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




图书信息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6月1日)

平装: 144页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11106056

条形码: 9787511106056

尺寸: 25.6 x 18.2 x 0.8 cm

重量: 82 g

作者简介


张利国,1977年7月1日出生,湖南省南县人。1997年9月进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学习,2001年保送本校技术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2003年9月提前攻读本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2006年6月获得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西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讲师、资源管理系副主任(主持工作)。

近年来主要从事农业经济、食品(农产品)安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1项,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1项,参与各类课题12项,在《国际贸易问题》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

内容简介


张利国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在论述可持

续发展理论、循环经济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区域发展理论的基础上

,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与农村发展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

生态农业方面重点探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鄱阳湖

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遇与威胁;鄱阳湖生态

经济区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

)农产品发展的长效机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

行为;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典型县——武宁县进行了剖析

。在农村发展方面重点探讨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农产品生产演变情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演变情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

困人口分布演变情况;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社会保障情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适合于高等院校和科

研院所农林经济管理、农村区域发展、生态学等专业及相近专业的本科生

、研究生作为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工作人员阅读。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思路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区域概况

1.6 理论基础

1.6.1 可持续发展理论

1.6.2 循环经济理论

1.6.3 生产者行为理论

1.6.4 区域发展理论

第2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

2.1.1 生态农业标准化进展迅速

2.1.2 生态农产品开发快速推进

2.1.3 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步提升

2.1.4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强

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 公众环境保护的意识差

2.2.2 生态农业技术相对滞后、技术体系不完善

2.2.3 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2.2.4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难以兼顾

2.2.5 服务体系建设滞后,难以适应生态农业发展的要求

2.2.6 缺乏科学合理的生态农业规划

第3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取得的成效

3.1.1 生态农业扶持力度加大

3.1.2 生态农产品开发成绩斐然

3.1.3 生态农业技术推广进一步加强

3.1.4 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发展生态农业成绩显著

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SWOT分析

3.2.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分析(S)

3.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劣势分析(W)

3.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机会分析(O)

3.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面临的威胁分析(T)

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3.1 加强生态农业宣传,增强公众生态意识

3.3.2 拓宽融资渠道,解决资金“瓶颈”

3.3.3 加强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农技推广服务

3.3.4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农业发展条件

3.3.5 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改善生态农业发展外部环境

第4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分析

4.1 引言

4.2 调查实施与样本数据描述

4.2.1 调查实施

4.2.2 样本数据描述

4.3 食用农产品生产者质量信息传递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4.3.1 变量及模型选择

4.3.2 实证结果考察

4.4 简短结论及建议

第5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农产品发展的长效机制分析

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制约因素

5.1.1 受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制约

5.1.2 受农户安全生产意识不强的制约

5.1.3 受全程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的制约

5.1.4 受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的制约

5.1.5 受消费者信任程度不高的制约

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安全)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长效机制

5.2.1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5.2.2 提高农户安全生产意识

5.2.3 健全全程质量控制机制

5.2.4 完善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5.2.5 增强消费者对生态(安全)农产品的信任度

第6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户从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行为分析

6.1 文献综述

6.2 调查实施与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6.2.1 调查实施

6.2.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6.3 变量及模型选择

6.3.1 变量定义及预期作用方向

6.3.2 模型选择

6.4 计量结果分析

6.4.1 模型估计结果

6.4.2 结果分析

6.5 简短结论及建议

第7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以武宁县为例

7.1 武宁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

7.2 武宁县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

7.2.1 标准化建设初见成效

7.2.2 农业生产新技术推广步伐加快

7.2.3 观光农业开发模式不断创新

7.2.4 境内生态环境优美

7.3 武宁县生态农业产业格局与主要模式

7.3.1 产业发展格局形成

7.3.2 “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

7.4 武宁县生态农业发展思路

7.4.1 发展生态农业经济

7.4.2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7.5 武宁县生态农业总体目标和建设步骤

7.5.1 总体目标

7.5.2 建设步骤

7.5.3 重点产业

7.6 武宁县发展生态农业的保障措施与建议

7.6.1 健全组织领导

7.6.2 提供政策措施

7.6.3 健全建设资金

7.6.4 建立人才保障机制

第8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农产品生产演变情况分析

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农产品分布情况

8.1.1 粮食分布情况

8.1.2 油料分布情况

8.1.3 棉花分布情况

8.1.4 糖料分布情况

8.1.5 蔬菜分布情况

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分析

8.2.1 粮食生产能力分析

8.2.2 油料生产能力分析

8.2.3 棉花生产能力分析

8.2.4 糖料生产能力分析

8.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

8.3.1 农业机械总动力的变化情况

8.3.2 化肥使用量的变化情况

8.3.3 农药使用量的变化情况

8.3.4 地膜使用量的变化情况

8.3.5 有效灌溉面积变化情况

8.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农业生产条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8.4.1 灰色关联度的简介

8.4.2 主要农产品产量与农业生产条件的灰色关联度评价结果

第9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演变情况分析

9.1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含义及构成

9.1.1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含义

9.1.2 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构成

9.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

9.2.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总体变化情况

9.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区差异比较分析

9.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地域性差距形成的原因

9.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问题及对策

9.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存在的问题

9.3.2 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政策

第10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演变情况分析

10.1 贫困含义及贫困线的划定

10.1.1 贫困的含义

10.1.2 贫困线的界定

10.2 我国相关扶贫政策的演变

10.3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历史演变

10.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现状分析

10.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人口整体变化情况

10.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国家级贫困县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10.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县农村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10.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贫困的原因分析

10.5.1 生态破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

10.5.2 资源匮乏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

10.5.3 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

10.5.4 农村人口文化素质偏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导致贫困

10.5.5 其他原因导致贫困

10.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扶贫的政策思路

10.6.1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农村反贫困外部环境

10.6.2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构建有利于农村反贫困的制度机制

10.6.3 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其反贫困的能力

10.6.4 以整村推进为突破口,确立有效的农村反贫困途径

10.6.5 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探索扶贫开发工作新模式

10.7 结语

第11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分析

11.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分析

11.1.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11.1.2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11.1.3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1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社会保障分析

11.2.1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分析

11.2.2 农村合作医疗情况分析

11.2.3 农村养老保险情况分析

11.3 提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对策

11.3.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方面

11.3.2 农村合作医疗方面

11.3.3 农村养老保险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