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闫光照

闫光照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闫光照




人物简介


闫光照,男,28岁,汉族,山西省长治市人。壶关县“光照助残特教中心”校长。。第二届长治道德楷模.第三届壶关道德模范.第七届山西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等荣誉获得者。闫光照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三晋都市报》、江西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山西电视台等全国上百家媒体争相报道,2009年底他的事迹在新华社《内参》发出后,中央领导做出重要批示,受到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多家部门的高度关注。

主要事迹


壶关县“光照助残特教中心”校长。为了能让残疾儿童像正常孩子一样上学,闫光照和2位同学创办了助残特教中心。他们自己教课、自己做饭,从穿衣、洗脚这些基本生活技能教孩子,直到上床睡觉。中心运行得很艰难,4年多来,闫光照已经花光了父母养猪攒下的全部积蓄,向外借遍了钱。他们靠帮人拉煤、给煤矿刷墙等零工所得,艰难地维持着学校的运转。他把满腔的爱倾注到特教事业上,为他们成长成才支撑起一片天地。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大型奥运主题展览中,光照助残特教中心20名残疾孩子历时2年共同创作的长112米、宽0.9米的巨幅剪纸《走进奥运》震惊了中外观众。它是那次大展中惟一的剪纸作品,也是山西省惟一一件入选展览会的实物。

助才中心坐落在北河村内,这是一个独立的院落,高悬在门楣上的“助才中心”字样很是醒目。进门一看,原来这里有三幢平房,前面两幢四间,是助才中心租用的。两间是教室兼宿舍,一间是食堂,另一间放着煤炭等杂物。

安静的院落里时时传出读书声,领着学生们朗读课文的一个清丽的女孩,她叫路丽。路丽6岁时因遭遇车祸双腿残疾,从此人们很少能见到她的笑容……如今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路丽已读到了四年级,成为助才中心孩子中学历最高者,并且是这里的小“开心果”,大家经常能听到她爽朗的笑声。 荡漾在这个特殊小院里的欢声笑语,是一群富有爱心的特殊志愿者带来的。

闫光照,是这个助才中心的创办人。在长治师范读书时,闫光照参加社会实践,深入农村搞社会调查,了解到农村一些残疾孩子基本没有上过学的原因是:一方面农村缺少针对这些孩子的特殊学校;另一方面是这些特殊孩子很难与正常的孩子在普通学校一起生活学习。

回到家后,小闫失眠了,他在想如何帮助这些孩子,于是有了创办一所专门招收残疾儿童学校的想法。小闫把这个想法告诉了他的几个同学,很快得到了多数同学的赞成。他又将想法告诉了父母,刚开始父母坚决不同意,但经过小闫反复地做工作,父母终于“妥协”了。

得到了同学的支持和父母的认可后,小闫开始着手实施自己的计划。靠家里的资助和自己多方集资,他租来了校舍,并请来了帮忙的同学。2005年暑假,“助才中心”终于成立了。当时中心只有6名孩子,而且大都是本地人。不到一年的时间,助才中心的孩子已经达到了27名,夏天最多时达到31人。孩子们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进行康复训练,愉快地生活着。

现在闫光照每天四点多钟起床,帮助父亲打理生猪的屠宰出售生意两小时,然后到中心上班,除了教学、理疗,还包揽中心的一切外交事务。

为办中心,闫光照全家已贴进去两万多元。现在找钱是闫光照的头等大事。因为有部分孤儿、单亲孩子,连每月的生活费都交不足或不交,现在从孩子们身上收上来的钱连一日三餐都难以维持。中心没有“名分”,贷款、集资的路都走不通。闫光照梦想着把办学资格申请下来,然后名正言顺地以法人资格获得贷款,建立残疾儿童实践基地,养猪、种菜、制粉笔,既能使孩子们学有一技之长,又能为学校创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资金保障。

尽管壶关县人口已接近创办特教学校的要求,但助才中心现有条件实在是达不到办学标准。正在记者整理稿件时,从壶关传来好消息,壶关县委书记在闫光照的办学报告上亲笔批示:我们一定要多鼓励多支持他们,把好事办好!长治市残联、壶关县教育局、残联等单位也给予中心以资金上的支持。闫光照相信,困难总会克服的。每当他看到孩子们那纯真的笑脸,每当他听到孩子对老师的一声声呼唤,小闫就会在心中一遍遍地对自己说,一定要坚持下去!如果中心关闭了,这些孩子就意味着辍学,孩子们的童年只有一次,不能让他们的童年没有欢声笑语。

除了热心的闫光照,这里的其他志愿者也让人心生敬佩,他们大都是小闫的同学或朋友。在这里他们没有一分钱工资,生活也很艰苦,但他们都有一颗滚烫的爱心。是他们用艰辛和汗水创造了奇迹,是他们给太行深处的残疾儿童带来了希望。

主要成就及荣誉


第二届长治道德楷模.第三届壶关道德模范.第七届山西十大杰出青年候选人等荣誉获得者。闫光照事迹先后被新华社、《中国青年报》、《山西日报》、《山西晚报》、《三晋都市报》、江西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山西电视台等全国上百家媒体争相报道,2009年底他的事迹在新华社《内参》发出后,中央领导做出重要批示,受到教育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等多家部门的高度关注。

主要作品:《走进奥运》


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大型奥运主题展览中,长治20名特残孩子共同创作的112米巨幅剪纸作品《走进奥运》图,举世罕见!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点燃全世界人民激情之时,在中华世纪坛,由北京奥组委、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共同主办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大型奥运主题展览也在火热进行中。展览从8月1日开展以来,总面积逾8500平方米展览展场,中外参观者天天爆满。在众多展览珍品中,一幅长达112米的巨幅剪纸《走进奥运》图,成为展场中的亮点,吸引着人们的眼球。作为这次大展中唯一一幅剪纸作品,《走进奥运》也是山西省唯一一件入选展览会的实物。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巨幅剪纸竟然出自长治的20名特残孩子之手。他们中最小的只有7岁,最大的不超过14岁,有的智商为零。而组织这20名特残孩子进行创作的人,也只是一个刚满24岁的大学生。这位大学生与他的残疾娃创作队伍,经过了怎样的艰苦努力,竟能创作出对于正常人都不敢奢望的民间手工艺品,还登上了奥运期间国家级大型展览的大雅之堂?带着满腹疑问,笔者在残奥会即将开幕之时,走近了大学生闫光照,对他及他所创办的光照特教助残中心进行采访。

一个特殊的中心

这是一个特殊的中心:光照特教助残中心。中心设立在长治市壶关县北河村。中心租用的是一所废弃的学校。闫光照,中心的创办人,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壶关县集店乡西庄村人,父母都是农民。 2005年,闫光照从长治学院师范分院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到城里工作,但他放弃了这样的机会,直接回到县城做出一个让许多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义务支教,教育那些高度残疾、学校不收的特殊孩子。因为在他看来这些孩子虽说身体有缺陷,但是通过培养他们同样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光照特教助残中心是从2005年夏季创办开始的。为了维持中心正常运转,闫光照利用节假日拼命打工挣钱,正常时间教学。因为接收的这些孩子均来自贫困的农村,家境都十分困难,低廉的收费连一日三餐都难以维持,部分孩子又是孤儿、单亲子女,连每月的生活费都交不足或者干脆不交。闫光照的父亲做生猪屠宰出售生意,几年攒了点积蓄,都让他拿去办了学校。中心创办3年多时间,闫光照贴进去近30多万元。 闫光照浓浓的爱心也感动了许多好心的人,一些爱心人士纷纷参与了进来。像和闫光照一同毕业的同学原芳英、王东伟。原在壶关县实验小学担任党委书记、校长的张泉水退休在家,谢绝了多家学校的高薪聘请,主动参与到助 残 中心,他们不 说 劳累、不要报酬,义务指导残疾孩子。可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爱心组织用真情创办着一个特殊的教育中心。

一个胆大的梦想

为了让这些残疾孩子能有一技之长,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光照特教助残中心从2006年专门开设了剪纸课,壶关县有名的美术老师王进庆、张建英等,听说中心给孩子们开了剪纸课,也主动参与其中。当时,北京已申奥成功,当地企盼奥运、喜迎奥运的气氛甚浓。闫光照和老师们就想到了在教孩子们剪纸的同时,有意识地把剪纸和奥运知识结合起来,因为奥林匹克原本就是一种竞技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是一种“更快、更高、更强”的自我挑战精神,他们希望这些孩子能够用奥运精神激励自己,将来都能为社会做贡献。 一张纸,一个图案说起来很容易,也许让正常的孩子来学也很容易,但对于残疾孩子就太难了。就拿教孩子们正确使用剪刀来说,老师一教就是半个月,一招一式,一不小心剪刀很可能划伤孩子的小手。2006年12月的一天,张建英老师扶着一个残疾孩子上厕所,结果两个残疾孩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就在教室里打了起来,本来用来刻画的美工刀被打架的孩子扔得满教室乱飞,一时间哭声、喊声乱作一团,闫光照听到后冲进教室制止了这场可怕的“战斗”,亏得没有伤到孩子。 “说真的,我每天的心都在悬着,睡觉都不踏实,最怕的就是孩子伤着、摔着,因为他们的思维和想法常人很难去把握。”闫光照说。 刚开始,残疾孩子拿到剪纸图后,瞬间就会揉做一团,或者用剪刀剪得面目全非,老师们就只好重新剪样。剪纸所用的纸张原来靠闫光照去批发市场购买,后来由于需求的量过大,批发的商家就直接送货上门。当时剪刀、美工刀等被孩子弄坏的数量无法去精确计算,刀子摔坏了,残疾孩子在一旁看着扭曲变形的剪刀嘿嘿笑,无奈的老师得收拾残局,还不能批评,因为残疾孩子别看身体残疾但自尊心都很强,他们容不得一句批评,如果心里不情愿,摔下不学哭着要回家。年龄大点的孩子会故意去损坏东西来报复老师的批评。为了培养孩子们的积极进取精神,剪纸课外他们又给孩子们讲授奥运知识。 2007年初,他们开始把奥运知识与剪纸结合在一起教孩子们剪。“我就是要让他们通过学习奥运知识,懂得去如何挑战自己,身体的缺陷不是缺陷,只要心灵坚强!”闫光照说。 然而,这对于残疾孩子来说确实是一个大胆的尝试。想法确定后,老师们首先进行了分工。王进庆老师负责构图,原芳英和王东伟负责翻阅资料,将历届奥运会的相关内容全部找到,按顺序从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开始到2008年中国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国家、时间以及该国家举办城市的风貌、标志性建筑、人文精神等全部用剪纸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张泉水和张建英两位老师负责指导孩子们动手剪刻。闫光照又借款上万元专门到石家庄购进了一台先进的装裱设备。他们希望能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献出一份由残疾孩子亲手制作的巨幅剪纸作品。闫光照对笔者说:“我们就是要让孩子们通过剪纸这样特殊的方式参与奥运,来证明他们存在的价值!” 构图出来后,放到残疾孩子手里,在老师的指导下就像绣花一样,一点一点地进行,剪坏了就重来,直到满意!当一幅幅生动的奥运剪纸终于从孩子们的小手中脱颖而出时,原本身患残疾而深感自卑的孩子们信心大增。

一幅震撼人心的作品

从2006年开始,近两年时间,耗纸数千张。2008年1月,当重量达30多公斤的《走进奥运》剪纸图终于完成时,看着精美的剪纸,闫光照和老师们激动地流泪了:“谁说残疾孩子就不能接受教育,只要用心,他们同样能掌握到一技之长,同样能为社会做贡献!” 巨幅剪纸图总长112米,宽0.9米,整幅作品用剪纸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表现手法,装帧采用古宫门的形式,当打开图卷,首先打开一扇门,百年奥运一览无余。作品按顺序从1896年希腊雅典第一届开始到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的举办,时间跨度长,场面宏大、栩栩如生。尤其是今年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用大篇幅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载歌载舞迎奥运的盛大场面。人物的表情、细节的刻画等惟妙惟肖,长城、天安门, 奥运会的会标、吉祥物,标志性建筑如鸟巢、水立方等均在纸上活灵活现。在历届奥运会的衔接上不是截然断开,而是采用连绵不断的形式,以此来体现奔腾不息的奥运史;剪纸边饰用56条飞舞的龙,来代表56个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365只蝙蝠代表着全人类在一年365天里天天吉祥如意,团结一心,和谐共存。从1896年雅典第一届奥运会到2008年北京第29届奥运会历时112年,整幅作品代表人类永久和平共处的意思,寓意奥运圣火在人间永久不息。这幅剪纸作品既是一幅无可复制的精美传统民间剪纸艺术品,又是一部详实的百年奥运百科全书。据悉由残疾儿童剪出百米巨幅剪纸作品在世界实属罕见,中国更是首例。 从剪纸开始到最终,作品还能献给奥运会,是光照特教助残中心全体师生的共同心愿。 然而一个小县城的一幅剪纸作品,要想被奥组委接受难度太大了。为了圆上这些特殊孩子的特别梦想,在奥组委原则上不接受任何社会捐赠的前提下,2008年6月,中心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取得联系后,他们的精神感动了中国残联,得到中国残联的竭力支持,剪纸 《走进奥运》也由中国残联力荐,奥组委特批,最终走进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大型主题展览,为这些特殊孩子圆了一个特别的梦。 在大展上,由于图案精美,气势宏大,已引起国内外游客和媒体的广泛关注。用香港一位参观者的话说: “剪纸 《走进奥运》向中外人士展示的是中国残疾儿童期盼奥运、参与奥运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民间剪纸艺术。” 采访中,闫光照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通过剪纸就是要让所有的残疾孩子都能明白,他们是不平凡的,只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再重的残疾也能自强,也能为祖国做贡献。” 眼下,闫光照仍在边打工边维持光照特教助残中心的一切用度,他说:“我发誓一生去义务教育无法入学的残疾孩子,谁说这些孩子不能自力更生,我的目标就是要在中国创造奇迹!”

相关分词: 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