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倭马亚帝国

倭马亚帝国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倭马亚帝国


倭马亚帝国(阿拉伯语: أمويون,或译为伍麦叶王朝、奥美亚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在伊斯兰教最初的四位哈里发(即所谓“纯洁的哈里发”或“正统哈里发”)的执政结束之后,由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后来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建立。从661年至750年,该王朝是穆斯林世界的统治王朝。



简介


倭马亚帝国是伊斯兰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他的开创者是穆阿维叶。穆阿维叶是麦加古莱什部落倭马亚家族首领艾布苏福扬之子。于630年穆罕默德攻克麦加后,皈依伊斯兰教。633年,艾布伯克尔时代,穆斯林大军远征拜占庭占领区叙利亚时,穆阿维叶是旗手。奥斯曼时代,以战功卓著而任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胸怀韬略,为人精明,不但善于治军,而且具有高超的政治才干。他缺少的只是四大哈里发的公正与忠诚。661年,阿里去世后,他被叙利亚和埃及贵族拥立为哈里发(661—680年在位),定都大马士革,建立倭马亚家族的世袭王朝。倭马亚王朝崇尚白色,中国的古书上称之为“白衣大食”。

起源


倭马亚家族是麦加贵族古来氏族中12个支系中最强盛的一支,为4世纪时古来氏族部落首领库赛伊的长子阿卜杜勒马纳夫的后代。至于“倭马亚”一名,则得自于阿卜杜勒马纳夫的后代倭马亚伊本阿卜杜勒沙姆斯的名字。先知穆罕默德传教时期,倭马亚家族首领阿布苏富扬是麦加贵族的代表,以坚决反对穆罕默德闻名,曾迫使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希吉来)。但同时,倭马亚家族的另一位重要成员奥斯曼伊本阿凡却是穆罕默德最初的追随者和最亲密的战友之一。

建立


由于穆罕默德生前未对其继承人的产生方式作出任何指示,伊斯兰教世界在哈里发的人选问题上不久即发生分裂。倭马亚家族的奥斯曼伊本阿凡于644年成为哈里发,他大力扶持本家族成员在帝国境内担任要职,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倭马亚家族在奥斯曼帝国时代势力大为扩张,尽管许多人记得他们是先知创教初期最凶恶的对手。656年奥斯曼伊本阿凡遇刺,其堂弟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反对先知的侄子和女婿阿里伊本艾比塔里卜继任哈里发,从而引起大规模内战。

穆阿维叶系穆罕默德传教时代的宿敌阿布苏富扬的儿子,在630年麦加被穆罕默德占领后与父亲一起皈依伊斯兰教。他于633年参加伊斯兰军队对叙利亚的征服之战,战后成为大马士革总督。后来穆阿维叶在其堂兄奥斯曼任哈里发时代获得对整个叙利亚的统治权,他完全把叙利亚当作自己的私人领地来经营。穆阿维叶在657年的隋芬战役中依靠“神裁”的方式战胜阿里,并在阿里(最后一位“纯洁的哈里发”)于661年被刺杀后压服反对者,成为哈里发。679年,穆阿维叶一世宣布其子叶齐德一世为哈里发继承人,从而将哈里发的选举制破坏。从此阿拉伯帝国成为一个由世袭王朝统治的封建国家。

区划


倭马亚时代,国家的疆域不断扩大,成为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泱泱大国。管理如此大的一个国家,必须调整原先的行政区划,最终建立了5个大行政区:

(1)伊拉克省区。包括巴士拉、库法、波斯大部和阿拉伯半岛东部、河外地区、信德和旁遮普。

(2)阿拉伯本部省区。包括希贾兹、也门和阿拉伯半岛中部。

(3)杰济腊省区。包括北伊拉克和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部分小亚细亚的毗邻地区。

(4)埃及省区。包括上、下埃及辖区。

(5)非洲省区。包括除埃及外的北非、西班牙、西西里和附近海岛。

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由哈里发直接管理。

各省长官称埃米尔,即总督。总督掌管全省军政大权,惟税务官由哈里发委任,称“阿米勒”。各省的宗教领袖,由总督或大法官兼任,代表哈里发主持宗教事务。大法官通常从伊斯兰学者中选拔。倭马亚时代的统治者本身的宗教操守虽比不上四大正统哈里发,但他们仍然尊重学者,常常从学者中选拔法官,而且一般情况下,都能尊重司法独立,不干涉司法人员办案。这些法官都是教法专家,根据《古兰经》和《圣训》基础上形成的“沙里亚”(伊斯兰教法)断案执法。非穆斯林(如基督徒、犹太教徒、祆教徒)之间的法律争端则交由他们自己的宗教领袖处理。

倭马亚时代的首都设在大马士革。大马士革原为受拜占庭文化影响很深的古都。倭马亚时代,根据形势的需要,第一任哈里发穆阿维叶定都大马士革。大马士革的哈里发宫一改四大哈里发时期的朴实和简洁,成为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用乳白色石头砌成的宫墙和用石花砖铺成的地板交相辉映,显得极其高雅。宫院中的喷泉、饰有金边的门窗、用鱼骨几何图案点缀的天花板、大小花园、花园中的百鸟啁啾……所有这一切显示着哈里发的气派与威严。

走出沙漠的穆斯林初到叙利亚时,对建筑式样还没有固定的概念。但不久,富于创造力与想像力的穆斯林把波斯建筑风格和拜占庭建筑风格糅合起来。匠心独具地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阿拉伯——伊斯兰式的风格,与哥特式、罗马式风格并驾齐驱,而独领风骚。

为了加强中央政府与全国各地的联系,倭马亚时代的开创者穆阿维叶非常重视邮政建设。到了阿卜杜马立克时代,邮政已成为一种良好的通讯体系。邮政局利用驿马在大马士革和各省之间运送公文保证了上情下达,下情上达,政令畅通。

政治


倭马亚时代,哈里发仍是国家元首,集政权、军权、教权于一身。而且,与四大正统哈里发不同,此时的哈里发职位实行世袭制。

四大正统哈里发时期,选举哈里发的大典在首都麦地那先知清真寺举行,全城穆斯林齐集一寺,向哈里发宣誓效忠,然后由哈里发发表简短的就职演说,选举大典即告结束,整个仪式显得朴素庄严。倭马亚时代,哈里发即位之日,全国各地,上上下下,同时举行大典,整个仪式十分隆重,王权色彩比较浓厚;四大正统哈里发时代,哈里发与大众平起平坐,礼拜时与大众混在一起领拜。倭马亚时代,受波斯文化和罗马文化王权观念的影响,哈里发与百姓拉开距离,哈里发住在宫中,并非像四大正统哈里发时代那样,任何人可以随时能够见到哈里发。鉴于欧麦尔在清真寺领拜时被人刺杀,此时在清真寺设了专供哈里发礼拜的“专厢”,把大众与哈里发隔离开来。平时,给哈里发设警卫,跟随左右,确保安全。

哈里发之下,设各部大臣,分掌政务、税务和宗教事务。

经济


农业

伊斯兰教认为,真主为人类从事各种产业提供了基本资源。农业作为百业之首,基础产业,他提供了土地、阳光、空气和水等必备条件。《古兰经》指出:“他从云中降下雨水,用雨水使一切植物发芽,长出翠绿的枝叶,结出累累的果实”。“我使地面奇异地裂开,我在大地上生产百谷,与葡萄和苜蓿”。这些经文都说明造物主为人类在农业方面给了许多恩惠,提供了许多资源,旨在鼓励人们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合理开发、精耕细作,为人类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农产品。穆罕默德很具体地说到:“谁开垦一块无业主的荒地,谁便是最有经营权的。”

从四大正统哈里发到倭马亚时代,历代哈里发根据经训精神,结合国家的实际需要,都很重视农业。

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极为重视农业,也曾命令驻伊拉克的大将艾布穆萨艾什艾里丈量巴士拉的土地,作出规划。欧麦尔注意水利建设,命令从巴士拉挖一条大河,直达俄波拉港。在库法也挖一条大河,灌溉周围农田。欧麦尔曾下令减轻地税,旱地免税,一年两收者只收一次税。奥斯曼和阿里时代,政局不稳,顾不上农业发展。穆阿维叶开创倭马亚时代后,大力发展农业。而伊拉克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主要还是伊拉克地区纵横交错的许多大沙河。穆阿维叶下令根治大沙河,拓宽河床,疏导洪水,使大沙河的泛滥区都变成良田。穆阿维叶在位时期,从伊拉克大沙河流域所得到的农业效益达500万迪尔汗。伊拉克总督齐亚德也很重视农田水利建设,曾在伊拉克建筑几座大坝,使农业发展从中受益良多。694年,伊拉克总督哈贾吉组织农民开荒造田,兴修水利,把许多大沙河的积水抽出,使之变为可耕地。他经常亲自下乡,调查农村和农业状况。他下令禁止宰杀耕牛,保证农业生产。哈贾吉之后的伊拉克地方长官大都重视农业,保护农民。哈里发欧麦尔二世(717~720年在位)下令关心农民疾苦,减轻土地税,禁止让农民服徭役。

总之,倭马亚时代,充分开发利用伊拉克的肥沃土地,精耕细作,使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保证了全国上下的吃饭问题。

手工业

伊斯兰教鼓励农业的同时,也提倡发展工业。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半岛,尽管其工业并不发达,但伊斯兰教并不轻视工业,《古兰经》多处提到炼铁、炼钢、造船和制造铠甲等等。穆罕默德说:“当你们一旦从事非法的买卖,以其他名称经营高利贷,或抓住牛尾巴,满足于农业而放弃奋斗时,真主便使屈辱控制你们。”旨在强调不但要发展农业,而且还必须发展工业。他还要求从事工业者恪尽职守,精益求精,造福人群。如此,才算善功健全。他对技术精炼的工人怀有敬意,说道:“真主喜爱技术精炼的工人”,“真主喜爱有技术的信士”,鼓励人们钻研技术,提高素质。

这种宗教上的鼓励,一旦遇上适宜的环境,就能促进工业的发展。穆罕默德时代和四大正统哈里发时代,由于条件所限,穆斯林以游牧为主,兼营商业和农业,很少从事工业。而倭马亚时代,征服了原先手工业较发达的波斯、罗马统治区域。哈里发们根据新的形势,制定出有利于手工业发展的政策,从而推动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穆斯林在经营农业的同时,积极投身于手工业生产中,并且很快就以工艺精巧而著称,他们生产出的产品受到东西方各国的青睐。

当时伊拉克以生产各种纺织品著称于世。伊拉克人精于刺绣,绣花服装在哈里发苏莱曼时代(715~717年在位)特别流行,穿绣花服装成为一种时尚。大氅、外衣、裤子、头巾、帽子等,都饰以各种各样的花,显得多姿多彩,充满朝气。伊拉克南部的巴士拉和北部的摩苏尔以及叙利亚各大城市,都是盛产绣花服饰的地方。

原先生活在沙漠中的穆斯林,其饮食起居,家庭陈设都很简单。而他们走出沙漠以后,看到波斯人和叙利亚人的生活方式,大开眼界,令人称羡,从而刺激了木器工艺的发展。伊拉克北部的崇山峻岭中,盛产木材,伊拉克人利用这一资源优势,制造出木杯、木碗、木碟以及各种家具,行销东西各地。巴土拉和俄波拉港的造船业很发达,精制而成的大小船只,闻名遐迩。伊拉克的金属工业,如各种刀剑武器和铁制农具,以做工精细,使用方便而著称。埃及的炼金术也远近闻名,颇有声誉。

商业

伊斯兰教注重商业,人所共知。在伊斯兰教的价值系统中,既看不到“重农学派”以农业否定其他产业和“重商主义”无限拔高商业地位而轻视农业和工业的产业偏见,也不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重农抑商”、“无商不奸”等消极观念。伊斯兰教在充分肯定农业和工业的基础上,提倡商业,鼓励经商。在穆斯林的历史上,教与商结下了不解之缘。伊斯兰教鼓励商业,而穆斯林的商业活动反过来又促进了教的传播。教所追求的“义”和商所追求的“利”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各得其所。而没有出现像中国历史上的那种义利对立,非此即彼的局面。伊斯兰教给商业以适当的地位,把正当的商业活动称之为“寻求真主的恩惠”(《古兰经》62:10)。穆罕默德对商人十分敬重,说:“商人犹如世界上的信使,是真主在大地上可信赖的奴仆。”“诚实可靠的商人在复活日,将与众先知、正义者和殉教者同在。”伊斯兰教在鼓励商业的同时,也提出了一整套的商业道德规范,来规范人们的商业行为,使之健康发展。如公平交易,反对投机;平等竞争,反对垄断;凭约守信,反对毁约等(《古兰经》83:1,11:85,9:34,2:275,30:39)。

伊斯兰教重商崇商的价值观促进了哈里发国家商业的发展。对全国的商业状况现以全国的经济中心伊拉克为例,简要述之。

伊拉克地处哈里发国家中部,是倭马亚时代全国的经济中心,商业枢纽,西通首都大马士革,经埃及、北非,直通西班牙;东与波斯、中亚和南亚次大陆相连;南邻阿拉伯半岛。南来北往的商旅都要经过这里,进进出出,络绎不绝。为开辟财源,发展经济,中央和地方都十分重视商业。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商旅提供方便。如修筑桥梁、疏浚河道、开辟公路、修建商场。政府为鼓励商业,采取优惠措施,凡修建商场和商店的土地一律免税。伊拉克境内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为商品交流带来极大便利。水上运输成本低,速度快,顺流而下,轻而易举地到达目的地。而且,即使在夏季搞鲜货运输,由于水上气温比陆地低,因而能确保货物不腐败,不变质。

倭马亚时代,集市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发展,第一集市是由大将萨阿德在库法修建清真寺时建立的。他将寺前很大一个广场辟为集市。后来伊拉克总督哈立德命其弟阿萨德重新规划集市,建造挡风遮雨的建筑物,从此称“阿萨德集市”。其他的城市如巴士拉、瓦西特、摩苏尔等都有规模不等的集市。各个集市都有一整套严格的管理制度。集市在白天开放,日落之前,商货人仓,集市关闭。集市有官方派来的巡视员,专门检查物价、监督检查度量衡和伪劣商品及伪币。

当时库法的商货以油类闻名,芝麻油、枣油、麻子油、棉子油等,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库法还设有鲜枣市场,鲜枣来自伊拉克北部,先集中于库法,再销往南方的巴士拉,然后又运往东西各国。

巴士拉与麦加和纳季德之间,都新建了商道。朝觐期间,通过商道把伊拉克的谷物、水果、椰枣、丝绸、木材、珠宝、香料运往麦加等地。

在国内国际贸易中,港口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巴士拉港位于海湾北端、伊拉克南部,是伊拉克南部门户。该港同海湾沿岸、阿拉伯半岛南岸、东北沿岸以及与印度、中国都有密切往来。该港通往底格里斯河的人口处,商品吞吐量很大,日夜繁忙。夜间林立的灯塔,照耀全港,便利商船。倭马亚时代,中国、印度、中亚以及东非各地的商品,如丝织品、绸料、金银首饰、珠宝、玉器、香料、药材、骏马等源源不断地进入该港,由该港销往伊拉克、叙利亚、埃及乃至西方各国。总之,倭马亚时代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为后来阿拔听时代经济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而也促进了学术文化的蓬勃发展。

内战


倭马亚帝国的建立伴随着其最大的反对者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兴起。什叶派不承认倭马亚帝国的哈里发地位为合法,坚持哈里发一职只能从先知女婿阿里的后代中产生。由于阿里的长子哈桑主动放弃哈里发地位并于穆阿维叶一世统治时期被毒死,什叶派转而支持阿里的次子侯赛因成为哈里发。侯赛因在682年(叶齐德一世统治时期)于库法附近被倭马亚王朝军队杀害,使什叶派极为震怒。阿卜杜拉伊本祖拜尔(穆罕默德最初的信徒和战友祖拜尔之子)强烈反对倭马亚王朝,他实际上占领了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很多地区,并于汉志(希贾兹)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在哈里发阿卜杜勒马利克时代,倭马亚帝国才消灭了麦加的什叶派政权。在整个倭马亚帝国时期,政府与什叶派一直发生战斗,但什叶派从未被彻底剪除。而且什叶派最后协助阿拔斯王朝终结了倭马亚家族的统治。

倭马亚帝国的另一支主要反对力量是伊斯兰教哈瓦利吉派,该派主要是由隋芬之战后因反对阿里屈从于神裁结果而脱离阿里阵营的士兵和信徒构成。

扩张


倭马亚帝国时代,阿拉伯帝国的对外征服达到了另一个高峰。他们的疆域最广阔之时,东至中亚和印度、西至伊比利亚半岛。穆阿维叶一世进攻拜占庭帝国的计划因拜占庭人的秘密武器“希腊火”而未能成功,但这位统治者创建了阿拉伯人的第一支海军。哈贾杰本优素福在阿卜杜勒马利克时代率领阿拉伯军队向中亚挺进,而阿拉伯人的宗教最终永远地征服了这一地区。哈贾杰本优素福的侄子穆罕默德伊本卡希姆则南下攻入印度,迅速征服了信德和旁遮普地区,标志着伊斯兰教从此在印度扎根。

对欧洲地区的进攻也随即展开。711年,倭马亚王朝的埃及总督穆萨伊本努塞尔手下的摩尔人将领塔里克伊本齐亚德率领穆斯林军队渡过直布罗陀海峡(该海峡以塔里克本人的名字命名)进入伊比利亚半岛,不久穆萨伊本努塞尔本人率领更多军队赶到。两位将军攻占西班牙三分之二的领土。但是,732年从西班牙进入法国的一支伊斯兰杂牌军在普瓦捷被墨洛温王朝的宫相铁锤查理击败后,阿拉伯人实际上放弃了对欧洲的扩张。

文化


倭马亚帝国时代建立了伊斯兰教几座最重要的清真寺,包括耶路撒冷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大马士革的倭马亚大寺。阿卜杜勒马利克任哈里发时代,发行了阿拉伯人自己的第一种金币第纳尔,并在全国流通。直至今日,不少阿拉伯国家的货币名称仍然叫作“第纳尔”,由此可见影响之深远。

灭亡


由于与什叶派和哈瓦利吉派的持续冲突,倭马亚王朝的统治长年陷于不稳定的情况之中。两派都采取暴力手段抵抗倭马亚王朝的镇压行动,以至数位倭马亚王朝哈里发死于刺客之手。而且,几乎所有倭马亚王朝哈里发的在位时间都极短。国内的政治敌对最后葬送了倭马亚王朝。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伊本阿卜杜勒穆塔里卜的后代阿布阿拔斯-萨法赫利用什叶派与哈瓦利吉派暴动之机,借助波斯人阿布穆斯里姆的军事力量最终推翻了倭马亚王朝。所有倭马亚家族成员不久都遭屠杀。

倭马亚时代,曾出现过一些叱咤风云,气吞山河的哈里发。如开山鼻祖穆阿维叶,胸怀韬略,精明能干,不愧为一代政治家;阿卜杜马立克平息内乱,统一文字,改革税收,堪称“列王之父”;瓦立德一世放眼世界,开疆拓土,建立横跨三大洲的泱泱大国;欧麦尔二世锐意改革,励精图治,号称“贤君”。希沙姆力挽狂澜,重振旗鼓,实现稳定,可称中兴之主。这5位哈里发在主观上锐意进取,在客观上又遇各种有利时机,使得倭马亚时代成为一个蒸蒸日上的时代。然而,其余11位哈里发,不是平庸无能,就是腐败透顶。尤其到了晚期,腐败之风,愈演愈烈,倭马亚江山岌岌可危。腐败之风从叶齐德一世开始。此人终日欢歌宴舞,人称“酒徒叶齐德”。只是有作为的哈里发交替出现,使国家暂时未出现重大危机。可是腐败之风的蔓延,必然要危及国家。叶齐德二世(720~724年在位)与他的前辈叶齐德一世一样,不理政务,日夜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亲小人,远忠臣,以至民怨沸腾,社会动荡。最后,在醉生梦死中死去。

743年,中兴之主希沙姆去世,瓦立德二世继位。他不珍惜来之不易的稳定局面,不注意潜在的危机。竟然沉溺酒色,寻欢作乐,不问国事。结果导致朝野更大不满,烽火四起。另一个叶齐德(即后来的叶齐德三世)趁机进攻大马士革,夺去哈里发之位。叶齐德三世贪婪成性,不但搜刮百姓,而且克扣军饷,引起朝野一致反对。6个月后,此人在全国的唾骂声中离开人世。继位者是其弟弟易卜拉欣。易卜拉欣,平庸无能,无所作为,很难服众。正在此时,驻守东北边关的大将麦尔旺挥师南下,直驱大马士革。易卜拉欣仓惶出逃,3个月后死去。744年12月,麦尔旺继位哈里发,称麦尔旺二世。麦尔旺是一位有作为的哈里发,然而他生不逢时,来得太晚。腐败已经渗透到国家的整个肌体,面对摇摇欲坠的大厦,他一筹莫展,真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有心揽月,无力回天”。

当时不满倭马亚人统治的人很多,但反对派主要有三股势力:什叶派、阿拔斯人和呼罗珊人。

什叶派主张哈里发的职位应当由阿里及其后代继承,从来就不承认倭马亚人统治的合法性。尤其是发生卡尔巴拉惨案——阿里之子侯赛因被杀以后,他们更是耿耿于怀,明里暗里推翻倭马亚人统治的斗争从未停止。什叶派人以库法为基地,在伊拉克、波斯及呼罗珊各地有广泛影响。哈里发希沙姆时代,侯赛因的孙子宰德伊本阿里在库法起义,谋求推翻倭马亚人的统治。起义虽被镇压,但反倭斗争并未停止。到了麦尔旺二世时,什叶派更加活跃,公开打出忠于穆罕默德的旗帜,从事反倭马亚人的活动。

第二股势力为阿拔斯人。穆罕默德的叔父阿拔斯的后裔认为,他们是古莱什部落哈希姆家族的成员,与穆罕默德的血缘关系比倭马亚人更近,因而更有资格取得哈里发的地位。阿拔斯人利用百姓的普遍不满,指责倭马亚人违背伊斯兰教义和教法,号召人们起来推翻不义的统治者。他们以波斯北部和里海南部为根据地,最终成为反倭马亚人的领导力量。

第三股反倭马亚人的势力是呼罗珊人。波斯的穆斯林大都文化起点高,在文化上有优越感。但倭马亚统治者并没有给他们太高的政治和社会地位,这不能不引起他们的怨恨。加之倭马亚某些统治者的腐败,怨恨情绪日甚一日。什叶派和阿拔斯派在这样一些有怨恨情绪的人当中,特别是在呼罗珊地区,积极进行反倭马亚人的宣传,秘密筹划起义。这样就形成了由什叶派、阿拔斯人、呼罗珊人组成的反倭马亚人统治的滚滚潮流。

747年6月,艾布穆斯林以减轻赋税作号召,在呼罗珊举行起义,响应者越来越多,不久呼罗珊首府木鹿首先陷落。749年,起义者又夺取了伊拉克首府库法。同年10月30日,在库法举行了宣誓效忠典礼,阿拔斯人的领袖艾布阿拔斯被拥戴为哈里发,从此,伊斯兰教历史又进入另一个时代——阿拔斯时代(750--1258年)。艾布阿拔斯挥师西进,于750年1月,在底格里斯河的支流大扎卜河左岸与倭马亚军展开大战,后者战败。4月26日首都大马士革沦陷,麦尔旺二世逃往埃及,阿拔斯军紧迫不舍,于8月5日在埃及艾卜绥尔城杀死麦尔旺二世,倭马亚时代从此结束。(马哈穆德沙克尔著:《伊斯兰教史》(3~4卷),贝鲁特伊斯兰书局,1985年版,第306页。)而倭马亚王室一位叫阿卜杜拉赫曼的成员得以逃脱。他只身逃往西班牙,在那儿建立了后倭马亚王朝(756~1031年)。

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倭马亚时代就此结束,代之而起的是一个文化振兴、学术繁荣的新时代。

发展


后倭马亚帝国

在阿布阿拔斯(其外号“萨法赫”意为屠夫)对倭马亚家族的屠杀中,有一名幸存者阿卜杜勒拉赫曼(即日后的埃米尔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逃至西班牙,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政权。该政权在阿拉伯帝国的倭马亚王朝崩溃之后长期以科尔多瓦为中心统治伊比利亚半岛广大地区,成为欧洲最重要的伊斯兰教政权。

成就


事实上,倭马亚时代虽然发生了许多悲剧,但从整体上讲,是伊斯兰教的发展时期。尽管这个时代的哈里发不那么廉洁自律,但他们的伊斯兰意识还是比较强的,他们开拓进取,奋发图强,把伊斯兰教推向了亚、非、欧三大洲,向东推向了中国边境,向西推向了北非、西班牙和法国南部。在国内,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宗教研究都很兴盛,为阿拔斯时代的大发展、大繁荣打下了基础。

统治者列表


哈里发:661年 - 750年

穆阿维叶一世 661年 - 680年

叶齐德一世 680年 - 683年

穆阿维叶二世 683年 - 684年

马尔万一世 684年 - 685年

阿卜杜勒-马利克 685年 - 705年

瓦利德一世 705年 - 715年

苏莱曼 715年 - 717年

奥马尔二世 717年 - 720年

叶齐德二世 720年 - 724年

希沙姆 724年 - 743年

瓦利德二世 743年 - 744年

叶齐德三世 744年

易卜拉欣 744年

马尔万二世 744年 - 750年

科尔多瓦埃米尔:756年 - 929年

阿卜杜勒拉赫曼一世 756年 - 788年

希沙姆一世 788年 - 796年

哈卡姆一世 796年 - 822年

阿卜杜勒拉赫曼二世 822年 - 852年

穆罕默德一世 852年 - 886年

蒙齐尔 886年 - 888年

阿卜杜拉伊本穆罕默德 888年 - 912年

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 912年 - 929年

科尔多瓦哈里发:929年 - 1031年

阿卜杜勒拉赫曼三世 912年 - 961年

哈卡姆二世 961年 - 976年

希沙姆二世 976年 - 1009年

穆罕默德二世 1009年

苏莱曼 1009年 - 1010年

穆罕默德二世 1010年

希沙姆二世 1010年 - 1013年

苏莱曼 1013年 - 1016年

阿里伊本哈穆德纳西尔 1016年 - 1018年

阿卜杜勒拉赫曼四世 1018年

卡西姆马蒙 1018年 - 1021年

叶海亚穆塔里 1021年 - 1023年

阿卜杜勒拉赫曼五世 1023年 - 1024年

穆罕默德三世 1024年 - 1025年

叶海亚穆塔里 1025年 - 1026年

希沙姆三世 1029年 - 1031年

相关分词: 马亚 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