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2009年余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余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2009年余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余庆县统计局

2010年3月18日

2009年,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部署,坚定不移地抓产业、上项目、促招商,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克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大力推进经济强县建设步伐,全县各项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综合

全县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43695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6185万元,增长5.1%;第二产业增加值61031万元,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106479万元,增长16.8%。全县人均生产总值9266元,增长10.9%。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由上年的33.32:25.07:41.61调整为为31.26:25.05:43.69。

二、农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建成黔中果蔬检测批发交易中心,以现代烟草农业工场建设大力推进烤烟专业化生产,畜禽规模养殖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5798万元,比上年增长5.42%。

全年实现农业产值79505万元,比上年增长3.80%。全年粮食种植面积38779公顷,比上年减少857公顷,其中水稻面积11459公顷,增加112公顷,玉米面积6074公顷,减少248公顷。油菜种植面积9712公顷,增加1477公顷,烤烟种植面积4643公顷,减少158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99133吨,减少2386吨,其中水稻82048吨,减少62吨,玉米41027吨,减少2051吨。油菜籽产量19082吨,增加2348吨,烤烟产量8572吨,减少151吨。

全年实现林业产值1283万元,比上年下降58.65%。完成荒山荒地造林面积729公顷,主要林产品产量为:板栗41吨,核桃21吨,棕片21吨,油桐籽15吨,花椒15吨,生漆9吨。

全年实现畜牧业产值42551万元,比上年增长12.22%。全年生猪出栏324992头,比上年增加6621头,牛出栏9853头,增加720头,羊出栏67572只,增加3838只。全年肉类总产量30433吨,增加1968吨,其中猪肉26000吨,增加1711吨,牛肉1084吨,增加80吨,羊肉1352吨,增加77吨。

全年实现渔业产值1401万元,比上年增长8.26%。全年水产品产量1078吨,比上年增加71吨。全县水域养殖面积1879公顷,其中稻田养殖面积1243公顷。

烟水配套、水库除险加固等民生工程稳步实施,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有效灌溉面积7792公顷,使用沼气户数21785户,农业机械总动力22.13万千瓦。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生产从逆境中走出,实现较快增长。构皮滩电站建成发电,扭转了全县工业生产下滑的局面。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0731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完成工业增加值33016万元,增长40.0%,实现工业销售产值96550万元,产品产销率为95.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为:发电量193454万度,比上年增长2670.0%;供电量182751万度,增长522.6%;精制茶104吨,增长6.1%;水泥7.24万吨,下降68.8%;中药饮片1206吨,下降51.4%。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8015万元,比上年下降11.2%。全县具有建筑资质等级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4115万元,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65570平方米,完成房屋竣工面积44797平方米。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77534万元,比上年下降25.1%,其中构皮滩电站投资164476万元,下降42.8%。50万元以上城镇项目(不含构皮滩电站投资)完成投资110458万元,增长49.4%,其中:基本建设79649万元,房地产开发2977万元,更新改造27832万元。

五、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

湄余二级公路基本建成通车。县域公路通行条件不断改善,新增乡村列养公路151公里。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完成增加值13886万元,比上年增长22.6%。

邮政和电信业务总收入为10582万元,比上年增长33.5%。年末全县电话用户总数为164589户,其中固定电话用户21101户,移动电话用户143488户。全县电话普及率为56部/百人。

六、国内贸易、招商引资

积极推进“家电下乡”活动,全县消费市场持续繁荣。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9542万元,比上年增长18.2%。分行业看:批发业16841万元,增长4.8%,零售业73770万元, 增长20.7%,餐饮住宿业8115万元,增长31.0%,其他行业816万元,增长0.9%。分地区看:县消费品零售额为59725万元,县以下消费品零售额为39817万元,同比增长均为18.2%。

对外招商不断加强。全年招商引进项目12个,合同引资3363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1530万元。其中引进省外项目6个,合同引资12430万元,实际利用外资7930万元。

七、财政、金融和保险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县完成财政总收入23410万元,比上年增长13.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748万元,增长13.3%。全年财政总支出64633万元,增长20.9%。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2452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9184万元,增长9.6%。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65026万元,增长41.8%。

全县保险部门保费收入为2577万元,比上年增长13.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694万元,下降12.0%。

八、教育和科技

教育事业取得新进展。顺利完成职业中学整体搬迁,被教育部表彰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地区”。全县有各类学校144所,其中:职业中学1所,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4所,小学126所(含13个教学点)。全县有幼儿园25所。全县职业中学在校生2814人,高中在校生6806人,初中在校生13149人,小学在校生27306人。幼儿在园6503人。高考录取人数1762人,其中重点院校94人,本科680人,大专988人。全县有在职教职工2720人,其中专任教师2455人,获高级职称116人,中级职称1196人。

科技工作不断加强,科技运用水平不断提高。全县年末在岗专业技术员有3658人,按职级分:高级职称142人,中级职称1059人,初级职称2261人;按系统分:工程技术人员321人,农业技术人员302人,卫生技术人员583人,教育专业技术人员2383人,其他技术人员69人。

九、文化、卫生和体育

广播电视事业稳步推进。全县有线广播电视用户有23602户。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58.77%;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69.50%。

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全面完成新一轮乡镇卫生院建设,有效应对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年末全县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70个,其中医院和卫生院13个,村卫生室139个,有证个体医疗点15个。年末全县有卫生技术人员493人,其中医师213人,注册护士144人。有医疗床位715张。有乡村医师265人。

体育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群众体育活动广泛开展。建成了县体育馆,成功举办了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余庆县第四届龙舟赛暨飞龙湖命名发布仪式”和第二届“五心教育杯”城区干部职工篮球赛等活动。

十、环境保护和城镇建设

县城污水处理管网系统运行正常。县城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良好,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为0.057mg/标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0.015mg/标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年均浓度为0.023mg/标立方米,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县城饮用水源和乡镇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良好,水质监测达标率均为100%。县城区噪声污染控制效果明显,声环境质量均未超标,平均等效声级昼间为53.7dB(A),交通干线平均等效声级为66.5dB(A)。

年末全县城镇建设建城区面积21.9平方公里,比上年新增1.1平方公里,其中县城建城区5.4平方公里,新增0.4平方公里。

县城区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为5600立方米/日,供水管道长31公里,全年供水量153万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107万立方米。

十一、人口

全县年末总人口为294887人。按性别分:男性人口153476人,女性人口141411人;按年龄分:0-17岁71767人,18-34岁72099人,35-59岁112384人,60岁以上38637人;按户口性质分:农业人口262838人,非农业人口32049人。年末全县总户数为93572户,其中农业户数为77367户。

全县全年出生人口2907人,出生率为9.71‰;死亡人口1542人,死亡率为5.15‰;全年净增人口136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56‰。全县计划生育率95.01%。

十二、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

年末单位从业人员为8925人,其中在岗职工8901人。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56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2%。

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顺利启动,年末参保人数有133人。年末全县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247007人,比上年增加5092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有24609人,增加2011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12622人,增加778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6754人,增加597人;参加失业保险有6360人,增加216人;参加工伤保险有3311人,增加267人。

扎实做好城乡低保工作。年末全县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有12110人,其中城镇1077人,农村11033人。年末全县共有社会福利院(敬老院)8个,收养77人。

农村危房改造、村庄整治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序推进,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430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增长8.1%。农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为43.7%。

(注:公报中生产总值及各产业增加值的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总值为初步统计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