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麻札”查询结果

“麻札”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麻札


麻札 ,中国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著名贤者的坟墓。为阿拉伯语mazar的音译,原意为晋谒之处。麻札的布局和建筑形式不一,一般有墓室,围以栏杆或围墙,四周竖立许多长木杆,挂布条、马尾、牛尾、羊皮等物;沿墙及沿栏杆堆积大量的羊头骨架和羊角。 概况 其它 著名麻札多为庭院式或宫殿式的建筑,主体是穹窿形的高大墓室,顶部为圆拱形,主体部位的顶部和墙面,镶嵌绿色琉璃砖,装饰精美。外围墙门楼的门 详情>>

阿尔腾麻札

中国明末清初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家族和叶尔羌汗国王室的陵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城东北郊。“阿尔腾”系突厥语,又译“阿勒通”、“阿勒屯”等,意为“金子”,引申为“高贵”、“尊贵”,以示该麻札地位之尊。始建于16世纪初期。19世纪中后期,曾进行过全面整修。原建筑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现仅存土坟数十座,其中有土墙围护的3座,相传为黑山派创始人伊斯哈格(实际葬于中亚撒马尔罕)及其子和卓萨迪、孙叶海亚 详情>>

阿尔 麻札


贾法尔·萨迪格麻札

中国新疆地区以伊斯兰教什叶派第六任伊玛目贾法尔·萨迪格之名建造的纪念冢。亦称“民丰大麻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丰县尼雅乡。始建年代已不可考。麻札建在一座大沙丘上,由丘底至麻札沿途建有11座门。墓室为木结构平顶房,形式单调简陋。房内和房顶。各有贾法尔·萨迪格的土坟1座。墓室内外遍挂旗子锦幛以及各式铜、铁、木质的雕凿、镂刻饰物。周围坟莹垒垒,皆为希望死后获贾法尔·萨迪格护佑者之墓。附属清真寺3座、讲 详情>>

贾法尔 贾法 法尔 萨迪格 萨迪 迪格 麻札


克赫马里木麻札

克赫马里木麻札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陵墓。相传为什叶派伊玛目哈桑后裔穆依甫和卓之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市西南喀拉喀什河东岸之克赫马里木山麓。“克赫马里木”为波斯语Kohmari的音译,意为“蛇山”。据该麻札保存的手抄本《麻札传》称:穆依甫和卓系阿拉伯人,为传播伊斯兰教来到和田,后殁于此。他在临终前说:“我死后人们会宋朝拜我的麻札,那时我将显化为蛇让他们看到”。此后,埋葬穆依甫和卓的山和麻札,都以 详情>>

克赫马 克赫 赫马 里木 麻札


麻札

麻札寺中国新疆地区对附属于麻札的清真寺的通称。是瞻仰麻札的穆斯林举行礼拜、祈祷等宗教活动的场所。一座麻札附属清真寺的数量和建筑规模,既决定于麻札主人生前的宗教、社会地位,也决定于后人对该麻札的崇敬程度。绝大多数麻札无附属清真寺,有些只有1座,有些则多达数座,且规模宏大,装饰精美。如贾法尔·萨迪格麻札有3座,阿帕克和卓麻札则多达4座。不同地区的麻札寺建筑风格也有所不同。喀什地区的麻札寺崇尚豪华,讲究 详情>>

麻札寺 麻札 札寺


马哈茂德·喀什噶里麻札

马哈茂德·喀什噶里麻札中国新疆地区喀喇汗王朝著名穆斯林学者、《突厥语大词典》的作者马哈茂德·喀什噶里的陵墓。一名“哈兹拉特·毛拉麻札”,全称“哈兹拉特·毛拉·舍姆斯丁·本·辛·马哈茂德·喀什噶里麻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疏附县乌帕勒乡。始建于12世纪初。现仅存大门与墓室。大门两侧各建1座圆柱形邦克楼,属阿拉伯式建筑。墓室距大门50余米,土木结构,平顶。顶棚以彩绘木雕图案装饰,四壁有波斯文题词,字迹 详情>>

马哈茂德 马哈 哈茂 茂德 喀什 噶里 麻札


毛拉·额什丁和卓麻札

毛拉·额什丁和卓麻札14世纪中国新疆伊斯兰教苏菲派宣教师毛拉·额什丁和卓之陵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城内的哈拉墩(即高地)。墓址原为死者生前的修道堂,后改建为综合性宗教场所,内设额什丁和卓墓祠、礼拜寺、宗教法庭、经学堂、亲属坟场及其他附属建筑。周围林木茂密,寺塔高耸,琉璃砖装饰,具有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墓庐兼有中原建筑特色,为正方形平顶有檐式土木建筑,高4.5米,边长约16米。室内高台土冢有 详情>>

毛拉 额什 什丁 丁和 卓麻札 卓麻 麻札


穆罕默德·谢里夫麻札

穆罕默德·谢里夫麻札16世纪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苏菲派乌瓦伊西耶教团创始人穆罕默德·谢里夫和卓的陵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城西北郊。始建于1565年。16世纪30年代,叶尔羌汗国(1513~1678)的阿卜杜·拉失德汗为抵制额什丁和卓家族的势力,延请在中亚的穆罕默德·谢里夫和卓到叶尔羌传苏菲主义学理。谢里夫到来后,可汗及其臣民均成为其信徒。不久,拉失德汗即聘其为国师,每遇大事都征询他的意见。1 详情>>

穆罕默德 穆罕 罕默 默德 谢里夫 谢里 里夫 麻札


乞里坦麻札

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陵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莎车县城东北郊。“乞里坦”系波斯语音译,意为“四十个躯体”。麻札的名称与传说不相符合。相传麻札的主人是唐代末在中国传播伊斯兰教的7个同名穆罕默德的阿拉伯人(一说是中亚大依禅和卓阿卜杜拉的七个门徒)。故又称“七个穆罕默德麻札”、“七贤麻札”。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有关该麻札的记载,最早见于16世纪新疆穆斯林史学家米尔扎·海达尔的《中亚蒙兀儿史一拉失德史》:“鸭 详情>>

里坦 麻札


素丹·乌韦斯汗麻札

素丹·乌韦斯汗麻札15世纪初中国新疆原东察合台系王朝统治者乌韦斯汗的陵墓。新疆习称“速檀歪思汗麻札”。乌韦斯,明史作“歪思”,系成吉思汗第11代后裔,东察合台系汗黑的儿火者之孙,蒙兀儿斯坦(别失八里)之汗。1418年,乌韦斯率部众迁伊犁河流域,改国号为“亦力巴里”,1428年去世,葬于阿布热勒山北麓博尔松河滨。1876年乌韦斯汗麻札重建于今伊宁县东北麻札村内,占地约百亩,陵寝为土木结构,系中国古老 详情>>

丹乌 韦斯汗 韦斯 斯汗 麻札


塔尔阿特麻札

【塔尔阿特麻札】【tǎ ěr ā tè má zhá】塔尔阿特麻札位于新疆伊吾县前山哈萨克民族乡驻地西部山中。建于哈密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1882—1930年在位)时期。1957年被列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中亚伊斯兰教首领艾尔西丁汗率领100多名教兵到哈密传教,刚到三堡,就被蒙古兵打败,逃至前山的达拉赫里克时被打死在西边山上。后哈密九世回王沙木胡索特派人找到了 详情>>

塔尔 阿特 麻札


秃黑鲁帖木儿汗麻札

【秃黑鲁帖木儿汗麻札】【tū hēi lǔ tiē mù ěr hán má zhá】秃黑鲁帖木儿汗麻札是新疆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可汗秃黑鲁帖木儿汗(1330—1363)之陵墓。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地区霍城县东北38公里处。已公布为自治区级文物加以保护。约修建于1365年,呈长方形,砖土结构,穹窿顶,无木柱横梁。高约14米,宽10.8米,进深15.8米,建筑主体依然完好。室内有暗梯可以登临墓 详情>>

秃黑 鲁帖木 鲁帖 帖木 儿汗 麻札


吐峪沟麻札

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陵墓。全称“吐峪沟艾苏哈卜·凯赫夫麻札”。俗称“圣墓”、“圣人坟”。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火焰山南麓。“艾苏哈卜·凯赫夫”系阿拉伯语,意为“洞中人”。据传,很久以前,麦加之西某国的叶木乃哈等5人采东方“寻道”,行至吐鲁番遇本地牧羊人及所携一犬,遂结伴同行。至火焰山南麓吐峪沟,见一石洞,即入而修行。300年后始出洞,但随又入洞,此后不再复出,终修行为圣。(此传说系由《古兰经》 详情>>

吐峪沟 吐峪 峪沟 麻札


伊玛目麻札

伊玛目麻札中国新疆地区以伊斯兰教什叶派第四至第十二代伊玛目之名建造的9座陵墓的通称。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田市和于田、洛甫、墨玉、民丰等县。始建年代均不可考。全都位于戈壁荒漠。建筑十分简陋,或只有一座土坟,四周建土围墙;或在土坟上加盖简易土木结构之平顶房。但都有清真寺或罕尼卡(即道堂)等附属建筑,少则1座,多则3座。这些伊玛目都是阿拉伯人,无一人到过和田,故麻札均系伪托其名建造的纪念冢。但民间 详情>>

伊玛目 伊玛 玛目 麻札


优素福·卡迪尔汗麻札

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麻札名。喀喇汗王朝著名首领、和田征服者优素福·本·哈桑·卡迪尔汗的陵墓。在新疆喀什市。始建于1032年。后曾多次整修和扩建。现存建筑奠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属阿拉伯式建筑。由墓室、礼拜殿等组成。墓室坐落在后院,砖砌,底部方形,以蓝底白花琉璃砖贴面。顶作穹窿式,表面覆以苍绿色琉璃砖。礼拜大殿系砖木结构,由内、外殿组成。外殿平顶,内殿为圆顶。大门和墓门两侧、庭院四隅等共建有 详情>>

优素福 优素 素福 卡迪 尔汗 麻札


阿巴和加麻札

简介内部介绍简介相传是埋葬清乾隆皇帝爱妃香妃家族的墓地,在新疆喀什市郊区,为一座伊斯兰教建筑,原为金顶(已被盗),墙壁雕刻精细。清代喀什地区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巴和加及其家族的墓地。麻札,意为陵墓。在新疆喀什市东北郊。阿巴和加(约1626~1695)曾据有叶尔羌汗国王位,是当地知名政教领袖。陵墓始建于1640年,原是为其父和加玉素甫修建的墓地,阿巴和加死后亦葬于此,先后共葬其家族成员5代72人,经 详情>>

阿巴 和加 麻札


阿里·阿尔斯兰汗麻札

中国新疆地区伊斯兰教麻札名。为喀喇汗王朝可汗阿里·阿尔斯兰汗的陵墓。在新疆喀什市东南郊。始建于998年。据成书于14世纪初的《苏拉赫辞典补编》记载:阿尔斯兰汗殁于伊斯兰教历388年穆哈兰月(998年1月),葬于喀什噶尔穆斯林可汗墓地。民间传说埋葬的只是其头颅,无首尸体葬于殉教地英吉莎。麻札在一高台地上。墓室系由砖与土坯混建,底部方形,顶作穹窿式,高约15米。室内有一座伊斯兰式坟头,通体以白底蓝花瓷 详情>>

阿里 阿尔斯兰 阿尔 尔斯 斯兰 麻札


阿帕克和卓麻札

简介历史描述简介中国清代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阿帕克和卓及其家族的陵园。亦称“哈兹拉特麻札”(即圣者之墓),俗称“和卓坟”。因近代讹传为清乾隆皇帝的维吾尔族妃子(容妃,传说中的香妃)葬于此,故又称“香妃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东北郊。历史始建于1670年,最初埋葬着阿帕克和卓之父和卓优素福,建筑规模不大。1694年,麻札被黑山派信徒焚毁后,阿帕克和卓又耗费白银数万两,动用数万名民工进行重建。 详情>>

阿帕克 阿帕 帕克 卓麻札 卓麻 麻札


奥当麻札

释义历史情况释义10世纪中国新疆地区喀喇汗王朝可汗阿里·阿尔斯兰汗的陵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英吉莎县东北沙漠中。“奥当”是突厥语Ordo的音译,亦译“斡耳朵”,意为“宫廷”、“汗帐”等。因阿里·阿尔斯兰汗在位时同于阗佛教徒作战,曾在此设立营帐,作为临时行宫,故名。历史情况998年初(伊斯兰教历388年1月),阿里在此地同于田佛教徒作战时被杀,成为喀喇汗王朝第一位“殉教”的可汗。据成书于14世纪的贾 详情>>

奥当 麻札


麻札

麻札,中国新疆伊斯兰教圣裔或著名贤者的坟墓。为阿拉伯语mazar的音译,原意为晋谒之处。麻札的布局和建筑形式不一,一般有墓室,围以栏杆或围墙,四周竖立许多长木杆,挂布条、马尾、牛尾、羊皮等物;沿墙及沿栏杆堆积大量的羊头骨架和羊角。概况其它著名麻札多为庭院式或宫殿式的建筑,主体是穹窿形的高大墓室,顶部为圆拱形,主体部位的顶部和墙面,镶嵌绿色琉璃砖,装饰精美。外围墙门楼的门楣多刻有阿拉伯文的经文赞词。 详情>>

麻札


麻札朝拜

起源活动起源中国新疆突厥语族和伊朗语族穆斯林宗教礼俗之一。它是伊斯兰教苏菲派“吾里”(即圣徒)崇拜与民族传统礼俗相结合的产物。10世纪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初期,喀喇汗王朝为传播伊斯兰教进行了长期“圣战”,成千上万的穆斯林在战争中阵亡,成为“舍希德”(即殉教者)。这一时期麻札只是作为“舍希德”们的安息之地而受到穆斯林的崇敬和悼念。14世纪中叶起,依禅派的和卓家族为争夺教民和宗教权力,大力倡导麻札朝拜。他 详情>>

麻札 朝拜


麻札

砍刀的一种。刀刃厚重,刀头平,两面开刃。主要用来克制重骑兵,在宋朝使用得最多。《宋史·岳飞传》:“飞戒步卒,以麻札刀入陈,斫马足,遂大败之。”另据称明朝戚继光抗倭也有大规模装备此刀的纪录,待考证。 详情>>

麻札刀 麻札 札刀


萨图克·布格拉汗麻札

简介历史简介中国新疆地区喀喇汗王朝第一位信奉伊斯兰教的可汗萨图克·布格拉汗的陵墓。当地简称“苏勒坦(素丹)麻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县逊塔克乡。始建于955~956年(伊斯兰教历344年),为新疆最早的麻札。据传,初建的拱北坍塌后,曾重建一座高大的9顶拱北。叶尔羌汗国时期,毁于洪水,只重建了一座小拱北。1872年曾进行大规模增建和扩建。1944年再次毁于洪水。整体建筑占地约20亩。由拱北、清 详情>>

萨图克 萨图 图克 布格拉 布格 格拉 麻札


四伊玛目麻札

11世纪初中国新疆地区喀喇汗王朝同于阗王朝宗教战争中殉教的4位伊玛目的陵墓。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策勒县波斯坦乡。10世纪末,喀喇汗王朝在同于阗的宗教战争中失利,优素福·卡迪尔汗乞师于中亚。布哈拉宗教首领、伊斯兰教圣裔奈斯尔丁、穆哈伊丁、栽因丁和卡瓦米丁等4位伊玛目,为弘扬伊斯兰教,遂以“圣战”为号召,组织了由40000(一说24000)名穆斯林组成的伊斯兰志愿军,并亲自率领随优素福·卡迪尔汗驰援喀喇 详情>>

伊玛目 伊玛 玛目 麻札


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札

麻扎,阿拉伯语是“圣地、圣徒墓”的意思。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西北的大麻扎乡,是吐虎鲁克·铁木尔汗的陵墓,为后人宣扬其功德而修建。人物简介建筑形式故事座元代遗存的古建筑人物简介吐虎鲁克·铁木尔汗麻札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霍城县西北38公里的大麻扎乡,是成吉思汗(公元1162~1227)次子察合台汗的后裔吐虎鲁克·铁木尔汗的陵墓。“麻扎”,阿拉伯语的音译,意思是“圣地”、“圣 详情>>

吐虎 鲁克 铁木 尔汗 麻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