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铜印”查询结果

“铜印”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铜印


【词语】:铜印 【注音】:tóng yìn 【释义】:1.铜制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阶。汉代禄六百石以上佩之﹐南朝诸州刺史多用铜印﹐唐诸司﹑宋六部以下用铜印﹐清府﹑州﹑县皆用铜印。 铜印的印面以方形为主,也可见到极少数的棱形和圆形铜印,印纽的形状变化较多,有瓦纽,兔纽,兽纽,柄纽,片纽等等。古代铜印从印文内容上又可分为官印,人名印,闲章,吉祥语,图案印,斋室印,收藏印,在古代遗 详情>>

"神虎第一指挥第三都朱记"铜印

"神虎第一指挥第三都朱记"铜印这是北宋时期禁军将领所用的一件官印。"神虎"即神虎军,"指挥"和"都"是禁军的军事编制单位,都一级的统兵将官称为都头。"朱记"则是唐宋时较低级的官印称谓。据《宋史·禁军志》记载,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选陕西州兵马编为神虎军,下有指挥二十六。这件铜印印背镌刻有咸平二年的纪年款,对《宋史》的记载是很有价值的补充,也是北宋时代官印的代表性风格。 详情>>

神虎 第一 指挥 三都 朱记 铜印


“伯畿印章”铜印

元1989年杭州老东岳鲜于枢墓出土铜质,兽钮,兽身有一小穿孔。印面为篆书白文二行四字“伯畿印章”。“伯畿”为元代著名书法家鲜于枢的字。该印系鲜于枢生前用印,收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详情>>

伯畿 印章 铜印


“昏烂钞印”铜印

概况详情概况名 字: 元至元二十五年“昏烂钞印”铜印级 别: 一级年 代: 元尺 寸: 纵9,横4.2,高7.5厘米来 源: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出土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详情杙钮,阳文长方印,刻:昏烂钞印。印背凿款:江东道宣慰司至元二十五年三月□日造 详情>>

昏烂 烂钞 钞印 铜印


“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都总管之印”铜印

“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都总管之印”铜印名称:“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都总管之印”铜印年代:元代(公元1206年至公元1368年)高:6.3厘米宽:10.8厘米厚:1厘米重量:1400克级别:国家一级文物现藏: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位于中国北方辽阔美丽大草原上的蒙古族,是中华民族中一个勇敢豪爽的英雄民族。今天,我要为您介绍的国宝,就是蒙古族的一件珍贵而奇特的文物。1958年,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一个不起 详情>>

监国 公主 宣差 河北 总管 之印 铜印


“鲜于枢伯畿父”铜印

元1989年杭州老东岳鲜于枢墓出土铜质,钮中部穿孔。印面为篆书白文三行六字“鲜于枢伯畿父”。该印收录于《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 详情>>

鲜于枢 鲜于 于枢 伯畿 畿父 铜印


“颜镇之”六面铜印

东晋。高3.1厘米,纽高1.1厘米,台高2厘米,边长2厘米。1958年南京老虎山东晋颜镇之墓出土。青铜质。方形。鼻纽。印底、四侧及纽顶凿白文悬针篆分别为“颜镇之”、“颜镇之白事”、“镇之言事”、“颜镇之白片戋”、“臣镇之”、“白记”。除“臣镇之”一面无边栏外,其余皆有边栏。“颜镇之白事”、“镇之言事”、“白记”为汉印布局,另三面印文为悬针篆。此印在形制与风格上与“颜?”印、“孙?”印是一致的,只是 详情>>

颜镇之 颜镇 镇之 六面 铜印


“中戠室鉨”铜印

战国(公元前480—前222年)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长沙出土通高1.5厘米、印面长宽各2厘米印有官印和私印,私印是个人的印信,官印则是政府部门的印章,“中戠(zhí)室鉨(xǐ)”属于官印,为管理纺织的机构,《汉书·百官功卿表》载:“少府、秦官……属官有……东织、西织……河平元年省东织,更名西织为织室”。印为方形,有二层台,鼻纽,印面篆书四字,布局匀整,形体秀健。此印表明战国时期的楚国已设有专门管理纺 详情>>

中戠 戠室 室鉨 铜印


干阳铜印

干阳铜印东汉这枚私印的形式十分独特,它以盘曲的龙虎组成印体,既作佩饰,又可供用,构思十分巧妙。印钮原本是供捏手和穿系印绶的,出于装饰和寓意的目的,逐渐衍生出多种不同的艺术化形式,印钮也由实用转化为重在审美的造型艺术。这枚印的龙虎钮运用透雕的手法,造型极具动势和力感,体现了古代印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印钮制作的水平。 详情>>

干阳 铜印


汉“公主田印”台钮铜印

概况详情概况名 字: 汉“公主田印”台钮铜印级 别: 一级年 代: 汉尺 寸: 纵2.6,横2.4,高2.2厘米来 源: 黄宾虹家属捐赠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详情台钮,有界格,边栏。白文方印"公主田印"。 详情>>

公主 田印 台钮 铜印


汉“天帝煞鬼之印”两面铜印

概况详情概况名 字: 汉“天帝煞鬼之印”两面铜印级 别: 一级年 代: 汉尺 寸: 纵2,横2,高0.5厘米来 源: 黄宾虹家属捐赠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详情薄形,中穿孔,有界格边栏,一面为肖形,阴刻马.楼阁。一面为文字,白文方印"天帝煞鬼之印"。 详情>>

天帝 煞鬼 鬼之 之印 两面 铜印


汉“新安铁丞”鼻钮铜印

概况详情概况名 字: 汉“新安铁丞”鼻钮铜印级 别: 一级年 代: 汉代尺 寸: 纵2.4横2.4高2.3厘米来 源: 黄宾虹家属捐赠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详情鼻钮,白文方印"新安铁丞"。 详情>>

新安 铁丞 鼻钮 铜印


铜印

基本信息作者:汪启淑编出版社:西泠印社ISBN:9787805171944出版时间:1996-10-01版 次:1页 数:252装 帧:平装开 本:所属分类:图书>艺术>书法与篆刻内容简介《铜印原》原钤印本系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汪启淑所辑。注启淑,字慎仪,号秀峰,又号訒庵,自称印癖先生。安徽歙县人,官至工部郎中,久寓杭州。嗜古有奇癖,生前藏书极富,尤好集印,自周、秦迄宋、元 详情>>

铜印


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铜印

汉匈奴归义亲汉长铜印1973年在青海省大通县后子河乡上孙家寨村汉墓群一号墓中出土一枚铜印,方座,驼纽。阴刻篆文“汉匈奴归义亲汉长”八字,是东汉中央政府赐给匈奴族首领的官印,其中“归义”是汉政府给予其统辖的周边民族首领的一种封号。印通高2.9厘米,边宽2.3厘米,驼纽高2.1厘米,厚0.8厘米。作为印纽的骆驼屈肢跪卧,昂首向前。现藏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此印为东汉中央政府赠给匈奴族首领的官印。印文形 详情>>

匈奴 归义 亲汉 汉长 铜印


南明“靖虏将军之印”铜印

概要详解概要名 字: 南明“靖虏将军之印”铜印级 别: 一级年 代: 明尺 寸: 纵平面10.9×10.7,厚1.6,高8.9厘米来 源: 浙江省长兴县文化馆移交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详解蹬狮钮,阳文篆书"靖虏将军之印"六字,有边框。侧面刻"礼字六百二十五号",另一侧刻"永历三年二月□日";背面右边刻"靖虏将军之印",左边刻"礼部□造",皆正楷。据初步考证,此即郑成功叔父郑鸿逵之印。 详情>>

南明 靖虏 将军 之印 铜印


首领铜印

质地青铜器级别1数量1尺寸重量边长5.6厚0.5钮高1.6完残情况基本完整出土地点宁夏固原七营白嘴村征集收藏单位宁夏固原博物馆图片印文为阴刻西夏文篆书"首领"二字。印背无题款·中部有一方形纽西夏官制一般模仿中原王朝·下设官职多由部族中的大小首领充任·因此西夏官印中最常见的是"首领"二字。西夏官印"形制完全仿照宋代官印,基本上是正方形·不过大多数都是圆角方形。大小或s厘米左右见方·或长宽略有差异·多 详情>>

首领 铜印


宋建炎四年“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记司印”铜印

概况详情概况名 字: 宋建炎四年“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记司印”铜印级 别: 一级年 代: 南宋尺 寸: 纵5.5,横5.5,高4厘米来 源: 旧藏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详情钮为短矩形把手,朱文方印,篆书:宣抚处置使司随军审记司印 详情>>

建炎 四年 宣抚 处置 使司 随军 审记 记司 司印 铜印


唐“金山县印”桥形钮铜印

概况详情概况名 字: 唐“金山县印”桥形钮铜印级 别: 一级年 代: 唐尺 寸: 纵5.5,横5.5,高5钮宽2,盒高8.5,盖长宽7厘米来 源: 浙江省安吉县政工组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详情朱文篆书"金山县印"。印背有钮,作桥形,印盖及印盒各对称二钮,作桥形。 详情>>

金山县 金山 山县 桥形 形钮 铜印


铜印钮把玩与鉴赏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编辑推荐目录基本信息作者:马庆有(作者)出版社:北京出版集团公司,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第1版(2011年8月1日)丛书名:把玩艺术系列图书平装:104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36ISBN:9787805014296条形码:9787805014296商品尺寸:17.8x14.8x1cm商品重量:281g内容简介《铜印钮把玩与鉴赏》内容简介:近现代铜印钮是我国印钮文化的一朵奇葩,在收 详情>>

铜印 把玩 鉴赏


万户府铜印

管军万户府铜印详细情况元·龙凤二年元代器。长7.8厘米,宽7.8厘米。1975年12月江苏丹阳全州公社出土。铜印正方形,印文六字:“管军万户府印”,阳文篆书,字体刚劲,气魄非常,隐隐有威武肃杀、啸吟飞扬之势;印背右刻“龙凤二□(年)”(公元1356年),左刻“十二月日造”;印左侧刻“民字肆拾陆号”,右侧刻“管军”,其中“管军□□□□”二字隐约可见,其余已绣蚀不辨。据考证,管军万户府铜印为元朝末年农 详情>>

万户府 万户 户府 铜印


魏晋曹氏六面铜印

基本信息藏品介绍基本信息【藏品名称】:曹氏六面铜印【藏品类别】:玺印【藏品时代】:魏晋时期【文物原属】:1981年周叔弢捐献【藏品现状】:天津博物馆收藏藏品介绍魏晋曹氏六面铜印,该藏品系女子用私印。印文为“曹氏”、“女言疏”、“曹氏印信”、“曹新妇白疏”、“官”和“印完”。书体为悬针篆,上部笔画结合紧密,下部体势伸展自如,收笔尖细,形成疏密有致的结体特点,与魏正始石经的字体相似,是研究玺印字体流变 详情>>

魏晋 曹氏六 曹氏 氏六 铜印


铜印

名称西夏文铜印时代西夏质地青铜器级别1数量1尺寸重量边长6厚0.5钮高1.2完残情况基本完整出土地点宁夏固原黄锋堡乡征集收藏单位宁夏固原博物馆 详情>>

铜印


熙州管内观察使铜印

基本信息藏品介绍基本信息【藏品名称】:熙州管内观察使铜印牌【藏品材质】:青铜器【藏品时代】:北宋【藏品来源】:1999年,定西市出土。【藏品现状】:甘肃省博物馆收藏【藏品级别】:一级文物藏品介绍“熙州管内观察使”铜印牌,该藏品长22.7厘米。印牌正面刻“熙州管内观察使印牌”,背面刻“牌入印出,印入牌出”。熙州即今甘肃临洮县,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熙州。这件铜印牌是研究古代牌符制度的重要实证。 详情>>

熙州 管内 观察使 观察 察使 铜印


西夏文铜印

名称西夏文铜印时代西夏质地青铜器级别1数量1尺寸重量边长6厚0.5钮高1.2完残情况基本完整出土地点宁夏固原黄锋堡乡征集收藏单位宁夏固原博物馆图片印文为阴刻西夏文篆书·尚待辨识。是西夏官印中的四字印。印背无题款,申部有一方形纽·背纽上刻一西夏文"上"字。西夏官印·最早见于清代金石家的著录,因无人能辨识西夏文字,故不知其听收者为何印。民国初年开始,随着西夏文字逐渐被识别。目前我们已见到的西夏官印也逐 详情>>

西夏文 西夏 夏文 铜印


雄节第一指挥第叁都朱记铜印

【雄节第一指挥第叁都朱记铜印】1987年浙江海盐澉浦出土,现藏海盐县博物馆。此印近方形,短矩形把手,高4.5厘米,长5.4厘米,宽5.1厘米,是我国北宋期间官印。印上方阴刻有“元祐五年六月少府监铸”。元祐五年为公元1090年,少府为官名,掌百工技巧之政。【图片说明】左图为笔者所收藏之印,高3.4厘米,长4.8厘米,宽4.6厘米,矩形把手。右图为海盐县博物馆藏品。 详情>>

雄节 第一 指挥 第叁 叁都 朱记 铜印


玄武钮铜印

印高4.7厘米,印面尺寸为5.5×6.5厘米,印面为阳文“扬南私印”,印文篆法不规范,印钮为龟背负一蛇,为古代四神之一,以龟为钮的印章多见于汉代时期,但仅为一龟,此类造型未见,后世虽有沿其旧习者,但时代特点十分明显,而从印身的包浆上看,为现代所作,露铜处铜质黄白,亦非明代以前之铜质,其成本价在百元以内。 详情>>

玄武 铜印


阎氏铸刻铜印

阎氏铸刻铜印昌乐阎氏刻铜艺术,源于清朝康熙年间。康熙十五年进士、皇太子讲官阎世绳(1633——1706)与王士祯等文化名流共同研究刻铜艺术。阎世绳精心刻制的铜制品倍受康熙皇帝珍爱。康熙皇帝曾多次将阎世绳刻制的文玩作为奖品赏赐给大臣。许多高官学者也以得到阎世绳刻制的文玩为荣。阎世绳之子阎愉(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尧同榜进士、工部主事)之孙阎廷佶(雍正二年进士,广西宾州知州)曾孙阎循琦(乾隆七年进士,太子太 详情>>

阎氏铸 阎氏 氏铸 铜印


宜阳津印铜印

秦灭六国以后,"文字异形"的古文被小篆书体所替代。随着统一的封建官制的建立,官印的形式出现了新的规范。秦代官私印.主要是方形和长方形两种,施用边栏和界格,以取得整齐,稳重的效果。这些特点在这枚秦官印上可以反映出来。 详情>>

宜阳 津印 铜印


元至元二十五年“昏烂钞印”铜印

基本信息文物介绍基本信息名 字:元至元二十五年“昏烂钞印”铜印级 别:一级年 代:元尺 寸:纵9,横4.2,高7.5厘米来 源: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出土收藏单位:浙江省博物馆文物介绍杙钮,阳文长方印,刻:昏烂钞印。印背凿款:江东道宣慰司至元二十五年三月□日造 详情>>

至元 二十五年 二十 十五 五年 昏烂 烂钞 钞印 铜印


浙江省人民政府铜印

概况详情概况名 字: 浙江省人民政府铜印级 别: 一级年 代: 近现代尺 寸: 印面纵7,横7;印身高2.2;柄长6.3,柄直径2.6厘米来 源: 1963年中国革命博物馆拨交收藏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详情铜质,印面为正方形。印面镌刻"浙江省人民政府印",老宋体,阳文。印背中间有圆柱体柄。印背上錾刻"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日","第陆捌号"等字样。 详情>>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 江省 省人 人民 民政 政府 铜印


禺疆铜印

禺疆铜印(肖形印)战国"禺疆印"是一方战国图形印,刻着一个正面站立、人面鸟身的神人,生有双翼,头部两侧珥有双蛇,双足还各踏一蛇,形象怪异神秘。这便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北方神人禺疆。传说禺疆活跃在水里,陆上和空中,是水神,也是风神。这类肖形印表现题材十分广泛,是缩万象于方寸的美术小品。 详情>>

禺疆 铜印


"白水弋丞"铜印

参见:西汉白水弋丞铜印 详情>>

白水 弋丞 铜印


"楚永苍丞"铜印

参见:西汉楚永苍丞铜印 详情>>

楚永苍 楚永 永苍 铜印


"大师公将军司马印"铜印

参见:西汉大师公将军司马印铜印 详情>>

大师 将军 司马印 司马 马印 铜印


"监国公主"铜印

蒙古汗国/铜/印高6厘米、印边长10。8厘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五家村征集印文为九叠篆体,书"监国公主行宣差河北都总管之印",正中有畏兀儿体蒙文两行。监国公主为成吉思汗的三女,承父命嫁汪古部首领,不仅有监督汪古部的权力,也监督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 详情>>

监国 公主 铜印


"金乡国丞"铜印

参见:西汉金乡国丞铜印 详情>>

金乡 国丞 铜印


"军都左尉"铜印

参见:东汉军都左尉铜印 详情>>

军都 左尉 铜印


"小厩南田"铜印

参见:秦小厩南田铜印 详情>>

小厩 南田 铜印


"修武库印"铜印

参见:秦修武库印铜印 详情>>

修武 库印 铜印


"右公田印"铜印

参见:秦右公田印铜印 详情>>

公田 铜印


“灋丘左尉”铜印

参见:秦灋丘左尉铜印 详情>>

丘左尉 丘左 左尉 铜印


“白水弋丞”铜印

参见:西汉白水弋丞铜印 详情>>

白水 弋丞 铜印


“昌威德男家丞”铜印

参见:西汉昌威德男家丞铜印 详情>>

昌威德 昌威 威德 男家 铜印


“常乐苍龙曲侯”铜印

参见:西汉常乐苍龙曲侯铜印 详情>>

常乐 苍龙 曲侯 铜印


“长水校尉丞”铜印

参见:西汉长水校尉丞铜印 详情>>

长水 校尉 铜印


“池阳家丞”铜印

参见:东汉池阳家丞铜印 详情>>

池阳家 池阳 阳家 铜印


“楚永苍丞”铜印

参见:西汉楚永苍丞铜印 详情>>

楚永苍 楚永 永苍 铜印


“大师公将军司马印”铜印

参见:西汉大师公将军司马印铜印 详情>>

大师 将军 司马印 司马 马印 铜印


“东郡守丞”铜印

参见:东汉东郡守丞铜印 详情>>

郡守 铜印


“柜长之印”铜印

参见:西汉柜长之印铜印 详情>>

柜长 长之 之印 铜印


“海盐右丞”铜印

参见:西汉海盐右丞铜印 详情>>

海盐 右丞 铜印


“建伶道宰印”铜印

参见:西汉建伶道宰印铜印 详情>>

建伶 伶道 道宰 宰印 铜印


“金乡国丞”铜印

参见:西汉金乡国丞铜印 详情>>

金乡 国丞 铜印


“军都左尉”铜印

参见:东汉军都左尉铜印 详情>>

军都 左尉 铜印


“南宫尚浴”铜印

参见:秦南宫尚浴铜印 详情>>

南宫 尚浴 铜印


“内黄令印”铜印

参见:东汉内黄令印铜印 详情>>

内黄 令印 铜印


“山阳尉丞”铜印

参见:西汉山阳尉丞铜印 详情>>

山阳 尉丞 铜印


“渭成令印”铜印

参见:西汉渭成令印铜印 详情>>

成令印 成令 令印 铜印


“文德左千人”铜印

参见:西汉文德左千人铜印 详情>>

文德 左千人 左千 千人 铜印


“吴房长印”铜印

参见:东汉吴房长印铜印 详情>>

吴房 长印 铜印


“武陵尉印”铜印

参见:西汉武陵尉印铜印 详情>>

武陵 尉印 铜印


“小厩南田”铜印

参见:秦小厩南田铜印 详情>>

小厩 南田 铜印


“修合县宰印”铜印

参见:西汉修合县宰印铜印 详情>>

修合县 修合 合县 宰印 铜印


“修武库印”铜印

参见:秦修武库印铜印 详情>>

修武 库印 铜印


“薛令之印”铜印

参见:东汉薛令之印铜印 详情>>

薛令之 薛令 令之 铜印


“右公田印”铜印

参见:秦右公田印铜印 详情>>

公田 铜印


“折冲猥千人”铜印

参见:西汉折冲猥千人铜印 详情>>

折冲 猥千 千人 铜印


“征羌国丞”铜印

参见:东汉征羌国丞铜印 详情>>

征羌 羌国 国丞 铜印


“执灋直二十二”铜印

参见:西汉执灋直二十二铜印 详情>>

执灋 灋直 二十二 二十 十二 铜印


“圜阳马丞印”铜印

参见:西汉圜阳马丞印铜印 详情>>

阳马 丞印 铜印


“隃麋侯相”铜印

参见:东汉隃麋侯相铜印 详情>>

隃麋 侯相 铜印


“蠡吾国相”铜印

参见:东汉蠡吾国相铜印 详情>>

吾国 铜印


毕方图案铜印

参见:东汉毕方图案铜印 详情>>

毕方 图案 铜印


东汉毕方图案铜印

【名称】东汉毕方图案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祥瑞图案玺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直径2.0cm,通高1.0cm。印铜铸,鼻钮。印面凹铸鸟纹图案,鸟小首尖喙,长颈扭转,一足粗壮,双翅挥展,羽饰华丽,形状怪异。《山海经·西山经》记章莪之山不生草木,出产美玉,山中有一种鸟,“其状如鹤,一足,赤文青质而白喙,名曰毕方”,据说这种鸟的名字得于其鸣叫的声音“毕方”, 详情>>

东汉 毕方 图案 铜印


东汉池阳家丞铜印

【名称】东汉池阳家丞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侯国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5×2.5cm,通高2.5cm。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右上起顺读“池阳家丞”四字,印文方正挺拔,充满印面。 详情>>

东汉 池阳家 池阳 阳家 铜印


东汉东郡守丞铜印

【名称】东汉东郡守丞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郡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4×2.4cm,通高2.1cm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东郡守丞”四字。印文字体笔划较粗壮平直,“丞”字末笔作一横笔,两端不上翘,为东汉印文笔势特点。 详情>>

东汉 郡守 铜印


东汉军都左尉铜印

【名称】东汉军都左尉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时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3×2.4cm,通高2.4cm。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军都左尉”四字。 详情>>

东汉 军都 左尉 铜印


东汉内黄令印铜印

【名称】东汉内黄令印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县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4×2.4cm,通高2.5cm。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内黄令印”四字。 详情>>

汉内 黄令印 黄令 令印 铜印


东汉神兽图案铜印

【名称】东汉神兽图案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祥瑞图案玺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直径2.7cm,通高1.5cm。印铜铸,兽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大小两只神兽。大者人面马身,头顶束双羽,背有翼;小者侧面而立,依恋于大者身前。两兽形像可爱。《山海经·西山经》记有神兽名为英招,负责掌管槐江之山,“其状马身而人面,虎文而鸟翼,徇于四海,其音如榴”,兼负传达天帝旨 详情>>

东汉 神兽 图案 铜印


东汉四神图案徐尊铜印

【名称】东汉四神图案徐尊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私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1.6×1.6cm,通高1.8cm。铜印鼻钮,印面为并列的白文“徐尊”二字,乃印主人的姓名。印台四侧面有阴刻图案,分别是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按照今天“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视图规则,印章钤盖时,左右正相符,上下位置则与今相颠倒,而在汉代是按照“左苍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 详情>>

东汉 四神 图案 徐尊 铜印


东汉吴房长印铜印

【名称】东汉吴房长印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县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3×2.3cm,通高2.4cm。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吴房长印”四字。印文中“长”系指县主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 详情>>

东汉 吴房 长印 铜印


东汉戏虎图案铜印

基本信息简介基本信息【名称】:东汉戏虎图案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祥瑞图案玺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1.6×1.6cm,通高1.2cm。印铜铸,龟钮。印面凹铸图案,表现一名戏者跪在虎背上,老虎被逗回首,虎尾上竖,温顺听命,已然全无兽中之王的威风。汉代以白虎等奇兽为宝,皇室园囿中饲有多种禽兽,以供游乐。当时人们认为猛兽是可以驯服的,《汉书·公孙弘传》 详情>>

东汉 戏虎 图案 铜印


东汉薛令之印铜印

【名称】东汉薛令之印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2×2.2cm,通高2.4cm。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薛令之印”四字。薛为县名,《汉书·地理志·鲁国下》:“薛,夏车正奚仲所国,后迁于邳,汤相仲虺居之。”又《续汉书·郡国志·鲁国下》:“薛,本国,六国时曰徐州。” 详情>>

东汉 薛令之 薛令 令之 铜印


东汉征羌国丞铜印

【名称】东汉征羌国丞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时侯国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2×2.2cm,通高1.7cm。印铜铸,方形,瓦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征羌国丞”四字。 详情>>

东汉 征羌 羌国 国丞 铜印


东汉隃麋侯相铜印

【名称】东汉隃麋侯相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侯国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5×2.5cm,通高2.5cm。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隃麋侯相”四字。 详情>>

东汉 隃麋 侯相 铜印


东汉蠡吾国相铜印

【名称】东汉蠡吾国相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东汉【文物原属】东汉侯国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4×2.4cm,通高2.3cm。印铜铸,方形,鼻纽。印文为汉篆字体,白文,两横行排列,右上起横读“蠡吾国相”四字。“相”为汉朝诸王国行政长官名。 详情>>

东汉 吾国 铜印


角觝图案铜印

参见:西汉角觝图案铜印 详情>>

角觝 图案 铜印


牛形象人图案铜印

参见:西汉牛形象人图案铜印 详情>>

形象 图案 铜印


秦灋丘左尉铜印

【名称】秦灋丘左尉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秦【文物原属】秦王朝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4×2.4cm,通高1.1cm。印铜铸,方形,鼻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横行排列,右上起横读“灋丘左尉”四字。此为秦王朝官印。 详情>>

秦灋丘 秦灋 灋丘 左尉 铜印


秦南宫尚浴铜印

【名称】秦南宫尚浴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秦【文物原属】秦王朝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2×2.3cm,通高1.7cm。印铜铸,方形,瓦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左上起交叉读“南宫尚浴”四字。此为秦王朝官印。 详情>>

秦南宫 秦南 南宫 尚浴 铜印


秦小厩南田铜印

【名称】秦小厩南田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秦【文物原属】秦王朝管理小厩官田的田官之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2×2.2cm,通高1.2cm。印铜铸,方形,瓦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读“小厩南田”四字。印文中之“田”即指田官。秦简有“大田”之官。《吕氏春秋·勿躬》亦有“垦田大邑,辟土艺粟,尽地力之利,臣不如宁遬,请置以为大田。”之句 详情>>

秦小厩 秦小 小厩 南田 铜印


秦修武库印铜印

【名称】秦修武库印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秦【文物原属】秦王朝库啬夫所用之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1.7×2.2cm,通高0.9cm。印铜铸,长方形,鼻纽。印面有阳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读“修武库印”四字。库为掌管武器及车的机构,其主管官吏称库啬夫。《秦律杂抄》即载“禀卒兵,不完善(缮),丞、库啬夫、……”。 详情>>

秦修 武库 铜印


秦邑尉印铜印

【名称】秦邑尉印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秦【文物原属】秦王朝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通高1.3cm,印面2.1×2.2cm。印铜铸,方形,瓦纽,双层印台。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右上起交叉读“邑尉印”四字。尉为秦代县佐官。《汉书·百官公卿表》记:“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皆有丞尉。”掌县中军事。 详情>>

秦邑尉 秦邑 邑尉 铜印


秦右公田印铜印

【名称】秦右公田印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秦【文物原属】秦王朝管理公田的官吏之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1×2.2cm,通高1.6cm。印铜铸,方形,鼻纽。印面有阴文界格,呈田字格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右公田印”四字。 详情>>

秦右公 秦右 右公 田印 铜印


秦中官徒府铜印

【名称】秦中官徒府铜印【类别】铜器、玺印【年代】秦【文物原属】秦王朝官印【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印面2.3×2.3cm,通高1.5cm。印铜铸,方形,鼻纽。印面有阴线十字界格及边栏。印文为秦篆字体,白文,两竖行排列,右上起顺读“中官徒府”四字。此为秦王朝官印。 详情>>

秦中 官徒府 官徒 徒府 铜印


青鸟图案铜印

参见:西汉青鸟图案铜印 详情>>

青鸟 图案 铜印


神虎逐鬼图案铜印

参见:西汉神虎逐鬼图案铜印 详情>>

神虎 虎逐 逐鬼 图案 铜印


神兽图案铜印

参见:东汉神兽图案铜印 详情>>

神兽 图案 铜印


四神图案“徐尊”铜印

参见:东汉四神图案徐尊铜印 详情>>

四神 图案 徐尊 铜印


铜印

【词语】:铜印【注音】:tóngyìn【释义】:1.铜制的印章。官私皆用。官用代表一定的官阶。汉代禄六百石以上佩之﹐南朝诸州刺史多用铜印﹐唐诸司﹑宋六部以下用铜印﹐清府﹑州﹑县皆用铜印。铜印的印面以方形为主,也可见到极少数的棱形和圆形铜印,印纽的形状变化较多,有瓦纽,兔纽,兽纽,柄纽,片纽等等。古代铜印从印文内容上又可分为官印,人名印,闲章,吉祥语,图案印,斋室印,收藏印,在古代遗留下的书画作品或 详情>>

铜印


铜印

tóngyìnchíㄊㄨㄙˊㄧㄣˋㄔㄧˊ铜印池(铜印池)铜制的装有印泥、印色的盒子。明沈榜《宛署杂记·经费下》:“铜印池一个,价一钱。” 详情>>

铜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