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红菜苔霜霉病

红菜苔霜霉病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红菜苔霜霉病




病害症状


为害叶片、花梗、花器和种类。叶片上初生淡黄绿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后变为黄色至黄褐色,常受叶脉限制成多角形,严重时病斑连片,病叶枯死。在病叶背面密生白色霜状霉。在采种株上,受害花梗肥肿、弯曲、面上生白色霜状霉,花器被害肥大、畸形,花瓣绿色,久不凋落。种荚淡黄色,上生白色霉状物(孢子囊及孢囊梗)。

发病规律


病菌属专性寄生菌,有明显的生理分化,根据病菌对十字花科蔬菜致病性的程度可分为芸薹属、萝卜属及荠菜属三个变种。芸薹属变种对芸薹属蔬菜侵染力强,对萝卜侵染力极弱,不侵染荠菜;萝卜属变种对萝卜侵染力强,对芸薹属蔬菜侵染力极弱,不侵染荠菜;荠菜属变种只侵染荠菜。在芸薹属变种中,根据其致病性再分为:甘蓝类、白菜类和芥菜类等三种类型。病菌主要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内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卵孢子萌发时,产生芽管,从幼苗茎部侵入,进行有限的系统浸染,即菌丝体向上延伸只到达子叶及第一对真叶上,在其叶背上产生白色霜状霉。病菌亦能在田间,以菌丝体在病株上越冬,次春长出孢子囊。孢子囊藉气流传播,侵染为害。潜育期3-4天。孢子囊产生和萌发的最适温度分别为8-12℃和7-13℃,在水滴或水膜中和适温下,经3~4小时即可萌发。侵入最适温度为16℃。菌丝体在寄主体内生长要求较高温度(20-24℃)。卵孢子萌发的温度大致与孢子囊一致。

防治


选种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株行间通风。发病初期喷洒杀菌剂: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8%雷多米尔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每隔10天喷药一次,共2-3次。

病原描述


病原为真菌,中文名:寄生霜霉(Peronosprora brassicae Gaumann),属鞭毛菌亚门。菌丝无色,不具隔膜,蔓延于细胞间,靠吸器伸入细胞里吸收水分和营养,吸器圆形至梨形或棍棒状。从菌丝上长出的孢囊梗自气孔伸出,单生或2-4根束生,无色,无分隔,主干基部稍膨大,作重复的两叉分枝,顶端2-5次分枝,全长154.5-515微米,主轴和分枝成锐角,顶端的小梗尖锐、弯曲,每端长一个孢子囊。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大小19.8-30.9×18-28微米,萌发时多从侧面产生芽管,不形成游动孢子。卵孢子球形,单胞,黄褐色,表面光滑,大小27.9-45.3微米,卵球直径12.4-27.5微米,胞壁厚,表面皱缩或光滑,抗逆性强,条件适宜时,可直接产生芽管进行侵染。该菌系专性寄生菌,只能在活体上存活。有生理分化现象。据报道我国十字花科霜霉菌分芸薹属、萝卜属和荠莱属3个变种,主要区别是各自侵染能力不同。芸薹属变种对该属侵染力强,对萝卜侵染力弱,不易侵染荠菜;萝卜属变种对萝卜侵染力强,对芸薹属植物侵染力弱,不侵染荠菜;荠菜属变种,只侵染荠菜,不侵染其他十字花科植物。在芸薹属变种中,据致病性差异又分为3个生理小种,即白菜型、甘蓝型和芥菜型。白菜型主要侵染大白菜、小白菜、油菜、青菜、芥菜、芜菁等,对甘蓝侵染能力弱。甘蓝型主要侵染甘蓝、花椰菜,虽能侵染白菜、油菜、芥菜、芜菁,但致病力弱。芥菜型霜霉菌,主要侵染芥菜,对甘蓝侵染力不强,但有些芥菜型霜霉菌却能侵染大白菜、小白菜、油菜。白菜霜霉菌产生孢子囊最适温度8-12℃,孢子囊萌发适温7-13℃,最高25℃,最低3℃,侵染适温16℃,菌丝在植株体内生长发育最适温度20-24℃;卵孢子在10-15℃,相对湿度70-75%条件下易形成。

相关分词: 菜苔 霜霉病 霜霉 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