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UML 2.0和统一过程

UML 2.0和统一过程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UML 2.0和统一过程




基本信息


原书名: UML 2 and the Unified Process : Practical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 (2nd Edition)

原出版社: Addison-Wesley作者: (美)Jim Arlow,Ila Neustadt

译者: 方贵宾 胡辉良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711118775X

上架时间:2006-6-29

出版日期:2006 年6月

开本:16开

页码:400

版次:2-1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1版的基础上针对uml2.0进行了更新,重点在蓝图uml,即使用正式、精确的uml模型详细规定软件系统。本书不仅以清晰易懂的术语详细描述了如何应用uml和统一过程进行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过程,还结合实例讨论了大量可以立即应用的实践技术。.

本书适合面向对象技术的分析师、设计师、软件工程技术人员阅读,同时,也非常适合作为高等院校uml课程的教材。

本书为使用uml 2.0进行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提供了实用的指导,描述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如何适应统一过程中定义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

本书包含许多实用、有效并能迅速应用于现实环境的技巧。通读本书,您将学会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技术,学习uml的语法和语义以及统一过程的相关方面。本书从oo分析和设计者的角度精确而简洁地总结了uml和统一过程。 ..

本书特点

每章前面有一张详细的章节指示图概述章节内容,书中包含大量详细图表清晰描述了uml 2.0

每章的小结系统总结了该章内容

对新uml 2.0语义的解释易于理解

大量现实示例

关于对象约束语言(ocl)的讨论是全新的内容

介绍了omg的模型驱动构架(mda)

作者简介


Jim Arlow自1990年起就编写和设计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他曾为许多一流公司(如英国航空公司和M&G)设计对象模型。他在欧洲是一个受人尊敬的OO顾问,己编写和出版了许多关于对象技术和Java 的培训教材。他经常出席像Object World这样的会议并发言,还应邀到伦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英国计算机学会(British Computer Society)作演讲。

目录


译者序.

前言

第一部分 uml和up介绍

第1章 什么是uml 1

1.1 章节指示图 1

1.2 什么是uml 3

1.3 uml的诞生 3

1.4 mda—uml的未来 4

1.5 为什么“统一” 6

1.6 对象和uml 6

1.7 uml结构 6

1.8 uml构造块 7

1.8.1 物件 7

1.8.2 关系 7

1.8.3 图 8

1.9 uml 公共机 9

1.9.1 规格说明 10

1.9.2 修饰 10

1.9.3 公共分类 11

1.9.4 扩展机制 12

.1.10 构架 14

1.11 小结 15

第2章 什么是统一过程 17

2.1 章节指示图 17

2.2 什么是up 18

2.3 up的诞生 18

2.4 up和rup 20

2.5 为项目定制up 21

2.6 up公理 21

2.7 up是迭代和增量过程 22

2.7.1 迭代工作流 22

2.7.2 基线和增量 23

2.8 up结构 23

2.9 up阶段 25

2.9.1 初始—目标 25

2.9.2 初始—焦点 25

2.9.3 初始—里程碑:生命期目标 25

2.9.4 细化—目标 25

2.9.5 细化—焦点 26

2.9.6 细化—里程碑:生命期构架 26

2.9.7 构造—目标 26

2.9.8 构造—焦点 26

2.9.9 构造—里程碑:初始运作功能 27

2.9.10 移交—目标 27

2.9.11 移交—焦点 27

2.9.12 移交—里程碑:产品发布 28

2.10 小结 28

第二部分 需 求

第3章 需求工作流 29

3.1 章节指示图 29

3.2 需求工作流 31

3.3 软件需求—元模型 31

3.4 需求工作流细节 32

3.5 需求的重要性 34

3.6 定义需求 34

3.6.1 需求模型 34

3.6.2 形式良好的需求 34

3.6.3 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 35

3.6.4 组织需求 35

3.6.5 需求属性 36

3.7 找出需求 37

3.7.1 需求抽取 37

3.7.2 访谈 38

3.7.3 问卷调查 39

3.7.4 需求会议 39

3.8 小结 39

第4章 用例建模 41

4.1 章节指示图 41

4.2 用例建模 43

4.3 up 活动:找出参与者和用例 43

4.3.1 主体(系统边界) 44

4.3.2 什么是参与者 44

4.3.3 什么是用例 45

4.3.4 项目词汇表 47

4.4 up 活动:细化用例 48

4.5 用例规格说明 48

4.5.1 用例名称 49

4.5.2 用例 id 50

4.5.3 简要描述 50

4.5.4 参与者 50

4.5.5 前置条件和后置条件 50

4.5.6 主流 50

4.5.7 建模附流 54

4.6 需求跟踪 57

4.7 何时适用用例建模 57

4.8 小结 58

第5章 高级用例建模 60

5.1 章节指示图 60

5.2 参与者泛化 61

5.3 用例泛化 62

5.4 莍nclude?65

5.5 莈xtend?67

5.5.1 扩展用例 68

5.5.2 多重插入片段 69

5.5.3 条件扩展 70

5.6 何时使用高级特征 70

5.7 书写用例的技巧 71

5.7.1 保持用例简短 71

5.7.2 关注“什么”,而不是“如何” 71

5.7.3 避免功能分解 72

5.8 小结 73

第三部分 分 析

第6章 分析工作流 75

6.1 章节指示图 75

6.2 分析工作流 75

6.3 分析制品—元模型 76

6.4 分析工作流细节 77

6.5 分析模型—经验法则 77

6.6 小结 78 第7章 对象和类 80

7.1 章节指示图 80

7.2 什么是对象 82

7.2.1 封装 83

7.2.2 消息机制 84

7.3 uml 韵蠓??84

7.3.1 对象属性值 85

7.4 什么是类 85

7.4.1 类和对象 86

7.4.2 对象实例化 87

7.5 uml 类符号 87

7.5.1 名称分栏 88

7.5.2 属性分栏 89

7.5.3 操作分栏 91

7.5.4 类构造型语法 94

7.6 范围 94

7.6.1 实例范围和类范围 95

7.6.2 范围决定访问 95

7.7 对象构造和销毁 95

7.7.1 构造函数—示例 clubmember 类 96

7.7.2 析构函数—示例 clubmember 类 97

7.8 小结 97

第8章 找出分析类 100

8.1 章节指示图 100

8.2 up活动:分析用例 102

8.3 什么是分析类 102

8.3.1 分析类剖析 103

8.3.2 如何产生良好的分析类 104

8.3.3 分析类经验法则 105

8.4 找出类 105

8.4.1 使用名词/动词分析找出类 106

8.4.2 使用crc分析找出类 107

8.4.3 采用rup构造型找出类 108

8.4.4 从其他来源找出类 109

8.5 产生初步分析模型 110

8.6 小结 111

第9章 关系 113

9.1 章节指示图 113

9.2 什么是关系 115

9.3 什么是链接 115

9.3.1 对象图 115

9.3.2 路径 116

9.4 什么是关联 117

9.4.1 关联语法 117

9.4.2 多重性 118

9.4.3 导航性 121

9.4.4 关联和属性 122

9.4.5 关联类 124

9.4.6 受限关联 125

9.5 什么是依赖 125

9.5.1 使用依赖 126

9.5.2 抽象依赖 127

9.5.3 授权依赖 128

9.6 小结 129

第10章 继承和多态 132

10.1 章节指示图 132

10.2 泛化 133

10.2.1 类泛化 133

10.3 类继承 133

10.3.1 覆写 134

10.3.2 抽象操作和类 135

10.3.3 抽象层次 135

10.3.4 多重继承 136

10.4 多态 136

10.4.1 多态示例 136

10.5 高级泛化 138

10.5.1 泛化集合 138

10.5.2 强类型 139

10.6 小结 141

第11章 分析包 143

11.1 章节指示图 143

11.2 什么是包 143

11.3 包和命名空间 145

11.4 嵌套包 145

11.5 包依赖 146

11.5.1 传递性 147

11.6 包泛化 147

11.7 构架分析 148

11.7.1 找出分析包 149

11.7.2 循环包依赖 149

11.8 小结 150

第12章 用例实现 153

12.1 章节指示图 153

12.2 up 活动:分析用例 155

12.3 什么是用例实现 156

12.4 用例实现—元素 156

12.5 交互 157

12.6 生命线 157

12.7 消息 157

12.7.1 同步、异步和返回消息 158

12.7.2 创建和销毁消息 159

12.7.3 发现和丢失消息 159

12.8 交互图 159

12.9 顺序图 160

12.9.1 生命线和消息 160

12.9.2 激活 162

12.9.3 注释顺序图 163

12.9.4 状态常量和约束 163

12.10 组合区和操作符 164

12.10.1 采用opt和alt分支 166

12.10.2 采用loop和break迭代 168 ..

12.11 通信图 170

12.11.1 迭代 171

12.11.2 分支 172

12.12 小结 173

第13章 高级用例实现 176

13.1 章节指示图 176

13.2 交互重现 176

13.2.1 参数 178

13.2.2 门 179

13.3 接续 181

13.4 小结 182

第14章 活动图 183

14.1 章节指示图 183

14.2 什么是活动图 183

14.3 活动图与up 184

14.4 活动 185

14.5 活动的语义 186

14.6 活动分区 188

14.7 动作节点 189

14.7.1 调用动作节点 190

14.7.2 接受时间事件的动作节点 191

14.8 控制节点 192

14.8.1 初始节点和终止节点 192

14.8.2 判决节点和汇合节点 192

14.8.3 派生节点和会聚节点—并发 193

14.9 对象节点 194

14.9.1 对象节点缓冲区的语义 194

14.9.2 用状态展示对象 195

14.9.3 活动参数 195

14.10 别针 197

14.11 小结 197

第15章 高级活动图 200

15.1 章节指示图 200

15.2 连接器 202

15.3 可中断活动区 202

15.4 异常处理 202

15.5 扩展节点 203

15.6 发送信号和接受事件 204

15.7 流化 206

15.8 高级对象流特性 206

15.8.1 输入和输出效果 206

15.8.2 莝election?207

15.8.3 莟ransformation?207

15.9 广播和广收 207

15.10 参数集合 208

15.11 莄entralbuffer冉诘?209

15.12 交互概图 210

15.13 小结 211

第四部分 设 计

第16章 设计工作流 213

16.1 章节指示图 213

16.2 设计工作流 213

16.3 设计制品—元模型 214

16.3.1 制品跟踪关系 215

16.3.2 需要维护两个模型吗 216

16.4 设计工作流细节 217

16.5 up活动:构架设计 218

16.6 小结 218

第17章 设计类 220

17.1 章节指示图 220

17.2 up活动:类设计 221

17.3 什么是设计类 222

17.4 设计类剖析 223

17.5 形式良好的设计类 223

17.5.1 完整性和充分性 224

17.5.2 原始性 224

17.5.3 高内聚 225

17.5.4 低耦合 225

17.6 继承 226

17.6.1 聚合与继承 226

17.6.2 多重继承 227

17.6.3 继承与接口实现 227

17.7 模板类 228

17.8 嵌套类 229

17.9 小结 230

第18章 精化分析关系 233

18.1 章节指示图 233

18.2 设计关系 235

18.3 聚合和组合 235

18.4 聚合语义 236

18.5 组合语义 237

18.5.1 组合与属性 238

18.6 如何精化分析关系 238

18.7 一对一关联 239

18.8 多对一关联 239

18.9 一对多关联 240

18.10 列集 240

18.10.1 映射表 240

18.11 具体化关系 242

18.11.1 多对多关联 242

18.11.2 双向关联 243

18.11.3 关联类 244

18.12 结构化类的组合 244

18.12.1 结构化类元 244

18.12.2 结构化类 245

18.13 小结 247

第19章 接口和组件 252

19.1 章节指示图 252

19.2 up活动:子系统设计 254

19.3 什么是接口 254

19.4 已供接口和必需接口 255

19.5 接口实现与继承 257

19.6 端口 260

19.7 接口和基于组件的开发 261

19.8 什么是组件 261

19.9 组件构造型 262

19.10 子系统 262

19.11 发现接口 263

19.12 采用接口进行设计 263

19.12.1 外观模式 264

19.12.2 物理构架和分层模式 264

19.13 接口的优点和缺点 265

19.14 小结 266

第20章 用例实现(设计) 269

20.1 章节指示图 269

20.2 up活动:用例设计 271

20.3 用例实现(设计) 272

20.4 交互图(设计) 272

20.5 建模并发 274

20.5.1 活动类 274

20.5.2 顺序图中的并发 276

20.5.3 通信图中的并发 278

20.6 子系统交互 279

20.7 时序图 279

20.8 用例实现(设计)示例 282

20.9 小结 284

第21章 状态机 288

21.1 章节指示图 288

21.2 状态机 290

21.2.1 行为状态机和协议状态机 290

21.2.2 状态机与类 291

21.3 状态机和up 291

21.4 状态图 291

21.5 状态 292

21.5.1 状态语法 293

21.6 迁移 293

21.6.1 连接迁移—交叉伪状态 294

21.6.2 分支迁移—选择伪状态 295

21.7 事件 296

21.7.1 调用事件 296

21.7.2 信号事件 297

21.7.3 改变事件 298

21.7.4 时间事件 299

21.8 小结 299

第22章 高级状态机 301

22.1 章节指示图 301

22.2 复合状态 301

22.2.1 简单复合状态 302

22.2.2 正交复合状态 304

22.3 子状态机状态 306

22.4 子状态机通信 307

22.5 历史 308

22.5.1 浅度历史 308

22.5.2 深度历史 309

22.6 小结 310

第五部分 实 现

第23章 实现工作流 311

23.1 章节指示图 311

23.2 实现工作流 311

23.3 实现制品—元模型 312

23.4 实现工作流细节 313

23.5 制品 314

23.6 小结 314

第24章 部署 315

24.1 章节指示图 315

24.2 up活动:构架实现 315

24.3 部署图 316

24.4 节点 317

24.5 制品 318

24.6 部署 321

24.7 小结 322

第六部分 补充材料

第25章 ocl 介绍 325

25.1 章节指示图 325

25.2 什么是ocl 327

25.3 为什么采用ocl 327

25.4 ocl表达式语法 327

25.5 包语境和路径名 329

25.6 表达式语境 329

25.7 ocl表达式类型 330

25.8 表达式主体 331

25.8.1 注释、关键字和优先级规则 331

25.8.2 ocl类型系统 332

25.8.3 原始类型 333

25.8.4 tuple 335

25.8.5 中缀操作符 335

25.8.6 ocl列集 335

25.8.7 迭代操作 340

25.9 ocl导航 343

25.9.1 语境实例内导航 343

25.9.2 通过关联导航 343

25.9.3 通过多重关联导航 345

25.10 ocl表达式类型细节 346

25.10.1 inv: 346

25.10.2 pre:、post: 和 @pre 347

25.10.3 body: 348

25.10.4 init: 349

25.10.5 def: 349

25.10.6 let表达式 350

25.10.7 derive: 351

25.11 其他图中的ocl 352

25.11.1 交互图中的ocl 352

25.11.2 活动图中的ocl 354

25.11.3 状态图中的ocl 354

25.12 高级主题 356

25.12.1 关联类的双向导航 356

25.12.2 通过受限关联导航 357

25.12.3 继承的关联 357

25.12.4 ocl消息 359

25.13 小结 360

附录1 用例模型举例 365

附录2 xml 和用例 370

参考书目 376

索引 378...

相关分词: UML 2.0 统一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