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泾县专刊

泾县专刊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泾县专刊


《泾县专刊》系由宣城广播电视报社主管、主办的旗下五大子报之一,全称为《宣城广播电视泾县专刊》。2006年下半年起始筹备,2007年1月5日创刊。原为周二报,自2007年9月起改为周报。该报可读性强、发行面广、内容丰富、风格清新、版面新颖,设有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文化娱乐和体育新闻及文学、消费、健康等版面。

具体信息


《泾县专刊》截止2009年8月28日已经出版165期报纸。其中,4版出版一期(2007年9月18日)、12版出版5期(2007年9月12日、9月25日、9月29日、12月28日、2008年1月18日)、16版共出版两期(2009年1月16日和1月23日)

《泾县专刊》社址设在泾县县城裕丰路44号(黄栗村宾馆斜对面)。

该报可读性强、发行面广、内容丰富、风格清新、版面新颖,设有本地新闻、国内新闻、国际新闻、文化娱乐和体育新闻及文学、消费、健康等众多版面,版面开设有

《泾川新闻》

《泾川人物》

《泾川光影》(新闻摄影专版)

《泾川深度》

《泾川故事》

《泾川厚重》(历史文化专版)

《泾川话语》(新闻评论专版)

《泾川文学》(常规副刊版)

《泾川读书》

《泾川法治》

《泾川小荷》(学生作文专版)等。

《泾县专刊》是您了解泾县、认识泾县的绝佳窗口,可读性强,极具珍藏价值!

发行覆盖全县,遍布县内各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和大型企业、沿街商铺等。是泾县本土唯一的一家独具晚报风格和平民色彩的公开发行综合性平面媒体。

《泾县专刊》,打造泾县媒体第一新闻品牌。期期好看,版版精彩,以“贴近生活、服务经济”为口号。

《泾川厚重》专版,彰显魅力泾县,突出展示泾县的历史文化。

创刊时间:2007年1月5日创刊

办报宗旨:贴近生活 服务百姓

报纸特色:厚重、本土、亲民、鲜活

办报口号:办泾县最好的报纸

主管:中共宣城市委宣传部、宣城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

主办:宣城广播电视报社

出版:泾县专刊报社、宣城广播电视报社泾县工作站

出品:宣城市宛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编辑:《泾县专刊》编辑部

照排:《泾县专刊》照排室

印刷:安徽广播电视报社印刷厂(合肥广联印务)

发行:自办发行

每周五在泾县出版,春节和国庆期间各休刊一期

报纸版序:C01——C08

本报为非卖品,免费赠阅

本期印完时间:2010年2月10日22:00

印数:3000份

《泾县专刊》编委会:王健平、杨凤琴(女)、王国祥、朱瑞娟(女)(排名不分先后)。

社长、总编辑:王健平

版式:朱洙

报头题写:徐楚成

社址: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裕丰路(黄栗村)44号

邮政编码:242500

——报社内设机构——

总编室:总编辑王健平

办公室:主任王国祥

记者部:

编辑部:主任朱瑞娟

广告部:主任杨凤琴

发行部:主任王国祥

审稿室:

宛一公司:总经理王健平

驻杭州联络处:主任徐芳红

泾县记者协会(筹):会长王海金

故乡捎来了一个邮包

赵东云

中午在篮球场激战正酣,手机响了,通知我去拿邮寄快件。我不免心内纳罕:最近没有人说要邮寄东西来呀!

速递员将快件交给我,厚厚的一个包裹,从信息栏知道,快件是故邑江涵记者寄来的。回到办公室,打开邮件,一股故乡亲切的气息扑面而至:一张青年画家张奋飞办书画展时特制的纪念卡片;两份王直救助中心编办《留守儿童报》;数十份《泾县专刊》。

今天恰好是圣诞节,我把这个邮包视为圣诞节的特别礼物,老实说,我十分珍视这份礼物,我相信我会永远存留于身边,他代表着故邑历久弥坚的执着、善德和真诚。

“张奋飞”这个名字原本并不熟悉,只是最近才了解他的一些人生经历。张奋飞的先人为清康熙年间的大学士张英,张英族居桐城,以耕读起家,在奋发勤学的故事至今在桐城民间流传,当然,张英更是一个有博大胸怀和包容精神之人,桐城的文化地标“六尺巷”的得名正缘自张英。张奋飞的父亲张洪炉先生在泾县工作多年,其书法颇有造诣,曾获得全国性书法大奖。也许是家族血胤中的艺术气息浓厚,也许是与生命抗争的一种选择,年轻的张奋飞毅然拿起画笔勾勒自己心目的世界,描绘人世间的真善美。在短暂的人生旅程中,张奋飞以其非凡的毅力在绘画艺术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他的画作先后在中国美术馆和新加坡等地展出;出版了画集和回忆录;其事迹曾为央视专题报道…… 张奋飞能够取得如此成绩无愧人生,而他在长期遭受严重疾患困扰下取得这些成绩尤其难能可贵!张奋飞生命磨难中的顽强与追求艺术的执着让无数人为之动容,自然也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今年全国道德模范获奖名单中,前三名居然有两位是安徽人,可见安徽人之善德。其中故邑孤峰的王直老人赫然在列。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能够为留守儿童操心,而且将留守儿童中心办得有声有色,不能不让人心生几分敬意。颇具特色的是,留守儿童中心专门编辑出版了《留守儿童报》,这份报纸是爱心的凝聚和反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四军老战士一如既往的奉献,也看到一些企业家和社会人士充满爱心的捐助,更可以看到孩子们知恩图报的感恩情怀。

对于《泾县专刊》,我是去年夏天才知道有这份报纸。热心的江记者多次邮寄或托人带给我报纸,使我能够了解《泾县专刊》的全貌。

老实说,初始的《泾县专刊》尚显出几分稚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办报经验的积累,现在的报纸已颇有市民报的风范了。一份地方性报纸,乡土和地域特色正是其生命力所在,而这正是该报在市场环境中能够持久生存下去的缘由。当然,《泾县专刊》能够渐入佳境,一要归功于热心的办报人和编辑,二要归功于一批颇有水平、无私奉献的撰稿人。

《泾县专刊》是一份民办报纸,完全依靠市场运营求得生存,敢于在一个市场相对狭小的县城办报,本身就需要几分勇气和胆略。就是这样一份民办报纸,却承担了一定的道义和社会责任,在其不长的办报时间内,鞭笞邪恶,弘扬正义,并多次为救助疾病患者、失学儿童、孤寡老弱等呐喊求助。

《泾县专刊》的一些撰稿人尤其值得钦敬。据我了解,《泾县专刊》并不给稿费,而撰稿人多有繁忙的工作和事务,但他们并不吝啬自己的文笔与辛劳,倘若没有弘扬乡土文化的自觉意识和敢于清贫的崇高境界,我想,很少有人能够坚持写下去的。这些撰稿人中,不乏对乡土历史文化的热爱着和文笔俱佳者,吴小元先生所收集整理的大量历史文化资料让笔者自叹弗如;周末先生将悠远的历史、现实的社会和唯美的文笔很好地糅合在其作品之中,颇具有文学艺术感染力;夏子先生的博学多才早已使其成为地方文化名人,而笔者更欣赏其诗作和摄影技艺……

《泾县专刊》虽只有薄薄的几页,但却是众多撰稿人和编辑们心血的凝集,十年后,数十年后,数百年后,当人们谈论泾川这一方地域文化之时,或许就有该报登载的资料与文献,而这正是一份地方性报纸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之所在。

我和《泾县专刊》

赵东云

故邑有一份报纸《泾县专刊》,是最近两三年新创的报纸。原本我并不知晓老家办了报纸,因为我离开泾县时,那儿是没有本土报纸的。没料想到,只短短几年时间,泾县便突然间有了两份报纸,真使人慨叹变化之快,而其中的《泾县专刊》是一份完全由民间兴办起来的报纸,不由得心生敬意。须知道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化程度日益加深的今日,若要办一份象样的地方报纸并使其生根发芽,那是须要很大勇气和气魄的。《泾县专刊》已经办了两年多,发行了100多期,在宣传泾县的发展变化和地域文化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贡献。

我最初接触《泾县专刊》是在去年暑假期间。该报有一位敬业而勤奋的编辑,他叫江涵,江先生出于工作之需要,联系我谈了一些写稿子的事情,从江编辑那儿我了解到《泾县专刊》,自然我也奉呈了几篇稿件。后来江编辑连续多次把登载了我文章的报纸邮寄给我,使我得以窥见《泾县专刊》的真容。从这份报纸上,不仅能够了解泾县发展变化的脉搏,还可以感受到浓重的乡土气息。我尤其喜爱该报的“厚重泾川”、“泾县人物”、“文学天地”等专栏,从中可以习得很多知识,也能够领略一方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正是因为喜爱,自己不免技痒,加之报刊编辑的奉献精神也感染了我,所以特意为该报连续写了几篇关于乡土文化的短文。但那时候,自己正忙着联系长篇小说《流血的后宫》的出版事宜,另一部小说《赵姬与秦帝国》又正在创作之中,故仅写了几篇就收手了。

说到《泾县专刊》,就不能不说说为该报写稿的写作群体。据我了解,《泾县专刊》一般是没有稿费的,也就是说没有金钱和物质的东西来激励作者,但即便如此,却有一批作者孜孜不倦地为该报写稿。在社会浮躁、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能够甘于清贫,捍卫心中的一方净土,我不得不说,这是一群值得尊敬、有崇高追求的人。比如说周末先生,他利用工作之余,已经连续写了近五十篇关于泾县乡土文化的系列文章,无疑作着是耗费了很打心力的;又比如吴小元先生,不知他从哪里弄来那么多的关于泾县和茂林的历史文化资料,我只能说,他是一个辛勤的耕耘者;再比如说还有一个网名叫“飞马”的作者,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发展泾县地方旅游的长文,且不论其文的学术水准如何,其真诚、执着、热忱和对故土的挚爱就足以使人动容。

在中国文化领域,这些作者或许只是浩瀚沧海中之一粟,一点儿也不显山露水,但谁又敢低看他们呐?正是千万个他们,为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薪火传承在默默地奉献着。

我一直持有一种观点:中国文化的传承主要依靠的并不是来自官府或所谓主流的东西,而是来自民间和底层。试想想,在中国璀璨的文化中,最优美的乐章、最精湛的工艺、最震撼的绘画、最具生命力的文学作品等等,难道不多是来源于民间创作那?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说,《泾县专刊》及其参与者,正在做惠及后世之事。倘若没有民办报刊《泾县专刊》这一载体,倘若没有这样一批来源于民间的辛勤撰稿者,悠久而厚重的泾县乡土文化将依旧湮灭在尘寂之中;丰富而多彩的旅游文化资源将依旧难以得到认识和发掘。那么,泾县也就失去了一张向外界介绍和宣传自己的名片和窗口。

如今,每当江编辑把《泾县专刊》邮寄到家时,我总是饶有兴味地认真阅读,细细品位,从中汲取营养。未来若是时间,我还将写一些文字奉献于故邑,没准自己的文字能起到一根柴薪的作用,为乡土文化走过漫漫长夜增添一份光亮哩!

赵东云老师为《泾县专刊》创刊三周年拟一联语

载江左名邦历史文化探厚重底蕴

传红色故土革命精神觅人民幸福

祝贺《泾县专刊》创刊三周年

王祥

作为一名本县的文学爱好者,对咱们《泾县专刊》那要算是情有独钟了。

它内容丰富,版面新颖,阅读性强,且非常贴近生活;近年来我的一些还不太成熟的文学作品承蒙《泾县专刊》厚爱,在文学版块常能发表发表,一来圆了我的写作梦,二来更是让我们这些爱好者,读出来,走出去。通过《泾县专刊》我们认识了好多读者朋友与作者朋友,更是通过《泾县专刊》我们走向了社会,社会也接纳了我们,它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平台,一个知讯的窗口。

值此《泾县专刊》创刊三周年之际,做为专刊的一名忠实粉丝,特别预祝《泾县专刊》越办越好,如一朵新闻奇葩,绚丽多彩的开放在山清水秀的皖南县城!为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作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开心小窝:皖泾县八达万隆居J06一单元202室王祥

一些通过手机短信对《泾县专刊》的评论及其他

你好江先生我是刚刚给您电话的朱婷麻烦了

13661119***(江婷)发自2008年2月22日16:13:03

江婷,女,《中国日报》记者。

江涵同志:您好。看到了您的留言,很感谢您对新四军历史及老战士的关心。家父吴健人是泾县茂林人,是在这里读书、在这里参加新四军开始他的革命生涯的。家父生前一直眷恋着自己的故乡,称这里是他革命的摇篮。我是出差途径故乡,明天返京,恐没时间与您面谈。您可以留下您的通讯地址,我回京后给您寄一本《吴健人文集》,从中你可以更多的了解我的父亲。宁静致远

139119465***(吴苏宁)发自2008年5月10日21:01:32

今收到寄来的泾县专刊,谢谢!看到家乡的报纸非常高兴。吴苏宁

13911946***(吴苏宁)发自2008年5月26日13:36:09

吴苏宁,女,祖籍泾县茂林,现供职国家开发银行(北京),茂林籍新四军战士吴健人之女,其叔叔吴慕红皖南事变中牺牲,曾多次来泾县祭拜其父亲、叔叔(二人现均葬茂林魁山烈士陵园)。

江记者,谢谢你给我送来报纸,与你相识,相见恨晚!敬佩你的精神,羡慕你的才华!有空常来玩!徐华明

13339131***(徐华明)发自2008年5月15日15:52:19

徐华明,男,泾县铜山人,教育学硕士,曾供职泾县英特学校,现为泾县风华辅导中心负责人。

江记者:非常感谢你如约而至的报刊,每期我都认真阅读。感觉贵刊越办有内涵、越有深度。对于你的热情和友好本人深表谢意!想近期与你见面请你聚个餐,不知是否赏脸?南陵徐少明

13956165***(徐少明)发自2008年9月1日08:47:51

徐少明,男,泾县铜山人,泾县历史文化爱好者,现供职南陵供电公司。

江涵:你好!我刚来就拿到《泾县专刊》。谢谢你!

139096953***(陈加胜)发自2008年5月15日19:58:43

专刊已收到,谢谢你了!这期内容很好。

139096953***(陈加胜)发自2008年5月19日11:20:06

陈加胜,男,1956年生,泾县云岭人,新四军后代,现供职安徽省公安厅,安徽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理事,著有《我所知道的新四军》一书。

江涵,5.16专刊内容排版图片新闻性时效性,都堪称精致自办的每一版都可看又耐看,整体上了一个台阶,是迄今最好的报纸之一,周

15056288***(周末)发自2008年5月15日21:44:09

周末,本名周为民,周末系其笔名,现供职泾县工商局。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泾县作家协会副主席,本报《走读泾川》专栏作者,著有同名著作。

谢谢!报纸收到。那篇报道也看到,写得很好。我的通信地址是;常州市金色额新城58幢甲单元203室,邮编213002,常联系。李寿生

13915006***(李寿生)发自2008年5月27日16;17:32

小江:您好!5月30日遇月4日两份报纸已收,办得不错,谢谢。今后我会传一些副刊稿件给您。多联系。李寿生

13915006***(李寿生)发自2008年7月7日22:36:13

李寿生,男,《常州晚报》副刊部原主任,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其友、著名军旅作家徐锁荣大校曾经多次来泾县采风,创作多部(篇)关于新四军及红色题材文学作品,部分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徐锁荣笔名“雪岛”,2009年春,曾来泾县举办“感恩泾川”书画展。

听说你的稿件被宣城日报转载,很为你高兴!写得不错。

13805629***(朱小燕)发自2008年6月26日16:55:11

朱小燕,女,泾县二中英语教师。

你好,我是铜陵的陈小华,报纸收到了,谢谢你!

13866511***(陈小华)发自2008年10月20日10:56:50

记者节快乐!我爸爸又收到你寄的报纸,非常高兴,问好。

13866511***(陈小华)发自2008年11月8日10:35:22

陈小华,女,祖籍安徽南陵,现居安徽铜陵。其父陈邦骏抗战时期曾逃难来泾县,在茂林避乱多年,系著名的百年名校茂林小学校友,2007年国庆期间曾带领一家十多口人寻访故地汀潭、云岭、章渡、茂林等。

张涵老师:您好!承蒙关照刊登了我的插队文章!我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路****弄**号***室,邮编200136姓名陈元龙(一见你就笑),祝好!

15021160***(陈元龙)发自2009年2月1日20:19:58

陈元龙文革时期曾在泾县插队。

江涵好!我已离开贵县,希望我们做个朋友,祝你有个灿烂的前程!姚文学

15956949***(姚文学)发自2009年5月6日13:07:10

姚文学,男,安徽肥西人,安徽法制报社记者,安徽省民俗学会秘书长。2009年5月来泾县采访。

你好,请问你是县纸媒的编辑吗?

13655636***(潘春风)发自2009年5月12日14:46:39

谢谢你,江记者!

13170265***(曹大鹏)发自2009 年5月19日08:48:51

江老师,你好!我是宣州区委宣传部的曹光鑫,上次发给你的樊小兰的稿件,不知你是否已经处理?

13705639***(曹光鑫)发自2009年5月26日13:42:29

江老师,你好!你寄来的报纸已收到,深表感谢,欢迎你方便时来宣做客。

13705639***(曹光鑫)发自2009年6月16日08:56:52

请将二月分(份)后的专刊检索一套不日我来取谢谢县人大施长清

13856352***(施长清)发自2009年6月24日15:38:11

我的一管之见

《泾县专刊》作为一份地方性的报纸,本土味浓,时效性强,能够及时准确地向读者传递信息,当然最大特点是能够挖掘出泾县本土的风土人情、人文环境以及泾县人自己的喜怒哀乐,内容丰富、新颖,真正走进生活,贴近百姓,由此看出《泾县专刊》整个编辑部的勤奋与团队精神。

我是个讲真话的人,借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刊头过小,缺少大气,不醒目。

第二,报纸本身有宣传版面,就应该广告集中刊登于次,尽量避免穿插在其它版面之中,尤其是头版中。对读者而言,头版犹如一面镜子,有喧宾夺主之意。2008年4月30日报纸的头版中,广告竟成了专版,不仅让人心生疑问:这究竟是广告传单还是报纸?对于广告,也应该掌握“度”,适度生存,过度趋利。这本身就违背了办报的初衷,还谈何读者?

第三,对于一些摘录报刊中的内容,应该标明摘录出处,这既是出于一种尊重,也是对阅读收集面的一种总结。

最后,祝愿《泾县专刊》越办越好,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茁壮成长,走向成熟。

杨德柱

2008年5月27日

(注:作者杨德柱系泾县科技协会原主席)

结缘《泾县专刊》

泾县农技推广中心 胡正明

2007年1月上旬的一天,我意外的发现一份《泾县专刊》,并从头到尾通阅了一遍,觉得这份报纸蛮不错的。《泾县专刊》属于《宣城广播电视报》下的子报,并且还有刊号。心想泾县终于有了自己的报纸了,对《泾县专刊》有种特别的亲切感。在办公室没有事时,就把这份报纸拿出看看,已记不清看了多少遍。

我在工作中经常写些计划、方案和总结,也曾萌发写些新闻报道,最初写的一篇报道是96年发表在《皖东南报》上,是以短信息的形式出现的百把字。

慢慢地,我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总爱在办公室写写画画的,把我们农业工作报道出去。时间久了,也写些散文类的文章,偶有习作在《宣城日报双休刊》上发表。

2005年,我在Voo文学网——一个纯美的原创文学网站上建了个人文集,在这个文学网上结识了一批作家如江苏黄云峰、湖南朱文科等,从他们的文章中学到不少东西,我网个人文集中的文章自此也多了起来。

我辛勤的工作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有汗水,有收获,更多的是快乐。

自看到《泾县专刊》后,我就将身边的人和事,写成文字通过《泾县专刊》向全县读者传播。记得收到第一份《泾县专刊》,我就按照报纸上的邮箱于2007年1月11日投去第一篇文章《父亲》。

其实当时的《泾县专刊》并没有文学版面,发出邮件后几天,《泾县专刊》的编辑打电话给我,是一位女同志,说文章收到了,写得较好,目前没有文学版,暂不能刊登,以后肯定要登的。

后来,《父亲》一文终于在《泾县专刊》2007年3月16日文学版登出。之后,我陆续地将通讯和习作寄到报社。2009年2月,编辑江涵先生约稿让我写一个系列——我的琴溪旧事,于是我写的系列文章一篇篇的登出。

2007年11月,我开通了网易博客“胡正明的原创文学天空”;2009年1月,又开通了新浪博客——“阿明的博客—原创天空”。

结缘于《泾县专刊》后,我写着,我快乐着。

我见证着《泾县专刊》三年的成长,我和《泾县专刊》一同走过三年,相信明天会更好!

2009年12月14日

祝贺《泾县专刊》创刊三周年

平心而论,《泾县专刊》是我平时阅读中不可或缺的一份报纸。读《泾县专刊》,为《泾县专刊》写稿成了我业余生活中最最喜爱做的一件事情。现在如此,将来更是如此。

作为《泾县专刊》的一名忠实读者,我虔诚祝福这份散发着浓郁本土气息的报纸——在泾川这片硬朗的土地上成长得更加美丽、更加迷人、更加灿烂辉煌!为泾县的文化发展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泾县中国宣纸集团公司 陈永华

读者有感

《宣城广播电视泾县专刊》报是广大读者喜爱的一份精神大餐。如今在众多报刊中,我尤爱《泾县专刊》,我为泾县老百姓能有这样一份丰富的文化大餐而欣慰和兴趣。

该报图文并茂、包罗万象,上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下至柴米油盐酱醋茶,集时政民生性、乡土历史性和知识趣味性于一体,真是读者至亲至爱无价的精神享乐。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们真诚祝愿《泾县专刊》: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希望该报把烂漫的山花粉香飘散到千家万户百姓中。

刘永国 供稿

2009年11月30日

送稿日期:2009年12月4日(周五)下午4时许

投稿方式:手写稿

我爱看《泾县专刊》

当我第一次看到《宣城广播电视泾县专刊》,就在心目中对贵报产生好感,虽是一张小报,但内容丰富、知识面较广、可读性较强,有较浓厚的趣味性,报中有社会新闻,有反映泾县这块革命红色土地上的历史、风土、人情、名胜古迹、旅游景点等等,从而获得了众多读者的好评。

咱们泾县是一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人杰地灵的好地方,《泾县专刊》经常刊登泾县的历史、名胜、美景、历代优秀人才等,有力扩大了泾县的知名度,使更多的人了解泾县、向往泾县。

昌桥乡退休干部 郎文卿

2009年4月9日

相关分词: 泾县 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