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

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礼乐文化与中国文论早期形态研究




作者:夏静 著

ISBN:10位[7101058760]13位[9787101058765]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7-9-1

定价:¥38.00元

内容简介


考察中国文学思想发展史可以看到,文学观念的形成和演进,一方面来自于文学内部的传承,另一方面,更受制于思想传统的强大控制力量,尤其在文学观念尚未独立的先秦两汉时期。这是许多重要文论命题的原生时期,文学思想的形成走的是一条没有外来文化影响的原生化道路,这与魏晋以后所呈现的多元并进的发展形态是完全不同的。文学观念最初作为文化思想的附庸而发端,历经了由广义到狭义、由素朴到精致、由文学外部到内部、由无意为文到有意为文的发展过程。因为这些文论命题都是适应其时的历史文化情境而生的,因此,对文论思想所依存的历史文化情境的瞭望,就相当重要了,而这个历史语境,就是礼乐传统。

礼乐传统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之精义所在,影响了自三代以来社会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逮至儒学思想浸淫的当代“儒家文化圈”,在制度和心理层面上,仍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礼乐传统涵盖了从典章制度到精神信仰的各个层面,无论是外显的联系如政教的典仪节文,还是内隐的联系如心理的“六艺”之教,均为礼乐文化之载体。礼乐概念具有非常宽泛的含义,抽象而言,上则表现为天道的变化,下则反映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中则体现为人事变化的法则。具体而言,涵盖了社会的观念心态、风俗习惯、典章制度、名物器具以及个体的行为规范、道德教化等各个层面,几乎囊括了古代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构成了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母体。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视中国古代文化为礼乐的产物,文学思想自然也不例外。

作者简介


夏静,女,1969年生,上海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博士,现在首都师大学文学院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思想的相关研究,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中国文化研究》等博物发表论文多篇。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礼乐研究述论

第一节 旧学时期

第二节 新学时期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内容、方法

第二章 礼乐之思想谱系

第一节 “三才”论

第二节 阴阳五行论

第三节 文论之维

第三章 礼乐之知识谱系(上):乐

第一节 乐源论

第二节 乐之意识形态品格

第三节 乐教与中国文化精神

一 乐教之为“六艺”先

二 诸子乐教理想

三 以雅为正

第四章 礼乐之知识谱系(中):礼

第一节 礼源论

第二节 礼之宗教品格

第三节 礼教与中国文学精神

一 礼教之人文化成意义

二 宗法伦理与中国文学精神

三 情性与中国文学精神

第五章 礼乐之知识谱系(下):诗

第一节 诗源论

第二节 诗之政教品格

第三节 诗教与中国文论精神

一 孔子诗教及若干范畴

二 汉代诗教对文论影响

第六章 礼乐发展与思想文化之演进

第一节 礼乐发展三阶段

一 “制礼作乐”

二 “礼坏乐崩”

三 “礼乐复兴”

第二节 礼乐背景下的学术传统

一 诸子之学

二 “六艺”之学

第三节 礼乐背景下的历史传统

一 鉴识与承传

二 三代情结与复古思维

第七章 礼乐之思维构型——象

第一节 象之渊源

第二节 “象喻”思维

第三节 象与中国文论传统

一 文源于象

二 以象比德

三 象之元范畴意义

第八章 礼乐之文化基因——文

第一节 文之渊源

第二节 “尚文”意识

第三节 文质与中国文论传统

一 文质三论

二 文质之元范畴意义

第九章 礼乐之精神品格——和

结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