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鄱阳

鄱阳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鄱阳


春秋时楚番邑(古读PóYì),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置番县,县令吴芮始筑城池,县治在今鄱阳镇。西汉因县城处番水(今鄱江)之北而改名番阳县。东汉改鄱阳县。建安十五年(210年)为鄱阳郡郡治,县治迁至今古县渡镇。三国赤乌八年(245年)县治还至今鄱阳镇,晋咸宁六年(280年)三月迁治今石门街镇,南朝齐中兴二年(502年)还治今鄱阳镇。隋开皇九年(589年)为饶州州治。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为饶州路路治。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为鄱阳府府治。明洪武二年(1369年)为饶州府府治。



鄱阳简介


拼音:Pó Yáng

春秋时楚番邑,秦置番县,西汉改番阳县,东汉改鄱阳县,素有“鱼米之乡”、“富饶之州”、“银鄱阳”的美誉。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因县而得名,县政府驻地鄱阳镇属江西有名的古镇之一。

1949年解放初,鄱阳县升为鄱阳市设城关区,1952年市建制撤消,城关区复为鄱阳镇。1957年5月,国家文字委员会以“鄱”字很多人不认识为由,将鄱阳县简化成波阳县。2003年12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县名恢复为鄱阳。鄱阳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国土总面积4215平方公里,户籍总人口近150万,是江西省面积第二大县、人口最多县,全县通行赣语。

鄱阳历史


建制沿革

春秋时楚番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置番县,县令吴芮始筑城池,县治在今鄱阳镇,属九江郡。西汉属豫章郡,因县城处番水(今鄱江)之北而改名番阳县。东汉改鄱阳县,属豫章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属鄱阳郡,为郡治,县治迁至今古县渡镇。三国赤乌八年(245年)县治还至今鄱阳镇,晋咸宁六年(280年)三月迁治今石门街镇,南朝齐中兴二年(502年)还治今鄱阳镇。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分江州立吴州领鄱阳郡,同治鄱阳县。陈至德四年(586年),以鄱阳郡还属江州。隋开皇九年(589年)废郡置饶州,治鄱阳县;隋大业三年(607年)复为鄱阳郡;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复为饶州,辖境相当今江西省鄱江、信江两流域(婺源、玉山两县除外);玄宗天宝元年 (742年) 复为鄱阳郡;肃宗乾元元年 (758年)复为饶州,辖境缩小,仅限今鄱江流域及信江下游地区;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为饶州路;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改为鄱阳府,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饶州府;清沿用明制,治所均为鄱阳县。1912年废府属省。1914年属浔阳道。1926年复属省。1932年属江西省第四行政区。1935年属第五行政区。1952年属上饶专区。1957年改名波阳县。1971年属上饶地区。2000年撤地并市,鄱阳县隶上饶市管辖。2003年12月17日经民政部批准,波阳县恢复鄱阳县名。

鄱湖渊源


鄱阳县历史悠久,建县历史有2231年,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首批设立的县。当时江西有两个县,其中一个就是番邑,当时的“番”没有耳朵旁。刚才有记者朋友问我,为什么鄱阳湖那么出名,鄱阳县却没有多少人知道呢?这我要解释一下,公元前221年设立了番邑,在设县200年的时候,成立了鄱阳郡,就相当于现在的省辖市。东汉末年,随着长江水不断南侵,以前的长江水道在黄梅县,没有到鄱阳郡和九江郡。公元600年左右,发洪水淹掉了两个县城,一个是枭阳县,一个叫海昏县,最终靠近了鄱阳郡,从那个时候彭泽湖改名鄱阳湖。此徽饶古道,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中国的瓷器从鄱阳港起运,一条路走昌江、过鄱阳湖、再到长江吴淞口出海;另一条路经鄱阳港到昌江、到鄱阳湖往赣江,翻梅岭再从广州口岸出海。当时的鄱阳非常发达,州府一级在鄱阳设立的办事处有72家。所以彭泽湖就正式改名鄱阳湖,这是它名字的来源。

鄱阳县的县名比湖名早了800多年。鄱阳湖因鄱阳县而得名,鄱阳县因鄱阳湖而扬名。为什么大家都不知道鄱阳县呢?因为在1957年,国家文字委员会说“鄱”字很多人不认识,为了文字简化,就把“鄱”改成了“波”,直到2003年,我们强烈要求把“波”改回“鄱”,经过国务院批准,又恢复了县名,以前出版的地图上鄱阳县还是叫“波阳县”,所以鄱阳县很多人都还不知道。

几千年来,鄱阳县的老百姓与鄱阳湖结下了不解之缘,可以说,老百姓的血管里面都浸透了鄱阳湖的历史和文化。百万鄱阳人民长期以来撒网打渔,以湖为生;筑屋湖滨,以湖为家;退田还湖,以湖为友;在抗洪抢险当中,以湖为敌。在千百年的航运史上,鄱阳的兴衰与鄱阳湖息息相关,有血有泪也有笑。在水运非常繁荣的时候,鄱阳富甲天下,可以说是江南最富饶的县之一,饶州就是富饶之州。

但随着公路、铁路的兴起,水运的衰落,鄱阳经过了阵痛,失去了原来的区位优势。在鄱阳兴衰的过程当中,我们形成了四种文化,成为了鄱阳湖文化最典型的代表。

人口史略


早在新石器时代,鄱阳就有人类居住。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立番县后,人中逐渐增加。两晋时,有两千多户人口;唐朝在四万户左右。到宋时,户数只一万多户,人数则达13万余口。元代人中增加较大,这时的鄱阳有五万多户,17万余人。明朝,户数在四、五万户之间徘徊,人口却增至20多万人,多时达30万。清代的人口发展速度较快,以同治八年(1869)为例,全县人口为84万多人。

1949年鄱阳解放时,全县人口为50多万人,到1974年,全县人口总数已达88万多人。尽管自1979年起实施了计划生育,但由于人口基数较大,但2010年全国第6次人口普查结果,鄱阳有户籍人口近160万,常住人口1296757人。

鄱阳在历史上有过几次重大的迁徙,而民族结构很少变化。目前,全县除汉族以外,还有蒙、回、苗、壮、满、畲、瑶、白、土家等九个少数民族,多则几十人,少则几人。

鄱阳有各种姓氏240多个。人口分布依然是城镇多,乡村少;湖滨多、山区少;鄱南人口密度较大,鄱北人口密度较小。

行政区划


全县辖14个镇、15个乡:鄱阳镇、谢家滩镇、石门街镇、四十里街镇、油墩街镇、田畈街镇、金盘岭镇、高家岭镇、凰岗镇、双港镇、古县渡镇、饶丰镇、乐丰镇、饶埠镇、侯家岗乡、莲花山乡、响水滩乡、枧田街乡、柘港乡、鸦鹊湖乡、银宝湖乡、游城乡、珠湖乡、白沙洲乡、团林乡、昌洲乡、三庙前乡、莲湖乡、芦田乡。共有32个居委会、495个行政村。县政府驻鄱阳镇。

境内东北依山,西南濒湖,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依次形成低山、丘陵、湖区、平原兼有多地貌地形,其中低山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45%。西部属鄱阳湖平原,北部赣、皖省界低山绵延,中部及东南为广袤的低丘岗地。水域面积948.7平方千米,占全县国土面积的22.5%,其中鄱阳湖约有313平方千米水域在该县范围内。昌江河、乐安河分别自县东、南入境,西至鄱阳镇汇合成饶河;漳田河、潼津河斜贯境北,西向汇入鄱阳湖;滨田、游城2水南入昌江。有军民、滨田等大、中、小型水库359座。属亚热带地区,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9℃-17.7℃,年降水量1608毫米,无霜期长达274天。

地理气候


鄱阳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型,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7.60C,全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000小时以上,日照百分率为40%以上,年降水量1608毫米,无霜期达274天。

地理条件和传统产品,县境毗邻皖南,山脉为黄山馀支,县域经地势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欹,低山、丘陵、湖区平原兼有,拥有234万亩山地经济、野生、珍贵树和113万亩宽的水域,其中30万亩优质可养水面。

鄱阳资源


传统的珠湖银鱼、东湖鲫鱼、鄱湖藜蒿、春不佬菜等,堪称天然食品一绝。矿产资源有金、银、铅、锌、煤和莹石等。

此外,鄱阳生产的甲鱼酒、新芝安食品系列及自古以来就富盛名的脱胎漆器、鱼钩等在改革开放中的市场经济竞争中争创不少辉煌。人民大会堂在建立初期就采用了鄱阳生产的脱胎漆器。

鄱阳县1986年被国务院定为国贫县,有国家的大力扶助下,扶贫开发历经十八年来,贫困人口逐渐减少,贫困地区的农牧水产业迅猛发展,更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极待开发。

全县国土面积4215平方公里,现辖14个建制镇,20个乡、2个水库管理局、一个农科所,676个行政村(含居委会),总人口136.8万。境内平原广阔,河湖交错,土地肥沃,粮丰林茂;昌江、乐安河、东湖等纵横环绕市区,城中的芝山公园风景秀丽奇美,把鄱阳县点缀成独具特色的水中城、城中水,绿中城、城中绿的自然生态城市。地下蕴藏有金、银、铜、铅、锌、磷、花岗岩、石灰石等富于开采矿产资源。鄱阳县有极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全县共有中学90所,在校学生8--9万人,并拥有七千多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较高素质的技术工人,全县常年开设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鄱湖建设


2011年3月8日,省委、省政府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宣布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构想。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把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结合的重大战略。从历史上来看,它将会为江西发展赢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同时也是贯彻党十七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举措。鄱阳县与鄱阳湖同根、同祖、同名,在这样重大的历史进程当中,鄱阳县自然不会自甘落后。所以我县提出要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先行区、示范区和快速崛起区。

发展规划


中国湖城

鄱阳拥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境内的湖泊数量在全国最多、生态最好。除了鄱阳湖之外还有1067个自然湖和人工湖,而且水质都在2级以上。目前,世界上将近200多个国家,最缺水的13个国家其中就有中国。而我县拥有这么多的生态良好的湖泊,这是我们的骄傲。

我们对自己家乡的描述是“浪花上的城市,鸟语下的乡村”。在县城中有5大湖,共计6平方公里。鄱阳有大量的候鸟,冬季来临时,小天鹅、白鹤、大雁、黑鹳等大量的候鸟来这里栖息,其中国家2级以上保护动物有60多种。候鸟能选择环境最优美、生态最良好的地方生活,所以留在了鄱阳湖,留在了鄱阳县。我县总体发展战略思路是以中国湖城为城市定位,以鄱阳湖资源为依托,努力建设湖产业名城、湖文化名城、湖旅游名城、湖宜居名城。通过四大名城的建设,来实现打造中国湖城的目标。到那个时候,鄱阳就到了“天蓝水清、树秀花艳、鸟美鱼鲜、湖甲天下”的境界。

生态经济

很多人认为“生态不经济,济经济不生态”。认为保护生态肯定赚不到钱,肯定不能发展经 济,发展经济肯定要破坏生态。那么究竟有没有既保护生态又发展经济的路子呢?我认为有,而且我们也是这样做的。一是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在产业选择方面,我们把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拒之门外。

首先,把发展绿色能源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引进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利用桔杆、稻壳、花生壳、棉花杆、芦苇杆等发电,通过收购农村废弃的桔杆、稻壳等,老百姓可以增加3000万的收入,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引进了风力发电和风力发电设备的制造项目。我们有比较好的风力资源,鄱阳湖的风场是全国六大风场之一,经过2年时间的测风,我们具备了装机10万千瓦的风电场,所以引进了专门生产风机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引进了光伏产业项目。以新余赛维LDK项目为龙头,做下游产品,发展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组件。我们通过大力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等生态能源产业,努力使鄱阳成为全国的新型能源生产基地县。

其次,把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作为努力方向。鄱阳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县,每年生产的粮食20亿斤,占江西省粮食总产量的二十分之一。占上饶市粮食产量的三分之一。因此,我们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这是能耗低、不污染的生态产业。鄱阳是中国的淡水鱼之乡,被全国水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命名为“中国的淡水鱼之乡”,水产品年产量13万吨,在江西省名列第一,在也在十强之列(全国淡水渔业)。

再次,把发展生态旅游产业作为努力方向。鄱阳县有非常好的湿地资源,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非常深厚的湿地文化。所以我县申报了面积368平方公里的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国家林业局已经批复。

因为鄱阳湖是一个季节性湖泊,汛期水茫茫一大片,枯水期露出大面积的草洲。江西省社科院的胡可元院长说,要看草原不必到北方,到鄱阳就能看到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在冬天,茫茫400平方公里的草洲景色迷人。

我从上到下描述下,最上面是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往下看是洁白的天鹅、灰色的大雁在自由的飞翔;再往下看,牧童骑牛吹笛子纵情与大自然拥抱;再接下来看到的是白色的芦花、黄色的芦苇一望无际。要看芦苇荡不一定要到白洋淀,到鄱阳就能看到漂亮的芦苇荡;要看草原,在冬天北方看不到绿色的草原,但是在鄱阳就可以看到清脆欲滴的大草原,我们称之为“江南大草原”。水,是达到可以直接饮用标准的水,生态的鱼,还有鄱阳湖上各种各样的小岛,这些都是资源。这样水、草、岛、鸟构成了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诸多元素。

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建设项目,是今年我省提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项目之一,我们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环境、保护生态。以前总是认为,保护生态环境要依靠国家投入,但是通过创造新模式,可以形成以市场投入为主、国家投入为辅的生态保护新机制。通过实施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这个项目来发展旅游产业,来保护鄱阳湖的一湖清水,保护鄱阳湖的湿地。

生态乡村

在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过程中,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尽鄱阳县广大老百姓的一份力量,保护好鄱阳湖的一湖清水。

一、大力建设生态渔村

我们把沿湖2公里左右范围内的300多个自然村全部建设成生态渔村,建一个环鄱阳湖的生态屏障。今年已经在50个村开始了试点,计划用5年时间把300个村全部做完,最终达到不让泥沙流失到鄱阳湖、不让垃圾流落到鄱阳湖、不让污水流入到鄱阳湖的目标。生态渔村主要是开展四大工程建设,一是洁净家园工程,二是洁净田园工程,三是洁净水源工程,四是洁净能源工程。做好四件事:

一是栽树。村前屋后裸露的地方全部绿化,通过大量植树,不让泥沙流失到鄱阳湖。

二是农村垃圾定时收集、集中掩埋。农村垃圾是最难管的事之一,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公害,飘洒在村前屋后,流落到田间、湖泊,成为白色污染。苏荣书记特意为乡村垃圾问题专门召开了多次调研会。我们要求每个村把垃圾收集起来,集中掩埋,进行无害化处理。现在每个村都有垃圾收集系统,都有人运输,有人清理。

三是解决污水问题。乡村的污水处理和城市污 水处理有明显的区别,城市污水通过化学反应处理,需要很多费用,这个模式在农村肯定推广不了。农村生活污水之前都是直接流入鄱阳湖的,尽管现在鄱阳湖还是3类以上的水质,但还是受到了一定的污染。我们创造了人工湿地生态处理的办法,在村前屋后低洼的地方挖几个池子,一般是三个池子,栽上一些水生植物,然后让污水从池中一级一级地流过,通过沉淀、降解到第二个池子,然后再经过沉淀、降解到第三个池子,再流到湖中的水 PH值基本达到国家标准。这是一种非常可行的办法,明天大家有机会可以到实地去看看。

四是推广使用沼气。我们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要求老百姓改水改厕,把牛集中管理。这样就可以解决老百姓的饮水安全问题和村庄的环境卫生的问题,还解决了湖区的血吸虫传染的问题,同时还节省了老百姓的支出,增加了收入。

二、建设千里绿色屏障

省里开展“一大四小”造林绿化工程,我们积极响应,计划每年造林15万亩,森林覆盖率每年增加1.5%。通过几年的努力,使该县农田林网、乡村道路、环湖周边及荒山、荒坡,包括县城和村镇都得到绿化,改善生活环境。

鄱湖文化


渔耕文化

在长期和鄱阳湖打交道的过程当中,鄱阳人无论是说话、吃饭、喝酒等风俗都和湖、和水有非常大的关系,并形成了开湖、禁湖祭湖等习俗。同时,在撒网打渔的过程中,形成了渔歌、渔鼓、渔舞、渔号等原生态的渔耕文化。

商贾文化

鄱阳是大码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源点。目前,鄱阳各类专业市场有10多家,商贸的辐射人口达到了1千万,在县城每年的商品交易额都在10亿元以上,现在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为什么能够吸引客商进来?就是有几千年来形成的开放包容、热情好客、诚实守信的商贾文化。

戏曲文化

鄱阳人特别爱唱戏,有自己的剧种赣剧饶河调。在全国有单独剧种的县并不多。江西有五大河,其中有一条饶河在鄱阳县境内。饶河是由乐安河和昌江河合流而成,我们的剧种以饶河命名,形成饶河调,但整个剧种还属于赣剧,所以又叫赣剧饶河调。在全县能唱赣剧饶河调的人占到总人口的40%以上,大大小小的戏班子有几百家,大家业余时间都沉醉在戏曲当中,每年我们举办的戏曲节,基本上都是万人空巷,所以我们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戏剧之乡”。

今年,鄱阳县在加大城市建设力度的同时,大手笔抓规划,并博采众长,广泛吸纳外界优秀的规划思路,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城市发展实际和需要,建设鄱阳楼、鄱阳湖赣剧院、鄱阳湖体育中心三大文化工程,全力提升鄱阳文化品牌。

电影文化

电影《背影》是根据鄱阳县本土作家程晖的同名小说改编,出品人陈志安和制片人祝艺策及发行人祝先泽都来之江西籍。一部鄱阳人写、在鄱阳取景拍摄、采用鄱阳方言、全部由鄱阳人出演的原生态亲情主旋律大爱电影――《背影》。该片以鄱阳县真实人民真实生活为背景,整场电影历时95分钟,全部采用实名、实景的方式进行拍摄,全部演员都是非职业演员,将给观众带来一场原汁原味的精神洗礼。

影片《背影》承袭朱自清同名散文的父爱主题,它以电影的手法讲述了一个动人的亲情故事,以父爱为主要线索,讲述一对身患绝症的男女出于对女儿真挚而崇高的爱、临终相互托孤的温馨感人故事。其中处处蕴涵着感人至深的情感元素,讴歌和颂扬了父爱无疆的伟大亲情和人与人之间崇高的相互关爱之情。

在风光秀美的“湖城”――江西省鄱阳县举行首映式。江西省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达恒宣布电影首映式开始并观看了电影。

许多观众在观看完这部影片后,对于影片的艺术表达和主题思想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们鄱阳的方言很少上电影,听着家乡的口音,看到家乡的生活场景,感觉很亲切,影片中的亲情让我很感动。”来自鄱阳县的欧阳女士这样说到。电影《背影》在首映之后,还会走出江西在全国乃至国外放映,出了影片本身,这将是展示鄱阳县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一次大好时机,随着该片在国内外的放映,对进一步提高“中国湖城”——鄱阳县的知名度,促进鄱阳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将起到有力的助推作用。

电影《背影》影片获国家广电总局2011年度全国优秀推荐影片。

谨以此片献给江西人民及天下所有的父母和子女,献给我们伟大的祖国和民族,祝我们的父母健康长寿,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人文文化

鄱阳县存在2200多年,没有厚重的历史,没有重要的人物是负载不了这么悠久的县。这些人文文化形成了爱国爱家、热情文明、乐观向上、热爱学习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鄱阳人。鄱阳人文文化的代表人物,这里我介绍几位。

第一位是范仲淹。虽然他不是鄱阳人,在鄱阳也只有一年时间,但他对鄱阳的影响却是深远的。鄱阳县城老城区的建设规划就是在范仲淹手上做的,当时的城市规划概括起来叫“九箭射东湖”,九箭就是九条巷子,到现在这九条巷子还依然存在。虽然经过了上千年的历史,仍然保持原态,并且当时在城市规划中就设计好了防火设施、下水道等。同时他还给鄱阳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范仲淹没有到过洞庭湖,但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他是通过观察烟波浩淼的鄱阳湖来描写洞庭湖的。在他写《岳阳楼记》的时候还有一个典故,《岳阳楼记》最后两行半是这篇文章最经典的,是他离开鄱阳时写的。当时岳阳太守滕子京把岳阳楼画了一张草图,寄给饶州知州范仲淹,请他写序,半年以后却没有收到。但是实际上范仲淹已经写了,也派了使者送过去,不知道什么缘故却没有送到。如果送到了,《岳阳楼记》就没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几句话了。范仲淹是被贬到饶州任知州的,当时的心情是写不出来的。之后滕子京又再次派使者画上草图请范仲淹一定要写一篇文章,但那个时候范仲淹官越当越大了,离开鄱阳去京都,在离京都只有七八十里的地方收到了使者送来的草图,经过反思,他就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第二位是陶母。陶母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她儿子东晋大将军陶侃可能很多人知道。陶渊明就是陶侃的曾孙。陶母是中国三大贤母之,孟母三迁、岳母刺字、陶母截发延宾。陶侃在外读书、游历、做官时,有一年冬天,朋友和陶侃一起来鄱阳拜访他的母亲,那个时候陶侃已经是高官了,但家中还是家徒四壁,没有什么酒菜能够招待儿子的朋友,陶母就做了两件事,一个是截发延宾,另一个是剁席喂马。她把自己的青丝剪下来换酒肉,招待儿子的朋友,表达鄱阳人民的热情好客之情;冬天床下铺的是草席,把草席剁碎喂儿子朋友的马。后来这两件事都成了成语典故,现在成语词典中都能找到。

第三位是洪迈。洪氏父子历史上很有名气,就是父亲洪皓及洪迈、洪适、洪遵三兄弟。洪迈大家可能知道,毛泽东主席身最爱读的一本书《容斋随笔》,作者就是洪迈。这本书在历史上的评价很高,咱们就不详说。洪皓民族气节另人敬仰,南宋时期出使金国,被中国誉为“ 苏武第二”的人物,在金国羁押了几十年,但始终不改民族气节。

第四位是江万里。他是南宋的宰相,鄱阳人,他一生忧国忧民,忠心报国,晚年因对南宋朝廷失望,告老还乡,在现在鄱阳县城芝山公园附近隐居。他在门前挖了一个池塘,名字叫止水池,并建了一个止水亭。当他得知南宋灭亡的消息,便带着全家17口跳进了止水池,表达了深深的爱国情怀。现在大家到芝山还可以看到止水池和止水亭。在止水亭上有一首诗,“街亭引水四周周,越雨潇潇乱打红,荷叶小看沿不湿,劝您误听五更风”。这首诗的意思是,半夜听到了雨打落在屋顶,就想象到可能在北方发生的战争,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思想。

第五位是姜夔。他是中国古代的大文人,他家就在鄱阳县城的姜家坝村。这是我讲的代表鄱阳人文文化的五个人。下面我再讲一件能够代表鄱阳人文文化的事。有这么一首诗,可能很多江西人都知道,“时来风送滕王阁,运去雷轰荐福碑”,讲的是一个人的命运问题。当时的知州范仲淹对老百姓非常关怀,有一个穷书生就向范仲淹说“我很穷,没有饭吃”。范仲淹对他说“我给你钱恐怕也解决不了问题,我给你一些纸,你就到鄱阳的荐福碑去拓碑。这个碑上的字是欧阳询所写。”那个时候拓碑能够卖钱,就靠拓碑都能够养家糊口。这个穷困潦倒的书生第二天正准备去拓碑,但在头天晚上一声雷击把荐福碑轰碎了。倒霉的人偏偏碰到倒霉的事。

鄱阳历史上人才辈出,这种爱国、热情、创造的人文文化深深感染着鄱阳人民。所以鄱阳县也形成了独特的城市精神,一是兼容并蓄的开放精神,万涧蓄水成大川,体现了鄱阳的大开放、大发展。二是吐故纳新的创新精神,鄱阳湖的水永远吐故纳新,奔腾不息。三是滴水穿石的执着精神,鄱阳人民几千年来孜孜追求美好幸福的生活,这种执着充分体现了鄱阳人民坚毅的性格。四是润泽万物的奉献精神。这种精神都和鄱阳湖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县成立了鄱阳湖文化研究会,专门研究鄱阳湖文化。因为一个地方的发展,没有文化底蕴,没有文化作承载,那么这个地方的凝聚力就不够,发展就不会长久。

鄱阳方言

鄱阳素称“富饶之地”、“鱼米之乡”,是全省置县最早的县份之一。鄱阳话属赣语,它保留了赣语的诸多共性,同时也不乏自身的特色。通过鄱阳方言,往往能帮助你了解鄱阳地域文化的另一个侧面。

地处鄱阳盆地一隅的鄱阳,由于远离战乱,居民长期相对稳定,再加上安土重迁的意识强烈,离乡背井的机会少,因而方言中至今还残存着不少古音韵、古词语和古形式。

任何方言都存在“文白异读”现象,口语读音一般比书面用语读音更古老。如:鄱阳镇方言“望”“网”“蚊”分别读“慢”“莽”“门”,保留了上古时期的重唇音。鄱阳方言文白异读的特殊现象是“一字三读”,如“绿色”的“绿”字,分别读“虑”、“陆”和“低、幼”的合音;“白鱼”的“白”,在口语中有时读如“耙”,有时读如“迫”;“音乐”的“乐”,普通话读“月”,年轻人白读为“落”,老派人白读为“恶”。值得注意的是,这“恶”音用现代汉语拼音标注应为ng 。ng是辅音,在普通话中只作韵尾,不作声母用。但在鄱阳方言中,大部分北京话零声母的字都是ng声母,古县渡段坂一带方言“五”的平声就是读ng,属中古音。鄱阳方言中保留了大量这一声母的中古语音,如普通话a音系中的安、哀、矮、爱、暗、岸、熬、袄;e音系中的额、俄、鹅、饿;o音系中的鸥、欧、殴、藕、呕;w音系中的我、卧;y音系中的压、鸭、牙、芽、衙、雅、亚、轧、颜、眼等。黄颡鱼的“颡”是额头的意思,由于“额”、“牙”在鄱阳方言中都是ng声母,且韵母接近,因而鄱阳镇人将“黄额头”误写作“黄牙头”、“黄芽头”、“黄伢头”也就情有可原了。

前正后偏的名词结构,可以说是一种“化石性”结构,如“树桑”(《诗经》)、“鱼鲔”(《礼记》)、“鸟乌”(《左传》)。这种形式构成的词语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几乎被淘汰,但在鄱阳方言中还保留着不少,如“人客”、“机司”、“脯胸”、“花红”(一种果子)、 “单被”、“鸡公”、“猪娘”、“骚牯(头)”、“水牛字 ”。形容词中也有这种“异序现象”,如“闹热”、“齐整”。

一些在普通话中已消亡或奄奄一息的古词语,在鄱阳话中仍葆有旺盛的生命力。如“炙火”(烤火)、“氵枭 薄”(很薄)、“杵肘”(胳膊肘儿)、“火箸”(拨火棍)、“后月争”(脚后跟)。形容刀、剑等物无锋芒,说“贳力(读喻)”;形容不听话,说“拗捩(读如猎)”;形容视力不好,说“目祭(读痴)”;形容行动迅速,说“忄叜 (读哨)”。谓在雨中淋为“涿(读铎)”;谓鸭、鹅吃食为“嗽”;谓用力把线、绳、布匹、衣服等猛一拉为“扌屯”;谓器物因干久而松散有缝隙为“罅(读哈)”;谓耕田为“耧(读如楼)”;谓在甑下蒸肉为“熯”;谓瘦肉为“精”,其实“精”的本字为“腈”,见于《集韵》:“腈,肉之粹者。”象“腈”字一样在古辞书上有案可稽的也有不少。如“硗硬”的“硗”(音敲)字,见于《孟子 告子上》:“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一切经音义》卷六十二:“顾野王云:硗,坚也。”又如“饭粒”称“饭糁”,《集韵》上声感韵桑感切:“糁,《说文》:一曰粒也。”“桑感切”大致是指“糁”字读桑的声母、感的韵母,鄱阳方言读如“山”。又如在缸沿、皮布上略磨称“鐾(音批)”,鄱阳农村形容小孩衣服极赃为“鐾刀片”。此字见于《集韵》去声需韵蒲计切:“治刀使利。”又如用勺子舀去轻贴在液面上的东西曰“火敝(读撇)”,如“火敝饮汤”。此字见于《广韵》薛韵芳天切:“漂火敝 。”又如表示展开曰“敨”,见于《集韵》上声有韵他口切:“展也。”又如晾曰“日良”(音浪),见于《集韵》去声宕韵郎宕切:“暴也。”又如翅膀曰“翼革羽”,“革羽”见于《广韵》入声麦韵古核切:“革羽 ,翅也。”又如不饱满的稻谷曰“禾厌谷仂”,见于《集韵》叶韵:“ 禾厌,禾不实。”

鄱阳城乡方言存在着较大差异,如称空心菜,鄱阳镇人叫蕹(读wng)菜,古县渡人叫蕻(读ng)菜;“汤、糖、躺、烫”,古县渡人读起来更接近北方官话,而鄱阳镇人则读如“滩、潭、坦、炭”,把鼻音g弄丢了。说“那个”,鄱阳镇人说“喇个”,古县渡人说“委个”。据考证,“委个”的语源是“还有一个”,就象猫叫声“喵呜”是“什么家伙”的合音一样。相比鄱阳镇方言而言,一些农村村民的口语中,更多的带有农耕文明或者说稻作文化的痕迹,如禾籽、开秧门、禾田、耘禾、捡禾糁、禾戽、禾担(挑稻秆的扁担)、禾秆绳、禾秆苫,甚至连近年来才推广的打谷机也叫“搭禾机”。水稻要收割了,农村父老们高兴地称之为“割禾收米”。鄱阳过去有一首民谣:“知(读渣)了子叫,早谷黄,碓下舂米碓下量,新妇仂偷米顾爷娘。”既描写了农耕文明时期落后的脱壳方式,又刻画了旧社会的贫富不均。

还有一个现象,农家离不开养鸡,但不知为何,他们对与稻田相关的所有蛙类都以“鸡”相称:石鸡、癞鸡、水鸡、游鸡、土鸡。称青蛙为水鸡,早在宋元时期就见之于书面文字。如《黑旋风》二折:“今日造化低,惹场大是非,不如关了店,只去吊水鸡。”关于鄱阳人的“粮食崇拜”,也能在方言中找到语例:“米谷”作为一个词组,普通话中已绝迹,鄱阳方言中却常用,如“一样的米谷,吃出千样的人”。而且,鄱阳人还把“米谷”看作一种“神”,这就从对粮食的珍惜,上升到对粮食的崇拜了:“毛仂——,弄头弄尾吓之,就随米谷神仂回来也!”听听都觉得很神奇。可以与粮食崇拜相提并论的,还有语言崇拜。“福”字倒贴,图个好口彩。“孩童之言,百无禁忌”又有深一层的意思,如若小孩在喜庆的春节冒冒失失地说出不吉利的话,那也没关系,因为有这句贴在大门或板壁上的话压着。最让人怦然心动的是:“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啼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困到大天光。”鄱阳人对语言的崇拜一至如此,足以让你百思而不得其解。

忌讳词颇能反应一个地域的人文文化。筷子在古汉语中称为“箸”,后来有些地方的船民因忌讳“箸”与“住”同音,改称为“快”,后来干脆称“筷子”。至今在鄱阳莲湖的船民中也有吃鱼时忌提“翻边”一词的类似说法。生意人忌讳“蚀本”,因而猪舌就改称“赚头”或“口心”、“口条”。宋元时市语常称女阴为“马”,所以鄱阳方言中称月经布为“骑马片”,称便桶为“马子桶”、“马桶”也就不能说没有来历了。此外鄱阳方言中还有“团鱼”、“寿枋”、“八仙”、“神福”、“顺风”、“香炉钵”、“香火种”等绕弯儿的词汇。凰岗自然村“操家土尞”,人们在口称时往往会将“操”字变调,也与民间忌讳心理有关。如果你不懂这些,人家就会说你“不知回(读为)避”。

方言与民俗的关系也比较密切。如孩子连续打喷嚏,大人在一旁会依次说“千岁”、“万岁”、“滴滴狗仂打嚏”。鄱阳人习惯把孩子比作狗,因为狗比较贱。这些话都是图吉利,希望孩子长命百岁。有时大人打嚏,他本人会说“何人想我”、“何人在背后骂我”之类的话;也可能是旁边的人说:“要落雨”,这就在友好之中略带一点讥诮意味。在鄱阳方言中,我们还可看到不少颇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词语,仅婚育方面就能举出很多例子来:启媒、过门、量身坯、拿八字、恩养钱、做满家鞋、过礼、暖房、开面、上头、伴娘、陪嫁、送嫁、牵娘、拜堂、作三朝、催生、喜蛋、睡扁头、剃胎发、抓周、五男二女、儿女夫妻等。表达同一意思,有时也存在较大差异,如说早孕反应:鄱阳镇人说“害肚”、古县渡人说“作相”、凰岗人说“出德性仂”、柘港等鄱北一带人说“发孬”,让你不得不惊叹鄱阳方言的丰富多彩。

古墓遗址


央视科教频道《科技之光》连续两集播出《沉睡古墓群》,给观众讲述了鄱阳县莲山古墓发现的前前后后,片中集中介绍了鄱阳考古工作者经不懈探求,终于揭开了古墓群的神秘面纱---鄱阳莲山的百余座黄土包包是西汉初期,刘邦追杀淮南王英布时,英布战败,黄土包包即是当年战死沙场的的英布及百余名将士的墓穴。这个结论无疑是为了证明莲山的众多黄土包包是古汉墓,并以英布战死沙场来说明莲山古墓的来历。

据传,始祖大太公徐布卿于唐昭宗天佑元年(即904年),中进士,任郎官(相当于现在的厅级干部),后唐庄宗同光二年(即924年)解祖南还,道经饶州凰岗,见山水秀丽,遂定居凰岗。大太公生小太公廉溪公,小太公生七子,其中长子、二子、四子、五子均返浙江龙泉,三子、六子、七子留驻江西凰岗。一日,七子问精通周易的三子,何处有好地,三子指着河对面的山说:巍石山宛若雄狮,臀部圆隆高耸,其下密林幽深,有两个小山包,酷似卵子,藏风聚气。时年,七子夫人身怀六甲,除夕夜,阖家团圆后,不见七子,挑灯举火到处寻觅不见。天快亮时,三子一拍大腿:不妙,快随我来。果然,七子已然泅水渡河,自缢于小山包树上。

传说中的七子就是此古墓中的七公。他以年青的生命占了一处好穴,以一个遗腹子繁衍生息了近四十代万万人。三公、六公后裔不到七公人丁的六分之一。至今,凰岗还流传着一句经典民谣:“河东的孙仂,培里的叔,湾头的公仂还在箩窠(摇篮)里哭”。

鄱阳观光


观光旅游: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姜夔公园、鄱阳湖公园、芝山、莲山汉墓群、东湖十景、风雨山林场、白沙洲乡生态渔村农家乐、鄱阳湖长山岛、内珠湖瓢里山。

祈福许愿:永福寺,黄龙寺、宴公庙、文庙。

购物嗨淘:紫金山步行街、饶州瓷器大市场、五一路小商品市场、饶州街、鄱阳国际水产城(淡水特产)。

休闲娱乐:球子湖CBD中心广场、盛世帝国娱乐城、码头夜市、建设路酒吧一条弄。

酒店会所:饶州饭店(五星)、鄱阳湖酒店(四星)、永华酒店。

文化瑰宝:脱胎漆器、饶河调、鄱阳渔鼓、萧竹制品。

地方特产:银鱼、黄颡鱼、春不老、藜蒿、庙前白莲。

家传美食:银鱼蒸饭、黄颡鱼炖腌菜、藜蒿炒腊肉、藕丸子、春不老烧肉、米饺、青篷果、油条糍粑、葱油饼、白糖糕、米花糖、芝麻片、鸡汤米粉、粩糟打蛋、枫叶饺、红油田螺、鱼宴。

交通:鄱阳客运总站、鄱阳城东汽车站、鄱阳港、罗家机场、九景衢铁路鄱阳站(自驾车可走九景、景鹰、德昌高速)。

相关分词: 鄱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