、培养、就业方面的优先政策、采取的主要措施和成果;依托本省优质教育资源,培养高层次高素质民族骨干人才的成果。

8、民族地区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如何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和教育要“三个面向”的要求,把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与贯彻国家民族政策相结合,把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要求与继承、发扬、创新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需要相结合,使民族教育的改革发展更加贴近当地实际和群众需要,成为当地各民族群众满意的事业方面取得的成绩。

9、民族教育的科学研究和交流。随着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民族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全面提高民族教育办学水平的必要条件。各地民族教育科研院所建设情况和主要成果;民族教育重大科研课题、学术研究成果;民族地区与省内及其他地区教育交流以及国际交流的情况及成果;民族教育科研和交流对当地事业发展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基本经验。经验是实践成果的科学总结和高度概括。应当具有思想性(实践行动的理性升华)、科学性(符合一般规律和特定领域)、指导性(对今后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实践性(具有启示作用,可供借鉴共享)。各地要在认真总结2002年以来民族教育工作改革发展成果的同时,高度概括总结实践经验,以进一步指导民族地区教育的科学发展。

(二)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分析事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对本地区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作出客观准确的分析、判断,对于科学确立发展目标、确定重点建设任务和项目、提出重大政策和关键性的保障措施具有基础性、战略性意义。

就全省民族教育发展的整体情况而言,民族地区教育发展与建设教育强省的差距问题;民族区域内部及与其他地区以及周边省份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民族地区进一步巩固提高“两基”成果和加快各类教育均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民族教育办学水平低层次徘徊不能与本省、与全国同步、同质发展的问题;民族教育办学条件保障,特别是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偏低以及教师不安心、不稳定的问题;教育体制不灵活、办学主体单一,教育与群众需求不对等、不适应的问题;进一步加强民族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经费保障、各级学校少数民族贫困学生资助措施问题;省内其他相对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教育对口支援、双向交流和面向民族地区培养人才问题;加强民族教育的法制建设和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问题;民族教育科学研究进一步拓展领域、增强针对性、时效性问题,等等。

(三)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根据即将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精神,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实事求是,科学论证,抓住民族教育中关乎全局和民生的重点问题,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相一致,与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相统一,与自身中、长期发展思路、目标和任务相衔接,按照“2020年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总体要求,科学规划民族教育“十二五”发展的目标、任务,并展望到2020年,要明确分年度发展的目标。

根据新时期加快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在发展目标和总体思路上需要着重强调:突出普及和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重中之重的地位,大力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完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基本普及学前3年教育,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的巨大作用,继续巩固和提高内地西藏班、新疆班办学成果,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服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在已全面实现“两基”目标的基础上,到2015年,基本形成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有效保障机制;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适度扩大普通高中规模,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普职在校生比例更趋协调;学前教育得到快速发展,学前一年、二年、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90%、80%和65%。到2020年民族教育的整体发展基本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四)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

各地要按照“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和“自力更生为主、中央重点支持”的原则,根据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确保民族教育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实现。

——进一步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加快民族教育事业持续发展。

——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制,提高保障水平。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和办学层次,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提高集中办学程度。

——形成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地区学校办学水平的评价、督学机制。

——民族地区高等学校的教学水平、科研以及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师范教育得到优先发展。

——相对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和依托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的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扩展。

——内地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贫困学生助学金得到全面覆盖。

——民族地区教育信息化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发展,网络建设实现班班通,资源建设适应教学要求。

——民族教育的理论、政策研究和交流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各级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得到普遍开展和大力加强,形成维护内地班稳定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调研工作要求

(一)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调研工作,把思想统一到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这个大局上来,把行动统一到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上来,加强对调研工作的领导。调研工作要由各地教育部门一把手牵头,相关部门同志参加,抽调得力人员,集中时间,确保按时间高质量完成调研任务。

(二)按照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要求,要把调研工作作为了解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要深入基层、深入学校,认真听取广大干部群众和教职员工的意见,共享民族教育发展的成果,感受民族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了解各族人民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民族教育发展的新企望、新要求。调查之前要编制调研提纲,明确调研重点。调研过程中要注意通过深入分析情况,作出准确判断。调研报告要做到有情况、有数据、有分析、有观点、有建议,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三)调研工作要求做到全面、深入、具体,尽可能全面、具体地了解当地民族教育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存在的相关问题。

(四)几个具体问题

1、为便于集中汇总各地情况,调研时间确定为:4月20日—5月3日,各地务必在5月4日报送调研报告(包括文字稿一式10份和电子稿)。

2、调研报告成就部分数据均采用2008年底统计数据,涉及与基期比较,均与2001年(第五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前)和2005年底(“十五”末期)的数据比较。

3、涉及事业发展和经费统计的指标口径,以国家统计局、教育部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和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口径为准。

4、涉及项目和资金需求、资金来源构成,请协调有关部门协助进行测算,形成单独材料(并列表)。

联系单位: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

联 系 人:省教育厅民族教育处 王 玲、祁怀好

电 话:略

 附件:

1、湖南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经费调研提纲

2、____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保障情况

二O一O年四月十九日

附件1:

湖南省民族教育事业发展教育经费调研提纲


一、 基本情况

1、国土与人口

区域面积、人口总数、人口密度、少数民族人口数及所占比例(与全国、省比较)

2、县域经济与财政收支情况(总量、收支结构)

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物价指数(与全国、省比较,与2001年、2005年比较)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上级补助收入、专项转移支付、一般性(均衡)转移支付、地方一般预算支出、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比例

人均可用财力、预算内人员经费支出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比例

3、教育经费保障情况(总量、支出结构 )

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比例其中民族教育经费占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比例,预算内教育人员经费支出占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比例(与2001年、2005年比较)

2002年以来设立民族教育专项经费(包括重大专项支持项目)情况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情况(包括实施年度、各级分担、标准、金额、管理、使用情况)

二、发展成就和经验

1、地方政府多渠道加大教育投入,上级政府财力对民族地区教育倾斜支持,确保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2、为保证民族学生充分就学,国家和民族地方政府设立专项经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中职教育全免费保障制度和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助学金制度的主要成就

三、实现民族地区教育“2020年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发展目标面临的财力困难问题与对策(优先重点发展民族教育、自力更生为主、中央重点支持)。

1、民族地区落实教育经费投入法规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2、完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问题

3、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资金保障问题与对策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的资金保障问题与对策

5、完善民族地区非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成本分担机制问题

6、少数民族困难学生助学金资金保障问题与对策

附件2:

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金保障情况


一、教学资源配置均衡保障资金投入情况

2009年度全县人口 万人,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共 所,在校学生 人,其中小学 人,在校初中 人。本年创建合格学校 所,在校学生 人,创建合格校投资总额为 万元,校均预算内建设资金 万元,生均 元。

二、经常性专项办学资金来源构成

上级补助和政策征收的经常性可预算安排的预算内建设资金,每年约为 万元。

(一)上级财力性补助

①因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的转移支付资金 万元;

(2002年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 万元,按 %比例分配的教育资金 万元,剔除所含2001年农村中小学工资转移支付资金基数 万元,应用于农村义务教育专项办学资金为 万元)

②新增一般转移支付25%用于教育2005年(行文)基数 万元;

(湘财预〔2005〕5号转移支付 万元+湘财预〔2005〕197号转移支付 万元)×25% (2005年一般转移支付 万元 - 2004年一般转移支付 万元)×25%)(2009年一般转移支付 万元)

③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 万元;

(二)政策性税费征收

④城市教育费附加(三税3% )和地方教育附加(三税1.5%) 万元;

(当年三税总额 万元,按4.5%计征,教育附加 万元)

⑤城市维护建设税15%用于教育资金 万元。

(当年城市维护建设税 万元×15%)

⑥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于教育资金 万元(待征)

(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在现行标准基础上提高2-3个百分点)

六项政策性口子的“经常性专项办学资金”每年共计 万元,生均 元,用于义务教育合格校建设 万元占 % 。本年度县财政通过预算和预算追加拨付到位 万元(实拨 + + + + + ),到位率 %。缺口 万元。

说明:以上财政拨付的资金中不含因取消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收费后,中央、省、市、县财政共同分担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公用经费 万元和普九化债专项资金 万元。

三、一次性专项办学资金来源构成

本级财力安排和上级专项补助及国债资金用于创建合格学校建设,本年共 万元,其中:

(一)本级财力安排

①本级立项一般预算安排的创建合格学校建设资金 万元;

②上级立项专项拨款本级一般预算实际配套的资金 万元;

③学校布局调整的“校产处置款”用于创建合格学校建设资金 万元;

(二)上级专项补助及国债资金

④上级专项补助用于创建合格学校建设 万元;

⑤国债资金用于创建合格学校建设 万元。

四、教师队伍配置均衡保障资金投入情况

①2009年预算内教育经费总额 万元,人员经费 万元,其中基本工资 万元,财政按教师工资1.5%应安排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经费 万元,实安排 万元。

②建立农村边远山区教师津贴,小学教师 元/月,初中 元/月。

五、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落实情况

2009年在职公务员规范津补贴核定标准 元,财政安排 元,缺口允许单位自筹 元。义务教育阶段在职教师绩效工资核定标准 元,财政安排 元(2006年 元),缺口允许单位自筹 元。离退休公务员生活补贴核定标准 元,财政安排 元,缺口允许单位自筹 元。义务教育阶段离退休教师生活补贴核定标准 元,财政安排 元,缺口允许单位自筹 元。在职教师 人,绩效工资总额 万元,离退休教师 人,生活补助总额 万元,财政供养教职工共 人,政策性补助共 万元,其中上级绩效工资转移支付 + =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