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阿尔泰语系


阿尔泰语系,语言学家按照语言系属分类方法划分的一组语群,包括60多种语言,说该语系语言的人口约为2.5亿,该语系主要集中于中亚及其临近地区,语系主要由各个时期的入侵者带来的语言和当地语言互相融合形成。阿尔泰语系包括突厥、蒙古、满-通古斯3个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国、中亚、俄罗斯、伊朗、阿富汗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



基本信息


英语名称:Altaic family

分类方法:谱系分类法(发生学分类法)

起源地点:俄罗斯北亚地区

主要使用国家和民族:芬兰土耳其蒙古中国满族日本朝鲜韩国

分布范围:中国、土耳其、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伊朗、阿富汗、朝鲜(有争议)、韩国(有争议)、日本(有争议)。.

语言概述


阿尔泰语系是一个横跨亚洲和欧洲的大语系。包括突厥语族、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等3个语族。主要分布在中国、蒙古、阿富汗、伊朗 、土耳其、前苏联以及东欧的一些国家 。3个语族在类型上具有一致性。语音方面,各语言都有元音和谐律,构拟的各语族共同语和原始阿尔泰语也有元音和谐律,即元音分为阳性和阴性两类。在辅音上,大多数语言都有16个辅音。阿尔泰语系各语言都是粘着语,在构词法和形态学上有很大的共同性。以在词根之后加构词附加成分为派生新词的主要手段,以在词干之后加语法粘附成分为形态变化的主要手段。3 个语族有共同的语法成分。名词各格(属格、宾格、与格、位格、离格)的粘附成分彼此相似。动词的式和时体系统所使用的粘附成分在各语言中也互相对应 。3 个语族的词汇也有共同性。它们拥有一批共同的常用词,而且引人注目地拥有共同的第一、二人称单 、复数的人称代词 。3个语族之间词汇的差异性主要在于3个语族各有一套数词 。阿尔泰语言的同源关系未能证实,它们之间的相似是人口迁徙和语言借代的结果。

语系与沿革


由于对这个语系 3个语族之间是否有亲缘关系,语言学界认识不同,形成两个学派。一派认为有亲缘关系,也就是在 3个语族各自的共同语之上还有一个原始阿尔泰语,它的构拟工作正在进行;他们也承认 3个语族之间诸语言有互相影响的关系,但认为那是次要的现象。另一派认为 3个语族之间没有亲缘关系,因此没有构拟原始阿尔泰语的任务;至于 3个语族彼此在类型上的一致性,应该认为是语言互相影响的结果。还有的学者游移于两派之间,认为可以把 3个语族之间有亲缘关系作为一个假说来看待,等到比较研究取得进一步的成果后再作结论。

语言特点


1.具有元音和谐现象;

2.使用后加成分为词的派生和词型变化的主要手段,粘合多个附加成分以表示多重语法意义;

3.名词和代词有数、格等语法范畴,动词有态、时、式等语法范畴;

4.动词在宾主之后,定语在被修饰词之前。

5.东亚及北亚地区该语系受汉藏语系中的汉语族汉语支影响明显。

语音结构


元音和谐律

突厥、蒙古、满-通古斯3个语族类型上的一致性3个语族的语言都有元音和谐律,构拟的各语族共同语和原始阿尔泰语也有元音和谐律。从理论上讲,元音和谐律的内容就是元音分为阳性(后列、紧)和阴性(前列、松)两类,每类再按舌位高低及圆唇不圆唇来区分,可以假定有下列8个元音:在同一个词(词干和粘附成分)里面,要么都是后列(阳性)元音,要么都是前列(阴性)元音。也就是说同性相适应,异性相排斥。现代各语言实际上的元音系统,有恰巧是8个元音的,也有比8个有增减和变化的。如:土耳其语和吉尔吉斯语恰巧有8个元音;维吾尔语减去□,增加□;乌孜别克语(又称乌兹别克语)和达斡尔语都是o和u不分,□和□不分,□转变为其他元音;蒙古书面语减去□;蒙古语察哈尔方言增加□、□、□;满语减去□、□,增加□、e;鄂温克语增加□、e。但是各种语言的元音系统都和假定的 8个元音系统有严整的对应规律,并且元音增减以后仍旧受元音和谐律的支配。

阿尔泰语系各语言在辅音上的共同特点表现在大多数语言都有16个辅音:b、 p、 m、d、t、s、n、l、r、□、□、□、j、g/□、k/q、□。其中塞音3对,塞擦音一对,每一对都是古代以清浊相对立,现代或以清浊对立,或以清音不送气与送气相对立;擦音3个,鼻音、边音、颤音共5个。每一种现代语言在这16个辅音之外又增加了少数几个辅音。就维吾尔、乌孜别克、蒙古、达斡尔、满、鄂温克6种语言增加的辅音而论,共有13个。把6种语言都有的辅音和各语言各别增加的辅音排列在一起,成为下面的辅音表:斜线前表示靠前的软腭音和前列元音相结合,斜线后表示靠后的软腭音和后列元音相结合。这就是“辅音和谐”。不加*号的辅音都是后来增加的,6种语言中每种语言具体增加的辅音如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新增加的都是擦音或舌尖塞擦音;翘舌音是后起的,只出现于达斡尔语及满语;新增加的音在每种语言的辅音系统里都只占少数。这6种语言在辅音上的共同性(只有鄂温克语减去s、□、k/q3个辅音)代表了整个阿尔泰语系语言的共同性。

构词法和形态学


阿尔泰语系各语言都是粘着语,在构词法和形态学上有很大的共同性。以在词根之后加构词附加成分为派生新词的主要手段,以在词干之后加语法粘附成分为形态变化的主要手段。构词成分和语法成分都既可以是单层的,又可以是多层的。由一个以上的根词素构成的合成词在古老的语词中比例很小,在晚近的语词中才逐渐增加,用词干内部屈折手段表示语法的情况极为少见。

总之,从语音结构上、语词派生上和语法构造上看,阿尔泰语系 3个语族各语言之间都表现出类型上的高度一致性。

突厥、蒙古、满-通古斯3个语族共同的语法成分3个语族有同源关系的有力证据是名词(体词)后面所接的格粘附成分彼此很相似。下面以土耳其语代表突厥语族,蒙古书面语代表蒙古语族,满语代表满-通古斯语族,列出各自的属格、宾格、与格、位格、离格的粘附成分,以见它们的同源关系。

各种语言的动词都至少可以接3套粘附成分,以表达 3种不同的句法功能。一套出现在作句子的主要谓语的动词词干之后,称为述谓形式或终止形式;一套出现在作句子状语的动词词干之后,称为动副词或动副形式;一套出现在能仿照名词作句子的几种不同成分的动词词干之后,称为动名词或动名形式。带后两套粘附成分的动词同时也可再带宾语、补语、状语、主语、定语。

在历史上,动词的一种功能可以向另一种功能转化,转化时形式可以不变,也可以添加某种成分。下表列举动名词、动副词各两种形式(其中将来时有的语言称为现在将来时或未完成体,过去时有的语言称为完成体),用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蒙古族、土族语、满语、鄂温克语的材料作对照。从表面上看,在这4种动词形式上,3个语族有整齐的对应关系。其中少数语音形式不同,有可能是发生了历史音变,也可能不是共同成分。现代蒙古语和土族语没有带 r这种形式的将来时动名词,但是有ra(土族语有la)这种形式的目的式动副词。ra中的 a是与格成分,ra中的 r可能是古代将来时动名词的遗迹(上表用加括号表示)。 4种动词形式之中,过去时动名词和条件式动副词形式有一点相似,即许多语言都有一个擦音 s或由 s转变来的其他擦音或塞擦音,将来时动名词和目的式动副词形式有一点相似,即都有一个 r或l或d。r、l、d三者互相对应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

突厥、蒙古、满-通古斯3个语族之间词汇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这3个语族之间词汇的共同性最引人注意的是第一、二人称单、复数的人称代词。现以哈萨克语、蒙古书面语和满语为3个语族的代表说明彼此之间的一致关系。表中有斜线的,左方是主格形式,右方是主格以外其他各格的词干形式,语音形式不同的可以从音变规则中得到解释。3个语族各有一套数词,这种词汇的差异性也是最引人注意的。下面举土耳其语、蒙古书面语和满语一至十的数词为例,以见彼此的不同。

词汇异同


下面再举两组常用词来观察3个语族词汇的异同。突厥语族以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为代表,蒙古语族以蒙古书面语、土族语为代表,满-通古斯语族以满语、鄂温克语为代表。

第1组词和数词的性质相似,3个语族各自内部一致,而语族之间不同;第2组词和人称代词的性质相似,3个语族似乎是同源的。经过第一派学者精心考察,类似第2组词的数目可以一些,但类似第1组词和数词的彼此不同,是构拟原始阿尔泰语的困难所在。第二派学者认为第2组词所以彼此相同,是词汇借贷造成的。但是,推论下去就会引出人称代词是否也可以互相借贷的问题。

3个语族之间存在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错综的语言现象,应该联系历史上说这些语言的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去考察。

历史学家和历史比较语言学家都明确指出,使用阿尔泰语系各种语言的人民在历史的早期都起源于中国的北方并长期生活在这个地区。匈奴、乌桓、鲜卑、室韦、突厥、契丹、女真、蒙古、满各个民族在这一地区建立过幅员辽阔的国家,在一定的历史年代又把他们生活的地域向西扩展,直至西亚和东欧,并在那里建立了国家。历史上的这些国家(元代、清代两个王朝另当别论),特别是封建前期的国家,疆域广大,但人口密度较小,并且每个国家都是由许多民族组成的,多民族成分中使用阿尔泰语的民族居多数。一个民族在军事和政治上取得统治以后,往往还没有来得及在经济和文化上达到高度统一时,统治权又转移到另一个民族手中去了,如此循环递嬗。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对于语言发展来说,由一种语言分化为地域方言并在方言基础上形成不同语言的发展道路是不稳定的。由于战争和其他原因,居民的流动性很大,接触其他语言的机会很多,说一种语言的人转用另一种语言的机会也多。阿尔泰语言发展历史的复杂性就在于此。因而研究阿尔泰语言中什么是同源关系,什么是互相影响的关系,有时也难于判断。

语言研究史


用历史比较法研究阿尔泰语始于20世纪初。在掌握多种语言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比较,提出并论证阿尔泰语有亲缘关系,贡献最大的是芬兰学者兰司铁。从1902年起,他写了许多揭示语族之间共同的语法成分和重要的语音对应关系的论文。他的全部成果都荟萃在他死后由他的学生阿尔托编辑的《阿尔泰语言学导论》一书中。他的著作为阿尔泰语言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受兰司铁的影响,不少学者继续他的工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波兰学者科特维奇和美国学者波普。波普用他的研究成果维护阿尔泰语系语言同源论的观点。他在作了许多专题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阿尔泰语比较语法》,把探索同源词和建立音变规律的工作向前推进了一步。

波兰学者科特维奇和兰司铁一样,在阿尔泰语比较研究中作了大量工作并受到重视。他的代表作是《阿尔泰语言研究》。他在探索每个语族的语言历史、揭示3个语族之间一些共同的词和语法成分以及一些语音对应规律以后,得出的结论却不是这些语言同出一源,而是这些语言彼此之间在历史上产生过强烈的互相影响。

到20世纪50、60年代,阿尔泰语系各语言的单独研究更趋深入,突厥、蒙古、满-通古斯各个语族内部的比较研究取得更好的成果,分化演变的历史更趋清楚。这就要求在3个语族各自的共同语的基础之上建立原始阿尔泰语的工作提高一步。不仅要认识语族间的个别同源成分,还要说明整个语言系统的发展演变;不仅能解释相同的语言成分,还要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相异的语言成分。以兰司铁为代表的学者的工作和波普等人的著作都还没有达到这样的要求。因此许多学者在对于阿尔泰语系的亲缘关系问题上态度更为谨慎了。例如匈牙利学者李盖蒂认为阿尔泰语的亲缘关系只是一种假说。丹麦学者K.格伦贝克认为阿尔泰语系的存在还没有证明。J.本辛认为同源关系虽然不是不可能,但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证明。苏联学者巴斯卡科夫则强调了阿尔泰语系语言的演变历史中存在着十分复杂的关系,在以分化为主的趋势中,分与合交织在一起。

怀疑阿尔泰语言亲缘关系的学者也发表了一些论著。如英国学者克劳森在20世纪50、60年代发表的论文,提出3个语族之间的共同成分多半是互相借贷的理论。这个理论在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

在提出阿尔泰语系学说的早期是把乌拉尔语系(包括芬兰-乌戈尔语族和萨莫耶德语族)和阿尔泰语系联系在一起称为乌拉尔—阿尔泰语系的。后来经过深入研究,看到了那些语言和阿尔泰语相远的一面,不应划入同一语系。从此包括3个语族的阿尔泰语系应是独立语系的观点才日益明确。用3个语族的材料和朝鲜语比较时也能找出某些共同的语言成分,因此有人主张阿尔泰语系中应包括朝鲜语。但是朝鲜语本身的独特性质,朝鲜语和阿尔泰语大量的相异成分是难于解释的。因此,朝鲜语属阿尔泰语系也就只停留在假说阶段。

各语族语言概况


蒙古语族

13世纪初,蒙古族杰出的领袖成吉思汗统一诸部落,建立了早期的封建国家。随后便率领蒙古军队东征西讨,疆域曾横跨欧亚,且其子孙在中原建立了统一的王朝——元朝。因此,蒙古族各部落亦散居各地,所使用的语言也随之带到了各处。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地方的语言形成了各自的语言特点,即产生了许多方言。因为它们都源于同一种语言——蒙古语,故将其称为蒙古语族。蒙古语语言的历史,一般分为古代、中世纪、现代三个时期。12世纪以前的蒙古语称为古代蒙古语,13世纪至16世纪的蒙古语称为中世纪蒙古语,17世纪以后的蒙古语称为现代蒙古语。而蒙古语书面语的历史分期与之不同,一些蒙古学者将书面语分为前古典蒙古书面语(17世纪以前)和古典蒙古书面语(17世纪至今)。

蒙古语族包括9种方言,即蒙古语、布里亚特语、卡尔梅克语、达斡尔语、莫戈勒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东乡语和保安语。

1.蒙古语,指居住在我国及蒙古国境内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语言。蒙古语是蒙古语族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最具代表性。现在我国境内的蒙古族所使用的语言为传统蒙文;蒙古国境内所使用的语言为新蒙文,即1941年进行文字改革采用基利尔字母书写的蒙古语,一般称之为新蒙文或喀尔喀蒙古语。

2.布里亚特语,指布里亚特族所使用的语言,主要分布在前苏联布里亚特地区和贝加尔湖地区。

3.卡尔梅克语,指居住在前苏联的卡尔梅克族所使用的语言,分布在伏尔加河下游右岸、里海低地的卡尔梅克共和国和西伯利亚、中亚等地区。

4.达斡尔语,指我国达斡尔族所使用的语言。达斡尔族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附近、嫩江支流一带,另外还有几千人居住在新疆的塔城县。

5.莫戈勒语,指阿富汗的莫戈勒人所使用的语言。它是一种正在消亡的语言。莫戈勒人现大多改用波斯语。

6.东部裕固语,指居住在我国甘肃省南裕固自治县境内的一部分裕固族所使用的语言。

7.土族语,又叫蒙古尔语,主要是我国青海省的土族人使用。土族人自称“察罕蒙古”,意为“白蒙古”。

8.东乡语,指我国东乡族所使用的语言。东乡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东、西、南、北四乡中的东乡,故称东乡族。

9.保安语,使用保安语的是我国的保安族和土族。保安族主要居住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土族主要居住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

满—通古斯语族

满—通古斯语族分为两大语支,即南支(满洲语支)和北支(通古斯语支)。

南语支包括10个语种:

1)鄂温克语,为我国境内鄂温克族(俄国称通古斯族)所使用的语言。由于历史上鄂温克族迁移的范围很广,西至乌拉尔河上游,东到库业页岛。因此形成的三个方言区,海拉尔方言主要分 布在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阿荣旗和黑龙江省的讷河县等。鄂温克人中有80%使用海拉尔方言。二为陈巴尔虎方言,主要分布在陈巴尔虎旗。三为敖鲁古雅方言也称索伦语,主要分布在额尔古纳左旗,齐齐哈尔、海拉尔、布特哈、爱辉地区,以及俄罗斯边境地区的鄂温克方言。鄂温克语没有文字,读写经常借用满语字母,今天俄国境内也借用俄文字母。由于鄂温克语的语法与音是阿尔泰语系在东北亚分支中的典型代表,因此近代国际语言学界以鄂温克语在俄国的名字“通古斯语”作为为东北亚地区阿尔泰语系分支的通用名称,这也是“通古斯语族”一词的来源:《索伦语资料》,1931年,列宁格勒。/ 杜塔哥夫:《远东通古斯语研究》1960年,莫斯科。)

2)真语(女直),古代女真人使用的语言,后随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改为满洲语。最重要的文献是《华夷译语》(女真),编于16世纪,书中包括女真文和用汉字标写女真文的内容。它接近于满洲语,可以认为是古满语或满洲语的方言之一。(李盖提《对女真“小字”解读的初步看法》,载《匈牙利学报》,1953年,第211~238页)

3)满语,我国东北地区满族所使用的本民族语言,它与古代女真语属于同类语言。使用群体主要是居住在我国东北的满洲人。近代以后由于受到汉语的冲击能够熟练使用满语的人已很少了,今天的满语使用者主要是居住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与黑河地区的满族老人,1599年噶盖借用蒙古字母转写满文;1632年由达海加以改革,增加了右侧圈点形成了完整满文书写体系。(奥斯汀:《满语的音位和形态音位》,1630年,第15~22页)

4)果尔迪语(那乃语),居住在黑龙江下游的一个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语言,人数约7万人。这一民族1931年前没有文字,1937年后用基利尔字母书写。(阿甫写抄:《那乃语语法》1~2,莫斯科—列宁格勒,1959~1961年)

5)乌尔察语,是与果尔迪语使用地区相邻的少数人所使用的语言,人数最多不过005万人。(施密特:《乌尔察语》,载《拉脱维亚大学学报》,1923年,第8期第229~288页)

6)奥罗其语,指居住在阿穆尔州滨海地区的几百人所使用的语言。(施密特:《奥罗其语》,同上,1928年第7期)

7)乌德语,指居住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沿岸及一些支流地区的少数人所使用的语言。

北语支包括4个语种:

8)涅吉达尔语,是指居住在阿姆河河谷的人所使用的语言,使用人数不到8万人。(梅尔尼科娃和清齐乌斯:《涅吉达尔语研究资料》、《通古斯语集》,1831年,列宁格勒)

9)埃文基语,由生活在东西伯利亚地区北部的4万人所使用。埃文基语分为3支方言,即北、南、东。1930年起有了文字;1938年起使用基利尔字母。(康斯坦丁诺娃:《埃文基语语音、语法》,1964年,莫斯科—列宁格勒)

10)穆特语(鄂温克语),为居住在堪察加岛上以及雅库特地区的9万人所使用,自称Ewen。此名字起源于埃文基语(amudi“海上的”)。拉穆特语分为3支方言:东、中、西。1931年前无任何文字,1937年开始引用基利尔字母。(清齐乌斯:《埃文语(拉穆特)语法纲要》,1947年,列宁格勒)

突厥语族

楚瓦什—突厥语族,通常称为突厥语族。楚瓦什语和共同突厥语的祖先为共同突厥语出现之前的一个共同体,称为前突厥语。其发展关系是前突厥语分为原始楚瓦什语和原始突厥语;原始楚瓦什语发展为楚瓦什语,原始突厥语发展为突厥语。

突厥语族分为两大语群,即Z群(突厥语)和R群(楚瓦什语)。在阿尔泰语系中,突厥语是唯一的Z群语言,即突厥语中位于词中和词尾的Z通常与蒙古语族、满洲—通古斯语族以及楚瓦什语中的R对应。

1突厥语

突厥语种类为数甚多,使用的人数在5000万人以上。突厥语Z群一般分为5支:1)雅库特语,2)北群图瓦语等,3)西群吉尔吉斯语等,4)东群东突厥语(维吾尔语)等,5)南群土库曼语等。

1)雅库特语是最北的突厥语,使用于东西伯利亚北部雅库特共和国。雅库特人自称“萨哈”人,而“雅库特”是通古斯人给起的名称,人数约24万人。雅库特语无论是在语音方面,还是在语法方面,都不同于其它突厥语。在词汇方面,只有50%的词出自突厥语。雅库特人在第一批俄国传教士到来之前,没有自己的文字。第一次借助于俄文字母书写的尝试是在19世纪。1979年开始推行以基利尔字母为基础的现行字母。(鲍培:《雅库特语》、《突厥语基础》,第671~684页)

2)北群,图瓦—哈卡斯语群,可以分为3支:图瓦语和哈卡斯语;阿巴坎方言和黄回鹘语;梭尔语、楚雷姆语、土巴语和有关的方言。

3)西群,钦察语群,这是突厥语中最大的语支之一,使用者达1000万人以上。主要包括卡莱语、库梅克语、卡拉柴巴勒卡尔语、克里米亚鞑靼语、伏尔加鞑靼语、巴什基尔语、诺盖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阿尔泰语,另外还有不再使用的中古突厥语的库曼语。

4)东群,察哈尔语群,由一种中古突厥语而得名,包括乌兹别克语、东突厥语和撒拉语。

5)南群,土库曼语群,包括土库曼语、高加索语、土耳其语和阿塞拜疆突厥语。

2楚瓦什语

楚瓦什语是突厥语族中唯一的R语言,为居住在俄罗斯楚瓦什共和国,更确切地讲,为居住在伏尔加河中游地区的150万人所使用的语言。楚瓦什语包括两大方言:一为阿纳特里方言,即下方言(下河口语);另一为维里雅尔方言,即上方言(上河口语)。楚瓦什语的前古语是公元7至14世纪,存在于伏尔加河和卡马河河岸的保加尔王国中所使用的古伏尔加保加尔语的一种方言。(安德列耶夫,叶果罗夫,帕甫洛夫:《现代楚瓦什语语法资料》,1957年)

朝鲜语和日语


从形式上来讲,将朝鲜语和日语归入阿尔泰语系都存在一些不完备的地方,所以在划分上也存在一些争议。

朝鲜语:

朝鲜语在构造上总体属于阿尔泰语系,但朝鲜语跟阿尔泰语系的其他语言之间的同源词汇非常少,反对将朝鲜语归入阿尔泰语系的学者一般都以此作为反驳的力证。也有观点认为朝鲜语跟日语共属于一个新的语系,持该观点的学者们认为朝鲜语的文法与日语的文法有着惊人的相似度,两者历史上又共同受过古汉语的影响,但是朝鲜语跟日语之间缺乏同源词也成了异议的学者们反驳该观点的力证。第三类观点认为朝鲜语跟日语一样,都是孤立语言,他们跟目前世界上已知的语系都没有关联。持该观点的学者们以“同源词问题”支持著该观点。

日本语

日本日语的 日语的情况和朝鲜语类似,在语法和结构上和同属于粘着语的阿尔泰语系也基本相同,但是在同源词汇和发音上又表现出了兼具太平洋岛屿和北亚阿尔泰语 以及部分汉语(主要是粤语)几种特征的多样性,日语是世界上典型的大量吸收和应用外来语的一种语言,大量存在着从汉语 英语以及其他语言中引入的词汇,这也给想通过同源词汇来探寻日本语和阿尔泰语之间关系的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所以人们从语言框架上的一致性出发将日语划入阿尔泰语系列,其他部分学者出于日本在局部体现出的较为复杂的多样性持反对意见甚至将日语和韩语归为两种孤立的语言。

中国的阿尔泰语系


中国阿尔泰语系的语言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甘肃、青海和东北诸省。

突厥语族

中国使用突厥语族的民族有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 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撒拉族、裕固族(西部裕固语)。

蒙古语族

中国蒙古语族的民族有蒙古族、达斡尔族、土族、东乡族、保安族、裕固族(东部裕固语)。

满-通古斯语族

中国满-通古斯语族的民族有满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锡伯族、赫哲族。

朝鲜语

朝鲜族使用的朝鲜语语系未定,通常也归入阿尔泰语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