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国地”查询结果

“国地”查询结果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2002年中国地区扩展投入产出表:编制与应用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基本信息作者:李善同编丛书名: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ISBN:9787505896581出版时间:2010-08-01版 次:1页 数:177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经济>中国经济内容简介投入产出表是全面而系统地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在生产过程中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经济技术联系的重要数据基础。从1987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行全国投入产出 详情>>

2002 中国地区 中国 国地 地区 扩展 投入产出 投入 入产 产出 编制 应用


2007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信息作 者:中国地质科学院编编丛书名:出版社:地质出版社ISBN:9787116059597出版时间:2009-02-01版 次:1页 数:113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科学与自然>地质学内容简介《2007中国地质科学院年报》客观记录了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度的主要工作进展、重大科研成果、重要科技活动和机构变革。展示了中国地质科学院杰出科技人才、 详情>>

2007 中国地质科学院 中国 国地 地质 质科 科学 学院 年报


2011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信息作 者:地质出版社编丛书名:出版社:地质出版社ISBN:9787116063242出版时间:2011-01-01版 次:1页 数:1装 帧:平装开本:2开所属分类:图书>地图>教学参考地图内容简介《2011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学生版)》简要的介绍了世界及中国的各个地方,让你可以更快的找到自己想找的地方,而且携带方便 详情>>

2011 中国地图 中国 国地 地图 世界地图 世界 界地 地图


迪啵儿儿童地图:我的中国地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信息作 者:迪啵儿儿童趣味地图班编丛书名: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ISBN:9787500084594出版时间:2011-01-01版 次:1页数:装 帧:平装开 本:2开所属分类:图书>地图>儿童地图图书>少儿>科普/百科内容简介通过多个不同形式的地图,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中国的基本国情,包括自然地理、行政区划、各省特色、风景名胜等。内容广泛,文字生动 详情>>

迪啵 啵儿 儿童 地图 我的 中国地图 中国 国地 地图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简要概况学科前沿研究重点学术支撑简要概况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中国地质大学,实验室紧紧围绕国家矿产资源战略目标和国际重大地学前沿科学问题,开展以矿产资源为核心的跨学科的系统科学探索。她充分发挥中国地质大学地学多学科交叉优势,依托4个国家重点学科,整合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所属6个部级重点实验室[注]的相关优质资源组建而成。学科前沿现有矿产资源的保有储量和持续供应能力不足,将严重制约我国国 详情>>

地质 过程 矿产资源 矿产 产资 资源 国家 重点 实验室 实验 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 国地 地质 质大 大学


国地公寓

楼盘概述基本信息周边配套楼盘概述国地公寓地处塘桥,坐享周边成熟的生活设施,交通便捷。房型设计多样,物有所值。小区设施不多,好在周边环境可加以弥补。基本信息地址 浦东南路2244弄 总建筑面积 4000平方米板块区域 浦东塘桥 容积率 2物业类型 公寓 停车位 暂无资料物业管理费 0.6元/平方米/月 竣工日期 1999年开发商 花腾置业 绿化率 33%周边配套学校:浦东南路小学、冰厂田世纪幼儿园、 详情>>

国地 公寓


教学磁帖:中国地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信息作 者:中国地图出版社编丛书名: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ISBN:9787503154379出版时间:2010-07-01版 次:1页 数:2装 帧:平装开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地图>教学参考地图内容简介让小朋友在游戏中了解和学习事物的各种特征、事物与环境的关系、局部与整体的关联等。训练儿童动手动脑,培养手、眼、脑的协调性。有利于小朋友开拓视野,提高学习兴趣。 详情>>

教学 磁帖 中国地图 中国 国地 地图


教育部关于公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75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的通知

教高函[2006]9号2005年,我部组织专家组对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75所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了评估。根据专家组的考察评估意见和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的审议意见,经认真研究确定: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中国民用航空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河北农业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 详情>>

教育部 教育 育部 关于 公布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 国地 地质 质大 大学 北京 75 普通 高等学校 高等 等学 学校 本科 教学工作 教学 学工 工作 水平 评估 结论 通知


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基本信息作者:敖荣军著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ISBN:9787500465669出版时间:2008-01-01版 次:1页 数:290装 帧:平装开 本:32开所属分类:图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内容简介《劳动力流动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利用经济学相关理论、方法和模型,分析了自1990年以来中国省际劳动力流动的动力机制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差距效应,检验了省际劳动力流动对中国地区增长趋同的影 详情>>

劳动力 劳动 动力 流动 中国地区 中国 国地 地区 经济 差距


励精图治五十秋——中国地质大学简史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题词者名单目录基本信息书名:励精图治五十秋——中国地质大学简史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校史编撰委员会主编:赵鹏大副主编:殷鸿福吴淦国赵克让出版: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书号:ISBN7-5625-1712-6题写书名:欧阳中石字数:640千字彩图:160印数:5000册出版时间:2002年10月内容简介本书由照片、文字叙述及图表三部分构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了中国地质大学1952年建立以来走 详情>>

励精图治 励精 精图 图治 五十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 国地 地质 质大 大学 简史


立体六面智力拼图:中国地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信息书名:立体六面智力拼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第1版(2012年1月1日)平装:1页读者对象:3-6岁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isbn:9787503159923条形码:9787503159923商品尺寸:25x17.2x4.2cm商品重量:259g品牌:中国地图出版社发行部内容简介《立体六面?智力拼图?中国地图》能启发想象开发右脑,从实物到图形,平面多角度拼 详情>>

立体 六面 智力 拼图 中国地图 中国 国地 地图


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图书目录图书信息书名: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作 者:彭国华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09月ISBN:9787505885400开本:16开定价:15.00元内容简介开放改革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速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与此相伴随的是我国大陆地区之间的差距也随之扩大。《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研究了1982年以来我国地区经济差 详情>>

要素 生产率 生产 产率 中国地区 中国 国地 地区 经济 差距


山花烂漫——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事迹选编(第二集)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基本信息书名:山花烂漫——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事迹选编(第二集)作者:中国地质大学校友会主编:刘锐出版: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书号:ISBN978-7-5625-2213-3字数:300千字页数:169+6(彩色插页)开本:16印数:3000册出版时间:2007年10月书名题写:温家宝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壮心不已谱华章、奋力攀登寓乐于思、人生坐标在地球深部、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俯首甘为孺子 详情>>

山花 烂漫 中国地质大学 中国 国地 地质 质大 大学 校友 事迹 选编 第二集 第二 二集


国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信息作 者:沙安文,沈春丽,邹恒甫编丛书名:出版社: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057569出版时间:2006-08-01版 次:1页 数:401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经济>中国经济内容简介《中国地区差异的经济分析》是世界银行工作人员的成果,其中的看法未必反映执行董事会或他们所代表的国家的观点。世界银行不保证书中数据准确无误,并对任何人引用 详情>>

中国地区 中国 国地 地区 差异 经济分析 经济 济分 分析


国地区产业转移

书名:中国地区产业转移图书编号:1792417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定价:20.0ISBN:780730205作者:俞国琴出版日期:2006-09-01版次:1开本:大32开简介: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描述与分析了我国地区产业结构关系的各种表现影响,并运用产业转移理论探讨了我国地区产业迁移问题,分阶段理清我国地区产业转移中合作的发生与发展线索,同时还对国内外有关产业转理论的研究历史与现状作了较系统的总结。 详情>>

中国地区 中国 国地 地区 产业 转移


国地区间财政均等化问题研究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基本信息出版社:人民出版社;第1版(2011年7月1日)平装:277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16ISBN:9787010099552内容简介《中国地区间财政均等化问题研究》内容简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成为当今重要的国家政策,而财政均等化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力保证。因此,研究地区间财政不均等的现状和成因,建立健全地区间财政均等化机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书系统研究 详情>>

中国地区 中国 国地 地区 财政 均等化 均等 等化 问题 研究


国地区教育发展报告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信息作 者:王善迈,袁连生编丛书名: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ISBN:9787303121434出版时间:2011-04-01版 次:1页 数:218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教育与考试>教学理论内容简介《中国地区教育发展报告》作者王善迈、袁连生设计的教育发展指数由教育机会、教育成果、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4个维度构成,包含了教育发展最核心的内容。《 详情>>

中国地区 中国 国地 地区 教育发展 教育 育发 发展 报告


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

内容提要编辑推荐目录作者:刘煜辉 主编ISBN:10位[7504945536]13位[9787504945532]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日期:2007年定价:¥46.00元内容提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风险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是,金融风险的成因并不限于金融部门自身,更不容忽视的是金融部门经营环境的影响。本书借用金融生态的概念,为读者理解金融体系的运行及其同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彼此 详情>>

中国地区 中国 国地 地区 金融 生态环境 生态 态环 环境 评价


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8-2009)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图书信息书名: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8-2009)作 者:李扬,张涛出版社: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5-1ISBN:9787504950628开本:16开定价:30.00元内容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第三次发布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报告。此次发布的报告专注于探讨地区金融风险差异对信贷资金流向的影响,并深入分析政府主导下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所面临的外部 详情>>

中国地区 中国 国地 地区 金融 生态环境 生态 态环 环境 评价 2008 2009


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基本信息作者:刘江编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9787109085008出版时间:2003-09-01版 次:1页 数:767装 帧:精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其它分类内容简介《中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旨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评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和方针的实施效果,分析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态势和影响 详情>>

中国地区 中国 国地 地区 经济发展 经济 济发 发展 战略 研究


国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信息作 者:王梦奎,李善同著丛书名:出版社:商务印书馆ISBN:9787100031943出版时间:2000-01-01版 次:1页 数:293装 帧:平装开 本:大32开所属分类:图书>经济>中国经济内容简介关于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的研究课题,是我在国务院研究室工作期间,1994年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的项目。从1995年到1997年,组织国务院研究室以及高等学 详情>>

中国地区 中国 国地 地区 社会 经济发展 经济 济发 发展 平衡 问题 研究


国地震局“十一五”期间防震减灾政策研究重点

中国地震局“十一五”期间防震减灾政策研究重点(2006年10月16日)一、今后一个时期总体思路防震减灾政策研究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推动事业发展为准则,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推进新时期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这一主题,坚持“四个面向”,把服务决策作为防震减灾政策研究的根本要求,把解决难题作为防震减灾政策研究的主攻方向,把应用实践作为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十一五 十一 一五 期间 防震减灾 防震 震减 减灾 政策 研究 重点


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程测试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工程测试研究中心具有极强的技术实力和资质,项目领域:工程场址地震安全性评价,甲级资质,自1982年以来,承担国家重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近50项,涉及领域包括:矿山、能源、水利、水电、公路、铁路、桥涵、核电站、输油、气管线、城市建设规划等工程建设的各个方面。工作内容包括:地震基本烈度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地小区划和核电站场址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岩土工程测试:地基动力特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壳 应力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工程 测试 研究中心 研究 究中 中心


国地震局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E-研究院

中国地震局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E-研究院是中国地震局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强势互联网络,有效整合相关各方研究力量,推动地学研究全方位发展,极具管理特质和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机构。E-研究院以服务社会减灾、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为宗旨,以培养造就地学领域尖端人才为己任,以国家重点项目和重大课题为突破口,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E研究院院长,具体指导各项目的实施。各项目细分为地球、地质、大地测量和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壳 运动 监测 工程 研究中心 研究 究中 中心 研究院 研究 究院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测深方法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测深方法研究室是以人工地震测深和流动地震台网工作设计、数据采集、资料处理与解释、方法研究为主的研究部门。研究室成立于1987年,先后使用过“地震测深研究室”和“地震方法研究室”的名称。由于成绩突出,研究室在2000年被人事部、中国地震局授予“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人员组成现有人员共7人。其中研究员1人,高级工程师4人。3人具有硕士学位,在职博士生、硕士生各1人。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勘探 中心 测深 方法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地震监测预报与抗震防灾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地震监测预报与抗震防灾研究室,现有人员10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4人,助理工程师1人,技术员1人。研究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立足重力、研究异常、监测预报、开拓创新主要研究方向和任务是:①流动重力监测与中长期地震预测;②重力异常机理的研究;③拥有流动重力监测网:冀鲁豫流动重力监测网(41个测点、45个测段);山西流动重力监测网(80个测点、90个测段);内蒙流动重力监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勘探 中心 地震监测 地震 震监 监测 预报 抗震 防灾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电子技术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电子技术研究室,它的主要任务是为物探中心所从事的防震减灾事业提供先进的地球物理仪器及野外探测服务。也就是说其主要工作包括四方面:一、不断开发并生产先进的地球物理仪器以满足物探中心的防震减灾科学研究事业对地球物理仪器设备需求。二、管理好已有仪器设备为物探中心或者兄弟单位的有关探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三、下属的振动实验室承担着物探中心和社会上其它单位的振动传感器的计量标定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勘探 中心 电子技术 电子 子技 技术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工程地震与工程物探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工程地震与工程物探研究室主要业务浅层地震勘探、深地震反射勘探,工程与水文地球物理探测、工程场地构造稳定性分析研究、重大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等。人员结构研究室现有技术人员3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3人,工程师10人,助理工程师和其它工程技术人员12人。技术装备拥有法国产408UL地震仪、美国产StrataViewNZ地震仪、德国产SUMMIT地震仪、美国产SIR-2地质雷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勘探 中心 工程 地震 工程 物探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监测预报与抗震防灾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监测预报与抗震防灾研究室主要业务浅层地震勘探、深地震反射勘探,工程与水文地球物理探测、工程场地构造稳定性分析研究、重大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等。人员结构研究室现有技术人员3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3人,工程师10人,助理工程师和其它工程技术人员12人。技术装备拥有法国产408UL地震仪、美国产StrataViewNZ地震仪、德国产SUMMIT地震仪、美国产SIR-2地质雷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勘探 中心 监测 预报 抗震 防灾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综合地球物理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综合地球物理研究室概况人员组成:综合地球物理研究室(第十研究室)现有科研人员九人,其中高级工程师七人,初级职称2人;具有博士学位一人,在职博士2人,硕士2人。研究方向:以地震、综合地球物理方法为主要手段,研究从地表沉积、结晶基底到地壳深部、壳幔过渡、Moho埋深和上地幔等区域结构构造及与其相关的地球动力学过程。研究的主要领域包括:地壳上地幔顶部的深地震测深观测系统的设计、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勘探 中心 综合 地球 物理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学与震磁电关系研究室

基本概况研究方向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磁学与震磁电关系研究室开展地磁学和空间物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开展震磁电关系和地磁观测技术研究;研究地球基本磁场、变化磁场及相关空间物理现象、地球内部电性结构和磁性结构,为空间天气灾害和地震发生机理研究与预测提供理论依据;承担国家地磁台网中心的建设及全国地磁台站与流动磁测技术管理工作。研究方向1、地球磁场与空间物理研究2、流动地磁观测与地磁图编制3、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磁 学与 与震 磁电 关系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内部物理学与深部孕震环境研究室

基本概况研究方向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内部物理学与深部孕震环境研究室开展地球内部物理学应用基础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利用现代地球物理探测方法探测深部孕震环境,研究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及深浅部的构造关系;开展与大陆动力学问题有关的地球深部结构研究;开展火山内部物理与火山地震学研究;研究城市地震活断层探测理论与技术,为城市减灾提供技术支持。研究方向1、地球动力学研究2、强震的深部孕震环境研究3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球 内部 物理学 物理 理学 深部 孕震 环境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观测技术研究室

基本概况研究方向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观测技术研究室开展地球物理观测综合技术研究;在跟踪现代计算机、传感器、信息处理等前沿技术基础上,研发新的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观测技术;开展强地震、强震动、地磁、地震预警和应急等专业化地震仪器研制、检测、标定和应用究。研究方向1、宽频带地震观测技术研究2、深井及海洋地震观测技术研究3、地震预警技术研究4、强震动观测技术研究5、地磁观测技术研究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球 物理 观测 技术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数据分析与地球物理计算技术研究室

基本概况主要任务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数据分析与地球物理计算技术研究室地震数据分析与地球物理计算中心的发展方向是集中强化研究所的技术支撑条件建设,协调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能力,开展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服务。主要任务1.推进“地震仿真网格”的研究和应用,并在其基础上开展震情跟踪和科技创新工作;2.完成“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要求的“地球物理研究所信息服务部”和“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备份中心”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震 数据分析 数据 据分 分析 地球 物理 计算 技术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震学与城市减灾(地震社会学)研究室

基本概况研究方向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工程地震学与城市减灾(地震社会学)研究室开展工程与城市防震减灾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展地震区划理论研究,编制地震区划图;开展强震观测、震害调查场地勘测与工程结构测试与分析;开展城市灾害预警和减灾技术、地震紧急救援技术与方法研究;开展地震社会学以及地震标准化理论与应用理论研究。研究方向1、地震区划方法与基础研究2、工程中的地震地质、地震活动性问题研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工程 地震学 地震 震学 城市 减灾 地震 社会学 社会 会学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全球地震活动与核查技术研究室

基本概况研究方向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全球地震活动与核查技术研究室以地震学、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利用全球地震台网(GSN)、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国际监测系统(IMS),开展全球地震学和地震核查的理论与技术研究。承担中国数字地震台(CDSN)、中法合作GEOSCOPE项目、中韩合作地震台网和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组织国际监测系统的管理与运行维护,以及国际资料交换任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全球 地震 活动 核查 技术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实时地震学与地震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室

基本概况研究方向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实时地震学与地震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室承担北京数字地震台网的运行和管理任务;负责研究所地震预报推进组和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科学考察应急工作队地震组工作;开展实时地震学和新参数地震目录的编制研究;开展地震台网、台阵观测技术和方法研究;以地震学为主要手段,并注重与其它学科的结合,在首都圈和其它强震危险区地震观测的基础上,开展地震发生机理和地震预测研究与实践工作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实时 地震学 地震 震学 地震监测 地震 震监 监测 预报 技术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地球物理研究室

基本概况学科建设研究方向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实验地球物理研究室成立于1972年,2003年进行了整合,成立了综合地球物理实验室。实验室是在傅承义院士领导下建立起来的,陈颙院士曾长期在本实验室工作。多年来,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在地震科学和地球物理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科建设目前实验室有以下八部分组成:主动探测实验室、震源物理实验室、地震电磁实验室、零磁空间实验室、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实验 地球 物理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数字地震学与震源物理研究室

基本概况研究方向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数字地震学与震源物理研究室开展数字地震学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利用各种尺的数字地震台网和台阵观测数据为基础,结合重力、形变等地球物理观测手段,研究地震震源过程和地震传播;通过震源运动学与动力学、近断层地面运动和重力变化场等方面的研究,为地震发生机理研究与地震预测提供理论指导。研究方向1、数字地震学研究2、震源运动学与动力学研究3、重力场变化的观测与研究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球 物理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数字 地震学 地震 震学 震源 物理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震计量中心

1.内设机构:网络中心挂靠到计量部,由办公室管理。2.主要职责:承担地震计量标准检定工作;负责地震计量中心建设,承担防震减灾法规及技术标准研究工作,负责地震标准化委员会秘书处日常工作;承担地震仪器和强震观测仪器研制和生产工作;完成中心领导交办的有关工作。网络中心负责中心政务网网络基础建设的总体规划、设备安装、网络运行与开发、网络安全与维护、网络日常管理;对各部门的电脑设备、网络基础建设等给予技术支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计量 中心


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档案管理办法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档案管理办法(201101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中国地震局各单位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工作(以下简称科技档案),充分发挥科技档案在防震减灾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指的地震科技档案是在从事地震科研、地震监测预报、地震应急与救援、震害防御等有关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地震观测仪器研制和基本建设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科技 档案 管理办法 管理 理办 办法


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 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国家地震科学技术发展纲要(2007-2020年)》和《中国地震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地震科技工作的意见》(中震科发〔2010〕27号),中国地震局设立“地震科技星火计划专项”(以下简称专项),为实现专项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专项主要面向省(区、市)地震局,兼顾市县地震工作机构、中国地震局所属的观测和任务型事业单位科技研发需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科技 星火计划 星火 火计 计划 管理办法 管理 理办 办法


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GPS标准检定场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GPS标准检定场是国家GPS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于2000年投资建设的。以武汉比长基线场为基础,在武汉市周边的九峰、纸坊等地埋设20多个标准点,组成标定基线系统。主要作用为GPS接收机提供野外标准长度和精确点位坐标,以判别接收机测量和定位的准确度,并完成接收机常数检验。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GPS 标准 检定


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观测技术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地震观测技术研究室应用光、机、电、数字与计算机技术,研究开发高精密、高智能化地球科学仪器,包括:卫星激光测距、地形变、微重力、固体潮(地面与井下)、宽频带数字地震观测等仪器与设备,救灾技术与装备,航空与卫星星载地球科学仪器的研究与试验,地球科学仪器的检测与标定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震 观测 技术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国家引力与固体潮观测站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国家引力与固体潮观测站设在武昌九峰国家地震局基准地震台内,是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简称子午工程)的15个台站之一。该工程由中国科学院牵头,教育部、信息产业部、中国地震局、国家海洋局、中央气象局等共同建设,共选出东径120°,北纬30°附近15个台站,是一个大型的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系统,对提高国家安全保障能力有重要意义,并可为国际空间科技合作作出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国家 引力 固体潮 固体 体潮 观测站 观测 测站


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间大地测量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间大地测量研究室成立于2003年6月,由原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间大地测量研究室和地壳形变与地震研究室合并而成。现主要分为:空间大地测量组和地壳定点形变组。研究室现有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6人,以及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8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1.空间大地测量组主要是以现代大地测量学为主导,从事现代大地测量学理论和技术(GPS、SAR、INSAR等)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空间 大地 测量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间技术与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空间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是适应新形势下空间技术应用和地震监测预报研究需要的产物。中心致力于研究空间观测技术在监测灾害性地震方面的应用,探索地震监测预报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有关空间技术在地震监测预报方面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瞩目的成果。国内外多年的研究表明,搭载着电磁、电离层探测有效载荷的卫星观测系统已经观测到了地震孕育、发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空间技术 空间 间技 技术 研究中心 研究 究中 中心


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甚宽频带数字地震测试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甚宽频带数字地震测试中心是“九五”期间由中国地震局直接投资建设的集科研、测试、生产于一体的数字地震观测技术实验研究基地。中心研制生产的超宽频带、甚宽频带地震计是一种精密机械-电子设备,仪器使用分布的地域极其辽阔,环境极其复杂,长年不间断工作,对仪器的整体性能要求极高。本中心拥有一整套从元件老化、筛选直到地震计传递函数测试的各种设备、整套工艺流程、先进的数据处理方法、严格的生产及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宽频 数字 地震 测试 中心


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室

研究方向:1.水库诱发地震成因与机理研究利用地震学、地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力学等理论与实验技术,开展水库地震诱发地震成因与机理研究。2.水库诱发地震监测与工程防护研究水库诱发地震监测技术与手段、水库地震的预测方法;水库环境、水库诱发地震对诱发地震地质灾害、工程大坝安全的影响及水库地震减灾的理论和技术。历史沿革:水库诱发地震研究室是由中科院测地所(1970年以前)——武汉地震大队地震地质与工程地震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水库 诱发 地震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比长基线场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比长基线场位于武汉市桥口长丰村张公堤,建成于1983年。全长3.1公里,由10个点组成。基线精度优于1/250万,是我国第一条最高精度的野外比长基线。主要用途是为长度测绘仪器提供野外长度标准,准确的提供测距仪的固定常数、比例常数和周期误差。该基线场的条件、设备、精度指标等均达国内外同类基线场的先进水平。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武汉 比长 基线


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重力仪垂直标定基线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武汉重力仪垂直标定基线是由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和德国汉诺威大学大地测量研究所于1986年共同建立的。标定基线位于武汉市一座高层建筑内的楼梯间,共有19个测站,最大重力差为20×10-5ms-2.测段平均重力差为1.4×10-5ms-2。重力仪垂直标定基线主要是利用测点间的高程差对LCR重力仪的中、小周期误差进行准确标定。垂直标定基线结合庐山重力标定线和北京、武汉、广州长基线共同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武汉 重力仪 重力 力仪 垂直 标定 基线


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重力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重力实验室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配备有重力基准室、低压试验舱、仪器标定室、磁场试验室、温度试验室和超净工作室等。实验室为重力测量提供重力基准、是重力仪的技术参数、性能测试和研制开发的基础设施。实验室研制的DZY-2型海洋重力仪参加了我国首次南极科学考察,并取得丰富的观测资料和科研成果。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14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6人,助理工程师4人,在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重力 实验室 实验 验室


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重力与固体潮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重力与固体潮研究室是我国为数不多的专门从事重力与固体潮等地球物理学基础研究,有40余年历史的研究部门。其主要研究方向与任务,是以绝对重力测定、相对重力联测和连续重力观测相结合的国际先进的综合观测手段,结合地球重力场与重力固体潮等地球物理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国大陆重力固体潮与区域重力场变化规律,及其地震孕育过程中的前兆特征和震源物理关系。特别在重力固体潮参数变化特征、重力场动态变化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重力 固体潮 固体 体潮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震仪器质检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震仪器质检中心职责:负责全国地震行业网络中心、防震减灾卫星通信网日常运行,地震局涉密网络运行及政务办公全国技术支持;承担台网中心网络系统、数据存储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局机关和台网中心政务办公系统运行维护。负责中国地震局、台网中心、地震信息网站的运行保障,承担有关栏目的编辑、改版和专题库建设;参与局重要重大活动的信息采编报道,网站信息发布技术管理工作;承担地震舆情收集及舆情报告制作。协助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仪器 质检 中心


国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1.2编制依据1.3适用范围1.4地震事件1.4.1大陆地震灾害事件1.4.2大陆其它地震事件1.4.3香港、澳门和台湾地震事件1.4.4国外震灾事件1.4.5火山灾害事件1.5工作原则2组织体系 2.1指挥机构及职责2.1.1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指挥部2.1.2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指挥部2.1.3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工作组2.2工作机构及职责2.2.1局机关司室2.2.2局直属单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应急 预案


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大型计算平台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大型计算平台开展以震源环境、地震过程和震源破裂机理等地震科学基础研究为理论依据的动力地震预测模型研究工作,是提高地震预测水平的重要技术途径。由于地壳内部结构非常复杂,开展动力预测模型的各种研究都将面临复杂的计算和庞大的运算量,高性能计算系统是开展此类研究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平台。为此,地震预测研究所集多个修购项目及实验室改造项目的经费,共同构建一个高性能集群计算系统。2008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预测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大型 计算 平台


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构造研究室

基本概况研究方向安评项目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构造研究室是地震预测研究所(原分析预报中心)成立最早的研究室。长期以来,研究室以地震地质和地震活动性为主要技术手段,研究地震活动与地质构造的关系、地震危险性评价方法及地震预测方法,承担活动断裂调查、地震区划和地震中长期预测方面的任务。研究方向1、活动构造调查与地震危险性评价2、地震活动性参数与图像3、地震中长期预测4、工程地震5、地震构造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预测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震 构造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观测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观测技术研究中心(ResearchCenterforEarthquakeObservationTechnology):承担中国地震局下达的地震应急数据处理任务。以地震监测新技术研发、地震监测台网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为研究领域,开展大动态、宽频带、数字化地震观测和地震前兆观测以及精密可控源技术及主动探测等技术研究;开展地震参数和地壳介质参数精确测定技术研究,不断更新完善地震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预测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震 观测 技术 研究中心 研究 究中 中心


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流体研究室

基本概况研究方向对外交流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流体研究室以地震预测理论与新方法、地震孕育过程为主要研究领域,研究地球内部岩石(孕震介质)的物理化学演化特征、各种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前兆形成机理及其相互关系,探索地震前兆判识方法和地震预测新方法,以减轻地震灾害为目的。研究方向研究室现在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形成机理;高温高压下岩石的物理化学变化;孕震过程的多尺度数值模拟;构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预测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震 流体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形变研究室

基本概况研究方向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形变研究室成立于2011年3月,主要研究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地壳形变、重力变化特征。以现代大地测量观测技术(GNSS,InSAR,卫星重力)为依托,研究不同时空尺度的地壳形变场演化特征。联合地面和卫星重力观测手段,研究数据同化、信号探测方法,提取与地震相关的重力变化。开展地壳形变和重力变化模型研究,探索地震的动力学成因。目标是认识地壳形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预测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震 形变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理论与新方法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预测理论与新方法研究室以地震预测理论与新方法、地震孕育过程为主要研究领域,研究地球内部岩石(孕震介质)的物理化学演化特征、各种地球物理与地球化学前兆形成机理及其相互关系,探索地震前兆判识方法和地震预测新方法,以减轻地震灾害为目的。研究室内设有四个研究方向:1.地下流体地震前兆形成机理;2.深部温度压力条件下岩石的物理化学变化;3.孕震过程的多尺度数值模拟;4.地震监测新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预测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震 预测 理论 与新 方法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地震中长期预测研究室,简称第一研究室。负责全国地震形势和1-3年中国大陆地区震情和地震趋势研究;负责全国地震中短临预测的跟踪研究和分析预报技术集成,研究并提供各类震情预测意见;负责地震、地壳形变、流体、电磁等学科的地震预测分析研究;开展与震情跟踪相关的地震预测方法应用研究、中短期前兆指标体系研究、震例系统研究,总结并研究地震预测实践中提出的各种现象和问题;参加地震现场和震情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预测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震 中长期 中长 长期 预测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

中国地震局地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条件(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地震系统专业技术人员的学术、技术、管理水平和能力,促进地震科学进步和发展,根据国家人事部有关规定,并结合防震减灾工作特点,制定本评审条件。第二条本评审条件作为下列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和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依据:一、科研系列从事地震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的专业技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震 专业 技术 职务 任职 资格 评审 条件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壳形变与动力学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壳形变与动力学实验室由两个地壳形变观测研究组(INSAR,GPS)和一个流动台阵研究组(深部动力过程观测)构成,属于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攻方向之一。实验室主攻方向是以空间对地观测技术(GPS,INSAR、卫星遥感等)为依托,以野外地震台阵观测为基础,及时获取中国大陆各种尺度的现代构造运动图像和深部结构。结合活动构造等资料,分析地壳运动和构造变形的时空演化图像,研究大陆现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壳 形变 动力学 动力 力学 实验室 实验 验室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区划与工程地震研究室

基本概况主要任务工作业绩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区划与工程地震研究室是国内较早开展工程地震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研究单元之一,主攻方向为以地震灾害防御为主要目标的强震发震构造评估、地震活动性与地震危险性评价、地震地质灾害评价、地震区划、地震小区划和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主要任务(1)以强震发震构造地点、最大潜在地震和危险性评估为目标的强震发震构造评估研究;(2)以深化地震区划关键技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震 区划 工程 地震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应急技术与减灾信息研究室

基本概况科研资源研究方向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震应急技术与减灾信息研究室是一个专门从事地震应急和地震灾害理论与技术研究的学术机构。多年来在地震灾害学研究的基础上,从地震应急基础理论、应急决策技术、现场应用、社会响应等多个层面,深入研究地震应急与减灾相关的理论与技术,主要研究任务包括:全球大陆动力学与地震活动规律、地震应急理论和地震应急区划、防震减灾能力和地震应急模式、地震灾害脆弱性和地震风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震 应急 技术 减灾 信息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程技术研究院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工程技术研究院在科研及科技开发方面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有:城市及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地震地质与地球物理方法以及人工智能与信息技术在工程地震中的应用;场地地震环境的地球动力学分析;场地地震效应分析及评估;人类工程活动诱发地震的机制、类型鉴别与预测。本院现有人员25人,其中研究员5名,副研究员10名,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多名,长期来本室一直是国家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领域中的核心单位之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工程技术 工程 程技 技术 研究院 研究 究院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

历史概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开放实验室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构造力学实验室和高温高压实验室,两个实验室均始建于二十世纪60年代,其中构造力学实验室在60年代以褶曲、断裂形成机制为主要研究方向,1966年郉台地震后则以地震成因与前兆研究为主要方向;高温高压实验室则以成岩成矿为主要研究方向。1978年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建立后,以构造力学实验室和高温高压实验室为基础,成立了构造物理实验室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构造 物理 开放 实验室 实验 验室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实验室

基本概况技术人员实验设备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构造物理实验室素以大型实验用压机与配套检测设备为重要的科学手段,建所以来一直坚持以实验研究为主要方向,在科学思路不断进步的同时不断改进设备以适应新的研究,积淀了具有自身学科特色的学术文化传统、科学背景知识及相应工作平台,到目前为止在继承与发展的道路上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技术人员在人员配备方面,经历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较大发展与八十年代后期及九十年代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构造 物理 实验室 实验 验室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固体地球物理研究室

固体地球物理研究室目前包括地震安评、电磁测深和地震各向异性等3个主要课题组,共有在研职工13人,其中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研究员3人,副研究员4人,助理研究员3人,实习研究员2人。流动人员方面,全室每年指导在研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共10人左右。1)地震安评组地震安评组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玶先生和1名院士助理组成。李玶院士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从事地震构造研究和地震工程安全评价研究的地球科学家。19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固体 地球 物理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研究室

基本概况学科建设工作业绩主要课题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构造研究室(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专门从事活动构造研究的机构,是我国活动构造研究的引领者。研究室以地质、地貌等传统技术方法,地球物理勘探、高精度激光测量和空间对地观测等现代技术为依托,以研究活动构造的活动习性、活动机理和运动参数为主要目标,探讨最新构造变形与强震孕育关系、大地震及其复发规律、最新构造变形的致灾机理,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活动 构造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火山研究室

基本概况实验室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活动火山研究室是一个专门从事活动火山研究的学术机构。依托中国地震局活动火山研究中心和吉林长白山火山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活动火山研究室以现代火山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构造地质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综合,研究中国大陆活动火山分布与规模、喷发历史与成因机理、火山资源与灾害等,探索火山活动的大地构造和动力学背景,为中国大陆活动火山监测与研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活动 火山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减灾信息与计算中心

借助历史和现今地震灾害的时间演化序列重建、仿真模拟和情景分析,研究多时空尺度和多种类层次地域综合体及多社会经济属性重点目标的地震灾害成灾机理,发展地震灾害学和地震灾害风险管理学;借助遥感、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数值模拟和仿真技术,研究地震灾害的早期致灾过程及其控制的规律和机制,深化和完善地震应急的理论与技术体系。建立和发展以地震灾害预防与地震应急为主要目标的地震灾害学和地震应急的理论与技术问题。在“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减灾 信息 计算中心 计算 算中 中心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空间对地观测与地壳形变研究室

基本概况科研资源承担课题对外交流实验室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空间对地观测与地壳形变研究室的前身是遥感与空间信息应用研究中心,成立于成立于八十年代初。由InSAR与地壳形变、GPS与地壳形变、GPS与地学应用三个学科组组成。研究室的主攻方向为:以InSAR、PS/CR-InSAR为观测手段,获取长条带、大范围构造活动微量形变信息,研究现今地壳运动状态、构造应力场格局、活动构造形变特征。以GPS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空间 对地 观测 地壳 形变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

基本概况实验资源学科建设基本概况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新构造年代学实验室成立于1984年,1990年被批准为中国地震局开放实验室。2003年底并入地震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自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新生代尤其是晚第三纪以来的新构造与地质年代学研究,主要方向涉及各种年代学方法和技术在活动构造、新构造演化历史、构造-热演化史、年轻火山活动历史和环境变迁历史中的应用研究以及年代学方法和技术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构造 年代学 年代 代学 实验室 实验 验室


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遥感与中长期预报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遥感与中长期预报研究室科技人员长期从事地下流体的化学、岩石矿物、气体和气体同位素的分析测试工作及热水资源和矿泉水资源的勘查研究工作,具有相当的实力。本室除承担地震监测预报研究任务之外,还致力于深部热流体研究、火山流体监测与研究、大型工程区诱发地震(矿震、水库地震等)监测与研究等。本室拥有水化学实验室、岩石化学实验室、气体化学实验室、同位素化学实验室、水动力实验室等,有研究员3人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地质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遥感 中长期 中长 长期 预报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工作规则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三章履行工作职能第四章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第五章推行政务公开第六章健全监督制度第七章加强廉政建设第八章会议制度第九章公文审批第十章纪律和作风第一章总则一、为使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能,根据《中国地震局工作规则》和本中心的职责范围,制定本规则。二、中心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中国地震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第二 监测 中心 工作 规则


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计量检定站

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计量检定站是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1987年第一批授权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自1987年以来连续获得计量授权。我站是中国地震局第二监测中心的下设机构,对内称仪器检修室,由综合办公室、质量办公室、仪器检定室和长度检定室组成。拥有光、机、电专业的中高级职称计量人员8人。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对高精度自动安平水准仪、经纬仪、数字水准仪和全站仪修理与检定方面在业界享有很高声誉。经我们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第二 监测 中心 计量检定 计量 量检 检定


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计量检定站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计量检定站,始建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建有三个配置先进测试设备的标准实验室(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十余人,担负地壳形变仪器的研制、工程形变监测;由天津市技术监督局授权[天津市计授(199170551号)],开展测绘和大地测量仪器的检定与维修。自70年代以来,在地壳形变监测、工程形变监测仪器的研制与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自主研制的“井下双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第一 监测 中心 计量检定 计量 量检 检定


国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科普教育基地

中国地震局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科普教育基地成立于2008年,位于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实验场内,是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免费对外开放。科普基地由科普陈列展厅、学术报告厅、影视厅、水化学观测站、小孔径测震台网记录中心等功能部分,科普实物包括地震四大学科的测震、地下流体、形变和磁电观测仪器,还有云南全省实际地形、地貌沙盘等。除了日常的地震工作外,实验场科普基地将积极面向社会发动公众、大中小学生、教师等社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滇西 地震 预报 实验场 实验 验场 科普教育 科普 普教 教育 基地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测量仪器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测量仪器研究室简介:一.人员结构目前,测量仪器研究室共有在册职工17人,其中研究员2人,副研究员及高级工程师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正在指导的研究生7(含博士3人)人。另外,参加在研项目的老专家4人。二.研究领域:主要从事强震仪、工程振动测量仪器、振动计量设备、工程质量检测仪器和实验技术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和部委级科技攻关项目,主要产品891型、941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测量仪器 测量 量仪 仪器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城市与工程防灾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城市与工程防灾研究室简介:主要研究方向是城市与工程的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研究。包括地震或其它灾害的发生机理、评价模型、灾害的影响范围分析、灾害的数值模拟或动态仿真、减灾途径与方法等;研究重大工程、重要结构物和重要设施设备在强地震、爆炸冲击或撞击荷载下的动力反应、数理模型、数值模拟和减灾策略。具体研究方向如下:城市防灾研究:·城市工程结构防灾能力评价、次生灾害评估、地震人员伤亡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城市 工程 防灾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城市与工程综合防灾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城市与工程综合防灾研究室开展地震次生灾害成灾机理研究,开展城市与工程地震易损性、震害预测、抗震能力评估与灾害模拟技术研究,开展城市与工程地震减灾对策研究,开展灾害风险管理及地震保险相关技术研究,开展数字化防震减灾系统建设技术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城市与工程抗震能力与灾害评估研究2.地震次生灾害成灾机理研究3.地震灾害模拟与高新技术应用研究4.灾害风险管理与减灾对策研究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城市 工程 综合 防灾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实验室1986年依靠所内和国内的技术力量自行研制了5M×5M双水平向地震模拟振动台,1988年通过了中国地震局、建设部和机械部三方的联合鉴定,并正式投入使用。1997年该双向振动台被改造成5M×5M三向振动台,同年该三向振动台通过了中国地震局主持的部级鉴定,并再次投入使用。5M×5M三向地震模拟振动台在我国是最大的三向振动台之一。该振动台最大荷重为30T,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地震 工程 工程 振动 实验室 实验 验室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地震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工程地震研究室开展震源特征、传播途径以及局部场地条件对地震动影响的研究,开展地震动特性、衰减规律与设计地震动参数研究,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开展工程场地条件与地震地质灾害评价技术,开展近场波动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开展土-结相互作用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近场波动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研究2.地震危险性分析与区划技术研究3.工程场地条件与地震地质灾害评价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工程 地震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恢先地震工程综合实验室承担地震模拟振动台、伪动力实验装置、土工离心机振动台、超级计算机系统以及其它大型试验设备的使用、维护与管理任务。开展结构模型、结构构件以及设备与材料的动力试验理论与技术研究,开展土工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理论与技术研究,开展工程结构原型动力试验与工程环境检测技术研究,开展地震工程协同试验技术研究。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恢先 地震 工程 综合 实验室 实验 验室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结构工程研究室开展工程结构的抗震分析方法和地震破坏机理研究,建筑结构震害预测、抗震能力与抗震鉴定方法研究,结构振动控制与健康诊断技术研究,性态抗震设计理论和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编制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结构试验技术与损伤诊断研究2.高层建筑抗震研究3.砌体结构抗震研究4.结构减隔震技术研究5.特种工程及重大工程抗震研究6.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技术研究7.工程材料研究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结构工程 结构 构工 工程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强震动观测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强震动观测研究室开展强震动观测技术、数据分析技术、数据库建设及共享技术以及地震动强度速报与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开展近场地震动模拟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强震动观测技术研究2.强震动数据处理及数据库建设技术研究3.地震预警与烈度速报技术研究4.近场地震动模拟技术研究承担研究所强震动观测台站(阵)的维护和管理,全国范围内破坏性地震的流动强震动观测组织,华北地区强震动观测数据的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强震 观测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生命线工程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生命线工程研究室开展基础设施的抗震分析方法、地震破坏机理与功能失效研究,基础设施的震害预测与抗震鉴定方法研究,基础设施健康诊断技术研究,能源供应系统地震应急反应系统研究;研究基础设施各系统间相互影响及对城市功能的作用;开展制定基础设施抗震设计规范的基础研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1.燃气供水系统与水利工程抗震研究2.交通与通信系统抗震研究3.电力系统抗震研究4.地震安全鉴定与震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生命线 生命 命线 工程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实验基地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实验基地拥有地震模拟、强震动观测、土动力学、伪动力学、岩石力学、材料力学、仪器研制等门类齐全的部门开放实验室。全国唯一自行研制的三向六自由度5米×5米地震模拟振动台是国内最大的地震模拟实验设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5月,完成了伪动力实验室的土建工程,该实验室长42米,宽24米,高27.5米,建筑面积1950平方米,其规模居全国同类实验室之首。伪动力实验装置的土建工程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实验 基地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信息技术与工程材料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信息技术与工程材料室成立于2004年12月,前身为网络中心.研究室的近期工作目标为:立足十一五项目,完成好现有科研项目,开展NEES平台研究,做好所内网络与图书情报服务工作.国家强震动台网中心挂靠在信息技术与工程材料室,其主要职能为:负责强震动台网的管理与维护;负责强震数据汇集与处理;负责强震动数据库建设与维护;负责流动观测;负责强震动仪器观测的检定;开展强震台网建设技术与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信息 技术 工程 材料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室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室自建所以来一直是工程力学所的骨干研究室,在我国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领域内做出过许多开创性工作。自七十年代以来,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动力学和岩土地震工程,即研究在地震和其它动荷载作用下岩土的力学性能以及地基、土工结构物和边坡等动力反应分析方法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为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研究室在土的动力特性和本构关系、土工动力实验仪器和测试技术及其应用、饱和砂土液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岩土工程 岩土 土工 工程 研究室 研究 究室


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仪器厂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仪器厂是中国地震局指定的地震仪器生产基地。多年来向中国地震局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台站提供了大量测震仪器。主要产品:冻土共振柱数字,双向(单向)动力三轴仪多功能共振柱试验机891型测震仪小型振动台941测震仪本厂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精良的加工设备。同时具有多年从事地震专业仪器生产的经验。通讯地址:哈尔滨市学府路29号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工程 力学 研究所 研究 究所 仪器厂 仪器 器厂


国地震局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

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后,各级地震工作部门按照《纲要》的要求,全面推进防震减灾法制建设的各项工作,为推进防震减灾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促进新时期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国地震局党组提出了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切实加强“两个能力”建设,建立健全“3+1”体系,始终坚持“四个面向”的发展思路。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管理,既是贯彻依法治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关于 全面 推进 依法行政 依法 法行 行政 实施 意见


国地震局基本建设管理办法

中国地震局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基本建设管理,保障基本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促进防震减灾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管理制度,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基本建设是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和局直属单位使用中央预算内资金、单位自有资金和其他资金进行的防震减灾工程及附属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一)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紧急救援技术系统及附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基本建设 基本 本建 建设 管理办法 管理 理办 办法


国地震局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细则

中国地震局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局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总结竣工项目概(预)算执行情况,考核投资效果,核定新增资产价值,根据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和《中国地震局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各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所有列入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工作。第三条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基本 建设项目 建设 设项 项目 竣工 财务 决算 管理 细则


国地震局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细则

中国地震局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我局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全面考核建设成果,检验投资效果,根据《中国地震局基本建设管理办法》,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细则。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经由国家投资主管部门或中国地震局批准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各直属单位(以下简称建设单位)负责承建的基本建设项目验收工作。第三条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包括预验收和全面竣工验收两个阶段。预验收包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基本 建设项目 建设 设项 项目 竣工 验收 管理 细则


国地震局技术市场信息中心

中国地震局技术市场信息中心职责:承担北京华隆安宇科技有限公司的清理整顿工作;承担面向社会各行业提供技术及产品服务,承担台网中心科技产品和信息的市场开发利用,承担联系媒体的开发与宣传服务;开展国内外技术市场信息交流,编辑、发布和出版技术市场信息,为用户提供规范化、商品化、国际化的信息产品和咨询及中介服务;承担新技术领域开拓、新产品开发;承担国内外会议、培训和各类展览工作;承担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技术 市场信息 市场 场信 信息 中心


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章程

第一条中国地震局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科技委”)是地震系统最高科技咨询评议机构,负责对防震减灾重大科技问题组织开展研究论证,提供决策咨询,促进地震科技进步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科技委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第二条主要任务(一)接受中国地震局和有关方面委托,对需要建设的重大工程、地震科技发展规划、重要发展计划、重大专项、重大科技决策提供咨询;(二)围绕防震减灾工作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组织调研和论证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科学技术 科学 学技 技术 委员会 委员 员会 章程


国地震局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应用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应用实验室,是2002年按照国家非营利性科研机构改革的要求,在国家GPS数据中心和分析预报中心原有遥感科学研究基础上整合形成的一个面向行业需求和专业产品开发应用的一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主要开展遥感卫星观测技术、地壳运动实时动态监测技术、地震电磁卫星技术、大陆构造环境变化与地震危险性分析、地震形变过程、空间电磁环境监测与地震活动等研究。空间对地观测技术应用实验室现有人员20 详情>>

中国地震局 中国 国地 地震 震局 空间 对地 观测 技术应用 技术 术应 应用 实验室 实验 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