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

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




图书信息


书 名: 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

作 者:杨凤城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8月1日

ISBN: 9787010089805

开本: 16开

定价: 80.00元

内容简介


《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思想文化卷 1949-2000)》内容简介: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思想文化是一个复杂的难度颇大的研究领域,言其复杂,是因为它包罗的内容非常广泛甚至庞杂,如何取舍便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具体而言,哪些思想、理论、观点,哪些领域的问题和探讨,应该收入或者应该舍去,应该详细评介或者简略提及,令人十分头疼。因为,它或它们必须是在不同程度上能够反映思想文化宏观走向的问题。这里就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是否可取,当然是对写作者学术眼界和功力的考验。更为困难的是,思想文化涉及哲学、文学、历史、教育、经济、政治、法律等众多学术领域和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在学科专业划分日趋细密、研究日趋深入的情况下,要对每个领域的问题均有该专业所应有的研究深度和广度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在文化思想史的框架内对某个专业问题的介说有可能(特别是在该专业领域的人士看来)并不周全、准确甚至可能是误读。此外,写入我们文本中的问题,是被认为能够反映整个思想文化走向的观点或探讨。还有很多问题,我们没有写入。那么,它们是否真的就不反映思想文化的走向呢?退一步讲,即使不反映思想文化的总体走向,它们是否就没有价值呢?如果有价值,为什么不写入呢?这确实是棘手的问题。由于我们的学识和功力所限,由于我们写作的宏观视角,由于篇幅的限制,我们只能留下这一遗憾。

作者简介


杨风城,1963年出生,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中共党史系主任、教授,兼任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讲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主要著作有《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理论与政策研究》(专著)、《毛泽东思想研究述评》(主编)、《当代中国编年史》(主编)、《从“八大”到“十五火”》(合著)等。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先后主持数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曾获得宝钢优秀教师、教育部新世纪人才等荣誉。

丛书主编简介:

彭明(1924-2008),河南夏邑人。从1950年起,一直在中国人民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3年任教授,1986年任博士生导师。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学科组成员,中国现代史学会常务副会长、名誉会长,黄埔军校史研究会会长等职,是国内公认的五四运动史研究及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和中华民国史研究的学术大家。代表作有《五四运动史》。参与主编的著作有《中国新民主主义时期通史》、《中华民国史》、《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等。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新中国的文化整合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主导意识形态地位的确立

第二节 思想改造与思想批判

第三节 文化与学术的“一体化”

第二章 “百家争鸣”与“兴无灭资”

第一节 “双百”方针的提出、阐释与历史反思

第二节 文化界的春天

第三节 文化领域内的批判与“跃进”

第四节 文化政策的调整与文化的复苏

第五节 走向极“左”——“兴无灭资”的文化批判狂潮

第六节 盘点十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文化成果

第三章 文化的劫难

第一节 极左思潮的涌起与泛滥

第二节 林彪、江青集团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歪曲与篡改

第三节 文化专制主义与大批判的文化

第四节 极左的文化建构

第五节 不绝的文化之脉

第四章 批判的80年代

——从拨乱反正到“新启蒙”

第一节 拨乱反正与戴着镣铐跳舞

第二节 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与挣脱“左”的思想禁锢

第三节 对“文革”和“左”倾思潮的反思:泛政治化的解构

第四节 人道主义思潮:建构新时期意识形态的一次尝试

第五节 “新启蒙主义”思潮

——知识分子培植现代性价值观的文化运动

第六节 精神文明建设和反资产阶级自由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官方建设

第五章 市场经济大潮中的思想文化

第一节 90年代中国的历史反思

第二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分野与新启蒙知识界的三次分化

第三节 世纪末中国文化的分化与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