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剧团”查询结果

“剧团”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剧团


剧团 电视剧《剧团》 剧团 jùtuán [theatrical company;opera troupe] 表演戏剧的团体 电视剧《剧团》 《不是钱的事》改名《剧团》 据本山传媒艺术总监刘双平介绍,“本山传媒今年的重点还是影视剧,前一阵子就筹备开拍的电视剧《不是钱的事》已经改名为 《剧团》,将马上投入拍摄”。“刘老根大舞台”也将创新剧目,不再满足于经典段子的重复演 详情>>

ING话剧团

ING话剧团简介ING话剧团规章制度ING话剧团简介I.N.G话剧团是在闽江学院爱恩学院下的一个社团,I.N.G话剧团以“丰富校园文化,展示自我风采,放飞心中梦想”为宗旨,紧紧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以办出一些有思想、有特色、有影响、有品位的节目,营造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为目标,引导广大同学在轻松、和谐的社团生活中,学到更广泛的知识,为热衷表演和爱好模仿的同学,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充分体现我们的青 详情>>

ING 话剧团 话剧 剧团


安徽省宿州市梆子剧团

建于1949年7月,原名芒砀剧社,1952年改为砀山县人民梆剧团。1958年6月上升为蚌埠专区梆子剧团,整理推出了现代戏《重要一课》和传统剧目《孟姜女》、《采桑女》、《红色三少女》等一批剧目。使梆子戏在安徽的戏曲舞台上大放光芒,成为众多安徽戏曲剧种中引人注目的剧种之一。195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为了集中力量挖掘整理淮北梆子剧种,抽调了宿州、阜阳担纲演员张福兰、顾锡轩、关仲翔等,成立了安徽省淮北梆子 详情>>

安徽省 安徽 徽省 宿州市 宿州 州市 梆子 剧团


安徽省皖西庐剧团

1953年2月筹建,先是场、团一体名六安地方实验剧场,同年5月21日剧团正式建立,名皖西倒七戏剧团,23日首次对外公演《梁山伯与祝英台》。1955年易名安徽省皖西庐剧团,1972年改称皖西文艺工作团,1978年恢复原名,有演职员工75人。涌现出邱枫林、郎敏、盛泽彬、孙自婵、武克英、汪宏云、吴正明、王林、陈久梅等拔尖庐剧艺术人才。该团自建立以来,致力于庐剧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对庐剧的音乐、唱腔和表演艺 详情>>

安徽省 安徽 徽省 皖西 剧团


安康地区秦剧团

秦腔剧团,兼演京剧与陕南道情。1960年8月陕西省文化局调宝鸡市秦腔三团支援安康,扩建而成。主要演职人员有李清山、郭朝中、王晓红、罗集庆、符晓义、李培才、黄尚忠、张富贵、倪治新、杨光新及鼓师周俊华等。演出秦腔传统戏《五鸣驹》、《蛟龙驹》、《潘杨讼》及现代戏《喜笑颜开》、《红色游击队》和新编历史戏《双玉蝉》、《连升三级》以及陕南道情《古水新波》、《金琬钗》等二十多本。文化大革命中招收学员五十名,分为 详情>>

安康地区 安康 康地 地区 秦剧团 秦剧 剧团


安溪县高甲戏剧团

前身来自民间的高甲戏班。1955年10月,由“安溪民主剧社”和“安溪艺声剧社”两个戏班合并为安溪县高甲戏实验剧团。由政府指派指导员,由艺人中推选团长。初期经济上属自负盈亏,后纳入地方国营。1960年剧团队伍发展到56人。1964年10月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人员精简下放,缩编为38人。1967年因“文化大革命”,剧团易名为“安溪县红色战斗文工团”,前期又精简为25人。1969年12月剧团被宣布撤销 详情>>

安溪县 安溪 溪县 高甲戏 高甲 甲戏 剧团


奥拉克妮剧团

基本资料剧情简介人物介绍基本资料作者:再田カニ题材:百合分类:少年漫画连载:百合姬剧情简介百合姬最新连载。奥拉克妮剧团,是个冠上蜘蛛女的名号的杂技剧团,是梦想与现实的交界处,创造奇迹的场所。初次来到这里的泰蒂,被耀眼而高尚的杂技少女绿蒂所吸引并逐渐夺取了芳心……暂时加入了马戏团学习技艺的泰蒂与绿蒂很快成为了朋友,发现了她不同的一面,每一面都华丽异常。人物介绍泰蒂看了奥拉尼克剧团的表演后所痴迷,决心 详情>>

奥拉克 奥拉 拉克 剧团


澳门太阳剧团

太阳剧团简介太阳剧团特色剧目(剧目名称故事简介表演介绍创作团队)公司总部设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太阳剧团于1984年由20位街头表演者组成,现已发展成为世界级的艺术娱乐剧团。剧团目前拥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4,000多位员工,当中包括1,000位表演艺术家。剧团曾获无数久负盛名的奖项,包括艾美奖(EmmyAward)、戏剧编辑人奖(DramaDeskAward)、斑比媒体奖(BambiAward)、艾斯 详情>>

澳门 太阳 剧团


包头市歌舞剧团

包头市歌舞剧团成立于1969年。主要从事蒙古民族歌舞和内蒙古西部地区民间歌舞艺术(包括歌剧、舞剧)的创作演出。现有演职员148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演职员26名,中级职称演职员98名,90%的演职员毕业于各级艺术院校。剧团下设:艺术工作室,办公室,政工科,演出科,管弦乐队,民乐队,舞蹈队,合唱队,舞台美术工作队。多年来,剧团坚持文艺的“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创作排演了大量 详情>>

包头市 包头 头市 歌舞 剧团


宝鸡市话剧团

宝鸡市话剧团成立于一九五七年八月一日。她的前身是著名电影喜剧表演艺术家韩兰根先生在苏州创办的“新苏话剧团”。为支援大西北,落户于陕西宝鸡,从此宝鸡市话剧团诞生了."宝话"成立50年来,先后上演了《清宫外史》、《雷雨》、《日出》、蔡文姬》、《槐树庄》、《万水千山》、《曙光》... 详情>>

宝鸡市 宝鸡 鸡市 话剧团 话剧 剧团


北朝鲜华侨流动剧团

朝鲜北部华侨的文艺团体。1947年冬,朝鲜北部华侨联合会为加强对侨胞的革命形势和政治思想教育,活跃华侨的文化生活,以平壤华侨中学学生为基础,组成华侨流动剧团,到各地巡回演出。曾排演大型歌剧《血泪仇》,先后在平壤、新义州、南浦、沙里院、海州等地演出。 详情>>

北朝鲜 北朝 朝鲜 华侨 流动 剧团


边保剧团

秦腔剧团,兼演眉户、道情、秧歌剧。民国二十八年(1939)一月,在安塞县西营村成立,名为陕甘宁边区保安剧团。隶属边区保安部队政治部领导。由赵维川、刘广、樊树鹏任负责人。主要演职人员有周伯平、赵大纲、朱悦鹏和湖南、江苏、江西、四川、陕西关中等地来边区的青年二十多人组成。自愿捐献、自制服装道具,进行演出。剧团成立后,即派人去边区民众剧团学习,数月后回团排练新戏。民国二十八年十一月,在安塞徐家沟为中共陕 详情>>

边保 剧团


财大话剧团

·流光岁月零三年的财大,在略显陈旧的红瓦绿叶之间,传递着一个令人激动的消息:学生话剧团成立了!数不清多少人翘首以盼,道不尽多少人苦心筹备,这一天终于来了。从搬演经典《恋爱的犀牛》开始,到首次原创大戏《辩手》,再到演绎舞台版热播剧《奋斗》,以及第一次接触外国经典《爆玉米花》,林林总总十几部大戏三十几部小戏,话剧团的每一步都历尽风雨,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演绎梦想暗黄色的面光下,空气中有一种味道叫做梦想 详情>>

财大 话剧团 话剧 剧团


曹县四平调剧团

曹县四平调剧团:其前身是活动于鲁西南的柳子戏班——新生剧社。建国后归复程县领导。1953年改为四平调剧团。1956年复程县撤销后划归曹县领导,定名曹县四平调剧团。1968年撤销,1979年又恢复。经常上演的项目有《陈三两爬堂》、《梦龙图》、《三凤求凰》等。 详情>>

曹县 四平 剧团


常熟市锡剧团

始建于1955年,系由常熟县合众锡剧团和常熟市友爱锡剧团合并而成。九十年代以来,先后排演了《叫花鸡传奇》、《阴阳灯》、《多情的芦荡》、《流泪的雕像》、《谢方正进京》等大型剧目并多次获奖,其中《多情的芦荡》1992年获苏州市“五个一工程”奖、《谢方正进京》先后在江苏省第五届锡剧节和江苏省第三届戏剧节获优秀演出奖、新剧目奖等多个奖项并于2000年10月参加了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苏州分会场的展演。目前,剧团 详情>>

常熟市 常熟 熟市 剧团


常州市沪剧团

前身是1954年8月成立于上海的联谊沪剧团。l955年7月在常州登记后,改名为常州市联谊沪剧团,团长校正武。1957年4月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后,改为今名。主要演员有被正武、筏兰英、征福田等。该团除常年在苏南、苏北、浙江及上海等地巡回演出外,还赴武汉、黄石、九江、安庆、芜湖等城市演出。创作的现代戏《长流水》,整理的传统剧目《双脱花》、《打花包》于1957年4月参加江苏省第一届戏曲观摩大 详情>>

常州市 常州 州市 剧团


常州锡剧团

成立于1950年。1953年由华东行政委员会文化部批准为江苏省六个民营公助剧团之一,历年该团在本省及邻省安徽,上海等地演出。1958年该团赴北京演出,期间朱德委员长对剧团情况作了亲切详尽的询问;周总理亲临观看剧团创演剧目《红楼镜》并对演出和剧种的发展作了具体指示,并与剧团合影留念。这对剧团演出质量的提高和锡剧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粉碎“四人帮”以后,剧团在党的三中全会精神鼓舞下恢复传统戏, 详情>>

常州 剧团


城关业余剧团

城关,位于山东省肥城市境内。建国后,农村业余剧团大量发展,同时城关业余剧团发展,1958年,城关业余剧团在肥城县文化馆辅导下,创作演出了大型舞蹈《群英水库》。10月,《群英水库》应选晋京演出。在京25天,曾三进怀仁堂为中央领导和正在中国访问的苏联代表团演出,受到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合影留念。演出实况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入影片《跃进花开》。 详情>>

城关 业余 剧团


成兆才评剧团

成兆才评剧团,创建于1978年3月16日,是全国知名剧团。成兆才评剧团是评剧创始人成兆才先生的故乡河北省滦南县所属的地方剧团,其前身是滦南县评剧团。1978年3月16日,滦南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改建为滦南县评剧团,开始成为专业的评剧艺术表演团体。2000年9月首届中国评剧艺术节期间,滦南县评剧团更名为成兆才评剧团。成兆才评剧团是全国唯一一家连续五次参加中国评剧艺术节评奖演出的县属评剧团。滦南县是 详情>>

兆才 评剧团 评剧 剧团


出新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52年10月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邵文娟、马雅萍、冯佩芬、单林英等。以演传统戏为主,如《沉香扇》等。由复兴越剧团创办的出新越艺社(科班)部分学员组成。1972年解散。 详情>>

出新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川沙县越剧团

1955年5月,由原在川沙演出的浙江省德清县新民越剧团改组而成。1956年至1958年,共整理、演出《双珠凤》等60多个传统剧目。1958年“大跃进”期间,开始排演《山村新媳妇》等现代剧目。1963年以后演出现代戏的比重逐渐增加。1966年上半年起停止演出,1971年4月解散。 详情>>

川沙县 川沙 沙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创作社剧团

简介主要作品简介“创作社”剧团成立于一九九七年五月,是由一群包括台湾资深剧场编导、戏剧学者、艺术行政及媒体工作者所组成。有鉴于现代剧场与社会文化脉动息息相关,“创作社”强调剧场原创精神,以“艺术创作”为优先考虑,尝试不同的创作组合方式以激发创造力。剧团主要创作方向以探索新的剧场美学风格、坚持原创剧本、尝试不同的创作组合方式、探索并拓展不同的观众族群为主。剧团主要管理模式除设专职人员具体落实行政业务 详情>>

创作 剧团


春华汉剧团

民国二十五年(1936)由红坊村音乐班为基础组成,演职员12人。民国二十七~二十八年,聘“乐天彩”师傅教戏,名角串台,在县境内和上杭、连城、武平、宁化、清流等地演出,声望日增。三十年正月,观众即兴赠联“春情乐奏霓裳曲,华艳争开金谷园”,取其意定名“春华园”,时演员30人左右。建国后至1956年,随团培训两批青年演员。1957年,向龙岩地区汉戏团输送演员41名。1959年解散。1980年由乡文化站牵 详情>>

春华 剧团


春泥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60年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筱月英、焦月娥、任伯棠等六十余人。演传统戏和新戏,如《借红灯》、《余赛花》、《九曲桥》、《虹桥赠珠》等。由“天鹅”和“合众”合并,属徐汇区政府领导。1972年解散。 详情>>

春泥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大荔西寨业余剧团

秦腔业余演出团体,兼演眉户、碗碗腔。1956年成立于大荔。系西寨村村民自筹经费购置乐器戏箱组建而成。首任团长王吉奎,骨干人员有杨文秀、王万林、王运来等。主要业务人员有导演兼丑角演员王进发,小旦杨引若,司鼓白水潮、王江潮。自1958年至1973年,西寨业余剧团几经变迁。1958年,韦林人民公社以剧团为基础成立了公社文工团。1960年解散。1963年在群众要求下重新组织起业余剧团。1966年“文化大革 详情>>

大荔 西寨 业余 剧团


大众越剧团

1951年9月成立。负责人为李金榜、沈少卿。主要演员有沈少卿、张苗娟、许慧琴。共49人。民办公助经济自负盈亏。长期演出于安福游乐场,1958年解散。 详情>>

大众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德州市京剧团

德州市京剧团成立于1945年8月15日,为市属事业单位,面向全市担负着开展艺术经营,丰富文化生活。剧本创作组织;文艺演出组织。?京剧团位于德城区文化路14号,总资产494.4万元,其中固定资产456万元,职工40人,国家一级演员3人,国家一级演奏员1人,国家二级演员10人,国家二级演奏员2人。国家三级演员20人。60年来,剧团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为弘扬京剧艺术培养出了一大批京剧艺 详情>>

德州市 德州 州市 京剧团 京剧 剧团


邓州市越调剧团

邓州市越调是豫西越调,又称:“南阳大越调”、“邓县老越调”,始于南宋。明嘉靖年间基本定型,清代盛行。是中原地区越调戏曲艺术三大流派其中之一。(豫东申派、豫东毛派、豫西流派)豫西越调由于其唱腔独特,音乐伴奏别具一格,而深受广大观众的热爱。近二百年来演出区域遍及中原特别是在伏牛山脉有着广泛的影响。豫西越调艺术的代表者有筱金钩、刘玉枝、罗金章、陈小金、史道玉等老一辈艺术家。其中筱金钩、刘玉枝、罗金章,1 详情>>

邓州市 邓州 州市 越调 剧团


定陶县两夹弦剧团

定陶县两夹弦剧团前身为两夹弦著名科班共艺班,1949年12月,王文德、傅之云、黄云芝、赵金花、马富勤等演员联合组成共艺班。该班先为流动班社,后归菏泽县(今牡丹区)领导,定名为新艺剧社,李慕君、黄云芝、李志堂先后担任负责人。1960年,调归菏泽地方戏曲院领导,更名为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文化大革命”中剧团解散。1969年7月,定陶县把原菏泽专区两夹弦剧团解散后下放到工厂的30名演员集中起来,并吸收了 详情>>

定陶县 定陶 陶县 两夹 夹弦 剧团


东升皮影剧团

东升皮影剧团组建于1982年。该团成立近30年来,扎根于皮影艺术事业,深入挖掘并发扬传统民间皮影戏这一传统剧种内涵,表演水平和广大观众的认知度不断提升,多次获市、县奖励。其中,在2001年中共唐山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唐山全市春节皮影调演”中获表演一等奖。近几年来,由于历史和现实各方面原因,皮影事业日渐萧条,各地皮影演出团体演出活动随之减少。但东升皮影剧团植根于河北唐山这块培育皮影戏的沃土,以弘扬皮影 详情>>

东升 皮影 剧团


洞头县越剧团

组建于1969年。原为洞头县文艺宣传队。1979年更名。正副团长陈后良、马海平、陈华绿。主要艺术人员有陈后良、汪国防、周桂生、宋丽萍、张雪萍、洪继云、金培珠、苏友林、马海平、魏淑芳、施玉凤、陈钦璋等。现已撤销。? 1956年上海少少越剧团支援浙江,落户洞头县,称洞头县少少越剧团,1959年并入温州市越剧团。 详情>>

洞头县 洞头 头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奉化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5年。曾名曙光越剧团,前身为1953年建立的红玉姐妹越剧团。正副团长有凌香娟、蒋红玉。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蒋红玉、徐玉凤、郑华玉、杨春光、王建华、董晓蕾、邬月星等。现已撤消。 详情>>

奉化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福建南安市高甲戏剧团

南安市高甲戏剧团是我市唯一的国办专业剧团,组建于1952年10月,现任团长吴燕华,建团以来,创作和演出了一批优秀剧目,1232000年2月被文部、人事部评为96—99年度“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该团现有排练厅、办公楼、宿舍楼等,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长期以来,剧团活跃在基层文化生活的第一线,成为农村文化宣传主力军。目前剧团演职人员50多人,年演出2百多场,在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发展旅游 详情>>

福建 南安市 南安 安市 高甲戏 高甲 甲戏 剧团


福建省莆田县莆仙戏剧团

福建省莆田县莆仙戏剧团成立于1972年11月,其前身为成立于1951年5月的莆田县实验、跃进等剧团,是古老剧种莆仙戏主要表演团体之一。剧团(包括前身)创作演出硕果累累,40多年来,相继创演了《三打王英》、《状元与乞丐》、《刘贺登基》、《葫芦湾》、《秋风辞》、《烛影摇红》、《涨潮》、《逃难记》、《风雪潼关》、《玉笛梅魂》、《藩国纪闻》等优秀剧目,获得近百个国家级及省级奖项,并曾三度进京演出。1959 详情>>

福建省 福建 建省 莆田县 莆田 田县 莆仙戏 莆仙 仙戏 剧团


福建省仙游县鲤声剧团

福建省仙游县鲤声剧团成立于1952年9月,是古老剧种莆仙戏的主要艺术表演团体之一。建团40多年来,剧团整理、改编、创作了许多优秀剧目,多次参加省、华东区和全国戏剧调演,荣获了剧本、演出、导演、音乐、舞美和演员等众多奖项。剧团曾四度晋京献演,获得巨大成功。1959年,晋京为国庆10周年献演了《团圆之后》,郭沫若、茅盾、周扬、梅兰芳等观看了演出,赞扬《团圆之后》是戏曲精品,后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成舞台艺 详情>>

福建省 福建 建省 仙游县 仙游 游县 鲤声 剧团


福清县闽剧团

前身是福清县和平闽剧团,成立于1951年9月,首演《棠棣之花》,影响较大。1951年10月中旬,赴平潭演出途中,遇到狂风恶浪,服装全部报废,靠租服装演出,剧团处境十分困难。福清县人民政府拨结经费五十万元(旧币),解决剧团的困难。1952年,闽剧老艺人余红惠来团,接着林翠惠、何赛卿、张秀珍、张秀英等人,也陆续加入剧团,演员阵容大为改观。1953年春节,剧团首次赴闽北演出,曾在建瓯县首演《棠棣之花》, 详情>>

福清 县闽 剧团


福州闽剧院红旗剧团

1958年4月成立,团址设福州市台江区瀛洲环河路。代表剧目有《珍珠塔》、《夫人城》、《负姑脱火》、《刘胡兰》等,曾赴广州、汕头演出。“文化大革命”期间解散。1984年,莆田地区文工团调归福州市,改名为福州市红旗闽剧团。1986年,福州闽剧院二团、红旗闽剧团合并,改名为福州闽剧院红旗剧团,团址设在台江区国货西路316号。代表剧目有《三宝太监》、《贻顺哥戴高帽》、《育龙篇》、《御前侍医》、《寇公寿》、 详情>>

福州 剧院 红旗 剧团


福州市芳华越剧团

1959年,尹桂芳率领芳华越剧团从上海来福州,改名福州市芳华越剧团,尹桂芳任团长,演出《屈原》、《武则天》、《金山战鼓》、《盘妻索妻》、《红楼梦》、《江姐》等。1963年归省属,改为福建省芳华越剧团。 详情>>

福州市 福州 州市 芳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福州市闽协剧团

1952年,陈啸高等组织福州市闽剧工作者协会,该协会成立闽协剧团。团址在鼓楼区仙塔街,后迁台江区田墩。1956年改称国营福州市闽协剧团。演出《廉吏风》、《相思树》、《梁山伯与祝英台》、《拜月亭》、《窦氏女》、《龙凤金耳扒》、《西山跨虎》、《红楼梦》和《御碑亭》等。 详情>>

福州市 福州 州市 闽协 剧团


福州市少数民族业余剧团

福州市少数民族业余剧团创建于1955年,由满人关佑民、章梅坡、杨硕平(女)、殷世镛和回民兰大铿、沙渭臣等发起。团址设在古仙桥珠妈庙,每夜集中练功排戏,自我娱乐,演出剧目有《辕门斩子》、《天霸拜山》、《坐宫》、《打渔杀家》、《金玉奴》、《柜中缘》、《挑女婿》、《花田错》和《宇宙锋》等。司乐殷世镛自制“打击乐台”,将板鼓、堂鼓、大锣、小锣、大钹、小钹、木鱼、弦管乐等分别上下左右安排于架上,演奏时坐在架 详情>>

福州市 福州 州市 少数民族 少数 数民 民族 业余 剧团


阜宁县淮剧团

阜宁县淮剧团的前身为艺工淮剧团,1954年11月改名为阜宁县淮剧团。主要演员有马惠珍、华良玉、华美琴等。1956年,以宝安淮剧团为基础,建成阜宁县淮剧二团。1960年后,两团时合时分,最盛时,演职员达108人。1960年,阜宁县淮剧团被评为省级先进集体,团长吕行代表剧团出席了江苏省文教群英会。历年来,阜宁县淮剧团创作、改编、整理演出了《旱地稻花香》、《换良种》、《范公堤》、《罗英访贤》等120余个 详情>>

阜宁县 阜宁 宁县 剧团


富平县阿宫腔剧团

富平县阿宫腔剧团,以演阿宫腔为主,兼演秦腔。其前身为1950年成立的富平县“民乐剧社”,负责人是土改工作队的周海峰,故群众称其为“海峰社”,主要配合宣传土改运动。1951年8月12日,根据县政府的决定,在民乐剧社的基础上,吸收了一些民间流散的艺人,成立了专业性质的富平县剧团,任命马亚时为团长,孙廷楹为副团长,并吸收男、女学员20余人。1958年,将地方剧种阿宫腔(皮影戏)搬上戏曲舞台,排演了《鸳鸯 详情>>

富平县 富平 平县 宫腔 剧团


富平县阿宫腔皮影剧团

富平县阿宫腔皮影剧团,其前身为“焕子娃皮影班”,该班系段天焕老艺人于1920年约富平的赵志奎、朱彦发,礼泉的安四、赵积福等人建立的。段为领班人,屡经坎坷,一直于渭北、关中东部各地乡村城镇坚持演出。1928年以后,饥谨、瘟疫相继而来,皮影戏班被迫解散。几年后,段天焕召集起旧班子在各地演出,勉强糊口。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由于拉夫派丁、苛捐杂税、敌机空袭,使广大农村一片慌乱萧条。西安及各县的大戏班纷纷四出 详情>>

富平县 富平 平县 宫腔 皮影 剧团


富平县剧团

阿宫腔剧团,兼演秦腔。1951年8月12日,在民乐剧团基础上扩建。1950年,土改工作队周海峰创建民乐剧团,被称“海峰社”。1951年秋,吸收部分民间演员,易名富平县剧团,集体所有制,主演秦腔。后改为富平县阿官腔剧团,马亚时任团长,孙廷楹任副团长。以权三民、傅新元、党智侠、惠珍珠等为骨干,除演秦腔传统戏外,还演出阿宫腔剧目。从新招学员中陆续培养出周正中、雷天民、王明德、高爱玲、党碧侠、惠存孝、李珍 详情>>

富平县 富平 平县 剧团


高陵县剧团

高陵县剧团成立于1952年。组建初因经费困难,租赁私人戏箱,借用业余剧团乐器,由外地聘请演员,同时招收第一期学生随团习艺,营业日振。50年代,上演剧目有《潘杨讼》《状元媒》《铡美案》《女巡案》《金碗钗》《百花诗》《白玉楼》《安安送米》等传统剧,以及《梁秋燕》《赤卫军》《长征》《血泪仇》《金泉烈火》《刘介梅》等现代剧。培养出王益民、杨通民、赵桂兰、王桂云、郝竹琴、张小凤等一批优秀演员。1964年,排 详情>>

高陵县 高陵 陵县 剧团


高瑾越剧团

由大陆科班出身的高瑾女士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香港创建。高女士于1966年底移居台湾后重建。上演过《梁祝》、《王魁负桂英》、《尤三姐》等戏。由于高瑾系上海名伶培养,她将解放后越剧新的表演艺术带到台湾舞台上,尤其是新的唱腔,迷醉了许多观众,赞高瑾越剧团是新的唱腔、新的越剧,连台湾京剧名伶郭小庄、曹复永等也赞叹不已。?1985年,高瑾移居加拿大,1992年返回台湾。她为了重振“高瑾越剧团”,邀小旦王文 详情>>

高瑾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宫内大臣剧团

宫内大臣剧团(LordChamberlain'sMen)是威廉·莎士比亚作为演员和剧作家的职业生涯中主要工作的剧团。1594年,剧团成立于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赞助人为第一代亨斯顿伯爵亨利·凯里,当时的宫内大臣,掌管了宫廷的娱乐。1596年,凯里逝世后,剧团由他的儿子第二代亨斯顿伯爵乔治·凯里赞助,这时剧团名称改为亨斯顿剧团,直到1597年乔治成为宫内大臣,剧团恢复原名。1603年剧团成为伦敦最 详情>>

宫内 大臣 剧团


光荣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51年7月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陈艳秋、袁兰芳、何明珠、张艳芳等四十九人。演传统戏和新戏,如《牛郎织女》、《海瑞》等,1959年改为青年越剧团;1960年并入上海越剧院。 详情>>

光荣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光艺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50年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王玉萍、徐艳琴、魏宝宝等四十六人。演传统戏与新戏。后与“天鹅”合并,为冶金部文工团越剧队。 详情>>

光艺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广播剧团

红莲我们是一个年轻、热情的剧团。带着共同的爱好与家一样的温暖期待您的加入。要求如下(恶搞版)你要想找一堆人八卦就别来了,你要只是想玩玩就别见了。总不在线的免谈,不耐pia的免谈(一遍就过得高手除外),省得咱们互相都会失望。广电总局之类的大媒体一般是不会在这里招人的,当然我也没做YY的梦。您要真是一独孤求败我也接不住,没期待您的声音像专业声优听一句就魂飞魄散。把握得住角色,普通话标准,对广播剧有热情 详情>>

广播 剧团


广东惠州市歌舞剧团

广东惠州市歌舞剧团是由原市实验剧团和市歌舞团合并重组的惠州市唯一的市级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年平均演出120多场。新组建的歌舞剧团拥有一批高素质的创作、编、导、演、舞美人才;拥有现代化的舞台灯光、音响设备;具备一支阵容整齐、艺术实力雄厚的演艺队伍;其中一些优秀演员是省、港地区十分熟悉的艺术家,在国家和省级艺术大赛中屡获大奖;几年来云集了一批毕业于各高等艺术院校高水平的电声乐手、民族乐手和一批优秀的舞蹈 详情>>

广东 惠州市 惠州 州市 歌舞 剧团


广东木偶剧团

广东木偶剧团成立于一九五六年四月。四十多年来创作和排演了老少咸宜,脍炙人口的神话、现代木偶剧与儿童木偶剧三百多个,其中《芙蓉仙子》于一九五七年与香港长城影业公司合作拍摄成彩色的木偶艺术电影片。《孙悟空三调芭蕉扇》一九五九年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获得优秀剧目奖;一九六O年代表中国赴罗马尼亚参加第二届国际傀儡艺术节获当届最高奖银奖质奖;《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神箭奇缘》、《木偶奇遇记》等剧目多次在省市 详情>>

广东 木偶 剧团


广东省揭西县潮剧团

释义历任团长现任团长释义揭阳这个家喻户晓的地方隐藏着一个令人感到陌生的县,那就是揭西!揭西潮剧团代表着揭西,曾经在潮剧界抢尽了风头,不幸的是十年的沦陷,揭西早已销声匿迹了。不管是曾经的繁荣再到后来的衰败,都是过去式!因为该团已经慢慢又走上轨道,揭西的戏也备受好评!就说今年在榕江剧院演出的大型古装潮剧《蒂女花》,崇祯皇帝败国后杀妻灭子的扣人心弦情节,长平公主落难时舞的长秀功也本戏的一大亮点。观看了这 详情>>

广东省 广东 东省 揭西县 揭西 西县 剧团


贵州省话剧团

贵州省话剧团(原属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文工团)成立于一九五六年五月二十三日。半个世纪来,剧团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创造演出了一批健康文明积极向上,有一定思想深度和艺术特色的剧目:《红管家》、《山寨人家》、《建设时期的游击队》、《通天关》、《云顶山》、《难忘的年代》、《四渡赤水》、《大雁南归》《鲁迅与瞿秋白》、《枪与镯》、《傩愿》、《小院春秋》、《母亲河》、《巧妇可为》、《托 详情>>

贵州省 贵州 州省 话剧团 话剧 剧团


国泰越剧团

国泰(卢湾)越剧团 1978年底,以原少壮越剧团为基础,吸收原春泥、出新、青山越剧团的部份人员筹建为卢湾区越剧演出队。1979年3月14日,建成卢湾(后改名国泰)越剧团,团址复兴中路535号。经济上自负盈亏。共有演职人员80人。张云霞任团长,范迪声、筱月英任副团长。主要演员有小生邵文娟、刘丽华,老生魏梅照、俞少鹏、小丑张小巧、单林英。主要业务人员有编剧张光楣、徐丽金、乐秀琴,导演贝凡、谢文芳,作曲 详情>>

国泰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海门县山歌剧团

1958年8月5日建立。前身是海门县文化馆辅导的中兴业余剧团。1957年中兴业余剧团上北京演出了《淘米记》,翌年,成立了专业的海门县山歌剧团。建团时,仅二十九人,首任指导员兼团长是陆秀章。建团后移植上演了《刘三姐》、《半把剪刀》等较有影响的剧目。1962年,《剧本》月刊发表了剧团创作的山歌小戏《采桃》。演出时誉满海门,成了《淘米记》的姊妹篇。此后,剧团根据山歌剧的特点,改编了《海滨歼敌记》、《长工 详情>>

海门县 海门 门县 山歌 剧团


海盐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1年,前身为1950年在上海组成的培德越艺社,曾称民乐越剧团。主要领导有陈钦、王岳萍、张子良、姜振庆。历年主要艺术人员有陈君敏、薛子文、钱向阳、方文魁、周曼英、唐庆林、蔡杏娟、俞宝珍、尉梅丽、莫凤霞、颜燕青、吕明等。现已撤销。 详情>>

海盐县 海盐 盐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

邯郸市平调落子剧团是一支表演平调落子的专业文艺团体,该团建国后多次进京演出,屡获殊荣。平调落子,又称武安平调与武安落子,是河北省邯郸市独一无二的的两个剧种,是邯郸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平调以表演朝代大戏为主,落子以表演家情小戏见长。平调落子起源于清代中叶,距今有200多年历史,流行于邯郸各地,平调由豫北一带流传的梆子戏演变而来,落子由武安一带民间所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平调传统剧目有200多出 详情>>

邯郸市 邯郸 郸市 平调 落子 剧团


杭州杭剧团

杭州杭剧团正式挂牌成立杭州最具本土特色的地方戏杭剧,在沉睡了40多年后终于获得新生。前天晚上,杭州杭剧团成立授牌仪式暨杭剧现代戏《母亲的泪》首演在红星剧院举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平发来贺信。市长蔡奇,市委副书记叶明为杭州杭剧团揭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致辞,副市长陈小平,市政协副主席赵光育和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天行等省有关部门领导出席成立仪式并观看演出。王国平在贺信中指出, 详情>>

杭州 剧团


杭州市话剧团

杭州话剧团初建于50年代,重建于1973年,二十几年来始终致力于话剧的创作、排练和演出,先后上演本团创编剧目有《秋瑾》、《西湖太守》、《生命的旅程》、《国之光荣》、《望君多珍重》、《生日》、《生命禁区》、《周恩来在杭州》等近二十部。排演和复演国内外优秀剧目《年青的一代》、《霓虹灯下的哨兵》、《雷雨》、《丹心谱》、《陈毅市长》、《风雨故人来》等30余部。多次获省、市调演演出奖及各项单项奖。话剧《生命 详情>>

杭州市 杭州 州市 话剧团 话剧 剧团


菏泽市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

菏泽市戏剧院山东梆子剧团的前身是菏泽市豫剧团,它源于1934年春由曹县艺人阎庆寺创办的柳河寺高调梆子科班。该科班艺人曾颠沛流离15年,几易班主,直到商丘解放后的1949年7月,方归商丘市文教科民教馆领导,命名为"新声剧社"。1950年2月归属曹县,改名"大众剧社"。1954年,易名“曹县豫剧二团”。1959年7月,划归菏泽专区。1970年,更名为“菏泽地区豫剧团”。2001年10月,菏泽市戏剧院成 详情>>

菏泽市 菏泽 泽市 戏剧院 戏剧 剧院 山东梆子 山东 东梆 梆子 剧团


菏泽市戏剧院枣梆剧团

菏泽市戏剧院枣梆剧团的前身是冀鲁豫二专区民生剧社,始建于1947年11月。1950年移交平原省菏泽专署领导,改名为"菏泽专署人民剧社二组"。1959年,菏泽、济宁两专区重新分划后,定名为"菏泽专区枣梆剧团"。1960年,以专区枣梆剧团为主,吸纳郓城县文娱剧社、梁山县晨光四团两个枣梆专业团体的部分演职员,组成"菏泽地方戏曲院枣梆剧团"。2001年,菏泽市枣梆剧团归属市戏剧院,更名为菏泽市戏剧院枣梆剧 详情>>

菏泽市 菏泽 泽市 戏剧院 戏剧 剧院 枣梆 剧团


和平越剧团

1951年10月成立。负责人为蒋文艳、沈金卿、张金花。主要演员有张金花、沈金卿、王金萍、筱龙娣。音美编导人员有陶贤、王一明、赵羽、张大森。全团49人。国营经济自负盈亏。1958年,和平与光荣越剧团合并,成立青年越剧团。1960年,划归上海越剧院。 详情>>

和平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合群越剧团

1949年5月成立,负责人为刘振麒、罗红亭。主要演员有刘振麒、张白玲、罗红亭、花月宝。全团39人。国营经济性质,自负盈亏,长期在福安游乐场演出。1972年解散。 详情>>

合群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河间南辛庄木偶剧团

沿京开路向南12里处有一村叫南辛庄,这个村为回、汉两族人和睦相处的典范,他们世代互帮互助,亲密无间,他们闲时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观看他们村的木偶戏。木偶戏又称“推戏”、“肘戏”,为河间的一个稀有剧种,在明代由河间的西九吉乡郭村传入南辛庄。当明万历年间木偶戏传入南辛庄时,只是由单人经营,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则改变了经营策略,开始集资兴办。木偶戏简便易唱,操作灵便,小人、小马、小刀枪演出起来能起到真杀 详情>>

河间 辛庄 木偶 剧团


洪洞县大槐树蒲剧团

洪洞县大槐树蒲剧团成立于一九五零年元月一日,至今已有五十二年的历史了。成立之初,名为洪洞县民声剧团,郑怀礼同志,担任洪洞剧团第一位党支部书记兼剧团团长。后经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任山西省省长王世美(洪洞杜戍人)提议并命名为洪洞县大槐树蒲团。洪洞县大槐树蒲剧团一成立,她就有可观的阵容,可以说人才云集,出类拔萃。她有名噪一时的著名演员:孙伯友、李宝兰、邢全珏、闫友发、奕铁成、乔祥辉、王元凯、娄来阳等,他 详情>>

洪洞县 洪洞 洞县 大槐树 大槐 槐树 剧团


红花越剧团

上海的越剧团体。1952年成立。集体所有制。演员有陈月莲、阮耀芳、周鸿芳、茹兰春等四十八人。演传统戏与新戏。1958年去宁夏回族自治区落户。 详情>>

红花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红星剧团

1945年9月在沪组成,演出于上海龙门大戏院。老板为刘香贤,小生尹桂芳挂头牌,花旦竺水招、老生徐天红并立二牌。演员有小丑丁兆丰,老旦吕云甫,二肩花旦金艳芳、戚雅仙,小生魏风娟、赵雅鳞等。剧务部成员有徐进、蓝明、白涛等。首演剧目为9月4日上演的《长相思》。之后,演出了《血洒孤城》、《两代儿女》等新戏。1946年1月21日,演毕封箱, 详情>>

红星 剧团


红星越剧团

1949年2月成立,由邬红卿、姜妙仙负责,主要演员有马云良、王素娟、方喜娟、陈巧珍全团三十余人,国营经济性质,自负盈亏。长期在大新游乐场演出。1958年,支援到青海柴达木。 详情>>

红星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湖屯业余剧团

湖屯位于山东省肥城市境内。建国后,农村业余剧团大量发展,湖屯业余剧团发展与此。1957年5月,湖屯业余剧团作为勤俭办文化的典型出席了全国群众文化工作会议,受到中央宣传部、文化部的奖励,并展览了他们自制的服装道具。 详情>>

湖屯 业余 剧团


沪东工人文化宫淮剧团

沪东工人文化宫淮剧团成立于1959年11月。1980年底重新建队,共有35人。先后演出了《三女抢板》、《探寒窑》等剧。由工人作家居有松创作的《新春新喜》和《母女心》,分别在1981年和1983年上海市工人戏剧观摩演出中,获得创作和演出奖。 详情>>

沪东 工人 文化宫 文化 化宫 剧团


户县人民剧团

1951年初,县政府对张世英等人经营的“英化剧社”进行改组、易名“宣化剧团”,性质属民办,由县文化馆指导。主要演员有曹韵卿、焦晓春、田艺勇、王景民、史凤琴、贾秀芳、贾正礼、赵定国、程振勤等人,演出《韩玉娘》《打虎计》《红楼梦》《天河配》《花亭会》《家庭痛史》等戏,轰动一时。1953年末至1954年初,剧团因管理不善等问题,演员一时星散,仅留曹韵卿、党喜民、袁彦民、程振勤等十数人和十多名学生,演出困 详情>>

户县 人民 剧团


华东理工大学校话剧团

剧团简介(基本性质剧团宗旨联系方式)组织架构(演员组(A.C.S)编剧组(W.F.S)导演组(K.D.D.)舞美组(A.D.S.)剧务组(S.D.T.)外联组(P.E.C))历任团长规章制度(外联剧务要员职能话剧团全员约法三章)历次演出剧团简介基本性质华东理工大学校话剧团(DramaTroupeofECUST)是华东理工大学三大艺术团之一。华理话剧团成立于2005年11月,隶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校团委 详情>>

华东理工大学 华东 东理 理工 工大 大学 话剧团 话剧 剧团


华阴剧团

眉户戏表演团体。1951年10月在艺光社基础上组建,名新中剧团,属集体所有制。嵇振民任团长、潘渊任秘书。主要演员有嵇振民、康顿易、贺银亮、袁鉴民、耿建民、姚裕国、夏景民、姚振华、张玉秦、张玉民、张秀芳、左艺国、吴艺文、王秀琴等。1958年由省文化局拨款,剧团招收学生五十名,成立训练班,经数年培训,培养出优秀演员张巧莲、杨云芳、杨桂芳、王月华、高立民、冯化民、王七火等,充实了剧团演员队伍。1956年 详情>>

华阴 剧团


淮安市淮剧团

淮安市淮剧团,原名淮阴市淮剧团,成立一九五五年,她的前身是清江市淮剧团,是西路淮剧代表团体。单位建制科级,隶属淮安市文化局,事业单位。2004年元月被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多年来,剧团始终坚持文艺“二为”方向,认真贯彻“双百”方针,扎根江淮平原,长期活跃在江、沪、皖的广大城乡。建团以来,剧团先后排演了百余部剧目,多次在省以上获多项大奖,受到专家的肯定和观众的好评。在狠抓剧目的同时剧团始终不忘加强演职 详情>>

淮安市 淮安 安市 剧团


黄山市歌舞剧团

黄山市歌舞剧团是在黄山市艺术团、黄山市京徽剧团两团基础上新组建的黄山市惟一的国办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她以服务于黄山国际旅游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为宗旨,不断推出以歌舞为主、兼顾京剧、徽剧、黄梅戏等艺术形式,具有黄山特色的文艺节目,在全省独树一帜。黄山市歌舞剧团2004年正式挂牌成立,同年成功创作民俗舞蹈《徽州板凳龙》和大型戏曲节目《徽班进京》参加第 详情>>

黄山市 黄山 山市 歌舞 剧团


黄岩县越剧团

前身为1950年建立的大溪舞台,1951年改称黄岩新民越剧团,归黄岩县领导后曾称黄岩人民越剧团。主要领导有赖筱兰、施雪娟、舒海棠、符正卫等。主要艺术人员有钱松琴、赖筱兰、筱秀贞、张雪萍、冯国英、林绍妹、施伯凤、张志远、高友娟等。其中花旦舒锦霞于1988年调进浙江越剧团。已撤销。?? 详情>>

黄岩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火把剧团

基本资料剧情简介基本资料导演:徐辛制片国家/地区:中国大陆又名:TorchTroupes剧情简介“火把剧团”的称呼来自于文革期间,当时传统的川剧剧目在公共演出场所被禁,但偏远的农村却在私下演出,因常在夜间,需用火把照明,渐渐有此称呼。2001年,成都的6个国家川剧团合并为一个剧团,除了出国演出外,在成都已经基本没有演出了。而更多的地方小型川剧团均遭解散。现在的“火把剧团”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 详情>>

火把 剧团


济宁市京剧团

济宁市京剧团成立于1961年,1961年1月邹县京剧团调归济宁市,经整顿后,分别自山东京剧一、二团及惠民京剧团调来各行当演员10余人,同时聘请了著名演员陈锦章、孔婉华、梁忆梅,组成了济宁市京剧团,全团演职员共80余人。1962年被批准为地方国营剧团。主要上演剧目有《群英会》、《失空斩》、《追韩信》、《四进士》、《锁麟囊》、《打銮驾》、《铡美案》、《凤还巢》、《摘星楼》等。现代戏有《芦荡火种》、《南 详情>>

济宁市 济宁 宁市 京剧团 京剧 剧团


嘉善县越剧团

组建于1955年。由新艺、五星两个越剧团合并而成,曾称光明越剧团。历年主要领导有励鹏飞、曲世惠、叶仲青。主要艺术人员有章爱华、潘碧虹、俞玉梅、励鹏飞、侯芳奎、徐金宝、张惠明、王跃庭、高遂等。现已撤销。 详情>>

嘉善县 嘉善 善县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

嘉祥县山东梆子剧团,成立于1950年,山东梆子著名演员姚月芝带领一干人从金乡县来到嘉祥,与当地的几个戏班合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县办的山东梆子剧团,演员近60人,上演的《对花枪》、《麻疯女》等引起了轰动,姚月芝主工青衣,唱腔优美独特,吐字清晰真切,表演入情入理,做戏声情并茂,在山东、江苏、河南、河北、安徽一代享有盛名。她在潜心研究山东梆子演唱技巧的同时,涉足豫剧、河北梆子等多个剧种,博采众长,富于创 详情>>

嘉祥县 嘉祥 祥县 山东梆子 山东 东梆 梆子 剧团


嘉兴地区越剧团艺术训练班

创办于1981年9月,班址设在湖州市。负责人为顾锡东、邢竹琴、查康国。招收了39名学员(其中演奏员7人),拟订了“开门办学,出门求艺,以戏带功,以功促戏”的教学方针。由陈少芳、陈少卿、邢竹琴等七名教师授课,以《楼台会》、《哭灵》等12出传统折子戏为基本教材。剧作家顾锡东特为这个班创作了有六对小生、花旦,两对老生、老旦的群戏《五女拜寿》和《三弟审兄》,作为训练班的教学实践剧目。于1982年春节在湖州 详情>>

嘉兴 地区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艺术 训练班 训练 练班


建阳市越剧团

福建文艺团队。原名星光越剧团。1952年归属建阳专署领导。1956年改名南平专区越剧团。1958年下放建阳县,改名建阳县越剧团,1970年撤销。1979年1月恢复建制,1984年秋,出席文化部全国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座谈会。剧目有传统戏《梁祝》、《白蛇传》、《三看御妹》、《胭脂》、《盘夫索夫》等,新编历史剧《宋慈》、《阳安都尉》,现代戏《红旗村》、《九命沉冤》、《南海长城》、《江姐》等,主要演员有 详情>>

建阳市 建阳 阳市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建瓯县京剧团

福建文艺团队。1949年,一些上海等地来的艺人自行组成“大众京剧团”在建瓯演出,1950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286团接收,1951年改为民间职业剧团,更名工人京剧团。是年底,又改名建阳专区京剧团,归建阳专署领导。1956年,建阳、南平专区合并,更名为南平专区第二京剧团。1958年下放建瓯,改称建瓯县京剧团。剧目有传统京剧及现代戏《闽北游击队》、《沧桑亭》、《党的女儿》、《园丁之歌》等。1970年撤销 详情>>

建瓯 京剧团 京剧 剧团


江苏省淮海剧团

省淮海剧团的前身是淮阴专区大众淮海剧团。民国37年(1948年),以革命战争年代的淮海区第三中心县委大众淮海剧团和沭阳县艺人小组部分艺人组建而成。这支土生土长的戏曲队伍,在战争年月肩背步枪,手提三弦,深入前沿阵地,鼓舞军民斗志,大量编演现代戏,如《劝子参军》、《小板凳》、《三星落》、《大后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编演现代戏,如《莫落跑》、《两好合一好》、《害人的西乾道》等。1954年,整 详情>>

江苏省 江苏 苏省 淮海 剧团


江苏省青年扬剧团

建于1959年1月30日,由江苏省扬剧团、南京市扬剧团的部分青年演员组成。为全民所有制。属南京市文化局领导。团长陶影,指导员周惠生。剧团的业务组由新文艺工作者和老艺人组成,负责编剧、导演、音乐设计、美术设计、武功教练等,乐队以南京市扬剧团的乐队为基础,吸收少数其他人员。建团初期,南京市文化局决定暂时不对外公演,制定“扎根补课、再严十分”的艺术培训方针。学习扬州清曲及扬剧曲调和昆曲折子戏,为演员的唱 详情>>

江苏省 江苏 苏省 青年 剧团


江苏省演艺集团木偶剧团

江苏省演艺集团木偶剧团创建于2002年,隶属于国内最大的综合性艺术团体——江苏省演艺集团,也是江苏省唯一的省属木偶文艺专业表演团体。该团以求实创新、超常发展为方针,以市场为参照系,以出名角、精品为目标,以开拓国内外演出市场为已任。团长由国际木偶联合会会员、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文华奖、金狮奖、文化遗产日奖获得者,第五届中国剧协理事,第十一届文华奖评委 详情>>

江苏省 江苏 苏省 演艺 集团 木偶 剧团


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

江苏省演艺集团锡剧团是锡剧代表性剧团,成立于1953年。五十多年来,创作演出了二百多个剧目,其中《双推磨》、《珍珠塔》、《庵堂相会》、《拨兰花》、《红楼梦》、《双珠凤》、《三看御妹》、《救风尘》、《玲珑女》、《玉蜻蜓》、《寻儿记》、《风流状元》、《狮子楼》等传统剧目,以及《走上新路》、《红色的种子》、《海岛女民兵》、《沙家浜》、《红色恋人》、《桃花村》等现代戏,在全国有广泛影响。剧团不仅拥有姚澄、 详情>>

江苏省 江苏 苏省 演艺 集团 剧团


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

江苏省扬剧团于1953年经文化部批准正式成立(现为江苏省演艺集团扬剧团)。作为代表剧种水平的省级院团,从建团起便集中了一批在扬剧界久负盛名的艺术家,形成了以高(秀英)、华(素琴)两大流派为主,各流派兼容并蓄的艺术团体。数十年来既涌现出李明英、朱余兰、吴惠明、杨国柱、徐秀芳(第十九届梅花奖获得者)、侯长荣、缪勇、袁晓君等一批著名演员,同时又培育了李霞、熊小萍、杨勇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剧团经过近六十年 详情>>

江苏省 江苏 苏省 演艺 集团 剧团


江阴市锡剧团

江阴市锡剧团成立于1956年,不断充实新生力量,保持整齐的演出阵营,坚持创作演出,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新剧目,屡获好评。《阿二接妻》、《阿二骂钱》、《鸡笼风波》、《寂寞红豆魂》、《天涯情仇》、《双碑记》、《大桥情》等参加全国、江苏省艺术节,锡剧节、戏剧节多次获奖。《大桥情》参加中国上海首届国际艺术节和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展演。《红豆魂》拍摄成戏曲电视艺术片,荣获"第四届全国戏曲电视艺术片二等奖"。 详情>>

江阴市 江阴 阴市 剧团


胶东孩子剧团

【胶东孩子剧团】1940年春,在招远县以胶东青联少先队为基础成立了胶东孩子剧团,王顾明任团长。胶东孩子剧团成立后,深入胶东各地演剧、教唱革命歌曲,对鼓舞抗日军民坚持斗争起到了很大作用。1942年初,该剧团改编为大众剧团。 详情>>

胶东 孩子 剧团


金坛锡剧团

金坛市锡剧团是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县级地方剧团,有一些保留剧目和尖子演员,曾在当地及周边地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但在很长一度时期内,被臃肿的队伍、老套的运转模式等压得举步维艰。为了不再走膨胀———精简———再膨胀———再精简的老路子,近年来,该剧团尝试资源重组和市场化运作的办法,着力于改变旧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逐步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改革。一、突破原剧团编制性质,改革人员管理体制,实行剧 详情>>

金坛 剧团


精华越剧团

上海越剧团体。五十年代初成立。集体所有制,全团约三十人。1956年去浙江象山县落户。 详情>>

精华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景宁县越剧团

景宁县越剧团,组建于1957年。原称杭州工农越剧团,去景宁县落户后为景宁县越剧团。后又改为丽水县越剧二团。1962年归云和县领导而定名。先后主要领导有尹思忠、陈碎兰、许佩玉、孙亮等。主要艺术人员有张艳芳、李文英、金雅红、许佩玉、王彩苗、金妙花、林桂、钱丽文等。1983年演出《慈母泪》在省戏剧节获剧本奖。1987年演出《水月庵韵事》在省戏剧节获剧本二等奖。已撤销。??? 详情>>

景宁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靖江市锡剧团

靖江市锡剧团是靖江地区唯一的专业演出团体。现有在职人员60余人。其中专业演员30人“专职舞蹈演员16人”;乐器演奏人员14人;舞美,灯光,音响等舞台操作人员10人,演员平均年龄25岁。近年来,剧团每年演出150余场,其中歌舞演出100余场。剧团排演的表演唱《送亲情》荣获中国人口文化奖金奖;《荡船湖》荣获中国首届农民艺术节一等奖和江苏五星工程奖一等奖。剧团现储备有大型古装戏6台:前,后《珍珠塔》《春 详情>>

靖江市 靖江 江市 剧团


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

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始建于1954年,其前身是清代时期建立的“大姚班”。由于战乱频繁,大姚班在20世纪40年代初衰落,艺人流散各地。新中国成立后,巨野县人委召集大姚班传人于衍寅、刘云亭、时维先、张文斋、谢明贵、孟兆山等组成"大众剧社",后改名为"大众剧团",1954年正式命名为“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巨野县山东梆子剧团的代表剧目有传统戏《闯幽州》、《千里驹》、《牧羊卷》、《老羊山》、《贺后骂殿》、 详情>>

巨野县 巨野 野县 山东梆子 山东 东梆 梆子 剧团


凯歌越剧团

1952年组建。阵容大多是原“虎风”的成员。有小生朱凤卿,小旦徐艳琴、吴菊英、陈兰芳,老生宋天飞,小丑东方珠等为“台柱”,并特邀随丈夫到台的花衫鼻祖、“三花”之魁施银花挂帅,演出于台北、基隆等地。?他们上演的传统老戏《二度梅》、《方玉娘》、《双珠凤》、《珍珠塔》、《龙凤锁》、《碧玉簪》等,均是施银花的拿手杰作,深受观众好评。许多在大陆时未曾看到施银花演出的赴台观众有幸欣赏到她的精湛表演。该团上演的 详情>>

凯歌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莱茵歌剧团

莱茵歌剧团,成立于1972—1973年。是仅次于巴黎歌剧院的法国第二大歌剧团组织。它把尤马尔和麦次两个城市配合起来,用于推广歌剧和音乐的发展,这种做法,和德国的“莱茵歌剧团”(杜塞道夫和杜易斯堡)相似。也就是说,位于阿尔沙斯的两大都市歌剧团,拥有两个乐团(史特拉斯堡爱乐乐团和麦次管弦乐团),两个合唱团、一个芭蕾舞团(大本营在麦次)、一个歌剧研究所(在:尤马尔),这些就是他们所共有的团体。现在这个莱 详情>>

莱茵 歌剧团 歌剧 剧团


丽水地区越剧团

前身是1970年建立的丽水地区文工团。曾演过歌舞、话剧、京剧、歌剧等,也演过越剧。由于群众喜爱越剧,至1979年地区文化局决定该团专演越剧。当年秋季,浙江省文化局将省艺术学校越剧班一部分男女毕业生分配给该地区。地区文化局又从丽水等县抽调了部分越剧艺术骨干进团,从此定名为丽水地区越剧团。曾先后排演《谢瑶环》、《西厢记》、《蝴蝶杯》、《情探》、《双凤冤》、《狸猫换太子》、《血溅玄武门》、《巾帼奇男》、 详情>>

丽水地区 丽水 水地 地区 越剧团 越剧 剧团


辽宁朝阳市话剧团

剧团简介主要奖项剧团简介辽宁朝阳市话剧团成立于1978年11月8日。至2008年成立30周年间,话剧团自己创作并演出剧目46部,累计演出6000余场次。话剧《欧娜尼》《会首》《烧锅屯》《人在险峰》《家园》《凌河影人》等剧目分别在东北话剧节、省艺术节上获奖,其中有多台剧目获省”五个一工程奖“,《烧锅屯》获得文化新剧目奖,《凌河影人》获得了中国第七届艺术节文华大奖,并入选国家十大舞台精品工程。30年中 详情>>

辽宁 朝阳市 朝阳 阳市 话剧团 话剧 剧团


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

临汾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自成立以来出人出戏,硕果累累,成绩突出,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产生了较大影响。早在2000年,临汾蒲剧院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危机中求生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做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创办临汾艺校蒲剧院定向班,整体培养蒲剧人才梯队。在这片沃土上,一批蒲剧新秀脱颖而出,先后有14名定向班学员在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评比中获“小梅花”奖。临汾共有24朵小梅花,被中国剧协授予“梅花之 详情>>

临汾 剧院 梅花 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