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在线查询网 > 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 庄浪梯田

庄浪梯田_在线百科全书查询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庄浪梯田


庄浪梯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其“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坝牧草锁边,沟底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将黄土高原精心描绘成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

简介

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从六十年代起,酷暑严寒吓不倒、贫穷饥饿压不垮的40万庄浪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征山不止,治水不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兴修水平梯田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建设,苦战30多个春秋,终于建成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水平梯田,以倚天巨笔写下了庄浪历史上最为壮丽的一页,也写下了一串令世界惊叹的数字:修梯田付出了价值4.75亿元的劳动量,移动土方量2.96亿立方米,若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墙可绕地球六圈半。梯田化县的建成,奠定了庄浪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把旅游业培育成西部经济支柱产业政策的实施,为庄浪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

如今,走遍庄山浪水,放眼碧野蓝天,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其“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坝牧草锁边,沟底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使得慕名前来考察的日本、以色列农业专家情不自禁地称赞:“这是庄浪人民在黄土高原上精心描绘的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简直是世界奇迹!”

为什么要建梯田

梯田是在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线建造的阶梯式农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产作用十分显著。梯田的通风透光条件较好,有利于作物生长和营养物质的积累。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复式梯田等。梯田的宽度根据地面坡度大小、土层厚薄、耕作方式、劳力多少和经济条件而定,和灌排系统、交通道路统一规划。修筑梯田时宜保留表土,梯田修成后,配合深翻、增施有机肥料、种植适当的先锋作物等农业耕作措施,以加速土壤熟化,提高土壤肥力

建设原则

庄浪县实现梯田化后,坚持“山河面貌不变,生态环境建设不停”的原则,按照“由大规模梯田建设向梯田综合开发转变,由单纯修梯田向小流域综合治理转变,由坡面治理向沟道坝系建设和封禁治理转变”的梯田综合开发思路,形成了“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地埂牧草锁边,沟台果树围裙、沟底坝库穿靴”的综合治理模式。先后在榆林沟等7条重点小流域建成治沟骨干坝和淤地坝33座,各类小型拦蓄工程700多处,实行封禁治理65.27平方公里,完成重点小流域治理150平方公里,配套修建流域道路和农田道路432公里,使全县生态环境面貌明显优化。 如今,以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推广为重点,突出粮食生产的梯田综合开发已取得了显著成效。按照“梯田+科技+节水+产业”的综合开发模式,以整山整川整流域为单元,发展特色高效产业,不断提升梯田综合效益。先后建成了石何沟、榆林沟等10个旱作农业开发示范小区和以洋芋、果品、草畜为主的三大产业基地46万亩,年增经济收入3800万元。梯田真正成了庄浪农民的粮屯子和钱袋子。

建设过程

三十年开山两代人血汗

庄浪全县总土地面积1,553平方公里,人口43万,耕地114万亩,其中103万亩坡地分布在402国道两旁的山梁丘顶和2553条沟壑中,先辈们留下的荒山陡坡、沟沟岔岔,遇旱地裂,逢雨泥泻。庄浪人穷则思变,建国后,庄浪县委、县政府面对贫困,千方百计寻找摆脱贫困的根本出路,于1964年作出《开展治理坡耕地为主的农田基本建设的决定》。之后30多年,县委、县政府9次换届、10次易人,但梯田建设的目标未变,步伐未停。

一把铁金欣,一辆手推车,就是庄浪人建造梯田使用的原始工具,移动土方是高强度体力劳动,当时人们生活穷困,多数人还挣扎在温饱线上,体力严重不支,为了赶工,有些身体孱弱者竟累死在田埂上。兴修梯田初期,由于缺乏科学指引,加之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土质疏松不稳,意外滑坡事故时有发生,有人就这样永远长眠于土方之下。

兴修梯田的高潮阶段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政府根据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新形势,通过实行劳动积累工制度和纳入各级政府目标管理、兑现补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调动群众积极性。那时候每逢农闲时节,群众会自觉走向田间地头,挥舞铁金欣锄头,吆喝牲口骡马赶修梯田,常见山坡上彩旗飘飘,深沟里人马嘶鸣,不论男女老少,一个个挥汗如雨,有时候还挑灯夜战,场面非常壮观。

从1964年到1998年,历时34年的梯田建设,庄浪付出了两代人的心血,先后有30人为此献出生命,116人负伤致残,义务投入劳力5670万个,累计移动土方2.76亿立方米,如果堆成1米见方的长堤,足可以绕地球六圈半。截止2005年底,全县水平梯田累计达到98.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5.3%,昔日的三跑田变成三保田(三跑即跑土、跑肥、跑水,三保即保土、保肥、保水)。实现水不出田,土不下山;大灾不减产,小灾保丰收。

建设成果

一个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辉煌成就——40万庄浪儿女历经30多年的艰辛努力修筑的100万亩水平梯田。这一被专家鉴定为“居国际领先水平的水保工程”,使得甘肃省18个干旱县、国家40个重点扶贫县之一的庄浪,成为“中国梯田化模范县”。

发展

庄浪梯田庄浪,藏语意为「野牛出没的地方」,如今的中国梯田第一县。它位于甘肃省平凉市东南部,六盘山西麓崇山峻岭之间,境内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95%。走遍庄浪山水,碧野蓝天,梯田层峦,林带环绕,鱼跃鸟鸣……。然而,这里曾经是一个土壤贫瘠,交通不便的国家级贫困县。庄浪梯田建设的历程,是勤劳的庄浪人自强不息、顽强拚搏、与大自然抗争,向命运挑战的奋斗史、创业史。

1998年以来,庄浪先后获国家水利部命名为第一个「中国梯田化模范县」,国家林业局授予「全国生态环境建设先进县」等称号。2002年8月,中宣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庄浪精神——再造一个秀美山川」报告会。日本、以色列、美国等十多个国家的专家考察庄浪梯田后,叹为「世界奇迹」。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1986年在庄浪视察工作时题词「党员带头,战天斗地」,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在庄浪题词「愚公移山,大造梯田」。

列入全国文物文化遗产

在甘肃东面第三次文物普查统计中,庄浪梯田被列入全国文物文化遗产保护范畴。 庄浪县位于甘肃中部,六盘山西麓,总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该县山大沟深,地陡土瘠,生态环境恶劣。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庄浪人民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带领下改造山河,兴修梯田,历经30年,他们用一双双手,用一把把铁锹,修造了百万亩水平梯田,锻造了享誉全国的“庄浪精神”。百万亩水平梯田,以倚天巨笔写下了庄浪历史上最为壮丽的一页,也写下了一串令世界惊叹的数字:累计投劳5670万人次,移动土石方2.76亿立方米,若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墙可绕地球六圈半。梯田化建设大大改善了庄浪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粮食产量。1996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达到16.26万吨,亩产增收240多公斤。 1998年,庄浪干部群众兴修梯田的伟大壮举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同年庄浪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化模范县”,梯田化工程被国内外知名专家鉴定为“国际领先水平”,被中外人士称誉为“世界奇迹”。 为进一步弘扬“庄浪精神”,2007年庄浪县投资250万元建成了523平方米的具有现代风格的“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纪念馆”,同年,又被平凉市委命名为“平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去年,享誉全国的庄浪梯田又被省文物局推荐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分词: 庄浪 梯田