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图书信息


书 名: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2版 (2011年5月1日)

丛书名: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

平装: 851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300135779, 7300135773

条形码: 9787300135779

商品尺寸: 24.6 x 16 x 5 cm

商品重量: 1 Kg

品牌: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ASIN: B00539YPHC

B00539YPHC

内容简介


《21世纪法学研究生参考书系列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第2版)(套装上下册)》作者基于“心中永远充满正义,目光不断往返于规范与事实之间”的解释理念,站在客观解释论的立场,就刑法分则解释中的若干问题展开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得出了富有新意的结论,这些问题是:解释原理与解释方法、分则与总则,“……的”与“处……”。防止漏洞与减少对立、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保护法益与违法要件,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主观的超过要素与客观的超过要素,单一行为与复数行为、“非法”与“违反”、表述顺序与行为结构,抽象的升格条件与具体的升格条件,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并列与包容,用语的统一性与用语的相对性,普通用语的规范化与规范用语的普通化。

作者简介


张明楷,1959年生,湖北仙桃人。1982年毕业于湖北财经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系。曾是日本东京大学客员研究员、日本东京都立大学客员研究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和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现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冲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理事、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警察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独著《犯罪论原理》(1991年版)、《刑事责任论》(1992年版)、《刑法的基础观念》(1995年版)、《市场经济下的经济犯罪与对策》(1995年版)、《刑法学》(1997年第1版、2003年第2版、2007年第3版)、《未遂犯论》(1997年版)、《刑法格言的展开》(1999年第1版、2003年第2版)、《外国刑法纲要》(1999年第1版、2007年第2版)、《刑法学(教学参考书)》(1999年版)、《法益初论》(2000年第l版、2003年修订版)、《刑法的基本立场》(2002年版)、《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2004年第1版、2011年第2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刑法学》(2006年版)、《诈骗罪与金融诈骗罪研究》(2006年版)、《刑法学教程》(2007年第1版、20lO年第2版)、《罪刑法定与刑法解释》(2009年版)、《犯罪构成体系与构成要件要素》(2010年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刑法原理与实务》(2010年版)、《刑法原理》(2011年版);译《日本刑法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中国法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解释原理与解释方法/7

一、解释主体/7

二、解释目标/27

三、解释态度/34

四、解释方法/47

五、解释理由/57

六、解释技巧/88

第二章 分则与总则/109

一、分则与总则的关系/109

二、总则对分则的指导/112

三、分则对总则的例外/150

四、分则与总则的协调/157

第三章 “……的,”与“处……。”/168

一、“……的,处……。”表述罪刑规范/168

二、“……的,”标示罪状的表述完结/110

三、“……的,”与罪名的关系/115

四、“……的,”与犯罪构成的关系/181

五、“处……。”标明法定刑/196

第四章 防止漏洞与减少对立/209

一、漏洞与包容的不可避免性/209

二、避免不应有的漏洞/214

三、减少不必要的对立/243

第五章 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283

一、避免矛盾与保持协调的必要性/283

二、矛盾现象的分析/286

三、保持协调的方法/311

第六章 保护法益与违法要件/340

一、犯罪的实体/340

二、法益的概念/344

三、法益对违法构成要件解释的指导/352

四、法益变更对违法构成要件的影响/375

第七章 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384

一、犯罪成立要素的分类/384

二、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确定/387

三、主观要素明示客观要素的内容/403

四、客观要素标示主观要素的内容/406

五、客观要素与主观要素的关系/407

第八章 主观的超过要素与客观的超过要素/414

一、主观要素与客观要素的对应限度/414

二、主观的超过要素/416

三、客观的超过要素/413

第九章 单一行为与复数行为/491

一、区分意义/491

二、基本分析/498

三、争议问题/512

四、实践误区/525

第十章 “非法”与“违反”/533

一、“非法”与“违反”概述/533

二、“非法”/534

三、“违反”/542

四、“非法”与“违反”的并用/561

第十一章 表述顺序与行为结构/565

一、表述顺序与行为结构的关系/565

二、分则条文有明文规定的情形/568

三、分则条文无明文规定的情形/572

第十二章 抽象的升格条件与具体的升格条件/587

一、法定刑升格条件/587

二、抽象升格条件的内容/589

三、升格条件的认识/604

第十三章 注意规定与法律拟制/622

一、注意规定的概念与特点/622

二、法律拟制的概念与特点/631

三、区分意义与区分方法/640

四、争议条文的分析/644

五、相关质疑的回应/672

第十四章 普通法条与特别法条/683

一、法条竞合概述/683

二、特别关系的确定/686

三、特别关系的处理原则/702

四、特别法条的适用前提/714

五、特别法条内容不周全的处理/721

第十五章 并列与包容/740

一、构成要件要素的规定方式/740

二、并列/742

三、包容/758

四、疑难问题分析/769

第十六章 用语的统一性与用语的相对性/775

一、用语的统一性/775

二、用语的相对性/778

三、争议概念辨析/796

第十七章 普通用语的规范化与规范用语的普通化/806

一、普通用语与规范用语概述/806

二、普通用语的规范化/811

三、规范用语的普通化/822

主要参考书目/834

刑法条文索引/839

第一版后记/850

第二版后记/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