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越剧团”查询结果

“越剧团”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出新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52年10月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邵文娟、马雅萍、冯佩芬、单林英等。以演传统戏为主,如《沉香扇》等。由复兴越剧团创办的出新越艺社(科班)部分学员组成。1972年解散。 详情>>

出新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川沙县越剧团

1955年5月,由原在川沙演出的浙江省德清县新民越剧团改组而成。1956年至1958年,共整理、演出《双珠凤》等60多个传统剧目。1958年“大跃进”期间,开始排演《山村新媳妇》等现代剧目。1963年以后演出现代戏的比重逐渐增加。1966年上半年起停止演出,1971年4月解散。 详情>>

川沙县 川沙 沙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春泥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60年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筱月英、焦月娥、任伯棠等六十余人。演传统戏和新戏,如《借红灯》、《余赛花》、《九曲桥》、《虹桥赠珠》等。由“天鹅”和“合众”合并,属徐汇区政府领导。1972年解散。 详情>>

春泥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大众越剧团

1951年9月成立。负责人为李金榜、沈少卿。主要演员有沈少卿、张苗娟、许慧琴。共49人。民办公助经济自负盈亏。长期演出于安福游乐场,1958年解散。 详情>>

大众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洞头县越剧团

组建于1969年。原为洞头县文艺宣传队。1979年更名。正副团长陈后良、马海平、陈华绿。主要艺术人员有陈后良、汪国防、周桂生、宋丽萍、张雪萍、洪继云、金培珠、苏友林、马海平、魏淑芳、施玉凤、陈钦璋等。现已撤销。? 1956年上海少少越剧团支援浙江,落户洞头县,称洞头县少少越剧团,1959年并入温州市越剧团。 详情>>

洞头县 洞头 头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奉化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5年。曾名曙光越剧团,前身为1953年建立的红玉姐妹越剧团。正副团长有凌香娟、蒋红玉。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蒋红玉、徐玉凤、郑华玉、杨春光、王建华、董晓蕾、邬月星等。现已撤消。 详情>>

奉化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福州市芳华越剧团

1959年,尹桂芳率领芳华越剧团从上海来福州,改名福州市芳华越剧团,尹桂芳任团长,演出《屈原》、《武则天》、《金山战鼓》、《盘妻索妻》、《红楼梦》、《江姐》等。1963年归省属,改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详情>>

福州市 福州 州市 芳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高瑾越剧团

由大陆科班出身的高瑾女士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香港创建。高女士于1966年底移居台湾后重建。上演过《梁祝》、《王魁负桂英》、《尤三姐》等戏。由于高瑾系上海名伶培养,她将解放后越剧新的表演艺术带到台湾舞台上,尤其是新的唱腔,迷醉了许多观众,赞高瑾越剧团是新的唱腔、新的越剧,连台湾京剧名伶郭小庄、曹复永等也赞叹不已。?1985年,高瑾移居加拿大,1992年返回台湾。她为了重振“高瑾越剧团”,邀小旦王文 详情>>

高瑾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光荣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51年7月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陈艳秋、袁兰芳、何明珠、张艳芳等四十九人。演传统戏和新戏,如《牛郎织女》、《海瑞》等,1959年改为青年越剧团;1960年并入上海越剧院。 详情>>

光荣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光艺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50年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王玉萍、徐艳琴、魏宝宝等四十六人。演传统戏与新戏。后与“天鹅”合并,为冶金部文工团越剧队。 详情>>

光艺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国泰越剧团

国泰(卢湾)越剧团 1978年底,以原少壮越剧团为基础,吸收原春泥、出新、青山越剧团的部份人员筹建为卢湾区越剧演出队。1979年3月14日,建成卢湾(后改名国泰)越剧团,团址复兴中路535号。经济上自负盈亏。共有演职人员80人。张云霞任团长,范迪声、筱月英任副团长。主要演员有小生邵文娟、刘丽华,老生魏梅照、俞少鹏、小丑张小巧、单林英。主要业务人员有编剧张光楣、徐丽金、乐秀琴,导演贝凡、谢文芳,作曲 详情>>

国泰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海盐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1年,前身为1950年在上海组成的培德越艺社,曾称民乐越剧团。主要领导有陈钦、王岳萍、张子良、姜振庆。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陈君敏、薛子文、钱向阳、方文魁、周曼英、唐庆林、蔡杏娟、俞宝珍、尉梅丽、莫凤霞、颜燕青、吕明等。现已撤销。 详情>>

海盐县 海盐 盐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和平越剧团

1951年10月成立。负责人为蒋文艳、沈金卿、张金花。主要演员有张金花、沈金卿、王金萍、筱龙娣。音美编导人员有陶贤、王一明、赵羽、张大森。全团49人。国营经济自负盈亏。1958年,和平与光荣越剧团合并,成立青年越剧团。1960年,划归上海越剧院。 详情>>

和平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合群越剧团

1949年5月成立,负责人为刘振麒、罗红亭。主要演员有刘振麒、张白玲、罗红亭、花月宝。全团39人。国营经济性质,自负盈亏,长期在福安游乐场演出。1972年解散。 详情>>

合群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红花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52年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陈月莲、阮耀芳、周鸿芳、茹兰春等四十八人。演传统戏与新戏。1958年去宁夏回族自治区落户。 详情>>

红花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红星越剧团

1949年2月成立,由邬红卿、姜妙仙负责,主要演员有马云良、王素娟、方喜娟、陈巧珍全团三十余人,国营经济性质,自负盈亏。长期在大新游乐场演出。1958年,支援到青海柴达木。 详情>>

红星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黄岩县越剧团

前身为1950年建立的大溪舞台,1951年改称黄岩新民越剧团,归黄岩县领导后曾称黄岩人民越剧团。主要领导有赖筱兰、施雪娟、舒海棠、符正卫等。主要艺术人员有钱松琴、赖筱兰、筱秀贞、张雪萍、冯国英、林绍妹、施伯凤、张志远、高友娟等。其中花旦舒锦霞于1988年调进浙江越剧团。已撤销。?? 详情>>

黄岩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嘉善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5年。由新艺、五星两个越剧团合并而成,曾称光明越剧团。历年主要领导有励鹏飞、曲世惠、叶仲青。主要艺术人员有章爱华、潘碧虹、俞玉梅、励鹏飞、侯芳奎、徐金宝、张惠明、王跃庭、高遂等。现已撤销。 详情>>

嘉善县 嘉善 善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嘉兴地区越剧团艺术训练班

创办于1981年9月,班址设在湖州市。负责人为顾锡东、邢竹琴、查康国。招收了39名学员(其中演奏员7人),拟订了“开门办学,出门求艺,以戏带功,以功促戏”的教学方针。由陈少芳、陈少卿、邢竹琴等七名教师授课,以《楼台会》、《哭灵》等12出传统折子戏为基本教材。剧作家顾锡东特为这个班创作了有六对小生、花旦,两对老生、老旦的群戏《五女拜寿》和《三弟审兄》,作为训练班的教学实践剧目。于1982年春节在湖州 详情>>

嘉兴 地区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艺术 训练班 训练 练班


建阳市越剧团

福建文艺团队。原名星光越剧团。1952年归属建阳专署领导。1956年改名南平专区越剧团。1958年下放建阳县,改名建阳县越剧团,1970年撤销。1979年1月恢复建制,1984年秋,出席文化部全国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座谈会。剧目有传统戏《梁祝》、《白蛇传》、《三看御妹》、《胭脂》、《盘夫索夫》等,新编历史剧《宋慈》、《阳安都尉》,现代戏《红旗村》、《九命沉冤》、《南海长城》、《江姐》等,主要演员有 详情>>

建阳市 建阳 阳市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精华越剧团

上海越剧团体。五十年代初成立。集体所有制,全团约三十人。1956年去浙江象山县落户。 详情>>

精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景宁县越剧团

景宁县越剧团,组建于1957年。原称杭州工农越剧团,去景宁县落户后为景宁县越剧团。后又改为丽水县越剧二团。1962年归云和县领导而定名。先后主要领导有尹思忠、陈碎兰、许佩玉、孙亮等。主要艺术人员有张艳芳、李文英、金雅红、许佩玉、王彩苗、金妙花、林桂、钱丽文等。1983年演出《慈母泪》在省戏剧节获剧本奖。1987年演出《水月庵韵事》在省戏剧节获剧本二等奖。已撤销。??? 详情>>

景宁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凯歌越剧团

1952年组建。阵容大多是原“虎风”的成员。有小生朱凤卿,小旦徐艳琴、吴菊英、陈兰芳,老生宋天飞,小丑东方珠等为“台柱”,并特邀随丈夫到台的花衫鼻祖、“三花”之魁施银花挂帅,演出于台北、基隆等地。?他们上演的传统老戏《二度梅》、《方玉娘》、《双珠凤》、《珍珠塔》、《龙凤锁》、《碧玉簪》等,均是施银花的拿手杰作,深受观众好评。许多在大陆时未曾看到施银花演出的赴台观众有幸欣赏到她的精湛表演。该团上演的 详情>>

凯歌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丽水地区越剧团

前身是1970年建立的丽水地区文工团。曾演过歌舞、话剧、京剧、歌剧等,也演过越剧。由于群众喜爱越剧,至1979年地区文化局决定该团专演越剧。当年秋季,浙江省文化局将省艺术学校越剧班一部分男女毕业生分配给该地区。地区文化局又从丽水等县抽调了部分越剧艺术骨干进团,从此定名为丽水地区越剧团。曾先后排演《谢瑶环》、《西厢记》、《蝴蝶杯》、《情探》、《双凤冤》、《狸猫换太子》、《血溅玄武门》、《巾帼奇男》、 详情>>

丽水地区 丽水 水地 地区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龙泉县越剧团

原为在福建省政和县组成的劳动越剧团,1952年去龙泉落户。主要领导有陈尧贵、龙樟花、项献平。主要艺术人员有邓笑天、王菊花、陈尧贵、徐梅芬、胡炳康、卓云飞等。已撤销。 详情>>

龙泉县 龙泉 泉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南汇县越剧团

1960年12月建立。初为“实验越剧团”,1962年12月正式建立南汇越剧团,团员60人,为集体所有制。1963年至1965年相继演出《雷锋》、《杨立贝》、《夺印》、《年青的一代》、《丰收之后》、《一家人》、《南海长城》、《智取威虎山》等69台现代戏。《党的生活》、《支部生活》等党刊专题刊登了《剧团虽小志气高》的文章,表扬该团坚持下乡下厂演出现代戏的革命精神。“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团解散。1979年 详情>>

南汇县 南汇 汇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平阳小百花越剧团

平阳小百花越剧团平阳小百花越剧团前身为平阳县越剧团。1955年由杭州、嵊县、萧山等地的演员自愿组合的“人艺越剧团”,经省文化局介绍来平阳登记落户,并经过整顿更名为“平阳县越剧团”。剧团经过几十年的改革与发展,1995年经县人民政府和省文化厅批准更名为平阳小百花越剧团。越剧团现有演职员56名,主要演员有苏素云、项逢林、林爱美、陈华桦、徐芬芳、金碧霞、梅春等人,均多次参加省、市、全国会演(赛事),分别 详情>>

平阳 小百花 小百 百花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普陀县越剧团

组建于1979年,原为普陀县文艺宣传队,1979年吸收原群艺越剧团部分演职员后改名为越剧团。团长高永士。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孟群亚、陈燕红、蒋晓敏、王卫国、支涛、张依军、徐兰芬、梅安才、孙敏、朱人民、王国柱等。现已撤销。 详情>>

普陀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青山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1952年9月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筱一峰、李忠萍、筱麒童等二十九人。演传统戏和新戏。1958年后隶属普陀区政府。1972年解散。 详情>>

青山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群力越剧团

1950年7月成立,姚艳芳为负责人。主要演员有陈玉麒、筱梅照。全团36人,国营经济性质,自负盈亏。长期在先施游乐场演出,1958年,支援到青海柴达木。 详情>>

群力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上饶市越剧团

上饶市越剧团上饶市越剧团,组建于1956年,有69人,属地方国营。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周万开、佟美玉、徐广森、卢国强、刘晓凤、叶筱英、沈荣生、李廷楷、陆广成、赵淑云、应月梅、戴柳青、马莲娥等。 详情>>

上饶市 上饶 饶市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水云越剧团

水云越剧团 民国28年(1939年)9月成立,前身为越吟舞台,由姚水娟、魏素云、商芳臣领衔。9月27日(中秋节)起演出于仙乐戏院,10月17日转入皇后戏院演出。民国29年1月17日进入有1,000余座的卡德戏院演出。开辟了当时最大的越剧演出场所。后皇后戏院因经营不善而停业,剧团筹款顶进,于是年4月18日转入皇后戏院演出,并首次取消了代表后台的班长制,意在组成艺人自己管理的剧团。作为过渡,后台成立了 详情>>

水云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松江县越剧团

1955年9月成立。前身为三庆越剧团,初称松江县三新越剧团,后易名为松江县越剧团,由小生赵世祥领衔演出。初期有30余人,最多时有80余人。主要演出传统剧目。1956年排演《十五贯》,参加专区专业剧团会演。1971年7月解散。1978年12月重建,次年1月恢复演出。1985年又解散。 详情>>

松江县 松江 江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苏州越剧团

即“苏州市越剧团”。前身为苏州市越剧一团、二团。1959年1月苏州越剧团一团、二团合并,组成苏州越剧团。全团演职员70余人。主要演员有任克君、金丽萍、筱金采、程笑非、孟文华等。团长任克君,副团长金丽萍、俞申浩。先后排演的:传统戏有《孟丽君》、《何文秀》、《张羽煮海》、《二度梅》、《春草闯堂》等;历史剧有《金山战鼓》、《武则天》、《秦楼月》;现代剧有《向秀丽》、《舞台姐妹》、《嘉陵怒涛》、《夺印》、 详情>>

苏州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遂昌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2年。原为活动在福建政和等地的班主制中华舞台。曾称文艺工人越剧团。先后主要领导周月卿、阙守满、单松林、黄彩琴等。历年主要艺术人员鲁素琴、史筱梅、张桂春、黄彩琴、陈祖英、闻人焕明、叶彩英、单爱华等。已撤消。 详情>>

遂昌县 遂昌 昌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台州小百花越剧团

剧团简介台州小百花越剧团,是经台州市工商局核准和台州市文化局批准的市级专业剧团,共有演职人员58人。剧团具有法人营业执照和演出证等,是台州市建设文化大市重点扶持的一个新生剧团。剧团首期投入160万元,添置了国内一流的硬件设备。大型电脑布景,服装道具新颖,剧团还从全国艺校(院)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表演经验和较高艺术造诣的青年演职人员,形成了实力雄厚的艺术表演实体。2007年10月,剧团参加了第十届浙江 详情>>

台州 小百花 小百 百花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天鹅越剧团

前身为天鹅越艺社,1954年,该团因去萧山演出,改名为“天鹅越剧团”。此后,陆续有毛玉棠、丁苗芬、陈琦、曹玉珍、孟莉英、王玉春等先后加盟。该团成立时定下的宗旨是“改制、改人、改戏”。代表作有《嫦娥奔月》、《孔雀东南飞》、《钗头凤》、《蝴蝶杯》等。演出的基本剧场在卡尔登戏院(长江剧场)。1960年初,以该团为基础,并入光明、合众、出新越剧团的部分人员调往北京,改名为冶金工业部文工团。 详情>>

天鹅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天台县越剧团

原为上海更胜越剧团。1956年支援浙江落户天台县后定名。正副团长有朱素芳、朱诚铭、毛蝴蝶。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著名小生毛蝴蝶、罗恒娟、朱素芳、范萍、蒋凤鸣、王静波、童菊凤、王敏英、吴建华、徐艳萍、王小敏、周笑天等。其中优秀青年老旦、彩旦徐爱武,选调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已撤销。 详情>>

天台县 天台 台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温岭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1年。系由本县城关、泽圆、大溪等地业余剧团演员组成。1982年温岭越剧二团并入。张子夜、吴纪海、罗昌云、陈彩霞先后任正副团长。主要艺术人员有金文娟、吴玉香、李碧霞、陈彩霞、潘夏琴、蔡小娇、韩燕萍、曹迪斐、陈欣、赵舜、柳红巨、陈岳等。1987年在省戏剧节中演出现代戏《冷水湾人家》获剧本二等奖。现已撤销。?? 黄岩县越剧团前身为1950年建立的大溪舞台,1951年改称黄岩新民越剧团,归黄岩 详情>>

温岭县 温岭 岭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武进越剧团

越剧流入常州的时间,约在20世纪20年代。小歌班进入上海后,与“常锡摊簧”、“苏州摊簧”、“宁波摊簧”、“上海摊簧”均有接触,互相影响。有的小歌班,还沿沪宁铁路到常州演出,给常州的观众留下了较深的印象。20世纪40年代后,越剧到常州的演出增多,逐步形成了一批越剧的爱好者,业余的越剧演唱活动也在民间开展起来。   1955年由赵春山组建的“同兴越剧团”在武进登记,更名为武进越剧团。翌年,原吴县友艺越 详情>>

武进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象山小芳华越剧团培训班

创办于1988年5月。这是一个得到宁波市文化局、象山县委、县文广局支持,由个人出资举办的培训班。创办人、出资人、负责人尹瑞芳。地址在象山县金星乡。以练基本功与排戏为教学主要内容,兼抓思想教育。主教老师尹瑞芳。经三年辛劳耕耘,排成《何文秀》、《康王告状》、《金玉琴》、《下陈州》等8台大戏。1990年,创办人的师傅尹桂芳到场观看演出,给予指导与教诲。1991年赴江苏丹阳、海门等地演出受到欢迎。同年9月 详情>>

象山 芳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培训班 培训 训班


萧山越剧团

剧团成员剧团简史剧团成员? 曾任团长有陈哈哈、黄月奎。? 主要艺术人员历年有陈哈哈、冯丽娟、周香妃、吕鸣凤、吕玉卿、刘慧君、黄月奎、筱巧巧、杨吉娟、魏珊琴、张银娣、王敏等。剧团简史? 前身为杭州联友越剧团,1956年调至萧山,成立萧山越剧团。? 1968年剧团撤销,部分人员编入县文宣队。? 1979年初剧团恢复建制。? 80年代后期又撤销,部分人员并入萧山绍剧团。 详情>>

萧山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艺风越剧团

1958年解散。艺风1952年9月成立。负责人为莫文芳、邢瑞轩。主要演员有莫文芳、袁雅英、钟鸣华。编导音美人员为张招仁。全团52人。国营经济自负盈亏1958年解散。 详情>>

艺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艺华越剧团

1950年3月成立。负责人为朱惠芳。主要演员有朱惠芳、姜雅君、刘艳芳、丁八一。编导音美人员有吴刚、周维新、张招仁全团63人,国营经济性质,自负盈亏。1958年,振奋与艺华越剧团合并成立东风越剧团。 详情>>

艺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艺众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56年6月成立。集体所有制。剧团共四十人。1958年与艺华合并改名东风越剧团,隶属虹口区政府。1972年解散。 详情>>

艺众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谊华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52年8月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竺喜娟、白桂超、任林红、袁兰芳等四十一人。演传统戏和新戏,如《宝荤灯》、《鸾凤配》等。1958年解散。 详情>>

谊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永乐越剧团

上海越剧团体。1952年10月成立。负责人为朱梅芳、俞国样。主要演员有朱梅芳、吴曼君、钱文月。编导妩媚人员为张笑芳。全团34人。国营经济自负盈亏,长期在大世界游乐场演出。1958年,支援到甘肃酒泉。 详情>>

永乐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友谊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50年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筱素琴、蔡兰英、竺锦芳等四十四人。演传统戏和新戏。常在一乐天剧场演出,1958年解散。 详情>>

友谊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余姚市越剧团

原为余姚县文化馆以大华舞台为基础,吸收本县在外地客串演出的流动演员,于1951年组建成群力越剧团,后改名为余姚县越剧团。曾任剧团领导有张水英、朱秋华。主要艺术人员有:叶彩金、杨鸿芳、戴仁花、张水英、朱秋华、戚爱珠、谢婉珍、章慧芳、颜瑛、邵亚娟、戴志娟等。?1995年,演出张金海编写的现代戏《人生大转盘》在省戏剧节中获优秀演出奖、剧本奖。1997年演出《悠悠情缘》获省戏剧节新剧目奖。后充实新生力量, 详情>>

余姚市 余姚 姚市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云和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7年。原称杭州工农越剧团,去景宁县落户后为景宁县越剧团。后又改为丽水县越剧二团。1962年归云和县领导而定名。先后主要领导有尹思忠、陈碎兰、许佩玉、孙亮等。主要艺术人员有张艳芳、李文英、金雅红、许佩玉、王彩苗、金妙花、林桂、钱丽文等。1983年演出《慈母泪》在省戏剧节获剧本奖。1987年演出《水月庵韵事》在省戏剧节获剧本二等奖。已撤销。 详情>>

云和县 云和 和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再兴青年越剧团

1965年9月25日成立再兴青年越剧团筹备会,周弥弥小姐担任会议召集人,草拟剧团组织章程及公演计划。经演出《打金枝》一剧后,于同年11月10日正式立案成立。团址设在台北市南京东路五段。周弥弥任团长。旨为越剧在台湾振兴作出贡献。?剧团部分为固定人员,排演时常常特邀剧艺界人士如越剧皇后吴燕丽、一代丑王喇叭花、越剧爱好者、乐团等协同演出。成员有大鹏剧校和大学毕业生。周弥弥为主要花旦,小生有王莺华、姜玛莉 详情>>

再兴 青年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浙江上虞市小百花越剧团

上虞市越剧团成立于1955年,现有演职员60余名,设备齐全,阵容强大,演员流派纷呈,平均年龄23岁,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近几年来,剧团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文艺两为方向,先后创作演出了一大批较有影响的剧目。新编古装剧《金殿赐鸩》在参加浙江省第六届戏剧节中,一举夺得优秀演出奖、优秀剧目奖等13项大奖;荣获浙江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被国家文化部列入向全国推荐的100个优秀剧目之一。新改编的越剧《 详情>>

浙江 上虞市 上虞 虞市 小百花 小百 百花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镇海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2年。原为大喜越剧团。历年正副团长有王斐花、张南琴、黄志政、张曦。先后主要艺术人员有:王飞花、张廷凤、张南琴、张南仙、竺桂英、郑凤姣、俞燕珍、竺鹏飞、魏秀珍等。其中大学毕业的编剧张曦,九十年代为浙江省文化厅厅长、浙江日报社社长。现已撤销。 详情>>

镇海县 镇海 海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中华越剧团

成立于1952年。成员系“虎风越剧团”撤销后的部分演职员。主要演员有小旦吴燕丽、张丽云、魏水云,小生李琴飞、葛少华,小丑刘宝宝、喇叭花,老生俞少芳、金赛芳等,钱秋卿老师傅为团长。为加强阵容扩大影响,聘著名票友上海人叶云珍助阵。除上演传统老戏外,还演出新戏《黄金梦》、《北地王》、《李师师》、《铜雀台》、《济公传》、《吊金龟》、《杏花村》等。剧团姐妹们为争取观众,立足台湾,在艺术上作了某些变革,如为避 详情>>

中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嵊州市越艺越剧团

嵊州市越艺越剧团,创建于1985年,剧团共有演员50人,国家三级演员6人,三级演奏员5人,剧团陈容整齐,角色行档齐全,尤以唱腔优美,流派纷呈,韵味醇正具长,设备新颖。十几年来,坚持“出人出戏走正路”的办团方针,注重在舞台实践中发扬越剧善于吸收,勇于创新的优良传统,不断改革前时,发展壮大。我团考评中,一直获得一级职业剧团称号,先后被国际广播电视台录音,浙江电视台、绍兴电视台多家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团长 详情>>

嵊州市 嵊州 州市 越艺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衢州市越剧团

前身为1950年组建的嵊县剡云剧团。1951年8月定居衢县后称衢州县越剧团。改市后定名为衢州市越剧团。60年代分女子一团和男女合演的二团。二团一度随浙越二团学习,演出了《金沙江畔》、《春到草原》等一批颇有影响的现代戏,曾有较优秀男演员叶政英、姚剑秋、陈春根、田成启、王平昌等。全团主要艺术人员有陈月红、陈梅凤、袁金凤、许小红、杨亚清、俞水珍、朱日臣、汪秀琪、周卓然、彭卫云、陈笑蓉、吴电等。“文化大革 详情>>

衢州市 衢州 州市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安吉县越剧团

原名联升越剧团。1950年组建。郑霞静、裘月莲、钟明华先后担任主要领导。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钟明华、孟玲玲、钱笑笑、裘爱宝、郑霞静、沈哈哈、沈爱珠、吕娟凤、孙玉梅等。该团前期女子越剧与男女合演并存。“文革”期间成文宣队。“文革”后恢复。演员出身的女编剧姚博初不断创编新剧目,使剧团演出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如《借纱帽》、《唐伯虎落第》等都曾在省戏剧节获奖,并成为著名剧目,摄制成影视片。剧团在全国戏曲低谷 详情>>

安吉县 安吉 吉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北京西城区文化馆小百花越剧团

成立于1998年9月,成员均为来自各行业的文艺骨干。剧团主要演员曾参加全国越剧票友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成立以来,“西城小百花”在文化馆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以其精美的服装、优秀的唱段和鲜明的流派等特有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戏迷观众。曾多次举办戏迷联谊活动,在广大的京城越剧迷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在文化馆群众文化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京城戏迷文化的一朵奇葩。 详情>>

北京 西城区 西城 城区 文化馆 文化 化馆 小百花 小百 百花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昌化越剧团

原为上海文华越剧团,1956年支援浙江到天目山区昌化县。团长张湘卿,是出身于高升舞台的小生,曾长期与筱丹桂合作。主要演员有花旦虞忠花、徐桂兰、梁红玉,小生黄明君、周素琴,老生陈少芳,老旦汤桂凤,小丑筱宝宝等。该团长期活跃于本县深山冷岙,为山区人民演出,并积极辅导农村剧团。1959年冬,由王天一根据本县真人真事为素材、参照幼素娥同一题材剧本创作和演出的大型现代剧《杨立贝》,参加1960年春嘉兴专区现 详情>>

昌化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常山县越剧团

剧团成员演出剧目剧团简史剧团成员该团有一支业务能力较强的艺术创作集体,尤以花旦力量雄厚而著称。花旦梁燕燕、赵碧云、吕金枝为浙江越剧界一代名伶;裘素芳、黄鹤皋、沈香娟等都享有盛名。此外,如孟少华、王湘纯、梁乐音、刘水乡、蒋建中、李樟发、叶娅、章燕萍、毛金英、姜新花等都是该团历代主要演员。艺术骨干有导演黄启文、金锁媛,编剧梁中秋、叶文华、盛华光,作曲金钦夫,舞美杨富才、傅永达等。剧团先后招收了9批学员 详情>>

常山县 常山 山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长汀县越剧团

前身是龙岩专区越剧团。1947年,浙江戏班班主卢俊川在福建省建阳县组织知音舞台,1949年更名群乐舞台,以后到建阳县演出,改名群乐越剧团。1950年到沙县演出,1952年由永安专员公署文化科接管。1956年,因永安县并入龙岩专区,遂改名为龙岩专区越剧团。1958年,由张雪华、吕小毛率领剧团下放到长汀县,更名长汀县越剧团。1969年剧团被解散,1978年恢复建制,全团50人。该团成立后,多在闽、粤、 详情>>

长汀县 长汀 汀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长兴县越剧团

前身为上海长征越剧团。1953年称湖州市万里越剧团。1969年和花鼓戏剧团部分人员组建成立长兴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1年在全县相继招收了杨学梅等30名学员(其中4名演奏员)。经培训,排演了《沙家浜》、《龙江颂》等现代京剧。被地区选调参加元旦、春节的拥军慰问团。?1973年初,排演了许胤丰创作的现代戏《彩霞湾》。同年9月被选送到嘉兴地区参加调演后与地区联合组成了代表队。对剧本再度加工提高, 详情>>

长兴县 长兴 兴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朝民越剧团

1952年建于上海,1956年1月批准为国营剧团,同年5月支援浙江,迁嵊泗县。1960年隶属舟山地区。主要演员有童云芳、林一枝、筱月樵、陆杏花、贺意珍等,剧务部成员先后有编剧徐醉梅、李世庭,导演李有锦、钱婉如,作曲严家范,舞美设计虞中华等。韩子实、童云芳、蒋君芳、贺意珍分任正、副团长。演出剧目主要有《近洋争雄》、《雷锋》、《墨子救宋》、《人面桃花》、《三看御妹》、《蛟龙扇》等。剧团长期坚持为海岛人 详情>>

朝民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崇安县越剧团

1951年冬,浙江省的民间越剧团瑞月舞台到崇安县演出,由赵瑞花任主演,颇得当地群众喜爱。1953年,赵瑞花回浙江,留下的部分人员与浙江省另一个流动来崇安县演出的民生越剧团合并,组成自负盈亏的崇安县访红越剧团。1957年改名为崇安县越剧团。1958年,编剧林伯森创作的现代剧《红色母亲》,参加福建省第二届戏曲现代戏会演;1960年,编导沈万成创作的现代剧《到苏区去》,参加福建省青年演员会演;1964年 详情>>

崇安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崇明县越剧团

1964年9月,由进化、进艺两个越剧团合并组成。进化越剧团,1950年10月建于浙江省湖州市,全团40人左右。1954年10月,到崇明县演出,次年3月改为崇明县进化越剧团,属集体所有制。1958年10月,现代戏《钢铁女儿》参加南通专区戏曲会演。1959年,现代戏《红色的种子》第一至第三场参加上海市青年会演。进艺越剧团,1951年8月建于江苏省常熟市。1955年5月到崇明县演出,12月改为崇明县进艺 详情>>

崇明县 崇明 明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春光越剧团

1949年秋成立于上海,属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民间职业剧团。团长为尹树春,领衔演员为小生尹树春,花旦姚素贞,老生钱鑫培,小丑梁小巧。初演于国光剧场。1950年演出阵容作了调整,开始了以尹树春、李慧琴(花旦)、田振芳(老生)为首的长期合作演出局面。剧务部主要编导有陶贤、金刚、吴翼、郑传鉴,作曲王元坚、冯九经,舞美设计张坚安。当时其他比较主要的演员尚有:裘大官(大面)、潘笑笑(小丑)、金宝花(小生)等。演 详情>>

春光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淳安越剧团

剧团成员艺术成就剧团简史剧团成员主要演员:戴文英、韩桂英、杨桂花、齐玉兰、鲍梅桂、金珠风、叶秋玲、肖如璋、钱敏敏、项海青、周六芹等;主要创作人员有:吴鸿根、王三奎、高秋扬等;主要领导先后有:吴鸣根、杨桂花、王三奎、戴文英、黄尧生等。艺术成就演出的创作剧目《明珠》、《化子闹婚》均先后获创作奖、优秀演出奖、优秀演员奖、作曲奖、舞美设计奖等。《明珠》一剧由浙江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相继播出,得到行家和观众一 详情>>

淳安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慈溪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0年。原为和合姐妹越剧团。先后任正副团长的有张秀英、胡笑笑、陈姗岳、方维岳等。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胡笑笑、张少鹏、张秀英、丹桂红、袁素贞、陈雅莲、张惠君、岑宝珠、陈丽君、王岚、胡丽央、周美龄等。其中较优秀的青年花旦沈申儿抽调到宁波专区越剧团。现已撤销。?? 详情>>

慈溪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德清县越剧团

前身为1933年创办于临安的“鲁家班”,班主鲁伟。该班以演京剧为主,兼演越剧,演员功底扎实,在杭嘉湖平原有一定影响。40年代初,著名越剧演员徐玉兰曾到该班当过“客师”。1950年1月该班经过民主改革,更名“民生越剧团”。同年7月,参加“德清县戏曲改进会”。1954年9月,德清县政府文教科派员进团整顿,并定为县基本剧团,改名“德清县曙光越剧团”。1958年更名“德清越剧团”。“文革”中,该团大批艺术 详情>>

德清县 德清 清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定海县越剧团

组建于1979年。前身为1971年建立的县文艺宣传队。1979年吸收原朝民越剧团部分艺术骨干后改为越剧团。正副团长有陈鼎校、钱婉如。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童云芳、潘永亮、筱月樵、陆杏花、乐彩珍、陆舟敏、陆玲娜、杨永隆、管一星。其中优秀王派青年花旦王志萍转入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优秀小丑陈伊娜、花旦应惠珠选送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现已撤销。 详情>>

定海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芳华越剧团

简介历史沿革荣誉成就简介享誉海内外的芳华越剧团是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于1946年在上海创建的。剧团成立后,尹桂芳率领芳华人勇于开拓创新,全方位进行艺术改革,上演了《沙漠王子》等数十个剧目,其阵容之大,声威之大,一时风靡剧坛,令广大观众为之轰动。通过这段时间的艺术实践,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尹派”艺术,推动了“新越剧”的发展和繁荣。而以“尹派”艺术为代表的芳华越剧团则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剧团之一 详情>>

芳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飞鸣越剧团

上海越剧团队。1953年由陆锦娟在上海创建,并任团长。1954年至1955年间,晨光、光明越剧团先后解散,部分主要演员加盟“飞鸣”。1958年7月,剧团交虹口区管理。由陆锦娟、沈爱莲、何笑笑先后任团长,全团在编47人,在当时属于中型越剧团。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被迫停演。至1971年底正式解体。其中陆锦娟、潘祖德、陈必华三人被列入《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剧团概况剧团成员(挂牌的主要演员主要业 详情>>

飞鸣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奉贤县越剧团

前身为新华越剧团。1952年2月,在太仓县城厢镇新华戏院成立,全团30多人。1955年5月到奉贤,县文教科对该剧团进行登记,并改名为奉贤县新华越剧团,后改称为奉贤县越剧团。先后上演了《三看御妹》、《梁山伯与祝英台》、《唐伯虎》、《追鱼》、《金水桥》、《三请樊梨花》、《杨门女将》、《劈山救母》、《芦荡火种》、《智取威虎山》、《琼花》、《红灯记》等近百台传统戏和现代剧目。“文化大革命”期间解散。?? 详情>>

奉贤县 奉贤 贤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福鼎县越剧团

剧团简介1952年2月,为支援福建前线,浙江省温州市信陵越剧团演员吕爱宝(旦)和王月楼(老生)、裘月娥(小生)、王一娘(老旦)、裘善花(丑)等36人组成姐妹班到福鼎县。福鼎县工会选派8名舞台美术人员,并陆续吸收从浙江省乐清县来的陈菊英(旦)、瑞安县来的陶杏花(花脸)等组成福鼎县信陵越剧团,吕爱宝任团长。同年10月,改名为福鼎县越剧团,赴福州参加福建省首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 详情>>

福鼎县 福鼎 鼎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福建省芳华越剧团,原为上海市芳华越剧团,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尹桂芳于1946年在上海创建的。剧团成立后,尹桂芳率领芳华人勇于开拓创新,全方位进行艺术改革,上演了《沙漠王子》等数十个剧目,其阵容之大,声威之大,一时风靡剧坛,令广大观众为之轰动。通过这段时间的艺术实践,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尹派"艺术,推动了"新越剧"的发展和繁荣。而以"尹派"艺术为代表的芳华越剧团则成为最受观众欢迎的剧团之一。新中国 详情>>

福建省 福建 建省 芳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复兴越剧团

1950年初成立于上海,是一个集中越剧男班演员、实行男女混演的越剧团,团长邢月芳(女小生)。主要演员有:女演员邢月芳、邢竹琴、潘笑笑、胡少鹏、筱素娥和男演员童正初、盖月棠、叶兆奎、尹汉斌、王小楼、汪乘龙等,编导人员有林健、斐冲、孟舜、斯洪等。1950年2月1日在复兴中路复兴剧场作建团演出,首演剧目日场《三看御妹》、夜场《血滴子》。2月17日移师虹口海光剧场,6月19日转至解放剧场演出,直至6月30 详情>>

复兴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富阳越剧团

演出剧目主要演员艺术成就演出剧目传统剧《水泼大红袍》、《打金枝》、《珍珠塔》、《御河桥》、《何文秀》、《真假女太子》、《金殿拒婚》,现代剧《珠花球》、《春江高歌》、《追蛋》、《白衣赞歌》等。?主要演员先后有:吴桃云、鲍云仙、胡富珍、陈书君、何娟娟、钱敏敏、颜丽华、王秋月、詹小梅、胡国琴、夏利群、董小青、陈丽珍、占小梅等。?艺术成就80年代,任团长的尹派小生陈书君被誉为浙江“五大小生”之一,所饰何文 详情>>

富阳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赣州市越剧团

组建于1956年,原为浙江金华文艺工人越剧团。属地方国营。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范鹏、张志南、韩鸣、岳忠唐、周桂芳、筱月红、娄桃芳、甘四奶、赵慧芳、王静等。 详情>>

赣州市 赣州 州市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更胜越剧团

上海越剧团体。1952年3月成立。负责人为周鸿芳。主要演员有毛蝴蝶、朱素芳。集体所有制,全团约三十人。1956年5月,支援到浙江天合县。 详情>>

更胜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光海越剧团

上海越剧团体。1952年6月成立。负责人为沈爱花。主要演员有杨佩芳、沈孝英、沈爱花、费月楼、曹桂英全团34人。国营经济自负盈亏。1956年5月,支援到浙江玉环县。 详情>>

光海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光明越剧团

建立于1949年9月。主要演员有陈少鹏,谢素云,胡凤英,裘绿琴等,编导音美人员有李煊,江涛,袁泾等,全团共53人,为国营剧团,经纪商自负盈亏。1960年初,与天鹅越剧团、合众越剧团合并,去北京组成冶金部文工团。 详情>>

光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光泽县越剧团

,1952年,京剧、越剧、杭剧等不同剧种的戏班流落在水吉县。在水吉县人民政府的支持下,组成建新京越剧团。1956年6月间,水吉县撤销,剧团迁至光泽县,改名为光泽县越剧团。推选邢银灿为第一任团长。剧团初创时期条件差,生活艰苦,演职员亦艺、亦工、亦农,上山砍柴,下地种菜,并利用旧木料盖平房,解决住宿问题。1957年至1963年为剧团兴旺时期,全团100多人。曾整理上演《真假驸马》、《红楼梦》、《碧玉簪 详情>>

光泽县 光泽 泽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广丰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7年,有48人,属地方国营。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吴亨录、李艳芳、俞景园、邓曼霞、刘乃兴、鲁文锦、黄晓鸯、茹少卿、潘奕虎、陈晓丽、姚莉萍等。 详情>>

广丰县 广丰 丰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贵阳市越剧团

成立于1956年4月,前身为1950年11月建立的民间职业剧团黔华越剧团。抗日战争中,一批浙籍越剧艺人边演出边逃难流向大西南。男班老生演员沈君芳、女班花旦演员沈桂芳等15人辗转云南昆明,1946年秋到达贵阳。在浙籍工人陈文泉、蒋元清帮助下,新组浙江越声剧团,演出于贵阳省府路一茶社内,并演出于重庆等地。招收有邵文艳、董文丽等学徒。1950年在贵阳市人民政府关怀下成立“黔华越剧社”,首演《梁祝》爆满两 详情>>

贵阳市 贵阳 阳市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海宁县越剧团

始建于1957年,由联艺、联新两越剧团合并而成。演员有王玉英、邱桂芳、程妙英、陈少卿、徐惠芳、叶笑笑等。“文化大革命”中一度解体,1970年重新组建(称“文宣队”)。1978年又正名为海宁越剧团,演出《祥林嫂》得到行家和观众的肯定和鼓励。剧团始终坚持“出人、出戏”,自1979年以来共有自创剧目近20个,如《血溅洞房》、《巡按审母》等戏深受观众的喜爱,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1985年以来,已连续七次参 详情>>

海宁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海宁越剧团

剧团简介剧团概述剧团领导演员阵容剧团简介海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皮衣之都、文化之邦、旅游之地”的美称;尤以“灯、潮、名人”三大文化而独具地方特色,海宁越剧团就是活跃在这片热土上的一支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海宁市越剧团成立于1957年,文革中一度解体,1970年重新组建,1978年又正名为海宁越剧团,当时以演出越剧《祥林嫂》得到浙江、上海有关部门领导、同行及观众的肯定和鼓 详情>>

海宁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杭州越剧团

演出剧目剧团简史演出剧目演出主要剧目有传统剧《碧玉簪》、《双贵图》、《玉蜻蜓》、《沈清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丽君》、《蕉帕记》、《苏小小》,以及现代剧《红茶花》、《雷锋》、《江姐》、《于无声处》、《祥林嫂》、《连升三级》、《红莲与白莲》、《汾江虹》等。剧团简史1956年2月,由“江南”和“蜜蜂”两个民间职业越剧团合并组成。同年10月,经杭州市政府批准为国营剧团。分一队和青年演出队。佘惠民为 详情>>

杭州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合肥市越剧团

全民所有制,建于1957年10月。前身是周桂芳领衔的上海壮艺越剧团(属民间职业剧团)。1951年流动到蚌埠,1954年由蚌埠市文化局接管,改名蚌埠越剧团。1957年调省城合肥,改用今名(属全民所有制)。1968年撤销,1978年5月23日恢复建制。全团60人左右,先后担任团长的有周桂芳、李长乐、薛正禄等,编导李治鹤、蔡慎生、完海瑞、查金兰、徐美芳,舞台美术孙顺骊、刘凤翔,主要演员有周桂芳、史翠贞、 详情>>

合肥市 合肥 肥市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合力越剧团

上海越剧团体。五十年代初成立。集体所有制,全团约三十人。负责人为姚水花。主要演员有高爱娟、姚水花、花月珊、鲁惠萍。1956年去浙江建德县落户。 详情>>

合力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合众越剧团

1951年4月30日在上海建团,小生演员焦月娥任团长,旦角演员小傅全香(薛莺)任副团长。1952年下半年,老生演员任伯棠加盟,任副团长。主要丑角演员是沈红笑。1952年,小傅全香离去,由汪秀珍任头肩花旦。1955年,汪秀珍离去后,由徐逸秋继任。该团正式挂牌的首演剧场是乍浦路桥的光陆大戏院(现为曙光剧场)。首演剧目《李三娘》。该团成立期间,先后编演过《红孩儿》、《红须剑侠》、《珍珠衫》、《红楼梦》、 详情>>

合众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合作越剧团

1950年2月12日成立于上海。由原云华越剧团部分人员作班底,徐天红任团长。演出由徐天红(老生)、戚雅仙(花旦)领衔。其他主要演员有小生赵雅麟、高剑琳,花旦筱水招,小丑丁兆丰,老旦魏兰芳,大面茅胜奎等。蓝流、韩义主持剧务部。2月18日(农历年初二)在恩派亚大戏院开锣,首演剧目是《儿女情仇》(凌云编,云飞导)。3月,赵雅麟离去参加华东越剧实验剧团,小生焦月娥加盟。自1950年2月至8月,为剧团初创阶 详情>>

合作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横峰越剧团

组建于1956年,有51人,属地方国营。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单婷芳、朱新民、丁大魁、茅文华、单良君、储爱娟、王素珍、姚晓燕、王灿萍、卢智清等。? 详情>>

横峰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虹口越剧团

上海越剧团队。1979年成立于上海,全团有演职员70人。前身为飞鸣越剧团和东风越剧团。1979年10月,定名为虹口越剧团,属国营性质。1988年,剧团与上海东南对外房产发展公司挂钩,实行“文联姻”,剧团更名为东南虹口越剧团。团长相继有李明、王钧全、尹小芳、都丽芳等。剧团中仅陆锦娟、尹小芳、萧雅、韩婷婷4名演员,陈曼、潘祖德(伟异)、陈必华3名业务人员,名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剧团成员(挂牌 详情>>

虹口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红旗越剧团

红旗越剧团红旗越剧团,1960年成立于北京,系由原上海天鹅和浙江湖州两个越剧团合并组成,属冶金部文工团。1963年归文化部领导,称红旗越剧团,同时原湖州越剧团人员调回湖州。1975年剧团被撤消,1978年恢复重建,1985年剧团建制撤销。 主要演员有:陈少鹏、丁苗芬、徐逸秋、毛玉棠、陈皋峰、林黛青、徐小兰、孙晓、陈斌华、戚巧巧、万馥香、张玲玲等。另有男寅员王霙(影视毛泽东饰演者)等。编剧有黄钟、李 详情>>

红旗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红艺北方越剧团

成员主要来自几个小型活词剧团,1954年固定于南开区,受文化科领导,1956年与城厢区明光剧团合并,正式建立该剧团。主要演员有甘春丽、刘子娟等。演出剧目偏重传统戏。竺水招来天津演出现代戏《党员登记表》时,该团曾学习、搬演。曾在河北数十个县和北京演出。1964年底解散。 详情>>

红艺 北方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红云北方越剧团

前身是凌云小型活词剧团,后吸收一些清音社艺人,1954年7月由河东区文化科接管,正式定名。首演剧目为《秦香莲》,剧目、唱腔最初全照搬越剧。1956年后加大现代戏比重,1958年至1964年,共排演现代戏64出。1962年主演徐兰君逝世,演出受影响,曾多次兼演话剧。另有主要演员马香云、王锦芷等。1965年1月剧团解散。? 详情>>

红云 北方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湖州市越剧团

湖州市越剧团前身为原嘉兴地区越剧团的青年队。?创建于1981年9月,为我省第一个“小百花”越剧团,以满台新秀、满台流派成功首演《五女拜寿》而一举成名,载誉江浙沪。?建团以来剧团相继上演了《四喜临门》、《三救郎》、《双轿接亲》、《长乐宫》、《红楼梦》、《钦差大臣》、《鸳鸯戏水》、《相思奈何天》、《魂兮归来》、《寿堂奇案》等数十台大型剧目。在历届浙江省戏剧会演中获得高奖、大奖。其中《双轿接亲》、《寿堂 详情>>

湖州市 湖州 州市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虎风越剧团

1949年,以李琴飞、张丽云为“台柱”的虎风越剧团和以魏水云、葛少华为“台柱”的月峰越剧团,流落在舟山六横岛演出,被国民党驻军87军第5团、第6团收纳,后奉军部令将两团调往沈家门,合并取名虎风越剧团。?1950年春,剧团随国民党军撤退至台湾。同年秋,首演于台北夏都丽戏院,开炮戏《卧薪尝胆》。由于从大陆撤退时戏具行头丢尽,演出时连主要角色也只好穿长衫裤上台,同时又怕台湾观众听不懂,演员卷起舌头讲国语 详情>>

虎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互助北方越剧团

 互助北方越剧团互助北方越剧团,成员主要来自清音社,1953年开始用普通话演越剧,1954年底正式建团。首演剧目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河西区文化科领导,为集体所有制。以演出传统戏和历史剧为主,也演过不少现代戏。1964年自编中型现代剧《红旗商店》,剧中用了越剧的老曲“三番十二郎”,参加市现代戏会演获优秀演出奖。曾多次被评为区先进单位。主演张虹(青衣)为区政协委员,王艳君(老旦)为区人大代表。团长 详情>>

互助 北方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华艺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1951年10月成立,为集体所有制,演员有王素琴、陈月芳、裘杏芳、任伯棠、张桂莲、朱素芳等50人,演出传统剧目和新戏,如《天雨花》、《水晶楼》、《梅花梦》、《双珠球》等,华艺与红花、光艺越剧团合并,支摄宁夏。 详情>>

华艺 越剧团 越剧 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