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芙蓉图条幅

芙蓉图条幅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芙蓉图条幅




作者简介


潘天寿,中国近代传统派国画大师,美术教育家。1897年,潘天寿出生于浙江省宁海的冠庄村,学名天授,字大颐,号阿寿,晚年常署雷婆头峰寿者。1915年,潘天寿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五年的师范教育,他有幸得到李叔同、夏丏尊等名师的培育和熏陶。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潘天寿在上海先后结识了吴昌硕、王一亭、黄宾虹等著名画家,致力于中国绘画史的研究和绘画创作。1928年,潘天寿赴杭州国立艺术院担任国画系主任教授。潘天寿一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先后担任国立艺专校长和浙江美术学院院长等职务。建国后,关于如何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潘天寿主张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反对“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努力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从而倡导形成了一整套中国画教学体系,推动了新中国国画教学的新发展。

潘天寿先生国画作品的题材主要包括苍鹰、荷花、松柏、四君子、山水等等,而且是每作必有奇局,画面的结构是在“险”中求平衡,形简而意远。潘天寿先生的艺术风格,吸收了各家之长,他的笔下,有董源之骨,石涛、八大之意境,扬州八怪之胆识,以及吴昌硕的影响而能创新并形成独特而鲜明的个人风格。潘天寿先生的国画作品不仅笔墨苍古、凝练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

《芙蓉图条幅》


《芙蓉图条幅》作于1945年的重庆,是潘天寿花卉画中的精品,作品纵138厘米,横35厘米,纸本,现珍藏于淮安市博物馆。潘天寿在重庆时的绘画作品,注重“诗、书、画”的结合和作品独特的意趣,讲求构图上的开合、主次与虚实,往往是以“奇”制胜。《芙蓉图条幅》既不同于普通的表现折枝花卉的构图,也并非用花卉来填满画面,而是将整幅作品分成三个层次,即将小园一角景色、芙蓉花姿态、与题画诗书法创作融合在一幅作品中加以表现。《芙蓉图条幅》中,画家先用寥寥数笔以淡淡的赭石于画面的下方勾勒出小园的篱笆,再在其中描绘数朵明艳的黄花,黄花的花茎是用轻盈、曲折的笔触以淡花青来表现,小园景色的构成丰富,色彩轻快而明丽。潘天寿先生在《芙蓉图条幅》里还刻画了小园中一株艳丽的芙蓉花。芙蓉花盛开的粉色花朵与叶片均衡分布在主干两侧,为避免构图的单调,画家还多样化地表现芙蓉花叶片的倚侧、向背及花朵开放的角度,在芙蓉花的顶端,画家细致地描绘了些许含苞欲放的花蕾,使其成为观者欣赏画面上书法部分的视觉过渡。

潘天寿在《芙蓉图条幅》上题诗云:“依水偎山谷有盘,小园谁说不多宽?锦葵红杏般般好,任作绿珠绝世看。”题画诗的书体是行书略带隶书笔意,字形端肃倚侧、方硬刚正,其大小、宽窄更多求错落变化,笔法刚劲明利、雄肆刚健,章法上重视行气和布白,洒落起伏、抑扬顿挫,大开大合,一如其画。《芙蓉图条幅》上的题画诗大约占据了画面的三分之一,不仅展现画家高超的书法功力,也彰显了潘天寿先生典型的文人气质,表现出潘天寿先生创作中遵循“诗、书、画”结合的国画传统,可以说潘天寿《芙蓉图条幅》的题画诗格调高古,使整幅作品增加了金石气、书卷气。

潘天寿《芙蓉图条幅》的构图满而不乱,空灵而不散,以内敛的小写意体现画家的艺术追求。潘天寿找到了适合自己个性又连接传统与时代的图式,从“狂怪”转向“奇险”,从“率意”、“自然”转向“经营”、“峻严”和“奇崛清高”。《芙蓉图条幅》坚实挺拔的笔触,体现了潘天寿先生所提倡的“用笔须强其骨力气势,而能沉着酣畅、劲健雄浑”的艺术追求。《芙蓉图条幅》的用色则“符合对比强烈、明豁的要求”,又注意到“色不碍墨,墨不碍色”和“色不碍色”。难怪徐悲鸿评价潘天寿绘画作品的用色时说:“绘画不拘中西,设色难在调和。阿寿擅用几种极难调和的色彩……尤其对于色彩的领会,天资极高,在画人中是不可强求的。”

潘天寿是中国近现代画坛无论从传统文化修养、人格取向还是艺术品格上看,更接近传统文人画要求的画家。潘天寿的《芙蓉图条幅》在笔墨、立意、构图等方面多有创新,将自然景色与花卉画以及书法艺术有机地融合,作品因此生发出浓浓的文人画情趣,充分表达着画家所体验到的田园之乐与生命的欢愉。

相关分词: 芙蓉 条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