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陕北二人台

陕北二人台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陕北二人台


陕北二人台是指流传在神木府谷的神府二人台。陕北二人台是陕北民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清咸丰10年(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打坐腔、打玩意儿(二人台的前身)就在这里基本形成,并流传于民间。据府谷籍上海音乐学院著名二人台艺术家丁喜才先生提供,府谷、神木在同治元年(1862年),就已经形成玩意儿班子。民国元年(1911年)神木民间艺人韩首发等在玩意班子的基础上组织戏班,谓“醒民社”,在神木等陕蒙接壤地演出,影响很大。 一家一户的玩意班子称之为“窝班子”。在清末民初,府谷有丁三成“窝班子”,神木有郭仲义“窝班子”,冯生虎、冯全虎“窝班子”等。因为打玩意,表演者均为二人,一生一旦,或一丑一旦,在上世纪的50年代初改称为二人台,但偏远的农村仍叫“玩意儿”,演出叫“打玩意儿”(我认为这种称谓是与道具霸王鞭有关),时有剧目60多个。二人台由于演员少,化妆简单,演出又不受场所限制,打谷场上、村头、院子、房间地下均可演出,再加乐器只有扬琴、四胡、梅(竹笛)三大件,有时一把四胡伴奏一台戏。道具更简单,通常用手帕、扇子、霸王鞭、绸条,甚至用笤帚、竹竿、小篮等。二人台内容都是反映农村生活及生产、民风民俗、男女情爱、历史传说、劝人教人等,符合农民口味,曲调因都是由民歌、山曲发展而来,优美动听,很容易被群众接受,是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 建国以来,党和政府很重视陕北二人台这一民间艺术奇葩,多次组织汇演、调演,发现了大批人才。1953年府谷丁喜才自打扬琴自唱《五哥放羊》、《尼姑思凡》获省上一等奖;1954年丁喜才应邀参加北京民乐广播表演,后被上海音乐学院特聘为教师,结束了多年乞讨式流浪生活,登上了音乐殿堂。1957年神木民间艺人折侯信吹梅、魏怀刚吹手合奏二人台牌子曲《双飞雁》获全国会演一等奖,轰动京城。一批批新老艺人步入中央电视台,柴根、王向荣、屈增明、孙志宽、温永开、刘美兰、郭惠霞、郭云琴、王晓怡等人,有的上了电影舞台艺术片《泥土芳香》。2004年王向荣、郭云琴、温永开、刘美兰演唱的二人台在上海参加“上海之春”国际音乐会,载誉而归。2005年陕西电视台、宁夏电视台摄制了府谷二人台联唱《欢乐年华》专题片。2006年,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在西安摄制了府谷刘美兰、苏美云演唱的《走西口》,温永开、刘美兰演唱的《五哥放羊》、《五月散花》等节目。同年9月在榆林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在榆成立了“榆林市陕北二人台研究会”,组织专人研究陕北二人台,以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传承二人台文化艺术,使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相关分词: 陕北 二人台 二人 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